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用药剂量换算

合集下载

儿童和老年人用药折算法

儿童和老年人用药折算法

一般来说,老人的服药剂量,应按年龄调
整:即60岁用药剂量是成人用量1/3,70岁
用药剂量是成人用量1/4,80岁用药剂量是 成人用量 1/5 。 另外,从 50 岁开始,每增 加 1 岁应减少成人用量的 1%;60 岁以上用成 人剂量的1/3;70岁用1/4;80岁用1/5。
老人的服药剂量如何计算(二)
老人的服药剂量如何计算(三)
因老年人的患病率高于年轻人,而且常常同时患有多种慢性 病,数种药物联合使用,持续用药时间又长,容易产生不良 反应。一般来说,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用药种数、用药 时间呈正比。据有关报道,在住院患者中,年龄高于80岁的 老年人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而10至30岁人群发生率仅 3%。因此,专家建议,给老年人用药从低剂量开始为好。 从50岁开始,每增加1岁应减少成人用量的1%。60岁开始用 成人剂量的1/3 ;70岁以上用1/4 ;80岁以上用1/5 。从小剂 量开始,逐步增加至最佳的治疗剂量。应定时进行血药浓度 监测等身体检查,确保老年人用药安全。
老年人用药剂量的计算方法
老年人因吸收、代谢的机体功能下降
,使得药物在血液中半衰期延长,容
易导致体内药物蓄积,增加某些药物 的毒性反应。因此,老年人服药时, 除注意服药的方法,还需考虑药物的 服用剂量、个体差异进行调整。 目前, 药品说明书的剂量多指成人 剂量,并不完全适合老年人。
老人的服药剂量如何计算(一)
12
小儿剂量=成人剂量*儿童体重/50(即成人平均体重)
婴儿6月前体பைடு நூலகம்(千克)=月龄*0.6+3;
7个月-12个月体重(千克)=月龄*0.5十3; 一周岁以上体重(千克)=年龄x2+7
简易快速计算法
01

儿童用药剂量的计算方法

儿童用药剂量的计算方法

儿童用药剂量的计算方法新生儿用药剂量应该没有专门的书籍介绍,不过可以参照临床《指南》和药品说明书。

儿童用药有几种计算方法,可以掌握。

方法一:简易快速计算法。

此法适用于药品说明书未规定小儿剂量,或忘记按公斤体重计算的情况。

公式如下:1 岁以内剂量:成人剂量*0.01*(月龄+3)1 岁以上剂量:成人剂量*0.05*(年龄+2)例:成人服痢特灵每次100 毫克(即1 片),8 岁儿童1 次该服多少? 按上式计算:100(毫克)*0.05*(8+2)=50(毫克),即8 岁儿童服痢特灵剂量每次为50 毫克(即半片)。

方法二:根据小儿体重计算。

多数药物已算出每公斤体重,每天或每次的用量,因此根据小儿体重决定用药剂量的方法,目前应用相当广泛。

对于已测知体重的小儿,可按实际测得的体重(千克) 计算用药量。

公式如下:小儿剂量= 每公斤每天(或每次) 用药量* 体重(千克)方法三:按公斤折算剂量。

小儿剂量= 成人剂量* 儿童体重/50(即成人平均体重)。

对没有测知体重的小儿可按下列公式推算:婴儿6 月前体重(千克)= 月龄*0.6+37 个月~12 个月体重(千克)= 月龄*0.5+3一周岁以上体重(千克)= 年龄*2+7方法四:根据体表面积计算。

近年来,国外推荐药物按小儿体表面积计算,既适于儿童,也适用于成人,科学性较强。

其计算方法如下:1、体重在30 公斤以下者,其体表现积计算公式为:体重(公斤)*0.035+0.1= 体表现积(平方米)。

2、体重在30 公斤以上者,在前公式基础上每增加体重5 公斤,体表面积增加0.1 平方米。

比如30 公斤体重者,体表面积为 1.15 平方米,35 公斤体重者为1.25 平方米,40 公斤体重者为1.35 平方米。

方法五:根据成人剂量折算。

这种计算方法只要知道成人剂量就可以按年龄比例推算出小儿剂量,所以简便易行,但每个小儿的个体生长发育不同,虽是同一年龄,但体重各有差异,这种方法比较粗糙。

常用药配药量计算公式

常用药配药量计算公式

常用药配药量计算公式在临床药学工作中,常常需要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等因素来计算药物的配药量。

正确的配药量计算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环节,也是临床药学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常用药配药量计算的公式及其应用。

1. 药物剂量计算公式。

药物剂量计算的公式是根据患者的体重和药物的剂量来确定配药量的计算公式。

通常情况下,药物的剂量是以mg/kg为单位来计算的,即每千克体重需要的药物剂量。

计算公式如下:药物剂量(mg)=体重(kg)×剂量(mg/kg)。

例如,如果患者的体重为60kg,需要给予的药物剂量为10mg/kg,那么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得到的药物剂量为60kg×10mg/kg=600mg。

2. 儿童用药剂量计算公式。

儿童用药剂量计算相对成人更为复杂,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等因素来确定药物的剂量。

通常情况下,儿童用药剂量的计算公式如下:儿童用药剂量(mg)=(年龄+1)×体重(kg)×剂量(mg/kg)。

其中,年龄以月为单位。

例如,如果一个4岁的儿童体重为20kg,需要给予的药物剂量为10mg/kg,那么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得到的药物剂量为(4+1)×20kg×10mg/kg=1000mg。

3. 静脉给药剂量计算公式。

静脉给药剂量的计算公式是根据药物的浓度、速度和时间来确定配药量的计算公式。

通常情况下,静脉给药剂量的计算公式如下:静脉给药剂量(mg/min)=浓度(mg/mL)×速度(mL/min)。

例如,如果一种药物的浓度为5mg/mL,需要以每分钟10mL的速度给药,那么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得到的静脉给药剂量为5mg/mL×10mL/min=50mg/min。

4.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剂量计算公式。

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会降低,因此需要根据肝肾功能的情况来确定药物的剂量。

通常情况下,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剂量的计算公式如下: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剂量(mg)=正常用药剂量(mg)×(1-肝肾功能指数)。

药物剂量换算公式大全

药物剂量换算公式大全

药物剂量换算公式大全
以下是药物剂量换算公式:
1. 按体重计算是最基本、最常用的计算方法。

计算公式为:每日(次)剂量=患儿体重(kg)×每日(次)每千克体重所需药量。

患儿体重应按实际所测得值为准。

若按体重计算结果超过成人剂量,则以成人量为限。

2. 按体表面积计算此法计算药物剂量更准确,因体表面积与基础代谢、心搏量等生理活动关系密切。

儿童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为:≤30kg 体表面积(㎡) = 体重(kg)× +;>30kg 体表面积(㎡) = [体重(kg)-30] × +。

儿童用药剂量=体表面积(㎡2)×每日(次)每平方米体表面积需药量。

3. 按年龄计算用于不需精确计算药物剂量和剂量范围大的药物,如营养类药物。

4. 按成人剂量计算由于所得剂量偏小,一般不常采用。

计算公式为:儿童剂量=成人剂量×儿童体重(kg)/50。

5. 药物用量=所需的毫升数×该药物的系数,如氨茶碱每支2 mL 250 mg,医嘱用30 mg,系数=2÷250=(无论何种药物均可用该药的毫升数除以药物的剂量就可算得该药的系数),30×=(mL)。

如需获取更详细的药物剂量换算信息,可以咨询药剂师,他们会为您提供专业指导。

儿童用药剂量简易计算方法

儿童用药剂量简易计算方法

儿童用药剂量简易计算方法
在给儿童使用药物时,确定合适的剂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剂量的不准确可能导致药物过量或者过低的效果。

儿童的身体构成、代谢速率以及免疫系统都与成年人有所不同,因此常规的成人剂量不能直接用于儿童。

下面将介绍几种简单的儿童用药剂量计算方法。

1.按照体重计算:
根据儿童的体重来计算药物剂量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一般情况下,儿童用药剂量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成人用药剂量是指标准的成人用药剂量,儿童体重是指儿童的实际体重。

2.按照年龄计算:
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如婴幼儿,因为体重变化较快,用体重计算可能不太准确。

此时,可以根据儿童的年龄来计算药物剂量。

一般情况下,儿童用药剂量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成人用药剂量是指标准的成人用药剂量,儿童年龄是指儿童的实际年龄,a是根据具体药物和儿童年龄来确定的系数。

3.按照体表面积计算:
另一种常用的方法是根据儿童的体表面积来计算药物剂量。

然后,可以根据体表面积计算药物剂量。

一般情况下,儿童用药剂量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成人用药剂量是指标准的成人用药剂量,儿童体表面积是指儿童的实际体表面积,可以根据上面的公式计算得出。

常用药品使用的儿童剂量计算方法

常用药品使用的儿童剂量计算方法

常用药品使用的儿童剂量计算方法在儿童用药中,确保给药剂量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由于儿童的生理特点与成年人存在差异,因此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等因素来计算合适的药物剂量。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儿童剂量计算方法,以帮助医护人员正确地给予儿童药物治疗。

一、基于体重的剂量计算方法根据儿童的体重来计算药物剂量是最常见也是最准确的方法之一。

在使用这种方法时,首先需要确定药物的推荐剂量(通常是按照体重给药)。

然后,根据儿童的体重和推荐剂量之间的比例关系,计算出实际的药物剂量。

例如,某种药物的推荐剂量是每千克体重0.1毫克。

如果一个儿童的体重是20千克,那么他所需的药物剂量就是20乘以0.1毫克,即2毫克。

二、基于体表面积的剂量计算方法除了体重外,儿童的体表面积也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体表面积反映了儿童的生理发育状况,可以用来计算药物的合理剂量。

常用的计算体表面积的方法有:Dubois公式、Mosteller公式、Haycock公式等。

以Mosteller公式为例,计算公式如下:体表面积(BSA)= [身高(cm)×体重(kg)/ 3600]^0.5根据儿童的体表面积,可以确定药物剂量的倍数。

例如,某种药物的推荐剂量是每千克体表面积0.01毫克。

如果一个儿童的体表面积为1平方米,那么他所需的药物剂量就是1乘以0.01毫克,即0.01毫克。

三、基于年龄的剂量计算方法儿童的年龄也是决定药物剂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使用年龄来计算剂量时,通常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的生理发育情况进行调整。

一种常见的基于年龄的剂量计算方法是按照儿童的年龄段设定不同的剂量范围。

例如,对于0-1个月的婴儿,某种药物的剂量范围是每次给药0.1-0.2毫克。

对于1-6个月的婴儿,则是0.2-0.5毫克。

根据儿童的具体年龄,确定在该范围内给予适当的药物剂量。

四、利用儿童药物剂量计算器除了手动计算,现代医疗技术还提供了便捷的儿童药物剂量计算器。

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输入儿童的体重、年龄等信息,计算出合适的药物剂量。

儿童用药如何正确计算剂量

儿童用药如何正确计算剂量

儿童用药如何正确计算剂量儿童用药是医药领域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因为对于儿童患者,正确计算药物剂量至关重要,以确保药物能够有效治疗,同时又不会对其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一些关于儿童用药计算剂量的方法和技巧。

1. 体重法计算剂量体重法是常见的计算儿童用药剂量的方法之一。

首先,需要准确测量儿童的体重,然后根据儿童体重和药物的推荐剂量范围计算剂量。

具体计算公式为:“药物剂量 = 儿童体重 x 推荐剂量范围 / 平均体重”。

其中,推荐剂量范围是指药物在儿童患者中的常用剂量范围,平均体重则是指参考年龄段儿童的平均体重。

2. 表面积法计算剂量表面积法也是常用的儿童用药剂量计算方法之一。

它考虑了儿童体表面积与药物代谢的相关性。

首先,需要准确测量儿童的身高和体重,然后根据这些数据使用计算公式计算体表面积。

最后,根据儿童体表面积和药物的推荐剂量范围计算剂量。

具体计算公式为:“药物剂量 =儿童体表面积 x 推荐剂量范围 / 平均体表面积”。

其中,推荐剂量范围是指药物在儿童患者中的常用剂量范围,平均体表面积则是指参考年龄段儿童的平均体表面积。

3. 年龄法计算剂量年龄法是一种简单而广泛使用的计算儿童用药剂量的方法。

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药物的推荐剂量范围,可以获得一个大致的剂量范围。

然后,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如体重、疾病严重程度等),逐渐调整剂量以达到治疗效果。

4. 儿童用药的注意事项在计算儿童用药剂量时,除了采用正确的方法,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儿童的生理特征:儿童与成人相比,体重、肝肾功能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特征会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因此需要针对儿童的特点进行剂量调整。

- 药物的安全性:儿童对药物的敏感性较高,容易出现副作用。

因此,在计算剂量时,应谨慎并遵循医生的建议,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调整剂量。

- 临床实践指南:根据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临床实践指南,制定适用于儿童的药物剂量计算标准。

总结起来,儿童用药剂量的计算至关重要,可以采用体重法、表面积法、年龄法等不同的方法。

小儿用药剂量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小儿用药剂量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小儿用药剂量的计算方法是什么1.年龄法:根据儿童的年龄来确定用药剂量。

这个方法适用于一些常用的药物,比如退热药物对于儿童的用量可以根据年龄来确定,比如1岁以下婴儿每次用药可按照体重的1/3计算,1-3岁儿童用药可以按照体重计算,3-6岁儿童用药剂量可以按照体重的2/3计算等。

2. 体重法:根据儿童的体重来确定用药剂量。

这个方法适用于很多药物,特别是需要根据体重精确计算剂量的药物。

通常,根据体重计算的剂量能够更加准确地满足儿童不同体重的需要。

根据体重法计算,可按照药物剂量(mg/kg)×体重(kg)来计算给药剂量。

3. 身体表面积法:考虑到儿童的身体构成与成人存在差异,儿科用药常采用身体表面积法来计算剂量。

通常,药物给儿童用量是成人用量的一定比例,这个比例就是根据身体表面积来确定的。

具体计算方法可根据DuBois公式或Mosteller公式进行计算,结合实际情况,可以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用药剂量的计算。

4.线性插值法:当儿童年龄或体重处于两个给定剂量之间时,可以使用线性插值法进行计算。

具体操作是根据已知的两个剂量和对应的年龄或体重信息,通过线性插值来确定中间值的剂量。

除了以上介绍的几种常用的计算方法,还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药物的特性:儿童用药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特性,以及儿童生理和发育的差异。

-药物安全:儿童对药物的敏感性较高,因此需要谨慎选择药物,并确保用药剂量在安全范围内。

-配伍禁忌:有些药物之间可能存在配伍禁忌或相互作用,需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并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总之,小儿用药剂量的计算需要考虑到儿童的年龄、体重、身体表面积以及药物的特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保证药物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同时,儿童用药过程中需严格遵守医生的指导,遵循药物说明书中的用药剂量和使用方式,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用药剂量换算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按儿童体重计算
(1)按儿童体重计算:
儿童每次(日)剂量=儿童体重×每次(日)剂量/kg
(2)根据成人剂量按儿童体重计算:
儿童剂量=成人剂量×儿童体重/70kg
对年幼儿剂量偏小,而对年长儿,特别是体重过重儿,
剂量偏大。

因此计算剂量时应同时考虑年龄因素,年龄越
小所需剂量应相对大些,故常以高限数值计算。

例如:地高辛的口服的饱和量,2岁以下为0.06-0.08mg/kg,2岁以上为0.04-0.06 mg/kg。

这是因为药物代谢与体表面积有关,年龄越小,体表面积相对越大,则用药量相对较多。

较大儿童按体重计算,所得剂量超过成人剂量时,以成人剂量为限。

实际称量的儿童体重,结果准确;根据年龄估算时方法如下:
出生时平均体重3kg
1-6个月儿童体重(kg)=3(出生时体重)+月龄×0.6
7-12个月儿童体重(kg)=3(出生时体重)+月龄×0.5
1岁以上儿童体重(kg)=年龄×2+8
2.按儿童年龄计算
有时只知道成人剂量参数,而不知道每千克体重用量时,可如下:
(1)1岁以内的剂量=0.01×(月龄+3)×成人剂量
1岁以上的剂量=0.05×(月龄+2)×成人剂量
(2)Fried公式:婴儿剂量=月龄×成人量/150
(3)Young公式:儿童剂量=年龄×成人量/(年龄+12)
3.按体表面积计算
(1) 药品说明书按体表面积已推荐儿童用量
儿童剂量=儿童体表面积(m2)×每次(日)剂量/ m2
(2) 药品说明书未按体表面积推荐儿童用量
儿童剂量=成人剂量×儿童体表面积(m2)/1.73 m2
由于很多生理过程(如基础代谢、肾小球滤过率等)与体表面积的关系比与体重、年龄更为密切,因此按体表面积计算剂量更为合理,适用于各个年龄段,包括新生儿至成年人,即不论任何年龄,其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用药剂量是相同的。

适用于安全范围窄、毒性较大的药物,如抗肿瘤药、激素等。

成人(按体重70kg计算)的体表面积(body surface area BSA)为1.73 m2。

儿童BSA的计算方法如下:
①根据体重计算BSA
体重低于30kg儿童的BSA(m2)=(年龄+5) ×0.07或BSA(m2)=0.035×体重+0.1
体重大于30kg的儿童,在30kg体重的BSA=1.15 m2的基础上,每增加体重5kg,BSA增加0.1 m2。

②根据儿童年龄-体重-体表面积折算,见附表-1。

儿童年龄-体重-体表面积折算表(附表-1)
年龄体重(kg)
体表面
积(m2)年龄
体重
(kg)
体表面
积(m2)
出生 3.0 0.21 4岁16 0.66 1月龄 4.0 0.24 5岁18 0.73 2月龄 4.5 0.26 6岁20 0.80 3月龄 5.0 0.27 7岁22 0.89 4月龄 5.5 0.28 8岁24 0.94 5月龄 6.0 0.31 9岁26 1.00 6月龄 6.5 0.33 10岁28 1.08 7月龄7.0 0.35 11岁30 1.15 8月龄7.5 0.36 12岁33 1.19 9月龄8.0 0.38 13岁36 1.26 10月龄8.5 0.40 14岁40 1.33 11月龄9.0 0.42 15岁45 1.43 12月龄10.0 0.44 16岁50 1.50 2岁12.0 0.52 17岁55 1.55 3岁14.0 0.59 18岁60 1.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