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心理学》多选题模拟试题及答案
《异常心理学》参考题一共22页word资料

《异常心理学》参考题一一.判断题1.如果一个社会中的大多数人认为某人的行为异常,该人则可能是精神病患者。
(×)精神疾病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
2.广场恐怖、社交恐怖是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惊恐障碍。
(√)惊恐障碍:是一种以反复的惊恐发作为主要原发症状的神经症。
这种发作并不局限于任何特定的情境,具有不可预测性。
惊恐发作作为继发症状,可见于多种不同的精神障碍,如恐惧性神经症、抑郁症等,并应与某些躯体疾病鉴别,如癫痫、心脏病发作、内分泌失调等。
3.新型抗忧郁药物主要是抑制神经元回收5—HT从而改变情绪。
(√)4.孤独症最主要的临床表现特征是人际的接触交往障碍与言语障碍。
(√)孤独症儿童的症状表现主要从观察其行为特征中得知,具体症状行为表现:1、人际关系障碍,没有依恋行为、不理人、自己玩自己的。
对亲人和生人的反应没有很大的差别。
对人际关系不感兴趣,很少主动找人玩,很少主动参与一群人的交谈,也很少能和他人维持真正持久的友谊。
随年龄增长,有些会在人际关系上有所进步,但仍表现出对“人”不感兴趣的特征。
2、沟通障碍。
语言沟通障碍,即通常所说的语言发育迟缓。
非语言沟通障碍,不使用眼神传达信息或感情,眼光常飘忽不定。
不会用手势、表情、身体动作与妈妈或其他人交流。
3、刻板行为。
对人、物的固定反应,对亲人或生人说固定的话,做固定的动作,不懂得应因人、因时、因地不同而有所变化;对待玩具或某些物品有固定的摆放或摆弄方式;对于某些物品有依赖性。
日常生活中有固定的仪式,往往表现在吃饭前后、睡觉前后,上厕所前后及出门前和刚回家时,会说固定的话,做固定的动作,这些都被称做仪式性的行为。
自我刺激,很多孤独症的孩子,对自己的身体有固定的“使用方法”,4、对外界反应异常。
反应过弱,他们常表现出一种事不关已,若无其事的样子,好象永远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外界发生的事情沾染不到他们。
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题库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异常心理学参考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题库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异常心理学参考模拟试题及答案(二)复习2016心理咨询师考试的时候,朋友们要多看书,理解知识考点,多做习题,本文“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异常心理学参考模拟试题及答案(二)”,跟着心理咨询师考试网来了解一下吧。
要相信只要自己有足够的实力,无论考什么都不会害怕。
一.判断题(×)1.凡是行为偏离社会常模,即行为违反社会习俗、社会准则的,都属于心理异常。
(√)2.心理疾病是心理障碍的集中和综合的表现。
(×)3.非精神病性心理疾病通常具有自知力缺损。
(√)4.当今社会对心理健康的判别标准应该包括“生存标准”和“发展标准”。
(√)5.社会生活事件是指社会生活中所遭受的大大小小的各种变化。
(√)6.无端烦恼的前提是建立在“假设”基础之上的,其原因是想象出来的。
(×)7.注意涣散是指注意易受外界干扰而分散。
(√)8.自知力缺失是指不能认识自己的病态行为,否认自己的疾病,抗拒治疗。
(√)9.痴呆是指18岁以后由脑部疾病引起的不可逆的智能慢性减退。
(√)10.疑病观念是指确信自己患有并不存在的某种疾病,尽管根据不充分,但也不是毫无根据,其推理并不荒谬。
(×)11.人格障碍是指一种持久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不存在社会功能损害现象,不影响人际关系。
(×)12.同性恋的双方必须都是同性恋患者才能构成同性恋。
(×)13.异性装扮癖者无论是男性患者还是女性患者几乎同时都是同性恋者或者易性别癖者。
(√)14.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往往意识清醒,定向力正常,但自知力有缺损。
(×)15.抑郁症患者的意识往往是模糊的、不清醒的。
(√)16.儿童好动、多动,但没有注意涣散现象,不能诊断为儿童多动综合症。
(√)17.心理防卫机制就是适应机制。
(√)18.用过分的外在行为来掩盖不为社会相容的内在动机,称为“反向作用”。
(×)19.在妄想的任何阶段,病人对自己的妄想性的病态信念都是坚信不疑的。
异常心理试题及答案

异常心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心理异常的表现?A. 情绪低落B. 思维混乱C. 社交活跃D. 行为异常答案:C2. 心理异常的诊断通常由谁进行?A. 心理咨询师B. 精神科医生C. 心理治疗师D. 社会工作者答案:B3. 心理异常的成因可能包括以下哪项?A. 遗传因素B. 生活压力C. 环境因素D. 所有以上答案:D4.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治疗的方法?A. 认知行为疗法B. 药物治疗C. 精神分析疗法D. 物理治疗答案:D5. 心理异常的评估通常包括哪些步骤?A. 临床观察B. 心理测试C. 病史收集D. 所有以上答案:D6.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异常的症状?A. 幻觉B. 妄想C. 焦虑D. 快乐答案:D7. 心理异常的预防措施包括以下哪项?A. 定期进行心理咨询B. 避免压力C. 健康的生活方式D. 所有以上答案:D8. 以下哪个是心理异常的常见类型?A. 抑郁症B. 焦虑症C. 人格障碍D. 所有以上答案:D9. 心理异常的治疗通常需要多长时间?A. 数周B. 数月C. 数年D. 因人而异答案:D10.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异常的评估工具?A.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B.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C. 智商测试D. 贝克抑郁量表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心理异常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症状、病史、行为表现2. 心理异常的评估工具通常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自评量表、他评量表、心理测试3. 心理异常的治疗方法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社会支持4. 心理异常的预防措施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健康教育、压力管理、定期体检5. 心理异常的康复过程需要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患者配合、家庭支持、社会理解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 简述心理异常的常见症状。
异常心理学考试分析答案

异常心理学考试分析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异常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以下哪类人群的心理状态?A. 正常人群B. 患有心理疾病的人群C. 特殊职业人群D. 儿童青少年答案:B2.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异常心理的诊断标准?A. 个体的主观痛苦B. 社会功能的损害C. 个体的行为与社会期望一致D. 心理冲突的性质和持续时间答案:C3. 异常心理与正常心理的分界线是:A. 固定不变B. 模糊不清C. 由专家确定D. 相对而言答案:D4. 以下哪个理论不是解释异常心理成因的理论?A. 生物学理论B. 心理动力学理论C. 行为学习理论D. 社会文化理论答案:C5. 以下哪个症状不属于焦虑障碍的典型表现?A. 过度担忧B. 心悸C. 社交回避D. 肌肉紧张答案:C6. 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症状不包括以下哪项?A. 幻觉B. 妄想C. 情感淡漠D. 强迫症状答案:D7. 以下哪个不是心境障碍的分类?A. 抑郁症B. 躁狂症C. 焦虑症D. 双相障碍答案:C8. 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中不包括以下哪项?A. 内心体验的异常B. 行为模式的持久性C. 社交功能的损害D. 症状的突发性答案:D9. 以下哪个治疗方法不是认知行为治疗?A. 认知重构B. 行为实验C. 精神分析D. 暴露疗法答案:C10.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治疗的基本原则?A. 保密原则B. 客观中立原则C. 无条件积极关注D. 快速见效原则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因素可能与异常心理的发生有关?A. 遗传因素B. 生物化学因素C. 社会文化因素D. 个人经历答案:ABCD2. 以下哪些症状可能与抑郁症相关?A. 持续的悲观情绪B. 睡眠障碍C. 食欲减退D. 社交回避答案:ABCD3. 以下哪些是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症状?A. 幻觉B. 妄想C. 情感淡漠D. 强迫症状答案:ABC4. 以下哪些治疗方法适用于焦虑症?A. 药物治疗B. 认知行为治疗C. 放松训练D. 精神分析答案:ABCD5. 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人格障碍的形成?A. 早期家庭环境B. 社会文化背景C. 个人经历D. 遗传因素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异常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异常心理与行为识别试卷

异常心理与行为识别试卷(答案见尾页)一、选择题1. 在心理学中,异常心理通常指的是:A. 偏离常态的心理过程B. 与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的心理现象C. 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的短暂心理反应D. 所有人的心理过程都是正常的,不存在异常2. 关于异常心理的识别,以下哪项说法是正确的?A. 异常心理只能通过专业的心理评估来确定B. 任何人都有可能出现心理异常,只是程度不同C. 异常心理与正常心理之间的界限是绝对的D. 异常心理只包括严重的心理障碍3. 在区分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时,以下哪项不是常用的标准:A. 心理活动的强度B. 心理活动的节律性C. 个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D. 个体的智力水平4. 以下哪种情况通常被认为是心理异常的表现?A. 情绪稳定,适应能力强B. 对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感到无比焦虑C. 能够正常工作,人际关系良好D. 经常出现幻觉或妄想5. 在心理评估中,以下哪项方法不属于常用手段?A. 问卷调查B. 心理测试C. 面对面访谈D. 生理测量法6. 对于轻度心理障碍的患者,以下哪项措施不是主要的治疗方法?A. 心理治疗B. 药物治疗C. 放松训练D. 隔离患者7. 在异常心理的识别中,以下哪项特征不是神经症性障碍的典型表现?A. 强烈的焦虑感B. 明显的幻觉或妄想C. 持续的疲劳感D. 情绪波动大,但无明显原因8. 关于心理健康的理解,以下哪项说法是错误的?A. 心理健康的人通常能够有效地使用自己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资源B.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固定不变的C. 心理健康的维护需要持续的努力和关注D. 心理健康状态可以随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波动9. 在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时,教师应该采取以下哪种态度?A. 耐心和同理心B. 排斥和歧视C. 过度关注和溺爱D. 忽视和不干预10. 对于异常心理的预防和干预,以下哪项说法是正确的?A. 异常心理只能由专业人士进行干预B. 预防异常心理比治疗更为重要C. 异常心理一旦发生就无法改变D. 所有人都可能出现心理异常,重要的是学会识别和应对11. 在心理学中,异常心理通常指的是什么?A. 偏离常态的心理过程B. 与社会规范完全不符的行为C. 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的短暂心理反应D. 所有选项都不正确12.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识别异常心理的常用方法?A. 观察法B. 访谈法C. 心理测验D. 药物治疗13. 关于心理健康的理解,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 心理健康的人不会有任何心理问题B.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固定不变的C. 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使用自己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资源D. 所有选项都不正确14. 在异常心理的识别中,以下哪项属于行为异常的表现?A. 持续的情绪低落B. 频繁的幻觉C. 说话语无伦次D. 社交退缩15. 通常,以下哪类人群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A. 身体健康的人B. 有强大社会支持系统的人C. 长期处于高压环境中的人D. 所有选项都不正确16. 在识别异常心理时,以下哪项因素不需要考虑?A. 个体的生活经历B. 个体的文化背景C. 个体的生理状态D. 个体的经济状况17. 关于心理健康的促进,以下哪项说法是错误的?A. 规律的身体锻炼有助于心理健康B. 均衡的饮食对心理健康没有影响C. 充足的睡眠对心理健康至关重要D. 适度的压力是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18. 在处理异常心理时,以下哪项措施是不恰当的?A. 尊重个体的隐私权B. 给予个体充分的关注和支持C. 立即将个体隔离以避免伤害他人D. 鼓励个体积极参与社交活动19. 心理健康的评估通常包括哪些方面?A. 情感状态B. 认知功能C. 行为表现D. 社会适应能力20. 在异常心理的干预中,以下哪项方法是最常用的?A. 药物治疗B. 心理治疗C. 电刺激治疗D. 所有选项都不正确21. 在下列选项中,哪项不是异常心理的常见表现?A. 情绪低落B. 焦虑不安C. 思维敏捷D. 行为冲动22. 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个体通常表现为:A. 情绪稳定B. 适应能力强C. 社交障碍D. 思维混乱23. 以下哪项是抑郁症的典型症状之一?A. 每天感到精力充沛B. 对生活充满乐趣C. 持续的情绪低落D. 经常感到疲劳24. 关于焦虑症,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焦虑是一种正常情绪反应B. 焦虑症患者的焦虑情绪超出正常范围C. 焦虑症可以通过自我调适完全治愈D. 焦虑症患者常伴有心悸、胸闷等症状25. 在心理健康的范畴内,以下哪项不属于心理健康的表现?A. 人际关系和谐B. 情绪稳定C. 认知正确D. 行为异常26. 强迫症患者的典型行为包括:A. 反复洗手B. 喜欢独处C. 害怕黑暗D. 喜欢旅行27. 关于心理健康的理解,以下哪项表述不正确?A. 心理健康是一种状态,而非特质B. 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利用自己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资源C. 心理健康状态不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波动D. 心理健康与个人的生理健康密切相关28. 在下列选项中,哪项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A. 智力水平B. 人际关系C. 情绪状态D. 工作效率29. 对于青少年来说,以下哪项不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A. 自我认同B. 情绪调节C. 同伴关系D.学业成绩30. 如果一个人经常感到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以下哪项建议可能有助于改善这一状况?A. 学习放松技巧B. 避免接触压力源C. 增加体育锻炼D. 所有以上建议二、问答题1. 什么是异常心理与行为识别?2. 常见的异常心理状态有哪些?3. 如何识别抑郁症?4. 焦虑症的常见表现有哪些?5. 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症状有哪些?6. 如何识别人格障碍?7. 强迫症的主要表现是什么?8. 面对异常心理与行为,教师应如何应对?参考答案选择题:1. A2. B3. D4. B5. D6. D7. B8. B9. A 10. D11. A 12. D 13. C 14. B 15. C 16. D 17. B 18. C 19. ABCD 20. B21. C 22. A 23. C 24. C 25. D 26. A 27. C 28. B 29. D 30. D问答题:1. 什么是异常心理与行为识别?异常心理与行为识别是指通过观察和分析个体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判断其是否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或行为障碍,并进行初步评估和干预的过程。
异常心理学

《异常心理学》一、判断题1、如果一个社会中的大多数人认为某人的行为异常,该人则可能是精神病患者。
(×)精神病俗称精神分裂症,有其自身的诊断标准,并不是社会认为其行为异常,就可断定的2、广场恐怖、社交恐怖是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惊恐障碍。
(×)惊恐障碍:是一种以反复的惊恐发作为主要原发症状的神经症。
这种发作并不局限于任何特定的情境,具有不可预测性。
惊恐发作作为继发症状,可见于多种不同的精神障碍,如恐惧性神经症、抑郁症等,并应与某些躯体疾病鉴别,如癫痫、心脏病发作、内分泌失调等3、新型抗忧郁药物主要是抑制神经元回收5-HT从而改变情绪。
(√)5-HT,中文名5-羟色胺,又名血清素。
4、在所有的心理疾患、包括抑郁症之中,厌食症的死亡率最高。
(√)厌食症:是一种多见于青少年女性的进食行为异常,特征为故意限制饮食,使体重降至明显低于正常的标准,为此采取过度运动、引吐、导泻等方法以减轻体重5、头部经常遭受打击的拳击运动员有患老年痴呆的更高的风险。
(√)老年痴呆:以记忆障碍为主要临床症状的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休息习惯和用脑习惯,尽量避免患上一些慢性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还应控制血脂、避免脑外伤等。
6、评价心理不健康的主要指标来自统计学方面。
(√)即以心理健康水平在统计学意义上偏离了大部分人群的水平作为心理不健康的标准7、广泛性焦虑的患者无明确的焦虑对象和内容。
(√)广泛性焦虑:指一种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及紧张不安为主的焦虑症,并有显著的植物神经症状、肌肉紧张,及运动性不安。
病人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8、过度自卑的心理特征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自卑并非时时处处都会产生,而是由明显的情景性:一是经历多次失败后怀疑自己能力二是多次听到对自己的消极评价以后,把别人的消极评价转化为自我否定9、一个人每天洗手的次数超过了我们一般人就可以认定为异常。
异常心理学期末测试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1、心理障碍是指在所属的文化环境中,非预期、与个人痛苦或严重功能损伤相关的()机能失调。
A.认知B.行为、情感或认知C.行为D.情感正确答案:B2、()活性降低时,倾向于导致情绪不稳定,好冲动,对环境过度反应。
A.多巴胺B.去甲肾上腺素C.5-羟色胺D.γ-氨基丁酸正确答案:C3、对于非精神科专业人士,以下关于判断异常行为时应该注意的几点,说法错误的是()A.认真阅读书籍,作出对异常行为的初步判断,但不能作出心理障碍的诊断。
B.自己独立做出判断C.不要轻易下结论D.若需要得到诊断,则求助于精神科专业医生正确答案:B4、我国古代处理异常行为的方式:A.寻医问药B.求神除妖C.外科手术D.一方面寻医问药,一方面求神除妖正确答案:D5、希波克拉底创造了“歇斯底里”,认为子宫游移导致身体不同部位出现各种各样的疼痛以及情绪低落,他的这个观念来自()A.希腊B.印度C.罗马D.埃及正确答案:D6、()具有开关作用:一旦开关开启,其他某种神经递质就会抑制或激发某种情感。
A.谷氨酸B.去甲肾上腺素C.多巴胺D.γ-氨基丁酸正确答案:C7、下列属于思维内容障碍的有()。
A.象征性思维B.思维奔逸C.被害妄想D.思维中断正确答案:C8、()表现为概念间联想断裂,联想间缺乏联系。
A.思维扩散B.思维破裂C.思维中断D.思维奔逸正确答案:B9、()表现为联想速度加快、数量增多、内容丰富,健谈言语联想加快。
A.思维奔逸B.思维扩散C.思维散漫D.语词新作正确答案:A10、精神活动增强,言语动作增多被称为()。
A.精神运动性抑制B.注意增强C.精神运动性兴奋D.刻板动作正确答案:C11、()与其他类型焦虑障碍的一个区别要点是:常为生活中的各种琐事担忧。
A.广场恐怖症B.社交恐怖症C.广泛性焦虑障碍D.惊恐障碍正确答案:C12、()的六项特征性表现:肌肉紧张、精神不安、易疲劳。
某种程度的易激惹,难以入睡。
注意力难以集中。
人格心理学与异常心理学考试

人格心理学与异常心理学考试(答案见尾页)一、选择题1. 人格心理学主要研究什么?A. 个体的思维过程B. 个体的情感反应C. 个体的行为模式D. 个体的气质特点2. 异常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正常人的心理活动B. 异常人群的心理活动C. 心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D. 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3.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人格心理学的研究范畴?A. 个体的性格特征B. 个体的智力水平C. 个体的认知风格D. 个体的社会行为4. 人格障碍是指什么?A. 个体长期形成的固定的行为模式B. 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的异常行为C. 个体对环境的独特适应方式D. 个体在社交场合中的过度表现5.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心理异常的类型之一?A. 精神分裂症B. 抑郁症C. 儿童期精神病D. 焦虑症6. 心理咨询师在评估客户时,主要关注的是客户的:A. 情绪状态B. 个人历史C. 生活状况D. 人际关系7. 什么是心理治疗中的“客体关系理论”?A. 认知结构理论B. 人际关系理论C. 心理动力学理论D. 人本主义理论8. 以下哪个选项描述了人格的特征?A. 稳定性和一致性B. 可塑性和易变性C. 多样性和复杂性D. 社会性和文化性9. 什么是心理异常的定义?A. 心理功能失调B. 心理功能失调和社会功能失调C. 心理功能失调和行为偏离正常D. 心理功能失调、行为偏离正常和社会功能障碍10.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心理治疗的目标?A. 提高个体的自我意识B. 改善人际关系C. 增强应对压力的能力D. 恢复个体的正常心理功能11. 人格心理学主要研究什么?A. 人类行为的动机和心理过程B. 情绪和情感的过程C. 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D. 认知过程和认知行为12. 异常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正常人类行为的特征和心理过程B. 偏离正常范围的行为和心理状态C. 人类行为的普遍性和差异性D. 心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13. 什么是人格障碍?它有哪些特点?A. 一种持久的心理障碍,表现为稳定的行为模式和人际互动方式B. 由于大脑损伤导致的行为改变C. 与遗传因素无关的心理障碍D. 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需要长期治疗14. 什么是心理治疗?它在人格心理学和异常心理学中的重要性是什么?A. 一种通过心理学原理和方法来改变和改善人类行为的技术B. 对人格障碍患者的治疗C. 对正常人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D. 一种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的方法15. 什么是投射效应?它在人格心理学中如何解释?A. 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将不能接受的冲动或欲望归因于他人B. 一种认知偏差,导致对他人的评价过于主观和负面C. 一种心理测量工具,用于评估个体的心理状态D. 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描述了人们对他人的期望和判断16. 什么是情商(EQ)?它在人格心理学和异常心理学中的意义是什么?A. 一种情绪智力,指个体识别、利用、理解和管理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能力B. 一种心理测量工具,用于评估个体的情绪状态C. 一种人际关系技巧,用于建立和维护良好的社交关系D. 一种心理治疗方法,用于改善个体的情绪问题17. 什么是心理定势?它在人格心理学和异常心理学中的作用是什么?A. 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影响我们对事件的解释和行为反应B. 一种心理防御机制,用于保护自己免受焦虑和压力C. 一种认知偏差,导致对某些信息的过度关注和记忆D. 一种心理资源,有助于我们应对挑战和压力18. 什么是自我实现预言?它在人格心理学和异常心理学中的意义是什么?A. 一种预言,即我们的期望和信念会影响未来的事件和发展B. 一种心理现象,描述了我们的行为和态度会影响我们的环境和结果C. 一种心理治疗技术,通过改变个体的信念和期望来改善心理状态D. 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描述了人们对他人行为的预期和反应19. 什么是习得性无助?它在人格心理学和异常心理学中的意义是什么?A. 一种心理状态,描述了个体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产生的消极心态B. 一种心理防御机制,用于保护自己免受焦虑和压力C. 一种学习过程,通过经验来改变个体的行为和态度D. 一种心理治疗方法,用于帮助个体摆脱消极心态并建立积极心态20. 人格心理学主要研究什么?A. 人类行为的动机和心理过程B. 异常心理现象和心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C. 人类行为和社会动力D. 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21.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人格心理学的范畴?A. 自我意识B. 性格特征C. 认知过程D. 情绪调节22. 异常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正常人的心理活动B. 心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C. 人类行为的动机和心理过程D. 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23. 什么是人格障碍?A. 一种心理疾病,表现为持久且固化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状态B. 一种短暂且可改变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状态C. 一种心理疾病,表现为稳定的情感反应模式D. 一种心理疾病,表现为人际关系的困难24.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人格障碍的特点?A. 偏执的行为模式B. 持久且固化的心理状态C. 短暂且可改变的行为模式D. 人际关系困难25. 什么是心理治疗中的“客体关系治疗”?A. 一种以人与人的关系为核心的心理治疗方法B. 一种以人与物的关系为核心的心理治疗方法C. 一种以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为核心的心理治疗方法D. 一种以自我与自己的关系为核心的心理治疗方法26.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异常心理现象的分类?A. 精神病性障碍B. 器质性障碍C. 情境性障碍D. 人格障碍27. 什么是心理治疗中的“认知行为治疗”?A. 一种以人与人的关系为核心的心理治疗方法B. 一种以人与物的关系为核心的心理治疗方法C. 一种以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为核心的心理治疗方法D. 一种以自我与自己的关系为核心的心理治疗方法28.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心理治疗的目标?A. 提高个体的自我意识B. 改善人际关系C. 减轻心理疾病的症状D. 使个体适应社会环境29. 什么是心理治疗中的“精神分析治疗”?A. 一种以人与人的关系为核心的心理治疗方法B. 一种以人与物的关系为核心的心理治疗方法C. 一种以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为核心的心理治疗方法D. 一种以自我与自己的关系为核心的心理治疗方法30. 人格心理学主要研究什么?A. 个体的性格特征B. 个体的智力特征C. 个体的情感特征D. 个体的行为特征31. 异常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A. 正常人的心理活动B. 心理异常者的心理活动C. 健康人的心理活动D. 病人的心理活动32. 什么是人格障碍?A. 长期形成的不良行为模式B. 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的不良行为模式C. 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不良行为模式D. 个体在成年后的不良行为模式33. 什么是心理治疗?A. 药物治疗B. 心理治疗C. 物理治疗D. 社会治疗34. 什么是认知行为疗法?A. 一种以认知为基础的心理治疗方法B. 一种以行为为基础的心理治疗方法C. 一种以人际关系为基础的心理治疗方法D. 一种以文化为基础的心理治疗方法35. 什么是精神分析疗法?A. 一种以探讨潜意识为目的的心理治疗方法B. 一种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心理治疗方法C. 一种以增强自我认识为目的的心理治疗方法D. 一种以改善人际关系为目的的心理治疗方法36. 什么是情绪调节?A. 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B. 改变自己的情绪体验C. 操纵他人的情绪反应D. 帮助他人调整情绪37. 什么是心理测量学?A. 测量个体的心理特征B. 分析个体的心理差异C. 预测个体的心理变化D. 评估心理治疗效果38. 什么是心理统计学?A. 研究心理现象的数量关系B. 研究心理现象的规律性C. 研究心理现象的不确定性D. 研究心理现象的相关性39. 什么是心理危机干预?A. 救助处于心理危机中的人B. 帮助处于心理危机中的人恢复心理平衡C. 预防心理危机的发生D. 评估心理危机的影响40. 人格心理学主要研究什么?A. 人类行为的动机和心理过程B. 个体心理过程和行为的差异性C. 人类行为和社会动力D. 个体差异和心理过程的相互作用41. 异常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正常人的心理活动B. 人类行为的动机和心理过程C. 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D. 人类行为和社会动力42. 什么是人格障碍?它有哪些特点?A. 人格障碍是一种终身性的心理障碍B. 人格障碍的特点包括固定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C. 人格障碍患者无法适应社会环境D. 人格障碍通常在儿童或青少年时期开始43. 什么是心理治疗?它在人格心理学中有什么作用?A. 心理治疗是通过谈话和行为改变来帮助人们解决问题B. 心理治疗在人格心理学中主要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不良的人格特质C. 心理治疗是一种科学的心理干预方法D. 心理治疗的效果可以通过一些客观指标来衡量44. 什么是认知行为疗法?它的核心理念是什么?A.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通过改变思维模式来改善情绪和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B. 认知行为疗法的核心理念是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受到其对事件的看法和解释的影响C. 认知行为疗法强调对症状的直接干预D.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长期的心理治疗方法45. 什么是精神分析疗法?它的理论基础是什么?A. 精神分析疗法是一种通过自由联想和梦境分析来揭示患者潜意识冲突的心理治疗方法B. 精神分析疗法的理论基础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C. 精神分析疗法强调对患者的主观描述和分析D. 精神分析疗法是一种短期和动态的心理治疗方法46. 什么是情绪调节?它在人格心理学中有什么重要性?A. 情绪调节是指控制和表达情绪的能力B. 情绪调节在人格心理学中非常重要,因为它影响个体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C. 情绪调节能力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来提高D. 情绪调节在人格心理学中是一个静态的概念47. 什么是人际关系?它在人格心理学中有什么作用?A.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联系和互动B. 人际关系在人格心理学中非常重要,因为它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C. 人际关系可以通过观察和理解他人的行为来建立和维护D. 人际关系在人格心理学中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会随着时间和情境的变化而变化48. 什么是自我意识?它在人格心理学中有什么重要性?A.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B. 自我意识在人格心理学中非常重要,因为它影响个体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C. 自我意识可以通过自我反思和他人反馈来提高D. 自我意识在人格心理学中是一个稳定的概念49. 什么是心理防御机制?它在人格心理学中有什么作用?A. 心理防御机制是个体为了保护自己免受焦虑和压力而采用的策略B. 心理防御机制在人格心理学中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C. 心理防御机制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D. 心理防御机制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来改变二、问答题1. 什么是人格心理学?它与异常心理学有什么关联?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人格结构包括哪些部分?它们之间如何相互作用?3. 什么是气质?气质类型有哪些?4. 什么是性格?性格的特征有哪些?5. 什么是认知失调?如何减少它?6. 什么是心理防御机制?请举几个常见的例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心理障碍表现为(A C D E)多方面损害。
A、人际关系困难
B、社会赞许程度
C、情绪困扰
D、心理功能障碍
E、职业工作麻烦
2.临床会谈是最主要也是最常见的临床手段可以是(A C D E )。
A、咨询的引导或开端
B、生化检验
C、治疗本身
D、信息采集
E、评估诊断
3.重度抑郁发作的症状表现有(A B E)。
A、自我否定、自卑自责
B、思维迟钝
C、轻浮轻佻、惹是生非
D、好大喜攻、夸夸其谈
E、睡眠障碍、胃肠功能紊乱
4.研究发现(A B D E)与精分的复发有关。
A、生活应激事件
B、遭受歧视排斥
C、酒精中毒
D、无家可归
E、毒品成瘾
5.依据DSM—IV学习障碍指的是(A B D)
A、阅读障碍
B、数学障碍
C、学业成绩不良
D、书面表达障碍
E、品行障碍
6. 应激干预包括(A B D E)
A、认知改变
B、情绪调节
C、睡眠剥夺
D、培养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力
E、提供社会心理支持
7.抑郁症的常见表现是(A B C)
A、情绪低落
B、悲观失望
C、自我评价低
D、不愿求治
E、愿意主动与人交往
8.判断心理活动或状态是否正常的标准有(A B C E)
A、个人经验标准
B、社会群体标准
C、社会适应标准
D、伦理标准
E、医学标准
9.病理心理的发生原因(A B C)
A、生物因素
B、心理因素
C、社会因素
D、气氛因素
E、信息因素
10.古代人的迷信把心理障碍行为异常归结为(ABCD)
A、月亮
B、星辰
C、精灵
D、魔鬼
E、社会
11.社交恐怖的症状表现主要包括(BDE)
A、抑郁沮丧
B、逃避或回避与人接触
C、冷漠孤僻
D、置身于社交场景就焦虑惊恐
E、为此而深感烦恼痛苦
12.躁狂发作的症状表现有(BCDE)
A、自我否定、自卑自责
B、理想迅速、意念飘忽
C、轻浮轻佻、惹事生非
D、好大喜功、夸夸其谈
E、情绪高涨、干劲十足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E)
A、孤独症最终发展成精神发育迟滞
B、精神发育迟滞的程度越严重夭折的风险越大
C、唐氏综合症也被称为脆性X染色体综合症
D、随着母亲年龄的增长产生唐氏综合症子女的风险增大
E、唐氏综合症有发展为阿尔采末氏痴呆的风险
本篇文章来源于《中大网校》[] ;原文链接地址:/xl/moni/2855262549.html
14.诱发厌食症或贪食症的影响因素有(ABC)
A 、追求完美的挑剔母亲
B、以廋为美的社会时尚
C、体像障碍
D、精神发育迟滞
E、躁狂发作
15.不包括在心理障碍/心理疾患初级预防中的是(AE)
A、治疗疾患或障碍,减轻疾患所造成的功能损害
B、宣传教育民众普及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
C、给社区居民提供心理支持
D、教给民众应付应激的策略和方法
E、控制已患心理障碍与疾病的进展防止衰退
16.判断心理活动或状态是否正常的标准有(ABCE)
A、个人经验标准
B、社会群体标准
C、社会适应标准
D、伦理标准
E、医学标准
17.以下属于知觉障碍的有(BC)
A、感觉过敏
B、错觉
C、幻觉
D、遗忘症
E、妄想
18.以下属于思维障碍的是(AE)
A、妄想
B、焦虑
C、错构
D、虚构
E、强迫观念
19.以下属于情绪障碍的是(BD)
A、妄想
B、焦虑
C、错构
D、恐怖
E、谵妄
20.以下属于记忆质的方面障碍的是(CD)
A、妄想
B、焦虑
C、错构
D、虚构
E、谵妄
21.以下属于意识行为障碍的是(CD)
A、妄想
B、焦虑
C、木僵
D、违拗症
E、谵妄
22. 强迫症的强迫思维是如此令人不堪承受,患者为减轻痛苦或预防这种痛苦继而发展出(ABC)。
A、毫无意义的仪式化行为
B、刻板动作
C、刻板的精神活动
D、失眠
E、强迫型人格障碍
23.典型的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主要是(AE)。
A、妄想
B、懒惰
C、退缩
D、冷漠
E、幻觉
24. 可能导致精神发育迟滞的风险因素有(ABE)。
A、染色体缺陷或基因突变
B、社会文化剥夺
C、父母受教育程度
D、社区经济发展水平
E、神经生理缺陷
25. 依据DSM-IV的分类,下列(ACE)属于情绪不稳、反复无常的B类人格障碍。
A、反社会人格障碍
B、强迫型人格障碍
C、边缘型人格障碍
D、偏执型人格障碍
E、自恋型人格障碍
26.判断心理活动或状态是否正常的标准有(ABCE)。
A、个人经验标准
B、社会群体标准
C、社会适应标准
D、伦理标准
E、医学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