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药品知识

合集下载

高危药品分类及管理

高危药品分类及管理

高危药品分类及管理引言在医疗行业中,高危药品的分类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高危药品是指可能带来严重不良反应或潜在安全风险的药品。

对高危药品进行正确分类和有效管理可以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医疗机构的运作。

本文将介绍高危药品的分类和管理方法,并提供一些建议来提高高危药品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高危药品分类根据药品的特性和潜在风险,高危药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剧毒药品:具有极高的毒性和潜在风险的药物,例如一些癌症化疗药物和放射性药物。

这些药物要求在特定的环境下使用,并需要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和处理。

2.易错药品:容易发生错误或给患者带来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品,例如抗凝药物和镇静药物。

这类药品需要严格的使用和监测,以确保正确的剂量和用药方法。

3.高风险药品:使用过程中可能引发潜在风险的药品,例如麻醉药物和抗生素。

这些药品需要严格的控制和管理,以防止误用和滥用。

4.高警示药品:使用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药品,例如抗癫痫药物和强心药物。

这些药品在使用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评估和监测,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高危药品管理为了确保高危药品的安全使用,医疗机构应该采取以下管理措施:1.制定和执行标准操作程序:医疗机构应该制定并执行针对高危药品的标准操作程序。

这些程序应涵盖药品的购入、存储、配送和使用等环节,并明确责任和程序。

2.建立高危药品管理团队:医疗机构应设立专门的高危药品管理团队,负责监督和管理高危药品的购买、存储、配送和使用等环节。

这个团队应包括医生、药师和护士等相关人员。

3.对高危药品进行分类和标识:医疗机构应对高危药品进行分类,并对其进行明确的标识。

这样可以帮助医务人员正确识别和使用高危药品,并防止错误使用。

4.培训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应对所有相关的医务人员进行高危药品的使用和管理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高危药品的特性、正确的使用方法、潜在风险和应对措施等。

5.建立监测和报告机制:医疗机构应建立高危药品的监测和报告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高危药品的问题和异常情况。

《高危药品的管理》课件

《高危药品的管理》课件

高危药品的使用和处置
1
正确使用
Hale Waihona Puke 遵循正确的用药指南和剂量,以确保高危药品正确使用。
2
过期药品处置
过期的高危药品应及时进行安全的处置,避免误用或未经授权的使用。
3
废弃物处置
高危药品的废弃物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封装和处理。
高危药品管理中的挑战
复杂的审批流程
高危药品的审批流程通常较为繁琐,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
1 毒性药品
具有剧毒或致癌性的药品。
2 高风险药品
可能引发严重不良反应或副作用的药品。
3 易混淆或易搞错药品
容易与其他药品混淆或搞错的药品。
高危药品的管理措施
严格许可控制
高危药品的许可和分发应受到严 格控制,确保仅有合格的人员能 够访问和使用。
特殊标志和标签
高危药品的容器和包装应标注清 晰的标志和警示标签,以便辨认 和分辨。
人员培训和管理
确保所有使用和接触高危药品的人员都接受到足够的培训和管理。
风险评估与控制
不断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减少高危药品使用中的潜在风险。
高危药品管理的最佳实践
严格执行标准程序
建立和执行严格的标准操作程序, 明确高危药品的管理要求。
定期审核和改进
定期审查和改进高危药品管理措 施,确保其持续有效性。
信息共享和合作
与其他医疗机构和药品供应商进 行信息共享和合作,提高高危药 品管理的整体水平。
高危药品的管理
高危药品是指那些在药理作用、药物制剂和药物使用中,存在较大风险的药 品。本PPT将介绍高危药品的定义、分类以及其管理措施。
高危药品的定义
高危药品是指那些在药理作用、药物制剂和药物使用中,存在较大风险的药品。这些药品可能对人体产生严重的不 良反应、副作用或潜在的致命危险。

高危药品的定义及管理制度的培训小

高危药品的定义及管理制度的培训小

高危药品的定义及管理制度的培训在医疗行业,高危药品的合理管理至关重要。

高危药品是指那些在使用或处置过程中可能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或危害的药品,其管理需要严格遵循相关规定和制度。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高危药品的定义以及管理制度的培训内容,以加强医疗工作者对高危药品管理的认识和实践技巧。

高危药品的定义高危药品是指那些具有较高风险或潜在危害性的药品,包括但不限于剧毒药品、易混淆药品、高风险用药等。

这些药品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或后果,因此需要特别加以管理和使用。

高危药品的特点包括但不限于: - 风险大:容易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或后果; - 使用频率低:一般情况下,不常用于临床治疗; - 管理难度大:需要专门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管理制度的培训内容为了有效管理高危药品,医疗机构需要对医务人员进行相关管理制度的培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高危药品的识别与分类培训内容包括了解高危药品的特征和分类,了解常用的高危药品清单,明确高危药品与普通药品的区别,以便及时准确地识别和分类高危药品。

2. 高危药品的存储与保管培训内容包括高危药品的专门存储条件、温湿度要求、避光要求等,以确保高危药品在存储过程中质量稳定、安全有效。

3. 高危药品的配制与使用培训内容包括高危药品的正确配制方法、使用剂量、途径等,以确保医务人员在使用过程中避免错误,降低患者风险。

4. 高危药品的不良反应与处理培训内容包括高危药品可能诱发的不良反应、急救处理方法等,以确保医务人员能够及时有效地对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做出正确应对。

5. 高危药品的监测与评估培训内容包括建立高危药品使用的监测评估机制,明确责任部门、频率要求、记录要求等,以定期评估高危药品使用的情况,及时调整管理措施。

结语高危药品的管理必须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和制度,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加强对高危药品的认识和管理技巧,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通过培训,医务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高危药品管理中可能遇到的挑战,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利益。

高危药品的使用与管理

高危药品的使用与管理
18
二、高危药品包括细胞毒性化疗药品、高浓度电解质制剂、 肌肉松弛剂等,医院高危药品目录应与国家相关规定更新 同步。
三、高危药品应设置专门的存放药架,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 存放。
四、高危药品存放药架应标识统一醒目,统一黑底白字标签, 其中高浓度电解质统一红底白字药品标签。
五、高危药品在使用前要有安全性论证的证据,有确切适应 症时才能开具处方使用。
有高危药品目录,高危药品存放区域是否设有醒目标识,设 置警示性提示牌。
检查高危药品调剂发放、注射剂浓溶液稀释和护士临床使用 是否实行双人复核制。
16
二、高危药物品的安全管理思路
1、建立完善相关制度 2、加强高危药品危害性宣传 3、跟踪检查
17
三、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高危药品相关制度 《医院高危药品的管理制度》 一、高危险药品(以下简称“高危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 著且迅速,易危害人体的药品。为促进该类药品的合理使 用,减少不良反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特制订如下管理 制度。
2、医护人员本身导致的风险:医护人员过于疲劳:剂量换算错误、医务 人员交流不充分:字迹潦草,语言表述不清、工作环境不佳:光 线不足导致剂量单位错误、缺乏相关要学知识导致的用药混淆等
3、“相似性”和“相邻性”两个干扰因素:“相似性”包括:药名相似, 书写相似,剂型相似;包装相似;病人名字相似等、“相邻性” 包括:床位相邻,液体摆放相邻,治疗单排列顺序相邻等
19
六、药剂人员在调配高危药品时,要严格审查处方,对不符合规定 的高危药品处方,拒绝调配。高危药品的处方调配发放要实行双 人复核,确保发放准确无误。
七、药剂科应定期检查本院的高危药品管理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 时解决处理。

高危药品及病区存课件

高危药品及病区存课件
踪整改情况。
优化管理
根据监管和评估结果,优化药品 采购、存储和使用流程,提高药
品管理效率。
培训教育
针对监管和评估结果,开展培训 教育活动,提高医务人员的药品
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THANKS
感谢观看
三级高危药品是指具有中等风险、危 害性中等的药品,如抗生素、抗病毒 药物等,需要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
02
高危药品的管理
高危药品的采购
01
02
03
采购计划
根据病区需求制定采购计 划,确保药品供应充足且 不积压。
供应商选择
选择具有资质和信誉良好 的供应商,确保药品质量 可靠。
采购审批
建立严格的采购审批制度 ,确保采购过程规范、透 明。
01
02
03
04
严格按照医生处方发放药品。
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确保患 者正确使用药品。
对使用过的药品进行登记,确 保药品使用记录完整。
对药品不良反应进行监测和报 告,确保药品安全使用。
04
高危药品与病区存药的培 训与教育
培训对象与内容
培训对象
医生、药师、护士及其他相关医务人 员。
培训内容
高危药品的分类、特性、使用注意事 项及病区存药的管理规定等。
药品质量
对药品的成分、含量、稳定性等指标进行检 测和评估。
药品有效性
对药品的治疗效果、治愈率、缓解率等进行 评估。
药品安全性
对药品的不良反应、禁忌症、相互作用等进 行监测和评估。
病区存药管理
对病区存药的品种、数量、使用情况进行评 估,确保药品供应及时、合理。
监管与评估结果的应用
问题整改
针对监管和评估中发现的问题, 制定整改措施,限期整改,并跟

高危药物管理及使用注意事项

高危药物管理及使用注意事项

高危药物单独集中存放
临床常见高危药物的使用
胰岛素
• 用于机体内降低血糖的激素。能促进全身组织对葡 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并抑制糖原的分解和糖原异生, 用于治疗糖尿病、消耗性疾病,特别是胰岛素依赖 型糖尿病。
• 胰岛素过量可使血糖过低,出现饥饿感、精神不安、 瞳孔散大、焦虑、头晕、震颤、昏迷。患者还可能 有胰岛素抗药性、过敏、水肿等副作用,用量偏大, 会出现高胰岛素血症。还会引起腹部肥胖,体重增 加。
➢高危药物对血管刺激大,因此要正确 选择血管,一般选择粗、直的血管, 避免穿刺关节部位的血管。对长期输 液的患者,一般选择静脉留置针。
加强高危药物放置的管理
• 根据医院自身情况建立并定期更新医院的 高危药品目录
• 高危药品应单独集中存放,不能与其他药 品混放,存放位置有警示标志。
• 高危药品调配、发放要实行双复核,确保 发放准确无误。
• 因此,抗凝治疗更多的是强调治疗个体化,定期去医 院检测凝血时间,以及时调整用量。
高浓度氯化钠
• 一种电解质补充药物,可补充热能和体液,用 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进食不足或大量体液丢失。
• 输注过多、过快,可致水钠潴留,引起水肿、 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胸闷、呼吸困难,甚至 急性左心衰竭。高浓度使用时,还可致高钠血 症、静脉炎、局部肿痛。
警示
• 输液过程中一定加强巡视,及时发现药物 的不良反应和药物外渗。
• 如果发现高危药物外渗,及时拔除针头, 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在其他肢体重新选 择静脉穿刺。根据药物的性质和病人的情 况对外渗部位及时采取措施。
药物外渗的处理
• 钙剂,首选硫酸镁湿敷,其次可采用 0.5%654-2湿敷。
• 甘露醇外渗,初期可用热敷,也可用硫酸镁 湿敷,还可采用75%酒精湿敷。如渗漏超过 24h后,不可热敷,以免加速组织的坏死。

高危药品、急救药品管理制度考试试题(附答案)

高危药品、急救药品管理制度考试试题(附答案)

高危药品、急救药品管理制度考试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属于高危药品?A. 麻醉药品B. 抗生素C. 放射性药品D. 镇静催眠药2. 高危药品的储存环境要求是?A. 温度在10-30℃B. 阴凉干燥处C. 避光、通风、干燥D. 任何环境下均可3. 高危药品的调剂过程中,药师应严格执行什么原则?A. 随机调剂原则B. 先进先出原则C. 严格核对原则D. 快速调剂原则4. 高危药品使用前,护士应核对哪些信息?A. 药品名称、规格、剂量B. 患者姓名、年龄、性别C. 药品有效期、批号D. 以上都是5. 急救药品的完好率应达到多少?A. 90%B. 95%C. 100%D. 85%6. 急救药品的摆放应遵循什么原则?A. 随机摆放原则B. 先进先出原则C. 分类摆放原则D. 随意摆放原则7. 急救药品的交接班记录应由谁签名?A. 护士B. 药师C. 护士长D. 医生8. 急救药品的效期管理,过期药品应如何处理?A. 继续使用B. 废弃处理C. 改变规格使用D. 重新配制9. 急救药品的检查频率应为多久一次?A. 每周一次B. 每月一次C. 每季度一次D. 每年一次10. 急救药品的培训考核记录应由谁负责?A. 护士B. 药师C. 护士长D. 医生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高危药品的特点包括:A. 药理作用强B. 毒性大C. 不良反应多D. 依赖性强2. 高危药品的储存要求包括:A. 避光、通风、干燥B. 专柜存放C. 设置醒目标识D. 定期检查3. 高危药品的调剂过程中,应严格执行以下措施:A. 严格核对药品信息B. 专人负责调剂C. 详细记录调剂过程D. 定期培训4. 急救药品的检查内容包括:A. 药品名称、规格、剂量B. 药品有效期、批号C. 药品外观、颜色D. 药品包装完好性5. 急救药品的培训内容包括:A. 药物药理作用B. 药物使用方法C. 药物不良反应D. 药物储存条件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高危药品的储存环境应保持干燥、通风,避免潮湿。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依据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依据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依据一、高危药品的定义和分类1. 高危药品的定义高危药品是指那些具有潜在的危害性,易引起严重不良反应或药物错误引起严重后果的药品。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药品:(1)毒性较大的药物,如化疗药物、免疫抑制剂等;(2)有明显副作用且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药品,如抗凝药物、抗精神药物等;(3)易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的药品,如抗生素和抗真菌药物等;(4)易发生耐药性的药品,如抗结核药物、抗菌药物等。

2. 高危药品的分类按照管理的需要,高危药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按照药品的毒性分为:毒性药品、高毒性药品、剧毒药品;(2)按照药品的不良反应分为:易造成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品、易引起过敏反应的药品;(3)按照药品的易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分为:易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的药品、易引起耐药性的药品等。

二、高危药品管理的原则1. 安全原则高危药品管理的首要原则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在使用高危药品的过程中,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守规范操作程序,避免药物错误使用,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2. 审慎原则对于高危药品的开立、配药、使用和监测等环节都需要进行严格的审慎管理。

医务人员在使用高危药品时应认真核对患者的病史及用药情况,避免不规范使用而引起严重后果。

3. 教育原则医护人员应当接受相关的高危药品使用培训,了解药品的特点、作用、不良反应、配伍禁忌等知识,提高对高危药品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4. 监测原则建立健全的高危药品监测体系,对药品的不良反应、配伍禁忌等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药品的问题。

三、高危药品管理流程高危药品管理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申请、审批、采购、验收、入库、配药、使用、监测、评估和报告。

具体流程如下:1. 申请医院药品管理部门负责收集和整理相关高危药品的申请单并进行初步审批。

2. 审批医院的用药委员会对高危药品的使用申请进行综合评估和审批。

3. 采购医院药品采购部门按照用药委员会的批准意见进行采购手续。

4. 验收采购部门将高危药品送至医院药房,药剂管理员进行验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护理部)
高危药品是指药品本身毒性大、不良反应严重、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或因使用
不当极易发生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的药物。为促进该类药品的合理使用,避免不
良事件,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1、高危药品品种遴选,我院药剂科参照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用药安
全项目组》2012年发布的《高危药品分级管理策略及推荐目录》,结合我院具体
用药情况,制定高危药品目录。具体目录见附表
2.高危药品的管理采用“金字塔式”的分级管理模式,实行A、B、C三级管理。A
级高危药品是高危药品管理的最高级别,使用频率高,一旦用药错误,患者死亡风
险最高的高危药品,必须重点管理和监护;B级高危药品是高危药品管理的第二
层,使用频率较高,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严重伤害;C级高危药品是高危
药品管理的第三层,使用频率较高,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伤害。
3、A级高危险药品应设置专门的存放区域,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A级、B级
高危药品在药品贮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警示医护人员注意。每班清点交接,账目
清楚。
4、高危药品调剂和医嘱转抄及执行时,严格查对,杜绝用药差错。由转抄者在高
危药品用法前标注(高危),两人核对,签名确认。使用的瓶贴等处,张贴红色长
方形警示。确保准确无误。
4、A级、B级高危药品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中法定给药途径、给药剂量和标准给
药浓度给药。超途径、超剂量、超浓度的医嘱,医生须加签字。护理人员要与医生
核实清楚后方可执行。
5、严格掌握高危药品适应症,做好患者用药监测,给药前、后认真落实查对制
度,给药过程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确保用药安全。

6、各病区应根据用药实际情况设置高危药品基数,并列出清单,定期检查高危药
品的有效期。护士长负责本单元高危药品的管理,保证用药安全。
7、护士核发C级高危药品应进行专门的用药交代。
附件

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高危药品分级管理目录
序号 药品类别 药品名称 危险
级别
1 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α受体激动剂) 去甲肾上腺素 A
间羟胺

2 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α、β受体激动剂) 肾上腺素 A
麻黄碱

多巴胺

3 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β1受体激动剂) 多巴酚丁胺 A
异丙肾上腺素

4 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β2受体激动剂) 沙丁胺醇 A

5
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
(α受体阻断剂)
酚妥拉明 A

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
(β受体阻断剂)
普萘洛尔

A

美托洛尔
6 高渗葡萄糖注射液 50%葡萄糖 A

7 高浓度电解质 10%氯化钾注射液 A
浓氯化钠注射液

8 胰岛素 各种胰岛素注射液 A
9 抗早产药 硫酸镁注射液 A
10 灭菌注射用水 100ml以上灭菌注射用水 A
11 降压药 硝普钠 A

12 吸入或静脉全身麻醉药 丙泊酚 A 氯胺酮 A
异氟烷 A

13 抗心律失常药
利多卡因 A
胺碘酮 A

14 抗血栓药(抗凝剂) 低分子肝素钠 B 低分子肝素钙 B
尿激酶 B
15 放射性静脉造影剂
碘海醇 B
泛影葡胺 B

16 全胃肠外营养液
氨基酸注射液 B

脂肪乳注射液 B

多腔袋类肠外营养制剂 B
17 静脉用中度镇静药 咪达唑仑 B

18 阿片类镇痛药 芬太尼注射液 B 瑞芬太尼注射液 B 舒芬太尼注射液 B
吗啡注射液 B
哌替啶注射液 B
19 降糖药 各种口服降糖药 C
20 脂质体药物 两性霉素b脂质体 C

21 肌肉松弛剂
维库溴铵 C
罗库溴铵 C
22 中药注射剂 C


2014年10月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药剂科)
高危药品是指药品本身毒性大、不良反应严重、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或因使用
不当极易发生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的药物。为促进该类药品的合理使用,避免不
良事件,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1、参照国际国内高危药品目录结合我院具体用药情况,制定我院高危药品目录,
在医疗实践中,不断完善和补充。具体目录见附表
2.高危药品的管理采用“金字塔式”的分级管理模式,实行A、B、C三级管理。A
级高危药品是高危药品管理的最高级别,使用频率高,一旦用药错误,患者死亡风
险最高的高危药品,必须重点管理和监护;B级高危药品是高危药品管理的第二
层,使用频率较高,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严重伤害;C级高危药品是高危
药品管理的第三层,使用频率较高,,一旦用药错误 ,会给患者造成伤害。
3、高危险药品应设置专门的存放药架,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
4、高危险药品存放药架应标识醒目,设置黑色警示牌提示牌提醒药学人员及医护
人员注意。
5、高危险药品使用前要进行充分安全性论证,有确切适应症时才能使用。
6、调配高危药品处方时要认真审核,审核无误后方可进行调配。
7、高危险药品调配发放要实行双人复核,确保发放准确无误。
8、门诊药房药师和治疗班护士核发C级高危药品应进行专门的用药交代。
9、护理人员执行高危药品医嘱时应注明高危,,双人核对后给药。
10、高危药品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用法用量给药,超出标准给药的医嘱医
生须加签字。
11、加强高危险药品的效期管理,先进先出,保证安全有效。
12、加强高危险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并将监测结果总结汇总,及时反馈给临床医
护人员。
13、新引进的高危药品要经过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的充分论证,引进后及
时将药品的信息告知临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确保用药安全。

2014年10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