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预防预警方案

地质灾害预防预警方案
地质灾害预防预警方案

地质灾害预防预警方案

工程名称:江城马老工业区地下综合管廊一期建设工程地点:江市市中区乐贤镇

施工单位:公路桥梁建设集团

编制单位:路桥江管廊一期建设项目部

编制人:芸旗

审核人:周雅威

执行经理:定国

审批日期:2016 年 03 月 28 日

一、本项目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综合管廊主线全长4092米,分为江宁街综合管廊长1017米,石羊大道B段综合管廊长1300米,石羊大道C段综合管廊长1775米。其中:江宁街综合管廊分为单、双仓,单仓管廊主体81米,双仓管廊主体936米,单仓风孔2座、自然通风孔7座、机械通风孔6座,双仓人孔18座、支管井12座、卸料口3座、泵站1座;石羊大道B段综合管廊自然通风孔8座、机械通风孔9座、人孔26座、A型支管井15座、B型支管井1座,卸料口5座、出入口;石羊大道C段综合管廊自然通风孔11座、机械通风孔11座、人孔34座、支管井19座、卸料口5座、泵站3座、出入口1座。

2、地质状况及地质灾害隐患:深基坑开挖及边坡支护

二、目的:

为确保地质灾害事故一旦发生时,项目部上下能全力处置地质灾害事故,并及时、迅速、高效地控制灾害事故的发展,能采取最有效的方法抢救被困人员或直救,最大限度减少地质灾害事故发生引起损失和事故影响,保障国家,企业财产和人员的安全。项目部特制定地质灾害事故预警措施。

三、适应围:

本措施适用于江城马老工业区地下综合管廊一期建设工程存在地质灾害情况时,作为防灾措施在可能发生地质灾害情况下进行的防灾减灾及应急救援处理工作:

1、施工现场等施工部位可能发生地质灾害、预防造成重大险情事故发生的防灾处理工作。

2、施工工地、现场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造成重大险情。

四、预警原则

1、防灾高于一切;

2、抢险施救与报告同时进行,逐级报告,首先接报,就近施救;

3、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防止和减轻次生损失;

4、局部服从全局,下级服从上级;

5、严格管理,分级负责,密切配合。

五、现场预警小组及主要职责

1、现场预警小组

组长:定国

副组长:伍秋晴

监测预警成员:芸旗郭宇航漆洪兵国雄

通讯联络成员:丁志秀余燕萍

物资保障成员:汪卫东王友明

应急抢险组成员:昌权勇军春涛周海涛效

善后处理成员:王友明春

2、现场预警小组主要职责

(1)制定预警处置措施。

(2)成立现场监测预警组、通讯联络组、物质保障组、应急抢险组、善后处理组等地质灾情发生应急处理工作办事机构,明确责任人、联络人。

(3)接报地质灾害险情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指挥协调灾害现场的抢险救援工作。

(4)地质灾害险情事故发生后,核实现场人员伤亡和损失情况,及时向总包部及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向预警指挥部汇报抢险救援工作及地质灾害险情应急处理的进展情况。

(5)及时落实应急处理指挥部及上级有关领导的指示精神。(6)对于已经报告的地质灾害抢险进展情况,要随时续报。险情抢修完成24小时,形成完整的书面材料报应急指挥部。

(7)监测预警组每天密切关注施工现场地质灾害隐患点,及时汇报地质灾害点不正常变化。

(8)监测预警组工作人员应当坚持值班制度,作好值班记录,负责外的通讯联络,要配备通讯联络工具,随时保持联系畅通。一旦发生地质灾害重大安全隐患,立即联系有关部门实施抢救,同时向上级部门报告。

(9)应急抢险组工作人员要配备抢险装备,在监测预警期要确保保持随时待命状态,各类抢险车辆保持油料充足、运行良好。一旦汛情到来,确保人员、设备及时到位,本着“救人高于一切”的原则,积极救治受伤人员,解救被困人员。最大限度地减少死伤人数的损失,千方百计地做好防止和减轻次生损失工作。

(10)物质保障组工作人员应当根据应急救援处理工作需要,负责抢险防灾物资的保管、发放。配足雨衣、雨鞋、水泵、照明、镐铲、绳索等抢险用品及绷带、担架等医护用品;预先设置紧急疏散的安全通道和安全场所,确保一旦发生险情,现场人员能得到及时疏散和安置。

六、信息报送原则

1、迅速:最先发现或接到发生突发公共事件的个人或部门应在第一时间向主管部门及项目部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报告,不得延报,并在事件发生后立即上报部门相关,最迟不得超过3小时。

2、准确:信息容要客观翔实,不得主观臆断,不得漏报、瞒报、谎报。

3、直报:发生Ⅰ级、Ⅱ级事件,直接报指挥部,同时报地方党委、政府。情况特殊的,还应向当地公安等机关报告。

4、续报:在事件情况发生变化后,应及时续报事件有关变化的情况。

七、应急信息的主要容

1、事件发生的基本情况,包括时间、地点、规模、涉及人员、破坏程度以及人员伤亡情况;

2、事件发生起因分析、性质判断和影响程度评估;

3、事发部门、项目部已采取的措施;

4、总监办外公众及媒体等各方面的反应;

5、事态发展状态、处置过程和结果;

6、需要报送的其它事项。

八、预防预警行动

(1)在总监办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各处室(部门)应相互支持、相互配合。要细化工作措施,落实人员,明确责任,把各项工作和要求落实到实处。

(2)总监办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要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定期对各种可能引发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测预警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并及时上报市教育局。局应急领导小组各成员处室(单位)要结合职责和业务工作,定期向局应急领导小组提出相应的预测报告。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

矿街道发〔2011〕号 兰州市红古区矿区街道办事处 关于二〇一一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的 通知 各村、机关各部室: 为了做好我街道2011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损失,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兰州市红古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兰州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制度的通知》和《红古区201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现结合我街道地质灾害现状,制定本方案。

一、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我街道地质灾害以降雨诱发突发性的滑坡、泥石流和沉陷区地面塌陷为主。从灾害发生原因上分析,人为因素占据重要作用,而灾害的诱发因素均与降雨密切相关,特别是突发性地质灾害,直接与降雨有关。辖区滑坡、泥石流预防地段为省道301线峡口至大湾段、山根截路沟社、红沟至炭洞沟个体煤场地带;地面塌陷主要预防地带为滩子村、截路沟及复垦区一带;人为危险点预防地段为滩子村村委会对面一带及铁路以西原陶瓷厂至国税局段,形成原因为村民未经有关部门批准私自建房。 二、地质灾害重点预防期 我区降水主要集中在5—10月份,是地质灾害主要防范汛期,也是地质灾害的高发期、预防期,如短期出现强降雨,极易引发滑坡、泥石流、沉陷区地面塌陷等突发性灾害发生。各村要提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及时进入重点预防状态,加强对各隐患点的巡查,实时监测预防,认真执行汛期地质灾害防治的各项制度,确保安全渡汛,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三、汛期地质灾害防范重点 辖区滑坡、泥石流预防地段为省道301线峡口至大湾段、山根截路沟社、红沟至炭洞沟个体煤场段;地面塌陷主要预防地带为滩子村、截路沟及复垦区一带;人为危险点预防地段为滩子村村委会对面一带及铁路以西原陶瓷厂至国税局段。上述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实施方案.

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实施方案 为认真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检验《勐腊县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效果,提高我县地质灾害防治责任部门的快速反应能力、决策应对能力及广大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防灾避灾能力,完善抢险救灾体系。由县人民政府主办,县国土资源局及瑶区乡政府承办的地质灾害演练,拟于2014年5月29日在瑶区乡沙仁村王四新寨进行。为确保该演练活动圆满成功,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意义 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甚至不可预见性。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基本要求,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障,是履行政府社会职责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一项历史使命。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民生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更加注重提升国土资源部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水平和提高地质灾害临灾状态下责任部门抢险救灾应急反应能力,更加关心县、乡(镇、村、组四级群测群防体系的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瑶区乡是我县地质灾害重灾区之一,瑶区乡沙仁村王四新寨是今年汛前排查确定的新的地灾隐患点,山体滑坡严重威胁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目前,正值地质灾害多发的主汛期,开展好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演练的任务 本次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的任务是:王四新寨滑坡隐患遭受连续降雨、强降雨等因素的诱发,滑坡突然加剧的紧急情况下,及时启动《勐腊县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在县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局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县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用最短的时间将滑坡危险区内群众快速转移。 三、演练的原则

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方案

水城县化乐锦源煤矿 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方案二〇一三年一月二十九日

水城县化乐锦源煤矿 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方案 为切实做好我矿2013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六盘水市政府《关于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的通知》的精神,结合我矿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井田地形地貌及气候条件 矿区位于贵州高原中部,地形切割中等,为中低山岩溶地貌。区内最高海拔1834m,最低1403m,相对高差431m,一般100-200m。 区内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分布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2.7℃,年降水量1148.0mm,6-8份为丰水期,平均湿度82%。 二、地质灾害分布和防治区域 矿区内地表水系不发育,无大的地表水体,但冲沟较发育。矿区范围内现状地质灾害不发育,但矿山井下开采活动,可能在地表引发山体滑坡、崩塌、地裂缝、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 本矿区地形起伏较大,地层岩性较复杂,碎屑岩表层风化强烈。此外,可采煤层直接顶板为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强度较低。直接底板为泥岩、细砂岩。强度较低。煤层顶、底板稳定性一般,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如果支护不良,可能出现顶板跨塌、片帮、底鼓、支架下陷等工程地质问题。同时受以上因素的影响

局部地段可能会引发地表山体易产生崩塌、滑坡等矿山工程地质问题,其工程地质条件总体较差。 灾害性天气:本区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冰雹、凝冻等。 三、地质灾害防治原则和防范重点 1、防治原则:坚持“以预防滑坡、泥石流为主,以预测预报为主,以灾前避让为主”的原则。 2、防范重点:根据我矿实际,重点防范矿区范围内的小煤窑。防范两处山体因受地质环境的影响而发生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 三、防范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成立地质灾害防治领导组,矿长对矿井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总负责,建立和完善领导责任制,将灾害危险点的监测和防治工作落实到具体部门,明确到具体责任人。矿各科室、各部门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要通力合作确保防治工作落实的实处。 2、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对井田范围进行全面检查,对地表塌陷区、裂缝进行充填加固,对矿区排水沟进行彻底清理,保证泄洪畅通。 3、煤矿企业与国土、气象部门加强联系,通力合作及时掌握气象汛情、灾情。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4、落实预防措施,做好监测预报工作,矿地测科在上述的两处山坡上布置监测控制点,每周用全站仪测量一次监测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雨季时每三天测量一次。发现监测控制点有明显变化时及时向地质灾害防治领导组汇报。 5、每天派专人巡查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点,做好巡查记

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结.

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结 为认真贯彻落实平溪镇中心小学2017年洪涝及地质灾害避险工作会上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做好今年汛期洪涝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维护师生的根本利益。平溪镇中心小学按照“以人为本,以防为主”的要求,认真扎实做好我校洪涝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结合我镇实际,扎实有效的开展防汛工作,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现将工作进展情况如下: 一、领导重视 县政府、县教育科技局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避险工作,认真抓好排查落实,及时召开避险工作会议,做到避险工作早安排、早落实,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学校成立了由校长廖国评任组长,分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李文武任副组长,班主任及办公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认真落实监测责任人和监测负责人,各单位通力合作,把各项责任逐级分解,层层落实,做到学生上下学路上各路段及各监测点人员落实,职责落实,任务落实。 二、完善工作制度 为确实做好汛期洪涝及地质灾害工作,认真编制全校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确定全校2017年地质灾害防治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继续开展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报(警)工作,切实做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合理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勘查、治理和避让,公路建设中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并制定了《地质灾害汛期值班制度》、《地质灾害监测及巡查制度》、《地质灾害速报和应急调查制度》、《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完成与学生及学生家长责任人签订防灾工作目标,做到“责任到位,责任到人,认真落实”的要求。完成与辖区内3个学校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校应急、抢险、救灾小组。设立镇避险办公室。 三、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灾意识 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基础知识、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普及,并结合“3·26”盘县新民镇山体滑坡的经验教训,对广大师生进行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的防御意识和自救能力,克服松懈麻痹思想,有情况及时上报,形成群测群防的工作格局。 四、加强监测,建立群测群防网络

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实施实施方案

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实施方案

————————————————————————————————作者:————————————————————————————————日期: 2

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实施方案 为认真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检验《勐腊县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效果,提高我县地质灾害防治责任部门的快速反应能力、决策应对能力及广大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防灾避灾能力,完善抢险救灾体系。由县人民政府主办,县国土资源局及瑶区乡政府承办的地质灾害演练,拟于2014年5月29日在瑶区乡沙仁村王四新寨进行。为确保该演练活动圆满成功,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意义 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甚至不可预见性。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基本要求,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障,是履行政府社会职责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一项历史使命。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民生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更加注重提升国土资源部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水平和提高地质灾害临灾状态下责任部门抢险救灾应急反应能力,更加关心县、乡(镇)、村、组四级群测群防体系的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瑶区乡是我县地质灾害重灾区之一,瑶区乡沙仁村王四新寨是今年汛前排查确定的新的地灾隐患点,山体滑坡严重威胁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目前,正值地质灾害多发的主汛期,开展好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演练的任务 本次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的任务是:王四新寨滑坡隐患遭受连续降雨、强降雨等因素的诱发,滑坡突然加剧的紧急情况下,及时启动《勐腊县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在县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局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县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用最短的时间将滑坡危险区内群众快速转移。 三、演练的原则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工作遵照: 1、以人为本、避让为主的原则。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3、反应迅速、措施果断的原则。 4、部门配合、分工协作的原则。 四、演练的组织领导 领导小组:由瑶区乡政府成立。 1、综合联络组:组织制定应急处理和抢险救灾方案,报指挥部审定后送应急抢险小组组织实施;负责应急抢险救灾工作情况与信息的搜集、汇总形成书面材料向指挥部负责人报告,并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掌握现场抢险救灾工

汛期地质灾害隐患再排查行动方案

汛期地质灾害隐患再排查行动方案 为切实加强对地质灾害的调查和防范,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组织开展“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隐患再排查紧急行动”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95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我市汛期地质灾害隐患再排查紧急行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坚持以人为本,主要采取基层组织自查、报告和专业地勘单位核查、指导的方式进行,尽最大努力减少地质灾害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为创建和谐湖南提供安全地质环境保障。 在汛前排查基础上,结合汛情变化、气象预报等因素,对全省各类地质灾害隐患进行一次全面再排查。通过排查,更新地质灾害防治信息系统,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隐患点应急预案,健全群测群防体系。 二、排查范围 全省各县市区所有地质灾害易发区,重点是可能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城镇、乡村等居住集中地,学校、医院等重要场所、重要交通干线、重要基础设施,以及农村居民单独选址建房的区域等。 三、职责分工

(一)再排查行动由省厅统一组织,厅地质环境处负责日常联络、协调、实地指导和检查等工作。 (二)各市州国土资源局负责对本行政区的地质灾害隐患再排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并聘请有关地勘单位提供技术指导,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的核查工作。 (三)各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具体负责对城镇、乡村、医院、学校、集市、矿区等人员集中地的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 (四)铁路、交通、水利、建设等部门依法对铁路、公路等交通沿线、重要水利设施和重要工程建设活动区的隐患排查,相关国土资源部门应予以协调配合。 四、工作步骤 第一阶段(7月1日—7月10日):制定实施方案。各市州国土资源局要制定本地再排查实施方案,并报厅地质环境处。 第二阶段(7月11日—7月15日):宣传发动,组织队伍。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应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及时汇报,并做好宣传工作,组织好排查队伍。 第三阶段(7月16日—8月15日):有关单位和部门开展实地排查,同时落实各项防灾措施。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管理.doc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管理- 摘要:作者根据多年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管理、资料收集整理和工程验收经验归纳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管理、工程验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管理;资料收集整理;存在的问题;改进方法;对策 1引言 云南省境内地质灾害频发,中央财政从2013年起连续8年每年安排10亿元,用于云南省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通过近几年中央财政补助和省、州(市)自筹建设资金,云南省境内特大型、大型、中小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设计、施工项目数量较多,目前大部分工程已建成并顺利验收,消除了地灾隐患,发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但部分地灾防治工程建成后因施工质量缺陷、竣工资料收集等原因导致工程验收滞后。本文就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管理、资料收集整理和工程验收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加以归纳、分析,提出相应的措施,旨在纠正地灾防治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管理中的不规范行为,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质量,规范资料收集整理,利于工程验收和审计。 2地灾防治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大部份地灾项目施工区地质环境恶劣,交通不便、防治工程投资小、工期长,设计、监理单位服务费低,投入到项目上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足,为工程建设管理和后期验收埋下隐患,详细分析如下。 2.1地灾防治工程造价现状中存在的缺陷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造价编制和审查使用最多的是水利行业

的定额和相关规范。水利定额是根据水利工程自身行业特点编制的,主要使用于中央项目和中央参与投资的地方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地灾造价编制主要参考的是引水工程及河道工程,主要为渠道、提防、水闸、隧洞、渡槽等工程。地灾防治项目施工不具备三通一平条件,项目涉及锚杆、锚索、抗滑桩、浆砌石、钢筋砼等多种施工工艺、工程量小、单价种类多。套用水利定额不能真实的反应与其匹配复杂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费用,导致地灾防治工程单价费用总体偏低。临时道路、施工用水、用电、临时防护工程等相关基础配套是必须建设的,但是达不到其他行业的规模程度,因此费用没有其他行业高,但是在整个工程费用中的比重要高于别的行业,随之产生的相关措施及管理费用也高于其他行业。另外,地灾防治工程预算编制的主材价格采用项目所在地的政府造价信息部门颁布的材料信息价计算,该信息价是针对工民建和市政工程编制的,工程相对集中在市区,运输方便。地灾项目建筑材料的搬运大部分采用小型机械运输、甚至人工背运、骡马运输,材料二次搬运量大、损耗大;工程二次搬运费用无固定标准,目前根据工程投资进行估算,费用偏低。地灾防治工程采用固定综合单价承包、据实结算,项目不设置价差预备费。部分项目因施工图设计或施工招投标延误导致项目错过黄金施工时段;部分项目从立项至项目施工持续2~4年。在项目施工招投标阶段,钢筋、水泥、砂石料等主材价格仍采用项目立项时的材料价,施工阶段遭遇建筑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而不补偿材料价差,增加施工单位项目成本。 2.2地灾防治工程勘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设计单位为节约成本、野外地质工作粗糙,人为减少勘察工程钻孔数量、深度,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最新)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了切实做好X年全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394号令),结合全区地质灾害现状和X年降水趋势预测,特制定本方案。 一、X年全区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X年X区发生地质灾害2起,造成经济损失30万元,未造成人员伤亡。全年共进行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地质灾害防治避让知识宣传培训4次,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演练25次。各乡镇、办事处、社区服务中心及有关部门要克服麻痹侥幸心理,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切实加强领导,进一步落实责任,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二、X年全区降水预测 预计6月降水量50-80毫米、7月110-135毫米、8月115-130 毫米、9月70-95毫米、10月30-50毫米。 三、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根据全区地质灾害分布、发育特征,结合X年汛期降水趋势预报,全区地质灾害发生趋势预测如下: (一)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区段。 1.X区:X镇—X办—X办—X办—X办区域(X市中心规划区)、新区。

2.X区城区、新区、X镇(X景区)、X镇(打造省级特色小镇)。 (二)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X城区、X办等乡镇、办事处人口稠密、地质环境脆弱、人类工程活动频繁的区域,在降水、人为活动等因素诱发下,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较大。 (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矿山。X、X等乡镇煤矿开采区,因地下局部采空,可能引起地面塌陷、裂缝;个别煤矿开口选址不合理,开采过程中弃土、煤矸石、碎石等堆放不合理,遇到暴雨可能诱发泥石流灾害。煤炭生产主管部门要加强检查,组织企业治理。X城区的部分砖瓦厂生产方式不合理,乱堆废坯、废砖,可能诱发小型滑坡、崩塌、泥石流,安监和国土部门应组织整改。 (四)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交通干线。国道X至X区X段,X高速公路扩能工程X区段,X区X至X地方道路(旧路),X区至X公路X至X段,以上路段在修建过程中形成了大量危岩体和高陡边坡,在降水、震动等诱发作用下,很可能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路面崩塌等地质灾害,危及行人、车辆的安全。铁路方面:X铁路X—X 段,X铁路X—X段。机场方面:X新机场。 (五)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预测。根据X地质矿产研究所对我区1:50000地质灾害详查情况的建议和全区的实际情况,共有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72处,其中滑坡65处,崩塌7处;威胁到1171户、4059人、3581间房屋;规模等级,大型14处,中型28处,小型30处;30人以上的隐患点有41处,100人以上的隐患点有7处,涉及

新版地质灾害演练方案样本

同兴镇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方案 第一部分: 应急预案基本内容与工作组织 一、应急预案演练的目的 在同兴镇罗家沟村大坪梁子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地质灾害即将发生的紧急情况下, 经过应急预案的演练, 旨在检验各部门职责的分工落实、应急队伍的协调能力、技术装备的合理配置、受灾群众的防灾自救意识, 进一步熟悉应急处理程序, 提高应急处理的快速反应能力, 从而能迅速、高效、有序的安全撤离险区群众, 做好地质灾害的防灾和抢险救灾应急工作, 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二、应急预案演练的任务 本次山洪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的任务是: 受连续降雨和强降雨的诱发, 同兴镇罗家沟村大坪梁子地灾隐患点山体滑坡后缘裂缝突然加大, 前缘局部发生小滑塌, 情况十分紧急。立即启动《同兴镇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组织相关部门各司其职, 用最短的时间安全地撤离危险区的户名群众, 尽快采取防灾减灾的有效措施。

三、应急预案演练的原则 ( 一) 以人为本、避让为主的原则; ( 二)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 三) 反应迅速、措施果断的原则; ( 四) 部门配合、密切协作的原则。 四、应急预案演练背景 大坪梁子滑坡地灾隐患点位于同兴镇罗家沟村公路后侧民房后山。该地灾隐患发生于7月4日, 由暴雨诱发而致。隐患斜坡坡向180°, 坡度30—70°, 坡宽约500米, 纵向长400米, 平面形态呈方形, 剖面呈上缓下陡的凸形。斜坡中部出现的一条横向裂缝长约900米, 宽度约100—130厘米, 滑坡体总体积约200万立方米。如果发生整体滑坡, 将严重危及罗家沟村公路旁侧85户居民近324人( 实际参演受灾群众50人) 的生命财产安全。当前, 滑坡后缘裂缝突然加大, 前缘已发生局部小滑塌, 遇连续大雨和强降雨极易引起大面积山体滑坡。

地灾隐患排查工作方案

地灾隐患排查工作方案 安龙县国营龙山煤矿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大排查工作方案安龙县国营龙山煤矿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大排查工作方案安龙县国营龙山煤矿 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大排查工作方案安龙县国营龙山煤矿开展地质灾 害隐患大排查工作方案xx年10月17日14时10许,龙山镇北乡村高寨组二屯岩(小地名)处发生岩体崩塌造成滑坡隐患,危及北乡村高寨组群众25户131人生命财产安全。 我矿根据安龙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发电安府办发电【xx】41号文件要求,结合我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此工作方案。 一、成立此次地质灾害隐患大排查和大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和祥(矿办公室主任)副组长罗明春(矿井区地面负责人)成员汪忠成(矿调度主任)罗文清(矿生产副科长)韦明刚(矿保卫科科长)黄尔清(矿安检科成员)李观生(矿调度室成员)罗立康(矿风井检身工)陈选明(矿风井检身工)梅祖超(矿风井检身工) 二、职责分工组长李和祥全面负责此次地质灾害隐患大排查和大治理工作的安排指挥;副组长罗明春负责牵头对我矿区地表范围的地质灾害隐患进行排查,负责隐患治理所需物资的供应;成员汪忠成、罗文清负责配合副组长罗明春对我矿区地表范围的地质灾害隐患进 行排查、治理,把排查出的隐患进行登记造册;成员韦明刚、黄尔清、李观生、罗立康、黄显明、梅祖超6人分三组,按照8小时班次全天24小时对查出的隐患进行监测,特别是对北乡村高寨组二屯岩(小

地名)处岩体进行紧密监测,要在垮塌山体下方道路两头设卡拦人,防止不明情况人员进入危险区域。 一旦发现山体有崩塌迹象,必须及时发出预警(喇叭喊话或打锣)。 监测时,如发现危险区域内有人员活动,也必须发出预警,劝或强制其离开危险区域,同时把情况向组长汇报。 监测组必须进行现场交接班,上班必须把存在问题向下班交接清楚,下班后填写好当班监测情况。 三、排查范围 1、矿区东翼(原雄鹰煤矿)至西翼七十二步梯(鑫发煤矿)矿界范围山体。 2、地面工业广场、办公区、宿舍楼。 3、矿区运输公路沿线、桥粱。 四、排查内容 1、排查矿部办公区、主副井口、员工宿舍上方是否出现岩石松动、地表裂缝、塌陷等现象。 2、排查办公楼、宿舍房前屋后是否有墙体变形、基础下沉、地面裂纹等迹象。 3、排查地面工业广场、矸石山、污水处理池等是否出现移动、下陷等隐患。 4、排查桥梁是否出现新鲜裂缝、公路堡坎下滑等隐患。 五、排查时间安排从xx年10月18日起,每天安排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小组3人对矿区范围内地质灾害隐患进行横到边纵到底的拉网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最新)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我市地处X地区,中低山、丘陵及峰林、峰丛广布,全市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环境脆弱,且雨量充沛,是X地质灾害易发区、多发区之一。X年全市共发生各类地质灾害340起,其中崩塌118起,滑坡163起,泥石流37起,地面塌陷17起,地裂缝5起,直接经济损失达1179X万元,灾害造成3人死亡1人受伤。 我市地质灾害总体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地质灾害点分布面广;二是受强降雨影响,地质灾害发生时间相对集中;三是新增地质灾害点多;四是滑坡和危岩崩塌发生相对频繁;五是受气候和地域条件影响,地质灾害呈突发态势。为进一步做好我市今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X〕20号)等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X年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 (一)X年汛期降水趋势预测 预计X年全市年总降雨量1500—2500毫米,与往年相比,比正常情况偏多1—3成。预计X年冬春季雨量偏少2成左右。前汛期(4—6月)雨量700—1300毫米,偏多2成左右,局部出现暴雨洪涝的可能性较高。后汛期(7—9月)雨量300—450毫米,偏少1成左右。 (二)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

地质灾害发生与降雨关系密切,雨季开始后,地表岩土层含水逐渐增多以致饱和,在地质环境条件较差、岩石破碎、土层松散(破碎)、土层厚度大、坡度大、人类工程活动较多的山区,当降雨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便会诱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秋冬季节雨量偏少,部分地区会出现干旱现象,在岩溶地区由于岩溶发育、土层薄,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大量抽排地下水和剧烈震动等人类工程活动频繁地区可能会诱发岩溶地面塌陷。预计X年雨量较多的前汛期(4—6月)是滑坡、崩塌、泥石流高发的重要时段,其次由于降雨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尤其台风带来的持续降雨及强降雨的阶段性、局部性,洪涝和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大。因此,我市X年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主要在4—9月。 二、X年汛期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一)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及分布区域 根据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对全区地质灾害类型和重点预防区域的 划分,我市的X县东南部、X县西部中北部、X县西部、X县南部、X 县东北部、X县、X县、X县西北部、X县北部、X族自治县东北部和东南部、X区东南部属碎屑岩和花岗岩预防区,此类地区岩石风化作用强烈节理裂隙发育,覆盖层厚薄不一,山高坡陡,河流切割强烈,属地质灾害易发区。我市X县、X区和市城区属碳酸盐岩预防区,这些地区岩溶发育、土层较薄,危岩分布范围广,多分布于山体的中上部,相对高度高、稳定性差、监测困难,群测群防工作很难到位,一旦受到降雨、气候变化、震动等影响,就有可能成灾。具体情况如下:

突发性山洪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方案

XX县2017年山洪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及地质灾害防治群策群防宣传培训工作方案 为认真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检验《XX县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XX县山洪灾害防御预案》与《XX县地震应急预案》效果,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常识,熟悉分级预警信号,掌握科学得防灾避险方法,检验我县山洪地质灾害防御预报系统得实用性与我县防灾减灾指挥机关及有关部门应对突发性山洪地质灾害得应急反应能力,特制定本方案。 一、应急演练 (一)应急演练得目得 通过这次演练,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府与有关部门应对突发性山洪地质灾害得应急反应能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得防灾避灾意识,一旦临灾能迅速有序安全撤离避让,最大限度地降低山洪地质灾害造成得损失,进一步完善各部门得公共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维护人民群众得生命财产安全。 (二)演练时间 2017年6月12日(星期一)13:00签到,13:30至14:30演练。 (三)演练地点 1、演练现场:XX乡XX中学运动场; 2、撤离安置点:XX乡XX中学运动场西侧; 3、指挥部场所:XX乡XX中学运动场主席台。

(四)参演人员 1、县人民政府分管领导; 2、县政府办、国土局、水务局、财政局、民政局、公安局、交运局、移民局、住建局、教育局、环保局、卫计局、安监局、文广局、气象局、地震局、人武部、消防大队各1名领导; 3、13个乡镇分管国土领导、安监员、教办主任、各国土所长; 4、XX乡全体班子成员、乡级机关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各行政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地质灾害监测员、村级安监员、应急民兵队伍(20人)、中小学负责人、XX中、小学部分师生、XX 村(政府周围)得部分村民。 (五)组织保障 此次演练活动由县人民政府主办,XX乡人民政府承办,县国土局、水务局、民政局协办。为切实加强对应急演练工作得指导,确保演练活动取得实效,特成立演练指挥部。 指挥长:XXX 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副指挥长:XXX 县国土资源局局长 XXX 县水务局局长 XXX 县民政局局长 XXX XX乡党委书记 XXX 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成员:XXX XX乡人民政府乡长 XXX 县地震局局长 XXX 县财政局局长

自然灾害隐患排查工作总结.doc

自然灾害隐患排查工作总结 安全连着社会和谐。从某种意义上讲,抓安全就是抓发展,促稳定。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自然灾害隐患排查工作总结,希望大家喜欢! 自然灾害隐患排查工作总结范文1 根据长治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迅速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摸底的通知》(长政办发电[20XX]93号)精神,我县立即组织开展了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摸底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地质灾害现状 我县目前地质灾害包括人为地质灾害和自然地质灾害两大类,共有各类地质灾害2处,其中人为地质灾害64处:地裂缝46处,地面塌陷18处;自然地质灾害58处:滑坡19处,崩塌3处,不稳定斜坡36处。列为重大监测隐患45处:滑坡14处,不稳定斜坡18处,地面塌陷7处,地裂缝6处。 二、地质灾害防治情况 地质灾害防治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群众的安居乐业。我县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非常重视,建立了防灾抗灾长效机制。 (一)领导重视,认识到位 我县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领导组,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各有关部门为成员。制定了《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严格按照两个方案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二)网络健全,监管到位

一是加强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建设和地质监测预警工作。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群防群测网络,在45个地质隐患设置警示牌,确定责任单位、责任人、监测人、联系电话、避灾信号、疏散路线,县政府每年拨付10 余万元监测经费,保证监测工作正常开展;二是联合气象局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三是加强巡查,在"防"上下功夫,绷紧安全弦,监测人员做到每周巡查一次,并做好监测记录,在汛期监测工作做到日查日报。 (三)制度完善责任到位 为加强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我县先后制定了《地灾预报制度》、《地灾速报制度》、《地灾巡查制度》、《地灾监测制度》等10余项工作制度,明确各级各部门在地灾防治中的职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地灾防治工作机制。 三、地灾隐患排查情况 为汲取7月6日吕梁市方山县大武镇王家庄村黄土滑坡地质灾害教训,我县以乡镇为单位认真组织了各类地质灾害隐患摸底排查。经排查,我县未发现因近日连续降雨而诱发的地质灾害隐患威胁。为有效防范因连续降雨诱发的地质灾害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以及各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制度扎实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制定防范和迁移预案。对各类地质灾害努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自然灾害隐患排查工作总结范文2 一、加强领导,成立机构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切实做好我市X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地质灾害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特制定本方案。 一、X年地质灾害防治概述 X年我市共发生地质灾害261起,其中滑坡227起,崩塌19起,地面塌陷15起,死亡1人,伤1人,直接经济损失9373万元。汛期共出现8次集中强降雨,并罕见的出现秋汛和冬汛。汛期成功预警预报3起,紧急转移村民20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110万元。 二、X年全市地质灾害趋势分析 (一)汛期气候分析及重点防范期 一般主汛期即为重点防范期。根据气象部门资料,预测今年4~8月份为相对集中降水时段,相对相对降水时段也即为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 重点防范期应注意防范因降雨导致群发性地质灾害;人类经济工程活动密集区,特别是矿业活动强烈区、大中型水利电力工程、新建项目等在建设、生产过程中应高度注意防止人为活动诱发地质灾害。 (二)重点防治区 X县大部,X市大部,X市西北,X县东部,X区局部等相对高差较大的山区和丘陵区,因人类工程活动及降水等因素影响导致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

X县X等乡镇因人类工程活动及降水等因素影响发生岩溶地面塌陷、滑坡的可能性较大。 X县X等乡镇的矿区因大量抽排地下水和地下开采及选冶弃渣而发生地面塌陷、地面裂缝、山体滑坡、泥(废)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 (三)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 据统计,全市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600处以上,部分隐患点险情严重,处于不稳定状态,当诱发因素达到一定程度时可能突发成灾,后果较为严重。在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防范工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 三、地质灾害监测 (一)重点监测范围、内容 全面开展地质灾害重点调查和“三查”制度(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复查),进一步掌握我市地质灾害发育及分布规律,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基础资料。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列入本年度市级重点监测范围,在汛期巡查中查明的新发生且临灾特征较为明显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也要予以重点监测。 监测内容主要包括隐患体及周边地面和建(构)筑物变形情况,动植物异常情况、地下水变化情况等。 (二)地质灾害监测方法 采取汛期巡查与常规监测相结合、专业单位监测与群众监测相结合、定期监测与连续降雨时加密监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监测。

地质灾害演练方案

永安镇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方案 一、应急预案演练的目的 在永安镇工农村8组白岩火烧坡滑坡地址灾害隐患点的地质灾害即将发生的紧急情况下,通过应急预案的演练,旨在检验各部门职责的分工落实、应急队伍的协调能力、技术装备的合理配置、受灾群众的防灾自救意识,进一步熟悉应急处置程序,提高应急处置的快速反应能力,从而能迅速、高效、有序做好地质灾害的防灾和抢险救灾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二、应急预案演练的任务 本次滑坡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的任务是:受连续降雨的诱发,永安镇工农村8组白岩火烧坡滑坡地质灾害隐患点堆积体裂缝突然加大,前缘局部发生小滑塌,情况十分紧急。按《永安镇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需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用最短的时间安全地撤离危险区的住户,尽快采取防灾减灾的有效措施。 三、应急预案演练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避让为主的原则; 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三、反应迅速、措施果断的原则; 四、部门配合、密切协作的原则。

四、应急预案演练背景 白岩火烧坡滑坡地质灾害隐患点位于永安镇工农村8组。隐患点规模为大型。该地灾隐患点由降雨诱发而致,地灾点受威胁区域面积达70余亩,受威胁群众40户120人处于较危险区域。 五、应急预案演练的组织 一、在永安镇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由国土所组织实施。 二、观摩人员: 永安镇全体班子成员、镇直各单位负责人和本镇其他地灾隐患点所在村代表和监测员。 六、演练时间 2019年3月26日上午9:00——12:00 七、演练地点 一、灾害隐患点:永安镇工农村8组白岩火烧坡滑坡地质灾害隐患点。 二、撤离安置点:在永安镇工农村8组白岩火烧坡滑坡地灾隐患点设定1处撤离安置点。 三、演练会场:能够看到地灾隐患点和安置点的场所(可以与安置点在一起),要求地面平整宽敞,视野开阔,便于参演人员集中和观摩演练习过程。 八、应急预案演练的实施步骤 一、应急预案演练预备工作 为确保应急预案演练的成功,切实体现统一指挥、迅速、高效和部门协调的一体性,我镇在3月17日提前召开协调会议。 会议内容:

乡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实施方案

乡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完成我乡地质灾害隐患应急排查工作,根据《XX市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实施方案》和《XX县地质灾害和防汛安全隐患排查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的紧急通知》(XX地灾防排办发[XX]1号),结合我乡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从即日起至7月31日,用1个月左右的时间,在全乡范围内集中开展地质灾害、危旧房屋、水利工程、农村道路四个领域(以下统称四个领域)隐患应急排查工作。通过排查,全面掌握我乡四个领域隐患现状,并按处置措施建议,逐点落实防灾措施,把握防灾主动权,实现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工作机构 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坚决有力完成这项重大任务。乡党委、政府决定成立XX乡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和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下称领导小组),构成是: 略 三、工作内容 (一)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全覆盖排查。各村、社区要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对辖区内四个领域安全隐患进行全域全覆盖排查,对重

点工程进行复核、对已排除的隐患点进行再核查、对所有的建设项目和已整治的隐患点进行回头看,开展准确评估。特别是对场镇、学校、医院、人口聚集区、地震灾后重建房、工矿企业、大型工程建设施工场所和生活区等进行重点排查,实现工作全覆盖。地质灾害、危旧房屋要逐村逐组逐户、水利工程要逐村逐组逐处、农村道路要逐村逐组逐段进行地毯式排查,不漏一户、不漏一处、不留盲区、不留死角。 (二)严格落实隐患防灾措施。排查单位要对排查出的隐患点,进行准确甑别、科学评估,并全面评价其类型、规模、成因及发展趋势,逐点登记造册,提出处置建议,落实防灾措施。对已实施整治的隐患点,重点调查其防灾减灾效果,提出优化整治的措施建议。对在建工程项目或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工程建设活动,要对照危险性评估报告提出的防灾减灾建议意见,检查其防灾措施落实情况,对措施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的,要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三)同步开展防灾避险知识宣传培训。坚持“谁排查、谁宣讲”和“边排查、边宣讲”,同步推进各类型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工作。通过现场讲解手段,实现受灾害威胁人员宣传培训全覆盖,调动广大干部群众识灾防灾报灾避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开展适度规模防灾演练。各村要在7月15日前,(其中高庙山村在7月9日前)选择一处隐患点开展一次适度规模防灾应急演练,没有隐患点的,选择一处具有代表性的地点开展。演练以有效、适用为原则,主要包括预警信号发布、群众逃生、现场救援、受灾群众安置等内容。

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最新)

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切实做好X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根据《X区X年度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镇地质灾害发育状况及X年地质灾害发展趋势,制定本方案。 一、X年地质灾害发展趋势预测 根据X年全镇降雨趋势预测及近年来我镇地质灾害发生发展的 特点,极端的气候因素是诱发我镇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预测X年我镇地质灾害仍以滑坡、崩塌为主,发生的数量和危害程度可能接近常年,局部地区可能加重。 随着我镇社会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在加快重大项目、基础设施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同时,也就加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容易诱发地质灾害。 (一)地质灾害发生的时段及主要类型。 预测X年地质灾害多发时段主要在4月中旬至10月中旬的几次降雨集中期。我镇地质灾害主要的类型为滑坡、崩塌和泥石流三类。 据气象部门预测,X年X区平均气温21.5—23.0℃,接近常年平均值(常年平均值为22.0℃),降雨量比常年平均略多;X年总降雨量:X区沿海为2500—2600毫米,北部为2700—2800毫米,大部地区比常年平均略多。预计今年影响X区热带气旋个数3—5个,接近常年。前汛期1—3月总雨量X区大部地区偏少2成左右;4—6月总

雨量大部偏多1—3成;7—9月总雨量沿海略多,北部大部地区偏少1—2成;10—12月总雨量大部地区略偏少。预计X年X区雨季开始期大致为:沿海在5月上旬到中旬,北部在4月中旬到下旬,与常年平均相比,接近常年。预计X年X区雨季结束期大致出现在:沿海在10月上旬到中旬,北部在9月下旬到10月上旬,大部地区接近常年。 由于今年汛期降雨持续时间长,有利于地表水的渗入,风化岩、土层含水处于饱和状态,在降雨达到一定强度时,极易诱发地质灾害。 (二)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区域及范围。 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分析,我镇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分别为:1.各类工程活动造成的陡坡地带;2.风化岩、残坡积土层厚度较大的地区。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在X村、X村等区域。 (三)学校、重要交通干线以及在建重大项目工程地质灾害分析预测。 1.X中心校应督促我镇4所小学(X小学、X小学、X小学、X小学),在汛期期间加强监测,特别注意距离较近的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的高陡边坡及边坡出现裂缝的发展趋势预测,划出危险区,树立警示牌,制定防灾预案,坚持24小时值班,如发生险情立即通知师生撤离,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确保师生生命财产的安全。 2.旅游交通干线要加强边坡保护工作,要坚持“边建设,边治理”的原则,避免工程建设产生新的地质灾害隐患。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方案_计划方案完整篇.doc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方案_计划方案 一、应急预案演练的目的 在*市**县黄河岸边**小禾村黄土滑坡即将发生的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高效、有序的安全撤离险区群众,做好地质灾害的防灾避灾和抢险救灾应急工作。通过这次演练,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避灾意识,一旦临灾能迅速有序安全撤离避让,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二、应急预案演练的任务 本次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的任务是:**小禾村黄土滑坡遭受连续降雨、强降雨等因素的诱发,滑坡有可能产生速滑趋势的紧急情况下,及时启动《*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县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在县人民政府和市国土资源局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市县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用最短的时间组织滑坡危险区内的36户174名群众快速有序安全撤离,尽快采取防灾减灾有效措施。 三、应急预案演练的原则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工作遵照: 1、以人为本、避让为主的原则。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3、反应迅速、措施果断的原则。 4、部门配合、分工协作的原则。 四、应急预案演练背景

小禾村黄土滑坡位于黄河边滑坡处于黄土前缘大陡坡,出露地层为全新统上更新世Q2-3黄土,上部Q2 黄土层厚2-3米,下部Q3可见4层古土壤,土体结构疏松,垂直节理发育。坡体为单层结构土体斜坡,斜坡上部位塬面,下部为黄河阶地。**小禾村黄土滑坡1976年8月遭遇连阴雨后曾发生滑坡,造成70孔窑洞,4间房屋等财产毁坏,由于撤离群众及时,未发生人员伤亡。目前该滑坡坡体长度200m,宽400 m,厚约35m,体积约140万立方米,属于大型黄土滑坡。该滑坡的危害性极大,直接威胁着在滑坡体前缘下居住的坡底村村民36户174人生命财产的安全。滑体目前处于初期蠕滑阶段,遇连续降雨(大雨、暴雨)等因素的作用,滑坡随时可能产生突然滑动,滑坡稳定性极差,有下滑的趋势。 该滑坡隐患点编制有“防抢撤方案”,受威胁群众持有“防灾避险明白卡”。 五、应急预案演练的组织 1、在省国土资源厅和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市国土资源局、**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2、邀请观摩的有关部门领导: (1)省国土资源厅及有关处室的领导。 (2)省民政厅、卫生厅等有关部门领导。 (3)陕西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有关人员。 (4)全省10个市国土资源局的主管局长、科长和地环站站长。 (5)*市气象局、水利局、交通局、建设局、民政局、卫生局、安监局、教育局、公安局的领导及市辖13个县(市)区政府及国土部门领导。

灾害隐患排查工作总结

灾害隐患排查工作总结灾害隐患排查工作总结怎么写,以下是聘才网小编精心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灾害隐患排查工作总结根据长治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迅速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摸底的通知》(长政办发电93 号)精神,我县立即组织开展了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摸底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地质灾害现状我县目前地质灾害包括人为地质灾害和自然地质灾害两大类,共有各类地质灾害122 处,其中人为地质灾害64 处:地裂缝46 处,地面塌陷18 处; 自然地质灾害58 处:滑坡19 处,崩塌3 处,不稳定斜坡36 处。列为重大监测隐患45 处:滑坡14处,不稳定斜坡18 处,地面塌陷7 处,地裂缝6 处。 二、地质灾害防治情况地质灾害防治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群众的安居乐业。我县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非常重视,建立了防灾抗灾长效机制。 (一)领导重视,认识到位我县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领导组,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各有关部门为成员。制定了《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严格按照两个方案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二)网络健全,监管到位一是加强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建设 和地质监测预警工作。 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群防群测网络,在45 个地质隐患设置警示

牌,确定责任单位、责任人、监测人、联系电话、避灾信号、疏散路线,县政府每年拨付10 余万元监测经费,保证监测工作正常开展; 二是联合气象局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 三是加强巡查,在“防”上下功夫,绷紧安全弦,监测人员做到每周巡查一次,并做好监测记录,在汛期监测工作做到日查日报。 (三)制度完善责任到位为加强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我县先后制定了《地灾预报制度》、《地灾速报制度》、《地灾巡查制度》、《地灾监测制度》等10 余项工作制度,明确各级各部门在地灾防治中的职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地灾防治工作机制。 三、地灾隐患排查情况 为汲取7 月6 日吕梁市方山县大武镇王家庄村黄土滑坡地质灾害教训,我县以乡镇为单位认真组织了各类地质灾害隐患摸底排查。经排查,我县未发现因近日连续降雨而诱发的地质灾害隐患威胁。为有效防范因连续降雨诱发的地质灾害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按照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以及各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制度扎实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制定防范和迁移预案。对各类地质灾害努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灾害隐患排查工作总结 本项目部自20XX年3月中旬进场以来,前期工作以驻地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