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期末试卷上册期末复习(二)(古诗文默写)
(新)部编人教版高二语文上册期末测试试题附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高二语文上册期末测试试题附答案一、现代文阅读(27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文本解读肯定要进入文本的内部,倾听文本语言非常细微的声响。
但是,由于文本的意蕴隐藏得很深,有时仅从“这一篇”中无法发掘更加丰富、更有价值的意义,这时就需要我们放开视野,本着基于文本、超越文本而又不偏离文本的原则,尝试在“这一篇”的基础上进行横向延伸与纵向拓展,进行互文性文本解读。
文本解读就是分析,而分析就是揭示问题和矛盾。
不少文本的问题和矛盾需要寻找相关文本来作合理阐释,这时,阐释文本就构成了互文本。
例如,《愚公移山》中有这样一个为人所忽视、也令人费解的细节:“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
为什么操蛇之神“惧其不已”,而帝则“感其诚”呢?也就是说,同样是神,在对待愚公的态度上为何呈现出如此大的差异?对此,东晋玄学家张湛在《山海经》中这样注释,操蛇之神就是山海之神,他们“惧其不已”就是怕愚公如此坚持下去会改变原有的山海形貌,无山,山神居何处?无海,海神司何海?因此,帝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如此一来,单就文本本身所传达的信息看,只强调“愚公精神”的观点是一种不全面的理解,忽视了文本隐含着的多重信息、意义的表达。
而通过张湛的阐释文本进行互文性解读,还可以读出这则寓言蕴含保护自身居住环境生态的意义。
利用互文性文本解读,得出的意义我们称之为文本的“互文性意义”,互文性意义并不完全就是文本本身的意义,从这个层面上讲,互文性文本解读利用构成文本与文本之间的差异关系,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差异性,造成了文本的意义延宕,消解了文本的意义中心,让文本充满了复义。
因此,互文性理论,使我们的文本解读有了新的解读视角和更多的支撑与依傍,也为我们多元解读文本指明了新的方向与思路。
材料二: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始于摹仿,文学创作同样也不例外。
“借鉴已有的文本可能是偶然或默许的,是来自一段模糊的记忆,是表达一种敬意,或是屈从一种模式,推翻一个经典或心甘情愿地受其启发。
高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高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高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不久之后就是期末考试的日子,高二的语文考试需要复习的内容是比较杂乱的,我们需要借助试题来明确考点知识,进一步巩固重点内容。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用!高二语文期末试题一、课外古代诗文阅读(49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蔡京字元长,兴化仙游人。
登熙宁三年进士第,调钱塘尉、舒州推官,累迁起居郎。
使辽还,拜中书舍人。
时弟卞已为舍人,故事,入官以先后为序,卞乞班京下。
兄弟同掌书命,朝廷荣之。
京每为帝言,今泉币所积赢五千万,和足以广乐,富足以备礼,于是铸九鼎,建明堂,修方泽,立道观,作《大晟乐》,制定命宝。
大兴工役。
两河之民,愁困不聊生,而京僴然自以为稷、契、周、召也。
又欲广宫室求上宠媚,召童贯辈五人,风以禁中逼侧之状。
贯俱听命,各视力所致,争以侈丽高广相夸尚。
子攸、壝、绦,攸子行,皆至大学士,视执政。
帝七幸其第,赉予无算。
命坐传觞,略用家人礼。
厮养居大官,媵妾封夫人,然公论益不与,帝亦厌薄之。
宣和二年,令致仕。
六年,以朱勔为地,再起领三省。
京至是四当国,目昏眊不能事事,悉决于季子绦。
凡京所判,皆绦为之,且代京入奏。
每造朝侍从以下皆迎揖呫嗫耳语堂吏数十人抱案后从由是恣为奸利窃弄威柄骤引其妇兄韩梠为户部侍郎。
媒糵密谋,斥逐朝士,创宣和库式贡司,四方之金帛与府藏之所储,尽拘括以实之,为天子之私财。
宰臣白时中、李邦彦惟奉行文书而已,既不能堪。
兄攸亦发其事,上怒,欲窜之,京力丐免,特勒停侍养,而安置韩梠黄州。
未几,褫绦侍读,毁赐出身敕,而京亦致仕。
方时中等白罢绦以撼京,京殊无去意。
帝呼童贯使诣京,令上章谢事,贯至,京泣曰:“上何不容京数年?当有相谗谮者。
”贯曰:“不知也。
”京不得已,以章授贯,帝命词臣代为作三表请去,乃降制从之。
京天资凶谲,舞智御人,在人主前,颛狙伺为固位计,始终一说,谓当越拘挛之俗,竭四海九州之力以自奉。
高二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高二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高二语文期末考试是对高二师生一学期的语文教学效果进行的检测,来做份语文期末试卷复习一下吧。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高二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二语文上册期末试卷一、基础知识(12分,每题3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滟滟(yàn) 扁(piān)舟子钗擘(qíng)黄金临邛(qióng)道士洪都客B.殷(yǐn)岩泉东南坼(chè) 栖(xī))隐处雕栏玉砌(qiè)应犹在C.将(qiāng)进酒恣欢谑(xuè) 捣衣砧(zhēn)上惟觉(jué)时之枕席D.芙蓉浦(fǔ) 消溽(rù)暑小楫(yī)轻舟梦入神山教神妪(yù)2.下列关于课内诗句字词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3分)A.踯蹰镜中衰鬓岩扉松径常使英雄泪满襟B.燎沉香江流宛转芙蓉泣露夷歌数处起渔樵C.霁寒宵乾坤日月浮皓腕凝霜雪栗深林兮惊层颠D.江娥啼竹钟鼓馔玉同消万古愁一夜飞渡镜湖月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可怜光彩生门户可怜:可羡月照花林皆似霰霰:雪珠B.烟涛微茫信难求信:音讯会须一饮三百杯会须:应当C.主人何为言少钱何为:为什么人事音书漫寂寥漫:到处D.春花秋月何时了了:了结,终止凭轩涕泗流涕,鼻涕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李白的一生中漫游过许多地方,许多经典的诗歌都是他在漫游时所创作的,如《将进酒》就是李白应邀到嵩山作客时所写。
B.20XX年,杜甫突然在网络爆红,关于他的涂鸦图片在微博上疯传。
在这些对语文课本图片的“再创作”里,时而杜甫肩扛机枪,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被网友戏称为“杜甫很忙”。
C.李清照身为女人,她既不能像岳飞那样驰骋疆场,也不能像陆游辛弃疾那样有朋友可以痛痛快快地使酒骂座,甚至也不能像辛弃疾那样上朝议事。
高二语文古诗文默写练习题

高二语文古诗文默写练习题古诗文默写练习是提高语文素养、培养语感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默写古诗文,可以增强记忆力、提升阅读能力,并潜移默化地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情感与境界。
本文将给出一道高二语文古诗文默写练习题,供学生们进行练习。
题目:《登鹳雀楼》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被誉为骚体诗的代表作之一。
以下是《登鹳雀楼》的前两句,请你默写接下来的两句。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答案及解析:千古风流人物,英雄所见略同。
接下来的两句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接下来的两句通过运用通感的手法,以风景和人物情感相互映照的方式,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作者以景写情,抒发了对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
如此精妙的诗句使人情不自禁地沉浸在其中。
默写古诗文的过程不仅是对诗歌意境的品味,也是对古诗文结构和诗歌语言的理解。
我们可以通过默写来加深对古诗文的理解与记忆,提高写作能力的同时培养自己的语感。
不妨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古诗文默写的练习,相信一定能够收获满满。
古诗文默写练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默写古诗文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培养语感。
因此,在默写的过程中,不能流于形式,只注重笔墨的搬运,而应该通过深入理解古诗文的内容、主题、意境,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希望同学们能够利用课余时间,多进行古诗文默写练习。
可以选择经典的古诗文作品,通过默写,不仅加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还能够提高写作水平,培养自己的文学素养。
相信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你会在古诗文默写练习中取得显著的进步。
高二语文期末试卷上册期末复习(二)(古诗文默写)

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二)(古诗文默写)班级姓名分数一、根据原文默写:1、毅魄归来日,。
2、角声满天秋色里,。
3、,自缘身在最高层。
4、谁家新燕啄春泥,。
5、荡胸生层云,。
6、,一览众山小。
7、青树翠蔓,,。
8、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
9、庭下如积水空明,,。
10、落红不是无情物,。
11、海内存知己,。
12、五岭逶迤腾细浪,。
13、感时花溅泪,。
14、商女不知亡国恨,。
15、,铁马冰河入梦来。
16、金沙水拍云崖暖,。
17、,万里送行舟18、,何人不起故园情。
19、山随平野尽,。
20、燕子来时新社,。
21、,笑从双脸生。
22、东篱把酒黄昏后,。
,,。
23、,山是眉峰聚。
,。
24、试问卷帘人,却道“”,“”“”?。
”25、,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二、理解性默写:1、《望岳》一诗中既表现泰山雄伟,又表现出诗人心胸气魄的诗句是:,。
2、《望岳》一诗中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将大自然写得充满感情的诗句是:,。
3、《望岳》一诗中写凝望泰山层出不穷的云气使诗人心胸为之荡漾的诗句是:,。
4、《钱塘湖春行》一诗中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的景象的诗句是:,。
5、《钱塘湖春行》一诗中从植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的诗句是:,。
6、《登飞来峰》一诗中反映诗人对当时保守势力的蔑视,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的诗句是:,。
7、《雁门太守行》一诗中表现激战中苍凉悲壮之氛围,奇异的边塞风光的诗句是:,。
8、《雁门太守行》一诗中写救援部队不畏寒夜浓霜,勇往直前,夜袭敌阵的诗句是:,。
9、《雁门太守行》一诗中写唐军将士以死报效朝庭,揭示奋勇杀敌原因的诗句是:,。
10、《别云间》一诗中表现对家乡亲人的无限依恋的诗句是:,。
11、《别云间》一诗中表现对山河沦丧极度悲愤的诗句是:, 。
12、《别云间》一诗中表现对抗清斗争充满坚定信念,感情悲壮但又显示冲天豪气的诗句是:,。
14、《承天寺夜游》一文中用奇妙的比喻描写月光洒满庭院的句子:,。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专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乱后归山
杜荀鹤
乱世归山谷,征鼙喜不闻。
诗书犹满架,弟侄未为军。
山犬眠红叶,樵童唱白云。
此心非此志,终拟致明君。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点题,照应了“乱后”与“归山”,着一“喜”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B.“比喻”分析错误。应该是“借代”,“征鼙”代指战争。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此心非此志”从字面上看,意思是“我虽珍惜这个环境而志向并不在此”,即否定了要在田园生活中安居的意思。诗的末句意思是,相信自己最终还能辅助中兴的明君。对诗人的内在思想感情进行了解说,就是要出仕,辅佐圣明君主成就一番事业。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C.“拟人手法”错误。是比喻,用“飘瓦”“蓬草”比喻漂浮不定的人事。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出门惊两翁”,“出门”句生动描绘主客初见的细节,一个“惊”字见深情,表达了久别重逢的惊喜。
“人事等飘瓦,生涯各转蓬”,人事就好像随时可能坠落的瓦片,人生就像随风飘转的蓬草。表达了颠沛流离的苦楚。
“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意思是算起来也只有陶渊明,是我的跨越时空的知音。尝尽世态炎凉,宦海浮沉,回归田园依旧躬身耕耘;“都是斜川当日景”意思是这山水田园是渊明境界,真真是当年斜川再现。这些词句表达了作者被贬后的旷达,都说明了朝政险恶,词人被贬后,却应对以躬耕东坡,自食其力,说明作者意识到自己的命运和陶渊明何其相似。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复习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复习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复习一、默写1.卫风·氓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2.秦风·无衣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3.邶风·静女①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
②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4.孔雀东南飞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5.迢迢牵牛星①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②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6.短歌行①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②概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③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④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⑤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7.归园田居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8.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9.琵琶行①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②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10.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1.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2.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3.石头城(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14.锦瑟(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5.书愤(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人教版语文高二上期末复习卷(含答案)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古代诗歌散文)期末巩固练习二(含答案)姓名总分60分,你的成绩▲苏幕遮(周邦彦)(课本50页)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辑轻舟,梦入芙蓉①浦。
【注】①芙蓉:荷花的别称。
1.这首诗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作者用意象作为两片之间情感纽带,抒发了思乡之情。
(1分)2.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燎沉香”就是烧沉香,“消溽暑”是指潮湿闷热的暑气得到消解。
B.“鸟雀”二句是说作者在天刚亮的时候窥见小鸟在檐头呼唤晴天。
C.“叶上初阳干宿雨”是说荷叶上昨夜留下的雨水在旭日下蒸发了。
D.“久作长安旅”是指词人长久羁旅汴京,词中用“长安”借代汴京。
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这首词上阕描绘雨后风荷的神态,下阕写小楫轻舟梦归,清新淡雅,别具一格。
B.这首词即景抒情,而“荷”是全词关键,“荷”贯穿上下阕,情由“荷”生,“荷”是情所奇。
C.这首词上阕语言形象,层次分明。
例如:消溽暑一呼晴一干宿雨一风荷举。
D.这首词想像神奇,手法巧妙,最后借发问把渔郎引入梦境,抒发思乡之情。
4.周邦彦是北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北宋末年的一位大词家,词誉极高。
王国维《人间词话》评价这首词上阕的“叶上”三句“真能得荷花之神理者”。
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4分)▲长相思(纳兰性德)(课本38页)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注】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满族正黄旗人。
本词写于康熙二十一(1682)年,时作者随康熙帝出山海关。
榆关,即今山海关。
5.分析“山一程,水一程”中叠用两个“一程”的作用。
(3分)6.这首词风格婉约,请从思想感情与语言特点两个方面对此作简要分析。
(3分)7.找出词中表达主旨的句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期末试卷上册期末复习(二)(古诗文默写)————————————————————————————————作者:————————————————————————————————日期: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二)(古诗文默写)班级姓名分数一、根据原文默写:1、毅魄归来日,。
2、角声满天秋色里,。
3、,自缘身在最高层。
4、谁家新燕啄春泥,。
5、荡胸生层云,。
6、,一览众山小。
7、青树翠蔓,,。
8、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
9、庭下如积水空明,,。
10、落红不是无情物,。
11、海内存知己,。
12、五岭逶迤腾细浪,。
13、感时花溅泪,。
14、商女不知亡国恨,。
15、,铁马冰河入梦来。
16、金沙水拍云崖暖,。
17、,万里送行舟18、,何人不起故园情。
19、山随平野尽,。
20、燕子来时新社,。
21、,笑从双脸生。
22、东篱把酒黄昏后,。
,,。
23、,山是眉峰聚。
,。
24、试问卷帘人,却道“”,“”“”?。
”25、,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二、理解性默写:1、《望岳》一诗中既表现泰山雄伟,又表现出诗人心胸气魄的诗句是:,。
2、《望岳》一诗中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将大自然写得充满感情的诗句是:,。
3、《望岳》一诗中写凝望泰山层出不穷的云气使诗人心胸为之荡漾的诗句是:,。
4、《钱塘湖春行》一诗中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的景象的诗句是:,。
5、《钱塘湖春行》一诗中从植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的诗句是:,。
6、《登飞来峰》一诗中反映诗人对当时保守势力的蔑视,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的诗句是:,。
7、《雁门太守行》一诗中表现激战中苍凉悲壮之氛围,奇异的边塞风光的诗句是:,。
8、《雁门太守行》一诗中写救援部队不畏寒夜浓霜,勇往直前,夜袭敌阵的诗句是:,。
9、《雁门太守行》一诗中写唐军将士以死报效朝庭,揭示奋勇杀敌原因的诗句是:,。
10、《别云间》一诗中表现对家乡亲人的无限依恋的诗句是:,。
11、《别云间》一诗中表现对山河沦丧极度悲愤的诗句是:, 。
12、《别云间》一诗中表现对抗清斗争充满坚定信念,感情悲壮但又显示冲天豪气的诗句是:,。
14、《承天寺夜游》一文中用奇妙的比喻描写月光洒满庭院的句子:,。
15、《小石潭记》一文写潭中小鱼呆然不动的句子是:,。
16、《小石潭记》一文写潭中小鱼与游者逗乐,调皮活泼的句子是:,,。
17、《小石潭记》一文写潭边树、蔓优美姿态的句子是:,,。
18、《小石潭记》一文写用形象的比喻、动静结合描写远望溪岸的句子是:,,,不可知其源。
19、《小石潭记》一文描写小潭周围凄清的环境,抒发自己寂寞处境中悲凉心绪的句子是:,,,。
20、《治水必躬亲》一文中写治水必须亲自实地勘测、询访才能得到真实情况的一组对偶句是:,。
21、《治水必躬亲》一文中写所治之水实际情况有各种不同情况的一组排比句是:,,,。
22、《治水必躬亲》一文中写假设治水不能成功的一些人为原因的句子是,,,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2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记述作者志向,表明作者忠心报国之情思的诗句是:,。
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三)(古诗文阅读)班级姓名分数一,阅读《晏子使楚》选段,完成1—6。
(共20分)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
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6分)(1)圣人非所与熙.也()(2)②齐人固.善盗乎()(3)吾欲辱之,何以.也?()(4)④晏子避席..对曰()(5)酒酣.()(6)左右对.曰()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①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②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3、楚国君臣采用了怎样的计谋来侮辱晏子的?(用自己的话回答) (2分)4、晏子的回答,体现了一个外交家的风范,请指出晏子外交语言的特点。
(4分)阅读《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完成21—22。
(共4分)(四)阅读《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完成6—7(共4分)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
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①,辄②以水沃面;食不给,啖③粥而读。
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及至被谗④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自足而已。
常自诵曰:“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注释】①昏怠:昏沉困倦。
②辄:往往,每每。
③啖:吃。
④谗:说人坏话。
5、你认为上文表现了范仲淹哪些高尚的品质?(2分)6、读了上文后,试写出和“天下为己任”意义相近的一句名言。
(2分)二、阅读《人琴俱亡》,回答下列问题。
7-11 共18分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
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语时了不悲。
便索舆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因恸绝良久。
月余亦卒。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6分)(1)病笃.()(2)索舆..()()(3)都.不哭()(4)掷.地()(5)人琴俱.亡()(6)文中表示死亡的字词有()8.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
(6分)(1)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语时了不悲。
(2)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已不调。
(3)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9.文中能表示子猷与子敬兄弟情深的地方有哪些?并做简单说明。
2分10.子猷面对子敬的死,不哭与哭各是什么原因?2 分11.有人认为文中“弦已不调”不能表示琴已经“死亡”,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2分三、阅读《小石潭记》,回答文后问题。
(18分)(一)①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亻叔尔远逝,往来翕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潭西南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消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及记之而去.。
12.用课文原句在横线处填空。
(2分)13.解释文中加点字意思。
(2分)(1)许:_________________(2)去:________________14.按要求符号画出限定句子。
(2分)(1)用“~~~”画出第①段中描写游鱼静态的句子。
(2)用“()”标出描写少游鱼动态的句子。
1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大意。
(2分)16.选文高度概括小石潭的氛围并表现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及被贬后凄苦心情的句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阅读柳宗元《钴姆潭西小丘记》选段,完成17—18题。
(共4分)得西山后八日,寻.(沿着)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姆潭。
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
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
其石之突怒偃蹇..(高耸仰卧),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其嵚.(q īn 高耸) 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17用自己的话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2分)18.这段文字在描绘景物方面很有特色,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就这方面作一些点评。
(2分)四、阅读《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和下面一篇文言短文,完成19~23题(14分)(A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B )王子猷居山阴①,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②。
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③,忽忆戴安道④。
时戴在剡⑤,即便夜乘小船就⑥之。
经宿⑦方至,造门⑧不前而返。
人问其故,王日:“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选自《世说新语·任诞》)[注释]①山阴:今浙江绍兴。
②皎然:洁白的样子。
③左思《招隐诗》,表现隐居的乐趣。
④戴安道:戴逵,字安道。
⑤剡(sh àn ):县名,今浙江嵊县。
⑥就:拜访、访问。
⑦经宿:一整夜。
⑧造门:这里是到门口的意思。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4分)(1)欣然..起行 (2)念.无与为乐者 (3)相与..步于中庭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0、用现代汉语写出“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的意思。
(2分)21、作者发挥奇特的想象,用了两个新奇的比喻来描写月色。
请你写出一句他的其它作品中关于描写“月亮或月色”的诗句或语句吗?(2分)22、两段文字都写了月色、月夜,请说说它们什么异同点?(3分)23、两段文字都是写的夜找好友,请比较他们的异同点?(可从目的、原因、结果、情感、性格等方面考虑)(3分)(五)、阅读《治水必躬亲》和《大禹治水》两篇文章,回答问题。
(18分)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
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
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2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8分)(1)泥.于掌故()(2)是以..必得躬历山川()(3)未尝..横索一钱()(4)事可举.也()(5)亲劳胼胝..()(6)势.有曲直()(7)潴.有浅深()(8)不得其情.()25、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2分)26、请从本文中概括出两个成语(2分)阅读《过家门不入》,完成文后问题。
(6分)禹伤先人父鲧(gǔn)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禹因父亲治水不成被杀而悲哀,就尽心尽力去治水),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向鬼神表明自己的诚心);卑宫室(使自己居住的房屋矮小),致费于沟淢(xù沟渠)。
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qiāo古时走泥路所用工具),山行乘榉(jǔ)。
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开通)九(虚数,言其多)州,通九道,陂(bēi添塞)九泽,度(duó翻越)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