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源热泵在解决农村采暖问题中大显身手
农村地区的地热能利用与农业生产发展

农村地区的地热能利用与农业生产发展随着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传统能源资源的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凸显。
而地热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农村地区,地热能的利用也能为农业生产带来许多好处。
本文将探讨农村地区的地热能利用对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一、地热能利用的潜力农村地区通常具有广阔的土地面积和丰富的地热资源。
通过有效利用地热能,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供应,促进农业的发展。
地热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对环境的污染极低,有利于农田的生态健康。
农村地区的地热能利用主要包括地热取暖和温室助温两个方面。
地热取暖可以为农村居民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无论是家庭还是农业生产场所,都能享受到温暖的冬季。
而温室助温则能为农业种植提供稳定的温度环境,延长种植季节,增加产量。
二、地热能利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 提高农田温度利用地热能为农田提供温暖环境,能够加速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尤其是在寒冷地区,地热能可以为作物提供理想的生长温度,缩短生长周期,提高产量和品质。
此外,地热能还可以通过地热能泵等设备将地下的热能转移到农田,进一步提高农田温度。
2. 扩大温室种植面积利用地热能助温,可以在冬季为农田创造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扩大温室种植面积。
温室内的作物不受季节限制,可以在寒冷的冬季继续生长,提供稳定的农产品供应。
这对于满足地方居民的蔬菜需求和农产品的市场需求都具有重要意义。
3. 降低温室能耗地热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与传统的燃煤、燃油等能源相比,更具环保优势。
利用地热能助温可以降低温室的能耗,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温室管理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三、农村地区地热能利用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案1. 技术问题地热能利用需要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专业知识。
在农村地区普及地热能利用,需要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和相关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
政府和行业机构可以开展技术培训班,向农民和从业人员传授地热能利用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要点。
农业生产中的地热能利用和地源热泵技术

农业生产中的地热能利用和地源热泵技术地球是一颗充满能源的星球,而地热能作为其中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在各行各业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农业生产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通过利用地热能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环境可持续性。
本文将探讨农业生产中地热能利用和地源热泵技术的潜力和优势。
一、地热能利用在农业生产中的意义地热能是指地壳中储存的热能,具有稳定性高、可再生、可持续等特点。
在农业生产中,地热能利用可以发挥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 提供温室供暖和温度控制温室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生产设施,而温室供暖和温度控制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地热能可以通过地源热泵技术将地下蕴藏的热能转化为热水或热风,为温室提供稳定的供暖和温度控制,从而创造更适宜的生长环境。
2. 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地热能的利用可以调节土壤温度,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热量。
特别是在寒冷地区或季节交替时,地热能可以提供恒温环境,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同时,地热能还可以用于加热温室中的灌溉水,提供植物所需的温暖水源,进一步增强植物的生长能力。
3. 提供动物饮水和养殖环境控制地热能可以用于加热动物饮水的水源,确保动物在冬季也能获得适宜温度的饮用水。
此外,地热能还可以通过地源热泵技术为动物提供理想的养殖环境,提高养殖效率和动物健康水平。
二、地源热泵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地源热泵技术是一种利用地下热能进行供暖和制冷的技术,通过地下热能与环境热量的交换,实现能量的转换和传递。
在农业生产领域,地源热泵技术广泛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温室供暖和温度控制系统地源热泵技术可以通过地下热能的利用,为温室供暖和温度控制系统提供稳定的热量。
通过地源热泵系统的运作,可以实现温室内的恒温、恒湿,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一个理想的生长环境,提高温室生产的效益。
2. 地下水源供热系统地源热泵技术还可以利用地下水源进行供热,通过地源热泵系统将地下水中的热能转化为热水或热风。
这种供热方式不仅能够提供稳定的热量,还能够实现节能和环保,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利用地热能开展农业建筑环境供暖与制冷的研究

利用地热能开展农业建筑环境供暖与制冷的研究地热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近年来在农业建筑环境供暖与制冷方面的研究逐渐得到重视。
利用地热能进行供暖与制冷,不仅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本文将探讨利用地热能开展农业建筑环境供暖与制冷的研究。
一、地热能的特点与优势地热能是指地球内部储存的热能,其特点是稳定、持久、可再生。
相比于传统的燃煤、燃油供暖方式,利用地热能进行供暖与制冷具有以下优势:1. 环保节能:地热能是一种清洁能源,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对环境污染较小;同时,地热能的利用效率较高,能够节约大量的能源消耗。
2. 稳定可靠:地热能的温度相对稳定,不受季节变化和气候影响,可以提供持续稳定的供暖与制冷效果。
3. 经济效益:虽然地热能的建设投资较高,但是其运行成本相对较低,长期使用可以降低能源开支,提高经济效益。
二、地热能在农业建筑环境供暖方面的应用1. 地源热泵系统:地源热泵系统是利用地热能进行供暖与制冷的一种常见方式。
通过埋设在地下的地源换热器,将地下的稳定温度传递到建筑内部,实现供暖与制冷效果。
这种系统不仅能够满足农业建筑的供暖需求,还可以利用废热进行温室的热量回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地热辐射采暖系统:地热辐射采暖系统是利用地热能进行供暖的另一种方式。
通过在地面下铺设辐射管道,将地下的热能传导到地面上,再通过辐射方式向室内传递热量。
这种系统具有供暖效果均匀、舒适度高的特点,适用于农业建筑中的大棚、温室等场所。
3. 地热能与太阳能的综合利用:地热能与太阳能的综合利用可以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可以通过太阳能热水器预热地热能,减少地热泵系统的能耗,降低运行成本。
同时,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也可以为地热能供电,实现能源的自给自足。
三、地热能在农业建筑环境制冷方面的应用除了供暖,地热能也可以应用于农业建筑环境的制冷领域。
在夏季高温时,农业建筑内部的温度过高会对作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要进行制冷处理。
农业生产中的地热能利用和地源热泵技术

农业生产中的地热能利用和地源热泵技术农业生产是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保障农产品生产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地热能利用和地源热泵技术成为了农业领域中一种可行的能源替代方式。
本文将探讨地热能利用和地源热泵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其带来的优势和挑战。
一、地热能利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地热能是指地壳内部的热能资源,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被利用。
在农业生产中,地热能主要应用于温室、养殖场和设施农业中。
1. 温室类应用地热能在温室中的应用是其中一种常见的利用方式。
地下热能可以通过特定的管道系统将热能输送到温室内,以维持温室内的稳定温度。
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促进作物生长和产量增长。
2. 养殖类应用养殖业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部分,而地热能的利用也可以在养殖场中发挥作用。
地下热能可以通过地源热泵系统加热饮水供应和饲料储存等设施,提供适宜的养殖环境,提高养殖效益。
3. 设施农业类应用设施农业是一种通过控制生产环境来促进农产品生长的农业形式。
地热能在设施农业中也被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寒冷地区。
地下热能可以通过地源热泵系统加热温室内的空气和水,为植物生长提供合适的环境条件。
二、地源热泵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下热能进行供暖和制冷的技术。
它通过地下的稳定温度来进行能源转换,具有节能和环保的特点,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
1. 温室采暖地源热泵可以应用于温室的采暖系统中,通过地下热能来加热温室内的空气,以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相比传统的采暖方式,地源热泵具有更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和更低的运行成本。
2. 养殖环境控制地源热泵可以应用于养殖场的环境控制系统中,通过利用地下热能来调节养殖场内的温度和湿度。
这有助于提供适宜的养殖环境,促进动物的生长和健康。
3. 水产养殖地源热泵技术也可应用于水产养殖中,通过利用地下热能来调节水质和水温。
这对于一些对温度和水质敏感的水生动植物,如鱼类和水生植物的生长和繁殖非常有利。
为什么农村更适合使用地源热泵空调?

为什么农村更适合使用地源热泵空调?
目前,地源热泵空调在农村地区的安装数量逐渐上升,那么为什么农村地区更适合呢?
我们首先来看地源热泵的基本组成,它是由室外的钻孔部分、机房部分和室内风盘部分,室外钻孔时为了埋放换热的地埋管,这也是地源热泵的核心部分;机房主要是由的主机和管路组成,这是与室外换热的核心部分;风盘主要是为室内进行供暖制冷的部件。
农村安装地源热泵的好处就在于施工受场地的限制性较小,也可以在比较宽阔的地方做地源热泵的钻孔作业,由于施工较为方便,所以钻孔的价格会比城市的相对较低,整体的价格也就会相对便宜些。
再加上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对于制冷供暖的需求量也越来越高,所以农村的市场还是十分巨大的。
不过农村在安装地源热泵空调时需要特别注意做好建筑整体的保温工作,因为好的保温可以有效的降低地源热泵的运行费用,经济性更强一些。
地热能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地热能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一、引言地热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探讨地热能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并着重介绍地热能在温室大棚种植、温室供暖以及鱼类养殖等方面的运用。
二、地热能在温室大棚种植中的应用1. 地热能供暖系统地热能供暖系统是温室大棚种植中常见且重要的应用。
通过地下热水管道将地热能输送至大棚内,实现对温室内环境温度的控制。
地热供暖系统稳定可靠,能够在寒冷的季节提供恒定的暖气,为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同时,与传统的能源供暖方式相比,地热能供暖系统使用地下热能低碳环保,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2. 地热能循环系统地热能循环系统利用地下的稳定温度进行热交换,通过散热器将散热后的水循环供给大棚内部或地下水体。
这种系统可以利用地球内部的热能,将其转化为大棚内部所需的供暖或制冷,为农作物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
地热能循环系统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能够提高温室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三、地热能在温室供暖中的应用1. 地热热泵供暖系统地热热泵供暖系统通过地下热能与热泵技术的结合,将地下储存的热能转化为供暖所需的热能。
该系统具有节能高效、环保无污染、供暖效果稳定等特点。
在温度较低的冬季,地热热泵供暖系统能够提供温暖舒适的室内温度,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2. 地热辐射供暖系统地热辐射供暖系统是利用地热能将地下的热量传导至温室内部,通过辐射方式向作物散发热能。
这种供暖系统具有热效率高、热舒适度好等优点,能够为温室内的农作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同时,地热辐射供暖系统不会引发空气对流,减少了病菌的传播,降低了热能的浪费。
四、地热能在鱼类养殖中的应用1. 地热能水族箱供暖地热能水族箱供暖是一种利用地下热能为水族箱提供恒定温度的方法。
通过地热系统将地下热能传导至水族箱底部,从而维持水温稳定,为鱼类的生长提供温暖的环境。
这种供暖方式不会引起水质变化,能够有效地保持水中的氧气含量和PH值,提高鱼类的存活率。
农村地区的地热能利用与农业生产发展

农村地区的地热能利用与农业生产发展地热能是指地球内部储存的热能资源,农村地区作为中国农业的主要生产区域,地热能的利用对于农业生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农村地区地热能的利用方式以及其对农业生产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农村地区地热能利用方式1. 温室种植利用地热能温室种植是农村地区常见的农业生产方式,利用地热能为温室供暖将有助于提高温室内部的温度,延长作物生长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通过地热采暖系统的安装和运行,农民可以在冬季依然保持稳定的温度,为蔬菜、花卉等作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2. 地源热泵系统的应用地源热泵系统是一种利用地下地热能的高效能源利用技术。
在农村地区,地源热泵系统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农田灌溉和养殖场的供热供冷。
农业灌溉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利用地源热泵系统进行水的加热和降温,不仅可以提高灌溉水的温度,促进作物生长,还可以减少供水温度对作物的不利影响。
同时,在养殖场中使用地源热泵系统供热供冷,可以改善动物的生活环境,提高养殖效益。
3. 地热能发电农村地区往往存在较多的地热资源,通过地热发电可以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满足农业生产的用电需求。
地热能发电技术的应用可以带动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村地区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二、地热能利用对农业生产发展的促进作用1.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地热能的利用可以提供稳定的能源供应,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例如,在温室种植中使用地热能供暖,可以使农民更好地掌控温度,提高作物的生长速度和品质,从而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和销售收入。
2.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地热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与传统燃煤或燃油相比具有较低的运营成本。
通过利用地热能来提供温室供暖、养殖场供热等服务,农民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3. 推动农村能源结构调整农村地区地热能的利用不仅可以满足农业生产的能源需求,还可以带动农村能源结构的调整。
通过地源热泵系统的应用,农村地区可以逐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推动农村能源向清洁能源的转变,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地下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在农村的应用前景及问题

地下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在农村的应用前景及问题农村住宅由于分散性的特点,无法实现大规模集中供热,冬季采暖生活用能呈大幅增长的态势但仍无法达到热舒适要求。
因此,高效节能的地下水源热泵技术成为优先选择的方案之一。
文章论述了地下水源热泵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在农村的应用前景,并对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标签:农村;传统采暖方式;能源消耗;地下水源热泵;节约能源1 概述对于夏热冬冷地区来说,冬季供热问题对居民生活质量的高低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农村住宅相对分散,发展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技术受到限制,采暖普遍存在高能耗低品质问题,并且温度不恒定,室内空气污染严重[1]。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北方农村冬季采暖生活用能呈大幅增长态势,煤炭能源消耗量越来越大并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
所以急需要高新技术改变农村的采暖状况,在提高农户生活质量的同时节约大量煤炭资源。
地下水源熱泵空调技术以其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突出优点,成为供暖空调工程优先选择的方案之一。
2 农村采暖现状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供暖方式仍以传统的分户采暖方式为主,包括火炉、火炕以及土制采暖炉(土暖气),部分家庭辅以空调及电暖气。
这些传统的采暖方式均以燃煤为主,热效率低,室内空气质量差,若通风排烟不当,一氧化碳积聚室内,存在安全隐患,并且污染环境。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于2005年2月对北京市门头沟区9户分散采暖居民住宅进行了采暖能耗热量及室内温度监测[2]。
监测结果显示,一个采暖季平均耗煤量为北京市节能建筑标准煤耗量的4.12倍,而室内平均温度仅为13.12℃,低于国家规定居民住宅采暖温度下限16℃。
清华大学2006、2007年组织了800多人次的学生志愿者对我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200多个县市的典型村典型户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分析,统计结果表明,北方农村室温仅为10℃左右,远低于城市建筑,但耗煤量却为城市的1.5~2倍[1]。
3 地下水源热泵技术的发展现状地下水源热泵系统是地源热泵系统的一个分支,最早应用于1948年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联邦大厦(Commonwealth Building)[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源热泵在解决农村采暖问题中大显身手 2009-3-14
农村冬季采暖现状的分析
冬季采暖的方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认为是衡量居民生活质量高低的标准之一。
对于生活在农村的居民来说,采暖的投入是占了家庭支出中比例较大的一部分。
在何谓新农村建设的解释中,新房舍是“五新”之一,那新房舍的采暖及选择什么样的能源实现供暖也就必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
北京英沣特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庄永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们公司曾对农村采暖市场进行过一些调研,在总结调研结果时他们认为,目前,我国农村广大地区居民的采暖形式还是比较落后,以燃煤为主,甚至一些地区仍然烧柴。
因为目前适合农村选用的新型采暖技术不多,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家中选用燃煤的土制采暖炉采暖(土暖气),甚至很多地区仍靠小煤炉、火炕等取暖。
北京市科委的一份调查报告也说明了此情况:2006年,北京市科委在北京市10个远郊区县组织开展了农村能源调研工作,共走访1000户农民家庭,获得有效调研问卷900余份,初步摸清了农村能源利用的“家底”。
调研结果显示:北京农村居民家庭能源消费基本上完成由初级能源向商品能源的转化。
农村家庭平均年用煤2.9吨,用电920kW•h ,液化气3~4罐。
在家庭总能源消费中,煤炭占74%,电力占13%,液化气占8%,秸秆等生物质能源仅占5%。
农村居民家庭能源消费2.9吨煤中用于采暖的达到2.3吨,比例接近80%。
按照热量折算,家庭能源消费中的60%左右用于冬季采暖,78%的家庭认为采暖负担重。
北京10个远郊区县农业户籍家庭年总燃煤量高达300万吨(折标煤215万吨),用于采暖240万吨(折标煤170万吨、CO2445万吨、SO21.45万吨、NOx1.26万吨)。
通过以上调查报告中数据分析看出:在北京近郊的农村家庭尚如此,在边远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农村里,居民采暖问题更是迫切需要改变的。
由此,我们认为,解决农村的采暖问题应是新农村建设中能源问题的重点方向。
地源热泵技术在农村推广应用的瓶颈
地源热泵技术因其绿色环保、节能清洁、控制设备简单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
在国外,地源热泵技术首先在农村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并取得了较好效果,而国内的应用形势与国外正好相反,目前国内城市中推广地源热泵技术的力度远远高于农村,虽然有着广阔地域的农村具有使用地源热泵系统的绝对优势条件,但实际上,地源热泵技术在我国农村的发展十分不理想。
庄总介绍说,我们公司在北京地区农村做了调研,一户建筑面积100m2的农家小院,2007~2008年度冬季的燃煤费用约为1500~1800元,室内温度仅有15℃左右。
今年煤的价格又大幅上涨,冬季采暖的费用也会超过去年的数字,而今后随着化石能源价格的递涨,如依靠一次能源采暖的费用必定是只增不减。
在这一背景下,采用地源热泵系统应该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加之我国农村居民的用电价格普遍不高,如果以0.5元/kwh的价格水平计算,这使得冬季采暖的费用可控制在18元/m2左右。
谈到这里,庄总又无奈地说:但实际工作中,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农村地区推广水、地源热泵技术的确存在很多瓶颈。
农村推广地源热泵技术到底都哪些瓶颈呢?
庄总说,公司在农村推广地源热泵技术的过程中遇到过各类问题,经过总结,主要有四大制约因素。
1.水、地源热泵系统的初投资较高,单体型住宅单平方米造价通常都在350~400元左右,集中型楼房住宅单平方米造价通常都在150~200元左右,造成了农村居民使用不起的局面。
2.农村建筑物的保温措施普遍不好,造成热损失较大,继而造成采暖负荷大和运行费用的偏高。
3.由于目前水、地源热泵系统大都用于公共建筑当中,因而系统的使用都有专业技术人员参与。
而当普通居民家庭使用,尤其是农村家庭使用时,难免会造成使用操作上的失误,严重时会导致系统的损坏。
4.使用费用上仍然偏高,还亟待政府从政策上、生产厂家从技术上提供更多的支持。
打破瓶颈的有效手段
分析了推广中的瓶颈之后,庄总谈了他的解决办法。
他说,首先,要针对于不同地域、不同形式的农村建筑特点,提出适合该建筑的水、地源热泵系统,使得投资更低。
比如:对于新农村建设中集中搬入楼房的集中采暖用户,应优先考虑集中式水、地源热泵系统,也可考虑集中提供水源,分户采用小型户式地源热泵机组。
热源部分系统的投资可控制在80元/m2,末端系统应优先考虑地板采暖系统,末端系统的投资应控制在40~70元/m2,整体投资可控制在120~150元/m2之内。
而对于新农村建设中保持单体农家小院的用户,应优先考虑地源热泵系统,系统的总投资可控制在300元/m2之内。
其次,针对不同建筑结构的农村用户,应因地制宜,户内末端形式可采取多种形式。
比如:对于以采暖为主的建筑,可考虑采用地板采暖的方式,初投资小,采暖效果好。
对于冷暖均有需求的用户,末端应根据建筑及装修的要求,可采用传统中央空调中的风机盘管、也可采用家用空调中壁挂机和柜机的形式。
可明装,也可暗装,完全根据用户的需求。
第三,从使用上,由于家用空调的普及,因此可以参照家用空调的模式,既可采用遥控器来控制热泵机组及末端的启停和温度控制,也可以采用三速开关的形式来进行控制。
目的在于使得操作更加简单、易懂。
第四,呼吁政府也能对采用水、地源热泵的农村用户给予一定扶持政策。
由于农村用户采暖使用的时段大都在夜间,因此,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能够考虑出台给予农村用户以和城市用电采暖用户一样的峰谷电价政策。
如果这一政策能够实施,则水、地源热泵的用户有望能够将采暖费用控制在10~12元/m2,这将极大地促进农村家庭采用水、地源热泵系统的积极性。
运行效果与经验积累
庄总告诉记者,从2003年起,公司就开始在农村里推广水、地源热泵系统了。
六年的时间里,针对农村市场,公司不断开发、研制适合于农村市场的产品。
到目前,公司已在北京、山东等地陆续改造和建设了20余万m2的农村建筑,涉及北京大兴区青云店镇泥营村、大兴瀛海镇石太庄、山东淄博张店区彭家新村、房东新村、房西新村、范家新村、高北新村、博山区白塔镇大海眼村、山东莱州西王村、大原家村、龙口市东江镇庄头村、和平村等四十余个村庄。
庄总向我们介绍了两个工程实例。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白塔镇大海眼村水源热泵项目:大海眼村总计3000m2,采用水源热泵系统,地板采暖,其电价为0.65元/kW•h。
冬季作为采暖运行,年运行100天,折合运行费用为14元/m2。
该工程初投资为98元/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