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隔离式电源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输出多组电压的隔离方案

输出多组电压的隔离方案

输出多组电压的隔离方案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随着电子设备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对于输出多组电压的隔离方案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现代的电子系统中,往往需要同时输出多组不同电压的信号,这就需要在信号之间进行良好的隔离,以保证各个信号之间不会干扰或者相互影响。

为了实现输出多组电压的隔离方案,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常见的方法:一、使用隔离放大器隔离放大器是一种专门用于实现信号隔离的器件,它可以将输入信号分离开来,同时保持其原始信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通过设置不同的增益和偏置电压,可以实现不同电压的输出,从而满足多组电压输出的需求。

二、使用变压器变压器是一种常用的电气器件,通过变换输入电压的大小,可以实现输出不同电压的功能。

在输出多组电压的隔离方案中,可以通过设计不同的绕组比例和变压器结构,实现多组输出电压同时传输,而且在传输过程中可以有效地进行电气隔离。

三、使用隔离电容输出多组电压的隔离方案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技术问题,需要结合实际需求和电路设计,选择合适的隔离器件和方案来实现。

在现代电子系统的应用中,对于多组电压输出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因此研究和探索适合的隔离方案也显得尤为重要。

希望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实践应用,能够为输出多组电压的隔离方案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第二篇示例:电压隔离是电气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它能够有效地保护电路中的电子设备和人员安全。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经常需要输出多组电压,而为了确保这些不同电压之间的隔离,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措施。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输出多组电压的隔离方案。

一、使用变压器变压器是最常见的隔离电压的设备,它能够将输入的电压转换成需要的输出电压。

在输出多组电压的场景中,可以选择带多路二次输出的变压器,通过将不同的二次线圈连接到不同的负载上,实现输出多组电压的需求。

这种方案简单可靠,成本较低,适用于许多小型电气设备。

隔离变压器是一种特殊的变压器,它在输出端和输入端之间具有额外的绕组,能够实现输入输出之间的电气隔离。

大功率装置用多路输出高压隔离新型开关电源设计方案

大功率装置用多路输出高压隔离新型开关电源设计方案

大功率装置用多路输出高压隔离新型开关电源设计夏凌辉,吕征宇,费万民(浙江大学电力电子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27)摘要:基于专利技术[1],通过设计高频交流电流源和一种特殊的输岀变压器,研制了一种用于短路故障限流器中晶闸管驱动的多输岀开关电源。

给岀了主电路拓扑结构,叙述了输岀变压器的结构及特点,分析了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了校验电源有效性的仿真,开发了一台样机并成功应用在限流器实验装置中。

关键词:多路输岀;高压隔离;驱动电源;短路故障限流器1引言随着高压大功率电力电子装置的不断发展,串接在一起的驱动电源之间,往往需要承受极高的工作电压。

近来,多级隔离技术越来越多地被用在电路的驱动系统中,以满足高电压隔离的需要;但这同时也使得开关管的驱动电路越来越复杂。

如图1所示是一个使用在三相接地系统中的固态短路限流器。

它是由晶闸管三相整流器和一个限流电感组成的。

限流器主要被用在15kV的电力系统中。

考虑到电源电压的波动,晶闸管阻断电压限制和均压系数等因素,图1中所示限流器中的每个晶闸管阀在实际中必须要用8 个6kV等级的晶闸管串联组成。

这样在限流器中的晶闸管总数达到了64个,则至少需要有61路高压隔离驱动电源用到这些晶闸管的门极驱动中。

所以,开发一个新型的电源用作限流器中晶闸管的门极驱动电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图1 三相接地系统固态短路限流器主电路拓扑Dusan M. Raonic [2]提出了一种晶闸管自我供能的门极驱动方式,它把一个缓冲电容作为能量存贮单元,解决了几乎每个功率开关管都存在的对隔离电源的需求。

但是,这种方式只能被用于工作在功率变换器直流侧的晶闸管和GTO的门极驱动中。

Chang Liuchen [3]研制了一种驱动板电源用于三相逆变器中大功率IGBT的驱动,它通过一个多绕组的变压器,实现了4路相互隔离的输岀。

这种电源的缺点是随着输出路数和隔离电压的增加会导致变压器的结构很复杂,体积极庞大。

10w隔离电源方案

10w隔离电源方案

10w隔离电源方案隔离电源是指在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有一个适当的绝缘层来隔离输入端和输出端的电气连接。

它主要用于保证电路之间的安全隔离、减少电感和电容的耦合、提供电流的稳定性等方面。

下面是一份关于10W隔离电源方案的参考内容。

1. 选取隔离电源的类型:根据应用环境、功率需求和成本因素,可以选择各种类型的隔离电源,如交流输入型、直流输入型、带电池备份型等。

根据10W功率的需求,可以选择适合的交流输入型或直流输入型隔离电源。

2. 计算电源的输出参数:根据实际的应用需求,确定电源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

输出电压一般根据所驱动的设备来决定,常见的输出电压有5V、12V、24V等。

输出电流则根据所驱动设备的功率需求来确定。

3. 设计电源的输入保护:为了保护电源内部电路免受输入端电压的不稳定、突变等因素的影响,可以采用过压保护、欠压保护、过流保护等手段。

过压保护可以采用电压稳压器或电压调节电路,欠压保护可以采用欠压检测电路,过流保护可以采用电流保护电路等。

4. 选择合适的隔离电源模块:市场上有许多成熟的隔离电源模块可供选择,可以根据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隔离电源模块。

在选择时要考虑到输出电压的稳定性、效率、温升以及电源模块的可靠性等。

5. 进行电路原理图设计:根据选定的隔离电源模块的规格和要求,设计电路原理图。

电路原理图中要包括输入滤波电路、隔离变压器、电源模块、输出电路等。

6. 进行电路布局和走线设计:根据电路原理图设计合理的电路布局和走线。

电路布局要避免高功率部件与低功率部件之间的相互干扰,走线要考虑到信号的参考面和信号路径的最短长度等因素。

7. 进行电路仿真和优化:使用电路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和优化,验证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

可以根据仿真结果对电路进行优化和调整。

8. 进行电路板设计和制造:将电路原理图转换为电路板设计,并进行电路板的制造和组装。

制造过程中要注意电路板的层间绝缘、焊接质量和电路板尺寸与布局的合理性等。

隔离电源方案

隔离电源方案

隔离电源方案隔离电源方案1. 引言在电子设备的设计和应用中,隔离电源是一种重要的电源方案。

隔离电源具有将输入电源和输出电路完全隔离的特性,可以提供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隔离电源的工作原理和常见的实现方式,并探讨其在不同应用领域的优势和具体设计要点。

2. 隔离电源的工作原理隔离电源通过使用变压器将输入电源和输出电路进行物理隔离,从而实现输入和输出之间的电气隔离。

其主要工作原理如下:1. 输入侧变压器:隔离电源的输入侧通过变压器将输入电压变换为合适的电压,并且在变压器中通过绝缘层实现输入和输出之间的电气隔离。

变压器还可以提供电源交流信号的相位变换功能。

2. 输出侧整流和滤波:隔离电源的输出侧通常需要进行整流和滤波处理,将交流信号转换为稳定的直流电压。

这可以通过整流桥和滤波电容来实现。

3. 输出侧稳压和保护:隔离电源的输出侧还需要进行稳压和保护的处理,以确保输出电压在设定范围内稳定,并且可以对过载、短路等异常情况进行保护。

3. 隔离电源的实现方式隔离电源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实现方式:1. 离线开关电源:这种方式是一种常见的隔离电源实现方式,通过离线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实现输入和输出之间的电气隔离。

离线开关电源具有高效率、稳定性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通信设备等领域。

2. 直流-直流隔离电源:这种方式将输入直流电源转换为另一个输出直流电源,通过变压器的物理隔离实现输入和输出之间的电气隔离。

这种方案常见于工业控制、充电器等领域。

3. 带有光耦隔离的电源:在一些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场合,可以采用带有光耦隔离的电源方案。

光耦隔离可以通过光电转换器实现输入和输出之间的电气隔离,具有较高的抗干扰性和安全性。

4. 隔离电源的应用领域隔离电源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1. 工业控制:在工业控制系统中,由于环境复杂、噪声干扰较大等特点,使用隔离电源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性。

dcdc隔离电源的共模抑制方案

dcdc隔离电源的共模抑制方案

dcdc隔离电源的共模抑制方案
DCDC隔离电源是一种常用的电源供应方案,它可以将输入电源与输出电源完全隔离开来,从而有效地防止共模噪声的传递。

共模噪声是指同时出现在输入电源的正负极之间的噪声信号,它会对电路的正常工作产生干扰。

为了提高共模抑制能力,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案:
1. 优化电源布局:将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开布置,尽量减小它们之间的电磁耦合。

合理规划电源线路的走向,避免过长的线路和过近的距离,以减少共模噪声的传播。

2. 采用滤波器:在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设置滤波器,可以有效地滤除共模噪声。

滤波器的设计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参数,以确保共模噪声的抑制效果。

3. 使用高品质元件:选择高品质的电容和电感元件,可以提高共模抑制能力。

同时,合理选择元件的参数,如电容的额定电压和电感的电感值,以确保元件在工作时能够有效地抑制共模噪声。

4. 增加屏蔽层:在电源电路周围添加屏蔽层,可以有效地阻挡外部的电磁干扰,减少共模噪声的影响。

5. 优化接地设计:合理规划电源电路的接地方式,减少接地回路的干扰。

同时,通过增加接地电阻和隔离接地等方式,提高电源电路的共模抑制能力。

通过合理的电路设计和元件选择,可以提高DCDC隔离电源的共模抑制能力。

这些方案旨在减小共模噪声的影响,保证电路的稳定运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在实际应用中,还应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调试和优化,以达到最佳的共模抑制效果。

隔离电源 方案

隔离电源 方案

隔离电源方案介绍隔离电源是一种用于提供电力输出并保护用户和电路免受电池故障、电击等风险的装置。

隔离电源在工业、医疗、通信等领域广泛使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隔离电源的原理、应用以及不同的方案。

隔离电源原理隔离电源是通过电力变压器将输入电流和输出电流间隔离,从而提供隔离的电力输出。

典型的隔离电源包括输入端、变压器和输出端。

输入端将交流电输入,并通过变压器将电流转换为所需的电压和电流输出。

输出端将电力输出,并且与输入端完全隔离,以避免潜在的电击和其他风险。

隔离电源的应用隔离电源在各种领域都有广泛应用,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工业应用在工业领域,隔离电源常用于机械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以及各种电动装置。

隔离电源不仅提供了稳定的电力输出,还可以保护设备免受电力波动和其他干扰的影响。

医疗设备在医疗设备中,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

隔离电源可以为手术室设备、监护仪器和其他医疗设备提供可靠的电力输出,同时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通信设备隔离电源广泛应用于通信设备中,如无线基站、卫星通信设备和网络交换机等。

这些设备通常需要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并且要求输出与输入完全隔离,以提供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隔离电源的类型隔离电源有多种不同的类型和方案,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隔离电源方案:变压器式隔离电源变压器式隔离电源是最常见和传统的隔离电源类型。

它使用电力变压器将输入电流和输出电流隔离,提供稳定的电力输出。

这种类型的隔离电源成本相对较低,适用于大多数一般应用。

光耦隔离电源光耦隔离电源使用光耦器将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隔离。

它通过光电耦合器将输入端的电流、电压转换为光信号,并通过输出端的光电耦合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输出。

它具有高速隔离和较低的电磁干扰,适用于需要高速信号隔离的场景。

直流隔离电源直流隔离电源是专门为直流电路设计的隔离电源。

它使用直流变压器将输入电流和输出电流隔离,并提供稳定的直流电力输出。

直流隔离电源通常用于电池供电设备、电动车辆充电等应用。

常用DCDC电源电路方案设计

常用DCDC电源电路方案设计

常用DC /DC电源电路设计方案分析1、DC/DC电源电路简介DC/DC电源电路又称为DC/DC转换电路,其主要功能就是进行输入输出电压转换。

一般我们把输入电源电压在72V以内的电压变换过程称为DC/DC转换。

常见的电源主要分为车载与通讯系列和通用工业与消费系列,前者的使用的电压一般为48V、36V、24V 等,后者使用的电源电压一般在24V以下。

不同应用领域规律不同,如PC中常用的是12V、5V、3.3V,模拟电路电源常用5V 15V,数字电路常用3.3V等。

结合到本公司产品,这里主要总结24V以下的DC/DC电源电路常用的设计方案。

2、DC/DC转换电路分类DC/DC转换电路主要分为以下三大类:(1)稳压管稳压电路。

(2)线性(模拟)稳压电路。

(3)开关型稳压电路3、稳压管稳压电路设计方案稳压管稳压电路电路结构简单,但是带负载能力差,输出功率小,一般只为芯片提供基准电压,不做电源使用。

比较常用的是并联型稳压电路,其电路简图如图(1)所示,选择稳压管时一般可按下述式子估算:(1) Uz=Vout; (2)Izmax=(1.5-3)I Lmax (3)Vin=(2-3)Vout这种电路结构简单,可以抑制输入电压的扰动,但由于受到稳压管最大工作电流限制,同时输出电压又不能任意调节,因此该电路适应于输出电压不需调节,负载电流小,要求不高的场合,该电路常用作对供电电压要求不高的芯片供电。

有些芯片对供电电压要求比较高,例如AD DA芯片的基准电压等,这时候可以采用常用的一些电压基准芯片如MC1403 ,REF02,TL431等。

这里主要介绍TL431、REF02的应用方案。

3.1 TL431常用电路设计方案TL431是一个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的三端可调分流基准电压源。

它的输出电压用两个电阻就可以任意地设置到从Vref(2.5V)到36V范围内的任何值。

该器件的典型动态阻抗为0.2Ω,参考电压源误差1%,输出电流为1.0-100mA。

高PF、隔离式 T8 LED照明驱动电源解决方案

高PF、隔离式 T8 LED照明驱动电源解决方案

Connect to PIN 7
14
© Copyright 2010 Power Integrations
高PF、隔离式T8 LED驱动解决方案:EG 精确的输出恒流
全范围输入可实现+/-10%的恒流
不同输入电压的输出电流
0.320
32 mA (小于 +/- 6%)
A 输出电流( 单位: )
19
高PF、隔离式T8 LED驱动解决方案:LNK406EG 实现5%的恒流(高压输入)实测结果
输出电压与电流
0. 306
输出电流( 单位:A )
0. 304 0. 302 0. 300 0. 298 0. 296 0. 294 180 200 220
2 mA (小于 +/- 1%)
240
260
输入电压 ( 单位V A C )
GND
5
7
Note: Core connect to PIN7
4(结束) 3(开始) GND (结束)
2UEW 0.25 mm 13圈 – 初级 (顺时针) 2UEW 0.25 mm 13圈 –初级 (顺时针)
3层胶布 电气规格: 1. 初级感量 (Lp) = 800 uH ± 7% @66 kHz 0.4 V 2. 初级漏感 <20 uH @66 kHz 0.4 V 3. 抗电强度 = 3 kV, 50/60 Hz,1 min 材料: 1. 磁芯 : 特殊EER25 (铁氧体 TDK PC40 或其他等效) 2. 骨架 : 卧式 (5+5 脚). 3. 绕线 (初级和辅助绕组) : 类型 2-UEW 4. 绕线 (次级绕组) : 三层绝缘线 5. 绕组间绝缘胶布 :3M1298 或其他等效 组装 : 1. 组立后需要泡凡立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性能隔离式电源设计方案
背景
对于高效率地将配电总线电压转换成隔离式低电压,预制的隔离式DC/DC 转换器和模块提供了一种简单但相对昂贵的解决方案。

不过,现成有售的设计可能无法提供全部所需功能,因此在很多应用中,需要定制设计。

利用分立式PW M控制器开发自己的解决方案,成本低廉得多,而且能灵活地满足各种苛刻的要求,例如特殊的外形尺寸或非标准输入及输出电压等。


最近在控制器技术领域取得的进步可提供更多功能,这些进步也简化了设计隔离式电源的任务。

因此,设计师现在正在考虑,在他们的最终应用中,分立式设计是否有意义。

尤其是具备有源箝位复位的正向转换器,由于其卓越的效率和更低的组件压力,已经广泛用于定制电源中。

尽管在隔离式降压型拓扑中,正向转换器是最简单的,但是有源箝位复位方法引入了性能限制和对潜在的可靠性问题的担忧,这些担忧限制了正向转换器的使用范围。

凌力尔特公司的第二代LTC3765/LTC3766 芯片组采用一种正在申请专利的方法,消除了具备有源箝位复位的正向转换器之性能限制以及对其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