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科学第三单元食物中的营养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四年级科学下册_食物中的营养教案

四年级科学下册_食物中的营养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三单元食物 2、食物中的营养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在前一课调查统计一天中吃过的食物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食物中所含营养成分进行探究,是让学生懂得营养全面合理的重要基础。

因此,本课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一课。

本课主要分为三部分:
1.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
2.在一天的食物中,我们能获得哪些营养;
3.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二、教学背景:
学生在日常生活以及在上一课的学习中,对一天中的食物已经有了非常丰富的认识,大多数学生都知道我们是通过食物获取丰富营养的,这是我们能顺利进入并完成本课的知识基础;四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半科学课的学习,已能较为熟练地运用调查、观察、实验、记录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这是学习本课的能力基础;在生活中,学生们对食物中所含营养成分的认识还相当有限,部分学生甚至一无所知,这是学习本课的障碍,同时也说明了学习本课的必要性。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食物中的营养》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食物中的营养》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食物中的营养》公开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食物中的营养》是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以及它们的作用。

本章节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食物中的各种营养成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健康的情感态度。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食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食物中营养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容易关注到某些特定的食物或营养成分,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内容。

此外,学生对营养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有的学生可能对某些营养物质有较深入的了解,而对其他营养物质则知之甚少。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知道它们的作用。

2.培养学生关注食物营养,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3.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究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知道它们的作用。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各种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作用,以及如何合理搭配食物。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食物中的营养。

2.运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认识营养物质的作用。

3.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食物样本,如水果、蔬菜、肉类、奶制品等。

2.准备营养知识的相关资料,如食物营养成分表、营养故事等。

3.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各种食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食物中的营养。

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吗?”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以及它们的作用。

同时,展示相关资料,如食物营养成分表、营养故事等,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营养物质的作用。

四年级教科版科学《食物中的营养》教案

四年级教科版科学《食物中的营养》教案

四年级教科版科学《食物中的营养》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食物中含有哪些主要营养成分。

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检测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知道不同营养成分对人体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资料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和方法认识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关注食物营养的意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作用。

掌握检测食物中营养成分的方法。

2.教学难点准确检测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理解不同营养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美食的视频或展示一些美味食物的图片,引发学生对食物的兴趣。

提问学生:我们每天吃的食物有哪些?这些食物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作用呢?引出课题。

2.认识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讲解食物中主要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等营养成分。

展示各种富含不同营养成分的食物图片,如肉类、豆类富含蛋白质;油脂、肥肉富含脂肪;米饭、面包富含糖类等。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富含不同营养成分的食物。

3.检测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实验一:检测食物中的脂肪准备材料:食用油、肥肉、花生、白纸等。

方法:将食物放在白纸上挤压,观察白纸上是否留下油渍,有油渍则说明食物中含有脂肪。

实验二:检测食物中的淀粉(糖类)准备材料:馒头、米饭、土豆、碘酒等。

方法:将碘酒滴在食物上,观察食物是否变蓝,变蓝则说明食物中含有淀粉。

实验三:检测食物中的蛋白质准备材料:瘦肉、鸡蛋、牛奶、双缩脲试剂等。

方法:将食物与双缩脲试剂混合,观察是否出现紫色反应,有紫色反应则说明食物中含有蛋白质。

4.了解不同营养成分的作用分别介绍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对人体的作用。

例如,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和修复受损细胞;脂肪能提供能量,维持体温等。

小学科学食物中的营养教案

小学科学食物中的营养教案

小学科学食物中的营养教案教案:食物中的营养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矿物质。

2.能力目标:学会正确选择健康的食物,了解不同营养对身体的作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健康饮食的意识,提高他们对保护健康的重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食物中的各种营养成分以及它们在身体中的作用。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不同营养对身体的作用,并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三、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引导学生了解食物是怎么被我们的身体吸收利用的。

并与学生互动,询问一些简单问题,如:“你知道食物中有哪些营养物质吗?”“你觉得食物对身体有什么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概念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PPT或黑板书写,向学生讲解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矿物质,并向学生展示一些食物的例子。

让学生了解不同营养在身体中的作用,如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脂肪保护内脏器官、蛋白质构建身体组织、维生素和矿物质保持身体正常功能等。

3.培养良好饮食习惯(30分钟)(1)小组活动:让学生分成小组,从自己的家中带来一些食物,让他们一起分析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并判断是否属于健康的食物。

引导学生思考,可根据以下问题进行讨论:a.这种食物属于什么类型的营养?b.它有哪些营养成分?c.这种食物对身体有什么好处?d.多吃这种食物对身体有什么影响?(2)小组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种食物进行展示,并介绍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和对身体的作用。

4.游戏活动(20分钟)(1)游戏一:营养搭配教师准备一些食物的图片,并将每种食物的名称剪开,混合放在一起。

学生们根据图片的特征,将名称与食物正确搭配,进一步巩固对食物营养的了解。

(2)游戏二:营养接力学生们分成两队,教师提问一个关于食物营养的问题,第一名学生回答正确后,才能传给下一个学生回答下一个问题。

食物中的营养科学教学设计及反思

食物中的营养科学教学设计及反思

食物中的营养科学教学设计及反思(原创实用版3篇)目录(篇1)1.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1.2 教学内容1.3 教学方法1.4 教学难点2.教学反思2.1 教学效果2.2 存在的问题2.3 改进措施正文(篇1)一、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及其作用,掌握辨别食物中脂肪和淀粉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

1.2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食物中的营养,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实验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及其作用,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辨别食物中脂肪和淀粉的方法,通过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食物中的营养和饮食习惯。

1.4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用实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

二、教学反思2.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及其作用,掌握辨别食物中脂肪和淀粉的方法,对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2.2 存在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及其作用的理解不够深入,实验操作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实验结果不明显等。

2.3 改进措施针对存在的问题,可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讲解,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及其作用。

目录(篇2)一、引言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2.教学内容3.教学方法4.教学过程三、教学反思1.教学优点2.教学不足3.改进措施正文(篇2)一、引言在科学教学中,食物中的营养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关乎学生的健康和未来。

因此,如何更好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从教学设计和反思两个方面对食物中的营养进行探讨。

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及其作用,掌握辨别食物中脂肪和淀粉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

小学科学 教案:《食物中的营养》教材及学情分析

小学科学 教案:《食物中的营养》教材及学情分析

《食物中的营养》教材及学情分析
一、教材分析
《食物中的营养》是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食物”单元的第二节内容。

前一节《一天中的食物》中,已组织学生调查、统计了一天中吃过的食物,并根据多种方式对这些食物进行分类整理,了解了食物的多样性。

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对食物中所含有的营养成分进行探究,主要内容分成三块:1.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2.在一天的食物中,我们能获得哪些营养;3.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掌握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这些营养分别有什么作用、如何来鉴别食物中的营养等知识和方法,并促使学生认识到我们在获取丰富食物的同时,也获得了丰富的营养,从而建立饮食健康的意识,同时也为后面的均衡膳食作铺垫。

二、学情分析
通过对上一课的学习,学生对一天中的食物已经有了非常丰富的认识。

此外,对于“身体成长发育都需要哪些营养?我们能从种类丰富的食物中获得什么?”这些话题,学生一般都有自己的看法,他们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已经得到一些相关的信息,这为顺利进入并完成本课的教学打下了基础。

但食物的营养成分相当丰富,学生掌握的有关信息不会很全面,对于水这种人体最基本的营养成分,也常常会被忽视;甚至学生会存在一些错误的前概念,例如糖类,学生已有的经验可能局限于白糖、水果糖之类。

此外,“营养成分”这个概念,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学生也不知道如何去鉴别食物中的营养……
四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半科学课的学习,已经能较为熟练地运用分类、实验、讨论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这是学习本课的能力基础,而且学生对于“食物和营养”这个贴近生活的话题也比较感兴趣。

相信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重建、丰富本节课的概念。

《食物中的营养》教案

《食物中的营养》教案
-了解不同食物所含营养成分的差异,学会如何搭配食物实现均衡饮食;
-理解均衡饮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举例:通过讲解鸡蛋、牛奶中的蛋白质,橄榄油中的健康脂肪,米饭、面条中的碳水化合物等,让学生明白各种营养成分的作用及在日常饮食中的来源。
2.教学难点
-认识营养成分在人体内的转化过程,特别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能量转换;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及其作用,以及如何实现均衡饮食。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食物中的营养》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食物营养成分的知识兴趣浓厚,但也存在一些理解上的难点。首先,对于营养成分的分类和作用,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但在具体到每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时,有些学生就会出现混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通过生动具体的例子来帮助学生记忆。
二、核心素养目标
1.让学生掌握食物营养成分的基本知识,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实际,提高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健康饮食意识,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4.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升交流表达能力,增进对科学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掌握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水)及其作用;
《食物中的营养》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3单元《食物的营养》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水的作用及功能;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食物中的营养教科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食物中的营养教科版

《食物中的营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

人体保持健康需要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蛋白质是构成我们身体的主要成分之一。

糖类和脂肪能提供身体需要的能量。

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

没有一种食物会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所以我们要吃各种不同的食物。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资料获取信息,丰富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营养的类别等方面的认识,并扩充到记录中,完善对一天中的食物的统计活动。

通过实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对食物营养成分的认识中,感受各种营养与支撑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在完善一天中食物统计的记录活动中,帮助学生建立严谨细致的研究态度。

【教学重点】知道食物含有哪些营养成分。

【教学难点】能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食物卡片(12组)、营养成分资料(12份)脂肪的辨别实验器材:食用油、肥肉、棉签、白纸。

淀粉的辨别实验器材:淀粉、水、碘酒、滴管、小碗、含有淀粉的食物(馒头、米饭等)。

食物包装盒上的标签……【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天的食物》一课,同学们也给食物进行了分类。

我们同学们正在长身体,需要让骨骼、肌肉生长的营养,需要能给身体提供能量的营养。

什么是营养呢?我们每天吃的食物里都有什么营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食物中的营养。

(板书课题:食物中的营养)二、探究过程活动一:探究食物含有哪些营养成分1、师:通过课前搜集相关知识,你们了解到食物中有哪些营养成分?师指名回答并相机板书: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水。

师:是啊,人体的生命活动,需要多种营养的支持。

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通常分为:蛋白质、糖类(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水。

师:想深入地了解这些营养成分吗?让我们来进行一次“营养成分大调查”2、我们可以从这两个方面进行研究:(1)、富含这些营养成分的食物有哪些?(2)、这些营养成分对人体有哪些作用?师:让我们有条理地进行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
《食物中的营养》教学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 小学
2、学科:科学
3、课时:第1课时
4、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一些水果,蔬菜。

教师准备: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营养的分类等相关资料。

脂肪的辨别实验器材:食用油、肥肉、花生米、白纸。

淀粉的辨别实验器材:淀粉、碘酒、滴管、面包、马铃薯、馒头。

二、教学课题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食物中的营养》
三、教材分析:
本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食物”的第二课。

是在学生观察、记录了一天吃过的食物的基础上展开的。

通过这节课的活动,要让学生认识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其成份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水,并知道哪些食物中主要含有哪种营养成分,并学会辨别脂肪和淀粉的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将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材由两个大的活动构成,一是,食物中有哪些营养成分;二是,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前一个活动是后一个活动的基础。

四、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在三年级科学学习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食物是人类提供了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也为人类提供了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知道,小时候他们是靠吃妈妈的乳汁长大的,随着自己越长越大,活动越来越多时,乳汁已经不能够满足身体对营养的需要,要吃各种各样的食物了。

吃各种各样的食物是学生生活中最普通的事情,但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就是一知半解了。

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建立健康饮食的意识。

五、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

人体保持健康需要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蛋白质是构成我们身体的主要成分之一。

糖类和脂肪能提供身体需要的能量。

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

没有一种食物会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所以我们要吃各种不同的食物。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资料获取信息,丰富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营养的类别等方面的认识,并扩充到记录中,完善对一天中的食物的统计活动。

通过实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对食物营养成分的认识中,感受各种营养与支撑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在完善一天中食物统计的记录活动中,帮助学生建立严谨细致的研究态度。

六、教学重点和难点:
知道食物含有哪些营养成分。

能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七、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1.同学们,今天早上你们吃早饭了吗?都吃的什么啊?(叫几个同学来说说自己的早餐)同学们你们的早餐可真丰盛啊!那我们每天吃这么多的食物,到底能从中获得什么营养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吧。

2.(大屏幕)揭题: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二、探究过程
活动一:食物含有哪些营养成分
1.人体的生命活动需要多种营养的支持。

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你们知道有哪些吗?(看课本44-45页,说一说)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大屏幕)通常可以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六大类
3.我们知道了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那这些营养物质对我们人体都有什么功能作用呢?哪些食物中富含这些营养呢?
a.我们先来看看蛋白质吧!
含有蛋白质的食物对人体和功能是什么呢?蛋白质是构成人体肌肉、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

b.脂肪(出示图)脂肪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我们的身体可以储存大量脂肪。

c.糖类(出示图)糖类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我们的身体可以储存大量糖类。

(淀粉是一种重要糖类)
d.维生素和矿物质(出示图)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它们的种类非常多,是我们保持健康不可缺少的营养。

我们平常吃的盐含有丰富的矿物质。

e.水。

大部分的食物中都含有水。

4.教师小结。

食物中含有这么多的营养,我们又怎么知道吃下去的食物含有哪些营养?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活动二: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1.食物中含有这么多的营养,我们该如何去辨别呢?(查资料、做实验)
提供实验材料,认真看一看、读一读辨别方法。

(示文)
温馨提示:
脂肪的辨别方法
1.用棉签蘸一点食用油,涂在白纸上.
2.分别用肥肉、花生米等在白纸上挤压、滑动。

含有脂肪的食物在白纸上会留下油渍。

淀粉的辨别方法
1.在淀粉中滴入一滴碘酒,会看到淀粉变成蓝色。

2.分别在不同的食物上滴一滴碘酒,观察实验现象。

(同时介绍实验器材“滴管”,
实验注意事项,滴管必须离开食物一段距离。


如果发现有变蓝色的现象出现,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淀粉。

2.分组实验
3.小组汇报(投影出示)
(1)脂肪的辨别
小结:食用油会在纸上留下油渍,摸上去滑滑的,说明食用油当中含有脂肪。

(2)淀粉的辨别
小结:淀粉遇到碘酒会变成蓝色。

4.我们除了查资料和做实验来辨别食物中的营养,其实还有一个更简单的办法就是看食物的标签。

(图示)通过百度搜索食物标签图片。

/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A%B3%CE %EF%B1%EA%C7%A9&in=27493&cl=2&lm=-1&st=-1&pn=1&rn=1&di=36511776675&ln=1992&fr=&f m=index&fmq=1330590167625_R&ic=&s=0&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 pe=2#pn1&-1&di36511776675&objURLhttp%3A%2F%%2Fuploads%2Fallimg%2 Fc100422%2F12GZb95A0-4X03.png&fromURLhttp%3A%2F%%2Fbiz%2F2010%2F 0423%2F148435.html&W507&H394&T8416&S104&TPpng
/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A%B3%CE%EF% B1%EA%C7%A9&in=6329&cl=2&lm=-1&st=-1&pn=0&rn=1&di=79124101320&ln=1992&fr=&fm=ind ex&fmq=1330590167625_R&ic=&s=0&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2# pn0&-1&di79124101320&objURLhttp%3A%2F%%2Fresfile%2F2010-12-20%2 F11%2Fp27_b.jpg&fromURLhttp%3A%2F%%2Fhtml%2F2010-12%2F20%2Fcont ent_10_1.htm&W400&H299&T7853&S88&TPjpg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三、课外延伸
运用所学知识为家人设计一份营养美味的早餐。

八、板书设计:
2、食物中的营养
蛋白质人体的主要成分
脂肪
糖类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维生素、矿物质调节身体机能
九、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饮食习惯入手,组织了系列探究活动。

整个教学活动通过“相关资料”、“实验验证”、“看标签”来了解食物中所含的营养。

教学重点:知道食物含有哪些营养成分。

教学难点:能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1.学生通过先预测一些食物可能含有哪种丰富的营养,再通过相关资料证实;
2.实验验证:
实验一,脂肪的辨别方法
实验二,淀粉的辨别方法
首先揭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然后根据提示掌握实验的基本要领,采用分组合作的方法,认真完成实验,填写实验单。

3.看标签。

了解食物标签,得到该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得到一定的信息。

这节课以常态课教学为目的,力求简单、真实与高效。

在科学课教学中,常态课的有效性表现在:“情、趣”的激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拥有愉悦的心境,在轻松、愉快人的氛围中得到所学的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