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五年级小学数学上册循环小数教案(精品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循环小数(教案)

循环小数教学目标:1、在除法计算中认识循环小数。
2、知道循环节的概念,学会循环小数的两种表示方法和读法。
3、会根据需要取循环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重点:循环小数的概念及其简便表示。
教学难点:循环小数和循环节的概念。
教学过程:一、引入米老鼠机器猫孙悟空米老鼠机器猫孙悟空?…大家好像已经掌握一定的规律了。
谁来说说看第7个?你是怎么知道的?老师用一个词语“依次”你们同意吗?(板书“依次”)“米老鼠、机器猫、孙悟空|米老鼠、机器猫、孙悟空|”这三个卡通人物出现了,又出现了,这叫什么?(板书“重复”)还能往下说吗?一直说下去,说的完吗?可以一直不停的说下去,在数学中叫做“不断的”。
可以用什么符号表示?省略符号。
读作“以此类推”。
按照米老鼠、机器猫、孙悟空这样的顺序,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我们简要的说成以此类推。
(板书:依次、不断、重复)2、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情况⑴教师举例:同学们过马路,要看什么?它是怎么变化的?绿黄红、绿黄红。
还有吗?依次不断重复下去。
这里的以此类推是按什么样的顺序?(按照绿黄红的顺序依次不断重复出现)原来生活中也有这样的规律,平时我们一定要观察仔细。
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也有这样的规律,学生举例。
比如说:白天黑夜白天黑夜…春夏秋冬,春夏秋冬,往下说说看。
说的完吗?我们可以用省略符号表示,怎么读啊?春夏秋冬春夏秋冬春夏秋冬以此类推。
老师小结:我们发现无论是卡通人物、红绿灯、四季变换…他们都是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
那么数学中,有没有这样的现象呢?二、在竖式中认识循环小数1、分组计算:老师这里有两组题,请第一第二组的同学做A组,请第三第四第五组的同学做B组,在学习单上列竖式算一算,开始:2.4÷2=1.2 2.4÷5=0.48 1÷3=0.333… 13.7÷11=1.24545…2、交流结果:A组第一题谁来汇报?第二题算完了吗?(没算完)B组第一题谁来汇报?第二题算完了吗?(没算完)为什么每组第1题算的这么快?后两题怎么算的这么慢?小结:在除法中,我们可以根据商的位数,分成两类。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掌握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2.探索规律寻求新知。
3.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无限循环小数的意义和循环节的判断方法。
教学难点: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评价任务:1.认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2.认识循环小数,循环节,会进行循环小数的简写。
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以玩扑克牌的游戏说明摆放顺序重复出现。
2、今天我们将学习与循环有关的知识,板书课题:循环小数。
3、展示目标: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环节二目标展示1.使学生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掌握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2.探索规律寻求新知。
3.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环节三学习新知1.出示例7(1)板书: 400÷75让学生独立计算.(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3)学生交流讨论:第一题可以除尽,2、3题的商除不尽,总也除不完.(4)建立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
(5)归纳总结出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意义。
2.初步认识循环小数。
老师指着400÷75的竖式提问:为什么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它和每次出现的余数有什么关系?总结:我们所说的重复也叫循环,像5.333……这样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的小数,就是循环小数。
4、建立“循环节”的概念,指导循环小数的写法。
让学生任意说出几个无限循环小数,教师板书:5、老师指导书写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
小数的循环部分只写出第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上面各记一个圆点。
环节四训练操作。
做一做第一题矫正:强调循环小数的写法。
小组合作各小组以小组长为中心,把自学所得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小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学设计(通用6篇)

小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学设计小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学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通过求商,使学生感受到循环小数的特点,从而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了解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2、理解“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意义。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观察、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理解依次重复出现的意义。
从生活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引入,比如今天是星期几,谁会说?接着说能说完吗?为什么?引出:这种“依次不断重复”的情况称为“循环”(板书:循环)2、初步感知循环小数。
出示教材第33页例7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意,并找数学信息,独立列式:400÷75,让学生用竖式计算,并说一说在计算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发现:余数重复出现“25”;商的小数部分连续地重复出现“3”。
3、引出课题。
追问:像这样除下去,能除完吗?(不能)板书:循环小数二、互动新援1、认识循环小数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这和每次出现的余数有什么关系?(当余数重复出现时,商就要重复出现)引导学生说出:400÷75的商可以用省略号表示永远除不尽的商。
(板书:400÷75=5.333……)2、出示第33页例8的两道计算题,让学生自主计算,并说说商的特点。
78.6÷11算到商的第三位小数时,让学生停一停,看看余数是多少,然后再接着除出两位小数,指导学生和除得的前几步,比较,想想继续除下去,商会是什么?通过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发现:余数重复出现5和6,商会重复出现4和5总也除不尽。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循环小数》优秀教学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我重视学生的反思与评价。在每个知识点学习结束后,我会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学习循环小数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此外,组织学生进行相互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他人的同时,也能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我会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全面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也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思维品质、情感态度等方面,以激励学生持续进步。通过反思与评价,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调控能力。
4.通过对循环小数的讨论、实践和反思,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循环现象,引导学生发现循环小数的特点,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
2.运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循环小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将抽象问题具体化的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和探究教学的方式,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循环小数的规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
(二)问题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导向法,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如“循环小数是如何产生的?”“循环小数与有限小数有什么区别?”等,激发学生的思维。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会逐步深入探讨循环小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方法。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师生共同探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人教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_第07课时_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数学人教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_第07课时_循环小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时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数学》第三单元的第7课时,主要内容是循环小数的认识。
循环小数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无限小数的一种特殊形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循环小数的定义、特点以及循环小数的简写方法。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循环小数,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小数的基本知识,对小数的概念、小数的组成等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可能对循环小数的理解仍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循环小数的定义和特点,能够正确识别循环小数。
2.引导学生了解循环小数的简写方法,能够熟练运用循环小数进行计算和表达。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循环小数的定义和特点。
2.循环小数的简写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循环小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循环小数的定义和特点。
3.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4.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循环小数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循环小数的练习题,以便进行课堂巩固和拓展。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循环小数的概念,如“小明的爸爸开车行驶了100公里,车的速度是80公里/小时,请问爸爸开车行驶了几个小时?”让学生回答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到无限小数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循环小数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循环小数的形式。
同时,教师可以举例说明循环小数的简写方法,如“0.333…可以简写为0.*3”。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循环小数-人教版(12)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循环小数人教版 (12)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循环小数人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循环小数。
循环小数是指从小数点后某一位起,一个或多个数字依次重复出现的小数。
例如,1/3=0.3333,其中3会一直重复下去。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能够识别和写出循环小数,并且能够进行循环小数的简单运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循环小数的判断和写出完整的循环小数。
教学重点:循环小数的概念和循环小数的简单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学具: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假设你在商店买东西,商品的价格是3.1415926,你会怎样付钱呢?2. 讲解循环小数:通过例子,解释循环小数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循环小数是一种特殊的小数。
3. 循环小数的判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小数部分是否有重复的数字来判断一个数是否是循环小数。
4. 循环小数的写出:讲解如何写出完整的循环小数,例如1/3=0.3333,引导学生学会写出循环小数。
5. 循环小数的简单运算:讲解循环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练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循环小数的定义2. 循环小数的判断方法3. 循环小数的写出方法4. 循环小数的简单运算方法七、作业设计a. 0.121212b. 0.333c. 0.4444a. 0.2222 + 0.3333b. 0.1111 + 0.4444答案:1. a. 0.121212(答案:0.12)b. 0.333(答案:0.3)c. 0.4444(答案:0.4)2. a. 0.2222 + 0.3333(答案:0.5555)b. 0.1111 + 0.4444(答案:0.5555)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已经掌握了循环小数的概念和循环小数的简单运算方法。
在课后,学生可以进一步学习循环小数的更多性质和应用,例如循环小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以及循环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等。
《循环小数》第二课时(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循环小数》第二课时(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循环小数》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1. 循环小数的定义:一个无限小数的小数部分有一个或几个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2. 循环小数的简写方法:在循环的数字上面加一个点,以示循环的开始和结束。
3. 循环小数的性质:循环小数的每一位数字都有其对应的数值,循环部分不影响小数的大小。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循环小数的定义,掌握循环小数的简写方法,并了解循环小数的性质。
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循环小数的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重点:循环小数的定义和简写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一些生活中的循环现象,如钟表的滴答声、水的沸腾声等,引发学生对循环现象的思考。
2. 概念讲解:通过PPT展示循环小数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
3. 简写方法讲解:讲解循环小数的简写方法,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4. 性质讲解:通过示例讲解循环小数的性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循环小数的性质。
5. 例题讲解:选取一些典型的循环小数题目,进行讲解和分析,让学生通过例题理解循环小数的运用。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循环小数的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循环小数:定义:小数部分有一个或几个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简写方法:在循环的数字上面加一个点性质:每一位数字都有其对应的数值,循环部分不影响小数的大小七、作业设计解答:A. 2.333B. 2.33C. 2.3D. 2.解答:A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循环小数的性质的理解和应用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练习。
同时,课堂上的随堂练习题目的选取和讲解需要更加精准,以便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循环小数》(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除了以上评价方式,还可以采用学生自评、互评等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评价,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通过多种评价方式的结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学生活动:
-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循环小数的基本概念。
-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最后,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反馈和评价,通过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建议,促进学生的自我提升。
1. 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如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循环小数”课题,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循环小数》(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材分析
《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掌握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和求值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能找出一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并会利用循环小数进行实际问题的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单元小数除法
第8课时循环小数
【教学内容】:教材P33~34例7、例8及练习八第4、5、6、7、9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求商,使学生感受到循环小数的特点,从而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了解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笔算发现循环小数的规律,掌握循环小数的意义。
难点:能正确判断循环节数字,学会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
【教学方法】:计算、观察、分析、比较、讨论。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理解依次重复出现的意义。
故事引入: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正在给小和尚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正在给小和尚讲故事……
问:学生这个故事能讲完吗?(不能,因为它不断地重复。
)
这种“依次不断重复”的情况我们可以称它为“循环”。
(板书:循环)
2.初步感知循环小数。
出示教材第33页例7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意,并找到数学信息,独立列算式。
学生列式:400÷75。
让学生用竖式计算这个算式,并说一说在计算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通过计算,学生会发现这个算式的余数重复出现“25”;商的小数部分连续地重复出现“3”。
3.引出课题。
像这样继续除下去,能除完吗?(可能永远也除不完。
)
揭题:那怎样表示这种永远也除不完的商?这种商有些什么特点?这节课我们来研究这个
问题,也是我们要认识的“新朋友”——循环小数。
(板书课题:循环小数)
二、互动新授
1.认识循环小数。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它和每次出现的余数有什么关系?(当余数重复出现时,商就要重复出现。
)
让学生猜一猜400÷75的商下一位是多少?并计算验证。
引导学生说出:400÷75的商可以用省略号来表示永远除不尽的商。
(板书:400÷75=5.333…)
2.出示第33页例8的两道计算题。
让学生自主计算,并说出商的特点。
在第2小题:78.6÷11计算到商的第三位小数时,让学生先停一停,看一看余数是多少,然后再接着除出两位小数,指导学生将这两步和除得的前几步比较,想一想继续除下去,商会是什么?
通过观察和比较,引导学生发现:余数重复出现5和6,如果继续除下去商就会重复出现4和5,总也除不尽。
3.引导学生比较400÷75,28÷18, 78.6÷11的商,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400÷75和28÷18的商,从小数部分的第一位起不断重复出现某个数字,78.6÷11的商,从小数部分的第二位起开始不断地依次重复出现数字4和5。
师小结:我们所说的重复也叫做循环,像 5.333…、1.555…和7.14545…这样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小数,就是循环小数。
4.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师引导:循环小数有什么特点?在循环小数里,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什么?怎样表示循环小数呢?请同学们自主学习教材第33—34页的知识。
学生自学后,师指生回答,学习循环小数的概念。
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就是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如:5. 333…的循环节是3;7.14545…的循环节是45。
(板书)
5.师小结:今后在计算小数除法时,如果遇到除不尽的情况可以根据要求取商的近似值,也可以用循环小数表示除得的商。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34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自主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34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自主完成,并讨论: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所得的商会有哪些情况?学生可能会说:商是小数,商是循环小数,而且有的能除尽,有的除不尽。
教师从而引出“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小数部分的位数有限的小数是有限小数。
如0.9375是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无限的小数是无限小数。
如0.2142857是无限小数。
(板书)
师小结:我们现在学的小数范围比以前又扩大了,增加了无限小数,而循环小数就是一种无限小数。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学生反馈)
五、作业:
1.熟记概念。
2.P36~37练习八第4、5、6、7、9题。
【板书设计】:
循环小数
400÷75=5.333…
5.333…的循环节是3 7.14545…的循.环节是.45。
有限小数0.9375 无限小数0.2142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