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测试卷2套(含答案)

合集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学习培训测试题(含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学习培训测试题(含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学习培训测试题姓名:部门:分数: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0题,计2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共七章六十八条。

2.公职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受政务处分。

3.监察机关对涉嫌违法的公职人员进行调查,应当由 2 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

4.公职人员有两个以上违法行为的,对其政务处分最长不得超过 48个月。

5.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有违法行为的,监察机关可以予以警告、记过、记大过。

6.公职人员被开除的,自政务处分决定生效之日起,应当解除其与所在机关、单位的人事关系或者劳动关系。

7.收受可能影响公正行使公权力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等财物,情节严重的,予以开除。

8.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在政务处分期内,不得晋升职务、岗位等级和职称;其中,被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的,不得晋升薪酬待遇等级。

9.作出政务处分决定前,监察机关应当将调查认定的违法事实及拟给予政务处分的依据告知被调查人。

10.监察机关对经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公职人员予以撤职、开除的,应当先依法罢免、撤销或者免去其职务,再依法作出政务处分决定。

二、单选题(每题3分,共10题,计3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自2020年7月1日起施行。

2.为了规范政务处分,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促进公职人员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坚持道德操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制定本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适用于监察机关对违法的公职人员给予政务处分的活动。

4.担任领导职务的公职人员有违法行为,被罢免、撤销、免去或者辞去领导职务的,监察机关可以同时给予政务处分。

5.不按照规定请示、报告重大事项,情节严重的处分是降级或者撤职。

6.违反规定取得外国国籍或者获取境外永久居留资格、长期居留许可的,予以撤职或者开除。

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考试题目题库及答案

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考试题目题库及答案

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考试题目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 以下哪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的立法目的?()A. 规范政务处分工作B. 促进公职人员依法履行职责C. 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以下哪种情形不属于政务处分的适用范围?()A. 公职人员违反宪法和法律B. 公职人员违反纪律C. 公职人员违反道德规范D. 公职人员违反职业操守答案:C3.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的决定机关是()A. 同级监察机关B. 上级监察机关C. 同级人事部门D. 上级人事部门答案:A4. 公职人员受到政务处分期间,以下哪项待遇不变?()A. 基本工资B. 津补贴C. 奖金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A5. 公职人员受到政务处分,以下哪项说法正确?()A. 可以影响其退休待遇B. 可以影响其子女就业C. 可以影响其晋升D. 可以影响其调离答案:C二、多选题6. 以下哪些行为属于公职人员应当受到政务处分的违法行为?()A.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本人或者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B. 违反规定,收受财物C.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犯公民合法权益D. 对抗组织调查答案:ABCD7.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的种类包括以下哪些?()A. 警告B. 记过C. 记大过D. 开除答案:ABCD8. 公职人员受到政务处分,以下哪些情况可以减轻或免予处分?()A. 自首的B. 有立功表现的C. 积极配合组织调查的D. 确有悔改表现的答案:ABCD9. 以下哪些情况可以免除公职人员的政务处分?()A. 处分期限已过B. 公职人员死亡C. 公职人员退休D. 公职人员调离原单位答案:AB10.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的程序应当遵循以下哪些原则?()A. 公开、公平、公正B. 依法、及时、准确C. 教育与惩处相结合D.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答案:ABCD三、判断题11. 公职人员受到政务处分,其子女不得在其所在单位就业。

精选学习《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知识测试卷测试题2套(含答案解析)

精选学习《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知识测试卷测试题2套(含答案解析)
3.监察机关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监督,依法给予违法的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政务处分法第3条)
4.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加强对公职人员的教育、管理、监督,依法给予违法的公职人员处分。(政务处分法第3条)
5.监察机关发现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应当给予处分而未给予,或者给予的处分违法、不当的,应当及时提出监察建议。(政务处分法第3条)
14.公职人员依法受到刑事责任追究的,监察机关应当根据司法机关的()及其认定的事实和情节,依照本法规定给予政务处分。
A.生效判决、裁定、决定
B.判决、裁定、决定
C.作出的判决、裁定、决定
D.即将作出的判决、裁定、决定
15.监察机关对经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公职人员予以撤职、开除的,应当先()或者免去其职务,再依法作出政务处分决定。
7.公职人员因犯罪被单处罚金,或者犯罪情节轻微,人民检察院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或者人民法院依法免予刑事处罚的,予以撤职;造成不良影响的,予以开除。
8.对公职人员的同一违法行为,监察机关和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不得重复给予政务处分和处分。
9.担任领导职务的公职人员有违法行为,被罢免、撤销、免去或者辞去领导职务的,监察机关可以同时给予政务处分。
A.降低工资
B.降低工资和待遇
C.降低待遇
D.降低对应的福利待遇
9.篡改、伪造本人档案资料的,予以()或者记大过;情节严重的,予以降级或者撤职。
A.记过
B.警告
C.警告、记过
D.诫勉
10.拒不执行或者变相不执行、拖延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命令的,予以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情节严重的,予以降级或者()。
10.有关机关、单位无正当理由拒不采纳监察建议的,由其上级机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对该机关、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理。(政务处分法第61条)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测试卷(含答案)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测试卷(含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测试卷(含答案)姓名:职务:得分:一、单项选择题1.为了规范政务处分,加强对(D)的监督,促进公职人员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坚持道德操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制定本法。

A.公务员B.全体党员C.领导干部D.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适用于(B)对违法的公职人员给予政务处分的活动。

A. 纪委机关B.监察机关C.纪检监察机关D.纪委监委和组织人事部门3.(B)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监督,依法给予违法的公职人员政务处分。

A.纪律检查机关B.监察机关C.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D.公职人员所在党组织4.(C)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加强对公职人员的教育、管理、监督,依法给予违法的公职人员处分。

A.纪律检查机关B.监察机关C.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D.公职人员所在党组织5.政务处分的种类共分为(C)种。

A.4B.5C.6D.76.公职人员违法行为情节轻微,且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十一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可以对其进行谈话提醒、(B)、责令检查或者予以诫勉,免予或者不予政务处分。

A.通报批评B.批评教育C.约谈示警D.调整岗位7.串供或者伪造、隐匿、毁灭证据的(A)给予政务处分。

A.应当从重B.应当加重C.应当从重或加重D.可以从重或加重8.公务员以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在政务处分期内,不得晋升职务、职级、衔级和级别;被撤职的,按照规定降低职务、职级、衔级和级别,同时(B)。

A.降低工资B.降低工资和待遇C.降低待遇D.降低对应的福利待遇9.担任领导职务的公职人员有违法行为,被罢免、撤销、免去或者辞去领导职务的,监察机关(B)给予政务处分。

A.应当同时B.可以同时C.不能同时D.协商给与10.不按照规定请示、报告重大事项,最重的处分是(D)。

A.警告B.记过C.记大过D.降级或者撤职11.违反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规定,隐瞒不报的最重处分是(C)。

政务处分的种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测试卷

政务处分的种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测试卷

政务处分的种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测试卷《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测试卷单位:职务:姓名:得分:一、填空题(1×20=20分)1.监察机关发现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应当给予处分而未给予,或者给予的处分违法、不当的,应当及时提出。

答:监察建议2.公职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非因、非经,不受政务处分。

答:法定事由、法定程序3.降级处分的期间是,撤职处分的期间是。

答:24个月、24个月4.政务处分期自计算。

答:自政务处分决定生效之日起 5.公职人员二人以上共同违法,根据,分别给予政务处分。

答:各自在违法行为中所起的作用和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6.胁迫、唆使他人实施违法行为的,应当给予政务处分:答:从重 7.公职人员有两个以上违法行为的,最长不得超过()个月。

答:48 8.公务员以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在政务处分期内,不得。

答:晋升职务、职级、衔级和级别9.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有违法行为的,监察机关可以予以。

答:警告、记过、记大过10.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受到政务处分的,应当由根据具体情况减发或者扣发补贴、奖金。

答:县级或者乡镇人民政府11.公职人员违法取得的财物和用于违法行为的本人财物,除依法应当由其他机关没收、追缴或者责令退赔的,由没收、追缴或者责令退赔。

答:监察机关12.公职人员被开除的,自之日起,应当解除其与所在机关、单位的人事关系或者劳动关系。

答:政务处分决定生效13.已经退休的公职人员退休前或者退休后有违法行为的,给予政务处分。

答:不再14.拒不执行或者变相不执行、拖延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命令的最重处分是答:撤职15.收受可能影响公正行使公权力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等财物的最重处分是。

答:开除16.向公职人员及其特定关系人赠送可能影响公正行使公权力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等财物,或者接受、提供可能影响公正行使公权力的宴请、旅游、健身、娱乐等活动安排的最重处分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0题)1.根据《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记大过的政务处分期间为:(C)。

A.六个月B.十二个月C.十八个月D.二十四个月2.根据《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有关机关、单位、组织集体作出的决定违法或者实施违法行为的,对负有责任的(A)中的公职人员依法给予政务处分。

A.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B.直接责任人员C.决策人员D.执行人员3.根据《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应当给予两种以上政务处分的,执行其中(C);应当给予撤职以下多个相同政务处分的,可以在一个政务处分期以上、多个政务处分期之和以下确定政务处分期,但是最长不得超过()个月。

A.最重的政务处分二十四B.最轻的政务处分二十四C.最重的政务处分四十八D.最轻的政务处分四十八4.根据《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公务员以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被撤职的,按照规定降低职务、职级、衔级和级别,同时降低(D)。

A.工资和补贴B.待遇和补贴C.补贴和奖金D.工资和待遇5.根据《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公职人员被开除的,自政务处分决定(B)起,应当解除其与所在机关、单位的人事关系或者劳动关系。

A.作出之日B.生效之日C.宣布之日D.印发之日6.根据《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违反规定出境或者办理因私出境证件的,情节严重的,予以(D)。

A.警告B.记过C.记大过D.降级或者撤职7.根据《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利用宗族或者黑恶势力等欺压群众,或者纵容、包庇黑恶势力活动的,情节严重的,予以(D)。

A.记大过B.降级C.撤职D.开除8.根据《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公职人员吸食、注射毒品,组织赌博,组织、支持、参与卖淫、嫖娼、色情淫乱活动的,予以(A)。

A.撤职或者开除B.记过C.记大过D.降级9.根据《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公职人员在被立案调查期间,未经(B)同意,不得出境、辞去公职。

A.所在单位B.监察机关C.任免机关D.上级机关10.根据《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对于受到降级以上政务处分的,应当由人事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在作出政务处分决定后(A)内办理职务、工资及其他有关待遇等的变更手续。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应知应会测试卷测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应知应会测试卷测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10.有关机关、单位无正当理由拒不采纳监察建议的,由其上级机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对该机关、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理。(√)
二、单选题(1x20=20分)
1.( )应当按照管理权职人员处分。
A.监察机关
B.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
5.根据《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公职人员依法受到刑事责任追究的,监察机关可以根据司法机关的生效判决、裁定、决定及其认定的事实和情节,依照本法规定给予政务处分。(×)
6.根据《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公职人员依法受到行政处罚,应当给予政务处分的,监察机关可以根据行政处罚决定认定的事实和情节,经立案调查核实后,依照本法给予政务处分。(√)
C.纪检监察部门
D.政府机关
2.政务处分警告期间是:( )
A.一年
B.三个月
C.六个月
D.一年半
3.降级、撤职的期间是:( )
A.一年
B.终身
C.一年半
D.二十四个月
4.有关机关、单位、组织集体作出的决定违法或者实施违法行为的,对( )和直接责任人员中的公职人员依法给予政务处分。
A.主要领导
B.分管领导
A.罢免、撤销
B.依法罢免、撤销
C.开会罢免
D.依法罢免
16.以下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
A.监察机关在调查中发现公职人员受到不实检举、控告或者诬告陷害,造成不良影响的,应当按照规定及时澄清事实,恢复名誉,消除不良影响。
B.公职人员涉嫌违法,已经被立案调查,不宜继续履行职责的,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可以决定暂停其履行职务。
A.撤职
B.调离
C.开除
D.降低待遇
11.监察机关对涉嫌违法的公职人员进行调查,应当由( )以上工作人员进行。

2020《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知识测试卷测试题库2套(含答案解析)

2020《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知识测试卷测试题库2套(含答案解析)
2020《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知识测试卷测试题库2套(含答案解析)
单位: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
一、填空题(1x10=1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共7章68条,自2020年7月1日起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适用于监察机关对违法的公职人员给予政务处分的活动。(政务处分法第2条)
3.监察机关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监督,依法给予违法的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政务处分法第3条)
4.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加强对公职人员的教育、管理、监督,依法给予违法的公职人员处分。(政务处分法第3条)
5.监察机关发现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应当给予处分而未给予,或者给予的处分违法、不当的,应当及时提出监察建议。(政务处分法第3条)ABiblioteka 撤职B.调离C.开除
D.降低待遇
11.监察机关对涉嫌违法的公职人员进行调查,应当由()以上工作人员进行。
A.三名
B.一组
C.一名
D.二名
12.以下表述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
A.政务处分决定书应当载明事项:被处分人的姓名、工作单位和职务;违法事实和证据
B.政务处分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政务处分决定书应当载明:政务处分的种类和依据;不服政务处分决定,申请复审、复核的途径和期限
3.公职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突发重大事件时,可不经法定程序由监察机关直接给予政务处分。
4.记大过的影响期间是十二个月。
5.公职人员二人以上共同违法,根据职务高低,分别给予政务处分。
6.公职人员因不明真相被裹挟或者被胁迫参与违法活动,经批评教育后确有悔改表现的,可以减轻、免予或者不予政务处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降级处分的期间是,撤职处分的期间是。
答:24个月、24个月
4.政务处分期自计算。
答:自政务处分决定生效之日起
5.公职人员二人以上共同违法,根据,分别给予政务处分。
答:各自在违法行为中所起的作用和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二、单选题
1.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加强对公职人员的教育、管理、_____,依法给予违法的公职人员处分。( C )
C.不能同时
D.协商给予
三、多选题
1.给予公职人员政务处分,应当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和______。( ABCD )
A.定性准确
B.处理恰当
C.程序合法
D.手续完备
2.政务处分的种类为警告、记过、记大过和______。(ABC )
A.降级
B.撤职
C.开除
D.严重警告
3.有关机关、单位、组织集体作出的决定违法或者实施违法行为的,对______依法给予政务处分。(AC )
C.36
D.12
4.不按照规定请示、报告重大事项,最重的处分是 _____ 。( )
A.警告
B.记过
C.记大过
D.降级或者撤职
5、不按照规定请示、报告重大事项,情节较重的,予以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情节严重的,予以 _____ 。( )
A. 记大过
B. 记大过或者降级
C. 降级或者撤职
D. 降级
6.《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自2020年_____起施行。(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测试卷2套(含答案)
题项
填空题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分数
分值
20
40
20
20
_
一、填空题
1.监察机关发现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应当给予处分而未给予,或者给予的处分违法、不当的,应当及时提出。
答:监察建议
2. 公职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非因、非经,不受政务处分。
答:法定事由、法定程序
A.坚持惩戒与警告相结合
B.坚持警告与教育相结合
C.坚持教育与惩罚相结合
D.坚持惩戒与教育相结合
3.公职人员有两个以上违法行为的,应当分别确定政务处分。应当给予撤职以下多个相同政务处分的,可以在一个政务处分期以上、多个政务处分期之和以下确定政务处分期,但是最长不得超过_____个月。( )
A.24
B.48
A.应当给予保护
B.应当给予维护
C.应当给予维权
D.应当予以维持
9.串供或者伪造、隐匿、毁灭证据的_____给予政务处分。( )
A.应当从重
B.应当加重
C.应当从重或加重
D.可以从重或加重
10.担任领导职务的公职人员有违法行为,被罢免、撤销、免去或者辞去领导职务的,监察机关_____给予政务处分。( )
A. 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
B. 直接负责人员
C. 直接负责人员中的公职人员
D. 主要领导和直接责任人
4.公职人员违法行为情节轻微,且具有可以从轻或者减轻给予政务处分情形之一的,可以对其进行______,免于或者不予政务处分。( ABCD )
A.谈话提醒
B.批评教育
C.责令检查
D.予以诫勉
5.公职人员因不明真相被裹挟或者被胁迫参与违法活动,经批评教育后确有悔改表现的,可以______政务处分。(ABC )
C.记大过
D.降级或者撤职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适用于_____对违法的公职人员给予政务处分的活动。( B )
A.纪委机关
B.监察机关
C.纪检监察机关
D.纪委监察和组织人事部门
6.《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自2020年_____起施行。( B )
A.8月1日
B.7月1日
C.9月1日
3.公职人员有两个以上违法行为的,应当分别确定政务处分。应当给予撤职以下多个相同政务处分的,可以在一个政务处分期以上、多个政务处分期之和以下确定政务处分期,但是最长不得超过_____个月。( B)
A.24
B.48
C.36
D.12
4.不按照规定请示、报告重大事项,最重的处分是。( D )
A.警告
B.记过
A.指导
B.引导
Hale Waihona Puke C.监督D.鼓励2.给予公职人员政务处分,坚持党管干部原则,集体讨论决定;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给予的政务处分与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相当;_____,宽严相济。( D )
A.坚持惩戒与警告相结合
B.坚持警告与教育相结合
C.坚持教育与惩罚相结合
D.坚持惩戒与教育相结合
A.减轻
B.免予
C.不予
D.从轻
四、判断题
1.警告政务处分的期间为十二个月。
答案:错
解析:警告政务处分的期间为六个月。
2.政务处分决定自作出之日起生效,政务处分期自政务处分决定生效之日起计算。
答案:对
3.公职人员二人以上共同违法,根据各自在违法行为中所起的作用和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分别给予政务处分。
答案:对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测试卷(含答案)
题项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分数
分值
50
30
20
_
一、单项选择题
1.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加强对公职人员的教育、管理、_____,依法给予违法的公职人员处分。( )
A.指导
B.引导
C.监督
D.鼓励
2.给予公职人员政务处分,坚持党管干部原则,集体讨论决定;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给予的政务处分与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相当;_____,宽严相济。( )
C.应当给予维权
D.应当予以维持
9.串供或者伪造、隐匿、毁灭证据的_____给予政务处分。( A)
A.应当从重
B.应当加重
C.应当从重或加重
D.可以从重或加重
10.担任领导职务的公职人员有违法行为,被罢免、撤销、免去或者辞去领导职务的,监察机关_____给予政务处分。( B )
A.应当同时
B.可以同时
D.10月1日
7.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规定,构成犯罪的,_____。( B )
A.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B.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C.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D.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
8.复审、复核机关认为政务处分决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_____。( D )
A.应当给予保护
B.应当给予维护
A.8月1日
B.7月1日
C.9月1日
D.10月1日
7.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规定,构成犯罪的,_____。( )
A.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B.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C.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D.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
8.复审、复核机关认为政务处分决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_____。(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