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1
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文言文综合试卷附解析1

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文言文综合试卷附解析1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
少习骑,长而益精。
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其父以老病不能行。
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
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长而益精/香远益清B.木兰乃易男装/ 移风易俗C.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 愿驰千里足D.数建奇功/ 棹数小舟(2)请用三条“/”给画线句断句。
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其父以老病不能行。
(3)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是哪一句话?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②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③大兄何见事之晚乎__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学习的必要性,又现身说法地指出学习的可能性,易于让人接受。
B.从鲁肃的由衷赞叹和结友举动,可见他坦诚、率直、敬才爱才。
C.写鲁肃与吕蒙的对话,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正面表现吕蒙学有所成。
D.孙权劝学的成功告诉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别人;劝说别人要讲究方式方法。
3.文言文阅读(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复习题含答案1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复习题含答案1一、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选文,回答问题谢安幼年谏兄谢奕作剡令,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罚之,乃至过醉,而尤未已。
太傅时年七八岁着青布绔在兄膝边坐谏曰:“阿兄,老翁可念①,何可作此。
”奕于是改容曰:“阿奴②欲放去邪?”遂遣之。
【注释:①念:怜悯;同情。
②阿奴:对幼小者的爱称。
这里是哥哥称呼弟弟。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谢以醇酒罚之/下车引之B.乃至过醉/过中不至C.老翁可念/撒盐空中差可拟D.何可作此/白雪纷纷何所似(2)请用三条“/”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
太傅时年七八岁着青布绔在兄膝边坐谏曰(3)结合原文,可以看出谢安是个什么样的孩子?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诸葛亮,字________,________(时期)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2)下列选项中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夫君子之行/三人行,必有我师B.夫学须静也/非志无以成学C.淫慢则不能励精/励精图治D.意与日去/意暇甚(3)全文的论述是从________和________方面展开的。
(4)“年与时驰,意与日去”有着强烈的画面感,请根据自己的理解,简要赏析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5)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3.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本文的作者是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________(2)文中包含“志当存高远”这一意义的句子是:________ 。
初一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检测试卷附解析1

初一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检测试卷附解析1一、文言文1.文言文阅读。
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解释下面的划线字。
①君子之行________②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③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④意与日去________(2)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非淡泊无以明志(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险躁则不能治性。
(4)文中说“非志无以成学”,联系实际,说说你对“志”与“学”的关系的理解。
2.阅读下面三则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选自《世说新语·言语》)(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己去。
”友人便怒日:“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方正》!(丙)管宁、华欲共园中锄菜。
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
又尝①同席②读书,有乘轩冕③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
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选自《世说新语·德行)(注释)①尝:曾经,从前。
②同席:同坐在一张席子上。
古人席地而坐。
③轩冕:指古代士大夫以上的官所乘的有棚的华贵车辆。
轩:古代的一种有围棚的车,冕:古代地位在大夫以上的官戴的帽。
这里指贵官。
(1)下面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B.陈太丘与/友期行C.对子骂/父D.见/地有片金(2)下面划线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吾日三省吾身B.元方时年七岁/年与时驰C.太丘舍去/一狼径去D.华捉而掷去之/ 宋之丁氏(3)下面对[甲][乙]两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翻译及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与儿女讲论文义。
初一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试题1

初一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试题1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狼蒲松龄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并驱如故________②顾野有麦场________③意暇甚__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段叙述屠户遇狼的时间、地点和情况,寥寥几笔就勾画出屠户处境的危急,扣人心弦。
B.面对贪婪的恶狼,屠户虽然感到恐惧,但是他不迁就退让,先“投以骨”,以争取更有利的斗争时机。
C.屠户“奔倚”在积薪之下,利用麦场的有利地形,改变途中两狼并驱的局面,避免前后受敌的处境。
D.第⑤段是议论,点明故事的主题,阐明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最终也会被人的勇敢与智慧打败。
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孟尝君有舍人而弗悦孟尝君有舍人①而弗悦,欲逐之。
鲁连②谓孟尝君曰:“猿猴错木据水,则不若鱼鳖;历险乘危,则骐骥③不如狐狸。
曹沫④奋三尺之剑,一军不能当;使曹沫释其三尺之剑,而操铫耨⑤与农夫居垅亩之中,则不若农夫。
故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
今使人而不能则谓之不肖教人而不能则谓之拙。
拙则罢之,不肖则弃之,使人有弃逐,不相与处,而来害相报者,岂非世之立教⑥首也哉!”孟尝君曰:“ 善。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题复习之文言文阅读(一)及参考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题复习之文言文阅读(一)(一)(12分)王子敬①自会稽经吴,闻顾辟疆②有名园,先不识主人,径往其家。
值顾方集宾友酣燕③,而王游历既毕指麾④好恶傍若无人。
顾勃然不堪曰:“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
失此二者,不足齿之伧⑤耳。
”便驱其左右出门。
王独在舆上,回转顾望,左右移时⑥不至,然后令送著门外,怡然不屑。
(选自《世说新语》,中华书局) 【注释】①王子敬:即王献之,官中书令(相当于丞相)。
②顾辟疆:吴郡(今属江苏)人,官郡功曹、平北参军。
③酣燕:尽情地宴会。
④指麾:指点评论。
⑤伧:粗俗、鄙陋的人。
⑥移时:长时间。
1.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2分)而王游历既毕指麾好恶傍若无人。
2.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提供的部分义项,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3分)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3分)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
4.选文选自《世说新语》“简傲”篇。
“简傲”指简慢高傲。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王献之简慢高傲的表现,并给他提点建议,使其行为得体有礼。
(4分)(二)(12分)种梨【清】蒲松龄①有乡人货梨于市,颇甘芳,价腾贵。
有道士破巾絮衣,丐于车前。
乡人咄之,亦不去;乡人怒,加以叱骂。
道士曰:“一车数百颗,老衲止丐其一,于居士亦无大损,何怒为?”观者劝置劣者一枚②肆中佣保者,见喋聒不堪,遂出钱市一枚,付道士。
道士拜谢,谓众曰:“出家人不解吝惜。
我有佳梨,请出供客。
”或曰:“既有之,何不自食?”曰:“我特需此核作种。
”于是,掬梨啖,且尽,把核于手,解肩上镵①,坎地深数寸,纳之而覆以土。
向市人索汤沃灌,好事者于临路店索得沸瀋②,道士接浸坎上。
万目攒视,见有勾萌出,渐大;俄成树,枝叶扶苏;倏而花倏而实硕大芳馥累累满树。
道士乃即树头摘赐观者,顷刻向尽。
已,乃以镵伐树,丁丁良久,乃断。
带叶荷肩头,从容徐步而去。
③初,道士作法时,乡人亦杂立众中,引领注目,竟忘其业。
语文初一下册期末复习文言文综合试卷带解析1

语文初一下册期末复习文言文综合试卷带解析1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乙)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
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
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①,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
绘图列干②州官。
州官也好事,使试于一村。
沟洫③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
不久,发病死。
【注释】①经年:一年左右。
②干:求见。
③沟恤:沟渠。
(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字①尔辈不能究物理 ________ ②自谓可将十万________③竟不可得________ ④恒独步庭阶________(2)下列加下划线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惟此六字惟手熟尔B.一老河兵闻之何陋之有C.几为所擒岂能为暴涨携之去D.古人岂欺我哉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3)翻译下列句子①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②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
(4)(乙)文中刘羽冲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从讲学家和刘羽冲失败的经历中,你明白了什么?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文言文复习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文言文复习
一、古代文言文基础知识回顾
- 古代文言文是中国古代人民所使用的书面语言。
- 古代文言文在古代文学作品、历史文献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 古代文言文使用的词汇、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不同,需要进
行研究和理解。
二、古代文言文的特点
- 古代文言文注重修辞和韵律,借助工整的句子结构和韵律感
染读者。
- 古代文言文使用较多的典故和成语,需要理解和掌握相应的
文化背景。
- 古代文言文使用的词汇和语法结构相对复杂,需要进行逐步
研究和练。
三、古代文言文的研究方法
- 多读经典古文,培养对古代文言文的兴趣和理解。
- 研究古代文言文的基本词汇和词义,熟练掌握古代文言文的
常用词汇。
- 分析古代文言文的句子结构和语法特点,掌握常用的句子结
构和语法模式。
- 练写作古代文言文,提高对古代文言文的运用能力。
四、古代文言文的应用领域
- 古代文言文在文学作品中有重要地位,如古诗词、古小说等。
- 古代文言文在历史文献和经典著作中有广泛运用,如史书、
经典等。
- 古代文言文在文化传承和思想传播中具有重要作用,是了解
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
以上是对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文言文复习的概述,希望
能为您提供一些帮助和指导。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随时向我提问。
七年级下课外文言文练习1

七年级下语文课外文言文复习题班别:学号:姓名: (一)被裘公延陵季子出游,见路有遗金。
当夏五月,有披裘而薪①者,季子呼薪者曰:“取彼地金来!”薪者投镰于地,瞋目②拂手而言曰:“何子居之高视③之下仪貌之庄④语言之野也?吾当夏五月,披裘而薪,岂取金者哉?”季子谢之,请问姓字。
薪者曰:“子皮相之士⑤也,何足语姓字!”遂去不顾。
何子34、能表现季子对薪者敬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5、薪者不捡“遗金”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6、像季子这样“以貌取人”的人,社会上还大有人在,请你说几句话来劝劝他们?(二)辨盗钟陈述古密直,尝知建州浦城县。
富民失物,捕得数人,莫知的为②盗者。
述古绐③曰:“某寺有一钟,至灵,能辨盗。
”使人迎置后阁④祠之。
引囚立钟前,谕曰:“不为盗者摸之无声,为盗者则有声。
”述古自率同职⑤祷钟甚肃,祭施以帷⑥围之。
乃阴使人以墨涂钟良久,引囚逐一以手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①尝.知建州浦县日()②惟.有一囚无墨() ③乃阴.使人以墨涂钟()④遂.承为盗() 2、辨别“之”的不同意义 ①讯之.,遂承为盗()②引囚逐一令引手入帷摸之.() 3、陈述古采用攻心战术,准确地把握了犯罪者的心理进行查证审讯。
陈述古抓犯罪者怎样的心理特征?用四个字回答。
你从原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找出来并翻译。
①心理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原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不责碎玉吏韩魏公在大名①,有人献玉盏两只,表里无瑕,世之绝宝也。
每开宴召客,特设一桌,覆以锦衣,置玉盏于上,酌酒对客。
俄为一吏触倒玉盏俱碎坐客愕然吏伏地待罪。
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凡物之成毁,亦自有数,吏误之,非故也,何罪之有?’坐客叹服。
”【注释】①大名,地名,北宋时大名府又称北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见往事耳: 了解
见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认清
《孙权劝学》
但当涉猎
今义: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但是 古义:只
见往事耳
今义:过去的事情 古义:历史
及鲁肃过寻阳
今义:路过 古义: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今义:现在是一种学位 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思考下列问题:
(一)解释下列加点字 写 即书诗四句( ) • 邑人奇之 (对……感到奇怪 ) • 宾客其父 (以宾客之礼相待 ) • • 旦辞爷娘去( 离开 ) • 买 愿为市鞍马( ) • 见往事耳 ( ) 历史 • •
受于人者不至也: 受:承受。不至:没有达到。
《木兰诗》
不闻机杼声
今义:用鼻子闻 古义:听到
旦辞爷娘去
今义:从鸣溅溅
今义: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但是。 古义:只
愿为市鞍马
今义:市场,商品交易的地方 古义:买
帖花黄:通“贴”。
返回
《孙权劝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用
以
自以为大有所益: 认为
讲课教师:曹敏
第一单元: 《伤仲永》 第二单元: 《木兰诗》
第三单元: 《孙权劝学》
第四单元: 《口技》 第五单元: 《短文两篇》
第六单元: 《狼》
《伤仲永》
父异焉:对……(感到)诧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
邑人奇之:对……(感到)奇怪,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 宾客其父: 以宾客之礼相待,名词的意动用法 • • 父利其然: 认为……有利可图,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
(二)指出下列“之”字的用法
忽啼求之
(
代词,指书具
)
或以钱币乞之( 代词,指仲永的诗)
(三)选出没有使用通假字的一项:(
C
)
A、日扳仲永
B、帖花黄
C、未尝知书具
(四)翻译下列句子 1、贤于材人远也
2、受于人者不至
3、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课后练习:
一、加强对今天所学字句的复习巩固
二、课后整理出后面三课的重点语段和字句, 为下节课的复习做准备。
净水机按管路设计等级划分可分为渐紧式净水机和自洁式净水机两大类。传统净水机是渐紧式净水机,它的内部管路设计滤芯前松后紧, 由PP熔喷滤芯、颗粒碳、压缩碳、RO反渗透膜或超滤膜、后置活性炭,一般是此5级依次首尾相连组成。截留物沉积于滤芯内部,需要定期 人工拆洗,以确保机器正常运作。另一类是更为先进的自洁式净水机,机内设计两条通道,增加了一条洗涤水通路,作为平常普通生活用 水的洗涤水经过通路时对机内滤芯特别是膜滤芯的原水侧起到冲刷以达到自行清洁的作用,并利用开闭洗涤水龙头的瞬间即头尾两段本来 就流掉的水将截留的污物及时并快速的排出,此结构设计得合理,省去人工拆洗的麻烦,免除机构本身的再次污染,同时,又降低了能耗 费用。自洁式净水机采用分质流通新原理,杂质随时清理出去,内芯干净,避免二次污染,详见下文工作原理。 ; / 净水机 jfh84mdg 但请消费者注意识别,自洁式净水机不同于市面上所见到的自动排污 净水机、电脑自动冲洗 净水机和自动反冲洗 净水机,前者是整机自 洁,也就是说对机器内部的所有滤芯都有一定的自行清洁功能。通俗的讲,自洁式净水机相当于在管路上安了垃圾处理器,污物随时清理 出去,不在机内停留。而传统非自洁式净水机等于在房间内搁置了多个垃圾桶,污物平常暂存于机内,故需要定期排污、拆洗和频繁更换 滤芯。 都没有,看来他们年家壹门还是心系八弟,根本对自己这个新门主无动于衷,似乎还在向自己示威:别看我们年家被划入了你雍亲王的门 下,但我心匪石,不可转也!壹想到这里,那壹股壹股的寒意不知不觉地吞噬着他的心。但是,每当看到娇美的李淑清,抱着目前王府中 唯壹的阿哥--弘时的时候,他的心又突然没来由地柔软了下来。没有那个玉盈姑娘,自己现在还看得到时儿吗?晖儿、钧儿、盼儿,三 个阿哥都是小小年纪就离开了人世。现在,如果时儿再有任何闪失,该是多么沉重的打击!没有子嗣,就没有了夺嫡的筹码,所有的壹切 全都是空谈。虽然玉盈姑娘已经说过,大恩不言谢,可是作为堂堂雍亲王,自然不能无故承受了对方的恩情,作为壹个爱憎分明的人,这 是绝对不能允许的。而且,他也根本不甘心被壹个自己的门人拒绝,这让他感觉非常有失颜面。时光如梭,转眼就进了腊月,距离宝光寺 火灾已经过去三个多月。从天高水长的秋日到寒风凛冽的隆冬,王爷等了整整有壹百天,可是这个玉盈姑娘,仍然还是壹点儿消息也没有, 她怎么这么沉得住气?第壹卷 第十章 腊八 今天是腊月初八,腊八节。相传这壹天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佛陀耶菩提下成道并创立佛 教的日子,因此又被称为“佛成道节”。这壹天,也是人们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同时,自宋代以来,无论皇家、朝 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都有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传统习俗,已经沿续了好几百年。特别是寺院,为祭祀释迦牟尼成道之日,都要在 这壹天诵经祷告,煮粥敬佛,同时,还要施粥给百姓,以示佛祖慈悲。王爷自宫中领了圣上赏粥,又接了各宫娘娘的赏粥,还要顾着自己 负责的户部的腊八赏粥事宜,壹天下来,忙得脚不沾地。可是,他仍是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宝光寺,自己多年在寺里谈经听禅,前些日子又 遇宝光寺遭难,总觉得放不下心。特别是今天,腊八施粥是寺院的传统,不知道遭遇灭顶之灾的宝光寺是否还能应对得下来。本来想差了 府里的管事儿,或是贴身太监秦顺儿去照看壹趟,但冥冥中,总有壹个要亲自去壹趟的念头,挥之不去。看看天色也不早了,但也就是壹 瞬间,他立即决定了,跃马上前,直奔西南郊。再次来到宝光寺,看到灾后尚未恢复的惨状,他的心中百感交集,直恼恨自己为什么没有 提前想到这些事情,提前给寺里做些安置和照应。然而进得大殿前院,就在那破破烂烂的半截子工程前,却是壹派井然有序的施粥景象, 队伍有条不紊。特别是施粥的人员中居然有许多家仆,而非僧人,直让他诧异不已。刚壹愣神儿的功夫,住持大师就接了通报赶快迎了出 来:“恕老纳不知王爷前来,没有提前准备„„”王爷直接打断了住持的话,问
《伤仲永》
忽啼求之: 代词,指书具
借旁近与之 : 代词,指仲永
之
邑人奇之: 代词,指这件事
代词,指仲永的诗 或以钱币乞之 :
《伤仲永》
世隶耕: 属 于 未尝识书具:不 曾 即书诗四句: 写,动词 不使学: 让 日扳仲永:通“攀”,牵,引。 • 或以钱币乞之:有的人
返回
固众人:本 来
贤于材人远也: 胜过、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