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人物鉴赏之刘备
论《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人物形象

论《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人物形象作者:司江来源:《大观周刊》2011年第19期摘要:《三国演义》是一部脍炙人口的长篇小说,在我国家喻户晓,在文学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三国演义》在曲折紧张,舒展自如的情节发展中,塑造了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周瑜等上百个栩栩如生,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 刘备的人物形象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这与作者罗贯中思想中根深蒂固的"拥刘贬曹"立场密不可分.本文对《三国演义》中刘备的重德尚义,礼贤下士,计谋过人以及仁中有伪等性格特点及其成因加以分析论证, 旨在进一步了解罗贯中笔下的刘备这一个人物形象。
關键词:三国演义刘备形象《三国演义》是我国长篇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也堪称一部妙笔传神的英雄史诗。
作者借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竞起的历史题材,描绘了一群性格殊异、形象鲜明的乱世英雄,表明了“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唯贤是与” [1]主张。
小说在“拥刘反曹”的观念统帅下,着力刻画了一个以仁义和贤明匡世济民的英雄君主形象——刘备。
作为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之林中不可多得的仁君贤主的典型,“刘备”无疑是被塑造得非常成功的这一个,这既是人物自身性格丰富的生动体现,也是作者刻画人物手法多样性。
作为代表演义小说最高水平的《三国演义》,历代学者评定不少。
目前所见论及《三国演义》有关的文章,在某些方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所不同,特别是在对蜀国君主刘备的态度上,争议还是相当大的:有人说他是至高无上的贤明的君主,有人说他是具有儒家精神的儒士,又有人说他是当之无愧的奸雄。
他的人物形象的正确分析,要通过对《三国演义》这部文学著作反复细心的研读来进行研究。
一、明君《三国演义》中的刘备,作为与曹操、孙权鼎足而立的天下豪杰,蜀汉的开国之君,既有“明君”的美誉,又有“枭雄”的称号[2]。
作为“明君”,刘备一生的作为,基本符合古人对“明君”最重要的两点期待:一是仁德爱民,有济世情怀;二是尊贤礼士,有知人之明。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解读:刘备的领导力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解读:刘备的领导力摘要本文探讨了中国古代经典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之一——刘备,特别关注他作为一个领导者在战乱时期展现出的卓越领导力。
通过分析刘备在政治、军事和团队建设方面所展示的能力和特点,揭示了他在历史上被广泛称赞并成为敬仰对象的原因。
引言《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以其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而闻名于世。
其中,刘备作为蜀国创立者和统一者之一,被誉为“仁德之主”。
本文将重点聚焦于刘备展现出的卓越领导力,探讨他在战争乱世中如何引领人民、整合势力,并最终实现自己雄图天下的目标。
刘备的政治智慧作为一个领导者,刘备展现出了高度灵活性和政治智慧。
他善于倾听意见,并与有才干之士交流和谐共事。
他聚集了一系列忠诚的谋士,如诸葛亮、刘禅等人,共同谋划国家大事。
刘备善于通过周密的计谋和政治手腕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扩大势力。
他采取联盟策略,与其他国家建立良好的关系,并借助各种资源来增强自己的实力。
刘备的军事才能刘备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成为一位出色的指挥官。
他善于发挥兵员优势,在战斗中灵活运用兵法和战术,使得他在多次战役中取得了重大胜利。
刘备注重培养下属将领,不拘泥于身份地位,而是考察其能力和忠诚度。
他敢于冒险并善于抓住对手犯错的机会,在千钧一发之际逆转局面。
刘备的团队建设作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刘备深知团队建设对于实现目标至关重要。
他注重公正和信任,尊重每个成员,并赋予他们相应权利和责任。
刘备也懂得合理分工和有效协作的重要性。
他通过优势互补组建了一个举足轻重的团队,每个成员都能发挥自己的长处,并为实现共同目标做出贡献。
结论刘备作为《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展现了杰出的领导力和智慧。
他在政治、军事和团队建设方面都表现出非凡才干,使其成为历史上备受赞誉的领导者之一。
刘备以其仁德之名留名青史,对于后世领导者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性格特点及加入刘备阵营的原因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性格特点及加入刘备阵
营的原因
刘备的性格特点
刘备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具有许多独特的性
格特点。
首先,刘备是一个仁德之君。
他对待人民非常仁慈和宽容,关心他们的福祉,努力为他们谋求利益。
其次,刘备是一个坚定的
领导者。
他在艰难的时刻并不屈服于逆境,而是带领他的追随者继
续前进。
第三,刘备具有高尚的品质和正直的性格。
他始终坚守道义,崇尚诚信和正义。
最后,刘备还是一个有远见的战略家。
他能
够看到局势的变化,并作出明智的决策。
加入刘备阵营的原因
为什么许多人选择加入刘备的阵营?首先,刘备以其高尚的品
质和仁慈的性格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爱戴。
他一直以人民的利益为
首要任务,给予他人以温暖和关怀。
因此,许多人希望能够成为他
的部下,为他效力。
此外,刘备是一个具有远见和战略思维的领导者。
他能够看到形势的变化,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最佳决策。
这使
他的阵营在战争中取得了许多胜利,吸引了更多的人加入。
最后,
刘备也是一个勇敢的战士和领导者。
他能够在战场上发挥出色,并带领他的军队克服许多困难。
总之,刘备作为《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之一,以其独特的性格特点和领导才能吸引了许多人加入他的阵营。
他的仁德、胆识和战略思维使他成为人们景仰的领导者。
《三国演义》人物性格特点

《三国演义》人物性格特点刘备:刘备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角之一,被描述为仁、义、礼、智、信五德具全的人物。
他具有仁爱、宽厚、正直的性格,深得士人和子民的敬重与爱戴。
他懂得尊重和崇拜有才能的人,并且悉心栽培他们,形成了一支强大的谋士团队。
关羽:关羽是刘备的忠诚支持者和朋友,被称为“武圣”。
他有勇武、威严的外表,非常忠诚于刘备,深得刘备的信赖。
关羽一生武勇善战,对敌人毫不留情,但对待自己的士兵和百姓时,却非常慈祥和仁慈。
他深受普通人的喜爱和尊敬。
张飞:张飞是刘备的另一位将领,被描绘成惟儿、惟力、兀逑、凶猛而又傲慢的性格。
他有着强烈的报国之心,对敌人威猛无比,但他也常因为太过凶悍和傲慢而招致刘备的责备。
虽然张飞有些粗暴,但他对刘备和兄弟们十分忠诚。
曹操:曹操是《三国演义》中的反面角色,被描绘为奸诈、狡黠、聪明机敏的人物。
他以雄才伟略而闻名,能聚众多人才,并且善于运用计谋。
曹操深谋远虑,喜欢谋略和政治斗争,但他也有残暴和势力欲的一面。
夏侯惇:夏侯惇是曹操麾下的重要将领,被描述为忠诚勇武、忠于职守的人。
他在战场上表现出强大的勇猛和战斗力,并且对敌人毫不留情。
夏侯惇非常忠于曹操,宁死不辱。
他是一个性格坚毅的人,但有时也过于冲动而缺乏谨慎。
诸葛亮:诸葛亮是刘备的谋士,被尊称为“卧龙”。
他被描绘为智谋过人、机智勇敢的人物。
诸葛亮善于用计策诱敌,以巧妙的战略扭转战局。
他深明大义,对人民忠诚,对刘备忠心耿耿,被视为忠贞不渝的楷模。
周瑜:周瑜是孙权麾下的重要将领,被描绘为风度翩翩、才貌出众、机智过人的人物。
他不仅武艺高强,善于用兵,而且才情出众,擅长诸子百家的学问。
周瑜有较高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被吕蒙称为“兵之灵台”。
以上只是《三国演义》中一些人物的性格特点,每个人物在小说中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与行为,使得整个故事更加丰富多彩。
《刘备》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

《刘备》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尽管与曹操这个不朽的艺术典型相比,刘备的形象在《三国演义》中要苍白得多,但他却是寄寓思想的人物,是倾心塑造的正面人物之一。
刘备,字玄德,汉末涿县楼桑人。
他早年丧父,家道贫寒,以“贩履织席为业”。
但他“平生不甚乐读书,喜犬马,爱音乐,美衣服。
少言语,礼下于人,喜怒不形于色”。
又“好交游天下豪杰,素有大志”。
据言“年幼时,与乡中小儿戏于树下,曰:‘我为天子,当乘此羽葆车盖’”。
他“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朱。
”是一个很有“福分” “贵相”的人,自从桃园结义得关、张二人后,便开始艰难地于汉末乱世创大业,举大事。
最终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不失为一个天下英雄。
“仁义”是小说中刘备性格的主导方面,正是因为刘备处处躬行仁义,使得他深得人心,成为蜀国之主。
他时时以一个“明君”的形象出现,“宽仁长厚”、“爱民如子”,百姓因而都拥戴他。
陶恭祖让徐州于他,他推辞,而徐州百姓“拥挤府前哭拜曰:‘刘使君若不领此郡,我等皆不能安生矣!’”他每到一地便广施“仁政”,与民“秋毫无犯”。
当他败于曹操,樊城撤退时,派人晓谕百姓:愿随者同去,不愿者留下。
两县之民,齐声大呼:“我等虽死,亦愿随使君!”即日号泣而行。
扶老携幼,将男带女,滚滚渡河,两岸哭声不绝。
刘备见之,难过得欲投江而死。
虽诸葛亮和众将劝其弃民而逃,他却不愿,并言:“举大事者以人为本。
今人归我,奈何弃之?”百姓闻而伤感。
他治新野时,老百姓歌颂他说:“新野牧,刘皇叔。
自到此,民丰足。
”可见其与民有着鱼水般关系。
刘备的“仁义”、“宽厚”使得他吸引了当世的杰出人才如“伏龙”诸葛亮、“凤雏”庞统;也使得众文臣武将均矢志于他。
他对关羽、张飞,“情同骨肉”、“生死与共”,因而即使在他最失意落魄之时,二人也不背叛他,曹操虽厚遇关羽,几乎是“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赠与美女、金银、宝马,封以高官重爵,关羽还是“过五关斩六将”,离之而走,最终回到刘备身边。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分析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分析《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经典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小说中塑造了许多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他们各具特色,栩栩如生。
以下将分析部分主要人物形象。
1. 刘备:刘备是小说中最具仁义之君的形象之一。
他出身名门望族,为人宽厚仁义,富有气度和魄力。
刘备的仁政理念对形塑了他的人品形象。
他信奉孔子的仁爱之道,为人淳朴友善,广纳人才,以安抚民心。
他具有较强的领导能力,能够实施军事和政治策略,使蜀国取得一系列胜利。
刘备的形象代表着道德高尚的君主形象,备受人民景仰和爱戴。
2. 关羽:关羽是刘备的义弟,被塑造成一个正直勇敢而又忠诚的武将形象。
他是忠义之人的代言人,对朋友和家人有着至高无上的忠诚。
他以忠义立名于世,声名远播。
小说中塑造了关羽威武的形象,不仅在战场上勇猛无畏,而且为人宽厚仁义,深受百姓爱戴。
3. 张飞:张飞是刘备的义兄,形象粗豪而又英勇。
他以其威猛的形象而闻名,勇猛无畏,嗓门大震。
虽然他性格暴躁,但他有着顽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毅力。
张飞善于驱使士兵,作战勇猛,是刘备亲信将领和得力助手。
4. 曹操:曹操是三国演义中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
他被塑造成一个雄才大略,足智多谋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曹操崇尚法治,强权政治,对待敌人毫不留情,一方面他残暴,一方面他又具有仁爱之心。
小说中展现的曹操矛盾复杂的形象使人们对他评价褒贬不一。
5. 孙权:孙权是东吴的创立者和首领,也是三国中地位较高的人物之一。
孙权机智过人,善于经营政局,并通过联合刘备对抗曹操,在政治上展现出出色的智慧。
他形象高大雄伟,显示出一国之君的豪气和气度。
总之,《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各具特色,栩栩如生。
他们以不同的性格和特点展现出了各自的魅力,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这些形象不仅是当时社会的缩影,也是中国人民心中崇高的人物典范。
通过对这些人物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历史,并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
[三国演义刘备人物分析]《三国演义》主要人物刘备简介
![[三国演义刘备人物分析]《三国演义》主要人物刘备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7fe0b515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a5.png)
[三国演义刘备人物分析]《三国演义》主要人物刘备简介刘备简介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
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
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
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
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
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
而后进取益州。
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
《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
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
章武三年(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终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1] ,葬惠陵。
后世有众多文艺作品以其为主角,在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庙为纪念。
刘备人物评价刘元起:吾宗中有此儿,非常人也。
陈登: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
袁绍:刘玄德弘雅有信义,今徐州乐戴之,诚副所望也。
程昱: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
[38]曹操:①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本初之徒,不足数也。
②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将生忧寡人。
③刘备,吾俦也。
但得计少晚。
裴潜:使居中国,能乱人而不能为治也。
若乘间守险,足以为一方主。
[39]刘晔:刘备,人杰也,有度而迟。
孙胜、贾诩:刘备雄才。
郭嘉: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
张飞、关羽者,皆万人之敌也,为之死用。
嘉观之,备终不为人下,其谋未可测也。
古人有言:“一日纵敌,数世之患。
”宜早为之所。
[40]诸葛亮:①刘公雄才盖世,据有荆土,莫不归德,天人去就。
②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
[41]赵戬:刘备其不济乎拙于用兵,每战则败,奔亡不暇,何以图人傅干:刘备宽仁有度,能得人死力。
孙权: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论《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形象

论《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形象摘要三国时代是人才辈出的时代,无数卓越人物在这个舞台上逞才驰智,创功立业。
其中的刘备以仁义著于天下,他获得了民心、士心;他“三顾茅庐”思贤若渴,他知人善用;他能屈能伸,为了“兴复汉室”屈己事人,并能抓住时机,起死回生,由一位贩履织席的下层人物一跃成为三分天下的霸主。
但是,他感情用事,为了兄弟之义,悍然放弃了“连孙抗曹”的既定国策,走上了自我毁灭之路。
其得与失,是历史的一面镜子,足以让后人借鉴。
关键词《三国演义》、仁德、三顾茅庐、知人善用、能屈能伸、意气用事三国时代是我国历史上最动荡的年代,在这一期间,天下纷争,生灵涂炭,群雄并起,英才辈出,无数卓越人物在这一活跃的历史舞台上逞才驰智,创功立业,演出了一串串威武雄壮、气震山河的戏剧,写下了宏伟瑰丽的历史篇章。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正反映了这一风云变幻、激烈动荡的时期。
这本书通过记叙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运用各种艺术手法,给我们塑造了许多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如关羽的“义”、孔明的“智”、曹操的奸、张飞的“猛”,刘备的“仁”,无不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
刘备从一位贩屦织席的下层人物,一跃而成为三分天下的霸主,其思想、性格等方面颇值得我们去探讨,我认为刘备的人物形象可从如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通仁德待人,士民归心在三国群雄中,刘备既无过人之勇,也非一流的谋略家,但他深谙以德谋取民心这一真谛,在人们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正如人所说“刘皇叔仁义著于四海”。
以仁德待人,这是刘备从起兵到称帝一直恪守的原则。
他管理过的地方,政治廉明;率军所过之处,秋毫无犯。
他继陶谦之后,接管了徐州,虽为吕布所夺,在曹操破吕布之后,徐州百姓感其恩德“焚香庶道,请留刘使君为牧”。
曹操南征,实力悬殊,樊城、新野之民明知跟随刘备将会大难临头,仍齐声大呼曰“我等虽死,亦愿随使君!”连襄阳城中百姓,也“多有乘乱逃出城来,跟玄德而去”。
当刘备在船上望见百姓渡河时两岸哭声不绝的凄惨景象,大声哭着说:“为吾一人而使百姓遭此大难,吾何生哉!”竟欲投江而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性格
沉稳内敛,韬光养晦。慢热型选手。关羽杯酒斩华 雄、种白菜。 坚韧不拔,从不言弃。弃官鞭督邮、吕布之败、败 走长坂坡、夷陵之战。
感情丰富,黛玉刘备。常上演哭戏,有时甚至终日 以泪洗面。
24
亮点
远见卓识。四海为家、取荆州、与吴联盟。 慧眼识人。桃园结义、三顾茅庐、临终谈马谡。 心胸宽广。人民爱戴的公仆,青少年学习的楷模。
24
命运
驰骋天 下,戎 马一生, 终成蜀 汉开国 皇帝, 名垂青 史。
24
谢谢观看!
多 謝 觀 看5刘 备《三国 Nhomakorabea义》里的牛人
1
相 貌 性 格
目 錄
亮 点
命 运
2
相貌:身长七尺五寸(身高:约合现今1.725米),两耳垂肩,双手过膝, 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
3
相貌:身长七尺五寸(身高:约合现今1.725米),两耳垂肩,双手过膝, 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
3
相貌:身长七尺五寸(身高:约合现今1.725米),两耳垂肩,双手过膝, 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