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与语体

文体与语体
文体与语体

第三节文体与语体

在这一节里,我们要弄清楚两个理论概念及二者之间得复杂关系:文体与语体。因为历史得影响,过去一般都认为语体与文体就是一回事,现在基本上意见达成了一致,认为二者就是性质完全不同得两个概念。但这二者之间就是否就毫无关联呢?如果有联系,又存在着怎样得关系呢?学习完下面得内容,相信大家会有一定了解。

一、语体与文体性质不同【板书】

在汉语里,“语体”与“文体”就是两个不同得概念,各有其特定得内涵,区别明显,它们得根本区别就在于一从语言学着眼,一从文章学着眼。

(一)内涵不同:【板书】

1。语体得形成就是由于交际领域、目得、对象与方式等得非语言因素得不同而产生得。由于这些不同,在语言(既指口语,也指书面语)运用上形成了一定得音调、词语、句式、修辞方式等方面得语言特点,这些特点得综合体就构成了语体。

2.而文体就是因为人们书面交际中思想主旨、思维方式、写作内容、表现方式、目得对象与作用功效等等不同而形成得文章得样式。

(二)研究对象不同【板书】

1。语体所研究得只就是语言运用中形成得言语特点规律,对象比较单一。

2、文体所要研究得除了涉及其所形成得语言特点系列外,还涉及到选材、立意、组织结构、表现方法以及作家得思想情感、学识才能、民族气质等、文体现象十分复杂,它横跨众多得学科领域,体现着文章从内容到形式得整体特点、

(三)外延不同【板书】

语体包括口语与书面语,文体则仅指书面语

(四)学科归属不同【板书】

语体属于语言学得范畴,文体则属于文章学得范畴、

二、下面举个例子:

假如从语体得角度分析小说,它所关注得就是小说中不同得交际环境下,在语言材料与修辞方式得运用上所体现出来得特点,研究得就是特定语境下得语言形式;而从文体学得角度分析小说时,则着重探讨小说得情节结构、叙述方法以及

立意、语言、篇章等,研究得就是文章得内容与形式。

综上所述,语体研究得仅仅涉及语言形式(包括口语与书面语);文体不只研究文章得语言形式(仅指形成文字得书面语),还包含了文章得结构形态与审美形态这两个层面。语体就是语言学得研究对象,研究语言运用得特点系列,用以提高语言运用得效果;文体就是文章学得研究对象,研究文章得体裁规律,以提高文章写作得质量。二者性质根本不同、

三.语体与文体得关系:相互依存、【板书】(语体与文体虽然区别明显,但就是联系也很紧密、)

这种密切得关系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语体依赖文体得以表现【板书】

某种语体之所以成为一个相对独立得系统,就是因为它具有一系列得有别于其她语体得言语特点与表达功能、这些特点与功能不就是决定于某个词语、某个句子,而就是通过诸要素在一定文体中有机得组合与运用而形成。这样,对各类语体得分析研究,往往就是以文体得分析为中心来展开得。如应用公文语体得有命令、通知、公告、调查报告、计划、总结、法规、书信、启事等文体,公文语体得特点就是由这些不同文体共同体现得。只有分别研究了这些文体各自得语言特点,才能对公文语体有较完整得认识、同样,文艺语体得下位语体韵文体得特点,也就是由诗、词、曲等文体得语言特点综合表现出来得、曾有一位文人为慈禧在扇子上题写王之涣得一首七言绝句: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谁知不小心漏了一个“间”字,慈禧勃然大怒,以为文人嘲笑她没有学问。文人急中生智,说自己写得不就是诗,而就是一首词: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慈禧这才没话可说。上述二者一为诗,一为词,其语言特点都表现为句子跳跃性较强,抒情性较强,讲究押韵,句式比较匀称,节奏感特别强,而这正就是韵文语体得特点。如果认为韵文语体要求每句字数相等,句子整齐,则只顾及诗得语言形式特点,忽视了后者;如果认为韵文语体要求句子有长有短,参差不齐,则又只顾及了词得语言形式特点,而忽视了前者、不论就是哪种情况,对语体得考察都就是片面得。语体依赖文体表现,语体得特点总就是体现在具体得文体文本中得、离开文体来孤立地谈论语体,得出得结论势必就是不

正确得。

(二)、文体制约语体得选用

现行高中语文课本第六册中,在《文体与文风》一文中说道:“不同文体得区别表现在内容、结构、表达方式、语体等方面。”也就就是说,对每个语言成分得选择与使用得差异就是区别文体得主要特征之一。文体不同,其言语体式也就是不同得。

有一个笑话《少见得情书》:安妮收到了未婚夫得来信,只见信上写道:“亲爱得,我想念您那金发,浅蓝色得眼睛,高高得颧骨,还有您左手上得伤疤,以及一米六五得身高。”安妮得朋友见了这封信,说:“这封情书得确少见!您得未婚夫就是干什么得?”“她在警察局里专门写寻人告事得、"

上例中,安妮得未婚夫没认识到:情书就是一种要抒发情感得文体,其语言得表达应该呈现出文艺语体得特点,它与使用应用语体得寻人启事在语言上就是有很大差别得。因此,闹出笑话也就在所难免了。再如,唐诗《清明》就是大家都很熟悉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有人曾将它改写为戏剧,选用得语体也就由原文得韵文体改为了戏剧文体: 时间:清明时节

地点:路上

场景:雨纷纷

杏花

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二者运用得字词基本一致,但因为采用得文体不同,选用得语体也就有差异、前者就是七言绝句,语言简练,琅琅上口,因而选用得语体要求具有语言富有书卷味浓、讲究平仄押韵、节奏感强、抒情性较强得特点,则只能选择韵文语体、而后者就是戏剧,语言通俗,有一定得情节,因而选用得语体要求具有语言口语化、着重叙述与描绘、不要求平仄押韵、句式整齐得特点,则只能选择剧文语体。诗歌与戏剧同就是文学文体,但在语体得选用上都有差异。可见,语体得选用就是不能随随便便得,而应该根据各种文体作相应得选择、

3。语体有利于确定文体规范

语言材料有适用于一定文体得问题,不同得文体具有不同得语体特点,懂得与掌握这些语体特点有利于确定文体规范。我国古代对于文体得分类往往就就是根据其语言运用得特点来划分得。如刘勰在《文心雕龙》里将文体区分为“文”与“笔”两大类,其标准就就是当时流行得“有韵者文”、“无韵者笔”。近代诗学建立得基础

则就是沈约等人得声律论、明代中叶得李东阳认为,诗之所以为诗,就在于有声律,可讽咏。即便同就是诗歌,因为有古体诗、近体诗与现代诗等不同得文体,它们各自呈现出得语体特征也还就是有差别得。只有清楚它们各自运用语言得特色,才能清楚区分出这三类不同得诗歌文体,写出来得古体诗才不会又像近体诗,又像现代诗。中学语文教学中,很少会涉及各类文体得语体特点,以致于学生写出来得议论文使用许多语气词、叹词等等,完全就是记叙文得写法。如有个学生写电影《祝福》得评论文章时,在文章中用上了不少得语气词:“当我读到祥林嫂……然后……唉,多可怜、"“加上这个情节,会让祥林嫂这个角色活灵活现啊。这就是我个人得意见吧。”之所以写出了如此不规范得文章,就就是因为没有掌握各种文体不同得语体特点。

总之,语体依托于一定得文体文本而存在,研究语体特点要综合考虑文体。而文体文本又从属于一定得语体,掌握语体得基本理论与知识,这对文体得理解、分析、欣赏、评论都具有重要作用。

(三)语体与文体不就是一一对应得关系

由于语体与文体关系密切,我们考察各种语体特征可以从文体特征得要求方面去着手,语体分类也可以依据文体得分类相应处理、例如,属于科学语体得文章往往有它独特得体例与章法;属于应用语体得文章往往也有它特有得程式与格局。但就是语体与文体得联系并不就是简单得一一对应得关系,而就是错综复杂得、例如从类别得角度瞧,某些类别得文体一般表现为某些类型得语体,而另一类别得文体可能就是同时或异时地体现为其她类型得语体、从具体得言语活动或作品瞧,情形则更为复杂。《文章体裁学》一书把文体分为文学作品与应用文章两大类别,其中文学作品分为诗歌、散文、小说与戏剧四类、《现代汉语语体修辞学》一书将语体划分为口语语体与书卷语体两大类别,其中书卷语体又分为应用语

体、科学语体、文学语体、政论语体与交融语体五类。但文学语体得下位语体却只有散

言体、韵文体与戏剧文体三大类,散言体才又再细分为小说体与散文体。文学文体与文学语体明显不就是对等得关系。再如,应用文分为公务文书、事务文书、专用文书、私人文书、大众信息文体、史传方志、论文专著与教材讲义八类。其中第一、二、四类文体得语言特点就是属于应用语体。七、八类文体得语言体现出科学语体得特色。第三类文体有得体现应用语体得特点,有得体现科学语体得特点。第五类中得广告类与新闻通讯类文章得语言特点属于应用语体,新闻评论类文章多数体现为政论语体得特色,而其中得杂文得语言,确实地说,就是交融语体中得文学政论语体研究范畴。第六类文章得语体特点也就是极为复杂,包括了体现科学语体与交融语体中得文学科学体特点得文章。

仅从类别得比较上,就可瞧出语体与文体得关系就是极为复杂得、而语体现象在各种文体中得具体运用又各不相同,各具特点,语体如果离开具体得文体文本来研究,这种特点就很难发掘出来。为了把语体研究透彻,就必须注意文体,可以说,语体得研究重点就在于指明不同文体作品得语言特色。总之,语体研究离不开文体研究,文体得兴衰也将影响到语体得枯荣、

语体修辞学分类

语体的分类 有关语体的分类,有很多说法,我们回顾一下有关语体分类的历史,可以看出语体概念和对象的变化。 黎运汉在他的《汉语风格探索》中有这样的描述:现代汉语语体的分类,目前还没有一致的意见。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把语体“分为实用体和艺术体等类,或分为公文体、政论体、科学体、文艺体等。” 张志公主编的电大教材《现代汉语》采用陈望道的前一种观点,把语体分为应用性文体和文艺性文体。 周迟明的《汉语修辞》和王希杰的《汉语修辞学》采用陈望道的后一种观点,把语体分为政论语体、科学语体、文艺语体和公文语体。 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则把语体先大别为“口头语体”“书面语体”两大类。书面语体又区分为“文艺语体、科学语体、政论语体、公文语体”四个变体。 胡裕树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本),张静主编的《新编现代汉语》,宋振华、吴士文等主编的《现代汉语修辞学》都沿用张弓的分类方法。 唐松波《文体、语体、风格、修辞的相互关系》把语体分为:口头语体、书面语体、文艺语体。 郑远汉《研究语体中的几个问题》分为科学体、艺术体、谈话体等。 景烈(1987)分别从交际方式和交际领域来分类: 交际方式:一、口头语体(会话语体、演讲语体); 二、书面语体(简明语体、详密语体) 交际领域:日常谈话语体(生活谈话语体、工作谈话语体); 公文事务语体(法律语体、外交语体、公文语体、日常应用语体); 宣传鼓动语体(报道语体、评论语体); 科技语体[科学语体(自然科学语体、社会科学语体)、技术语体]; 文艺语体(韵文语体、散文语体)。 潘庆云(1987)将语体分为: 日常生活语体(包括日记、书信、便条等以及日常生活会话); 学术语体(包括学术论文、毕业或学位论文、科研报告等学术报告、讲演); 行政语体(行政公文和行政事务口语); 法律语体(包括法律文书、“预审言语”、“案件言语识别”、立法修辞、法庭论辩、法制宣传等书面与口语); 新闻语体; 商业语体(包括财经文书、营业广告用语等); 外交事务语体; 艺术语体(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相声、广播剧等“语言艺术”和戏剧、电影、电视剧等“综合性艺术”中所用的 语言)。

基础写作期末整理

名词解释 应用文:是人们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中,为处理公私事务,指导工作沟通信息,具有极强实用性的文章。 公文:即公务文书。它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在公务活动中为行使法定主权所制定的文件。它是各类机关单位发布政令、传达工作意图、联系公务、记载工作活动和传递信息的一种工具。 通知:是一种知照性公文,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发布文件;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在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公文中,通知的使用频率最高,其用途也是最广泛的。 通报: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用以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通报有关情况的公文。 报告:与请求相对应的报告,是行政机关和党的机关都广泛采用的重要上行文。它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询问的公文。 请示:机关单位经常使用的一种陈请性上行文。它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的公文。“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计划:为完成一定时期的任务而事前对目标措施和步骤作出简要部署的事务文书。及事务文书的常用文体。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对未来一定时期内要完成的任务或要做的工作预先出设想、部署的文书。 总结:就是在某一阶段的工作结束之后,对其进行检查,反思和研究,找出经验教训,以形成理论性、系统性、规律性的书面认识材料,并用以指导未来的实战,也叫小结。 调查报告:是经过深入细致的实地调查和认真严肃的研究所撰写的反映客观事物,揭示本质、规律的书面报告。常见的调查、调查记、调查汇报、调查综述、情况调查、考察报告等。 简报:传递某方面层的简短的内部小报。是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组织用来汇报、反映、沟通情况和交流经验的文体,它不能代替正式公文,也不公开出版。 规章制度:是章程、条例、规定、办法、细则、规则、规程、制度、守则、公约、须知等的简称,它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为了维护正常的工作、劳动、学习和生活的秩序,依据国家的方针、政策,在一定范围内制定的一种具有法规性和约束力的,要求有关人员必须按章办事,共同遵守的事务文书。它是在一定范围内要求人们必须工内遵守的规范和准则。

基础写作教程复习整理

基础写作复习资料 第一节:写作的定义: 文章的分类:文学类、杂交类、实用类、 写作的含义:写作是作者运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感受的一种心智活动 首先,对写作的性质有一个明确的定位, 其次,应该确立作者的主体地位。 最后,还必须看到写作是以书面语为中介符号表情达意的。 第二节,写作的系统: 一、写作的主体; 写作是一个完整的动态过程;包括认识世界和表现世界两个阶段。 写作主体十分丰富,包括作者的思想、品质、修养、等基本的人格精神。也包括写作个体的心理特征、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先天与后天素质、同时还包括写作主体的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主观意识和实际能力。 二、写作客体; 写作客体即写作的对象和写作的题材,回答写什么的问题。 “只有人化了的自然,才能与人发生审美的关系,人的本质力量才能在它上面显现出来,成为人的审美对象。应从主体对象来说,美不美在于人的本质力量;但从客体方面来说,美不美在于对象是不是人化,是不是与人发生了关系。”作为写作对象的客体,生活是以三种形态存在的: (一)、生活的客观形态,(人事物景) (二)、生活的主观形态,(这是对象化了的作者自身,它是以人的心灵世界为主要的在写作对象,写人的思想和感情。) (三)、生活的文化形态,(精神产品) 三、写作载体;(超越了文章的范畴,但仍以文章为主要的存在方式。) 四、写作的受体;(为谁写) 五、写作系统的组合(写作主体、写作客体、写作载体、写作受体) 第三节:写作的特性; 社会性:(写作对象、写作目的、写作效益的社会性) 个体性:写作是一种个体性的心智劳动,文章是作者的经验和智慧的结晶。

综合性: 实践性:(写作学作为一门社会学科,本身就具有实践性) 第四节:写作的功能: 一、传播功能:(与写作目的相联系的直接功能) 二、记载功能:(实际上超越时间的传播功能) 三、实用功能:(在传播、记载的功能里,都包含着写作的实用性目的和管理性功能,“解决好实际问题”是实用写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四、宣泄功能:(宣泄感情) 五、审美功能:(写作活动其实是一种审美活动,也是一种审美过程。) 第五节:学习写作的要求和方法: 一、学习写作的要求: 1、要有明确目的性 2、要培养学习写作的兴趣 3、要有刻苦训练思想准备 4、要掌握现代写作技术 二、学习写作的方法 1、外功修炼与内功修炼相结合 2、阅读与写作相结合 3、系统学习与系统训练相结合 第二章:写作的主体: 第一节:作者的智力: 一、观察力;观察力是从事研究和写作活动最基本的智力。 1、外部分析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 2、内部分析器:(内脏器官的感觉,) 3、立体分析器:(第六感觉:肌肉感觉、键觉、骨节感觉、平衡感觉等) 怎样观察? 1、定向观察与随机观察 2、宏观观察(整体感知)与微观观察(细部进行)

开放大学基础写作形考任务5试题和答案

形考任务5 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每题5分): 1.从言之有物、言之有文、言之有序等不同角度,全面阐述你对文体差异的理解。 (1)言之有物,即通常所说的文本内容,包括文本材料和思想两方面因素。材料中的文体差异是指在写作中对材料的选用要注意不同文体的具体要求,例如在新闻写作中,所选用材料就要注意材料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在理论文章的中,就要强调材料的真理性和权威性,要充分注重其作为论据的意义。而在实用写作中,材料的选用则要特别讲究实用性和针对性,能够为读者提供“立竿见影”的认识对象。思想中的文体差异,主要是指文本思想的基本的意旨或倾向是宽泛的、不确定的,可以容纳多种理解。由于在不同文体的写作中,文本思想呈现出不同的存在形态,有观念形态的,也有情感形态的;有直接形态的,也有间接形态的,这是文体特性的鲜明体现。例如在新闻写作中,作者描述的是客观事实,但是作者本身又根据自身的经验和看法存在不同的观点,就往往会根据自身的观点选择报道的对象或者是报道的角度,以此来间接地表达作者的观点和写作意图。而在理论写作中,其文本思想是以论点的形式文本中直接提出,并通

过组织一定的论据进行严密的逻辑论证,而最终得以确立。因此可以说,在理论写作中,文本思想是以观念的形态和逻辑推论的方式直接得以表现的。 (2)言之有序,主要是文本的结构安排问题。不同文体对文本的结构安排都有各自的特殊要求。例如新闻(消息)的结构就是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穿插安排)和结语几个部分组成。科技论文的结构通常是由绪论、材料与方法、观察与结果、讨论、总结、图片与说明、参考文献、外文摘要这样几个部分组成,前五项是正文内容,后三项为论文附件。诗歌则要求分行分节,戏剧要求分幕分场,电影电视要求分镜头组接(蒙太奇)等等。 (3)言之有文,是指文体与语体的统一,即不同文体应当具有相应的、不同的语言风格。主要包括准确性、简洁性、生动性差异。准确性文体差异,是因为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准确性的具体内涵是因体而异的。例如理论写作的准确性指的是概念使用上的科学性。经济和法律类文书制作中,准确性还包括释义上的唯一性,即不得有多种解释。简洁性问题差异。对理论写作而言,语言的简洁在内容上表现为对问题认识深刻,论述问题不绕弯子,不兜圈子。对实用写作而言,语言的简洁在内容上表现为尽可能简明扼要,便于阅读者把握要领。在文学写作上,则是直接诉诸阅读者的审美想象和情感体验,所以其语言的简洁体现为能够运用尽可能少

商务英语写作正式和非正式文体差异

摘要: 英国硕士论文商务英语写作是商务活动的重要媒体之一 ,形式和语体多种多样。由于公司间贸易关系的亲疏程度不同等因素 ,商务英语写作可以分成正式和非正式两大类 ,它们的区别主要从语言上体现出来 ,本文主要就这方面进行一定的比较和分析。关键词:商务英语写作;正式;非正式;语言差异 Abst ract : In business activity , correspondenc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dia , which has many forms and styles. Due to such factors as the different relations between businesses , all the writing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 formal and informal . The variations of these two mainly lie in language. This paper is a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in this respect . Keywords : business English writing , formal , informal , language variation 一、概述 在英语中 , “商务”即“business”,它的内涵是多维的。贸易、旅游、购物、参观、会议、办公等等 ,只要涉及“business”的 ,都被认为是商务活动。商务英语写作作为商务活动的重要媒体之一 ,承担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无论是传统的面对面的商务往来还是现代化的网上交易 ,都缺少不了商务英语写作。商务英语写作有自己的特定原则。黄国文从语篇结构的角度总结了商务信函写作的各个必要的组成部分。Bobbye 在他的Business Communication Fundamentals中对商务英语写作提出了 6C 基本写作原则 ,即(1) Correctness (正确) ; (2) Conciseness (简明) ; (3) Concreteness (具体) ; (4) Colourfulness (文采) ; (5) Considerateness (得体) ; (6) Coherence (连贯) 。这些结构和原则适用于商务英语写作的任何题材和文体。 根据商务活动的不同需求 ,商务英语写作的形式和语体多种多样 ,如信函、传真、便条、备忘录、通知、电子邮件等。一般而言 ,相对于私人信函 ,商务信函的语言比较正式 (黄国文 ,2001) 。然而 ,在实际商务活动操作中 ,由于商务公司间交往的程度有深有浅 ,或写信人与读信人之间捻熟程度有所不同 ,或者由于社会文化存在差异等因素 ,写作的方式也因人、因事而变化 ,非正式文体同样被广泛使用。正式和非正式的文体 ,在共性的基础上 ,有非常明显的差异 , 这种差异尤其体现在语言上。 二、商务英语写作的语言差异分析 商务英语写作的语言差异可以从称谓(salutation) 、词或语句的使用(use of language) ,语言的亲切度(familiarity) 等多方面表现出来。下面的例子选自《新编剑桥商务英语初级》,是两封公司间商务信函的正文 ,它们在形式上分别为电子邮件(e - mail) 、书信(let ter) ,文体分别属于非正式和正式两种。例 1. ( 电子邮件 ) > Alan > Thanks for your call yesterday. Here’ s the quote you wanted for our Business Excellence program. > Date : 14 May > Time : 09. 30 —16. 30 > Place : Here in Waston & Railton or in - company > Included : Training pack &lunch > Cost : £499 (excl . VAT) per person > I 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 give me a call . I ve at tached a WORD file with the course

现代汉语:语体的分类和特点

四、语体的分类和特点 1、语体是什么? 语体是语体学(目前一般把它归入修辞学)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 语体是个系统。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语体形式,即使在同一历史时期,构成的语体要素也有改变。现代汉语的语体是由不同具体语体类型组成的多层次、多序列的系统。 1.1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 1.2 语体的特点 我们从使用的角度看,大体上把汉语语体分成口语语体,书面语体(公文、科技、政论、文艺等语体) 公文(事务)语体:是适应事务交际场合、目的需要运用全民族语言而形成的语言表达特点的综合。基本功能是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之间的行政事务中起联系、传达的作用,同时也担负着跟社会成员以及成员之间事务上的联系交流的职能。 从语言体式上说,一般总称为“应用文”。它包括公文文件、规章制度和日常应用文三类。 公文语体运用的基本要求和风格基调:明确性和简要性。庄重、平实、明快、简约。 词语运用时,词语语义的专义性,单义性。 助动词的多用,“应该、可以、要” 介词和介词短语的多用“对”、“为了”“按照”等 联合短语的多用。 句式运用时,陈述句和祈使句多用。复杂的“的”结构主语(凡…的…)无主句的运 用,

修辞手段:以消极修辞为主。 科技语体:是适应科学技术领域交际需要而形成的运用全民语言的特点综合。它的功用是对自然、社会及人类思维现象进行记述、解说和论证,起着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学术论文、著作、考察报告等) 基本要求和风格基调:概念清楚、判断恰当、推理周密。(精确、严密、有逻辑性) 词语运用时,词语运用的单一性 术语的大量使用和“系列性” 符号化 区别词的大量运用 句式运用时,句型句式的单一性主要是陈述句和疑问句。主谓句较多。介词结构做状语、定语的情况比较多。 修辞手段:以消极修辞为主。 政论语体:是适应社会政治生活交际需要而形成的运用全民语言的特点综合。它的功能是对现实生活中的政治问题明确表明立场、阐述见解、宣扬真理,动员和鼓舞人奋发向上。包括领导人报告、社论、时评、宣言、声明等。一般性政论、文艺性政论 基本格调、要求:准确、严密、生动、形象 词语运用时,政治词语的大量运用 感情色彩的词语的引用 句式运用时,广泛性,陈述、祈使、疑问句的运用较多。 成分共有句式的多用。 偏正结构的广泛运用。 文艺语体:适应艺术领域交际需要运用全民语言而形成的特点综合。功能是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起美感教育作用。包括小说、戏剧、诗歌等。 要求和风格的基准是:形象性、美感性、情感性。 词语运用时,词语运用的广泛 描绘性、文艺性词语的运用 方言、文言、熟语的运用 句式的运用时,变换形式多样。省略句、倒装句很多。 辞格手段:积极修辞比较多,主要是比喻、比拟、对偶、排比等。 语体的交叉: 随着语体发展,语体会出现交叉的情况。 2.“对于”句在不同语体中的使用情况 不同语体的文章在词语、句式等方面的选择上存在很大的不同,因此同一种句式在不同

基础写作

文体论 一、文体与语体 (一)文体与语体的含义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形成的,具有特定的表达风格、色彩和语感的语言体系,就是语体。 文体有三种解释: 一是文本体式(体裁)。 二是作家风格或流派特色(风格)。 三是文章的语言形态(语体)。 (二)文体与语体的区别: 首先内涵不同;其次学科归属不同; 再次外延不同;最后构成要素不同。 二、写作时的要求 1、做到符合体裁 如何定体呢?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了“设情以位体”的著名3、做到措辞得体 措辞包括了表达方式、语体、分寸感等内容,不同的体式对语体、表达方式都有不同的把握。 (1)准确把握语体 (2)准确运用表达方式 (3)要有分寸感 符合身份、对象; 表现在把握程度方面; 表现在确认褒贬方面 论断,这一论断强调了文章体裁必须具有对文章内容的适用性。 把定体仅仅确定在文章内容的适用性上还是不够完善的。文章内容也是由交际需要决定的。 2 、做到符合格式 定体之后,如果不能用相应的文体格式去表现,就会导致文章文体感不强。 明代顾尔行在《刻文体明辩序》中说:" 尝谓陶者尚型,冶者尚范,方者尚矩,圆者尚规,文章之有体,此陶冶之型范,而方圆之规矩也。" 第一章消息 一、消息的含义和特点: 先了解一下“新闻”的含义 清代,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中也出现了“新闻”一词,在写甄士隐听到坡脚道人唱《好了歌》后,大彻大悟,随这个道人飘然而去的事情后,书中这样记载:“当下轰动街坊,众人当作一件新闻传说。” 英语中新闻这个单词是“news”,是由新这个单词new引申而来,或者说是北(north)、东(east)、西(west)、南(south)四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的缩写,是指东南西北所发生的事情,即天下事。 (一)消息的含义:广义的新闻就是把消息、通讯、特写、速写、报告文学、采访手记、群众来信等多种形式都包括在内,是这些新闻文体的总称;狭义的新闻则专指消息。 可以定义为:用简明的文字对新近发生的有意义的、重要的事实予以及时报道的一种新闻体裁。

《基础写作》形考五

1.从言之有物、言之有文、言之有序等不同角度,全面阐述你对文体差异的理解。 (1)言之有物,即通常所说的文本内容,包括文本材料和思想两方面因素。材料中的文体差异是指在写作中对材料的选用要注意不同文体的具体要求,例如在新闻写作中,所选用材料就要注意材料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在理论文章的中,就要强调材料的真理性和权威性,要充分注重其作为论据的意义。而在实用写作中,材料的选用则要特别讲究实用性和针对性,能够为读者提供“立竿见影”的认识对象。思想中的文体差异,主要是指文本思想的基本的意旨或倾向是宽泛的、不确定的,可以容纳多种理解。由于在不同文体的写作中,文本思想呈现出不同的存在形态,有观念形态的,也有情感形态的;有直接形态的,也有间接形态的,这是文体特性的鲜明体现。例如在新闻写作中,作者描述的是客观事实,但是作者本身又根据自身的经验和看法存在不同的观点,就往往会根据自身的观点选择报道的对象或者是报道的角度,以此来间接地表达作者的观点和写作意图。而在理论写作中,其文本思想是以论点的形式文本中直接提出,并通过组织一定的论据进行严密的逻辑论证,而最终得以确立。因此可以说,在理论写作中,文本思想是以观念的形态和逻辑推论的方式直接得以表现的。 (2)言之有序,主要是文本的结构安排问题。不同文体对文本的结构安排都有各自的特殊要求。例如新闻(消息)的结构就是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穿插安排)和结语几个部分组成。科技论文的结构通常是由绪论、材料与方法、观察与结果、讨论、总结、图片与说明、参考文献、外文摘要这样几个部分组成,前五项是正文内容,后三项为论文附件。诗歌则要求分行分节,戏剧要求分幕分场,电影电视要求分镜头组接(蒙太奇)等等。 (3)言之有文,是指文体与语体的统一,即不同文体应当具有相应的、不同的语言风格。主要包括准确性、简洁性、生动性差异。准确性文体差异,是因为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准确性的具体内涵是因体而异的。例如理论写作的准确性指的是概念使用上的科学性。经济和法律类文书制作中,准确性还包括释义上的唯一性,即不得有多种解释。简洁性问题差异。对理论写作而言,语言的简洁在内容上表现为对问题认识深刻,论述问题不绕弯子,不兜圈子。对实用写作而言,语言的简洁在内容上表现为尽可能简明扼要,便于阅读者把握要领。在文学写作

文体与语体

第三节文体与语体 在这一节里,我们要弄清楚两个理论概念及二者之间得复杂关系:文体与语体。因为历史得影响,过去一般都认为语体与文体就是一回事,现在基本上意见达成了一致,认为二者就是性质完全不同得两个概念。但这二者之间就是否就毫无关联呢?如果有联系,又存在着怎样得关系呢?学习完下面得内容,相信大家会有一定了解。 一、语体与文体性质不同【板书】 在汉语里,“语体”与“文体”就是两个不同得概念,各有其特定得内涵,区别明显,它们得根本区别就在于一从语言学着眼,一从文章学着眼。 (一)内涵不同:【板书】 1。语体得形成就是由于交际领域、目得、对象与方式等得非语言因素得不同而产生得。由于这些不同,在语言(既指口语,也指书面语)运用上形成了一定得音调、词语、句式、修辞方式等方面得语言特点,这些特点得综合体就构成了语体。 2.而文体就是因为人们书面交际中思想主旨、思维方式、写作内容、表现方式、目得对象与作用功效等等不同而形成得文章得样式。 (二)研究对象不同【板书】 1。语体所研究得只就是语言运用中形成得言语特点规律,对象比较单一。 2、文体所要研究得除了涉及其所形成得语言特点系列外,还涉及到选材、立意、组织结构、表现方法以及作家得思想情感、学识才能、民族气质等、文体现象十分复杂,它横跨众多得学科领域,体现着文章从内容到形式得整体特点、 (三)外延不同【板书】 语体包括口语与书面语,文体则仅指书面语 (四)学科归属不同【板书】 语体属于语言学得范畴,文体则属于文章学得范畴、 二、下面举个例子: 假如从语体得角度分析小说,它所关注得就是小说中不同得交际环境下,在语言材料与修辞方式得运用上所体现出来得特点,研究得就是特定语境下得语言形式;而从文体学得角度分析小说时,则着重探讨小说得情节结构、叙述方法以及

网络语体一种新兴语体类型.

网络语体一种新兴语体类型 论文关键词:网络语体词语句法修辞论文摘要:现代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网络成为信息传输的重要方式,全新的网络交流模式导致了网络语体的产生。网络语体是适应网络交际的需要而形成的具有言语特点的体系,是一种介于口语与书面语之间的新兴语体类型。网上交际的快捷性使得交际者经常摆脱语言规则的约束,语言的简洁和变异成了网上交际的必然倾向。笔者拟从词语、句法、修辞三个方面对这种新兴的语体进行较为细致的描写。(1)网络语体由于可视和键盘输入等特点,词语表现手段极为丰富,外语、方言、拼音、符号、图形等手段都可以出现,同时网络紧跟时代,词语运用追求新奇、时尚和专业化。(2)网络语体句子简短,句法灵活,语序富于变化,较少使用关联词语和语义、结构复杂的复句,其日常聊天式的语言形式受到极大的青睐。(3)网络语体在修辞运用上具有很大的密集性和兼容性,几乎可以接纳所有的修辞手法。网络语体最常用的修辞方式除仿拟、比喻、押韵等以外,它独具特色的形貌修辞也值得我们关注。语体学是研究各种交际活动中语言变体及运用规律的科学。所谓语体,就是适应不同的交际领域、目的、对象和方式的需要,运用全民语言而形成的言语特点的综合体。语言学范畴的汉语语体研究虽然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但是,“加强深入细致的语体调查和描写,仍然是当前语体研究中心的重点和难点”[1]。现代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网络成为信息传输的重要方式,全新的网络交流模式导致了网络语体的产生。网络语体是一种新兴的语体类型,具有不同于其他语体类型的显著特点。网络交际借助的是现代的高速传播媒介,交际多以即时的笔谈方式进行,输入方式是键盘,同时由于上网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费用,交际者在运用语言时尽量追求简短易懂,这些交际手段与对象上的特点决定了网络语体是介乎口头语体与书面语语体之间的一种语体类型。网络语体与口头语体比较接近,尤其是网络聊天,可以说是一种非面对面的口头交际,网络论坛也保留了许多口语体的特征。但是网上交际是通过键盘输入的方式实现的,呈现给交际双方的是可视的文字,因此它又不可避免地带上了一些书面语体的特点,这在网络文学里体现得最为明显。网络语体作为一种独具特点的功能语体类型,是所有语体形式中最简洁、最时尚、最活泼的语体形式。网上交际的快捷性使得交际者经常摆脱语言规则的约束,语言的简洁和变异成了网上交际的必然倾向。上网者大部分为思维活跃、崇尚创新的年轻人,网上交流可以充分表现自己的个性,且交际多以非真名的虚拟方式进行,个人发挥的空间更为广阔。“网络语体”的范围主要包括各网站的聊天室用语、BBS论坛以及网络文学用语等。笔者拟从词语、句法、修辞三个方面对这种新兴的语体进行较为细致的描写。一词语运用特征网络语体由于可视和键盘输入等特点,词语表现手段极为丰富,外语、方言、拼音、符号、图形等手段都可以出现,同时网络紧跟时代,词语运用追求新奇、时尚和专业化。这些词语与我们常用的普通词汇在形式或意义上具有较大的差异,构成了标志网络语体特征的语体词。(一)大量运用网络习惯用语借助于网络传输和网上交际的特点,网络交流出现了一些使用频率非常高而又独具特点的网络习惯用语,这些用语有的是汉语中已有的,但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有的则是新出现的,属于新词语的范畴;有的则是仅存于网络领域的特异现象。网络习惯用语数量多,产生的速度快,突出体现了网络语体的特色,概括来说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1.字母缩略类词语这类词语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把词语中每个字的拼音首字

语体的分类

现代汉语语体分类 所谓语体就是适应不同的交际领域目的、对象、方式、的需要,运用全民语言而形成的言语特点的综合体。。 语体分类是语体研究的中心议题,而分类标准则是语体分类的关键和重心。科学的分类是以事物的本质属性为根据的,因此语体的分类也应由语体的本质属性决定,分类标准也据此而确定。然而由于人们对语体的本质属性认识不同,因而使得分类标准各不相同,具体分类也就千差万别。 语体本质属性是什么呢?从语体的起源看,语体是社会现象,它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增加、分化和完善。它是适应社会交际需要而产生的,是语言运用的产物。而语言运用又有一定的环境,即语用环境,语体正是在行使传递特定语用环境中得新信息的功能时产生的,社会性是语体的第一属性。语体放入社会性又是通过构成语用环境的超语言因素对语言运用的制约表现出来的;没有超语言因素,语体会失去外部动力而无从产生,超语言因素是语体的决定性因素。然而由于语体的在语言运用中产生的,这就决定了它是动态的言语现象,而非静态的语言现象。可见,言语性是语体存在根据,是语体的第二属性。语体的言语性又是通过系统的言语风格体现出来的。因此言语风格也是语体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综上所述,语体是社会性和言语性相互作用的统一体,两者的辩证统一则构成了语体的本质属性,而体现这种本质属性的超语言因素和言语风格则是语体的决定性因素。 以上所谈是语体分类的标准和问题。那么语体分类的现状又是如何呢?语体的分类在不同的时代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根据信息论的观点, 把众多的超语言因素概括为:话题内容、参与者的角色关系、话语功能和交际式, 这四个最基本的超语言因素正好构成一个控制场, 它决定着语体的产生, 故称为语体场。语体场作为语体分类的标准, 而言语特点或风格只起检验分类结果的作用。根据语体场的标准,语体可分为九类:日常交际语体、官方事务语体、时评政论语体、新闻报道语体、法律诉讼语体、科学技术语体、文学艺术语体、字典辞书语体和史传记实语。 (二)起初,语体的分类方法是由苏联传入的,按照不同的交际场合所发挥的不同交际功能形成了先两分后四分的方法。即先分为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 然后把书面语体分为四个下位体: 文艺语体、政论语体、科技语体和公文语体。在以黄伯荣、廖序东和邢向东、兰宾汉为代表的学者面向全国普通高校学生分别编写的现代汉语中也是沿着这一思路把语体分为文艺语体、政论语体、科技语体和公文语体四类。 (三)20世纪80 十年代以后,人们又提出了一些其他语体分类方法和语体类别。王德春、陈瑞端在其合著的《语体学》中,首先按照语体的适用领域的不同,把语体区分为谈话体和书卷语体,然后根据社会领域的多样化把书卷语体区分为艺术语体和实用语体,再把实用语体区分为政论语体、科学语体、事务语体、报道语体,就是一种新的语体分类。袁晖先生则把语体分为谈话语体、公文语体、科技语体、新闻语体、文艺语体、融合语体等六大类,袁晖先生的分类和王德春、陈瑞端两位先生的分类有异曲同工之妙。

“的”字结构诸功能中的语体功能

提要本文通过对“的”字结构的多角度考察,着重论证了非宪法类法律文件中使用较多的非常规“的”字结构是这些法律文件的语体标记,而这些文件本身又是非常规“的”字结构的培育温床。本文试图借此证明,对语法单位只作笼统的语法功能和语法关系的分析尚不足以了解它们的全貌,还应该进行语体功能等多角度的分析,语法研究和修辞研究应该互相补充。 关键词“的”字结构语体功能法律文件语法修辞 1 引言 以往对“的”字结构的研究多数局限于语法范围,对它在其他方面受到的制约关注不够。董秀芳(2003)、陈炯(2004、2006)等在法律语言的范围内对“的”字结构进行了分析,拓展了研究的范围,加深了认识的程度。然而这方面的探究尚有深入的余地,本文打算通过对“的”字结构的多角度考察,尤其是该结构在法律文件中的使用情况的考察,作一继续探讨的尝试。 2 “的”字结构的基本句法特点 一般的看法是“的”字结构具有名词性,它在句子中主要充当主语或宾语。如: (1)能吃能睡的就是健康的。 (2)这次我要买一个不一般的。 “的”字结构不能充当状语、定语和补语,但可以有限制地充当谓语。如: (3)这件衣服我的。 由“的”字结构充当谓语的句子基本是口语句,大多是判断性的,描写性句子中可用“的”字结构充当谓语,但不很多见。如: (4)她的脸黄黄的。 如下句子不能说: (5)*她的脸黄的。 这说明离开了形容性重叠等生动貌的表达形式,“的”字结构难以充当描写句的谓语。 3 “的”字结构充当句子的特性 “的”字结构可以单独成句。它充当始发句时一般限于赵元任(1979)所说的“掌柜的”、“做饭的”之类,这时它们充当的话语成分是称呼语。其他情况下“的”字结构难以单独充当始发句,但充当后续句时所受限制大为减少。试比较: (6)甲:?什么颜色的? 乙:红的。 (7)甲:什么颜色的衣服?红的?紫的? 乙:红的。 这可能跟“的”字结构的代替属性有关系。“的”字结构是删去“的”后中心语而形成的,中心语的缺失易于造成“的”字结构所指对象的不确定。“的”字结构充当始发旬时得不到先行语的帮助,很难克服所指对象不确定这一弱点,当它充当后续句时能得到先行语的帮助,便容易克服这一弱点。比如例(7)中的“衣服”就帮助了后续句中“的”字结构明确其所指的对象。 同理,“的”字结构难以充当文章的标题,尽管该结构具有名词性,而名词性单位本来是充当文章标题的主体。推而广之,店名、公司名、商标名等也难以采用“的”字结构。如:

语体及其分类.doc

语体及其分类 09教育班所谓语体,就是人们在各种社会活动领域,针对不同对象、不同环境,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所形成的常用词汇、句式结构、修辞手段等一系列运用语言的特点 陈望道给语体下的定义很简单:“文体或辞体就是语言的体式。”当时语体学尚在形成的过程中,学无定名。在《修辞学发凡》的初版中称语体为“语文的种类”。当时语体的范围也与现在的不同,它包括文体、风格等内容。李熙宗继承并发展了陈望道的定义:“语体一般也称文体,作为修辞学的基本范畴之一,它指的是以语言交际功能为标准所建立的一种语言风格类型,是适应不同交际目的、内容、范围需要运用全民语言所形成的语言表达特点体系。”这样在名称上更为确定,而且突出了语体的功能特征,点明了语体与风格的关系。 黎运汉给语体下的定义:“语体又称‘文体’,但不是指‘文章体裁’(记叙文、抒情文、议论文等) ,而是指适应不同交际目的、交际内容、交际对象、交际场合和交际方式需要运用全民语言所形成的言语体式。”这个定义对语体的外在因素倾注了较多的关怀。“言事体式”应该是继承了陈望道的“语文的体式”而来的。这里语体和文体(文章体裁) 的区别已经相当自觉,并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上面引了三个定义,明显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差别和变化。 黎运汉在他的《汉语风格探索》中有这样的描述:现代汉语语体的分类,目前还没有一致的意见。陈望道《修辞学发凡》把语体“分为实用体和艺术体等类,或分为公文体、政论体、科学体、文艺体等。”张志公主编的电大教材《现代汉语》采用陈望道的前一种观点,把语体分为应用性文体和文艺性文体。周迟明的《汉语修辞》和王希杰的《汉语修辞学》采用陈望道的后一种观点,把语体分为政论语体、科学语体、文艺语体和公文语体。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则把语体先大别为“口头语体”“书面语体”两大类。书面语体又区分为“文艺语体、科学语体、政论语体、公文语体”四个变体。胡裕树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本) ,张静主编的《新编现代汉语》,宋振华、吴士文等主编的《现代汉语修辞学》都沿用张弓的分类方法。 郑颐寿《语体划分概说》(1987) 与张弓的观点有同有异。该文认为语体分类要用“多层次,多序列地划分”的方法。即第一层次分为书卷语体和口头语体;第二层次把书卷语体分为艺术体、混合体和实用体,把口头语体分为演讲体、讨论体和谈话体;第三层次再把艺术体分为韵文体、散文体,混合体分为文艺性科学体、文艺性实用体,实用体分为科学语体、应用语体;第四层次还继续划分下去。 唐松波《文体、语体、风格、修辞的相互关系》把语体分为:口头语体、书面语体、文艺语体。 郑远汉《研究语体中的几个问题》分为科学体、艺术体、谈话体等。 叶景烈(1987) 分别从交际方式和交际领域来分类: 交际方式:一、口头语体(会话语体、演讲语体) ; 二、书面语体(简明语体、详密语体) 交际领域:日常谈话语体(生活谈话语体、工作谈话语体) ; 公文事务语体(法律语体、外交语体、公文语体、日常应用语体) ; 宣传鼓动语体(报道语体、评论语体) ; 科技语体[科学语体(自然科学语体、社会科学语体) 、技术语体] ;

文体与语体

第三节文体与语体 在这一节里,我们要弄清楚两个理论概念及二者之间的复杂关系:文体与语体。因为历史的影响,过去一般都认为语体和文体是一回事,现在基本上意见达成了一致,认为二者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但这二者之间是否就毫无关联呢?如果有联系,又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学习完下面的内容,相信大家会有一定了解。 一、语体与文体性质不同【板书】 在汉语里,“语体”和“文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各有其特定的内涵,区别明显,它们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一从语言学着眼,一从文章学着眼。 (一)内涵不同:【板书】 1.语体的形成是由于交际领域、目的、对象和方式等的非语言因素的不同而产生的。由于这些不同,在语言(既指口语,也指书面语)运用上形成了一定的音调、词语、句式、修辞方式等方面的语言特点,这些特点的综合体就构成了语体。 2.而文体是因为人们书面交际中思想主旨、思维方式、写作内容、表现方式、目的对象与作用功效等等不同而形成的文章的样式。 (二)研究对象不同【板书】 1.语体所研究的只是语言运用中形成的言语特点规律,对象比较单一。 2.文体所要研究的除了涉及其所形成的语言特点系列外,还涉及到选材、立意、组织结构、表现方法以及作家的思想情感、学识才能、民族气质等。文体现象十分复杂,它横跨众多的学科领域,体现着文章从内容到形式的整体特点。 (三)外延不同【板书】 语体包括口语和书面语,文体则仅指书面语 (四)学科归属不同【板书】 语体属于语言学的范畴,文体则属于文章学的范畴。 二.下面举个例子: 假如从语体的角度分析小说,它所关注的是小说中不同的交际环境下,在语言材料和修辞方式的运用上所体现出来的特点,研究的是特定语境下的语言形式;而从文体学的角度分析小说时,则着重探讨小说的情节结构、叙述方法以及立意、语言、篇章等,研究的是文章的内容和形式。

俄语反义词的修辞方法在文艺语体中的运用

俄语反义词的修辞方法在文艺语体中的运用 在语言的具体使用中,反义词是增强言语的感情表现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各类功能语体语篇中,文艺语体语篇可以说是反义现象生长的沃土,对反义词修辞功能的研究离不开语篇,反义现象所构成的各类修辞手段在语篇中的使用,让语篇的表达富于变化,能够吸引读者的主意,引起读者浓厚的阅读兴趣。 标签:反义词语篇修辞方法文艺语体 一、反义词的理论阐述 1.反义词的概念 现代词汇学把同义现象和反义现象作为一种极端现象来研究,一方面,它们可以互相替代;另一方面,它们在意义上相互对立。近年来人们对反义词这一概念的内涵有了新的理解。原来人们认为只有意义上具有表示性质的词汇才能构成反义词。而当代学者却从属于同一词类、表示各种情感、行为、状态、评价、空间和时间关系等的词汇中又发现了反义现象,也就是说,人们越来越趋于从广义上理解反义现象。 2.反义词的修辞方法 对照。对照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定条件下,使之集中在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中,从而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此外,很多作品的名称就直接使用这种修辞手段,如:《Война и мир》等。 矛盾修饰法。矛盾修饰法指修饰语与被修饰语语义上矛盾、相逆而构成的修辞手法。表面上看是矛盾的,不合逻辑的,但是仔细品酌却是成立的,它从一定的侧面揭示出事物的特征。 反语。反语是倒反修辞格中的一种。它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本意,但是却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意思。反语的作用是产生讽刺性,使感情色彩更加突显,有时比正说更有力量。运用反语手法,能包含更深刻的思想和激昂的感情。 二、文艺语体的理论阐述 1.文艺语体的概念 文艺语体是用艺术形象来反映客观现实的一种语体,包括各种类型的文艺作品。因此,反义词的修辞功能也必定带有语体色彩,我们仅选定文艺语体的语篇作为我们研究反义现象的依托。文艺语体是文学作品长期反复使用某些语言材料与表达方式而形成的惯用表达方式的总和。文艺语体的语言多义且含蓄,形象并

开放大学基础写作形考任务试题和答案

形考任务 5 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每题5 分): 1.从言之有物、言之有文、言之有序等不同角度,全面阐述你对文体差异的理解。 (1)言之有物,即通常所说的文本内容,包括文本材料和思想两方面因素。材料中的文体差异是指在写作中对材料的选用要注意不同文体的具体要求,例如在新闻写作中,所选用材料就要注意材料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在理论文章的中,就要强调材料的真理性和权威性,要充分注重其作为论据的意义。而在实用写作中,材料的选用则要特别讲究实用性和针对性,能够为读者提供“立竿见影”的认识对象。思想中的文体差异,主要是指文本思想的基本的意旨或倾向是宽泛的、不确定的,可以容纳多种理解。由于在不同文体的写作中,文本思想呈现出不同的存在形态,有观念形态的,也有情感形态的;有直接形态的,也有间接形态的,这是文体特性的鲜明体现。例如在新闻写作中,作者描述的是客观事实,但是作者本身又根据自身的经验和看法存在不同的观点,就往往会根据自身的观点选择报道的对象或者是报道的角度,以此来间接地表达作者的观点和写作意图。而在理论写作中,其文本思想是以论点的形式文本中直接提出,并通过组织一定的论据进行严密的逻辑论证,而最终得以确立。因此可以说,在理论写作中,文本思想是以观念的形态和逻辑推论的方式直接得以表

现的。 (2)言之有序,主要是文本的结构安排问题。不同文体对文本的结构安排都有各自的特殊要求。例如新闻(消息)的结构就是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穿插安排)和结语几个部分组成。科技论文的结构通常是由绪论、材料与方法、观察与结果、讨论、总结、图片与说明、参考文献、外文摘要这样几个部分组成,前五项是正文内容,后三项为论文附件。诗歌则要求分行分节,戏剧要求分幕分场,电影电视要求分镜头组接(蒙太奇)等等。 (3)言之有文,是指文体与语体的统一,即不同文体应当具有相应的、不同的语言风格。主要包括准确性、简洁性、生动性差异。准确性文体差异,是因为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准确性的具体内涵是因体而异的。例如理论写作的准确性指的是概念使用上的科学性。经济和法律类文书制作中,准确性还包括释义上的唯一性,即不得有多种解释。简洁性问题差异。对理论写作而言,语言的简洁在内容上表现为对问题认识深刻,论述问题不绕弯子,不兜圈子。对实用写作而言,语言的简洁在内容上表现为尽可能简明扼要,便于阅读者把握要领。在文学写作上,则是直接诉诸阅读者的审美想象和情感体验,所以其语言的简洁体现为能够运用尽可能少 的文字去调动阅读者的审美想象和情感体验。语言的生动性 差异,理论写作中的语言生动是由语言表述形式的严密而流 畅,与其所表达的认识内容的深刻而透彻相互结合,共同形成的一种令人茅塞顿开、酣畅淋漓之感。对实用写作而言,则需要告知的内容

《基础写作》形考5

1.从言之有物、言之有文、言之有序等不同角度,全面阐述您对文体差异的理解。 答:(1)言之有物,即通常所说的文本内容,包括文本材料与思想两方面因素。材料中的文体差异就是指在写作中对材料的选用要注意不同文体的具体要求,例如在新闻写作中,所选用材料就要注意材料的真实性与时效性。在理论文章的中,就要强调材料的真理性与权威性,要充分注重其作为论据的意义。而在实用写作中,材料的选用则要特别讲究实用性与针对性,能够为读者提供“立竿见影”的认识对象。思想中的文体差异,主要就是指文本思想的基本的意旨或倾向就是宽泛的、不确定的,可以容纳多种理解。由于在不同文体的写作中,文本思想呈现出不同的存在形态,有观念形态的,也有情感形态的;有直接形态的,也有间接形态的,这就是文体特性的鲜明体现。例如在新闻写作中,作者描述的就是客观事实,但就是作者本身又根据自身的经验与瞧法存在不同的观点,就往往会根据自身的观点选择报道的对象或者就是报道的角度,以此来间接地表达作者的观点与写作意图。而在理论写作中,其文本思想就是以论点的形式文本中直接提出,并通过组织一定的论据进行严密的逻辑论证,而最终得以确立。因此可以说,在理论写作中,文本思想就是以观念的形态与逻辑推论的方式直接得以表现的。 (2)言之有序,主要就是文本的结构安排问题。不同文体对文本的结构安排都有各自的特殊要求。例如新闻(消息)的结构就就是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穿插安排)与结语几个部分组成。科技论文的结构通常就是由绪论、材料与方法、观察与结果、讨论、总结、图片与说明、参考文献、外文摘要这样几个部分组成,前五项就是正文内容,后三项为论文附件。诗歌则要求分行分节,戏剧要求分幕分场,电影电视要求分镜头组接(蒙太奇)等等。 (3)言之有文,就是指文体与语体的统一,即不同文体应当具有相应的、不同的语言风格。主要包括准确性、简洁性、生动性差异。准确性文体差异,就是因为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准确性的具体内涵就是因体而异的。例如理论写作的准确性指的就是概念使用上的科学性。经济与法律类文书制作中,准确性还包括释义上的唯一性,即不得有多种解释。简洁性问题差异。对理论写作而言,语言的简洁在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