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学第3章 颜色显色系统表示法

合集下载

色彩表示法

色彩表示法

第四章色彩表示法美国的数学家梦亚于是1745年构想了颜色图谱,做出了最早的彩色球。

1839年德国浪漫派画家龙格第一次把色彩的两大体系相结合、构成了地球形状的立体色谱模式。

在此之后,又相继产生了孟赛尔色彩体系、奥斯特瓦德色彩体系、日本色研配色体系等色立体图谱。

一、孟赛尔色彩体系(Munse11)91、发明人这个色彩体系是美国教育家、色彩学家、美术家孟赛尔创立的色彩表示法。

2、组成色彩体系是由色相(Hun)、明度(Value)、纯度(Chroma)三属性构成的。

1)明度明度是由黑到白中间排列九个不同等级的渐变灰色色阶组成,黑色在下为零级、自色在上为11级的纵轴。

2)彩度彩度是以无彩色为零、用渐增的等间隔色感来区分色,从无彩色开始依次排列,距离无彩色轴越远的色彩纯度越高。

3)色相环绕在明度轴周围的色彩以黄(丫)、红(R)、绿(G)、蓝(B)、紫(P)这5种色为基础色相,再把每一个色相展开成10个渐次变化约色相、共有100个不同色相,环形一个球状体。

而每个色相的第5号即5R、5Y.....是色相代表。

3、表示记号为HV/C孟赛尔色彩体系表的表示记号为HV/C,即色相、明度/纯度。

二、奥斯特瓦德色彩体系(0stwald)101、发明人此色彩体系由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德国化学家奥斯特瓦德创造。

全部色都是由纯度与适量的白、黑混合而成,具有纯色量+白色量+黑色量=100%的关系。

2、组成1)8色为主色相以黄、橙、红、紫、蓝、蓝绿、绿、黄绿8色为主色相,每个色相展开3个色相、形成24色色相环。

从l号柠檬黄到达4号黄绿,环绕在无彩色相明度轴周围。

相对成180°角的两个色相为互补色。

2)无彩色明度轴无彩色明度轴仍是纵轴,白在上,黑在下,共分8个明度阶段,用a、c、e、g、i、l、n、p为记号。

a代表最亮的白,奥氏认为没有100%的白,因此他的最白色内包含有11%的黑,而最黑的p内包含有35%的白。

其间有6个阶段的灰色。

颜色的显色系统表示法

颜色的显色系统表示法
中性混合
通过将不同颜色的光线进行平均分 配来生成新的颜色。例如,将红、 绿、蓝三种颜色的光线等量混合, 得到中性色白光。
02
显色系统的分类
RGB系统
RGB系统是红绿蓝三原色的组合,通过调整三种 颜色的亮度来混合出各种颜色。在计算机屏幕上 显示颜色时,RGB是最常用的显色系统。
RGB颜色模式是加色模式,即增加光强度的模式 。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RGB值越小,画面越暗 ;RGB值越大,画面越亮。
颜色恒常性
01
颜色恒常性是指人们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对同一物体颜色的感知 保持相对稳定的现象。
02
即使物体在不同的光源下呈现不同的颜色,人们仍然能够感知
到物体本身的颜色。
颜色恒常性的原因是人类视觉系统的复杂性和适应性,它有助
03
于人们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正确地识别和感知颜色。
05
颜色科学的发展

早期的颜色科学
3
绿色
绿色在许多文化中与自然、生命、健康和财富相 关联。在伊斯兰文化中,绿色具有特殊的意义, 是神圣的颜色。
颜色在艺术中的应用
绘画
艺术家使用颜色来表达情感、创造氛围和传达信息。例如,梵高使 用鲜艳的色彩来表达他的激情和情感。
服装设计
在服装设计中,颜色是重要的元素,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形象、气质 和心情。不同的场合和季节,人们会选择不同颜色的服装。
印刷业
颜色标准化
印刷业中,显色系统表示 法被用于标准化颜色,以 确保印刷品的颜色准确性 和一致性。
颜色混合
通过显色系统表示法,印 刷过程中可以精确地混合 不同颜色的墨水以达到所 需的颜色效果。
颜色管理
显色系统表示法用于颜色 管理,以确保从设计到印 刷的色彩一致性。

色彩表示系统

色彩表示系统

色立体示意图
其球状的纵轴为明 度,顶部明度高底部明 度低;横轴为纯度,向 内纯度低朝外纯度高, 外围处的颜色都是以纯 色组成,由此衍生出各 种不同明度、纯度的颜 色,形成一个色样家族。


纯度 色相 度

色彩表示系统简述:
全世界自制国际标准色的国家有三个,他们的代表机构是美国的蒙 塞尔(MUNSELL)德国的奥斯特瓦德(OSTWALD)及日本的日本色研 所(P.C.C.S)。
色彩表示系统
Representation System of Colour
第一讲Leabharlann 本节学习内容:色立体
色彩表示系统
注:本节不作为重点进行学习
色立体
通过对色彩三属性的认知,我们发现任何平面的色彩模型 (如色相环)无法完整地表达色彩系统。色彩的色相、明度和纯 度三者间的关系,必须用三维空间的结构来体现,在艺用色彩学 中,这种色彩结构就是所谓的色立体(colour solid)或色彩数 (colour tree)。
蒙塞尔色立体示意图
奥斯特瓦德色立体示意图
日本色研所(P.C.C.S)色调系统
PCCS是用色调和色相 来表示色彩的系统
用途: 色立体的科学性在于它所标示的颜色是以精密的测色仪所测定的 标准色样,可供印刷、印染、造纸、美术设计等各行业配色的参 照。

3色彩的表示方法

3色彩的表示方法

.间色、复色、补色。 间色、复色、补色。 间色 间色:颜色的三原色中的任何两种颜色调和而成的二次色,我们称之为间色。 间色:颜色的三原色中的任何两种颜色调和而成的二次色,我们称之为间色。 红色加黄色等于橙色,红色加蓝色等于紫色,那么橙色紫色就为间色。 如:红色加黄色等于橙色,红色加蓝色等于紫色,那么橙色紫色就为间色。 复色: 复色:用颜色的三原色即三种颜色以上调和 而成的色彩就为复色。 而成的色彩就为复色。 用橙色加紫色就等于红灰色了。 如:用橙色加紫色就等于红灰色了。红灰色 就为复色了。 就为复色了。 注意:调色时,在不等量比例的颜色调和时, 注意:调色时,在不等量比例的颜色调和时, 会调成不同的色彩变化, 会调成不同的色彩变化,两者色相加或多种 色相加,会倾向于颜色多的色彩。 色相加,会倾向于颜色多的色彩。如:红色 加蓝色时,,红色量多的话,则呈现红紫色。 加蓝色时,,红色量多的话,则呈现红紫色。 ,,红色量多的话 蓝色多的话就为蓝紫色。 蓝色多的话就为蓝紫色。 补色: 补色:色环中任何两个原色混合所得的色和 另一原色成为补色。 另一原色成为补色。 红色加黄色等于橙色, 如:红色加黄色等于橙色,那么橙色的补色 为蓝色。红色加蓝色等于紫色, 为蓝色。红色加蓝色等于紫色,那么紫色的 补色就为黄色;黄色加蓝色等于绿色,那么绿色的补色就为红色。 补色就为黄色;黄色加蓝色等于绿色,那么绿色的补色就为红色。
色彩的 表示方法
主讲: 主讲:黄小燕
任务1:蒙谢尔色立体
(用于设计中标准色的调配)
• 外观和内部形态类似地球仪,连接两极表 明明度序列;连接求表面纯色到中心轴的 水平线表示纯度序列;南半球表示深色系, 北半球表示浅色系;球表面表示清色系, 求内部表示含灰的浊色系。 •科学、规律、有秩序的 色立体对印染、印刷、艺 术设计、服装设计等领域 有着科学、准确、快界的 事业价值和审美价值。

第三节 色彩体系

第三节  色彩体系

第三节色彩体系色彩体系(colorsystem)是为了系统地把握色彩的整体特性而建立的一种方式。

常用的色彩系有“蒙赛尔色彩体系”、“奥斯特瓦尔德色彩体系”、“日本色研配色体系(P.C.C.S)”等。

把握各类体系的特征,理解其分类及表示方法,根据使用目的选用最恰当的色彩体系,这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

一、蒙赛尔色彩体系这是美国色彩学家蒙赛尔(Albert H.Munsell)1905年发表的色彩体系,之后经美国光学学会(O.S.A)进一步改进完善为“蒙赛尔体系修订版”,能够用数字和记号正确表示三属性是它的最大特点,因此,日本工业规格(JIS)采纳了蒙赛尔体系,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

色相用H(hue)表示,色相环(colorcircle)以红(R)、黄(Y)、绿(C)、蓝(B)、紫(P)五色为主色相,在相邻色中间插入黄红(YR)、黄绿(GY)、蓝绿(BG)、蓝紫(PB)、红紫(RP),相对位置的两色为物理补色。

如图3—3—1。

然后以这几个色相为基础,再从每一个色相中分解出10个色相,共可表示出100个色相。

色相中的5表示标准色相,所以“5R"是标准红、“2R'’是接近红紫的红、“8R'’表示接近黄红的红。

明度,用V(value)来表示,最理想的黑为0度,最理想的白为10度,在0—10之间等间隔地进行分割共可分为11个等级。

但现实中物的色绝对的白或黑是不存在的,所以就分为9个等级。

因为纯色的位置,是与同明度的五彩色相对应而设定的,因此,各色相中纯色的明度是不同的。

纯度用C(chroma)来表示,无彩色为O,到纯色之间以渐增的等间隔均分出若干纯度等级,五彩色到纯色之间的距离,根据色相的不同而不同,红、黄红、黄等距离较远,而黄绿蓝等则距离较短。

因此,各色相的纯色位置不论是明度方向和纯度方向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如果使用纯度更高的色料,则色相的纯度等级会得到扩展。

各色的表示方法是用色相·明度/纯度(H·V/C)表示。

包装色彩学3表色系统(94)

包装色彩学3表色系统(94)
用颜色的心理属性描述颜色的体系称为颜色感受空间 几何模型。
由于所选用的心理属性不同而有不同的几何模型: (1)HLS心理三属性模型,例如孟塞尔(Munsell) HV/C系 统;
(2)R-G . Y-B 和W-Bk 感觉对立模型,例如自然颜色
系统(NCS)。
第二十一页,共九十四页。
双锥体模型
第二十二页,共九十四页。
(3) 以自然界中的天、地、日、月、星辰、山水、 矿石、金属的色彩命名,例如天蓝、土黄、月灰、 水绿、 银灰、石绿、翠绿、铅白、石青、石绿 等。
第三页,共九十四页。(4) 以染料或ຫໍສະໝຸດ 料色的名称命名,例如靛 青、甲基红等。
(5) 以形容色调的深浅、明暗等形容词命 名,例 如朱红、蓝绿、紫灰、明绿、 暗蓝、鲜红等。
第十二页,共九十四页。
3.1 颜色的心理三属性
3.1.1 色相(Hue H)
颜色在不同波长彼此区分的特性 颜色的外观相貌
第十三页,共九十四页。
3.1 颜色的心理三属性
3.1.1 色相(Hue H)
从人的颜色视觉生理角度 认识色相:是指人眼的三种 感色视锥细胞受不同刺激后引 起的不同颜色感觉。
因此,色相是表明不同 波长的光刺激所引起的不同 颜色心理反应。
第十页,共九十四页。
显色系统表示方法
例如:孟塞尔(Munsell)表色系统、德国DIN表色系统、美国光 学委员会表色系统(OSA Uniform color scale system)、瑞典 自然色系统(Nature Color System)、奥斯瓦尔德(Ostwald) 表色系统、日本的彩度顺序表色系统(Chroma cosmos 5000)、 中国颜色体系等均属于此类。
双锥体模型

彩色的表示法及色彩体系

彩色的表示法及色彩体系

彩色的表示法及色彩体系一、色彩的表示方法“红橙黄绿蓝靛紫”,通常我们习惯这样概括颜色的多样性。

其实,对于颜色,有各种各样的表示方法,主要是以下两类:(一)自然表示法(1) 以自然景色命名的色彩:天蓝、湖蓝、海蓝、曙红、雪青、土黄、土红、翠绿等。

(2) 以金属矿物质命名的色彩:金黄、银灰、古铜色、铁灰、铁锈红、石绿、石青、宝石蓝、宝石绿、翡翠、钻蓝、赭石、铬黄、煤黑等。

(3) 以植物命名的色彩:草绿、茶绿、橄榄绿、柠檬黄、橘黄、杏黄、米黄、紫藤、栗色、咖啡色、茶色、橘红、橙红等。

(4) 以动物命名的色彩:孔雀绿、猩红、象牙白、蛋黄、蛋青、鼠灰、驼灰、鹰灰等。

如:(1) (2) (3)(4) (5)(二) 系统化表示法自然色表示法只能表达色彩的一般性质,精确度较低。

系统化色命名法则在色相加修饰语的基础上,又加上了明度和纯度的修饰语,从而能比较精确地形容该颜色的形象。

如红色系,包括黄味红、淡黄味红、极淡黄昧红、明灰黄味红、灰黄味红、暗灰黄味红、极暗黄味红、浊黄味红、鲜黄味红等色名。

这些颜色名称标定系统虽然精确程度仍不很高,但在一般场合下使用,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二、色彩体系(一)孟塞尔色彩体系孟塞尔(Alhert H_Munsell) 是美国色彩学家、美术教育家。

他创立的孟塞尔颜色系,用三维空间的近似球状的模型,把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这 3 种视觉特征全部表示出来。

彩色表示法及色彩体系(6)孟塞尔色相环 (7)孟塞尔色立体孟塞尔表示法是以色彩三要素为基础。

色相Hue,简称为H,明度Value,简写为v,纯度Chroma,简称为C。

色相环是以红(R)、黄(Y)、绿(G)、蓝(B)、紫(P)心理五原色为基础,再加上它们的中间色相:橙(YR)、黄绿(GY)、蓝绿(DG)、蓝紫(PB)、红紫(RP)成为10色相,排列顺序为顺时针,如图(6)。

再把每一个色相详细分为10等分,以各色相中央第5号为各色相代表,色相总数为一百。

颜色的显色系统表示法PPT77页

颜色的显色系统表示法PPT77页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颜色的显色系统表示法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颜色的心理三属性
一.色相与明度关系 1. 同一色相的明度大小决定于所含黑白成分的比
例。 2. 不同色相的明度决定于人眼三种感色细胞所受
刺激量的总和。 3. 复色光一般此单色光的明度大。 4. 光谱中各色根据光反射率的大小及三种感色细
胞对相应色光的敏感性共同决定其明度大小。 常见色相的明度大小顺序:白,黄,橙,绿,青,
3.1 颜色的心理三属性 伊登十二色相環
(二) 明度(L)
3.1 颜色的心理三属性
颜色引起视觉相对明暗的特性
3.1 颜色的心理三属性
一是指颜色本身的明度。在约翰内斯伊顿所设 计的十二色相环中,我们就会发现,黄颜色的 明度最高,而紫颜色明度最低,其它各色基本 上是处于灰与深灰之间,属中间明度。
色相与明度关系 色相与饱和度的关系 明度与饱和度的关系
3.1 颜色的心理三属性
色相的差别归因于光波的波长不同, 波长的不同使人们看到不同的颜色。
明度表现了颜色的深浅,它是人们借 以区别一种浅色和一种深色的特性。
饱和度表现了颜色的鲜艳程度,它是 我们借以区别强弱两种颜色的特性。
3.1 颜色的心理三属性
(4)从色彩的光谱反射曲线来分析,如果光谱曲线在某一较窄 波段的色光反射率很高,则其选择性吸收程度就高,相对来 说,其饱和度就高;但是很窄的光谱反射率波段,意味着其 明度值较低,在明度值较低的情况下,不可能有高彩度的色 彩。因此,在等饱和度的色彩中,彩度往往随明度的增加而 有所增加。
3.1 颜色的心理三属性
3) 物体的饱和度取决于该物体表面反射光谱辐射的选择 性。 物体对光谱某一较窄波段的反射率高。而对其他波段 的反射率很低,或没有反射,则表明它有很高的光谱选择 性,这一颜色的饱和度就高。
4) 如果向饱和度大的颜色中加入消色成分,就会使该色 彩度(饱和度)变小。
3.1 颜色的心理三属性
3.1 颜色的心理三属性
C. 人眼对色相的辨别力
1) 正常色觉者在最好的观视条件下,大约能分辨180种色相。 光谱色相150种,谱外色一品红色系30种
2)①人眼对494nm左右的青绿色光及波长为585nm左右的橙黄 色光最敏感。波长每差1nm就能分辨。 ②对于480—550nm光谱段的绿光,则需3—4nm的变化 ③对655nm—780nm红光和380—430nm的紫光区,人眼几乎 无法区分它们颜色上的区别
3.1 颜色的心理三属性
2)人眼对黄色的分辨级数最少,只有4级可分辨级数最 多的是红色,可达25级。
3) 能够影响人眼分辨颜色饱和度的客观因素是彩色物 体表面的光滑度,彩色物体的反射光分为两部分;一部 分是经选择性吸收后折射出的色光,另一部分是表面反 射的白光。
3.1 颜色的心理三属性
(四) 颜色三属性的关系
它们的色相都相同,但强弱不一,一般称为(Sa+ura +lOn)或色品。饱和度常用高低来指述,饱和度越高, 色越纯,越艳;饱和度越低,色越涩,越浊。纯色是饱 和度最高的一级。
3.1 颜色的心理三属性源自A.饱和度的意义1)饱和度是指颜色的鲜艳程 度,也是彩色与同明度无 彩色判别的程度。
2)光谱色是最纯净,最鲜艳 的颜色,光谱色彩度最大。
(5)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对于同明度及同色相的色彩而言, 其饱和度与彩度的目视知觉等间隔分级才是相等的。
3.2 颜色感觉空间几何模型
用颜色的心理属性描述颜色的体系称为颜色感受 空间几何模型。
由于所选用的心理属性不同而有不同的几何模型: (1)HLS心理三属性模型,例如孟塞尔(Munsell) HV/C系统; (2)R-G . Y-B 和W-Bk 感觉对立模型,例如自然 颜色系统(NCS)。
B.饱和度的表示法
1) 饱和度的一般表示方法是以颜色中含彩色(或单色光) 成分的比例数来表示,也就是说:颜色饱和度大小取决于 颜色中所含彩色成分与消色成分的比例关系
2) 饱和度可用光谱反射曲线表示 曲线反射峰的宽窄可以理解为色彩饱和度的高低。
3.1 颜色的心理三属性
C. 人眼对色彩饱和度的分辨力
理上的重要特征。 3) 决定因素
色相决定于刺激人眼的光谱成分 对于单色光可以由其光的波长来确定色相 对于混合光组成的色彩,则以组成混合光各种波长光 量的比例来确定色相
B. 色相的表示法
3.1 颜色的心理三属性
利用反射率光谱曲线表示
注意:用反射率光谱中各种波长的光能够给人产生相 同的视觉效果,但并不能说明光谱成分一定相同。
3.1 颜色的心理三属性
A.明度的意义
1) 色彩的明度就是人眼所感受到的色彩的明暗程度 2) 分为同色相明度与异色相明度
同色相明度:越接近的白色明度越大,越接近黑色则明度越 小 异色相明度:不同色相的颜色都有自己的明度特征。 光谱七色从明到暗:黄,橙,绿青,红,蓝,紫 3) 明度取决于人眼所感受的辐射光通量的大小和人眼的 光谱光效率函数共同决定。 一般,彩色物体表面的光反射率高,它的明度亦就高。
第三章 颜色显色系统表示法
3.1 颜色的心理三属性 3.2 颜色感觉空间几何模型 3.3 颜色孟塞尔系统 3.4 自然颜色系统
颜色的显色系统Color appearance system是在荟集各种实 际色彩的基础上,根据色彩的外貌,按直观颜色视觉的心 理感受,将色进行有系统、有规律的归纳和排列;并给各 色样以相应的文字和数字标记,以及固定的空间位置,做 到“对号入座” 的方法。
明度的另一层内容是指同一色相的颜色也具有 不同的明度,如红颜色中桔红、朱红要比深红、 玫瑰红从明度上要亮,而大红、土红则在明度 上介乎中间值。
明度还有一层内容,是指某种颜色由于光照的 强弱变化而产生的不同明暗变化。
3.1 颜色的心理三属性
从人们的感觉上来说,画面上色彩明度高,易形成淡雅、明 亮的格调,有轻松、明快等特点。如果画面中色彩明度偏低, 就会给人一种沉稳、凝重甚至压抑的感觉。
红,蓝,紫,黑。
3.1 颜色的心理三属性
二.色相与饱和度的关系 颜色的饱和度决定于人眼中三种感色细胞所受的最
强和最弱刺激量的相对值。 实验证明:在光谱中,红色,蓝色和紫色饱和度大,
而黄色的饱和度则很小,青,绿色饱和度居中。
3.1 颜色的心理三属性
三.明度与饱和度的关系 1.明度的改变都要引起饱和度的改变,只
3.1 颜色的心理三属性
3.1 颜色的心理三属性
3.1 颜色的心理三属性
(一)色 相 (二)明 度 (三)饱和度
(一) 色相(Hue H)
3.1 颜色的心理三属性
• 颜色在不同波长彼此区分的特性
3.1 颜色的心理三属性
A.色相的意义 B.色相的表示法 C.人眼对色相的辨别力
例如:孟塞尔表色系统、德国DIN表色系统、美国光学委员 会表色系统、瑞典自然色系统、奥斯瓦尔德表色系统、日 本的彩度顺序表色系统。
颜色的混色系统是基于三原色光(红、绿、蓝)能够混合匹 配出各种不同的色彩所归纳的系统。
例如:CIE系统、密度计测色法。
3.1 颜色的心理三属性
第三章 颜色显色系统表示法
A.色相的意义
1) 从光的物理刺激角度认识 是指不同波长的光或某些不同波长的光混合后,所呈
现的不同色彩表像。 从人的颜色视觉生理角度认识 是指人眼的三种感色细胞受不同刺激后引起的不同颜
色感觉。
3.1 颜色的心理三属性
2) 定义 色相指颜色的外观相貌 色相表明不同波长的光刺激所引起的不同颜色心
消色饱和度为零,它们 只有明度特征,没有色彩 倾向。
彩度是这样分级的:按纯度的亮度,寻找其对应的 灰调,分九等份(依感觉),逐一加入纯色中,同 时逐一扣去纯色的一份。于是便得到纯色的八个连 续的彩度。5 S是扣去4/9纯色加入了 4/9的灰量; ISG是扣去 8/9纯度,加入了 8/9纯色,加入了 8 /9灰量。通俗的分法,与九级彩度相对应。用高、 略高、中、略低、低五级来标示。
3.3 孟塞尔系统
10G:是G和BG的中间色 5R:红色R的代表色相 7R:在R和YR之间,偏R 1R:在RP和R之间,略偏R 7BG:在BG和B之间,偏BG 8P:在P和RP之间,偏P
2)彩色印刷品表现画面中各色明度大小主要是通过不同 面积的网点来实现的。
(三)饱和度(S)
3.1 颜色的心理三属性
颜色引起视觉相对浓淡的特性
3.1 颜色的心理三属性
A. 饱和度的意义 B. 饱和度的表示法 C. 人眼对色彩饱和度的分辨力
3.1 颜色的心理三属性
一种色相彩调,也有强弱之分。拿正红来说,有鲜艳无 杂质的纯红,有涩而像干残的“凋玫瑰”,也有较淡薄 的粉红。
一种色彩在与其它色调和时,其明度由于受调入色的影响而 发生明度上的变化。如大红颜色和淡黄调和,就会变成桔红 色,明度就会提高;如果和群青色调和,其明度自然会降低。
色彩的明度变化,产生出浓淡差别,这是绘画中用色彩塑造 形体,表现空间和体积的重要因素。初学者往往容易将色彩 的明度与纯度混淆起来,一说要使画面响亮些,就赶快调粉 加白,结果明度是提高了,色彩纯度却降低了,这就是色彩 认识的片面性所致。
3.1 颜色的心理三属性

有彩色就是包含了彩调,即红、绿、蓝等几个色
族,这些色族便叫色相。
最初的基本色相为:红、橙、黄、绿、蓝、紫。
在各色中间加插一两个中间色,其头尾色相,按光谱
顺序为:红、橙红、黄橙、黄、黄绿、绿、绿蓝、蓝
绿、蓝、蓝紫,紫,红紫、红和紫中再加个中间色,
可制出十二基本色相。
3.1 颜色的心理三属性
1) 人眼对彩度的分辨能力在光谱两端最为灵敏,当白光 中加入0.1%红光或紫光时人眼就能辨别。 在570nm处的黄光区,人眼的分辨能力最差,需在白光 中加入2%的黄光,人眼才能区分出饱和度的变化。 例:在白纸上印黄色图文比其它颜色更难以辩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