《氨硝酸硫酸》导学案1.doc
第4章第4节第2课时-氨硝酸硫酸高一化学必修一导学案Word版含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一课题:第四节:氨硝酸硫酸课时:第二课时编号25【学习目标】1•复习硫酸酸性,学习并掌握浓硫酸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2•可以熟练说出检验硫酸根离子的原理和方法3•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质;掌握硝酸的重要特性(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
【基础知识】一、硫酸的酸的通性------- 稀硫酸的性质:+ 2-电离: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____ H2SQ=== 2H + SQ ______________1、遇指示剂变色:(石蕊,酚酞)酸遇石蕊变红,遇酚酞变蓝________________2、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如Ba(OHR溶液)离子方程式_____ Ba2++2OH-+2H++SQ2 —= BaSQ J+2H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____ 盐_和_ 氢气(如Fe)+ 2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F e+2H =Fe +H2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碱性氧化物作用生成—盐—和—水(如CuO)离子方程式—CuO + 2H+ =Cu2+ + H2O5、与盐反应生成—另一种盐________ 和另一种酸(如与BaC b、与Na2SC3溶液)离子方程式_ Ba +SC4 =BaSC4 J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浓硫酸1物理性质H2SO4物理性质:纯H2SQ是一种_ 无_色、粘稠的液体,不易_挥发,_易_溶于水,以任意比与水互溶。
浓H2SQ溶于水时放出______ 大量的热 _。
常用浓硫酸为98.3%的硫酸,浓度更大的称为发烟硫酸(SO3溶在硫酸中)。
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将浓硫酸沿着器壁(如试管和烧怀壁)慢慢的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
—2、化学性质:(1 )吸水性:在化学实验中常用盛有浓H2SQ的洗气瓶干燥某些气体,做干燥剂,(注意:浓硫酸不可用来干燥碱性和还原性气体。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4.4《氨 硝酸 硫酸)》导学案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节《硫酸》导学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酸的通性;2、使学生了解浓硫酸的物理性质;3、掌握浓硫酸的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现象,获得结论的能力。
2、复习酸的通性,过渡到通过实验探究浓硫酸的性质,并比较浓硫酸与稀硫酸氧化性的不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浓硫酸的特性,体会事物规律中的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2、学习酸的用途,认识化学知识在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中重要作用。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浓硫酸的特性。
教学难点: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温故知新】酸的通性,主要体现在:(1)使酸碱指示剂变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遇无色酚酞色。
(2)与金属反应:Zn + H2SO4 = 。
(3)与碱性氧化物反:Fe2O3 + H2SO4== 。
(4)与碱反应:NaOH + H2SO4 === 。
(5)与盐反应:BaCl2+ H2SO4=== 。
【自主梳理】浓硫酸的性质一、物理性质①纯浓硫酸是一种色体,②沸点,挥发,③密度比水,溶于水,并大量的热。
【自我检测】如何稀释浓硫酸呢?理由?二、浓硫酸的特殊性质1、吸水性吸水性:指浓硫酸直接与结合,吸收现成的已经存在的水。
常用做。
【小组讨论】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可以干燥哪些气体不能干燥等碱性气体和等还原性气体。
【自我检测】露置在空气中的浓硫酸会发生什么变化?如何储存:2、脱水性脱水性:指浓硫酸将中的H、O按原子个数比2:1(即水的组成比例)脱去。
使这些有机物发生变化,同时也生成黑色的________.这种变化是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浓硫酸与蔗糖反应(黑面包实验):现象:蔗糖变,体积,变成疏松多孔海绵状的,放出的气体。
根据反应现象推测浓硫酸与蔗糖反应的产物是。
【合作与探究】3、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提问】铜和稀硫酸反应吗?铜能和浓硫酸反应吗?①与大多数金属反应实验操作实验现象铜片品红溶液反应完成,冷却后,将试管中液体倒入盛水的大试管中,溶液呈色化学方程式:(双线桥标电子转移的情况)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还原剂是,反应中转移电子数。
高一化学导学案氨、硝酸、硫酸1

固原回中高一化学必修一导学案
班级姓名使用时间年月日
Cl
3
课后练习
1.氨水显弱碱性的主要原因是()
A.通常状况下氨的溶解度不大 B.氨水中的一水合氨电离出少量的OH-
C.氨本身的碱性弱 D.溶于水的氨分子只有少量电离
2.下列干燥剂中可用于干燥氨气的是( )
A. 浓硫酸
B. P2O5
C. 无水氯化钙 D .碱石灰
3.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图中夹持仪器均已略去)。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 ___。
(2)收集氨气应使用________法,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可选用________
作干燥剂。
(3)用图1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
上喷的操作是。
该实验的原理是。
(4)如果只提供如图2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
化学必修.《氨硝酸硫酸》教学导案.docx

化学必修. 《氨- 硝酸- 硫酸》教案作者:日期:三、氨硝酸硫酸——氨教学目的1. 掌握氨的物理、化学性质,理解氨水显弱碱性。
2. 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铵根离子的检验。
3. 学会通过实验验证物质性质的方法。
教学重点氨的化学性质及铵根离子的检验。
教学难点氨的化学性质及铵根离子的检验。
教学时数1 课时。
教学用品PPT 浓氨水、浓盐酸、酚酞、碳酸氢铵、酒精灯、试管、试管夹、玻璃棒、红色石蕊试纸。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新课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氮的氧化物的性质,知道氮元素有多种可变价态,今天我们学习其最低价态的化合物——氨气的性质。
思考交流展示一瓶氨气,引导学生观察:1. 氨气的色、味、态,根据其相对分子质量推导氨气的密度(与空气比较)。
2. 设计怎样的实验可以证明氨气是否溶于水?观察实验,阅读教材P97。
总结氨的物理性质。
交流设计的实验方案。
归纳整理氨的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1︰700)。
探究实验演示实验4.8 。
回答上述思考与交流问题2。
问题提纲学习交流1.请描述实验现象。
2.讨论产生现象的原因。
3. 喷泉是如何形成的?胶头滴管的作用是什么?4.若要产生喷泉,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5.通过氨的喷泉实验你对氨的性质有什么认识?烧杯内的水由玻璃管进入烧瓶内形成喷泉,烧瓶内溶液呈红色。
a. 氨极易溶于水。
b. 氨水显碱性。
原因:当滴管中的水挤入到烧瓶中时,烧瓶内的氨溶解,使瓶内压强小于大气压强。
空气将烧杯内的溶液压入到烧瓶,形成喷泉。
a.干燥的烧瓶;b. 瓶内压强减小应用提高上述实验,如果没有胶头滴管,如何引发喷泉实验?你可否设计一个可以产生喷泉的其他装置?广开言论交流,同学之间评价方案的可行性。
老师给予肯定。
自学释疑阅读课本P97~99 页有关内容,读完后,请向大家介绍你对氨气(NH3)这种物质的认识?阐释氨水显碱性的原因?阅读,讨论,交流。
归纳整理一、NH3与水的反应+-NH3+H2O NH3· H2O NH4++OH-生成的一水合氨电离产生OH-离子交流讨论思考:如果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触氨气,会有什么现象?为什么?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氨硝酸硫酸学案.doc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氛气的物理性质和用途2、掌握氛、氛水、铉盐的主要化学性质3、了解氛气的实验室制法,学会NH」的检验方法4、了解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重点】氛的化学性质和制取[难点】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学习过程】一、氨和铉盐阅读教材:P97翅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氮的固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工固氮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氨的性质(1)物理性质:观察:[实验4-81,喷泉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通过实验,你获得了氛的那些物理性质?探究与讨论:以下装置与教材实验装置有何不同?采用什么方法可以引发喷泉小结:形成喷泉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CO2溶于水是1: 2能否用水作为吸收剂完成喷泉实验?如果用NaOH溶液能否完成?(2)化学性质:思考:从前而的实软可以说明氨气的什么化学性质?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教材:P97、P98结论:缄水呈弱碱性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氨水成份:分子:离子:液氨与氨水的比较%1氨气与水的反应NH3+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H3• 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跟酸的反应:实验:用两根玻璃棒分别在浓氨水和浓盐酸里醮一下,然后将这两根玻璃棒接近(不要接触),观察发生的现象。
第4章第4节第1课时-氨硝酸硫酸高一化学必修一导学案Word版含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一课题:第四节:氨 硝酸硫酸课时:第一课时编号24【学习目标】1•能说出氨的物理性质2•能熟练准确说出氨的化学性质及氨的实验室制法 3•学会运用铵盐的化学性质,认识铵盐在生产中的应用 4•会运用并解释铵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及原理【基础知识】 一•氨的合成1. —氮—元素是动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是蛋白质的重要成分。
2. — 氮气 ______ 是氮最丰富的来源。
将 ________ 游离—态的氮转化为 ________ 化合态—叫做氮的固定。
2NH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 氨的性质:【实验探究】: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 实验现象:烧杯中的溶液由玻璃管进入圆底烧瓶, 形成—喷泉 _____ ,烧瓶内液体呈 _红 —色。
实验结论:氨 _易_溶于水,其水溶液呈 _碱_性。
小结:a.盛NH 3的烧瓶必须是一干燥(干燥、潮湿)的。
b .从胶头滴管挤出的少量水有何作用?氨气极易溶于水中,烧瓶内的压强迅速降低,形成压强差;C.在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有何作用?证明氨气溶于水中,溶液呈碱性。
归纳:形成喷泉实验的原理: 当胶头滴管挤出少量水时,氨气极易溶于水,烧瓶内的压强迅速降低,形成压强差,外界压强压着水进入烧瓶内,形成喷泉。
可做喷泉实验的气体有: ①水做溶剂时: —HCI , NH3 _______________②NaOH 溶液作溶剂:CO 2 , SO 2 ,HCI1、氨的物理性质: 氨是 无 色,有刺激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易液化,液氨可作致冷剂。
氨气 溶解于水且溶解速度 快 在常温下,1体积水大约可以 溶解_____ 体积氨气,氨的水溶液叫做 _____________ 氨水 思考:(1)实验室如何收集 NH 3?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3.工业上用 _______ 氮气合成氨,化学方程式为:N2_ + 3H2d — 一一 F(2)氨水可以导电,氨是电解质吗?不是,因为氨水的导电是NH3 H20的电离,不是氨本身电离产生的。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导学案)

第四节氨硫酸硝酸(第二课时)氨的实验室制法探究(导学案)学习目标:1、复习巩固NH3和铵盐的性质2、掌握NH3的实验室制法3、通过NH3的实验室制法初步掌握气体制备装置的选择应用。
4、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积极思考勇于探究的精神重点和难点: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时:1节知识链节: 氨气的性质和铵盐的性质助学案: 完成氨气的性质和铵盐的性质的复习回顾一、氨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2、化学没性质(1)能与水反应:(2)能与酸反应:(3)能与O2反应二、铵盐的化学性质1、受热易分解(1)(2)2、与碱反应生成氨气探究案:自主合作探究氨气的实验室制法三、氨气的实验室制法1、反应原理(1)试剂:选择依据:(2)化学方程式:选择依据:2、装置(3)发生装置:选择依据:(4)收集装置:选择依据:(5)装置图或器材:选择依据:棉花的作用(拓展)(6)干燥剂及干燥装置:选择依据:(7)尾气处理装置及注意事项:四、其他制法:1、2、检测案:1、(综合应用)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用如下三套实验装置及化学药品制取氨气。
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三位同学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位同学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而不用排水法,其原因是__ ______。
A.氨气难溶于水B.氨气极易溶于水C.氨气密度比空气大D.氨气密度比空气小(3)三位同学用上述装置制取氨气时,其中有一位同学没有收集到氨气(如果他们的实验操作都正确),你认为没有收集到氨气的同学是_______(填“甲”、“乙”或“丙”),收集不到氨气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
A.闻到有氨气逸出B.棉花被气体冲出C.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试管口检验,发现试纸变蓝D.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在试管口检验,发现试纸变红(5)三位同学都认为他们的实验装置也可用于加热碳酸氢铵固体制取纯净的氨气,你判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_(填“甲”、“乙”或“丙”)。
化学必修.《氨硝酸硫酸》教学导案

化学必修.《氨-硝酸-硫酸》教案————————————————————————————————作者:————————————————————————————————日期:三、氨硝酸硫酸——氨教学目的1. 掌握氨的物理、化学性质,理解氨水显弱碱性。
2. 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铵根离子的检验。
3. 学会通过实验验证物质性质的方法。
教学重点氨的化学性质及铵根离子的检验。
教学难点氨的化学性质及铵根离子的检验。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用品PPT浓氨水、浓盐酸、酚酞、碳酸氢铵、酒精灯、试管、试管夹、玻璃棒、红色石蕊试纸。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新课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氮的氧化物的性质,知道氮元素有多种可变价态,今天我们学习其最低价态的化合物——氨气的性质。
思考交流展示一瓶氨气,引导学生观察:1.氨气的色、味、态,根据其相对分子质量推导氨气的密度(与空气比较)。
2.设计怎样的实验可以证明氨气是否溶于水?观察实验,阅读教材P97。
总结氨的物理性质。
交流设计的实验方案。
归纳整理氨的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1︰700)。
探究实验演示实验 4.8。
回答上述思考与交流问题2。
问题提纲学习交流1.请描述实验现象。
2.讨论产生现象的原因。
3. 喷泉是如何形成的?胶头滴管的作用是什么?4.若要产生喷泉,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5.通过氨的喷泉实验你对氨的性质有什么认识?烧杯内的水由玻璃管进入烧瓶内形成喷泉,烧瓶内溶液呈红色。
a.氨极易溶于水。
b.氨水显碱性。
原因:当滴管中的水挤入到烧瓶中时,烧瓶内的氨溶解,使瓶内压强小于大气压强。
空气将烧杯内的溶液压入到烧瓶,形成喷泉。
a.干燥的烧瓶;b.瓶内压强减小应用提高上述实验,如果没有胶头滴管,如何引发喷泉实验?你可否设计一个可以产生喷泉的其他装置?广开言论交流,同学之间评价方案的可行性。
老师给予肯定。
自学释疑阅读课本P97~99页有关内容,读完后,请向大家介绍你对氨气(NH3)这种物质的认识?阐释氨水显碱性的原因?阅读,讨论,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氨硝酸硫酸》学案
第一课时
【要达成的目标】
1•能说出氨的主要性质与重要应用、懂得制备氨气的化学反应原理。
2.懂得喷泉实验原理及引发喷泉的操作技巧。
3.学会氨的实验室制法、学会观察现象,分析产物。
【“教”与“学”过程】
本堂课使用的电教手段
【复习与思考】我们已经学习了氮的哪些氧化物?他们的性质如何?
【思考】氨作为氮的另一重要化合物,英存在有何重要意义?何为氮的固定?
一、氨
1.氨的性质:演示P97 [实验44】
实验用品是
实验原理是(S02、C02、C12能做喷泉吗?为什么?)实验操作要点是
实验现象是
实验屮体现出了氨气的哪些性质
(1)氨水的弱碱性
【思考】
1.氨水为什么显弱碱性?
2.氨水屮具有哪些分子和离子?
3.为什么氨水会挥发?
(2)氨与酸的反应
演示氨与挥发性酸反应实验,观察现象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交流与思考】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检验氨气的存在?
【思考】氨与酸反应的产物是钱盐,钱盐乂具有哪些性质呢?
自学P98-99内容,了解氨的下列性质,写出化学方程式:
(3)氨的分解:
(4)氨的还原性:
试一试能不能写出氨气与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H3 + C12== NH3 + CuO ==
完成P98【思考与交流】
【思考】结合氨的性质,请归纳出氨具有哪些重要应用?
2.氨的实验室制法
【实验探究】工业上合成氨,其重耍应用之一就是用来制硝酸。
那实验室需要氨,可通过什么方法制得呢?
自学P99图4-29 (制备氨实验)得出下列信息:
所用的仪器有
药品有
化学方程式为
收集氨气方法是
【思考】
1.能否用镀盐溶液与碱溶液反应来制备氨气?为什么?
2.分析P100图4・30,完成相关问题。
【课后反思】
(教师写成败得失和改进措施,学生写学习体会和存在的问题)
第二课时
【要达成的目标】
1.能说出硫酸、硝酸的性质与重要应用。
2.懂得硫酸的酸性、腐蚀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的化学原理。
3.能写出体现浓硫酸强氧化性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教”与“学”过程】
本堂课使用的电教手段
思考与交流:回答PlOOfuJ题
【复习思考】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酸的(五大)化学通性:
(1)使紫色石蕊试液变,原因是。
(2)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H2SO4+Ba(OH)2
(3)与碱性氧化物作用生成盐和水:H2SO4+Na2O
(4)与活泼金属作用生成盐和H2: Fe+H2SO4
(5)与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H2SO4+Na2CO3
2.浓硫酸还具有很强的性、性和性。
以上“三性”你能各举例说
明吗?
二、浓硫酸
1.脱水性按图4-31完成实验,观察白糖(分子式:C12H22O11)颜色变化,闻一闻产生气体的气味,想想,为什么会形成海绵状的炭?
2.强氧化性:实验4・9,把观察到的现象填入下表中。
操作现象以及结论
溶液颜色以及铜丝表面的变化
产生气体的气味
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
气体通入紫色的石蕊试液中
反应完毕把试管屮的液体倒入另一
支装水的试管中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与数目:
其中氧化剂是、还原剂是、参加反应的硫酸与被还原的硫酸的比是,硫酸体现了性和性。
加热时,浓硫酸能与大多数金属或非金属反应。
写岀浓硫酸与炭反应的方程式并说明体现了浓硫酸的什么性质?
【思考】
%1解释为何不能用浓硫酸來制备氢气吗?
%1你能解释为什么浓硫酸与蔗糖反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气体是什么?
%1试着写写浓硫酸与硫、磷、镁、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与镁或锌反应产生的气体只有S02吗?
3.吸水性:
试管中加入少量胆矶晶体,再滴入浓硫酸,观察品体颜色变化,解释现象,由此能得出什么结论?
【思考】
%1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实验室常用浓硫酸干燥气体,根据浓硫酸的性质,你能推测浓硫酸可用來干燥哪些气体吗?
【讨论】
1.吸水性与脱水性有什么区别?
2.浓硫酸该怎么贮存?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内容,请记录下来。
【课堂练习】
浓硫酸具有A.强酸性B.强氧化性C.高沸点、低挥发性D.脫水性E.吸水性等性质。
以下过程
主要表现了浓硫酸的哪些性质?请将答案的字母分别填入括号中。
(1)热的浓硫酸与铜片等金属反应()
(2)用磷矿粉[主要成分Ca3 (PO4)2]和硫酸反应制磷酸()
(3)热的浓硫酸分别与铜片、木炭和硫粉等反应()
(4)浓硫酸干燥H2、02、C12、HC1和S02等气体()
(5)常温下可以用铁或铝的容器贮存浓硫酸()
(6)胆矶放在盛浓硫酸的干燥器屮变成白色粉末()
(7)浓硫酸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变黑()
【课后反思】
(教师写成败得失和改进措施,学生写学习体会和存在的问题)
第三课时
【要达成的目标】
1.教学能说出硝酸的性质与重要应用。
2•懂得硝酸的酸性、强氧化性的化学原理。
3.能写出体现硝酸强氧化性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教”与“学”过程】
本堂课使用的电教手段
三、硝酸
1.酸的通性:硝酸是一元强酸,具有酸的通性,请用方程式表示:
2.强氧化性:浓硝酸与稀硝酸都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许多金属或非金属。
实验:在两支试管屮分别加入稀硝酸、浓硝酸,分别插入铜丝,将观察的现象填入下表屮: 操作现象
稀硝酸浓硝酸
铜丝的变化
试管屮溶液的变化
气体颜色
市上述实验分析硝酸与金屈反应的产物,并分别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与数目:指出氧化剂与还原剂:
【思考】在上述两个反应中,lmol稀硝酸得电子比浓硝酸多,能不能由此说明稀硝酸的氧化性比浓硝酸强?
请阅读下而的内容及课本P102完成下列问题:
1.当硝酸与金屈或非金屈及某些有机物反应时,反应物或反应条件不同所得的还原产物也不同,在中学化学中,一般处理成浓硝酸被还原成NO2,稀硝酸被还原成NO,硝酸的浓度越低,还原产物的价态越低,活泼金属与很稀的硝酸反应,还原产物为NH4NO3o有变价的金属与硝酸反应金属被氧化成高价态。
2.铝、铁等常温下在浓硫酸、浓硝酸屮钝化。
(1)写化学方程式:
%1镁与极稀的硝酸反应
%1碳与浓硝酸反应
%1过量的铁与稀硝酸反应
(2)钝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3)“王水”的组成是什么?你知道“王”的意义吗?
3.不稳定性:
硝酸不稳定,受热或见光易分解:4HNO3=4NO2 t +02 t +2H2O 生成的N02溶解在硝酸川使浓硝酸成黄色。
思考:硝酸应该如何保存?
四、硫酸与硝酸的用途
阅读教材P102图4-34,归纳硫酸与硝酸的用途
学完本课你还有哪些不懂的,请记录下来。
气体
澄清石灰水白色沉淀B
H 2O
【课堂练习】
1 •往浅绿色的Fe(N03)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时,溶液的颜色变化是() A.颜色变浅B.逐渐变为红色
C.没有改变
D.变为棕黄色
2. 指出在下列实验事实或实验现象中,硫酸或硝酸所表现的性质: (1) 工业上用铝槽车或铁槽车运输浓硫酸与浓硝酸 (2) 实验室用稀硫酸与锌粒反应制取氢气 (3) 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浓度变小 (4) 浓硫酸使胆矶品体变白 (5) 浓硝酸露置于空气中浓度变小 (6) 实验室用浓硝酸与铜反应制N02 (7) 浓硫酸与食盐反应制氯化氢气体 (8) 金屈与稀硝酸反应不产生氢气
3. 将红热的黑色固体甲放入黄色的溶液乙中,充分反应后,产生由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和气体 A, A 在常温下不与空气作用,将A 做如下实验:
无色气体C
无色溶液单质丙 蓝色溶液D
(1) 推断各物质的化学式
甲
乙
丙
ABC
(2) 写出甲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课后反思】
(教师写成败得失和改进措施,学生写学习体会和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