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马步的要领
体能蹲马步训练教案

体能蹲马步训练教案马步是一种常见的体能训练方法,它可以有效提升身体的力量、耐力和灵活性。
在进行马步训练时,我们需要注意正确的姿势和动作,以避免受伤并获得最佳的训练效果。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马步的基本姿势。
站直身体,双脚与肩同宽,脚尖稍微外展。
弯曲膝盖,使臀部向下坐,同时保持背部挺直。
双手可以自然下垂,或者放在腰部或前方支撑身体。
在开始训练前,我们需要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以准备身体。
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动态拉伸,如腿部伸展、腰部扭转等。
这将帮助我们预防肌肉拉伤和其他运动伤害。
接下来,我们可以开始马步训练。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选择两种不同的训练方式:静态马步和动态马步。
静态马步是指保持马步姿势一段时间,以锻炼身体的稳定性和耐力。
我们可以选择适当的时间,如20秒或30秒,然后逐渐增加时间。
在保持姿势时,我们要保持呼吸平稳,注意身体的平衡和姿势的正确性。
动态马步是指在马步姿势中进行一系列动作,以增强身体的力量和灵活性。
我们可以进行蹲起、蹲下、转身等动作。
在进行这些动作时,我们要保持身体的平衡和控制,并注意呼吸的顺畅。
在训练过程中,如果感到身体不适或疼痛,应立即停止训练,并咨询专业人士的建议。
此外,我们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训练目标,适度调整训练的强度和频率。
马步训练的好处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可以增加腿部和臀部的力量,改善身体的稳定性和平衡能力。
其次,它可以提高下半身的灵活性和肌肉的伸展能力。
此外,马步训练还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促进新陈代谢的提高。
总之,体能蹲马步训练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训练方法,它可以提升身体的力量、耐力和灵活性。
通过正确的姿势和动作,我们可以获得最佳的训练效果。
无论是静态马步还是动态马步,都需要坚持并逐渐增加训练的强度和时间。
让我们一起开始马步训练,打造更强壮、更健康的身体吧!。
悬空椅子蹲马步 5招简单有趣的办公族健身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悬空椅子蹲马步 5招简单有趣的办公族健身法
导语:很多上班族忙完工作忙家务,往往苦于无法挤出时间参加常规锻炼。
美国福克斯新闻网最近推出有效又有趣的办公室健身5法,可帮助上班族在职场
很多上班族忙完工作忙家务,往往苦于无法挤出时间参加常规锻炼。
美国“福克斯新闻网”最近推出有效又有趣的“办公室健身5法”,可帮助上班族在职场、家庭或旅途随时随地健身。
1、悬空椅子蹲马步。
这种简单的办公室健身是最有效的强身健体运动之一。
具体动作:尽量站直身体,双肩放松。
脚趾上翘触及鞋面,使脚部保持平稳。
背部保持直立,臀部下蹲悬空,与座椅保持2.5厘米距离,每次保持马步10秒,再重复动作。
注意双膝垂直位置应在脚趾之后,靠臀部肌肉挺直上身。
2、按压桌面蹲伏健身。
训练上身肌肉和核心肌肉群力量。
具体动作:利用胸腹核心肌肉群,使身体尽量保持一条直线;双手按于桌面,肘部呈90度弯曲,保持俯卧撑姿势;然后膝部弯曲下蹲10次,再做5个俯卧撑。
动作重复34次。
3、“商务飞行”。
有效训练伏案一族的腿部和腰部肌肉。
具体动作:站直身体,头部及双肩后拉,保持“完美姿势”;单腿站立,俯身并后抬另一条腿,腿与身体成直线,并与地面保持平行。
保持“飞行”姿势3秒,然后身体恢复站立姿势,再多次重复动作,锻炼1分钟后,换另一侧腿。
4、V字锻炼。
一天到晚坐班,殃及身体姿势。
V字锻炼可以拉伸和激活与保持良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蹲马步的姿势有哪些

蹲马步的姿势有哪些
蹲马步到底有哪些姿势呢?很多人不知道在蹲马步的时候到底该选择什么姿势来蹲,很多女孩子不知道蹲马步到底要掌握哪些姿势,还有很多女孩子认为这个蹲马步的姿势很丑,所以说很多人不爱做,但是不知道其实蹲马步对身体的好处是很大的,在蹲马步的过程中力量不知不觉的强大了,那么蹲马步的姿势有哪些?
两腿平行开立,两脚间距离三个脚掌的长度,然后下蹲,脚尖平行向前,勿外撇。
两膝向外撑,膝盖不能超过脚尖,大腿与地面平行。
同时胯向前内收,臀部勿突出。
这样能使裆成圆弧形,俗称圆裆。
含胸拔背,勿挺胸,胸要平,背要圆。
两手可环抱胸前,如抱球状。
虚灵顶劲,头往上顶,头顶如被一根线悬住。
这就是马步的基本要求。
初时不易站久,能站5分钟已属不错,但贵在坚持,能站半小时已算有所成就了。
马步一般不需要意守丹田,时间长了自然会气聚丹田。
单脚
马步是双脚马步功夫纯熟之后自然能达到的功夫阶段,是练功的成果。
反过来说,双脚马步没有站好的话是不可能会单脚马步的。
这是扎马步的阶段,也就是功夫的层次。
我所知的马步功夫,有站稳,站实,站空这三个阶段,单脚马步也就是站空的阶段。
其意思也就是站正马步的标准动作站好,身形不移动但是重心全部移到一个脚上,另一脚可以自由提起。
如果在蹲马步的时候按照这样的姿势来给自己做的话就可
以得到好的保健效果,蹲马步的时候一举一动都是要掌握好的,必须要保证将每个姿势做到位,还要记得在蹲马步的时候注意自己的力度,要先锻炼自己的力度,这样蹲马步的时候才能站得更稳。
武术基本功:马步训练法

武术基本功:马步训练法
马步,是武术五⼤基本步型(五⼤步型:⼸步、马步、虚步、仆步、歇步)之⼀。
马步是练习武术最基本的桩步,因此有“⼊门先站三年桩”的说法。
马步蹲得好,可壮肾腰,强筋补⽓,调节精⽓神,⽽且下盘稳固,平衡能⼒好,不易被⼈打倒,还能提升⾝体的反应能⼒。
步型
预备姿势:两脚并步站⽴,拳⼼向上,两拳抱于腰间。
左脚左开⼀步(约为本⼈脚长的3倍),脚尖内扣正对前⽅,两腿屈膝半蹲,⼤腿接近⽔平,膝不超过脚尖,全脚落地。
如上图。
动作要点:
挺胸、塌腰、两脚脚后跟外蹬,⾝体重⼼落于两腿之间。
常规训练⽅法:
1、左右腿交替,延长练习时间。
2、马步、⼸步,之间转换练习。
3、⾏进间马步架打练习。
如上步做马步架打练习。
容易犯的错误:
1、脚尖外撇
纠正:两脚开⽴,反复做内扣脚尖练习。
也可以马步桩,强调两脚后跟外蹬。
2、两脚距离过⼤或过⼩
纠正:结合⾃⾝的脚长,量出3脚的距离进⾏蹲马练习。
3、弯腰跪膝
纠正:刚开始先扶⼀定⾼度的物体进⾏马步练习,注意挺胸,塌腰之后再下蹲,膝盖不要超过脚尖,保持垂直。
以上动作,标准化,反复练习。
成长不⽌苍⽩的妥协,还有拳腿汗⽔和擂台
青春不⽌繁冗的学习,还有武术的梦和活⼒。
蹲马步的正确方法

蹲马步的正确方法
到底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和步骤来完成这个蹲马步呢?蹲马步是一种可以锻炼身体的方法,蹲马步还能改善很多不良现象,很多人身体柔柔弱弱的没有任何的力量和力度,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选择蹲马步的方式来完成,在蹲马步的过程中人们的身体会不知不觉的有力量了,那么蹲马步的正确方法到底有哪些?
两脚开立,相距约两脚半,两腿屈膝下蹲成马步式。
两脚尖平行向前,用暗劲向里拧扣;两大腿与地面平行,两膝用暗劲向里拧,但以向外撑靠为主;两臂屈肘环抱于身前,两小臂与地面平行;然后两臂内旋,向前伸出,两掌心朝前,大拇指用劲张开,其余四指微微分开,并用内劲向手背方面伸张,手腕紧屈;头顶颏收,颈项竖直,沉肩垂肘,挺胸、塌腰、松胯,舌轻抵上腭,谷道回缩上提,周身运动,不需意念,双目自然向前平视。
鼻吸鼻呼,以鼻深深地将气吸入腹部丹田处,旋即又徐徐地以鼻呼出,吸多呼少。
如此循环往复,连绵不断。
注意要点:必须保持“顶平、肩平、腿平、心平”,顶平则头正,肩平则身正,腿平则劲正,心平则气正。
只有达到此四平四正,才能使身体内外合一,劲、气、力、神相合如一。
蹲马步的正确方法上面我们都给大家介绍了,希望大家在蹲马步的时候按照我们说的步骤和方法一步步的来完成,然自己得到蹲马步的效果,而在蹲马步的时候一个字,必须要讲究稳,如果蹲马步不稳当的话,那么就有可能会出现蹲马步失败的效果。
蹲马步如何练习

蹲马步如何练习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注重自身健康,喜欢做些运动来强身健体,那么蹲马步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大部分人都听说过蹲马步,上学的时候老师也经常让学生蹲马步来当惩罚,但是很多人却不知道蹲马步的正确姿势。
一些习武爱好者可能对蹲马步就比较了解,因为蹲马步算是基础功了。
那么蹲马步如何练习,蹲马步要掌握的基本要领,还有蹲马步该注意什么,我们都需要充分好好了解。
马步是武术重要的基本功,主要练习下盘功夫,古代有“练拳先蹲三年桩”,说的就是马步。
马步的要领:两脚尖平行,两脚距离是自己脚长的三倍左右,大腿微平{初学者适当高点},膝关节微扣,两手抱拳于腰间或平伸推掌姿势。
马步的时间:以腿部发酸即可,逐渐增加时间,循序渐进。
马步是练习武术最基本的桩步,因此有“入门先站三年桩”、“要学打先扎马”的说法。
马步桩双脚分开略宽于肩,采半蹲姿态,因姿势有如骑马一般,而且如桩柱般稳固,因而得名。
马步蹲得好,可壮肾腰,强筋补气,调节精气神,而且下盘稳固,平衡能力好,不易被人打倒,还能提升身体的反应能力。
马步是练武前的基本功之一,所谓“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意指空学那些拳谱套路上的招式,而没有实际进行全身肌肉的重力与耐力训练,最终将会沦为花拳绣腿。
马步是大多数中国武术门派所采用的基本的桩功训练,包括形意拳等极少的拳种也有桩功,如三体式,只是内家拳的桩功与外家拳的桩功与外家拳有一些外形上的区别,并且以马步为基础。
两腿平行开立,两脚间距离三个脚掌的长度,然后下蹲,脚尖平行向前,勿外撇。
两膝向外撑,膝盖不能超过脚尖,大腿与地面平行。
同时胯向前内收,臀部勿突出。
这样能使裆成圆弧形,俗称圆裆。
含胸拔背,勿挺胸,胸要平,背要圆。
两手可环抱胸前,如抱球状。
虚灵顶劲,头往上顶,头顶如被一根线悬住。
马步一般不需要意守丹田,时间长了自然会气聚丹田。
单脚马步是双脚马步功夫纯熟之后自然能达到的功夫阶段,是练功的成果。
反过来说,双脚马步没有站好的话是不可能会单脚马步的。
蹲马步—搜狗百科

蹲马步—搜狗百科练就真正的武功,不管是以武当为代表的内家拳,还是以少林为代表的外家拳,在练功时都需要内外兼修,二者缺一不可。
从炼内的角度讲,气血的调节、精气神的修炼、意念意识的培养,都要通过桩功来完成。
从练外来讲,肌肉的力量与骨骼的承受力,以及内脏的抗打击能力等,也都需要通过桩功训练来完成。
而马步桩恰恰是能满足这两者要求的一个极好的桩法。
对此,我们首先从炼内说起。
不管何种武功,在演练马步桩时都要求首先做到心平气和(或者凝神静气)、气沉丹田、呼吸自然,在意念上都有意念放大、假想等大同小异的要求。
也就是说不管哪种武功,通过马步桩都能得到意念上的特殊锻炼,使人体的机能在搏击中能够得到充分或者超常的发挥。
一个练武之人,首先要练就强健的体魄。
没有良好的体能,没有强健的体魄,要想在武功上有所成就是绝对不可能的。
而体能的强弱则与内脏功能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关系。
用武术和中医理论来说,就是体内气血的调和与否,内气是否充盈。
从现代医学来看,就是内脏功能的强弱和内分泌功能的好坏。
现代医学和现代运动生理学是很注重人体在运动时肾上腺素的分泌状况的,它的分泌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人体体能的发挥。
而马步桩站得得法,将使人体内脏得到特殊的锻炼,其功能将得到改善,从而使体内气血平衡,内气充盈,内分泌功能增强。
由于内脏功能的增强,将使人体四肢百骸得以滋润,使其在搏击时能爆发出超常的能量。
至于站马步桩时,能通过意念和假想来增加功力,这是不容怀疑的事实。
大成拳(意拳)、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门派,尤为注重站桩时意念的作用,其功效在实战中也是有目共睹的。
对于以少林拳为代表的外家功夫,也同样成就于桩功的意念和假想的修炼。
如排打功、铁布衫、铁裆功等功法的初级阶段,都开始于桩功的意念和假想的锻炼。
最典型的实例排打功,在初级阶段就是通过站桩,待内气充盈后,进而假想身体的某些部位不断抵御外来的打击,最后再进行实物排打,从而练就较强的抗打击能力。
对于练外,马步桩的姿势就决定了它是一个力量强度较大的桩法。
掌握蹲马步的正确姿势,让你永远年轻

掌握蹲马步的正确姿势,让你永远年轻掌握蹲马步的正确姿势,让你永远年轻蹲马步肯定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接触过的,马步也是大多数中国武术门派所采用的基本的桩功训练,可见蹲马步的好处有很多。
但你觉得蹲马步是件容易的事情那你就错了,下面就来了解一下蹲马步的正确姿势以及蹲马步的好处有哪些吧!蹲马步的正确姿势蹲马步时两腿要平行开立,两脚间保持三个脚掌的距离,下蹲且脚尖平行向前,不可以往外撇。
两膝应向外撑,膝盖不可以超过脚尖,大腿与地面保持平行。
同时胯部向前内收,臀部不能够突出。
这样能使裆成一个圆弧形也就是俗称的圆裆。
含胸拔背勿挺胸,胸要平,背部要圆。
两手是可以环抱胸前的,如同一个抱球状。
虚灵顶劲头往上顶,头顶像被一根线悬住一样。
这就是蹲马步的正确姿势。
开始练习的时候不易站久,能站5分钟就已经不错了,不过凡事贵在坚持,站到半小时已算有所成就了。
马步不需要意守丹田,时间长了自然会气聚丹田。
单脚马步是在双脚马步功夫纯熟之后,自然就能达到的功夫阶段,是练功的成果。
反过来说双脚马步没有站好的话,是不可能会单脚马步的。
这是扎马步的几个阶段,也就是功夫的几个层次。
马步功夫有站稳,站实和站空这三个阶段,单脚的马步就是站空的阶段。
意思也就是站正马步的标准动作站好,身形不移动但是重心要全部移到一个脚上,另一支脚可以自由的提起。
所以还是脚踏实地,能站好双脚就不错了,功夫上去了自然就会了。
补充:两脚同肩宽或三脚半都可以。
北少林的四平大马要求四脚距离,南拳有些门派要求窄马(脚同肩宽)。
宽马和窄马锻炼的部位是有所区别的,窄马的动作相对更难一些,特别是低窄马步。
很容易产生厥臀或者腆胸的毛病,而且动作不易标准。
如果动作错了就无法增长功力,甚至可能出现伤害。
开始练习时应该站大步,三脚或三脚半比较合适。
蹲马步的好处看似很简单的蹲马步是有很多好处的,在了解了蹲马步的正确姿势后,我们就具体来看看蹲马步的好处有那些?1、增强腿部力量蹲马步要求将身体腰背部挺直、重心下压、两大腿与地面平行等等,这时候身体的全部重量就下放到了腿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蹲马步的要领马步扎马步的姿势:两腿平行开立,两脚间距离三个脚掌的长度,然后下蹲,脚尖平行向前,勿外撇。
两膝向外撑,膝盖不能超过脚尖,大腿与地面平行。
同时胯向前内收,臀部勿突出。
这样能使裆成圆弧形,俗称圆裆。
含胸拔背,勿挺胸,胸要平,背要圆。
两手可环抱胸前,如抱球状。
虚灵顶劲,头往上顶,头顶如被一根线悬住。
这就是马步的基本要求。
初时不易站久,能站5分钟以属不错,但贵在坚持,能站半小时已算有所成就了。
马步一般不需要意守丹田,时间长了自然会气聚丹田。
单脚马步是双脚马步功夫纯熟之后自然能达到的功夫阶段,是练功的成果。
反过来说,双脚马步没有站好的话是不可能会单脚马步的。
你的问题里也说得很清楚,这是扎马步的阶段,也就是功夫的层次。
我所知的马步功夫,有站稳,站实,站空这三个阶段,你所说的单脚马步也就是站空的阶段。
其意思也就是站正马步的标准动作站好,身形不移动但是重心全部移到一个脚上,另一脚可以自由提起。
所以还是脚踏实地,能站好双脚就不错了,功夫上去了自然就会了。
补充:两脚同肩宽或三脚半都可以。
北少林的四平大马要求四脚距离,南拳有些门派要求窄马(脚同肩宽)。
宽马和窄马锻炼的部位有所区别,另外窄马的动作相对难些,特别是低窄马步。
很容易产生厥臀,腆胸的毛病,动作不易标准。
如果动作错了,当然无法增长功力,甚至可能出现伤害。
初练时宜站大步,三脚或三脚半比较合适。
马步是练习武术最基本的桩步,因此有“入门先站三年桩”、“要学打先扎马”的说法。
马步桩双脚分开略宽于肩,采半蹲姿态,因姿势有如骑马一般,而且如桩柱般稳固,因而得名。
马步蹲得好,可壮肾腰,强筋补气,调节精气神,而且下盘稳固,平衡能力好,不易被人打倒,还能提升身体的反应能力。
马步是练武前的基本功之一,所谓“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意指空学那些拳谱套路上的招式,而没有实际进行全身肌肉的重力与耐力训练,最终将会沦为花拳绣腿。
马步是大多数中国武术门派所采用的基本的桩功训练,包括形意拳等极少的拳种也有桩功,如三体式,只是内家拳的桩功与外家拳的桩功与外家拳有一些外形上的区别,并且以马步为基础。
通过练习马步主要是为了调节“精、气、神”,完成对气血的调节、精神的修养的训练,锻炼对意念和意识的控制。
在蹲马步的时候,常常要求要凝神静气,要呼吸自然,要蹲得深、平、稳,以练习喉、胸、肾等器官,并使腹部肌肉缩进,腿步肌肉紧张,以图达到全身性的综合训练。
这种桩功,由于是长时间的静功,所以对于人体全身各器官是很好的锻炼,通过这样的锻炼能够有效的提升在剧烈运动时人体的反应能力。
武术的许多门派中,常把马步桩作为最基本的桩功之一进行训练。
它一直都被武林前人视为一种不可不练的、对内功的增长和提高搏击能力极为有效的训练方法,也常以步法的形式出现在许多套路中。
作为一种桩法和步法,它为什么会受到特别的重视,它在武功训练中又是如何产生那种特有的效应,练习它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大致有哪些呢?[编辑本段]马步桩能满足武功的特殊要求武术作为一种制服对手或与敌手殊死搏斗的技法,对人体机能有着不同于一般竞技项目的特殊要求。
这种特殊的要求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内在的精神意识,二是人体的特殊体能。
内在的精神意识主要是指在搏击时人体通过练功得到的那种自然的、快速的反应与应变能力,以及对对手那种特有的精神震慑力和令对手不战已输掉三分的气质。
人体的特殊体能要求主要是蹿、蹦、跳的灵活性,手、足、膝、身等各部位打击敌手的发力力度,头、胸、腹、喉、裆等部位的抗打击能力等。
要满足这种特殊的要求,就要有特殊的训练方法。
也就是武术界所说的“内炼精气神,外练筋骨皮”。
在这一点上,马步桩则是一种基本能够满足武功这种特殊要求的、非常有效的训练方法。
[编辑本段]马步桩能满足武功特殊要求的机理练就真正的武功,不管是以武当为代表的内家拳,还是以少林为代表的外家拳,在练功时都需要内外兼修,二者缺一不可。
从炼内的角度讲,气血的调节、精气神的修炼、意念意识的培养,都要通过桩功来完成。
从练外来讲,肌肉的力量与骨骼的承受力,以及内脏的抗打击能力等,也都需要通过桩功训练来完成。
而马步桩恰恰是能满足这两者要求的一个极好的桩法。
对此,我们首先从炼内说起。
不管何种武功,在演练马步桩时都要求首先做到心平气和(或者凝神静气)、气沉丹田、呼吸自然,在意念上都有意念放大、假想等大同小异的要求。
也就是说不管哪种武功,通过马步桩都能得到意念上的特殊锻炼,使人体的机能在搏击中能够得到充分或者超常的发挥。
一个练武之人,首先要练就强健的体魄。
没有良好的体能,没有强健的体魄,要想在武功上有所成就是绝对不可能的。
而体能的强弱则与内脏功能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关系。
用武术和中医理论来说,就是体内气血的调和与否,内气是否充盈。
从现代医学来看,就是内脏功能的强弱和内分泌功能的好坏。
现代医学和现代运动生理学是很注重人体在运动时肾上腺素的分泌状况的,它的分泌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人体体能的发挥。
而马步桩站得得法,将使人体内脏得到特殊的锻炼,其功能将得到改善,从而使体内气血平衡,内气充盈,内分泌功能增强。
由于内脏功能的增强,将使人体四肢百骸得以滋润,使其在搏击时能爆发出超常的能量。
至于站马步桩时,能通过意念和假想来增加功力,这是不容怀疑的事实。
大成拳(意拳)、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门派,尤为注重站桩时意念的作用,其功效在实战中也是有目共睹的。
对于以少林拳为代表的外家功夫,也同样成就于桩功的意念和假想的修炼。
如排打功、铁布衫、铁裆功等功法的初级阶段,都开始于桩功的意念和假想的锻炼。
最典型的实例排打功,在初级阶段就是通过站桩,待内气充盈后,进而假想身体的某些部位不断抵御外来的打击,最后再进行实物排打,从而练就较强的抗打击能力。
对于练外,马步桩的姿势就决定了它是一个力量强度较大的桩法。
因为对于习武的人来说,必须要练得外强内壮才能适应搏击时的特殊体能的需要。
这里所说的外强内壮与我们日常所说的健壮还有所不同。
它要求既要身体强健,又能符合武功对体能的特殊要求。
因为与敌交手,是一种殊死的搏斗,这就要求既要有极强的打击爆发力,又要有一定的抗打击力。
交手要有高度灵敏的反应,并在一定的时间内高速完成蹿蹦跳跃等动作。
要做到这些,身体必须有相当强的承载能力。
这种承载力的强弱除了与内脏和肌肉骨骼的承受能力有关外,还与其它的部位有很大的关系。
这些部位主要有咽喉、胸膜、腰肾、肛门、阴部等。
如在用力时,咽喉不能瞬间强有力地屏气呼吸,阴部不能上提,肛门不能紧缩,腰肾无力,胸膜不能横托胸腔脏器,那么这个人是绝对不可能有较大力量的。
一个脱肛或疝气患者,一个久咳肺虚的病人,绝不可能有力量举起较重的物体。
而马步桩则是一个对内对外都要进行负载承受力锻炼的极为科学的桩法。
先从练外说起,在蹲马步桩时,两腿的负荷是很大的。
两腿的肌肉需要承受较大的静载力,而静载力的练习在武功中是锻炼内脏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其机理是,当两腿下蹲呈90?时,负载上身的重量需要很大的力量,这时就需要咽喉自然自锁(只能用鼻自然呼吸),提肛缩阴,气沉丹田。
也就是要从满足腿部承受力开始,而后锁闭两头(即咽喉、肛门与阴部),使上下两处的承受力得到锻炼。
如果这两处的任何一处的承受力太弱,身上的任何其它部位都不会有较强的承载力。
武术界常说的“不提气”或“沉不住气”,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指这两种现象。
只有在两头沉住气的情况下,胸膜才能将胸部脏器托住,通过腹部肌肉的自然收缩,将腹腔各器官自然收紧,使整个身躯处在一个内气非常充盈的状态,身体的任何部位将有能力来承受较大外力,或以较大的能量向外发力。
也就是说马步桩练功的机理,是从腿部的承受力开始,由外向内,由内向外达到内强外壮。
当咽喉自锁、提肛缩阴时,腹部肌肉会自然跟着收缩。
随着腿部静支撑力的需要,肾上腺素的分泌将会大大增加。
由于是静支撑力,所以呼吸既不是有氧运动的大呼大吸,也不是静养功的内腹式呼吸,而是既要配合咽喉与肛门的锁闭,又要气沉丹田均匀自然,既不用力憋气又不过于无助的呼吸方式。
许多初练此桩者,练上三两分钟两腿就感到难以支撑,为满足上下锁闭,或保持桩形,不自觉地将气聚顶于胸部,不一会就使人感到憋闷难忍。
此时练功者不是口中撒气,便得急忙收势,累得气喘吁吁,这说明初练者的整体的承受力相对较弱。
还有一点,就是这种功法对人体的锻炼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从练功初始,身体各部肌肉和内脏就得到了全面的锻炼。
因为从外到内,从内到外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任何一个部位功能较弱者,开始都不可能久站此桩。
反过来说,认真练习此桩,任何部位的功能都将随着功力的增长而得到相应的改善。
随着功力的增长,人体咽喉和肛门的锁闭能力将大大增强,胸部和腹部各器官的承受力和内分泌功能将会大大改善。
身体各部肌肉,特别是腿部与腰部肌肉将变得非常强健有力。
这就为进一步练就更深的武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比如练习排打功,如果内脏和肌肉没有特别强的承受力,在练习排打功或在搏击遭到对方打击时,轻者内脏受伤,重者将会毙命。
再有就是马步桩对腰肾功能改善极为有益。
武术搏击是一种需要在瞬间产生极大能量来进行攻击或防守的剧烈运动,这就要求人体要有很好的腰肾功能。
通过站马步桩,人体的肾脏功能在不知不觉中将会明显改善。
在这一点上,最明显的实例就是套路的演练。
在演练套路时需要在三五分钟内,一鼓作气干净利落地完成所有的动作,尽管中间有亮势动作(亮势时多为短暂的停顿),但不容停下来大口喘气。
假如不能一口气完成这些套路的演练,或勉强完成之后,除了气喘吁吁外,感到腰肾处空乏无力,说明其腰肾的功能是远远不能适应这种剧烈运动的,更何况更剧烈的散手搏击呢?站马步桩时要求含胸拔背气沉丹田,就是对腰肾和脊椎的最好锻炼。
[编辑本段]马步桩的修炼马步桩作为内外家都修炼的基本桩功,其练功方法基本一致。
但不同的拳种,有以修身(练体能)为主和修心(以培养意念)为主的,大致可将其分为两类。
一是通过不断增加练功时受力的强度,加大静支撑力力度来增强内脏的功能,以及肌肉的力量和承受力。
二是站桩时侧重于意念和假想来增加功力。
当然,这两者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只是在练功时侧重于哪一方面的问题,决不能将两者分开来进行练习。
当然,由于练习此桩所追求的目的不同,故而其姿势和意念的引导也是不一样的。
若以增强体能为主,如演练套路、硬气功、排打功、铁布衫以及增加自身力量的锻炼等,就要从不断增强静支撑力开始。
不管马步还是丁马步,势子都要由高到低,受力由弱到强,时间由短到长,通过静支撑力的作用来达到内强外壮的目的。
此练功方法多为以少林拳为代表的外家拳、硬气功等功法采用,往往能练就超常的体能和不可思议的功夫。
以武当拳为代表的内家拳,其桩功多以意念的培养为主,在站桩时特别强调意念和假想的主导地位。
因此桩法的步法相对要小一些,势子相对要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