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方案】大埔县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0001)
【国土方案】清新区2018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国土方案】清新区2018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2018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为做好全区2018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广东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和《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做好2018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粤国土资地环发〔2018〕17号)、《清远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印发〈清远市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清国土资发〔2018〕34号)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全区地质灾害概况2018年全区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点15处,完成了省、市要求每年消除登记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10%的任务。
目前,全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共135处,其中滑坡76处,崩塌50处,泥石流6处,塌陷3处。
列入重点监测的地质灾害隐患点5处:龙颈镇板潭村委会罗秀洞村,禾云镇义合村委会高坡村、田心村委会飞鹅组,浸潭镇大湾岗村委会大塘铺村,石潭镇蒲坑村委会S114线。
二、2018年地质灾害防治重点(一)防范时期4月15日至10月15日,重点防范期为5月1日至9月30日。
(二)重点防治区域1.沉积岩分布区的非碳酸盐岩及花岗岩和变质岩分布区的强风化剥蚀区。
该区域岩石风化程度高,风化层厚度大,表土层松散,为水土流失易发区,在汛期降雨的影响下,容易发生崩塌、滑坡灾害,遇强降雨或超强降雨影响还可能叠加泥石流地质灾害,另外,地下水位的变化也可能引发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灾害。
该区域主要包括太和镇、山塘镇、太平镇、三坑镇、笔架林场区域内非碳酸盐岩分布区且地形陡峻地段以及龙颈镇、禾云镇地形陡峻复杂的地段。
2.碳酸盐岩分布区。
我区碳酸盐岩(主要为石灰岩)主要分布在浸潭镇和石潭镇。
这类岩石溶蚀作用强烈,溶洞与地下河发育,地表上山体高差大,地形陡峻,地表植被稀少,是崩塌地质灾害的高发地区;受抽取地下水等人类工程建设活动影响,地下水位发生变化致地面结构遭受破坏,容易引发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灾害,而且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灾害的发生不局限于汛期,在旱季由于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也易诱发此类灾害。
【国土方案】新兴县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国土方案】新兴县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为切实有效做好2018年度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减少或避免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广东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以及省政府、省国土资源厅的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本方案所称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危岩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一、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段)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为人口密集和重要生命线工程通过的地区。
本防治方案所指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段)是指规模大、危害中等以上,可能造成社会影响大,经济损失严重,危险性大的地质灾害。
据统计,全县共有地质灾害点32宗(其中直接危及100人以上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4宗),分布在8个镇,其中:新城镇2宗、六祖镇8宗、太平镇3宗、河头镇8宗、簕竹镇5宗、里洞镇2宗、大江镇3宗、东成镇1宗。
受威胁的村(居)民487户2363人(详见附件)。
二、重点防范期我县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时段是4至10月汛期,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80%以上,台风暴雨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高发,因此,我县地质灾害防范时期为4月15日至10月15日。
其他时期应加强防范人为工程活动诱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地质灾害,加强各类地下工程建设可能导致地面塌陷的监测预警预报工作。
三、地质灾害预防责任分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责任制。
县、镇政府主要领导对本行政区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
各镇政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坚决贯彻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和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方针,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明确具体负责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做到领导到位、任务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资金到位。
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以及有关部门,在县政府的统一指挥、协调下,各负其责,通力合作,努力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国土方案】佛冈县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

【国土方案】佛冈县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为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35号)和《广东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意见》(粤府〔2018〕68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编制本方案。
一、我县2018年地质灾害情况2018年,在各镇、各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保持良好局面。
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我县未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伤亡事故。
但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还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局面,因此,编制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和防灾减灾,提高突发性地质灾害防范等一系列基础工作十分必要。
二、2018年地质灾害防治的高发期和重点区地质灾害重点高发期为每年的汛期,尤其是台风暴雨诱发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根据广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于 2005年对我县野外地质灾害进行的调查及去年我县汛期地质灾害隐患点再排查,我县地质灾害的防治重点区是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傍山建设的自然村居民、中小学校舍、公路、重点工程建设区、水库库区、旅游景区、矿山采石场等。
从以往地质灾害发生的时空分布和灾害损失程度的情况分析,我县主要防治区域有四大类,各单位要按各自管辖范畴和职能,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一)花岗岩、变质岩强风化剥离区的地质灾害防治我县域内的花岗岩、变质岩风化层厚度大,山高坡陡,表土层松散,在汛期容易发生崩塌、滑坡,严重的将形成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县交通、公路等部门要加强巡查我县境内的国道 106线、省道354线、252线和县道及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地段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置,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
【国土方案】兴宁区2018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

【国土方案】兴宁区2018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2018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为了防治地质灾害,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针对兴宁区地质环境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本方案所称的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三同时”制度即工程设计同时提出地质灾害防治设计要求,工程建设同时建设地质灾害防治设施,工程验收同时验收是否符合地质灾害防治需要。
一、地质灾害隐患点统计和分布兴宁区地质灾害高发区在国道322线K736至K752(五塘收费站至昆仑关)公路两侧;东沟岭新区;朝阳溪沿岸;建筑施工工地;昆仑采石场、白泥场,昆仑山区;三塘、四塘、五塘煤矿采空区和其他采矿区。
根据2018年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统计,全城区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1处:南宁市人民公园(中华路与园湖路)、长堽路四里虎楼岭南坡(已整治,处于观测期)、望州路北一里165号、昆仑镇黄宣村下六一队狮子山、三塘镇同仁村那远坡、三塘镇那笔村段选坡、昆仑大道那道路段大盆岭、三塘镇丹桥小学、五塘镇四六村岽悬坡、五塘镇四六村岽枝坡、东州路垃圾中转站西侧。
从地质灾害形成原因分析,属人为因素造成的有10处,属自然因素造成的有1处。
二、地质灾害威胁的对象、范围辖区国道322线K736-K752路段降雨时易引发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造成交通阻塞,过往人员和车辆受到威胁;朝阳溪沿岸的居民、单位主要受到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的威胁;昆仑采石场的施工人员和附近村民主要受到山体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威胁;三塘、四塘、五塘煤矿采空区主要受到地面塌陷、地裂缝、滑坡和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的威胁;各施工工地周边人员主要受到滑坡、山体崩塌的地质灾害威胁。
东沟岭新区居民主要受到山体滑坡的地质灾害威胁;东沟岭开发区的建筑工地主要受到滑坡、崩塌的地质灾害威胁;三塘、五塘、昆仑镇的村民主要受到滑坡、崩塌的地质灾害威胁;望州路北一里的居民主要受到塌陷的地质灾害威胁。
广东省大埔县某滑坡特征分析

广东省大埔县某滑坡特征分析引言滑坡是地质灾害中常见的一种重要类型,其具有突发性、危害性和破坏性,经常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
在我国南方地区,由于地形复杂、气候湿热等因素的影响,滑坡灾害频发,给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大埔县作为广东省的一个山区县,其地质灾害较为常见,其中滑坡就是十分严重的一种。
本文将针对大埔县某滑坡的特征进行分析,以期为地质灾害的研究和防治提供参考。
一、地理环境大埔县位于粤东腹地,地处粤东丘陵山地南麓,东临广西,西临惠州,南连陆丰,北界翁源。
这里地势起伏,山峦叠嶂,水系发达,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年降水量较大,常有暴雨,气候湿热,地质情况复杂,岩石多为易风化岩和泥质岩。
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下,滑坡灾害的发生频率较高,给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都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二、滑坡特征在大埔县,滑坡灾害以大小不一、形态各异而闻名。
某滑坡是该县近年来的一次典型滑坡事件。
该滑坡地处一处山坡上,为一个多级滑坡体系,其特征如下:1. 规模庞大某滑坡的规模庞大,从高空俯瞰,整个滑坡体系像一条巨龙横卧在山间。
据初步估计,该滑坡的面积约为50万平方米,体积约为50万立方米,是一次较为大规模的滑坡事件。
2. 多级滑坡体系该滑坡为一个由多级滑坡体系组成的整体。
从山上滑落的岩石和土壤形成了主体滑坡,而在主体滑坡的下方,又形成了数个次生滑坡,使得滑坡体系更加复杂。
3. 滑坡面多裂缝某滑坡发生后,山体表面出现了大量的裂缝。
这些裂缝呈放射状分布,深度较大,有的可达几十米,完整地切断了山体的整体结构。
4. 形态复杂滑坡每次发生后,其形态都会发生变化。
从山下观察,可以看到滑坡地表呈现出了复杂的地形,起伏不平,且有大量岩石和土壤堆积。
5. 对周边环境影响严重某滑坡不仅对附近的山体和植被造成了破坏,同时也影响了附近的交通、水源等基础设施。
由于该滑坡所在地区为偏远山区,故其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尤为严重。
三、滑坡成因分析滑坡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的地质灾害,其成因复杂。
大埔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_修改完善后

《大埔县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编制工作方案大埔县国土资源局2012年8月目录一、指导思想 (1)二、目的意义 (2)三、编制原则 (4)(一)依法依规,科学规划 (4)(二)因地制宜、科学可行 (5)(三)上下结合,相互衔接 (5)(四)部门合作,公众参与 (6)四、规划范围及规划期限 (6)(一)规划范围 (6)(二)规划期限 (6)五、工作目标、任务和工作内容 (6)(一)工作目标 (6)(二)工作任务 (7)(三)工作内容 (8)六、编制程序及进度安排 (10)(一)准备工作(2012年8月1日-15日) (10)(二)调查研究(2012年8月16日-9月30日) (11)(三)拟定方案(2012年10月1日-10月31日) (11)(四)协调论证(2012年11月1日-11月30日) (11)(五)评审报批(2012年12月1日-12月31日) (12)七、规划成果 (12)(一)规划文本 (12)(二)规划说明 (12)(三)规划图件 (12)(四)规划附件 (13)(五)规划数据库 (13)八、保障措施 (13)(一)工作组织 (13)(二)落实经费 (15)(三)宣传培训 (15)九、经费预算 (15)县级土地整治规划是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性规划,是落实市级土地整治规划要求和指导乡(镇)、村等土地整治规划编制的衔接性规划,是统筹县域土地整治的纲领性文件及行动计划,是土地整治项目立项及审批的基本依据。
根据《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7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162号)以及广东省农业厅、国土资源厅、财政厅联合发文的《转发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关于加快编制和实施土地整治规划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通知》(粤国土资耕保发[2012]96号文)等要求,为切实做好大埔县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国土方案】梅州市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国土方案】梅州市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为指导全市2018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减少或避免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广东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2018年突发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变化情况,以及2018年汛期气象趋势展望,编制本方案。
一、2018年地质灾害基本情况(一)地质灾害灾情2018年汛期全市共诱发各类造成损失的地质灾害点4处(其中崩塌2处,滑坡2处),其中主汛期(4~10月)发生地质灾害4处,占总数的100%。
灾害造成死亡1人,直接经济损失23万元。
(二)地质灾害险情全市现有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2631处(崩塌1612处、滑坡947处、地面塌陷70处、地裂缝2处),在全省最多,占全省的29.7%,受地质灾害威胁人口50703人,受威胁财产10.4亿元。
其中威胁100人以上地质灾害隐患点79处。
此外全市有削坡建房96832处,涉及 152276户,621838人。
今年汛期,预计我市可能还将增加一批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形势十分严峻。
(三)地质灾害发生特点2018年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特点为:一是汛期地质灾害发生频率高,地质灾害宗数占全年总数的100%;二是受强降水影响,导致地质灾害时有发生;三是由于地质灾害突发性和隐蔽性强,有效预防难度大,造成人员伤亡难于避免。
(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效果分析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精心组织,科学部署,周密安排,靠前指挥,积极应对,切实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全面推进,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进一步提高了科学避灾和自救能力,重大地质灾害险情得到了有效控制,避免了群死群伤地质灾害的发生;二是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报发挥了重要作用,防灾减灾效果显著。
兴安盟行政公署办公室关于印发兴安盟2018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兴安盟行政公署办公室关于印发兴安盟2018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兴安盟行政公署办公室•【公布日期】2018.06.27•【字号】•【施行日期】2018.06.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地质灾害正文兴安盟行政公署办公室关于印发兴安盟2018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各旗县市人民政府,盟直有关部门:经盟行署同意,现将《兴安盟2018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18年6月27日兴安盟2018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为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减轻或避免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推动我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结合我盟地质灾害的实际情况和《兴安盟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6-2020)》,制定本方案。
一、我盟地质灾害概况我盟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和地裂缝四种,截止目前,调查发现的地质灾害及隐患点共482处,其中泥石流为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主要分布于山区和丘陵区;崩塌主要发生于中低山区和丘陵地带,加之修路、采石挖边坡等人为因素导致岩体崩塌发生;地面塌陷均为矿山开发形成的踩空型地面塌陷。
二、2018年我盟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我盟地质灾害多发时段主要集中在每年5月至9月的汛期,根据我盟历年地质灾害情况,在今年汛前地质灾害调查的基础上,初步确定我盟地质灾害主要隐患点、危险点面积53239.65平方公里,分布地质灾害隐患点191处。
各旗县市人民政府要结合辖区内地质灾害特点做好雨季巡查、监测排查地质灾害隐患,对有可能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灾害隐患点,必须制定防灾、避险方案和应急预案,切实做好各项防灾减灾工作。
对新发现的隐患点和危险点,要作为今年重点防治对象,做好监测预报和防治工作。
三、2018年我盟重点防治区和隐患点根据地质环境特征和地质灾害现状以及危害程度,经综合研究分析我盟地质灾害易发区为: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一般重点防治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土方案】大埔县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县2016年度地质
灾害防治方案
为加强我县2016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指导,减少或避免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广东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县2015年突发性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变化情况,以及2016年汛期气象趋势展望,特制定本方案。
一、2015年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2015年全县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共5起。
其中主汛期(4~9月)发生地质灾害5起(崩塌)。
二、2016年汛期天气趋势展望及地质灾害防范重点
(一)汛期天气趋势展望。
根据大埔县气象台提供的气象资料,今年的气象趋势展望如下:
2016年我县阶段性的灾害天气比较突出。
前汛期是强对流天气的多发季节,需注意防范雷电、强降水、雷雨大风和冰雹等灾害性天气,以及突发性强降水引发的中小河流洪涝、山区地质灾害。
2016年我县汛期(4-9月)总雨量较常年正常略少,其中:前汛期降水偏多1~2成,后汛期降水偏少2成左右。
汛期内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前汛期降水前少后多,“龙舟水”年景偏重,降水集中期内我县可能出现较严重的局部性洪涝灾害和山洪灾害。
影响我县的台风3~4个,接近常年。
1.汛期以及降水集中期。
前汛期(4-6月)雨量预计,4-6月
雨量偏多1~2成。
各月趋势分别为:4月,全县降水偏少1~2成;5月,偏多2~3成;6月,偏多1~2成。
后汛期(7-9月)雨量预计,7-9月全县雨量偏少2成左右。
降水集中期、龙舟水预计,降水集中期:5月5日-8日,5月19日-21日,5月25-28日,6月1日-3日,6月11日-13日,6月17-19日,6月26-29日。
预计,2016年我县龙舟水为偏重年景。
2.热带气旋预测。
预计,影响我县的台风3~4个,接近常年。
(二)地质灾害防范重点。
我县崩塌和滑坡地质灾害隐患点占总数的绝大部分,其次是地面塌陷。
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与降雨量的大小关系密切。
我县每年主汛期(4~9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0%以上,特别是台风来袭期间,降雨集中。
因此,2016年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仍以防范局部强降雨诱发的崩塌、滑坡地质灾害为主,防范天旱或采矿等因素诱发的地面塌陷灾害次之。
三、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域
根据我县历年地质灾害发生分布情况,地质环境条件、工程建设区域和岩土类型,结合汛期水情,全县划分如下四个区域性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段。
(一)全县的花岗岩、变质岩强风化区。
此类区段是我县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地段。
特别是大东镇福光村、岩东村,枫朗镇双溪村、清泉溪村、王兰村、坎下村、东城村,百侯镇南山村石壁下、软桥村下马湖,茶阳镇西湖村、沿坑村、石田村、丰村,西河镇富里村、纯德村,高陂镇三岗村、岩霞村,光德镇富岭村、雷锋村、砂坪村,桃源镇桃星村、桃锋村、团结村,银江镇大水坑村,三河镇梓里村东江、小坑村红旗、良江村石门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