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100分 答案
传统文化及法制中国判断题

1、行政执法是行政部门的另外一项工作。
答案: B2、只有制定的法律被严格执行了,依法行政才真正地落实到了实处。
答案: A3、依法执政的主体是政府。
答案: B4、依法治国、现代意义上的法制是从西方引进的。
答案: A5、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正的根本方式。
答案: A6、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是政治协商会议。
答案: B7、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
答案: A8、?权利法案?是最早的约束王权的法律文件。
答案: B9、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了推进法治中国建立的明确目标。
答案: A10、依法行政的概念比依法治国的概念更加广泛。
答案: B11、政府由非法治转向法治,并不断提升自己的法治化程度,这是政府文明与进步的标志。
答案: A12、全国人大会议每年举行一次,由委员长召集答案: B13、英国?大宪章?是最早的约束王权的法律文件,但是约束作用有限。
答案: A14、在地方层面,XX最先有了“法治XX〞的提法。
答案: B15、到2015年,法治政府要根本建成。
答案: B16、重大决策要经领导班子会议集体讨论决定。
答案: A17、拿破仑执政法国时,制订了四大法典。
答案: B18、高度重视舆论监视,支持新闻媒体对XX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进展曝光。
答案: A19、让人民群众在每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司法改革的一个指导思想。
答案: A20、依法行政是法治政府建立中的薄弱环节。
答案: A21、法制建立的根基是执法者。
答案: A22、2013年年初的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同志提出了“法治中国〞的概念。
答案: A23、2004年国务院公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其中指出“要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建立法治政府的目标〞。
答案: A24、2005年3月国务院发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答案: B1、依法执政的主体是政府。
答案: B2、只有制定的法律被严格执行了,依法行政才真正地落实到了实处。
2016年继续教育公需课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试题答案

多选题 多选题
多选题
公权力行为一般为( )。
多选题
( )是依法治国的特征。
多选题
( )是一种标本兼治的强国至道,强调和规范人 与群体的权利、义务和意识行为。
多选题
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 )共同发挥作用。
多选题
法治是制度、精神和文化( )的有机体。
多选题
一个成熟的法治社会,必须具备( 素。
)两方面的因
多选题
B
( )是儒家文化的首要特征。
单选题
A.等级伦理|B.宗法意识|C.国家本位|D.礼治 主义
A
( )是春秋末年由孔子创立的学术派别,在先秦 诸子百家中对后世影响最为广泛和深远。
单选题
A.道家|B.儒家|C.法家|D.名家
B
( )是以国家为根本立足点和基本价值取向的法 理念。
单选题
A.法|B.行政力量|C.国家本位|D.伦理
对法律产生信仰是一个法治社会的终极标志。( )
判断题
2011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全面推 进依法治国”。( )
判断题
公权力和私权利是同时产生和存在的。( ) 判断题
推进依法治国,必须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 ) 判断题
道德的规范现象具有广泛性、多样性和体系性。 ()
判断题
人文与天文相对,天文是指天道自然,人文是指 社会人伦。( )
A
法治的精神方面,是指整个社会对( 同和支持。
)的普遍认
单选题
A.法律至上地位|B.德治至上地位|C.人治至上 地位|D.统治者权威
A
1985年美国出版了《人民年鉴手册》,列出世界 十大思想家,( )被列为十大思想家之首。
单选题
A.孔子|B.老子|C.孟子|D.毛泽东
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的试题答案

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的试题答案一、单选题1.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A. 法治B. 仁义C. 礼仪D. 忠诚答案:B2. 法治中国建设中,强调的“依法治国”是指什么?A. 以法律为工具治理国家B. 以道德为指导治理国家C. 以人治为主导治理国家D. 以法治为手段,以德治为补充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常”?A. 仁B. 义C. 礼D. 智E. 信答案:E4. “礼之用,和为贵”是哪位儒家思想家的主张?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韩非子答案:A5. 法治中国的建设,强调了哪些方面的法治原则?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法律的权威性C. 法律的普遍适用性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多选题6.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包括哪些方面?A. 家庭礼仪B. 社会礼仪C. 国家礼仪D. 个人修养答案:A, B, C, D7. 法治中国的建设,需要哪些方面的支持?A. 完善的法律体系B. 公正的司法制度C. 公民的法律意识D. 政府的法治实践答案:A, B, C, D8. 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建设的关系体现在哪些方面?A. 传统文化为法治中国提供道德基础B. 法治中国促进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C. 传统文化与法治相互独立,互不影响D. 法治中国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答案:A, B, D三、判断题9. 传统文化中的“忠孝”观念与法治中国建设是相悖的。
答案:错误10. 法治中国建设要求公民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1. 简述中国传统文化在法治中国建设中的作用。
答:中国传统文化在法治中国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价值理念为法治提供了道德基础,促进了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精神的形成。
同时,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也为法治中国建设提供了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五、论述题12. 论述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建设的相互影响和融合。
答: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建设相互影响,相互融合。
2022道德与法治新课标测试题(二)含答案

2022道德与法治新课标测试题(二)(总分100分时间9 0 分钟)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20分)1.义务教育课程包括课程(主体)、地方课程和课程三类。
2.课程方案的主要变化是;完善了、优化了课程设置、细化了。
3.新课标的修订原则是:坚持目标导向、坚持导向、坚持导向。
4. 道德与法治课程旨在提升学生的素质、道德修养、修养、人格修养。
5. 道德与法治新课标包含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附录等板块。
6.学段目标划分为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年级、第四学段年级四个学段。
7. 第二学段、第三学段设置的课程内容都为:道德教育、教育、法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传统教育、教育等五个主题。
8. 教师应从发展学生的角度制订教学目标,将的培育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9.说理教育与启发引导有机结合,即应按照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的原则,在灌启结合中辩证地理解和的统一。
10.教学评价主要涉及、学习态度、、学业成就等多方面,贯穿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的全过程和教学的各个环节。
二、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共20分)11.道德与法治新课标强调:“坚持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把知识运用于社会,服务于人民,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主要体现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 )A.政治性B.思想性C.综合性D. 实践性12.关于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培养的五个核心素养各自的地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政治认同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②道德修养是立身成人之本③法治观念是行为的指引④健全人格是身心健康的体现⑤责任意识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具备的思想前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④⑤13.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七课《中华一家亲》主要是“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相关内容,这涉及的核心素养主要是( )①政治认同②道德修养③责任意识④健全人格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14.教学评价要综合运用各种方法,下列属于教学评价方法的是( )①观察②访谈③作业④纸笔测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5.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选择体现社会发展要求,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道德与法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突出( )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②革命传统③法治教育④信息素养教育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6.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内容选择要做到( )①重点呈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充分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实践和理论创新成果②遵循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规律,充分体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综合性③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④既要注重育人要求的一致性,也要适应学生认知水平等差异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7.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原则是( )①严格依标命题②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③必须遵循教学专家意见④探索素养导向的命题方式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8.各级教研部门、师训部门和学校要以课程实施为重点,做好教学研究指导。
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试题及答案

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国古代文化强调的是:A. 个人权利和自由B. 集体荣誉和集体利益C. 法律秩序和国家权威D. 科技发展和先进思想2. 中国的法制传统可以追溯到以下哪个朝代?A. 商朝B. 唐朝C. 清朝D. 共和国时期3. 下面哪个思想家对中国古代法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A. 孔子B. 毛泽东C. 韩非子D. 鲁迅4. 中国古代的法治传统体现在下列哪个方面?A. 君主专制和法官裁决B. 男尊女卑和等级森严C. 重视礼仪和传统价值观D. 社会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原则5. 对于传统文化与法治的关系,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传统文化与法治相互排斥B. 传统文化是法治的基础和支撑C. 法治会破坏传统文化的传承D. 传统文化对法治没有影响二、问答题1. 请简要解释中国古代法治传统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
中国古代法治传统的核心价值观是以尊孔儒家思想为基础的。
儒家思想强调道德伦理和家庭秩序的重要性,通过尊重权威、尊重长辈、尊重祖先等方式来维护社会稳定和法律秩序。
儒家礼仪观念对法治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影响。
2. 中国古代法治传统与现代法治制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中国古代法治传统强调君主专制和等级森严,在权力和权威方面存在较大限制;而现代法治制度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权力制约,注重个人权利和自由,以维护社会公正与秩序。
3. 你认为传统文化对于法治中国的发展有何意义?传统文化对于法治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观念和法律基础,对于培养公民的尊法守法意识和道德观念具有积极的影响。
同时,传统文化强调的家庭和社区关系也有助于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
4. 简述中国古代法治为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所发挥的作用。
中国古代法治在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法治制度的建立和执行使得社会秩序得以规范,在商业发展、社会交往、刑事犯罪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法治传统也促进了社会公正与和谐,为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了保障。
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的知识点

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的知识点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的知识点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为其轴心的,而儒家学说的等级观念、宗法意识、国家本位、礼治主义等观念在绵延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它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
(一)等级伦理等级伦理是儒家文化的首要特征,它产生于也服务于封建专制统治,它的根本目的,就在于维护以君权、父权、夫权为核心的等级制度。
儒家以“礼”作为维护社会秩序的基本规范,“一准乎礼”是中国古代法制的基本特征,而“礼”强调的是等差之爱,尊卑有序。
人们在行为选择之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否符合上司的要求,会不会触犯当权者的利益,而不管是否符合法律与正义。
在这种社会结构中,主要强调的是群体价值而不是个人价值,个体在群体中是渺小的,微不足道的。
这样就必然以各种纲常规范来束缚人们的思想,约束人们的行为,压抑人们的欲望和创造性,进而把个人的价值消解在群体中。
因此,在等级伦理下,不可能形成追求公平、正义、权利和自由的行为模式,这种把人分成三、六、九等的伦理结构“与私法、民法有着普遍的逻辑上的矛盾。
[①]”(二)宗法意识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在自给自足和血缘关系基础上成长起来的农业社会,它以农业文明为依托,以宗法血缘关系为根基,这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特征。
这种宗法制度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要使整个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都隶属于血缘纽带之上。
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存在与发展,对传统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人们的一切行为模式、心理状态都受到这种社会结构的制约,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之间的种种联系往往是通过家族的媒介功能实现的。
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思想,深刻地影响着传统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也深刻地影响着传统中国法律制度的基本面貌。
宗法意识是传统文化、儒家伦理的基本内核,“儒家以孝第二字为千年来专制政治与家族制度联络之根本,而不可动摇。
”[②]它以孝为出发,以孝推出第,继而推出信,由里及表,通过血缘关系以己为中心扩展成一个亲属远近之分的伦理圈,这种现象被费孝通先生称为“差序格局”,“中国社会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样大家全在一个平面上,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愈推愈薄。
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最新考试试题及其答案

2015年继续教育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试题及其参考答案1单选题(2.0分)A按照孔子所说,一个人如果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
(本题分数:2.5 分)存疑A、愚B、绞C、贼D、狂B本讲提到,行政许可过程中,应该遵循()。
A. 处罚与教育相集合原则B. 育人为本C. 教育与强制相结合原则D. 便民原则不同法的形式具有不同的效力等级。
下列各项中,效力低于地方性法规的是( )。
(本题分数:2.5 分)存疑A、宪法B、同级政府规章C、法律D、行政法规C蔡元培先生认为:“人生学业,无一可以轻易得之者。
当艰难之境而不屈不沮,必达而后已,则()之效也。
”(本题分数:2.5 分)存疑A、责任心B、勇敢C、正直D、诚实D“大凡人类对于一件事,研究当中的道理,最先发生思想;思想贯通以后,便起信仰;有了信仰,就生出力量。
”这是民主革命的先驱()说过的一句话。
(本题分数:2.5 分)存疑A、孙中山B、李大钊C、陈独秀D、廖仲恺“道不同,不相为谋。
”这句话出自()。
(本题分数:2.5 分)存疑A、《诗·小雅·大东》B、《荀子·正名》C、《论语·述而》D、《孟子·尽心下》F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最早见诸于法律,是在()。
A. 1979年的刑事诉讼法B. 1982年的刑事诉讼法C. 1979年的宪法修改案D. 1982年的宪法修改案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最早见诸于法律,是在()。
A. 1979年的刑事诉讼法B. 1982年的刑事诉讼法C. 1979年的宪法修改案D. 1982年的宪法修改案“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此话是()说的。
(本题分数:2.5 分)存疑A、周文王B、周公C、孔子D、韩非翻异别勘是指犯人审讯结案后在录问时、或宣判时、或行刑时推翻口供(翻异)提出申诉的,案件必须要重新审理。
这项专为防止冤假错案而设计的复审制度始于()。
继续教育100分答案--传统文化与法制中国

1)单选题,共15题,每题2.0分,共30.0分1单选题(2.0分)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的精髓是()。
1. A.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2. B. 公正司法,违法必究3. C.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4. D. 依宪治国,依宪执政2单选题(2.0分)自()年以来,我国违宪审查的体制就是由全国人大来进行审查。
1. A. 1949年2. B. 1954年3. C. 1982年4. D. 2000年3单选题(2.0分)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最早见诸于法律,是在()。
1. A. 1979年的刑事诉讼法2. B. 1982年的刑事诉讼法3. C. 1979年的宪法修改案4. D. 1982年的宪法修改案4单选题(2.0分)全面推进(),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1. A. 共产党的领导2. B. 依法治国3. C. 一国两制4. D. 宪法制度5单选题(2.0分)我国的违宪审查类型属于()。
1. A. 司法审查制2. B. 宪法法院审查制3. C.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审查制4. D. 宪法委员会审查制6单选题(2.0分)师夷长技以制夷是谁提出的?1. A. 林则徐2. B. 魏源3. C. 龚自珍4. D. 张之洞7单选题(2.0分)坚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1. A. 共产党的领导2. B. 依法治国3. C. 一国两制4. D. 宪法制度8单选题(2.0分)宪法对于公民个人的基本功能是()。
1. A. 保障人权2. B. 确立核心价值观3. C. 界定国家权力和社会主体权力的边界4. D. 限权9单选题(2.0分)科学立法,就当前来讲,主要着眼于()。
1. A. 数量2. B. 经济能力3. C. 舆论压力4. D. 质量10单选题(2.0分)在我国受贿罪的构成要件中,受贿罪的主体是()。
1. A. 商界人士2. B.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 C. 国家工作人员4. D. 企业工作人员11单选题(2.0分)我国1993年修宪主要明确的内容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100分答案1)单选题,共15题,每题2.0分,共30.0分1单选题(2.0分)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的精髓是()。
A.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B. 公正司法,违法必究C.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D. 依宪治国,依宪执政2单选题(2.0分)自()年以来,我国违宪审查的体制就是由全国人大来进行审查。
A. 1949年B. 1954年C. 1982年D. 2000年3单选题(2.0分)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最早见诸于法律,是在()。
A. 1979年的刑事诉讼法B. 1982年的刑事诉讼法C. 1979年的宪法修改案D. 1982年的宪法修改案4单选题(2.0分)全面推进(),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A. 共产党的领导B. 依法治国C. 一国两制D. 宪法制度5单选题(2.0分)我国的违宪审查类型属于()。
A. 司法审查制B. 宪法法院审查制C.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审查制D. 宪法委员会审查制6单选题(2.0分)师夷长技以制夷是谁提出的?A. 林则徐B. 魏源C. 龚自珍D. 张之洞7单选题(2.0分)坚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A. 共产党的领导B. 依法治国C. 一国两制D. 宪法制度8单选题(2.0分)宪法对于公民个人的基本功能是()。
A. 保障人权B. 确立核心价值观C. 界定国家权力和社会主体权力的边界D. 限权9单选题(2.0分)科学立法,就当前来讲,主要着眼于()。
A. 数量B. 经济能力C. 舆论压力D. 质量10单选题(2.0分)在我国受贿罪的构成要件中,受贿罪的主体是()。
A. 商界人士B.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C. 国家工作人员D. 企业工作人员11单选题(2.0分)我国1993年修宪主要明确的内容是()。
A. 法治国家路线B. 市场经济路线C. 明确规定经济和土地要素D. 人权路线12单选题(2.0分)我国公权力滥用的表现不包括()。
A. 以权谋私B. 劳民伤财C. 贪污腐败D. 尸位素餐13单选题(2.0分)()原则是现代刑法“有利被告”思想的体现,是真正防止冤案错案的必然选择。
A. 疑罪从无B. 疑案从挂C. 疑罪从轻D. 疑罪从有中国近现代史开端的标志是什么?A. 甲午战争B. 戊戌变法C. 虎门销烟D. 鸦片战争15单选题(2.0分)苏轼属于哪个朝代?A. 南宋B. 北宋C. 唐朝D. 清朝2)多选题,共10题,每题3.0分,共30.0分16多选题(3.0分)刚性行政管理方式包括()。
A. 命令B. 征收C. 指导D. 规划E. 处罚17多选题(3.0分)宪法是()。
A. 立国之本B. 人权保障书C. 母法D. 子法E. 政府“经营许可证”广义的国学包括哪些内容?()A. 自然科学B. 人文科学C. 社会科学D. 古代文学19多选题(3.0分)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有()。
A. 单一利益社会变为利益多元化社会B. 无人权意识变为人权意识增强C. 计划经济变为市场经济D. 官民互相不信任变为政府公信力E. 单一核心价值观变为多元核心价值观20多选题(3.0分)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中的第四项重大任务全民守法中提到推进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包括哪几个层域()。
A. 系统治理B. 依法治理C. 综合治理D. 源头治理E. 行业治理21多选题(3.0分)我国的司法活动包括()。
A. 刑事诉讼B. 民事诉讼C. 行政诉讼D. 国内诉讼E. 国际诉讼22多选题(3.0分)国学三大支点为()。
A. 儒家哲学B. 易经C. 佛教D. 道家哲学与道教23多选题(3.0分)属于一维线性构形表音文字的有哪些?()A. 汉语B. 英语C. 法语D. 德语24多选题(3.0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目标里提出了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这“五位”主要包括()。
A. 完备的法治规范体系B. 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C. 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D. 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E. 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25多选题(3.0分)加强立法队伍、行政执法队伍、司法队伍建设,畅通这些队伍和别的部门干部相互交流的渠道,加强对“三化”人才的培养。
其中,“三化”是指()。
A. 正规化B. 科学化C. 专业化D. 职业化E. 系统化3)判断题,共20题,每题2.0分,共40.0分26判断题(2.0分)要系统、全面、深入地推动改革和发展,需要有刚硬性的文件系统配套地共同推进。
A. 对B. 错27判断题(2.0分)古时候的“字”一出生就可以用。
A. 对B. 错28判断题(2.0分)在附带性审查中,法院要具备的基本条件包括法院的宪法解释权、先例约束原则。
A. 对B. 错29判断题(2.0分)司法公正是过程公正与结果公正的结合、统一。
A. 对B. 错30判断题(2.0分)市场经济的基本前提就是劳动力自由转移,没有劳动力的自由转移市场经济不复存在。
A. 对B. 错31判断题(2.0分)执政是对权力的考验,权力要依法设置,依法运行,依法监督,依法治约,党掌握权力,掌握立法权,所以党在法律之上。
A. 对B. 错32判断题(2.0分)监督贵在严密,不能有裂缝,不能有缺口,所以要形成严密的监督体系。
A. 对B. 错33判断题(2.0分)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
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
A. 对B. 错34判断题(2.0分)郭靖被命名为北侠。
A. 对B. 错35判断题(2.0分)法治中国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性保障。
A. 对B. 错36判断题(2.0分)刑法是立国之本。
A. 对B. 错37判断题(2.0分)依法行政的第一大原则是职权法定原则。
A. 对B. 错38判断题(2.0分)在对现有党内法规进行全面清理的基础上,要抓紧制定和修订一批重要党内法规,力争经过10年努力,基本形成涵盖党的建设和党的工作主要领域、适应管党治党需要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框架。
A. 对B. 错39判断题(2.0分)当代依法行政要注重认识和发挥条理法作用。
A. 对B. 错40判断题(2.0分)司法审查制是以德国为代表的。
A. 对B. 错41判断题(2.0分)乌台诗案是针对苏轼的文字狱。
A. 对B. 错42判断题(2.0分)保障贵在于严密,贵在于充分,所以要形成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A. 对B. 错43判断题(2.0分)金庸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A. 对B. 错44判断题(2.0分)客观事实与主观事实的关系式客观事实必须符合主观事实。
A. 对B. 错45判断题(2.0分)良法善治是实现法治政府建设的必由路。
A. 对1)单选题,共15题,每题2.0分,共30.0分1单选题(2.0分)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的精髓是()。
A.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B. 公正司法,违法必究C.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D. 依宪治国,依宪执政2单选题(2.0分)自()年以来,我国违宪审查的体制就是由全国人大来进行审查。
A. 1949年B. 1954年C. 1982年D. 2000年3单选题(2.0分)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最早见诸于法律,是在()。
A. 1979年的刑事诉讼法B. 1982年的刑事诉讼法C. 1979年的宪法修改案D. 1982年的宪法修改案4单选题(2.0分)国家治理体系要探索,要创新,通过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能量和作用,更好地调动和动员庞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各方面的资源。
其中,()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A. 人治的手段和人治的途径B. 科学的手段和科学的途径C. 经济的手段和经济的途径D. 法治的手段和法治的途径5单选题(2.0分)本讲提到,行政许可过程中,应该遵循()。
A. 处罚与教育相集合原则B. 育人为本C. 教育与强制相结合原则D. 便民原则6单选题(2.0分)全面推进(),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A. 共产党的领导B. 依法治国C. 一国两制D. 宪法制度7单选题(2.0分)自2002年4月1日起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证据规定》规定了()的证明标准。
A. “主观证据占优势”B. “客观证据占优势”C. “高度盖然性占优势”D. “绝对证据占优势”8单选题(2.0分)师夷长技以制夷是谁提出的?A. 林则徐B. 魏源C. 龚自珍D. 张之洞9单选题(2.0分)宪法对于公民个人的基本功能是()。
A. 保障人权B. 确立核心价值观C. 界定国家权力和社会主体权力的边界D. 限权10单选题(2.0分)在以下机关中,()的侦查处于一种权力优势地位。
A. 行政机关B. 公安机关C. 审判机关D. 检察机关11单选题(2.0分)科学立法,就当前来讲,主要着眼于()。
A. 数量B. 经济能力C. 舆论压力D. 质量12单选题(2.0分)我国1993年修宪主要明确的内容是()。
A. 法治国家路线B. 市场经济路线C. 明确规定经济和土地要素D. 人权路线13单选题(2.0分)在我国受贿罪的构成要件中,受贿罪的主体是()。
A. 商界人士B.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C. 国家工作人员D. 企业工作人员14单选题(2.0分)我国公权力滥用的表现不包括()。
A. 以权谋私B. 劳民伤财C. 贪污腐败D. 尸位素餐15单选题(2.0分)中国近现代史开端的标志是什么?A. 甲午战争B. 戊戌变法C. 虎门销烟D. 鸦片战争2)多选题,共10题,每题3.0分,共30.0分16多选题(3.0分)宪法是()。
A. 立国之本B. 人权保障书C. 母法D. 子法E. 政府“经营许可证”17多选题(3.0分)刚性行政管理方式包括()。
A. 命令B. 征收C. 指导D. 规划E. 处罚18多选题(3.0分)市场经济对国家权力的冲击包括()。
A. 权利主体B. 权力范围C. 权力行使的对象D. 权力来源E. 行使权力的依据19多选题(3.0分)现代法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整个国家治理和社会资源的分配按照法治的精神,遵循三公原则。
其中,“三公”是指()。
A. 公开B. 公允C. 公立D. 公正E. 公平20多选题(3.0分)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中的第四项重大任务全民守法中提到推进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包括哪几个层域()。
A. 系统治理B. 依法治理C. 综合治理D. 源头治理E. 行业治理21多选题(3.0分)健全适应现代军队建设和作战要求的军事法规制度体系,严格规范军事法规制度的制定权限和程序,将所有军事规范性文件纳入审查范围,完善审查制度,增强军事法规制度的()。
A. 科学性B. 针对性C. 信息化D. 标准化E. 适用性22多选题(3.0分)国学三大支点为()。
A. 儒家哲学B. 易经C. 佛教D. 道家哲学与道教23多选题(3.0分)属于一维线性构形表音文字的有哪些?()A. 汉语B. 英语C. 法语D. 德语24多选题(3.0分)加强立法队伍、行政执法队伍、司法队伍建设,畅通这些队伍和别的部门干部相互交流的渠道,加强对“三化”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