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蓝光治疗的护理心得论文
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体会

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体会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医学界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方式,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就是其中的一个比较新颖的治疗方法。
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过程中,护士的护理十分关键,下面就是我的一些体会。
一、了解蓝光治疗的原理和方法作为护士,首先必须要了解蓝光治疗的原理和方法。
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原理就是通过蓝光的波长将胆红素转化成水溶性的物质,从而通过尿液和粪便排出体外。
而在治疗中,护士要熟悉蓝光仪器的使用方法、操作流程、注意事项等,并且要定期检测治疗的效果,及时调整治疗计划。
二、护理前准备在进行蓝光治疗前,护士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护理准备,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首先要查看患儿的基本情况,如出生情况、母亲孕期、分娩方式等,并询问母亲婴儿是否有任何不适症状。
其次要对患儿进行身体检查,如皮肤、黄疸程度、黄疸部位等,确保患儿的身体状况能够适应治疗。
此外,护士还需要准备好相应的治疗器材、防护用品、位置调整等,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需要注意的是,患儿的眼部、尿布、乳头等部位要避免暴露在蓝光照射区域。
三、知识普及与心理护理在治疗过程中,护士需要帮助父母了解黄疸治疗的原理、注意事项及预防黄疸的方法,让他们安心配合治疗。
同时,护士还需要在治疗过程中对患儿进行心理护理,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安全。
可以陪伴患儿说说话、唱唱歌,让他们感受到护士的关心和呵护。
在有需要时,护士要及时安抚患儿的情绪,让他们尽快适应治疗环境。
四、监护与安全蓝光照射是一项较为安全的治疗方法,但在治疗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风险。
因此,护士需要对患儿进行监护,一旦出现意外情况,要及时处理。
在治疗过程中,护士要时刻关注患儿的呼吸、心率、体温等指标的变化,确保治疗过程的安全。
五、记录和随访治疗结束后,护士需要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并对患儿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治疗开始时间、治疗时长、治疗次数、黄疸程度、不良反应等。
此外,护士还要注意进行后续的随访,跟踪患儿的治疗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后续的治疗。
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体会

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体会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体会,用中文写:
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护士在照射蓝光之前,会给宝宝做完全面的健康检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最合适的蓝光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护士主要工作就是通过蓝光照射宝宝,辅以加衣或掀被,每次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之内,为避免宝宝痛觉紊乱,护士会准备奶瓶或玩具以分散宝宝的注意力,同时,还要注意宝宝的血清胆红素浓度是否有明显下降,结束蓝光照射后,再为宝宝进行健康评估,确立最适当的后续护理。
当然,在全程护理过程中,护士要结合宝宝的身体情况,做好观察和安抚的工作,以满足宝宝的心理需求,保障宝宝的健康成长。
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体会

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体会
近几年,新生儿黄疸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临床上,医生通常采用蓝光治疗来帮助新生儿黄疸的康复。
本人作为护士,曾接受过一位新生儿黄疸患儿的护理,结合实践经验总结出以下护理体会,以期对他人有所帮助。
首先,在进行蓝光治疗前,护士要和医生认真沟通,了解患儿情况。
包括蓝光治疗安全性、蓝光强度、蓝光时间等等,以便在护理中能做到精准有效。
其次,在实施蓝光治疗时,护士应该考虑到安全性,一定要确保新生儿处于安全的环境,在蓝光治疗期间,要特别注意新生儿的身体状况。
此外,护士要与家人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反馈患儿黄疸控制情况,同时鼓励家属配合治疗,及时完成护理。
护士在实施蓝光治疗的过程中,要认真观察患儿的反应情况。
如果新生儿有任何不适的表现,要及时停止治疗,并对新生儿进行全面评估。
在点症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新生儿的需要,给予安抚护理,让患儿感到父母的温暖,同时安抚患儿的情绪。
蓝光治疗是新生儿黄疸的一个重要护理辅助措施,它能有效改善新生儿黄疸症状,但护士要结合各种护理措施,妥善完成对患儿的护理。
此外,护士在实施蓝光治疗的过程中,要注意新生儿的心理状态,及时采取一些安抚护理措施,让新生儿在治疗中体验到父母的关怀,以提高治疗效果。
新生儿黄疸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通过蓝光治疗能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但是护士要通过深入理解新生儿黄疸护理,根据新生儿具
体情况进行护理,以达到较佳的护理效果。
本人在护理新生儿黄疸患儿的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总结出以上护理体会,以期对他人有所借鉴。
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体会

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体会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其特征主要表现为新生儿皮肤及白结膜表现出黄色,在严重情况下还会引发其他并发症,严重影响新生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20XX年,本院收治了一例新生儿黄疸病例,被确诊为急性胆红素性黄疸,其症状表现为皮肤和黏膜黄染,急需采用有效护理措施加以治疗。
本次护理中,为治疗该病例,我采用了蓝光治疗的方法,蓝光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黄疸的指标,从而让患儿可以恢复正常的血液指标,进而排出体外的余积胆红素,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首先,准备好蓝光治疗的设备,并进行消毒和灭菌处理,保证新生儿病例的治疗安全。
其次,将蓝光头施加在患儿体表,从行动灵活的部位开始,例如手肘和膝盖等,以预防患儿有任何肌肉痉挛或反应;随后,调节设备的光照强度,使其尽可能舒适地投射在患儿体表。
最后,加强对患儿的检查,以确保其不出现过敏反应。
通过10天的治疗,患儿的黄疸指数有了明显的下降,达到治疗的目的,新生儿的皮肤和白结膜开始逐渐恢复正常色泽,同时,也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或过敏反应,这也证明了蓝光治疗对新生儿黄疸病例的有效性。
蓝光治疗对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但蓝光治疗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护士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充分熟悉蓝光治疗的原理,贯彻落实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措施,以确保患儿的安全,并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同时,还要加强婴儿的心理护理,让新生儿感受
到充足的爱,这样才能有效减轻病情造成的心理压力,从而让患儿更加健康地成长。
以上就是我对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护理的体会,通过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得以有效调节,有助于患儿最快速的恢复,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我们需要加深对护理技术的学习,从而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新生儿疾病,完善婴儿的健康护理服务。
【推荐下载】新生儿黄疸应用蓝光照射护理体会

[键入文字]
新生儿黄疸应用蓝光照射护理体会
2012-11-28
【编者按】:护理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护理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论文网为您提供护理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症状,其病因复杂,可产生严重的后果。
除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外,蓝光照射也是重要的治疗手段,对降低血胆红素浓度作用迅速,疗效显著。
而治疗过程中的有效护理对保证治疗效果,促进患儿早日康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就本院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125例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蓝光照射的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25例,其中男75例,女50例。
早产儿22例,足月儿103例。
出生24h发病28例,24~72h发病73例,3~7d发病24例。
其中溶血7例,感染45例,母乳性黄
1。
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体会

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体会
新生儿的黄疸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疾病,此病也被称为“胆红素血症”。
大多数情况下,新生儿的黄疸并不严重,但是在一些极端情
况下,也可能出现严重的黄疸。
严重的黄疸会使新生儿的身体产生严重的反应,存在多种体征,如皮肤及黏膜变黄、精神迟钝、呼吸困难、脐血浆黄素水平异常升高等。
一般来说,新生儿黄疸是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的,而其中最常用的治疗方式是蓝光治疗。
蓝光治疗是一种利用蓝光将胆红素破坏,从而起到抑制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
蓝光治疗有助于新生儿恢复正常,并有效缓解孩子的症状,大大改善孩子的生活质量。
加入护理后,作为一名护士,我要做的就是在蓝光治疗前后给新生儿提供护理。
首先,我会对新生儿的黄疸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其病症和病情变化,给出相应的护理建议。
其次,我会在新生儿接受蓝光治疗期间对其进行护理,确保其安全及舒适。
同时,我还会给予新生儿充足的营养,注意新生儿的体温保持正常,有助于其黄疸恢复。
在一次蓝光治疗的护理过程中,我发现,新生儿在治疗期间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比如头痛、发烧等。
所以我会给予及时的护理,确保新生儿的安全。
此外,我还会对新生儿家长进行心理护理,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提供大力支持,让他们感受到家人的关怀。
通过一次护理体会,我学到了很多。
在蓝光治疗前后,我们一定要对新生儿进行全面的护理,尤其是在新生儿出现可能的不良反应时,
加强护理以确保新生儿的安全。
此外,我们也要提供家长心理护理,陪伴家人度过难关,给予新生儿和家人最大的关怀与支持。
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体会

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体会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其中,光疗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治疗方式。
作为一名从事新生儿护理工作的人员,经常需要接触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工作,下面是我的一些护理体会。
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原理新生儿黄疸是由于新生儿血液中黄疸素生成过多,肝脏代谢能力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不能及时分解和排泄黄疸素而引起。
光疗的原理是利用特殊波长的光线(蓝光和白光)照射到患儿的皮肤上,能够将黄疸素分解成更容易排泄的物质。
这样就可以达到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目的。
光疗前的准备工作1.对患儿进行身体检查,确保其身体状况适合光疗。
2.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光室内是否干净整洁,避免细菌交叉感染。
3.为患儿戴上护目镜,避免光疗过程中光线对眼睛的影响。
4.给患儿穿上遮光衣,保护身体其他部位不受光线照射。
光疗中的护理措施1.定时观察患儿的皮肤,及时记录患儿的体温、心率、呼吸体征等生命体征,以防患儿出现不良反应。
2.定时更换患儿的体位,提醒家长翻身,以便光照全身。
3.调整光线的距离、角度和强度,以确保最佳治疗效果。
4.为患儿进行护理,比如换尿布、定时喂奶、清洗皮肤等。
光疗后的护理措施1.帮助患儿洗脸、洗手,清除皮肤上的化脓或口腔分泌物,减轻感染的风险。
2.观察患儿的体征变化,了解患儿的治疗情况。
3.平衡饮食,保持充足的营养和水分。
4.安排随访和复查,检查是否需要再次进行光疗。
注意事项1.充分准备必要的防护设备,避免光线过度刺激患儿。
2.光疗后需要控制室内的温度和湿度,避免患儿感冒。
3.避免使用紫外线消毒器消毒光室,以避免其发出的紫外线与光疗的蓝光产生干扰。
4.进行治疗前应向家属告知光疗的原理、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以便家长了解治疗情况并做好相应的照顾和护理。
总结光疗作为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常见方法,需要我们在护理过程中做好充分准备和详细的记录。
同时,在光疗过程中,我们需要为患儿提供细致的护理,确保患儿舒适和安全。
261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蓝光治疗的护理体会

20 0 9年 5月~ 0 1 1 本 院新 生 儿科 收 住新 生 儿病 2 1 年 2月 理性 黄疸 患 儿 2 1 。患儿 日龄 2 ~ 5d 足 月 儿 17例 , 6例 7h 2 , 9
早产 儿 6 4例 , 1 1 , 1 0例 , 重 2 1 0 48 0g 其 中 男 5 例 女 1 体 5 ~ 5 。
与 新 生儿 讲 话 并 给 予抚 触 ,使 其 产 生 如 在母 亲怀 中 的安 全 感 。 了保 持恒 温 , 为 所有 治疗 和护 理操 作 应尽 量 在箱 内完成 。
每 隔 1 2h翻身 1 。 时更 换尿 布 , 次 及 防止 尿布 皮 炎 出现 。 如
3 6h内发病 2 7例 ,7 7 病 1 3例 ,2h以上 至 7d发病 3 ~ 2h发 3 7 6 7例 , ~ 5d发病 3 7 2 4例 。母乳 性 黄疸 6 9例 。以上 病 例检查
接受 V D治 疗 的 3 S 9例 患 者 中 ,有 2 4例 经 过 一 次 VS D
处 理 创 面 后 , 面 肉芽 组 织 生 长 新 鲜 , 去 除 V D敷 料 后 , 创 在 S 创 面给 予植 皮 , 因创 面有 骨 或 者肌 腱 外 露 ,在 去 除 敷 料 8例 后 行 皮瓣 转移 修 复创 面。7例 因创 面感 染或者 活 似组 织 较 多 需 再 次 行 VS D处理 创 面 。所 有 患 者在 治 疗 结束 时 创 面 均 达
测 灯 管 的亮 度 、 次 照射 后 记 录 累 计 时 间 , 证 灯 管 在 有 效 每 保
新 生 儿黄 疸 是新 生儿 常 见疾 病 , 是新 生儿 期 由于胆 红 素 代谢 异 常 导致 血 中胆 红 素水 平 升高 而 出现 皮肤 、 膜 和黏 膜 巩 等 黄染 的症 状 。病理 性 黄疸 较 之生 理性 黄 疸有 黄疸 出现 早 , 程 度重 , 持续 时 间长 , 黄疸 消 退后 又 出现 的特点 , 如处理 不 当 部 分病 理 性 黄疽 进 展为 核黄 疸 即胆 红 素脑 病 , 严重 者 可导 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蓝光治疗的护理心得【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7-0233-02
【关键词】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蓝光治疗护理
正常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巩膜和黏膜等黄染的症状。
病理性黄疸较之生理性黄疸有黄疸出现早,程度重,持续时间长,黄疸消退后又出现的特点,如处理不当部分病理性黄疸进展为核黄疸即胆红素脑病,严重者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出现严重后遗症甚至引起
死亡。
病理性黄疸的治疗目的是降低血清胆红素,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应加强观察,尽快祛除病因,及时给予光照疗法,换血,输入血浆、清蛋白,应用肝酶诱导剂,中药等。
因此应加强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观察,及时治疗,加强护理。
1 临床资料
我院新生儿科于2010年5月~2011年10月期间收治0~28天新生儿黄疸共121例,男67名,女54名。
生理性黄疸23名,病理性黄疸98名。
足月儿91名,早产儿30名。
血清胆红素值为221.2~472.3μmol/l,黄疸出现日龄≤24h者3例,2~3d者34例,4~7d者84例。
2 结果
患儿每日照射12小时,照射2次,8小时照射1次,黄染较前明显减退,血清胆红素降至190μmol/l,生命体征正常,吃奶反应
均好,4天后血清胆红素降至171μmol/l 以下,本组98例病理性黄疸均治愈出院,无核黄疸发生。
3 光疗前的准备[1]
3.1 护士准备了解患儿诊断、日龄、体重、黄疸的范围和程度、胆红素检查结果、生命体征、精神反应等。
操作前戴墨镜、洗手。
3.2 物品准备光疗箱:一般采用波长425~475nm的蓝光最为有效,也可用绿光、日光灯或太阳光照射,光亮度以单面光160w、双面光320w为宜,双面光优于单面光。
灯管与患儿皮肤距离33~50cm。
遮光眼罩:用不透光的布或纸制成。
3.3 患儿准备患儿入箱前须进行皮肤清洁,禁忌在皮肤上涂粉和油类;剪短指甲;双眼佩戴遮光眼罩,避免光线损伤视网膜;脱去患儿衣裤,全身裸露,只用长条尿布遮盖会阴、肛门部,男婴注意保护阴囊。
3.4 环境准备光疗最好在空调病室内进行。
冬天注意保暖,夏天则要防止过热。
4 光疗过程中的护理[2]
4.1 将患儿裸体放入已预热好的温箱中,并记录开始时间。
4.2 光疗中注意使患儿皮肤广泛均匀受到照射使用单面光疗
箱一般每2h更换体位1次,可以仰卧、侧卧、俯卧等体位交替更换。
俯卧照射时要有专人监护,以免口鼻受压而影响呼吸。
4.3 严密监测体温和箱温每2~4h测体温1次,同时观察箱温变化。
一般箱温应保持在30℃,体温保持在36℃~37℃为宜。
4.4 在光疗过程中保证水分和营养供给因光疗时患儿不显性
失水比正常小儿高2~3倍,故应在奶间喂水。
观察和记录出入量。
4.5 光疗副作用一般较轻,应注意观察和处理常见副作用包括:①发热:应注意监测和保持正常体温;②腹泻、呕吐:患儿大便可为深绿色稀便,有时出现呕吐,一般光疗结束即可停止,不需特别处理,应注意补充水分,防止脱水;③皮疹:若程度轻,一般不需处理,若较重可暂停光疗,皮疹可自行消退,再继续光疗;④青铜症:若结合胆红素超过68.4umoll(4mgdl)且有肝功损坏时,光疗使胆绿素蓄积,皮肤可呈青绿色,出现此情况时应停止血清胆红素光疗,可缓慢恢复。
4.6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光疗前后及光疗期间应监测血清胆红
素变化,以判断疗效。
光疗过程要观察患儿生命体征、黄疸消退情况、皮肤有无发红和皮疹、大小便颜色与性状,以及有无烦躁不安、嗜睡、呕吐、哭声和吸吮能力变化等,以及时发现光疗副作用和有无核黄疸发生,及时与医师联系,进行处理和抢救。
4.7 进行新生儿抚触通过抚触及双手对新生儿全身皮肤以温
和良好的刺激。
抚触能使迷走n兴奋性增加,从而使胃泌素和胰岛素分泌增加,增加婴儿的哺乳量,促进食物消化吸收胎便排泄,减少胆红素的肝肠循环。
4.8 注意保持灯管及反射板清洁去除灯管灰尘,以免影响照射效果。
4.9 光疗时间视病情而定大多数患儿光疗24~48h即可获得满
意疗效,极个别可超过72h。
血清胆红素降至171umoll时可停止光疗。
出箱时给患儿穿好衣服,除去眼罩和足跟的胶布,抱回病床。
记录出箱时间和患儿病情。
4.10 光疗结束后应关好光疗箱电源,将水槽内的水倒掉,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工作。
5 小结
通过对黄疸患儿的光疗护理,98例病理性黄疸患儿在治疗过程中,一切护理操作均在蓝光箱中进行,静脉推注药物或更换尿布时,不要将蓝光箱门全部打开,尽量从小门或侧面袖孔伸入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