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哈尔滨中考历史考试范围及考试内容
2019历史考试说明与课标结合

历史·2019年中考考试范围和要求(一)中国古代史1.史前时期:北京人: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黄帝和炎帝·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
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
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
2.夏商周时朔:夏、商、周三代的更替: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青铜工艺的成就和甲骨文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商鞅变法:都江堰水利工程;老子和孔子;百家争鸣·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
·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
·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3.秦汉时期:秦统一中国;秦代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西汉的建立:汉武帝巩同“大一统”王朝:东汉的兴衰“丝绸之路”的开通和作用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司马迁和《史记》;造纸术的发明和作用:张仲景和华佗·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知道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知道秦朝的灭亡和西汉的建立。
·了解“文景之治”,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知道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
·知道司马迁和《史记》;知道造纸术的发明对传播文化的作用;讲述张仲景和华佗的故事。
2019年龙东地区中考历史学科考试说明

2019年龙东地区初中毕业结业考试历史学科考试说明一、指导思想严格遵循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动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9版)为指导,以初中历史教材为依据,充分体现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性质,全面推动素质教育。
试题立足于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学生阅读、比较、分析、概括等水平,体现以史为鉴的功能和历史自身的教育功能。
促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二、命题原则1.以《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9年版)为依据,命题要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利于促动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初中课程改革的深入实行。
2.考试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水平为主,试题难度不超过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易、中、难试题的比例各占80%、15%、5%,同时增大5%难度部分试题的难度。
3.结合历史学科内容,用探究性题目考查学生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情况,从而更好地发挥考试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发散思维和创新实践等水平的导向作用。
4.试题内容要增强与社会实际(时事政治)、学生生活和成长经验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及收集、整合、使用信息的水平。
5.不出偏题、怪题和人为编造的似是而非的题目。
杜绝命制仅靠死记硬背作答的题目和各种复习资料的题目或雷同的题目出现。
三、命题依据1.黑龙江省教育厅制订的相关初中学业考试文件。
2.《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9版)》。
3.2019龙东地区中考联合命题组联席会议精神。
4.义务教育历史教科书(人教版、岳麓版)。
5.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经验、学习过程的经历和体验。
四、考试范围与要求板块一:中国古代史1.知道北京人,炎帝、黄帝的传说。
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生活及原始农业的产生。
2.知道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知道老子、孔子、甲骨文及春秋争霸、战国七雄的史实。
2019哈尔滨市历史中考说明

2019年哈尔滨市历史中考说明一、考试时间安排1.考试日期:2019年6月15日,周六上午8:30-11:30。
2.考试科目:历史。
3.考试地点:各中学校园内具体教室以学校通知为准。
二、考试范围与内容1.考试范围:本次历史中考涉及人教版七年级至九年级的历史教材内容。
2.考试内容:主要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包括历史事件的发生过程、历史人物的事迹、历史文化的传承等方面。
三、考试形式1.试卷结构:本次历史中考采用闭卷形式,试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不同类型的题目。
2.答题要求:学生需用钢笔或签字笔在试卷上直接作答,保持字迹工整,清晰易读。
四、考试注意事项1.考试前准备:考生需携带唯一识别信息、准考证等相关考试材料前往考场;携带2B铅笔和橡皮擦备用。
2.考试纪律:考试期间严禁交谈、翻阅书籍、传递纸条等违规行为,违者将取消考试资格。
3.考试秩序:考试期间需保持安静,按照监考人员的指导有序完成考试。
五、考试成绩1.成绩公布:考试结束后,学校将统一组织阅卷和成绩录入工作,并在考试后一周内公布成绩。
2.成绩查询:学生及家长可通过学校统一通知的方式查询考试成绩,如有异议可向学校提出申诉。
六、考试后续安排1.考试反思:学校将组织历史教师对本次中考进行分析,查找考试存在的不足之处,为今后的历史教学工作提供指导。
2.考试总结:学校将在考试后召开中考总结会,对本次中考的组织工作、考试安排、学生表现等方面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建议。
通过以上对2019年哈尔滨市历史中考说明的介绍,相信学生及家长对此次考试会有更清晰的了解,并能够配合学校的安排,为孩子的考试成绩取得更好的成绩而共同努力。
祝所有参加考试的学生考试顺利,取得优异的成绩!2019年哈尔滨市历史中考说明七、考试准备1.备考方法:为了取得优异的成绩,学生们应该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多进行历年真题的练习,分析历年试卷中的重点和难点,加强对历史知识重点的掌握。
要结合课堂学习,多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书籍,拓宽历史知识面,提高历史文化素养。
2019年中考历史考试说明解读-精选文档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 1.考试范围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 (四川教育出版社)七至九年级共六册书。 (教科书均以2019届毕业生所使用的教材 为准)。
• 命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基本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 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以及历史发展的 基本线索。考查要注意历史知识的点、线、面结 合,既要照顾全面,也要突出重点。 • 命题注重考查学生计算历史年代、识别和使用 历史图表等基本技能,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 历史信息的能力,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 能力,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以 及在独立思考基础上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 历史现象的能力。同时还要注意考查学生的学习 过程和学习方法。
• 2、能级要求 • 根据考试的性质、历史学科的特点, 布鲁姆关于能力的分类,中考历史把 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分为三个层次:识 记、理解、运用。
• 识记:包括“知道”和“了解”两个层面。“知道” 系指在文字或某种具象意义上掌握所学的知识。能 在与所学内容的情境、文字基本相同的情况下,通 过适当的再认、回忆完成任务或确认真假、判断是 非、辨别对错;“了解”系指在某些重要的或特定 的抽象意义上掌握所学的知识。能在比较大的时空 或逻辑框架下或深入的问题中,定位所学的知识, 并于其他相关的知识产生有一定意义的联系。 •
拆 除 山 海 关 炮 台 10000元 拆 除 大 沽 南 炮 台 1000元 拆 除 大 沽 北 炮 台 3000元 ………
• 15.右侧是一幅政治漫画,画中的法国人和 德国人正在讨论,最后达成的共识是 • A.我们太小,实在无奈 • B.他们相争,我们得利 • C.联合起来,求得生存 • D.各奔东西,争取自保
• 2.“天上神仙府,地上宰相家”,说的是古代宰相地位的显 贵。宰相制度在我国废除开始于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清康熙帝 D.清雍正帝 • 3. 1839年(道光十九年),英国驻广州商务监督给首相发出 密件,建议向清廷发出通牒,要求:割让一个岛屿给英王 陛下。通过鸦片战争英国实现了这一目的。这个“岛屿” 是 • A.台湾 B.澎湖列岛 C.香港岛 D.澳门岛 • 5.五四运动中,北京爱国学生喊出了“外争国权,内惩 • 国贼”的口号,引发这一事件的导火线是 • A.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 B.北洋军阀的 黑暗统治 • C.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D.巴黎和会中 国外交的失败
2019年历史中考考试内容

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对外开放的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前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中共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
●
民族团结与共同繁荣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
“一国两制”与祖国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的构造;香港、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西汉的建立;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
丝绸之路
张骞通西域及西域都护的设置;“丝绸之路”的开辟
●
东汉的兴衰
东汉的建立;光武中兴
●
秦汉时期的文化
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
●
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及作用
●
隋朝的统一与覆灭
隋朝的建立与统一;科举制度的创建;大运河的开凿
●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
唐朝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文成公主入藏;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
北宋的政治
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的加强
●
元朝的统一
行省制度;宣政院管辖西藏
●
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
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
明朝的统治
朱元璋强化皇权;八股取士
●
明朝的对外关系
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
●
明朝的科技巨著
《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
红军的长征
红军的长征;遵义会议;长征精神
●
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九一八事变;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和局部抗战的兴起,西安事变
●
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历史计划总结-2019年黑龙江省中考历史考试说明 精品

2019年黑龙江省中考历史考试说明一、命题范围与原则(一)命题范围以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为命题依据,以本市使用的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七年级至九年级的历史教材为基准,结合我市初中历史学科教育教学实际。
在命题中严格遵守课程标准中的识记、理解、运用三个层次的规定,全面考查初中学生的历史学习情况。
(二)命题原则1.历史学科的命题要有利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突破应试教育模式,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有利于为高一级学校选拔新生。
2.历史学科的命题应促进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实施;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的转变。
3.历史学科的命题应注重生活化和社会化、为加强理论性与实践性、人文性与思想性的整合做出导向。
4.试题注重体现时代性,要贴近学生和社会,关注社会热点历史试题的编制既要以历史问题为出发点,也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现实社会实际,加强理论与实际、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更要关注本年度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一些与历史有关的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关心历史,关注社会生活,使试题体现出时代特色。
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5.充分发挥不同题型的功能初中历史学科考试可采用不同类型的试题,试题的分类和运用要以发挥其功能为前提。
注意整卷题型结构的合理配置,积极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有历史学科特色的新题型,适当注意试题的开放性与探究性。
6.确保考试的信度和效度编制的试卷要结构合理、题量适中、题意明确、语言准确、难易适当、目标有效,能够真实反映出学生的历史学业水平,体现科学性和目标性原则。
二、考查内容与说明(一)考查内容依据《历史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规定的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历史学习板块内容,结合我市今年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2019年齐齐哈尔市历史考试的总体范围是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学习板块。
黑龙江哈尔滨十九中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黑龙江哈尔滨十九中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
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A. 河南B. 河北C. 陕西D. 山东2.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 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 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 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 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3. 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
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
这反映了秦汉以后A. 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B. 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 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D. 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4. 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
这表明了儒者A. 不能适应现实政治B. 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 理想化的政治诉求D. 以复古为政治目标5. 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以否定黄帝的真实性。
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
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
这一撰述过程表明A. 《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B. 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C. 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D. 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6. 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
这表明当时A. 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B. 政治权利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C. 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D. 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7. 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
黑龙江龙东地区2019中考[历史]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黑龙江龙东地区2019中考[历史]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837ba35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5a.png)
黑龙江龙东地区2019中考[历史]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间,已经学会使用天然火并保存火种,还学会使用打制石器的古人类是( )A.北京人B.元谋人C.蓝田人D.马坝人答案解析: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他们使用打制的石器,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采集、狩猎)共同分享劳动成果;会使用天然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
故选:A。
2.西周为了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确立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是( )A.郡县制B.世袭制C.禅让制D.分封制答案解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建立以后,为巩固统治,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随天子作战。
故这一制度是分封制。
故选:D。
3.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北魏孝文帝迁都到( )A.洛阳B.平城C.成都D.北京答案解析:为加强统治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494年,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并实行一系列汉化措施,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故选:A。
4.元朝时,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A.蒙古族B.藏族C.回族D.白族答案解析:唐朝以来,有不少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在我国一些地方定居,元朝时又有大批迁入中国,他们同汉、蒙、畏兀儿等各族长期杂居通婚,到元朝时逐渐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
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5.新文化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这次运动的口号是( )A.自强、求富B.民主、科学C.变法图强D.自强、民主答案解析:1915年,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领导的新文化运动,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向尊孔复古的封建逆流展开猛烈的进攻,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哈尔滨中考历史考试范围及考试内容
“2019年哈尔滨中考历史考试范围及考试内容”,更多2019中考动态,2019中考复习指导等信息,请及时关注中考网!
哈尔滨市2019年初中升学考试是由综合索质评价合格的初中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化学学科考试将以《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立德树人和提高学科核心素养为已任,以突出基础性、体现科学性、注重创新性为基本原则,既考核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程度,又注重评价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水平.还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
一-、命题原则
(一)试题内容与课程标准相符
2019年中考试题内容应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XX年版)相符,在重视对化学知识与技能考核的同时,重视对过程与方
法的考核,还应有--定比例的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考核。
在命题中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尊重爱护学生.关心其感受.关注其生存意识生活方式和学习能力,用亲切的语言激励其进取和成长。
试题应注重基础知识,注意创设情景,面向全体学生,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力争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提高和发展,使试题既重视知识与技能,又在活动与探究中体现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突出活动与探究
课程改革的目标之- - 就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精神.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现探究式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改的突破口探究式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索养。
探究式学习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师生互动,体现“做中学”。
因此试题应注重探究过程、方法和能力的考查,同时考查学生的实验能
力、观察能力、获取信息和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
试题应联系探究活动的过程、方法提出问题,实现试题提问方式的多样化和情境的多元化.引领新课程实施.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三)注重基础,难易适度,准确科学
试题应对初中化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行重点考查,知识覆盖率应达85%以上。
在重点知识方面赋予其应有的分值,创设灵活多变的题型和有梯度的问题.使学生的能力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发挥。
哈尔滨市中考命题领导小组确定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难度与20XX年中考试题难度相当,设计适当比例的容易题、中档题和较难题。
为了确保试题的科学性,要求每-道试题在课程标准、教材、考试说明题库中都有出处,试题应提问明确、清楚,文字简明、严谨,图示清晰、准确.规范,内容无知识性错误,没有错字,答案没有争议.难易适度,不出偏题.怪题,不出繁杂计算题,有区分性的题在设计上应由易到难.有一定的递度。
(四)密切联系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
学以致用
试题应与生活、生产实际相联系,对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起到促进作用。
试题应引导学生从化学角度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等方面的有关问题.这对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意义重大。
因此试题应注重从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社会生产应用和新闻报道的社会热点问题中提取素材.根据索材设问,努力使试题不断创新。
二、考试范围
2019年中考化学考试范围.以20XX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稿)》为考试范围的主要依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稿》的内容要求主要有:(一)科学探究;(二)身边的化学物质;(三)物质构成的奥秘;(四)物质的化学变化;(五)化学与社会发展等五部分内容。
同时参考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四学制)一化学》(20XX年6月第一 -版、20XX年7月黑龙江第6次印刷的八年级全一册和20XX年6月
第-版.20XX年8月黑龙江第6次印刷的九年级全-一册)。
八年级全一册的主要内容有: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九年级全一册的主要内容有:第一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第二单元《溶液》;第三单元《酸和碱》;第四单元《盐化肥》;第五单元《化学与生活》等十二个单元。
三、考试内容
化学课程通过化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来体现对未来社会公民科学索养的培养,据此制订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五个--级主题和十九个二级主题(单元)。
>>>>点击查看完整内容扫描/长按二维码帮助中考通关!获取2019年中考资讯获取2019中考作文获取2套仿真内部资料
获取历年考试真题试卷微信搜索"初高中" 关注获得中考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