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寄生虫病学实验》教学大纲
《兽医寄生虫学》教学大纲

《兽医寄生虫学》教学大纲《兽医寄生虫学》教学大纲课程总学时:50学时;其中,讲课30学时,实验20学时。
学分:2.5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兽医寄生虫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专业课,其与家畜传染病学、内科学、外科学、产科学等课程共同组成动物医学专业的专业课程。
通过学习该课程,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有关畜、禽的寄生虫病及重要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病原特征、流行规律、致病机理、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诊断方法及防制措施等,为从事兽医临床工作、畜牧养殖业生产与管理及肉品卫生检验与技术监督等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一〉理论知识方面掌握寄生虫与宿主及其类型、寄生虫对宿主的致病特点、寄生虫病的流行规律、免疫特点以及寄生虫病的诊断技术和综合防制措施。
掌握重要寄生虫病的病原特征、传播规律、致病机理、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诊断方法和治疗、预防措施。
了解寄生虫的分类体系和科学命名方法。
〈二〉实验技能方面掌握常用的寄生虫学粪便检查、血液检查、尿液检查、皮肤刮下物检查及组织检查方法和寄生虫学剖检方法。
熟悉与掌握重要寄生虫虫体和虫卵特征。
认识与了解寄生虫的某些中间宿主及传播媒介。
三、理论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由于学时压缩,理论教学的总体思路是:1、有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有代表性的重要寄生虫病详细讲解,其它寄生虫病则以列表、比较的方式简略讲,做到突出重点,以点代面。
2、根据畜牧业发展现状,部分删减马属动物寄生虫病,重点讲授猪、鸡、牛、羊寄生虫病,适当增加犬、猫等伴侣动物、珍稀动物的重要寄生虫病。
3、具有共性的内容合并讲解,如牛羊消化道线虫病、球虫病等。
4、删旧增新。
根据学科发展,删去陈旧落后的旧知识、旧内容,如某些药物等;增加新知识、新技术,介绍学科的新进展和新动态。
第一篇总论(3学时)本篇是兽医寄生虫学的基础知识,重点为寄生虫与宿主及其类型和相互关系;寄生虫病的流行规律、诊断及综合防治措施。
一、生物间的相互关系:共生(symbiosis)1、互利共生(mutualism):2、偏利共生(共栖commensalism):3、寄生(寄生生活parasitism):二、寄生虫学的定义和内容1、寄生虫学(parasitology):2、寄生虫病(parasitosis)3、寄生虫学的研究内容:三、寄生虫及其类型1、寄生虫(parasite):2、寄生虫的类型:内寄生虫与外寄生虫;长久性寄生虫(周期性寄生虫与永久性寄生虫)与暂时性寄生虫;专一(单)宿主寄生虫与非专一(多)宿主寄生虫;专性寄生虫与兼性寄生虫;土源性寄生虫与生物源性寄生虫;迷路寄生虫;超寄生虫。
16畜牧兽医专业《动物寄生虫病》课程标准

《动物寄生虫病》课程标准课程编码[ 160217 ]课程承担单位[]制定人[ ] 制定日期[2016.06.30]审核人[] 审核日期[2016.07.30]批准人[] 批准日期[2016.08.30]一、适用对象普通高考和对口高考升学学生二、适用专业畜牧兽医专业三、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是畜牧兽医类学生必修的专业课,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本课程是基于猪、禽疾病防治工作任务而设置的。
本课程是依据畜牧兽医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关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而设置的,对本专业所面向的动物疾病防治、科学饲养管理等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的达成起支撑作用。
通过学习,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有关畜、禽的寄生虫病及重要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病原特征、流行规律、致病机理、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诊断方法及防制措施等内容,为从事兽医临床工作、畜牧养殖业生产与管理及肉品卫生检验与技术监督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前导任务畜牧生产中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繁殖与改良等专业基础理论,涉及到的课程有《动物生物化学》、《动物病理学》、《动物药理学》、《畜牧微生物与免疫》、《畜禽繁殖与改良》;后续任务反刍动物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畜禽饲料的配合和生产,涉及到的课程有《牛生产学》、《羊生产学》、《经济动物饲养管理》、《动物传染病学》、《兽医临床诊疗技术》、《畜禽配合饲料生产技术》。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家畜寄生虫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常见畜禽寄生虫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为今后在专业实践中分析具体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畜禽寄生虫病控制措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时通过课程的各个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生理论联系实际、观察、理解、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知识目标①了解兽医寄生虫学的任务、范围及其新进展。
②了解本门课程的基本概念。
③掌握寄生虫与人体的相互作用。
④掌握重要寄生虫的生活史及其所致寄生虫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免疫特点。
《兽医病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兽医病理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兽医病理学实验英文名称:Experimental course for Veterinary Pathology课程总学时:48 实验学时:48课程总学分:1.5专业:动物医学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00~300字)兽医病理学实验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课程,也是兽医病理学教学中重要的教学环节。
教学着重于辅助学生加深对课堂所学理论课的理解,通过对病变器官、组织的形态学观察,联系其机能、代谢的变化及其临床表现,掌握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
培养学生观察大体病变和微观变化的能力,培养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学习临床课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600字以内)教学目的:1.加强学生对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与掌握。
2.使学生掌握大体病变的形态特征、微观结构变化的规律,掌握病理生理变化特征及观测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的病理解剖的动手能力,加强学生动物实验的基本技能的训练。
基本要求:掌握和理解每个实验的基本原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实验中要认真、仔细、精心操作、仔细观察、及时记录,认真完成实验报告。
三、实验项目设置(一)实验一:局部血液循环障碍1、实验类型:课程实验2、实验学时数:43、实验目的(1)掌握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大体病变特征(2)掌握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显微变化特征4、实验内容(1)眼观标本观察:充血、淤血、血栓、梗死、出血点、出血斑、血肿(2)显微切片观察:肺充血、肺淤血、肝淤血、肺出血、血栓5、实验要求(1)观察并理解由于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引起机体不同部病理解剖学变化,掌握病变特征和病变规律。
(2)观察并理解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显微变化,掌握病变特征和病变规律。
6、实验仪器设备大体标本、显微镜、教学切片、多媒体设备(二)实验二:物质代谢障碍1、实验类型:课程实验2、实验学时数:43、实验目的(1)掌握局部物质代谢障碍的大体病变特征(2)掌握局部物质代谢障碍的显微变化特征4、实验内容(1)眼观标本观察:肝脏褐色萎缩、脾萎缩、肠壁萎缩,压迫性萎缩、神经性萎缩、颗粒变性、脂肪变性(肝),凝固性坏死(梗死、干酪样坏死、蜡样坏死)、干性坏疽。
寄生虫学及寄生虫学检验课程大纲设计

寄生虫学及寄生虫学检验课程大纲设计《寄生虫学与寄生虫学检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临床寄生虫学是医学检验专业主要的专业课程之一。
是研究与疾病有关的寄生虫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以及寄生虫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的科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课程之一。
学习寄生虫检验的目的是根据寄生虫的形态、生活史(生态)、致病机制、流行规律和免疫遗传特征等,利用各种检测技术,对寄生虫感染进行病原的或者辅助的诊断,从而使患者得以及时准确的治疗,有效地控制寄生虫病的流行,保护人类健康。
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技能,为学生以后从事临床检验工作并对临床检验结果的正确分析打下坚实基础,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思维分析能力和对寄生虫病诊断及防治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一定的科研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寄生、寄生虫、宿主之间的关系,各类寄生虫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及其发育阶段,寄生虫感染人体的特点,传播的媒介,致病机制和致病作用,寄生虫病的流行特征与防治的原则,寄生虫病的诊断方法与原则,特别是病原学检查的方法。
能对各种检测方法进行选择,把握检测过程中的要点并进行控制,能独立完成常见寄生虫病的实验室诊断。
三、教学容与要求第一篇绪论【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熟悉临床寄生虫学基本概念,临床寄生虫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学习医学寄生虫的目的和任务。
了解寄生虫对人类的危害,寄生虫病在世界围的流行状况,热带病特别规划防治的7类寄生虫病。
寄生虫病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我国寄生虫病防治所取得的成就,我国寄生虫病的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临床寄生虫的概念,目的和任务。
学习的难点是我国寄生虫病的现状及存在问题,食源性寄生虫病。
第一节寄生虫与宿主一、寄生现象与寄生虫1、共栖2、互利共生3、寄生二、寄生虫分类寄生虫按不同的分类依据所分的类型三、寄主的分类四、寄生虫的生活史第二节寄生虫的感染及致病作用一、寄生虫的感染方式1、经消化道感染2、经皮肤感染3、经媒介昆虫叮咬感染4、经接触感染5、经胎盘感染二、寄生虫对人体的致病作用1、夺取营养2、机械性损伤3、毒素作用4、免疫病理损伤三、寄生虫感染的转归1、显性感染2、隐性感染3、带虫状态第三节寄生虫的感染与免疫一、抗寄生虫感染的免疫机制1、固有免疫2、适应性免疫二、寄生虫感染免疫的特点1、寄生虫抗原复杂、种类繁多2、非消除性免疫3、寄生虫的免疫逃避第四节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一、寄生虫流行的基本环节1、传染源2、传播途径3、易感人群二、寄生虫流行的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2、生物因素3、社会因素三、寄生虫病流行的特点1、地方性2、季节性3、自然疫源性四、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1、控制和消灭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五、我国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概况第五节寄生虫检验的目的和方法一、寄生虫检验及目的1、寄生虫检验的目的2、寄生虫检验的概念二、寄生虫检验的方法1、病原学检查2、免疫学诊断3、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教学建议】建议采用多媒体教学,理论讲授为主,辅以讨论、提问第二篇医学蠕虫第一章线虫【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蛔虫、蛲虫、钩虫、鞭虫虫卵和丝虫蚴、旋毛虫囊包形态特征,生活史过程与实验诊断方法。
《兽医寄生虫学》教学大纲

《兽医寄生虫学》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兽医寄生虫病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和常见寄生虫病的病原体形态特征、病原生活史、流行病学特点、疾病流行规律、致病机理、特征性临床症状、主要诊断技术、治疗和综合防治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兽医寄生虫病发生过程中寄生虫和宿主的关系,寄生虫病的免疫机理、免疫诊断和免疫预防等的研究进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寄生虫的分类、命名、地理分布等,了解我国兽医寄生虫病的研究现状和取得的成就,了解寄生虫病药物防治的研究进展等。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重要兽医寄生虫病对家畜、家禽和人的危害,并能够在临床中将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灵活运用,对寄生虫病进行正确诊断、治疗和预防并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时分配教学课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寄生虫与宿主、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寄生虫病的免疫、综合防治措施,吸虫、绦虫、线虫、棘头虫、原虫及蜱、螨、昆虫等寄生虫的病原体形态特征、病原生活史、疾病流行规律、致病机理、特征性临床症状、诊断技术、治疗和综合防治等方面的知识。
本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教书育人,抓住重点、难点,有效使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课程等多种教学手段,积极开展启发式教学,建立有效的师生互动渠道,定期答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主动学习,把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转变为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和培养创新能力的过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熟悉并掌握常见人兽共患病和危害严重的动物寄生虫病的病原体形态特征、病原生活史、疾病流行规律、致病机理、特征性临床症状、诊断技术、治疗和综合防制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使学生了解兽医寄生虫病的免疫机理、免疫诊断和免疫预防等的研究进展,了解寄生虫的分类、科学命名、地理分布等,了解我国兽医寄生虫病的研究现状和取得的成就等。
兽医寄生虫学 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目录第一篇课程教学大纲1.兽医寄生虫病学.............................................................. 页码2.课程名称.................................................................... 页码3.课程名称.................................................................... 页码…………第二篇实验教学大纲1.实验课程名称................................................................ 页码2.实验课程名称................................................................ 页码…………第三篇实习教学大纲1.专业名称.................................................................... 页码2.专业名称(方向)............................................................ 页码…………第四篇课程考试大纲1.课程名称.................................................................... 页码2.课程名称.................................................................... 页码…………兽医寄生虫学课程教学大纲(COURSE OUTLINE OF VETERINARY PARASITOLOGY)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课程总学时:50学时课堂讲授学时:30 实验学时:20 课程性质:必修课程属性:专业课开设学期:第六学期适用专业:动物医学授课教师:宁长申张龙现菅复春王荣军刘红英主撰人:宁长申张龙现审核人:贺秀媛大纲制定(修订)日期: 2012.04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兽医寄生虫学动物医学(兽医)专业必修的一门主干学科,也是预防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包含一般生物学和兽医学内容的综合性学科,是以多学科为基础,阐明动物的各种寄生虫及其对动物所产生的影响和所引起的疾病的科学。
《兽医寄生虫学实验》教学大纲

《兽医寄生虫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兽医寄生虫学实验英文名称:Experiments of Veterinary Parasitology课程总学时:32 实验学时:32课程总学分:1适用专业:动物医学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00~300字)兽医寄生虫学实验是动物医学专业本科生在学习“兽医寄生虫学”理论课程同时进行的一门重要的实验课,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寄生在动物机体的各种寄生虫的解剖形态学、分类学、生理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等,了解动物寄生虫的致病作用、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免疫反应,掌握寄生虫病的诊断方法以及在正确诊断的基础上施行的防制措施等。
课程总学时为32学时,学分为1学分。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600字以内)1.认识和了解寄生虫的分类和形态学特征。
2.认识和了解牛羊、猪、家禽、犬猫等动物的常见寄生虫、寄生部位和形态学特征。
3.掌握寄生虫学实验室诊断的一般方法和技术。
4.了解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和防制措施。
三、实验项目设置(一)实验一:蠕虫的一般形态结构1、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2、实验学时数:43、实验目的了解吸虫、绦虫、线虫和棘头虫不同生长期虫体的一般形态结构和特殊结构。
4、实验内容(1)实验教师以投影、图片及实物标体等对蠕虫不同生长期虫体的形态结构作必要的讲解。
(2)学生对蠕虫的玻片标本、大体标本进行肉眼和显微镜观察。
5、实验要求(1)对蠕虫的一般结构有基础的认识。
(2)掌握不同类型寄生虫各自特征及鉴别要点。
(3)认识不同类型蠕虫虫卵特征。
6、实验仪器设备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玻片标本、大体标本等。
(二)实验二:原虫及节肢动物的一般形态结构1、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2、实验学时数:43、实验目的了解原虫和节肢动物不同生长期虫体的一般形态结构和特殊结构。
4、实验内容(1)实验教师以投影、图片及实物标体等对原虫和节肢动物不同生长期虫体的形态结构作必要的讲解。
(2)学生对蠕虫的玻片标本、大体标本进行肉眼和显微镜观察。
《动物寄生虫病学》教学大纲

虱病
蚤病
其它昆虫
第六章原虫病(10学时)
一、原虫病概述
二、鞭毛虫病
伊氏锥虫病
马媾疫锥虫病
利什曼原虫病(黑热病)
牛胎毛滴虫病
组织滴虫病
贾第虫病
三、梨形虫病
巴贝斯虫病
泰勒虫病
四、孢子虫病
球虫病
弓形虫病
肉孢子虫病
卡氏肺孢子虫病
猪小袋纤毛虫病
新孢子虫病
隐孢子虫病
五、实验
1.实验目的与任务
动物寄生虫病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将室内实验分为验证性试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试验。通过验证性实验使学生掌握不同种类寄生虫的诊断要领、不同种类寄生虫的形态特征和鉴别要领以及寄生虫检查常用技术,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综合性实验使学生达到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设计性实验,使学生达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寄生、寄生虫和宿主
二、寄生虫的命名和分类
三、寄生虫的形态和生活史
四、寄生虫的生理生化
五、寄生与宿主间的相互关系
六、寄生虫感染的免疫
七、寄生虫病学概念
八、寄生虫病的诊断要领
九、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
第一章吸虫病(10学时)
一、吸虫病概述
二、片形吸虫病
肝片吸虫病
姜片吸虫病
三、分体吸虫病
日本血吸虫病
东毕血吸虫病
《动物寄生虫病学》课程(含实验内容)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码:09281093
课程名称:动物寄生虫病学
英文名称:Veterinary Parasitology
开课学期:8
学时/学分:80/4(其中实验学时: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设计性实验个数
动物生理、动物生化、动物解剖学、动物病理学、 适用对象
微生物学、免疫学
动物医学
兽医寄生虫病学实验是高等农业院校动物医学专业的必修课,为专业核心课程,是兽医
寄生虫病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兽医寄生虫病学实验主要包括兽医寄生虫病学的病原检查方法
(粪便学检查法、虫卵计数、虫卵大小测量),主要的吸虫病、绦虫病、线虫病、棘头虫病、
实验内容:直接涂片法;饱和盐水漂浮法;自然沉淀法;锦纶筛兜集卵法;各种蠕虫卵的特征。 本实验的教学要求:通过对本实验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蠕虫虫卵结构,粪便检查方法的直接涂片法、自然 沉淀法、饱和盐水漂浮法、各种蠕虫卵的特征。理解锦纶筛兜集卵法、离心沉淀法。
599
动物医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本实验的重点和难点:蠕虫虫卵结构、饱和盐水漂浮法、各种蠕虫卵的特征。 实验二:粪便学检查(二)
原虫病、蜱、螨、昆虫等寄生虫病的病原体形态学特征、虫卵形态特征、中间宿主及寄生虫
引起的病理组织学变化标本的观察等。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兽医寄生虫病学实验是高等农业院校动物医学专业的必修课,为专业核心课程,是兽医寄生虫病学的重要组 成部分。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识别重要兽医寄生虫病的病原体形态特征、虫卵形态特征、中间宿 主及寄生虫引起的病理组织学变化,掌握其实验室诊断方法,并在实际临床中能够加以应用。
动物医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兽医寄生虫病学实验》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英文名称 总学时 实验项目数 预修课程
课程简介
兽医寄生虫病学实验
课程编号 VET4220
Experiments for Veterinary Parasitology
课程类型 专业核心课
27
学分
1.5
9
验证性实验个数
综合性实验个数
实验内容:虫卵计数法(麦氏计数法);测微技术 本实验的教学要求:通过对本实验的学习,要求学生从定量角度进一步掌握粪便检查法,掌握虫卵计数法及 测微技术。 本实验的重点和难点:虫卵计数法和测微技术 实验三:吸虫病 实验内容:日本分体吸虫的成虫、幼虫、虫卵、及其中间宿主的形态观察;肝片吸虫或大片吸虫的成虫、虫 卵、中间宿主形态及病理标本观察;姜片吸虫的成虫、虫卵、中间宿主形态及病理标本观察;卫氏并殖吸虫的成 虫形态观察;矛形双腔吸虫的成虫形态观察;前后盘吸虫的成虫、虫卵、中间宿主形态观察;华枝睾吸虫的成虫、 虫卵形态观察;卷棘口吸虫的成虫形态标本观察。 本实验的教学要求:通过对吸虫虫体、虫卵及病理标本的观察,要求学生掌握日本分体吸虫、肝片吸虫、姜 片吸虫、华枝睾吸虫虫体形态、虫卵特征、中间宿主及病理标本。 本实验的重点和难点:各种吸虫的虫体、虫卵和中间宿主、病理标本。 实验四:绦虫病 实验内容:猪囊尾蚴及其成虫猪带绦虫形态和病理标本的观察;细颈囊尾蚴及其成虫泡状带绦虫形态的观察; 脑多头蚴及其成虫多头绦虫形态和病理标本观察;细粒棘球蚴及其成虫细粒棘球绦虫形态及其病理标本观察;扩 展莫尼茨绦虫及贝氏莫尼茨绦虫头节,成熟节片,虫卵及其中间宿主的形态观察;鸡的赖利绦虫的形态观察,赖 利绦虫病的病理标本观察。 本实验的教学要求:通过本实验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动物主要绦虫蚴、绦虫的形态特征和虫卵特征及主要 的中间宿主特征。 本实验的重点和难点:猪囊尾蚴、多头蚴、棘球蚴及其成虫、病理标本,扩展、贝氏莫尼茨绦虫,鸡赖利绦 虫、伪裸头绦虫及其虫卵和中间宿主。 实验五:线虫病(一) 实验内容:猪蛔虫成虫和虫卵的形态及其阻塞胆道、肠管的病理标本观察;鸡蛔虫成虫和虫卵的形态观察; 鸡异刺线虫成虫的形态观察;马尖尾线虫的形态观察;羊、猪食道口线虫的形态观察;捻转血矛线虫的形态观察; 牛、羊仰口线虫、犬钩虫的形态观察;马圆形线虫的形态观察。 本实验的教学要求:通过本实验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重要线虫的形态特征、虫卵特征和病理标本特征。 本实验的重点和难点:猪蛔虫、鸡蛔虫、异刺线虫、马尖尾线虫、捻转血矛线虫、食道口线虫、牛羊仰口线 虫、犬钩虫、马圆形线虫等虫体及虫卵和病理标本。 实验六:线虫病(二) 实验内容:猪肺线虫、牛羊肺线虫的成虫和虫卵的形态观察;毛尾线虫成虫和虫卵的形态、病理标本的观察; 肌肉中旋毛虫幼虫形态观察;猪蛭状巨吻棘头虫成虫及虫卵形态的观察。 本实验的教学要求:通过本实验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重要线虫的形态特征和虫卵特征,特别是肌旋毛虫的 特征。 本实验的重点和难点:猪肺线虫、牛羊肺线虫、毛尾线虫、旋毛虫、棘头虫等虫体、虫卵和病理标本。 实验七:昆虫病 实验内容:螨的形态特征和病理标本观察;硬蜱、软蜱的形态特征和病理标本观察;牛皮蝇、纹皮蝇、羊狂 蝇、马胃蝇的第三期幼虫形态和病理标本观察。 本实验的教学要求:通过本实验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硬蜱、软蜱形态特征的区别,疥螨、痒螨形态特征的 区别,蝇蚴等昆虫的形态特征。了解蜱、螨、蝇蚴的病理标本。 本实验的重点和难点:硬蜱和软蜱及螨的形态观察,主要蝇蚴的观察,病理标本观察 实验八:原虫病(一) 实验内容:伊氏锥虫形态观察;巴贝斯虫、环形泰勒虫等的形态观察;肉孢子虫等的形态观察。 本实验的教学要求:通过本实验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伊氏锥虫、梨形虫等的检查方法及形态特征。 本实验的重点和难点:伊氏锥虫的血液涂片制作、染色及观察,巴贝斯虫、环形泰勒虫等的形态观察,肉孢 子虫等的形态观察。 实验九:原虫病(二) 实验内容:弓形虫的形态观察;鸡、兔等球虫的卵囊形态观察和实验室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实验五 实验六 实验七 实验八 实验九
粪便学检查(一) 粪便学检查(二) 吸虫病 绦虫病 线虫病(一) 线虫病(二) 昆虫病 原虫病(一) 原虫病(二)
教学课时分配 实验内容
合计
学时
3 3 3 3 3 3 3 3 3 27
四、实验内容及教学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寄生虫的粪便学检查,吸虫病、绦虫病、线虫病、原虫病、蜱、螨、昆虫等寄生虫的 病原体形态特征、虫卵形态、成虫形态、中间宿主形态、病理标本形态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