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

合集下载

2023年防汛工作方案(通用6篇)

2023年防汛工作方案(通用6篇)

2023年防汛工作方案(通用6篇)防汛工作方案1我镇防汛工作的目标是:在防洪标准内,确保穆棱河堤防、大石头河堤防、小塘坝工程、山洪灾害易发区、采煤沉陷区等地和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为实现上述工作目标,根据我镇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防汛工作总体要求我镇防汛工作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国家防总及省、市、县领导对防汛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树立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的思想,坚持“以防为主”的方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按照依法防洪、科学防洪的要求,全力做好安全度汛工作。

做到发生防洪标准内洪水,堤防不溃堤、小塘坝不垮坝,人员无伤亡。

发生超标准洪水要科学安排,全力组织抢险,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防汛工作重点1、是防御穆棱河及大石河的洪水,穆棱河堤防维修和险段道口备料。

2、是确保三座小塘坝和两处水利渠首汛期安全。

3、是做好山洪泥石流地质灾害及采煤沉陷区地质灾害防御工作。

4、是做好各村及社区危房防汛安全工作。

5、是抓好镇内防洪除涝。

6、是做好河道清障和堤防工程管理维护工作,确保堤防工程安全。

三、防汛任务与措施1、堤防:穆棱河堤防段堤长11.55公里,堤上道口7处,险段及道口备料520立方米,大石头河堤防堤长7.5公里,加固维修涵闸3处,6月15日前全部完成任务。

2、塘坝:全镇有三座小塘坝,各村要把小塘坝进行认真检查,安排一名专职人员负责小塘坝的安全工作,发现问题,采取得力措施及时解决,发生险情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各村要把小塘坝位置,集雨面积,蓄水量,下游影响范围,承包人及电话同方案一并报镇防汛办。

各村要与承包人相互联系,要对本辖区小塘坝进行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险情应立即上报。

各村及有关单位要对本辖区内的危房进行一次认真检查,对不能居住的危房,各村要因地制宜妥善安排好住处。

3、防山洪、坡洪及地质灾害工作(1)我镇属于半山区地形,汛期遇到局部暴雨,易发生山洪、泥石流地质灾害,去年县里为我镇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工程建设投资,根据省、市县防汛抗旱指挥部要求,县防办在张家村、德胜村、荣华村、保中村等建立了山洪灾害防御自动预警预报系统,各村屯要指定专人管好、用好自动预警预报系统,充分发挥自动预警预报系统在山洪灾害防御中的作用。

赫章县二00九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赫章县二00九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赫章县二00九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为做好我县今年汛期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394号令)和贵州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二00八年地质灾害简况据统计,我县2008年共发生地质灾害10起,分别是:平山乡双塘村海乐组滑坡,平山乡雄营村双营组张家院子滑坡,松林乡拱桥村河边组滑坡,野马川镇大寨村二组崩塌,六曲河镇河边村河边组滑坡,城关镇后河村梨树塘组滑坡,雉街乡汞山村小河组地面塌陷,雉街乡木嘎村石丫组地面塌陷,罗州乡民联村田坝组滑坡,罗州乡红岩村新坝场组滑坡,10起地质灾害共威胁112户612人,潜在经济损失584万元,无人员伤亡。

受去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和气候变化异常等多种原因,原有的191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多数有明显加剧。

到目前为止全县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204处,共威胁2361户11784人,潜在经济损失25757.15万元,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务十分艰巨。

二、地质灾害点的分布(一)危险区预测我县地质灾害多发区:河镇乡发达村上寨组张家海子,发达村石落组杨家湾子。

安乐乡瓦窖村河边组河边,丰岩村丰坡组环岩,花秋村平山组平山,安乐村安乐组安乐,营上村公路沿线,丰岩村半坡组环岩,瓦窑村河边组河边,安乐村安乐组安乐街上。

结构乡多块村水牛坝组下坝,毛姑村中寨组岩头上,中山村瓦房组文家院,清江村安家寨组梭沙坡。

德卓乡水炉村寨上组寨上,坝塘村龙头组龙头山,堰联村松林组王家岩,德卓村山脚组狮子山,炉元村雨科组松山。

可乐乡营脚村瓦厂组石厂,长坝村田坝组河边院子,可乐村田坝组田坝、熊家岩脚、元田组饶家背后、中寨组谢家院、岔河组潘家岩岩、街上组罗汉林,海子村下海子组赵家院子、林海组韩家包包、下海组赵家湾、上海组王家湾,春乐村营盘组营盘、马街组陈家院子、春乐组蔡家湾湾、营盘组营盘包包、马街组陈家湾湾,金光村瓦厂组李家院子,大田村白营组马家湾、前进组曹家岩,农场村凉水组河边,新民村岔河组河边,铜厂村大松组仙水坡、丫口组炉房湾、银厂组河边,营脚村岩脚组张家坡,矿山村先锋组青杠林长坪子沟、梁梁上、半坡组苗子湾、牧场组坪子头、以嘎丫口。

地质灾害防御和应急工作指南

地质灾害防御和应急工作指南

地质灾害防御和应急工作指南为规范地质灾害防御和应急工作,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防汛防台工作指南》等相关规定,制订本指南。

一、组织机构成立地质灾害防御工作专项小组,全面负责指挥协调全部门地质灾害防御和救灾技术支撑工作。

专项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组、督导检查组和技术支撑组三个组。

二、工作职责(一)专项小组职责1.部署地质灾害防御工作。

2.根据地质灾害应急响应情况,指挥全部门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

3.根据灾险情发生情况,指挥、协调地质灾害救援的技术支撑工作。

4.研判、会商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适时提请应急管理部门启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响应。

5.掌握全地质灾害风险防控情况,及时向防指提出人员转移及防御建议。

(二)综合协调组职责1.具体负责汛期地质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和协调;2.负责组建地质灾害应急小分队,做好应急物资的定期调整、更新、维护;3.拟定汛期大值班表,落实汛期值班人员;4.根据等级响应情况,安排人员应急值守,做好值班期间的后勤保障;5.负责值班期间网络安全畅通,保障视频系统和信息传输等技术服务;6.根据灾情和险情情况,及时汇总信息,并按规定报告和处理;7.根据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会商成果,及时在部门网站、微信公众号上向社会公布预警信息;8.做好信息报送、地质灾害防御知识宣传等工作;(三)督导检查组职责1.对部门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日常督查;2.及时向综合协调组反馈情况,包括:当地防灾救灾部署情况、地质灾害点监测员是否到位并开展工作、人员撤离情况、地质灾害发生情况等;3.台风或强降雨前,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防控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4.二级及以上应急响应时,督导检查组驻点指导各乡镇开展地质灾害防御工作;(四)技术支撑组职责1.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和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响应建议;2.做好重点响应期间的驻点值守工作;3.根据雨情情况,提出地质灾害防控建议;4.根据灾情和险情情况,现场开展应急调查和应急评估,提供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的建议;5.提交地质灾害灾情险情的应急调查报告;三、汛期值班和应急响应应对措施(一)汛期值班(1)日常值班。

地质灾害预防方案(四篇)

地质灾害预防方案(四篇)

地质灾害预防方案地质灾害是指地壳运动、地下水运动、地质构造、地貌发育等原因,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活动带来威胁的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预防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政府、专家、技术人员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本文将从预防地震、地面塌陷、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常见地质灾害的角度,提出地质灾害预防方案。

一、预防地震灾害:1. 建立完善的地震预警体系:建设地震监测网络,提高预警准确率和时间,及时发出预警信号,让人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逃生和防护措施。

2. 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在设计和建造建筑物时,采用抗震设计和施工标准,确保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承受一定的震动。

3. 加强地震科普教育:通过开展地震科普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地震科学知识,培养人们的自救互救意识,提高地震应急能力。

4. 制定地震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地震应急预案,规范应急反应流程,提高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应对能力。

二、预防地面塌陷灾害:1. 加强地质调查和监测:加大对地质灾害易发区的调查力度,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及时发现地下水位变动、地下空洞等危险因素,做好预警工作。

2. 控制地下水开采量:合理规划地下水开采和利用,避免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进而引发地面塌陷。

3. 实施土地整治和防控措施:对地面塌陷区进行土地整治和防控,采取固结填土、地下排水等工程措施,增加地基稳定性。

4. 普及防控知识和技能:开展地面塌陷防控培训,提高公众对地表下陷灾害的认识,教育人们如何正确应对和预防地下水调查。

三、预防山体滑坡灾害:1. 加强山体环境保护:保护和恢复山体植被,防止大规模砍伐和过度开发,减少山体土壤侵蚀,提高山体的稳定性。

2. 建立山体滑坡监测体系:建立山体滑坡监测网络,通过监测滑坡体的位移、地下水位和地震等数据,及时预警并采取措施,减少滑坡灾害的发生。

3. 加强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对已发现的山体滑坡隐患点进行治理,采取生物工程、土木工程和水土保持等综合措施,增加山体的稳定性。

汛期工作方案

汛期工作方案

汛期工作方案一、汛期监测预警系统为有效应对汛期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我们将建立健全汛期监测预警系统。

该系统通过整合气象、水利、地质等多部门数据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和实时更新。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卫星遥感、雷达监测等,对可能发生的洪涝、地质灾害等进行实时监测和预测。

同时,建立预警发布机制,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等渠道及时将预警信息传达给相关部门和广大群众,确保预警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二、抢险救援力量部署在汛期,我们将根据灾害预测情况和历史数据,合理部署抢险救援力量。

加强抢险救援队伍的建设和培训,提高队伍的应急反应能力和技术水平。

同时,加强抢险救援设备的储备和维护,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投入使用。

加强与消防、武警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合力,共同应对汛期灾害。

三、应急物资储备与管理为确保汛期应急物资充足,我们将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制度。

根据灾害类型和发生频率,合理确定应急物资的种类和数量,并进行定期检查和更新。

加强应急物资的管理和调配,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调拨和运输。

同时,建立应急物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各级政府和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

四、危险区域排查与标识在汛期前,我们将组织专门力量对可能存在的危险区域进行排查和标识。

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区域,将加强监测和预警,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

同时,对河道、水库等水利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对排查出的危险区域,将制定针对性的防灾减灾措施,并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群众的防灾意识。

五、群众疏散转移预案为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疏散转移群众,我们将制定完善的群众疏散转移预案。

根据灾害类型和可能的影响范围,合理确定疏散转移的路线和安置点。

加强疏散转移的组织和协调,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有序、安全地进行疏散转移。

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对疏散转移预案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六、信息发布与沟通机制在汛期,我们将建立信息发布与沟通机制,及时发布有关汛情、灾情和抢险救援等方面的信息。

河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1年河池市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河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1年河池市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河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1年河池市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池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4.24•【字号】河政办发[2011]100号•【施行日期】2011.04.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河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1年河池市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河政办发〔2011〕100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和驻河池中直区直各有关单位: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2011年河池市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二O一一年四月二十四日河池市2011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切实做好我市2011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我市2011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

一、组织机构成立河池市2011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和督查检查全市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组长:李克纯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副组长:周岳云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韦继武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成员:朱琳市人民政府应急办专职副主任覃于兰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黄绍光市教育局副局长韦森宁市公安局副局长陈会邦市财政局副局长陆晓斌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王彩谋市民政局副局长韦晓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谭素梅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吴祖德市水利局副局长韦平市商务局副局长梁涛市卫生局副局长吴海悫市环境保护局副局长黄宝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杨雄市旅游局纪检组组长覃加年市水产畜牧兽医局副局长黄运丰市气象局副局长韦巍市地震局副局长黄岳勇市移民局副局长王宾龙河池供电局副局长韦祖明河池海事局副局长余武和河池军分区司令部参谋韦永江河池市公安消防支队副支队长陈志良武警河池市支队副支队长虞定平广西水文水资源河池分局副局长陆亿干广西河池地质环境监测站站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河池市国土资源局。

汛期防灾减灾救灾实施方案

汛期防灾减灾救灾实施方案

汛期防灾减灾救灾实施方案汛期是指在我国南方地区,由于季风气候的影响,每年6月至9月之间,降雨量集中,河流水位上涨,容易发生洪涝灾害的特定时段。

在这个时期,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有效地应对汛期的各种灾害,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防灾减灾救灾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一、灾害预警和监测。

在汛期,各级气象、水文、地质等监测部门应加强对降雨、河流水位、地质灾害等方面的监测预警工作。

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提醒相关地区的居民和相关部门做好防范工作。

同时,要加强对潜在危险地区的监测,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隐患,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

在汛期来临之前,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向广大群众普及防汛知识,提高群众的自救互救意识和能力。

同时,要利用各种媒体和通讯工具,及时发布防汛信息,引导群众做好防范准备,避免因灾害造成不必要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加强防汛物资储备。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提前做好防汛物资的储备工作,包括抗洪抢险物资、救灾物资等。

确保在灾害发生后,能够及时、有效地投入到救灾工作中。

同时,要加强对各类救援队伍的培训和装备更新,提高救援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

四、加强抗洪抢险工作。

一旦发生洪涝等灾害,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抗洪抢险工作。

加强对易受灾地区的巡查和监测,及时发现隐患,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处置。

同时,要组织好抢险救灾队伍,确保在灾害发生后能够第一时间赶到灾区,开展救援工作。

五、加强灾后重建工作。

在灾害发生后,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及时组织灾后重建工作。

对受灾群众的生活、住房等方面给予帮助和支持,恢复灾后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同时,要加强对灾后重建工作的监督和指导,确保灾后重建工作的科学有序进行。

总之,汛期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

只有做好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汛期防灾减灾工作实施方案

汛期防灾减灾工作实施方案

汛期防灾减灾工作实施方案汛期是我国一年中降雨较多的季节,也是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时期,因此加强汛期防灾减灾工作非常重要。

下面就汛期防灾减灾工作实施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一、实施防汛工作1.建立防汛指挥体系:成立防汛指挥部,明确职责分工,健全灾害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掌握灾情动态。

2.加强抗洪工作:维护排水设施,定期清理河道,确保排水畅通。

修建抗洪堤坝,加固过水洞、塘坝等,提升抗洪能力。

3.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对可能发生的灾害做好应对准备工作,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抢险救灾能力。

4.开展防汛演练:定期组织防汛演练,检验各项防汛工作的协调性和效果,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二、加强防风抗台工作1.提高防台风意识:加强对台风及其衍生灾害的宣传教育,提高民众的自救自护意识。

2.强化气象监测预警:加强气象监测力量,及时发布台风预警信息,提醒民众采取防范措施。

3.做好抗风措施建设:加固易受台风影响的房屋、河堤、电线杆等设施,确保安全度过台风过程。

4.提高恢复重建能力:制定灾后重建预案,组织力量参与抢险救灾工作,及时恢复受损设施,缩短灾害恢复时间。

三、加强山洪地质灾害防范1.加强山洪监测:建立山洪监测站点,定期进行山洪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进行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利用遥感技术、人工巡查等手段,全面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范。

3.加强山体加固工作: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加固处理,采取拆迁、迁址等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4.加强社会力量参与:鼓励社会组织、志愿者等积极参与山洪地质灾害的防范工作,共同维护社会的安全稳定。

四、做好相关措施1.建立完善灾害数据统计和报告机制,及时掌握灾情,确保信息准确、及时。

2.落实责任分工:明确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职责,细化工作安排,确保各项措施得到贯彻执行。

3.加强社会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方式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防灾意识和应急能力。

4.提高应急储备能力:加强应急物资的储备和管理,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提供救援和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汛期地质灾害防治
工作方案
XX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
为做好我市XX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要求,结合我市地质灾害现状,制定本方案。

一、全市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我市地形条件复杂,起伏较大,表层风化严重,在降水、震动等自然因素和日益加剧的人为活动影响下,易产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另外我市矿产资源开采历史悠久,采空区分布广,采空塌陷时有发生。

据调查,当前全市地质灾害及隐患点共19处,其中崩塌7处、滑坡5处、泥石流2处、采空塌陷4处、地裂缝1处。

二、重点防范期的划定
我市降水主要集中于每年的6-10月份,这期间极易发生地质灾害。

因此,将XX年的6月至10月即汛期定为重点防范期,其它时间为一般防范期。

三、主要灾害点的分布、影响范围、威胁对象及防治措施
黑旺村周边采空塌陷区位于黑旺村南部及河滩,该地区由于开采铁矿石,在地下形成了大面积的叠加采空区,采空高度大,距地表浅,采空区上部岩层稳定性差,汛期受降雨的影响有大面积塌陷的危险。

XX年以来,各级政府拨专款265万元用于采空区居民搬迁工作,现已全部搬迁完毕。

当前在采空区范围内已无居民居住,原有住房已经拆除,但地
面塌陷的危险依然存在。

防治措施:
1.严厉打击取缔私开矿井,避免形成新的采空区。

2.根据划定的塌陷危险区范围,对进入塌陷危险区的道路进行封堵,在塌陷危险区周围设置警示牌,禁止车辆、人员进入危险区。

峨庄乡滑坡危险区位于峨庄乡东石—响泉一线的山谷谷地中,有下端士村滑坡、东东峪村滑坡、乡政府驻地北滑坡和西石村东滑坡等4处滑坡。

该地段滑坡体为土体,均为山间谷地松散堆积含砂砾粘土体,结构极为松散。

滑坡体体积小于1万立方米,属滑动式滑坡,遇强降水极易发生滑塌,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防治措施:
1.滑坡体前沿严禁开挖边坡,同时在后壁上部修建排水沟;
2.各滑坡体前沿修建挡土墙,并留设排水孔;
3.在峨庄乡政府北、西石村东滑坡危险路段设立警示标志;
4.汛期派专人加强监测,发现险情及时发出警报。

XX区过境路673公里路牌桥东600米处崩滑危险区该崩滑体长20米,宽50米,体积约3000立方米,属修路破坏山体边坡形成。

此处为断裂带,岩石破碎,坡度较陡,遇连续降水或强降水极易发生崩滑,威胁过往车辆和行人安全。

防治措施:
1.汛期加强监测,设立警示标志;
2.清除后缘破碎岩石,减小山体坡角;
3.在滑坡体上方后部修筑截水渠,防止降水沿裂缝或软弱面下渗。

XX区域城镇岭西、石门地区崩滑危险区位于XX区域城镇西部山区,由于地势陡峻,加之岩石风化强烈,易产生崩塌、滑坡灾害。

XX年发生4起小型滑坡,分别是岭西牛角村滑坡、岭西医院公路滑坡、岭西东南滑坡和石门村滑坡。

共毁坏房屋8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6.5万元。

汛期在降雨的影响下,这些滑坡体仍不稳定。

防治措施:
1.汛期加强监测,设立警示标志;
2.清除后缘破碎岩石,减小山体坡角;
3.在滑坡体上方后部修筑截水渠,防止降水沿裂缝和软弱面下渗;
4.对受滑坡威胁严重的居民实施搬迁避让。

李家疃采空塌陷位于X区X镇李家疃村中部,村庄处于王村煤矿采空区范围内,有7-8户民房和村幼儿园墙壁、地面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斑裂和地裂缝,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防治措施:
1.停止村庄下面的采煤活动;
2.圈定可能塌陷的影响范围;
3.对斑裂房屋进行鉴定;
4.随时监测塌陷区及周边房屋的变化情况,发现灾情加重,应采取避让措施,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X县X镇龙泉村滑坡位于X镇村南、村北。

滑坡体为多组裂隙极为发育、岩石极为破碎的暗紫色页岩。

每逢强降雨,雨水沿裂隙及破碎石缝渗入而降低坡体稳固性,威胁多户居民安全。

XX年市政府拨30万元专款用于居民的搬迁避让补贴,先期搬迁15户;同时沂源县政府委托山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进行地质灾害勘查工作,认定村南、村北滑坡均为村民在古滑坡体上建房开挖引起的古滑坡体内小范围滑坡。

古滑坡体上的居民现已搬迁完毕。

防治措施:
1.落实群测群防监测预警网络;
2.加强汛期巡查,发现险情及时采取紧急避让措施;
3.严禁在古滑坡体上及其影响范围内新建建筑及随意开挖坡脚。

XX县石桥镇关河峪滑坡处于关河峪村中居民集中地段,滑坡体长23米,宽200米,厚5米,体积约XX0立方米。

滑坡体表面呈阶梯状,滑坡体上方民房分3个台阶展布。

XX年7月,由于连降暴雨,中间台阶边沿塌落约50立方米,将下一台阶民房破坏。

该滑坡体为坡冲积物被河流切割成陡坡,其基底为花岗片麻岩风化带。

当前仍存在严重隐患,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