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间隔缺损超声诊断PPT课件

合集下载

室间隔缺损 PPT课件

室间隔缺损 PPT课件

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 , TOF)
概述
法洛四联症为婴儿期后最常见的青紫型先 心病,占先心病的10%。 法洛四联症有四种解剖畸形:肺动脉狭窄、 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厚。 以肺动脉狭窄最重要。 法洛四联症可合并其他心血管畸形,如右 位主动脉弓( 25% ),左上腔静脉残留, 冠状动脉异常,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 闭,肺动脉瓣缺如。
PDA示意图
PDA血流动力学变化
临床表现
一般情况下无青紫,并发肺动脉高压时可 出现差异性青紫,有时扩张的肺动脉压迫 喉返神经引起声嘶。 肺循环充血:易患呼吸道疾病。 体循环减少:生长发育落后,周围血管征。
临床表现
听诊:(杂音来源于PDA的导管) ①LSB2可闻2~4/6级连续性机器样杂音, 伴震颤。 ②P2被掩盖。 ③婴儿期因肺动脉压高或合并肺动脉高压 时,主、肺动脉压差在舒张期不显著,往 往仅听到收缩期杂音。
辅助检查
X 线 : 心脏中度以上扩大,左、右室均扩大, 呈球状,或烧瓶状。左右房扩大,肺A段膨 隆,搏动增强,肺血增多。 EKG:多呈左、右室肥大,部分有右束支阻 滞和Ⅰ、Ⅱ度房室阻滞。
X线
并发症
支气管肺炎,充血性心衰,肺水肿, 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在室间隔右侧面, 压差低处)。
治疗
治疗
<3mm自然闭合, >8mm一般不会自然闭合。 分流量大者需手术治疗。 介入治疗。
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PDA)
概述
动脉导管:位于左锁骨下远端的降主动脉 与左肺动脉根部之间。 PDA占小儿先心发病15%。 生后15小时关闭,80%三月内解剖关闭。 管型、漏斗型、窗型。

《室间隔缺损(1)》课件

《室间隔缺损(1)》课件
患者的护理和康复
掌握室间隔缺损患者的护理和康复指南。
结束语
1 总结室间隔缺损的相关知识
总结并概述室间隔缺损的重要内容。
2 强调早期诊断、治疗的重要性
强调室间隔缺损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的重要性。
诊断
1
体格检查
了解体格检查在室间隔缺损诊断中的重
缺损诊断的作用。
3
超声心动图
了解超声心动图如何帮助确定室间隔缺
心导管检查
4
损的大小和位置。
充分了解心导管检查在室间隔缺损诊断 中的意义。
病因
1 先天性
了解室间隔缺损是如何在胎儿发育过程中形成的。
2 购得性
掌握可能导致室间隔缺损的后天因素。
手术治疗
掌握手术治疗室间隔 缺损的不同方法和手 术后的护理要点。
非手术介入治 疗
了解非手术介入治疗 如何通过介入手段修 复室间隔缺损。
预后
1
对者的影响
了解室间隔缺损对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和心理影响。
2
预后的评估
掌握评估室间隔缺损患者预后的常用指标和方法。
预防、护理及康复
儿童室间隔缺损的预防
了解儿童时期室间隔缺损的预防措施和建议。
室间隔缺损(1) - 课件
探索室间隔缺损,一个常见的心脏缺陷,了解其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措 施。#HeartHealth #Pediatrics
概述
什么是室间隔缺损?
了解这种心脏缺陷以及它如何影响正常的血流。
室间隔缺损的症状
掌握室间隔缺损可能出现的体征和症状。
室间隔缺损的类型
了解室间隔缺损的不同类型及其特点。
合并症
肺动脉高压
了解室间隔缺损如何导致肺动脉高压并进一步影响心脏功能。

室间隔缺损 PPT课件

室间隔缺损 PPT课件
著提高。
(4)彩色多谱勒诊断VSD的敏感性为99.1%,预测准 确性为97.2%,检出最小缺损为0.2×0.3cm2
36
室间隔缺损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表现
(二)频谱多谱勒
多普勒超声于室缺右室面或缺口内侧检测 分流速度,一般>4m/s,如流速较慢,表示: 1、合并肺动脉高压 2、缺口较大(>10mm)或较小(<2mm)。
• 当VSD致使两心腔似功能性单心室→分流速度 与心腔内正常血流流速几乎相等;
11
室间隔缺损2-D超声心动图表现
超声心动图为诊断室间隔缺损首选方法。 • 相应室间隔缺损部位回声连续中断,断端
回声增强、粗糙。
• 左心系统扩大,部分患者合并右心系统扩 大。
12
室间隔缺损部位与检查切面
• 膜部VSD: 1 嵴下型VSD:胸骨旁五腔切面,左室长轴切
声 脱失。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室间隔膜部瘤与室间隔膜部膨出
• 室间隔膜部瘤: 室间隔膜部壁薄,先天形成瘤体, 或因左室压力高于右室而向右室方 向突出,其壁光滑,必有一颈状狭 窄入口,瘤体上常出现破口。
• 室间隔膜部膨出: 在VSD基础上,右室面三尖瓣腱索 及纤维组织包绕形成,呈囊袋状扩 张, 入口较大,壁不光滑,破口常 位于瘤体顶端,较小且可有多个。 临床好转,缺损关闭可能性较大。
面或AO短轴切面,缺损上缘位于AO瓣下。
2 单纯膜部VSD:多为5mm以下小缺损,心尖及胸 骨旁五腔切面。
3 隔瓣下型VSD:较嵴下VSD位置更靠后,被TV 遮盖,胸骨旁四腔切面显示最清晰,缺损上缘 即是TV隔叶根部。

房间隔缺损PPT课件

房间隔缺损PPT课件
2
【临床与病理】
房间隔缺损患者左右房之间分流的大小与方向是 由左右心室的顺应性大小决定的。通常右室壁薄,顺 应性高,产生左向右分流。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肺 血管阻力升高,右室顺应性降低,最后产生右向左分 流。单纯房间隔缺损时,于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 及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肺动脉第二音分裂。
血流动力学改变:左心房 右心房(血容量 ) 右心室(血容量 ) 肺动脉(血容量 ) 左心房
①间隔中部出现可疑回声失落时,应提高仪器灵敏度;②应 在多个切面上均显示同一解剖部位回声失落;③缺损处断端 回声略增强、增宽;④缺损处断端在心动周期中左右摆动幅 度较明显;⑤小缺损在切面观中难以确定者可作彩色多普勒 检测或建议做食道超声进一步检查。
33
2. 注意肺静脉回流部位,判断有无合并肺静脉异位引 流。大型房间隔缺损常合并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检查时应仔细判断肺静脉的回流情况。另外由于大量 左向右分流,三尖瓣口及肺动脉瓣口的血流速度加快, 但肺动脉瓣口的血流速度一般不超过2.5m/s,否则要 注意是否合并肺动脉瓣狭窄。
36
2. 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法(开胸手术或介入封堵):
中央型房间隔缺损应认真测量缺损的大小及缺损边缘距 右上肺静脉、冠状静脉窦开口、二尖瓣、腔静脉的距离,符 合下列条件者可进行介入治疗:①年龄≥3岁;②缺损口直径 ≥ 5mm、≤36mm,伴右心容量负荷增加的继发孔型左向右 分流的房缺;③缺损口边缘至冠状窦、腔静脉口、肺静脉回 流口的距离≥ 5mm(如图),距房室瓣的距离≥ 7mm;④ 房间隔长径大于所选用封堵器左心房侧的直径;⑤不合并必 须外科手术的其他心脏畸形。
心尖四腔心显示中央型房缺(叠加血流)
11
12
13
14
15
病例二

心脏超声课件:室间隔缺损

心脏超声课件:室间隔缺损

超声诊断要点
1. 是否存在缺损 2. 缺损位置、大小和数目 3. 测量分流压差 4. 是否存在与室缺有关的其它异常,如膜部瘤形成、主动脉瓣脱垂
和/或反流、主动脉瓣或肺动脉瓣下狭窄、左心室-右心房通道等 5. 是否合并其它心内畸形 6. 心腔大小、心功能和肺动脉压力
小室缺 小于1/3主动脉瓣环内径,分流量小, 肺动脉压正常或略升高
中型室缺 大小约1/3-2/3主动脉瓣环内径,中 到大量分流,肺动脉压轻中度升高
大室缺 大于2/3主动脉瓣环内径,大量左向 右分流及少量右向左分流,肺动脉压重度升高 。当肺循环阻力高于体循环阻力时,大量右向 左分流及少量左向右分流,称为Eisenmenger 综合征
血流动力学变化
左心室向右心室收缩期分流, 肺循环流量大于 体循环血流量, 左心室容量负荷增加和肺动脉 压力升高 肺循环血流量超过肺血管床容量限度,出现容 量型肺动脉高压。长期肺动脉高压使肺小动脉 内膜增生,管壁增厚,肺血管床阻力增大,出 现不可逆性的阻力型肺动脉高压 血流动力学变化决定于缺损大小和肺血管阻力
解剖分型
膜部 膜周部室缺 75% 小梁部室缺 15% 流出道部室缺 8%
嵴下型 嵴上型 干下型
流入道部室缺 2%
二 维 超 声 切 面 与 室 间 隔 缺 损 部 位
膜周部室缺
分流束宽度与缺损大小
膜周部室缺
膜 周 部 室 缺 修 补 术 后 残 余 分 流
膜部室缺并膜部瘤形成
流出道部室缺 (嵴下型)
室间隔缺损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室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
作为单独畸形,每1000名新生儿中有2例室缺患 儿,约占先心病的25%,男孩多于女孩

室间隔缺损ppt课件

室间隔缺损ppt课件
24
护理诊断及措施
护理措施(术后)
4.心排出量减少: 与心脏疾病,水电解质失衡有关 护理措施: 每小时和每天都要统计出入量,以 估计容量是否足够 检测动脉压 密切观察患儿的皮肤色泽,湿温度, 口唇,甲床,毛细血管和静脉充盈 情况 补液的护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时 严格遵医嘱配药物浓度和计量,并 应用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和用量
25
适当的活动
26
预防感染
2个月后,逐渐鼓励患儿过正常人的 生活。 术后4-6周逐渐增加活动量。 学龄期儿童在术后3个月可回到学校 进行一般活动。
27
适当补充营养
✓ 易食有营养易消化的饮食 ✓ 保证充足的蛋白质和维生素
的摄入 ✓ 不要暴饮暴食,易少量多餐 ✓ 根据医生要求合理控制孩子
的出入量。饮食还要注意清 洁,以防腹泻加重病情。
28
护理诊断及措施
复查:一般三个月或半年左右复查一次即可; 以防出现出血倾向。如果出现以下症状要立即来医院复查:无 原因的发热、咳嗽、明显的食欲不振、疲倦、晕厥、呼吸困难、 心律不齐等。
29
参考文献
[1].王宁,曲斌. 5 例小儿室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围术期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 26) : 98-99. [2].吴爱梅. 经导管置入封堵器治疗小儿室间隔缺损的护理[J].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1,12( 7) : 253-254. [3].韦靖. 小儿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护理[J]. 右江医学, 2009,37( 1) : 118-119. [4].黄悦,马加俊,孙瑛,等. PEEP 对肺高压患儿呼吸功能的影响[J]. 中华麻醉学杂志2002,9( 22) : 517-519. [5].韦靖. 小儿室间隔缺损合并肺高压 32 例临床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2009,15( 11) : 50-51. [6]陈进文 ,王跃军, 陈幻, 等. 例电视胸腔镜下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围术期护理 [ J] .中华护理杂志2013 , 12, ( 4):31 - .32 [7].殷秋阳 , 姜勇, 白兴芹, 等.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围手术期的护[ 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 ,2 , 11 ) : 21-23 [8].陈学銮 , 田丽红 , 关春丽 , 等 60例室间隔缺损患儿的术后护理[ J] .护理实践与 研究 2014 , 11( 3) :8 - 9. [9]. [ 4] 张玉顺,李寰,刘建平,等.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并发症的分析.中华儿科杂志,2005,43:35-38. [10] 张智伟,曾国洪,林曙光,等.国产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的研制及临床应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5,33:228-231. [11] 孙宪军,高伟,周爱卿,等.膜部室间隔缺损经导管封堵术后早期心律失常危险因素的探讨.中华儿科杂志,2005,43:767-771. [12] 杨荣,孔祥清,盛燕辉,等.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Amplatzer封闭器介入外科手术治疗的对比研究.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3,13:33-36. [13] Formigari R, Di Donato RM, Mazzera E, et al.Minimallyinvasive or interventional repair of atrial septal defects inchildren: experience in 171 cases and comparison withconventional strategies. J Am Coll Cardiol, 2001,37:17071712. [14] Sugawara A, Nakao K, Morii N, et al.A human atrialnatriuretic polypeptide is rased from the heart and circulatesin the body.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1985,129:439. [15] Holimgren D,Westerlind A, Lundberg PA, et al.Increasedplasma levels of natriuretic peptide type B and Ain childrenwith congenital heart defects with left compared with right ventricular volume overload or pressure overload. Clin Physiol Funct Imaging,2005,25:263-26

室间隔缺损心内膜垫缺损超声诊断 ppt课件

室间隔缺损心内膜垫缺损超声诊断 ppt课件
一般分为三大类:
2020/12/12
6
• 解剖分型
• 漏斗部室缺(干下型、 嵴上型)
• 膜部室缺(单纯膜部、 嵴下型、隔瓣下型)
• 肌部室缺
2020/12/12
①干下型;②嵴内型;③嵴下型; ④单纯 膜部型;⑤隔瓣下型; ⑥~⑧肌部缺损
7
血流动力学及临 床
2020/12/12
心室水平收缩期左向右分流 左室容量负荷增大为主,大室缺(1.0cm)以上, 产生肺动脉高压(Eisenmeger)综合征 L3-4粗糙响亮的全收缩期杂音
RVOT
RA AV PA IAS LA
2020/12/12
13
心脏形态学变化: 左室径增大,左房增大,室壁运动增强; 小室缺,心脏形态学无变化; 大室缺,右室也增大,合并肺动脉高 压时,右室壁肥厚。 直接征象: 室间隔局部回声连续中断、分流
2020/12/12
14
膜部VSD
二维:大血管短轴切面,缺损 CDFI:分流方向位于9、10点钟处 位于 9点 钟处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概论
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2020/12/12
41
教学目的 与要求
重点
心内膜垫缺 损的超声表 现及诊断要 点
室间隔缺损的超声诊断
(Ultrasonic diagnosis of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室间隔缺损ppt课件

室间隔缺损ppt课件
流出部型 约20 % ~30%


流入部型
① 肌小梁部



3
VSD分类(2)
按缺损大小分类: 小型室缺 (roger病) 缺损直径 (mm) 缺损面积 (cm2) <5 <0.5 中型室缺 5~15 0.5~1.0 大型室缺 >15 >1.0
分流大小
症状 肺血管

无或轻微 可无影响
中等
有 有影响
直接缝合 补片
返回
18
动脉导管未闭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PDA)
19
动脉导管未闭
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PDA)
指动脉导管异常持续 开放导致的病理生理 改变;
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5%;
20
PDA病理分型
管型 漏斗型 窗型
21
PDA病理生理

明显 肺高压 Eisenmenge r综合症 4
VSD病理生理
左向右分流的大小取 决于:
VSD缺损的大小 左右心室的压差 体肺循环的阻力
艾森曼格(Eisenmenger)综合征
5
病理生理
6
VSD血液循环途径
肺静脉回流增多
左心房扩大 左心室扩大 VSD分流
肺循环充血
肺动脉充血 右心室
主动脉搏血减少
11
体征
望:心尖搏动活跃,心前区隆起 触:收缩期震颤 叩:心界增大 听诊: 1) 胸骨左缘3、4肋间Ⅲ~Ⅳ级粗糙全收缩 期杂音,向 四周广泛传导 伴震颤 * 机理:血流通过缺损部位产生。 2)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肺动脉高压 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室漏斗皱褶(室上嵴)+隔壁小梁:
壁束
--
25
隔束与壁束
septal-parietal trabeculation
--
26
septal-parietal trabeculation
隔束与壁束
septal-parietal trabeculation
--
27
膜部室间隔-解剖
膜部间隔与二 三尖瓣和主动 脉瓣关系密切
而过去错误的认为这部分组织为流出道 间隔!
--
33
右室漏斗解剖
并非间隔
--
34
漏斗部解剖
肺动脉瓣-高- 于主动脉瓣
35
22q11 染色体缺乏
正常情况下,由于主动脉和肺动脉 半月瓣附着点不同,不会发生双动脉旁 (干下型)室间隔缺损,只有在两大动 脉瓣处于同一水平时,才发生此类型缺 损,当22q11 染色体缺乏时,易出现右室 漏斗部发育异常(多见于远东人群)。
--
28
室间隔膜部-解剖
--
29
膜部室间隔
rn
s
a
右心室观 左-- 心室观
30
右心室漏斗部
正常的主肺动脉和主动脉呈包绕关 系,两者近似垂直,肺动脉瓣和主 动脉瓣平面并非平行,而呈垂直关 系。
--
31
肺动脉与主动脉关系
--
32
右室漏斗解剖
肺动脉瓣完全由肌性漏斗所支撑,正常 的肺动脉瓣高于主动脉瓣;所以肺动脉 瓣下的所谓漏斗部隔面(septal surface)实 际上并非室间隔,而是独立的肌性袖状 结构(free-standing muscular sleeve), 与主动脉之间由心外空间所分隔 (extracardiac space)。
--
19
心室漏斗皱褶
三尖瓣和肺动脉瓣之间的右心室壁 向内折曲所形成-这一结构又称为心 室漏斗皱褶(Ventriculo-infundibular Fold,VIF)
--
20
心室-漏斗皱褶:VIF
VIF
--
21
室上嵴构成
将右心室剖开:如果切除室上嵴后①则 大部分直接通向心脏外,显露主动脉根 部--这一部分并非室间隔,而是室壁结构 (从表面看实际上为VIF); ②仅有小 部分通向左心流出道-这部分为室间隔结 构(由介于SMT前后支之间的漏斗间隔
vLillehei
--
13
室间隔右室面解剖
--
14
室上嵴
正常心脏的右室顶(上)部 有一弓形粗大肌束,分隔三 尖瓣及肺动脉瓣的肌性组织。 -称为室上嵴(supraventricular crest)。这一概念首先由Wolff (1781)阐述。
--
15
室间隔右室面解剖-室上嵴
--
16
室上嵴
历史上关于室上嵴的概念非常混乱 1、在先天心脏畸形的流出道-至少有四种
室间隔缺损(VSD)再认识 (Intensive insight into VSD)
--
1
【概念与发病率】
室间隔缺损是指室间隔上存在 孔洞。为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血管 畸形,占先天性心脏病的20%~ 25%。可单独存在,亦常为其它 复杂心脏畸形的组成部分。
--
2
【胚胎发育】
在胚胎期,肌部、膜部及其它部 位的室间隔融合不完全,遗留孔 洞。
左右心室形态差异
--
5
左右心脏解剖形态不同
左右室室间隔不是完全对应的; 右室为
流入道,左室可能就-- 是流出道
6
右心室解剖
重要解 剖结构
1 膜部室间隔 2 隔缘束 3 心室漏斗皱褶( (Ventriculo-
infundibular Fold,VIF ) 4 室上嵴 5 隔束与壁束 6 右心室漏斗部
③ 小梁部-占肌部室间隔大部分,肌小梁粗糙
--
11
右室面室间隔解剖
--
12
隔缘束
在室间隔右室面有一粗大的肌小梁斜跨整个室 间隔,称为隔缘束( Septomaginalis trabeculaion SMT),它由体部和两个分肢组成, 呈Y字形,体部斜下向心尖部走行并发出调节 束(moderate band)。 头侧分成前后两肢,分 支的界限标志为圆锥乳头肌,后肢向膜部延伸, 前肢支撑肺动脉瓣。 TSM向左前外延伸发出许 多较小肌小梁至流出道前壁,称为隔壁小梁 (septo-parietal trabeculations)Goor and
--
36
希氏束与膜部间隔
--
37
膜部间隔与传导束
不同肌性结构被不同的作者称为室上嵴。 2、将同一结构被冠以多种名称
--
17
室上嵴的概念-历史上十分混乱
1、把不同的四种结构命名为室上嵴
2、把同一结构(室上嵴--)叫做多种名称
18
室上嵴
Anderson 指出:室上嵴的概念应该 回归本意-只有在正常心脏才应用 室上嵴这一概念。室上嵴是分隔正 常心脏三尖瓣与肺动脉瓣粗大的肌 束 (supraventricular crest)。
--
7
右心室解剖
一般将右心室分为三部分:流入部、心尖小梁部、流出部
--
8
左室面解剖
--
9
右心室解剖
--
10
右心室面室间隔解剖
为了简单起见通常将室间隔分为四个部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⑴ 膜部间隔
⑵肌部间隔-又可分为三个部分:流入部、小 梁部、流出部。
①流入部-三尖瓣隔叶覆盖的间隔,介于三尖 瓣和二尖瓣之间
②流出部-肺动脉瓣下肌小梁光滑的部分,分 隔左右室流出道
--
3
右心室面室间隔解剖?
⑴ 外科手术路径一般均经右心室 ⑵ 右心室呈三角形,流入道和流出道分别位于 底角和顶角;左心室呈圆锥形,流入道和流出 道均位于圆锥底部 ⑶以上特征决定了室间隔在左右心室面不是完 全一致的,室间隔右室的流入道-可能对应的是 左室面流出道;右室面室间隔较左室面更加复 杂
--
4
2、实际上室上嵴和心室漏斗皱褶是同 一结构,从右室内看称作室上嵴,将 右室剖开看是心室漏斗皱褶(现代倾 向应用这一概念)
--
24
隔束与壁束
这一概念已很少应用:
室间隔上的粗大肌束称之为隔束;右室 壁上粗大肌束称之为壁束
本质上隔缘束(Trabecula Septomaginalis,TSM)-即为隔束 (septal band)
组成-如果此部位缺损-过去称为嵴内 型-intracristal VSD)
--
22
切除室上嵴(心室漏斗皱褶) 显示心室心外组织和主动脉
Supraventricular crest
漏斗间隔
--
23
室上嵴和心室漏斗皱褶
两者关系:室上嵴 = (大部分)心室 漏斗皱褶+ (小部分)漏斗间隔
1、正常心脏可以应用室上嵴 这一概念, 在先天畸形时应该采用心室漏斗皱褶 这一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