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的规范化治疗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痛风ppt课件完整版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关节损伤及畸形预防
早期诊断和治疗
及早发现并治疗痛风,避免尿酸盐在关节内 沉积,减少关节损伤。
药物治疗
使用降尿酸药物,如别嘌醇、丙磺舒等,降 低血尿酸水平,减少尿酸盐在关节内的沉积 。
非药物治疗
通过饮食调整、增加水分摄入、减轻体重等 非药物手段,降低血尿酸水平。
肾功能不全防治策略
04
04
非药物治疗方法探讨
饮食调整与营养支持
低嘌呤饮食
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如内脏、海鲜等,降 低尿酸生成。
控制总热量摄入
提供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促 进尿酸排泄。
增加水果、蔬菜摄入
减轻体重,改善代谢状况,降低痛风发作风 险。
适量饮水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尿酸排泄,减 少痛风发作。
运动康复与物理治疗
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尿酸测定、尿常规、血沉 、C反应蛋白等。其中,血尿酸测 定是诊断痛风的重要指标,但需 注意其波动性和影响因素。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可发现关节破坏和痛风石 ,超声可发现关节积液和滑膜增 生,双能CT和MRI可更准确地评 估关节病变和软组织受累情况。
鉴别诊断及相关疾病
对治疗的信心。个性化治疗方案制定 Nhomakorabea02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饮食调整
、运动建议等,提高治疗效果。
定期随访和评估
03
安排定期随访计划,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持续评估和调整治疗方
案,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痛风ppt课件完整版
目录
• 痛风概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原则与药物选择 • 非药物治疗方法探讨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患者教育与自我管理能力培养
痛风的诊治及调护(ppt)

痛风性关节炎的综合治疗
痛风性关节炎的综合治疗
改善生活方式 积极治疗与血尿酸升高相关的代谢性危
险因素 避免应用使血尿酸升高的药物 应用降低血尿酸的药物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合并心血管疾病诊治建议中国专家共识
痛风性关节炎的综合治疗
1.膳食 热量:控制体重、避免肥胖。 酒及饮料:严格忌酒,特别是啤酒。国内有学
发作与缓解交替
• 软组织肿胀 • 关节软骨边缘破坏 • 骨质凿蚀样缺损
痛风的临床分期
病情纤延及慢性
尿酸盐反复沉积使局部组织发生慢性异物样反 应,沉积物周围被单核细胞、上皮细胞和巨噬 细胞包绕,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结节,称为痛风 石。
慢性的标志 多数患者起病10年后才出现。 高尿酸血症患者,若未治疗5年后12%可出现痛
风湿性疾病
Rheumatic disease
晶体相关性疾病 Crystal related arthropathies
发病机制 尿酸产生过多 尿酸排泄减少 高尿酸血症 尿酸盐晶体沉积 痛风
发病机制
痛风
痛风性急性关节炎
痛风石形成及慢性关节炎
肾脏病变:慢性尿酸盐肾病
急性尿酸性肾病 泌尿系统尿酸性结石
痛风的诊治及调护(ppt)
痛风的诊治及调护
痛风的定义
持续、显著的高尿酸血症,在多种因素影响下,过饱和 状态的单水尿酸钠(MSU)微小结晶析出,沉积于关节内 、关节周围、皮下、肾脏等部位,引发急、慢性炎症和 组织损伤,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一种疾病。
痛风的属性
代谢性疾病
Metabolic disease
痛风—临床疾病
尿酸的产生
高尿酸血症的产生
成年人的 高尿酸血症 排出减少占90%
流行病学
痛风的诊断与治疗 ppt课件

17
ppt课件
痛风急性发作诱因
饮酒
出血
高嘌呤饮食
急性痛(感染)
创伤
药物
手术(术后3~5天) 放疗
18
ppt课件
诊断标准
关节液中有特异性尿酸盐结品或用化学方法或偏振光显微镜证实痛风 石中含尿酸盐结晶,或具备以下12项(临床、实验室、x线表现)中6项 1、急性关节炎一次以上的发作
2、1天内炎症达高峰 3、单关节炎发作 4、可见关节发红 5、第一跖趾关节疼痛或肿胀 6、单侧第一跖趾关节受累 7、单侧跗关节发作 8、痛风石(证实或可疑) 9、高尿酸血症 10、(X线证实)关节内偏心性肿胀 11、无骨侵蚀的骨皮质下囊肿(x线证实) 12、发作时关节液微生物培养阴性
8
ppt课件
症状和体征
间歇发作期
急性关节炎缓解后一般无明显后遗症 状,有时仅有患部皮肤色素沉着、脱 屑、刺痒等。多数患者在初次发作后 1—2年内复发,随着病情的进展,发 作次数逐渐增多,症状持续时间延长 ,无症状间歇期缩短,甚至症状不能 完全缓解,且受累关节逐渐增多。从 下肢向上肢、从远端小关节向大关节 发展,出现指、腕、肘等关节受累, 少数患者可影响到肩、髋、骶髂、胸 锁或脊柱关节,也可累及关节周围滑 囊、肌腱、腱鞘等部位,症状和体征 渐趋不典型。
11
ppt课件
辅助检查
血-尿酸、相关血脂、血糖 尿-尿酸、PH值 关节液-鉴别晶体、炎性 组织学检查-尿酸盐结晶 X线-骨质破坏
12
ppt课件
辅助检查
13
ppt课件
关节液检测
• 量-增多,外观-白色 • 细胞数-增多 • 结晶-偏振光显微镜下-被白细胞吞
噬或游离、针状、负性双折光
14
痛风的诊断与治疗讲课精品PPT课件

氮之间的关系还不清楚。随着肾功能的减退,每单位肾小球的尿酸分泌量是
增加的,但肾小管的分泌能力基本不变,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也是降低的,
肾外尿酸的清除能力明显增加。
1、肾小管分泌受抑制:最为重要的机制之一。由于药物、中毒、或内源
噻嗪类利尿剂、糖皮质激素、 抗痨药、环孢菌素A 创伤与手术:外伤、烧伤、外科手术等 饮食习惯:饮食无度、酗酒和高嘌呤饮食等
痛风的发病机制
尿酸盐在组织中沉积 除中枢神经系统外,任何组织中都有尿酸盐存在 血液中尿酸溶解度为381µmol/l(6.4mg/dl)
(PH7.4,37℃),大于此值而呈饱和状态 在尿中的沉积:与PH值有关
痛风的诊断与治疗
( zout )
痛风定义及临床特点
痛风(zout)是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 炎,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和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特征 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并可发生尿酸盐肾病、 尿酸性尿路结石等,严重者可出现关节致残、肾功能不全。痛风常与中心 性肥胖、高血脂症、糖尿病、高血压以及心脑血管病伴发。
60%参与代谢 (每天排泄约500~1000mg)
2/3
1/3
肾脏排泄600mg/日
肠内分解200mg/日
肾脏对尿酸的排泄
分类
类
型
原发性
一、酶及代谢缺陷
1. PRPP 合成酶活性增加 2.HGPRT 部分缺少
二、原因未明的分子缺陷
1. 产生过多 2. 排泄减少
继发性
一、伴有嘌呤合成增多
1.HGPRT 完全缺乏 2. 葡萄糖 -6- 磷酸酶缺乏
肾功能减退,由于药物、中毒或内 源性代谢产物抑制尿酸排泄和 收增加
《痛风诊疗规范(2023版)》解读PPT课件

建议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 ,评估病情控制情况,及 时调整治疗方案。
患者教育
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 提高患者对痛风的认识和 自我管理能力。
04 规范中的关键问题及解读
如何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强调病史采集的重要性
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包括症状发作频率、持续时间、诱发因素等 ,有助于准确判断痛风类型及病情严重程度。
强自我保健意识。
02
教会患者自我监测病情
指导患者掌握自我监测病情的方法,如定期测量血尿酸水平、观察关节
症状变化等,及时发现病情波动并采取相应措施。
03
培养患者良好的生活习惯
鼓励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有助于控制病情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05 规范实施中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02 痛风诊疗概述
痛风的定义和流行病学
痛风定义
痛风是一种由于尿酸代谢异常导致关节和周围组织炎症的慢性疾病,常表现为 急性关节炎发作、痛风石形成和尿酸性肾病等。
流行病学特点
痛风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发病,但不同地区和人群的发病率存在差异。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痛风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临床表现
痛风的典型症状包括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等,常见于 大脚趾、踝关节和膝关节等部位。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发 热、头痛、恶心等全身症状。
诊断方法
痛风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 检查。其中,血尿酸水平检测是诊断痛风的重要指标之一, 同时还需要结合关节液检查、X线检查等辅助手段进行综合判 断。
06 总结与展望
规范实施的意义和影响
提高痛风诊疗水平
通过规范的诊疗流程,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痛风,减少误诊 和漏诊,提高治疗效果。
患者教育
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 提高患者对痛风的认识和 自我管理能力。
04 规范中的关键问题及解读
如何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强调病史采集的重要性
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包括症状发作频率、持续时间、诱发因素等 ,有助于准确判断痛风类型及病情严重程度。
强自我保健意识。
02
教会患者自我监测病情
指导患者掌握自我监测病情的方法,如定期测量血尿酸水平、观察关节
症状变化等,及时发现病情波动并采取相应措施。
03
培养患者良好的生活习惯
鼓励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有助于控制病情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05 规范实施中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02 痛风诊疗概述
痛风的定义和流行病学
痛风定义
痛风是一种由于尿酸代谢异常导致关节和周围组织炎症的慢性疾病,常表现为 急性关节炎发作、痛风石形成和尿酸性肾病等。
流行病学特点
痛风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发病,但不同地区和人群的发病率存在差异。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痛风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临床表现
痛风的典型症状包括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等,常见于 大脚趾、踝关节和膝关节等部位。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发 热、头痛、恶心等全身症状。
诊断方法
痛风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 检查。其中,血尿酸水平检测是诊断痛风的重要指标之一, 同时还需要结合关节液检查、X线检查等辅助手段进行综合判 断。
06 总结与展望
规范实施的意义和影响
提高痛风诊疗水平
通过规范的诊疗流程,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痛风,减少误诊 和漏诊,提高治疗效果。
痛风治疗规范ppt课件

痛风治疗规范
-
1
2012 ACR指南
-
2
两个部分
第一篇 降尿酸治疗 慢性痛风石性痛风
第二篇 镇痛治疗 抗炎治疗 痛风性关节炎发作的抗炎药物预防
因为缺乏RCT证据,不涉及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的处理
-
3
流行病学
美国成年人痛风患病率为3.9%,全美有约830万痛风患者 痛风患者增多的原因主要与促发高尿酸血症的合并症:高血
降尿酸治疗应使症状、体征得到有效的、持续的改善,尿酸 水平至少应该降至 <6mg/dl,一般应<5mg/dl
或者说对所有痛风患者降尿酸目标是血尿酸<6mg/dl,但对 于有痛风石的患者,应该降至5mg/dl以下
-
6
降尿酸治疗
别嘌醇的起始剂量不应超过100mg/d,中、重度慢性肾功能不 全的患者应该从更小的剂量(50mg/d)开始,然后逐渐增加 剂量,找到适合的维持剂量。维持剂量可以超过300mg/d,甚 至在CKD患者中也可以超过此剂量
-
11
降尿酸治疗
评析 对于使用足量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后仍不能“达标”的 患者,可以合并使用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在国内,该 观点也较早被接收 合并哪种药物?什么时候开始合并用药?何为“足量”? 我们认为应该是药物说明书所载的最大允许剂量,但是 应该充分考虑最大剂量时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对于肾 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更为谨慎
-
13
降尿酸治疗
评析 国际上一些痛风治疗指南包括中国指南大多认为:降尿 酸治疗均应在急性发作平息至少2周后方可开始。 “指南”首次提出,在有效抗炎药物“保护”下,降尿 酸治疗并非禁忌。这一新观点值得在以后的临床实践中 加以证实
-
14
促尿酸排泄药物
-
1
2012 ACR指南
-
2
两个部分
第一篇 降尿酸治疗 慢性痛风石性痛风
第二篇 镇痛治疗 抗炎治疗 痛风性关节炎发作的抗炎药物预防
因为缺乏RCT证据,不涉及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的处理
-
3
流行病学
美国成年人痛风患病率为3.9%,全美有约830万痛风患者 痛风患者增多的原因主要与促发高尿酸血症的合并症:高血
降尿酸治疗应使症状、体征得到有效的、持续的改善,尿酸 水平至少应该降至 <6mg/dl,一般应<5mg/dl
或者说对所有痛风患者降尿酸目标是血尿酸<6mg/dl,但对 于有痛风石的患者,应该降至5mg/dl以下
-
6
降尿酸治疗
别嘌醇的起始剂量不应超过100mg/d,中、重度慢性肾功能不 全的患者应该从更小的剂量(50mg/d)开始,然后逐渐增加 剂量,找到适合的维持剂量。维持剂量可以超过300mg/d,甚 至在CKD患者中也可以超过此剂量
-
11
降尿酸治疗
评析 对于使用足量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后仍不能“达标”的 患者,可以合并使用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在国内,该 观点也较早被接收 合并哪种药物?什么时候开始合并用药?何为“足量”? 我们认为应该是药物说明书所载的最大允许剂量,但是 应该充分考虑最大剂量时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对于肾 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更为谨慎
-
13
降尿酸治疗
评析 国际上一些痛风治疗指南包括中国指南大多认为:降尿 酸治疗均应在急性发作平息至少2周后方可开始。 “指南”首次提出,在有效抗炎药物“保护”下,降尿 酸治疗并非禁忌。这一新观点值得在以后的临床实践中 加以证实
-
14
促尿酸排泄药物
痛风演示课件

应戒酒。
处理方法指导
痛风发作期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碱等药物缓 解疼痛和炎症;间歇期和慢性期可使用降尿酸药物如
别嘌醇、丙磺舒等控制血尿酸水平。
输入 局标部治题疗
对于局部关节炎症较重的患者,可采用关节腔内注射 糖皮质激素等方法进行局部治疗。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痛风治疗需综合考虑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 方案,包括药物治疗、饮食控制、生活方式调整等多
遗传因素
痛风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遗传 因素在痛风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临床表现与分型
临床表现
痛风的主要症状包括关节疼痛、红肿、发热等。疼痛 通常突然发作,程度剧烈,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天。受 累关节常见于大脚趾、脚踝、膝关节等。此外,痛风 还可引起肾脏病变、尿路结石等并发症。
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程特点,痛风可分为急性痛风性关节 炎、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及肾脏病变等类型。其 中,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最常见的类型,表现为关节的 急性炎症发作。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则是由长期尿酸盐沉 积引起的慢性炎症和关节破坏。痛风石是尿酸盐在软组 织中沉积形成的结节,可引起局部疼痛和功能障碍。肾 脏病变包括尿酸性肾病和尿酸性尿路结石等,严重者可 导致肾功能衰竭。
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尿酸测定、尿常规检查、关节液检查等。血尿酸测定 是诊断痛风的重要指标,但需注意血尿酸水平受多种因素影 响。
影像学检查
包括X线检查、超声检查、双能CT等。X线检查可发现关节骨 质破坏和痛风石,超声检查可发现关节积液和滑膜增生,双 能CT可更准确地检测尿酸盐结晶。
鉴别诊断及相关疾病
鉴别诊断
02
痛风遗传学研究
痛风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遗传学研究发现了多个与痛风相关的基因
处理方法指导
痛风发作期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碱等药物缓 解疼痛和炎症;间歇期和慢性期可使用降尿酸药物如
别嘌醇、丙磺舒等控制血尿酸水平。
输入 局标部治题疗
对于局部关节炎症较重的患者,可采用关节腔内注射 糖皮质激素等方法进行局部治疗。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痛风治疗需综合考虑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 方案,包括药物治疗、饮食控制、生活方式调整等多
遗传因素
痛风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遗传 因素在痛风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临床表现与分型
临床表现
痛风的主要症状包括关节疼痛、红肿、发热等。疼痛 通常突然发作,程度剧烈,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天。受 累关节常见于大脚趾、脚踝、膝关节等。此外,痛风 还可引起肾脏病变、尿路结石等并发症。
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程特点,痛风可分为急性痛风性关节 炎、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及肾脏病变等类型。其 中,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最常见的类型,表现为关节的 急性炎症发作。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则是由长期尿酸盐沉 积引起的慢性炎症和关节破坏。痛风石是尿酸盐在软组 织中沉积形成的结节,可引起局部疼痛和功能障碍。肾 脏病变包括尿酸性肾病和尿酸性尿路结石等,严重者可 导致肾功能衰竭。
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尿酸测定、尿常规检查、关节液检查等。血尿酸测定 是诊断痛风的重要指标,但需注意血尿酸水平受多种因素影 响。
影像学检查
包括X线检查、超声检查、双能CT等。X线检查可发现关节骨 质破坏和痛风石,超声检查可发现关节积液和滑膜增生,双 能CT可更准确地检测尿酸盐结晶。
鉴别诊断及相关疾病
鉴别诊断
02
痛风遗传学研究
痛风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遗传学研究发现了多个与痛风相关的基因
痛风的规范化治疗ppt课件

痛风的规范化治疗
痛风治疗新观点,痛风是一种可以治愈的难治性疾病(2013年欧 洲年会共识)。既然痛风可以治愈,为什么还那么多人反复发作, 久治不愈呢?有两方原因:
一、部分医师未认识到高尿酸血症的危害,不重视降血尿酸治疗。
二、患者缺乏痛风治疗相关知识,治疗不规范。常常表现为:
-
2
不重视早期治疗。 只在痛风发作期治疗。 长期滥用止痛药、糖皮质激素。 过于害怕药物的副作用,不能坚持血尿酸规范化达标治疗。 过度控制饮食。 对非药物治疗(饮食、运动、复查)不重视。
-
5
痛风综合规范化治疗由六个方面组成:
一、痛风的非药物治疗:管住嘴、迈开腿、控体重、多饮水
(一)管住嘴:体内20%的血尿酸来源于食物,控制饮食可在一定 程度上起到降尿酸和预防痛风急性发作的作用。
选用低嘌呤食物,避免食用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浓汤、肉 汁、海鲜。
-
6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豆类和豆制品所含的植物蛋白不容易被人 体消化吸收,尽量少吃)。
-
9
(三)控体重:控制体重使体重达标可有效预防痛风的发生。超重 或肥胖就应该减轻体重,减轻体重应循序渐进,否则容易导致酮 症或痛风急性发作。
(四)多饮水:每日饮水量2000-3000ml,增加尿酸排泄。以水、碱 性矿泉水、果汁等为好,不推荐浓茶、咖啡、碳酸饮料。
二、碱化尿液
-
10
-
11
碱化尿液可使尿酸结石溶解。尿液pH〈5.5时,尿酸呈过饱和状态, 溶解的尿酸减少;pH >6.5时,大部分尿酸以阴离子尿酸盐的形式 存在,尿酸结石最容易溶解并随尿液排出体外。因此,将尿PH维 持在6. 5左右最为适宜。
-
14
3.对于髙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选噻嗪类利尿剂以外的降压 药物。科素 亚(氯沙坦钾片)是目前经过验证的既能降压又能降 低血尿酸的降压可作为优先考虑的降压药物。
痛风治疗新观点,痛风是一种可以治愈的难治性疾病(2013年欧 洲年会共识)。既然痛风可以治愈,为什么还那么多人反复发作, 久治不愈呢?有两方原因:
一、部分医师未认识到高尿酸血症的危害,不重视降血尿酸治疗。
二、患者缺乏痛风治疗相关知识,治疗不规范。常常表现为:
-
2
不重视早期治疗。 只在痛风发作期治疗。 长期滥用止痛药、糖皮质激素。 过于害怕药物的副作用,不能坚持血尿酸规范化达标治疗。 过度控制饮食。 对非药物治疗(饮食、运动、复查)不重视。
-
5
痛风综合规范化治疗由六个方面组成:
一、痛风的非药物治疗:管住嘴、迈开腿、控体重、多饮水
(一)管住嘴:体内20%的血尿酸来源于食物,控制饮食可在一定 程度上起到降尿酸和预防痛风急性发作的作用。
选用低嘌呤食物,避免食用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浓汤、肉 汁、海鲜。
-
6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豆类和豆制品所含的植物蛋白不容易被人 体消化吸收,尽量少吃)。
-
9
(三)控体重:控制体重使体重达标可有效预防痛风的发生。超重 或肥胖就应该减轻体重,减轻体重应循序渐进,否则容易导致酮 症或痛风急性发作。
(四)多饮水:每日饮水量2000-3000ml,增加尿酸排泄。以水、碱 性矿泉水、果汁等为好,不推荐浓茶、咖啡、碳酸饮料。
二、碱化尿液
-
10
-
11
碱化尿液可使尿酸结石溶解。尿液pH〈5.5时,尿酸呈过饱和状态, 溶解的尿酸减少;pH >6.5时,大部分尿酸以阴离子尿酸盐的形式 存在,尿酸结石最容易溶解并随尿液排出体外。因此,将尿PH维 持在6. 5左右最为适宜。
-
14
3.对于髙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选噻嗪类利尿剂以外的降压 药物。科素 亚(氯沙坦钾片)是目前经过验证的既能降压又能降 低血尿酸的降压可作为优先考虑的降压药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尿酸理想目标值2:血尿酸<300ii raol/L可以减少和消失痛风石, 可预防关节破坏及肾损害。
(四)降低血尿酸的常用药物
降低血尿酸的常用药物
• 1、抑制尿酸生成药(推荐别嘌醇或非布索坦单药治疗)
• 抑制黄嘌呤氧化酶(X0),阻止次黄嘌呤和黄嘌呤代谢为尿酸, 从而减少了尿酸的生成。
• 适用于尿酸生成过多(尿尿酸彡1000mg/24h),肾功能受损、泌 尿系结石史、排尿酸药无效患者。
• 三、积极治疗与血尿酸升高相关的代谢性危险 因素
• 2006年欧洲抗风湿联盟(EULAR)关于痛风防治 建议中强调,积极控制高血脂症、高血压、高 血糖、肥胖和戒烟,是痛风治疗的重要组成部 分。
• 四、避免应用使血尿酸升高的药物
• 1.有些药物会导致血尿酸升高,应避免使用。 常见会导致血尿酸升高的药物有:阿司匹林( 大于2g/d) 、利尿剂、环孢素、他克莫司、尼 古丁、酒^、左旋 多巴、吡嗉酰胺、乙胺丁醇 等。
• (二)迈开腿:坚持适量运动,痛风患者比较适 宜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
• 运动量要适中,控制心率为:170-年龄(有氧 运动最大适宜心率)。
• 运动要循序渐进,首次运动时间15分钟;保持 2周增加到30分钟;再过 2周增加到45分钟, 可一直保持。因故暂停运动重新开始运动要重 新计算运动时间。
• (三)血尿酸控制目标
• 血尿酸控制在血清饱和浓度之下,而不是达到正常值即可,血 尿酸>400u mol/L仅仅减慢了进展而不能逆转病情。
• 国外的资料,有效的降尿酸治疗可以缩小痛风石。痛风石下降 速率与血尿酸 水平密切相关,血尿酸越低,痛风石缩小速度越 快。
• 尿酸理想目标值1:血尿酸<360Mmol/L能有效防止痛风的发生及 复发;
• 2、促尿酸排泄药(推荐苯溴马隆)
• 抑制近端肾小管对尿酸盐的重吸收,适合肾功能良好者,内生 肌酐清除率小于30ml/min时无效,尿尿酸大于600mmol/d时不 宜使用。
• 用药期间多饮水,尿量保持2000ml/d,并服用碳酸氢钠3~6g/d 。
• 用药应当谨慎,用药后要注意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停 药,积极治疗,避免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 痛风发作期不能开始降尿酸治疗,应先给予消炎镇痛治 疗直到缓解1-2周后再进行降尿酸治疗。
• 降尿酸治疗初期,可能因为血尿酸浓度迅速下降诱发 痛风急性发作,此时无需停药,可加用非甾体抗炎药 或秋水仙碱。一旦接受降尿酸治疗,建议不要停止。 大部分患者达标治疗就可获益,士治性痛风患者在能 耐受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血尿酸。
• 碱化尿液可使尿酸结石溶解。尿液pH〈 5.5时,尿酸呈过饱和状态,溶解的尿酸 减少;pH >6.5时,大部分尿酸以阴离子 尿酸盐的形式存在,尿酸结石最容易溶解 并随尿液排出体外。因此,将尿PH维持 在6. 5左右最为适宜。
• 常用的碱化尿液药物为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对 胃刺激比较大,可间断性服用,不建议长期连 续服用。
• 痛风综合规范化治疗由六个方面组成:
• 一、痛风的非药物治疗:管住嘴、迈开腿 、控体重、多饮水
• (一)管住嘴:体内20%的血尿酸来源于食 物,控制饮食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降尿酸 和预防痛风急性发作的作用。
• 选用低嘌呤食物,避免食用高嘌呤食物, 如动物内脏、浓汤、肉汁、海鲜。
•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豆类和豆制品所含 的植物蛋白不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尽量 少吃)。
• 2.对于需服用利尿剂且合并高血尿酸症的患者 ,避免应用噻嘆类利尿剂,同 时碱化尿液、多 饮水,保持每日尿量在2000患者 ,选噻嗪类利尿剂以外的降压药 物。科素 亚(氯沙坦钾片)是目
前经过验证的既能降压又能降低 血尿酸的降压可作为优先考虑的 降压药物。
• 每周运动5次以上即可。
• (三)控体重:控制体重使体重达标可有 效预防痛风的发生。超重或肥胖就应该减 轻体重,减轻体重应循序渐进,否则容易 导致酮症或痛风急性发作。
• (四)多饮水:每日饮水量2000-3000ml, 增加尿酸排泄。以水、碱性矿泉水、果汁 等为好,不推荐浓茶、咖啡、碳酸饮料。
• 二、碱化尿液
痛风的规范化治疗
• 痛风治疗新观点,痛风是一种可以治愈的 难治性疾病(2013年欧洲年会共识)。既 然痛风可以治愈,为什么还那么多人反复 发作,久治不愈呢?有两方原因:
• 一、部分医师未认识到高尿酸血症的危害 ,不重视降血尿酸治疗。
• 二、患者缺乏痛风治疗相关知识,治疗不 规范。常常表现为:
• 早期痛风治疗指南只强调急性期的治疗; 近期痛风治疗指南不仅强调急性期的治疗 ,同对开始关注缓解期的降尿酸治疗,尤 其是分层的降尿酸治疗。痛风治疗最新的 最佳方案:药物+非药物综合规范化治疗。 坚持规范化治疗,就能逐渐减少痛风发作 ,直至不再发作痛风,最终逆转和治愈痛 风。
• 用法用量:
• 别嘌醇:口服,成人用量:初始剂量一次50mg, —日1〜2次, 每周可递增 50〜lOOmg,至一日200〜300mg,分2〜3次服,每 2周检测血和尿尿酸水平,如已达控制目标,则不再增量,如 仍髙可再递增。但一日最大量不得大于600mg。
• 非布索坦:口服,起始剂量为40 mg,每日一次。如果2周后, 血尿酸水平 仍不低于360ii mol/L,建议剂量增至80mg,每日一 次。
• 五、使用合适的药物把 血尿酸控制到目标值
• (一)用药治疗原则 • 应满足以下其中1个条件: • 高尿酸血症(血尿酸超过530 u mol/L) • 痛风急性发作1次以上 • 痛风石形成 • 慢性持续性痛风关节炎 • 尿酸性肾石病,肾功能受损 • 发作时关节液中MSUM微结晶
• (二)用药注意事项
• 避免酒精饮料(特别要避免饮用啤酒)。
• 牛奶、鸡蛋、精肉等是优质蛋白,要适量 补充。嘌呤易溶于水,肉类可煮沸后去汤 食用,避免吃炖肉或卤肉。
• 注意:饮食控制必须兼顾到优质蛋白 质、碳水化合物、热量的合理均衡,
过度控制饮食有害健康。严格控制饮 食只能降低70-90pmol/L血尿酸,不 能只 吃疏菜、水果,否则会因为饥饿 、乳酸增加,痛风更容易发作。
(四)降低血尿酸的常用药物
降低血尿酸的常用药物
• 1、抑制尿酸生成药(推荐别嘌醇或非布索坦单药治疗)
• 抑制黄嘌呤氧化酶(X0),阻止次黄嘌呤和黄嘌呤代谢为尿酸, 从而减少了尿酸的生成。
• 适用于尿酸生成过多(尿尿酸彡1000mg/24h),肾功能受损、泌 尿系结石史、排尿酸药无效患者。
• 三、积极治疗与血尿酸升高相关的代谢性危险 因素
• 2006年欧洲抗风湿联盟(EULAR)关于痛风防治 建议中强调,积极控制高血脂症、高血压、高 血糖、肥胖和戒烟,是痛风治疗的重要组成部 分。
• 四、避免应用使血尿酸升高的药物
• 1.有些药物会导致血尿酸升高,应避免使用。 常见会导致血尿酸升高的药物有:阿司匹林( 大于2g/d) 、利尿剂、环孢素、他克莫司、尼 古丁、酒^、左旋 多巴、吡嗉酰胺、乙胺丁醇 等。
• (二)迈开腿:坚持适量运动,痛风患者比较适 宜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
• 运动量要适中,控制心率为:170-年龄(有氧 运动最大适宜心率)。
• 运动要循序渐进,首次运动时间15分钟;保持 2周增加到30分钟;再过 2周增加到45分钟, 可一直保持。因故暂停运动重新开始运动要重 新计算运动时间。
• (三)血尿酸控制目标
• 血尿酸控制在血清饱和浓度之下,而不是达到正常值即可,血 尿酸>400u mol/L仅仅减慢了进展而不能逆转病情。
• 国外的资料,有效的降尿酸治疗可以缩小痛风石。痛风石下降 速率与血尿酸 水平密切相关,血尿酸越低,痛风石缩小速度越 快。
• 尿酸理想目标值1:血尿酸<360Mmol/L能有效防止痛风的发生及 复发;
• 2、促尿酸排泄药(推荐苯溴马隆)
• 抑制近端肾小管对尿酸盐的重吸收,适合肾功能良好者,内生 肌酐清除率小于30ml/min时无效,尿尿酸大于600mmol/d时不 宜使用。
• 用药期间多饮水,尿量保持2000ml/d,并服用碳酸氢钠3~6g/d 。
• 用药应当谨慎,用药后要注意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停 药,积极治疗,避免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 痛风发作期不能开始降尿酸治疗,应先给予消炎镇痛治 疗直到缓解1-2周后再进行降尿酸治疗。
• 降尿酸治疗初期,可能因为血尿酸浓度迅速下降诱发 痛风急性发作,此时无需停药,可加用非甾体抗炎药 或秋水仙碱。一旦接受降尿酸治疗,建议不要停止。 大部分患者达标治疗就可获益,士治性痛风患者在能 耐受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血尿酸。
• 碱化尿液可使尿酸结石溶解。尿液pH〈 5.5时,尿酸呈过饱和状态,溶解的尿酸 减少;pH >6.5时,大部分尿酸以阴离子 尿酸盐的形式存在,尿酸结石最容易溶解 并随尿液排出体外。因此,将尿PH维持 在6. 5左右最为适宜。
• 常用的碱化尿液药物为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对 胃刺激比较大,可间断性服用,不建议长期连 续服用。
• 痛风综合规范化治疗由六个方面组成:
• 一、痛风的非药物治疗:管住嘴、迈开腿 、控体重、多饮水
• (一)管住嘴:体内20%的血尿酸来源于食 物,控制饮食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降尿酸 和预防痛风急性发作的作用。
• 选用低嘌呤食物,避免食用高嘌呤食物, 如动物内脏、浓汤、肉汁、海鲜。
•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豆类和豆制品所含 的植物蛋白不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尽量 少吃)。
• 2.对于需服用利尿剂且合并高血尿酸症的患者 ,避免应用噻嘆类利尿剂,同 时碱化尿液、多 饮水,保持每日尿量在2000患者 ,选噻嗪类利尿剂以外的降压药 物。科素 亚(氯沙坦钾片)是目
前经过验证的既能降压又能降低 血尿酸的降压可作为优先考虑的 降压药物。
• 每周运动5次以上即可。
• (三)控体重:控制体重使体重达标可有 效预防痛风的发生。超重或肥胖就应该减 轻体重,减轻体重应循序渐进,否则容易 导致酮症或痛风急性发作。
• (四)多饮水:每日饮水量2000-3000ml, 增加尿酸排泄。以水、碱性矿泉水、果汁 等为好,不推荐浓茶、咖啡、碳酸饮料。
• 二、碱化尿液
痛风的规范化治疗
• 痛风治疗新观点,痛风是一种可以治愈的 难治性疾病(2013年欧洲年会共识)。既 然痛风可以治愈,为什么还那么多人反复 发作,久治不愈呢?有两方原因:
• 一、部分医师未认识到高尿酸血症的危害 ,不重视降血尿酸治疗。
• 二、患者缺乏痛风治疗相关知识,治疗不 规范。常常表现为:
• 早期痛风治疗指南只强调急性期的治疗; 近期痛风治疗指南不仅强调急性期的治疗 ,同对开始关注缓解期的降尿酸治疗,尤 其是分层的降尿酸治疗。痛风治疗最新的 最佳方案:药物+非药物综合规范化治疗。 坚持规范化治疗,就能逐渐减少痛风发作 ,直至不再发作痛风,最终逆转和治愈痛 风。
• 用法用量:
• 别嘌醇:口服,成人用量:初始剂量一次50mg, —日1〜2次, 每周可递增 50〜lOOmg,至一日200〜300mg,分2〜3次服,每 2周检测血和尿尿酸水平,如已达控制目标,则不再增量,如 仍髙可再递增。但一日最大量不得大于600mg。
• 非布索坦:口服,起始剂量为40 mg,每日一次。如果2周后, 血尿酸水平 仍不低于360ii mol/L,建议剂量增至80mg,每日一 次。
• 五、使用合适的药物把 血尿酸控制到目标值
• (一)用药治疗原则 • 应满足以下其中1个条件: • 高尿酸血症(血尿酸超过530 u mol/L) • 痛风急性发作1次以上 • 痛风石形成 • 慢性持续性痛风关节炎 • 尿酸性肾石病,肾功能受损 • 发作时关节液中MSUM微结晶
• (二)用药注意事项
• 避免酒精饮料(特别要避免饮用啤酒)。
• 牛奶、鸡蛋、精肉等是优质蛋白,要适量 补充。嘌呤易溶于水,肉类可煮沸后去汤 食用,避免吃炖肉或卤肉。
• 注意:饮食控制必须兼顾到优质蛋白 质、碳水化合物、热量的合理均衡,
过度控制饮食有害健康。严格控制饮 食只能降低70-90pmol/L血尿酸,不 能只 吃疏菜、水果,否则会因为饥饿 、乳酸增加,痛风更容易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