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燕华)高级汉语阅读课教案

(马燕华)高级汉语阅读课教案
(马燕华)高级汉语阅读课教案

(马燕华)高级汉语阅读课教案

高级汉语阅读课教案马燕华撰写

《人与动物》

一教学对象

学习此课时,学习对象已经学习了2000学时左右的汉语,掌握的汉语词汇量在3500以上。在不借助工具书的条件下,能比较准确、流畅地阅读非专业性汉语书面材料,能理解汉语一般隐喻现象,了解汉语与自己母语的常见隐喻手法的差异。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为泛读课程,主要训练学生在限定时间内不借助工具书,比较准确地阅读汉语书面材料的能力。

本课由两篇阅读材料组成:《藏羚羊跪拜》、《猫》。

教学内容是:

1 把握阅读材料主旨:老猎人不再狩猎的真正原因(《藏羚羊跪拜》)

“我”家养的三只猫的特点;

“我”家后来不再养猫的原因(《猫》)

2 准确理解阅读材料读中的关键性语句(详见“阅读练习”);

3 理解书面词语的意义(详见“阅读练习”);

4 领会阅读材料中某些隐喻现象:“软”隐喻怜悯(见《藏羚羊跪拜》);

5 学会汉语书面语表示某省某一部分的格式(见《藏羚羊跪拜》);

6 学会汉语称呼女佣的表达法(见《猫》);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在限定时间内不借助工具书做完阅读练习,大部分学生的正确率

达到60,70,;

教学重点:阅读材料的主旨;

某些汉文化含量较高的语句含义。如,

眼睛一亮、心头一软、云游四方、朝别藏北雪,夜宿江河源,饿

时大火煮黄羊肉,渴时一碗冰雪水(见《藏羚羊跪拜》);

花白的毛、怂恿、毫无生意、诅咒(见《猫》)

汉语书面语表示某省某一部分的格式(见《藏羚羊跪拜》):

省的简称,方向词

汉语称呼女佣的表达法(见《猫》):

姓氏,嫂/婶/妈

四教学方法

先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不借助工具书阅读材料,完成阅读练习。要求每题必做。然后让学生们按座位顺序依次回答练习答案,边对练习答案边讲解教学重点。

1

五教学过程

本课共用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步骤(因课间不休息,第一课时实际上课时间70分钟) 1 简要介绍本课主题,指导学生先仔细阅读教材中“阅读提示”。因为每篇阅读材料标题之上的“阅读提示”都是针对文章的主旨、脉络来设计提

问的。仔细阅读“阅读提示”便于激活阅读者知识结构中的相关知识。 2 学生在阅读和做阅读练习时,要求做到三条:

1独力思考 ?

2每题必做 ?

3限时完成 ?

第二课时教学步骤(第二课时实际上课时间30分钟)

1 学生按座位顺序依次回答练习答案。

2 讲解“教学重点”。

1“眼睛一亮”的“亮”含有精神振奋的意思,因为“亮”可以形容人?

的思想心胸清爽、清楚、开朗。因此“练习”第二题“选择正确答案”第五小题的正确答案是A。

2“心头一软”的“软”含有怜悯、同情的意思。 ?

3“云游四方”的“云游”是状中短语,名词“云”作动词“游”的状?

语,形容行踪像云一样,漂浮不定。因此“练习”第二题“选择正确答案”第三小题的正确答案是A。

4“朝别藏北雪,夜宿江河源,饿时大火煮黄羊肉,渴时一碗冰雪水。”?

汉语书面语常常选择最有代表性的词语组成对仗性的语句来渲染气氛,增强表达效果。此处为了说明老猎人狩猎生活的艰辛粗犷,用“朝”与“夜”概括时间,“饿”与“渴”概括生存基本需求,“藏北雪”、“江河源”、“黄羊肉”“冰雪水”都是藏北高原的代表性事物。这是汉语古典韵文常用手法,因此,这类语句并非写实,而是重在渲染气氛,增强表达效果。因此“练习”第二题“选择正确答案”第四小题的正确答案是D。

5汉语书面语表示某省地理上某一部分的常用格式是: ?

省的简称,方向词

如,赣南、湘西、苏北等。一般汉语教材口语体较多,学汉语的外国学生在会话、听力等基础课上很少有机会接触到这种格式。我们特地安排了这样的练习。(参见《藏羚羊跪拜》的“练习”第三题)

2

6“花白的毛”中的“花”指颜色或种类错杂、不纯。如,“花名单”指?

名单上的名字不是完全相同的,而是各种各样的名字;“细粮粗粮花搭着吃”

意思是不纯吃细粮,也不纯吃粗粮。“花白的毛”意思是猫的毛色不是纯白,而是白中夹杂其他颜色。“花”的这个义项,外国学生不太容易掌握。因此,《猫》的“练习”第二题“根据短文选择正确答案”中第一小题的正确答案是C(参见《猫》的“练习”)。

7“怂恿”指鼓动别人去做某事。当代多为贬义,但在阅读材料《猫》?

中是中性的。因此,《猫》的“练习”第二题“根据短文选择正确答案”中第三小题的正确答案是A(参见《猫》的“练习”)。

8“毫无生意”中的“生意”指富有生命力的气象,生机勃勃。外国学?

生容易从字面上理解为买卖或生气的意思。因此,《猫》的“练习”第二题“根据短文选择正确答案”中第二小题的正确答案是B(参见《猫》的“练

习”)。

9“诅咒”指用恶毒的话盼望鬼神加祸于自己所憎恨的人。“诅咒”和一?

当着自己憎恨的人的面说那些恶毒的话。因此,《猫》般的谩骂不同在于不是的“练习”第二题“根据短文选择正确答案”中第六小题的正确答案是D(参见《猫》的“练习”)。

10汉语书面语对女佣的称呼,一般是: ?

女佣的姓氏,嫂(年轻的)/婶/妈

如,李嫂、张婶、陈妈等,外国学生一般很少有机会接触到这种格式,我们特地安排了这样的“简答题”(参见《猫》“练习”第六题)。

六教学反思

1 一般来说,对外汉语的会话、听力教材多为口语体色彩,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学习、接触汉语书面语词语的机会比较少,他们的书面语词汇比较贫乏,即使是汉语水平达到高级阶段的外国学生,汉语书面语的许多常用词语、常用格式词汇仍

然未能掌握。因此,泛读课的教学任务,除了训练学生的快速阅读技能以外,阅读和学习汉语书面语词语也是一项其他课程代替不了的重要任务。如,本课《藏羚羊跪拜》中表示某省某一地区的表达格式,《猫》中对女佣的称呼等。由于泛读课是阅读课,不能像精读课那样在课堂上逐词逐句地讲解书面语词语、句式的用法,针对书面语词语的理解、掌握的教学任务必须通过丰富多样的阅读练习来实现,因此,无论是教授泛读课,还是编写泛读课教材,必须充分认识到练习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上,不能只停留在对答案上,还必须认真仔细讲解清楚每篇阅读材料的“教学重点”。

2 阅读原汁原味的汉语书面材料,还能体会、归纳出一些文化含量比较高的现象。本课有的练习是针对这方面的训练设计的。如,《藏羚羊跪拜》中“那时候,枪杀、乱逮野生动物是不受法律惩罚的。”实际上告诉我们,现在枪杀、乱逮野生动物是要受法律惩罚的。这是一种社会文化背景。我们在“练习”的第

3

一题“根据短文判断正误”中设计了一道小题。《猫》从作者写三次养猫的经历,透露出作者的家是一个殷实之家。我们设计了一道简答题:“作者的家是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请从短文中找出可以说明作者家比较富裕的句子,并写下来。”

3 本课练习中有关汉语与学生母语中的语言隐喻现象也设计了练习,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们对这类题比较感兴趣。

后附本课阅读材料和练习七

阅读提示

一位猎人为什么打死了一只藏羚羊后再也不打猎了,其中有什么秘密,

藏羚羊跪拜

王宗仁

这是听来的一个西藏故事。发生故事的年代距今有好些年了。可是,我每次乘车穿过藏北无人区时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故事的主人公——那只将母爱浓缩于深深一跪的藏羚羊。

那时候,枪杀、乱逮野生动物是不受法律惩罚的。当年可可西里举目可见的藏羚羊、野马、野驴、雪鸡、黄羊等,眼下已经成为凤毛麟角了。

当时,经常跑藏北的人总能看见一个肩披长发,留着浓密大胡子,脚蹬长统藏靴的老猎人在青藏公路附近活动。他无名无姓,云游四方,朝别藏北雪,夜宿江河源,饿时大火煮黄羊肉,渴时一碗冰雪水。猎获的那些皮张自然会卖来一笔钱,他除了自己消费一部分外,更多地用来救济路遇的朝圣者。每次老猎人在救济他们时总是含泪祝愿:上苍保佑,平安无事。

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促使他放下手中的杈子枪是在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以后——应该说那天是他很有福气的日子。大清早,他从帐篷里出来,伸伸懒腰,正准备喝一碗酥油茶时,突然瞅见几步之遥对面的草坡上站立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他眼睛一亮,送上门来的美事~沉睡了一夜的他浑身立即涌上来一股清爽的劲头,丝毫没有犹豫,就转身回到帐篷拿来了杈子枪。他举枪瞄了起来,奇怪的是,那只肥壮的藏羚羊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只见两行长泪就从它眼里流了出来。老猎人的心头一软,扣扳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藏区流传着一句老幼皆知的俗语:“天上飞的鸟,地上跑的鼠,都是通人性的。”此时藏羚羊给他下跪自然是求他饶命了。他是个猎手,不被藏羚羊的求饶打动是情理中的事。他双眼一闭,扳机在手指下一动,枪声响起,那只藏羚羊便栽倒在地。它倒地后仍是跪卧的姿势,眼里的两行泪迹也清晰地留着。

那天,老猎人没有像往日那样当即将猎获的藏羚羊开宰、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现着给他跪拜的那只藏羚羊。他有些蹊跷,藏羚羊为什么要下跪?这是他几十年

狩猎生涯中惟一见到的一次情景。夜里躺在地铺上他也久久难以入眠,双手一直颤抖着……

4

次日,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地心情对那只藏羚羊开膛扒皮,他的手仍在颤抖。腹膛在刀刃下打开了,他吃惊得叫出了声,手中的屠刀咣当一声掉在地上……原来在藏羚羊的肚子里,静静地卧着一只小藏羚羊,它已经成形,自然是死了。这时候,老猎人才明白为什么那只藏羚羊的身体肥肥壮壮,也才明白它为什么要弯下笨重的身子为自己下跪:它是在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呀!

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

当天,他没有出猎,在山坡上挖了个坑,将那只藏羚羊连同它那没有出世的孩子掩埋了。同时埋掉的还有他的杈子枪……

从此,这个老猎人在藏北草原上消失。没人知道他的下落。

(选自《中考语文课外阅读试题精选》语文出版社 2003)

《藏羚羊跪拜》练习

根据短文判断正误一

1、可可西里在西藏。 (?)

2、可可西里是一个很繁华的地方。(×)

3、现在猎杀野生动物是违法的。 (?)

4、作者认为杀生与慈善不应该在一个人身上共存。 (?)

5、老猎人每天吃煮黄羊肉、喝冰雪水。(×)

6、老猎人开枪之前被这只藏羚羊感动过。 (?)

7、老猎人是个善良的人。 (?)

8、老猎人从此离开了西藏。(×)

二选择正确答案(涂黑者为标准答案)

1、“举目可见”,形容(野生动物)

A 很多

B 很少

C 很难见到

D 很容易见到

2、“凤毛麟角”,形容

A 漂亮而贵重的东西

B 稀少而珍贵的东西

C 根本不存在的东西

D 很值钱的东西

3、“云游四方”,意思是

A 像云一样没有固定的地方

B 像云一样自由自在

C 像云一样遍布东西南北

D 像云一样舒畅轻松

4、“朝别藏北雪,夜宿江河源”,形容

A 老猎人喜欢雪山江河

B 老猎人常在雪山江河活动

C 老猎人行动很迅速

D 老猎人行踪变化大

5

5、“眼睛一亮”,形容

A 精神振奋

B 引起注意

C 心情舒畅

D 引起兴趣

6、“蹊跷”意思是

A 觉得奇怪

B 怀疑

C 犹豫

D 担心

7、“没人知道他的下落”,意思是

A 没人知道他在干什么

B 没人知道他在哪儿

C 没人知道他怎么生活

D 没人知道他现在是死是活

8、藏羚羊跪拜,因为

A 它怕死

B 它怕疼

C 它被吓坏了

D 它请求保护它的孩子

9、“(当天老猎人)同时埋掉的还有他的杈子枪”。说明老猎人

A 从此不打猎了

B 恨自己的杈子枪打死了藏羚羊

C 有了新枪

D 暂时保存,以后再来取这支杈子枪

10、关于老猎人,下面哪一项短文中没有提到

A 留着长发、大胡子

B 五十多岁

C 常常救济别人

D 自从打死藏羚羊后就很少见到他了注:涂黑者为标准答案

三简答题

1、“藏北”指西藏北部地区。汉语在说一个省的一部分时,常用“省的简称,

方位词”缩略格式。如“江苏省南部”,说成“苏南地区”有时也说“苏南”。

因为“苏”是江苏省的简称。请根据这种格式,写出以下地区。

(1) 河南省西部:(豫西) (5) 山东省西部:(鲁西)

(2) 浙江省东部:(浙东) (6) 湖南省西部:(湘西)

(3) 江苏省北部:(苏北) (7) 四川省北部:(川北)

(4) 北京市西部:(京西) (8) 河北省中部:(冀中)

2、“老猎人心头一软”,作者用“软”来比喻怜悯。在你的母语里用什么形容词比喻怜悯,请先写出你的母语,然后翻译成汉语。在你的母语里“软”常常比喻什么,请写出来。

6

四选择词语的正确读音

1、“当”有两个读音:dāng、dàng,短文中的句子“当年可可西里举目可见的藏 (

羚羊、野马、野驴、雪鸡、黄羊等,眼下已经成为凤毛麟角了。”中“当”的正确读音是哪个,为什么,

正确读音是“dāng”。因为“当(dāng)年”指过去某一时间。“当(dàng)年”指同一年。句子中的“当年”指的是过去某一时间,所以“当”的正确读音是“dāng”。

2、“当”有两个读音:dāng、dàng,短文中的句子“当天,他没有出猎,在山坡 (

上挖了个坑,将那只藏羚羊连同它那没有出世的孩子掩埋了。”中“当”的正确读音是哪个,为什么,

正确读音是“dàng”。因为“当(dāng)天”指过去某一天。“当(dàng)天”指同一天。句子中的“当天”指的是同一天,所以“当”的正确读音是“dàng”。

阅读提示

你家养过猫吗,你家养的猫丢失过吗,你家养的猫病死过吗,你错怪过你家的猫吗,

郑振铎

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三妹是最喜欢猫的,她课后回家,常常逗着猫玩。有一次,从隔壁要了一只新生的猫来。花白的毛,很活泼,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常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三妹常常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的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的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后来这只猫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东西,光泽的毛也污涩了,终日躺在厅上的椅下,不肯出来。三妹想着种种方法逗它,它都不理会。我们都很替它忧郁。三妹特地买了一个很小很小的铜铃,用红绫带穿了,挂在它颈下,但只显得不相称,它只是毫无生意的,懒惰的,郁闷的躺着。有一天中午,我从编译所回来,三妹很难过的说道:“哥哥,小猫死了!”

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当时只得安慰着三妹道:“不要紧,我再向别处要一只来给你。”

隔了几天,二妹从虹口舅舅家里回来,她道,舅舅那里有三四只小猫,很有趣,正要送给人家。三妹便怂恿着她去要一只来。礼拜天,母亲回来了,却带了一只浑身黄色的小猫同来。这一来三妹一部分的注意,又被这只黄色小猫吸引去

7

了。这只小猫较第一只更有趣,更活泼。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成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查问个好几次。每次总要寻找好一会儿,方才寻到。三妹常指它笑着骂道:“你这小猫呀,要被乞丐捉去后才不会乱跑呢!”我回家吃中饭,总看见它坐在铁门外边,一见我进门,便飞也似的跑进去了。饭后的娱乐,是看它在爬树;隐身在阳光隐约里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捉捕什么似的。把它抱了下来,一放手,又极快的爬上去了。过了二三个月,它会捉鼠了。有一次,居然捉到一只很肥大的鼠,自此,夜间便不再听见讨厌的吱吱的声了。

某一日清晨,我起床来,披了衣下楼,没有看见小猫,在小园里找了一遍,也不见。心里便有些亡失的预警。

“三妹,小猫呢?”

她慌忙的跑下楼来,答道:“我刚才也寻了一遍,没有看见。”

家里的人都忙乱的在寻找,但终于不见。

李嫂道:“我一早起来开门,还见它在厅上。烧饭时,才不见了它。”

大家都不高兴,好像亡失了一个亲爱的同伴,连向来不大喜欢它的张婶也

说:“可惜,可惜,这样好的一只小猫。”

我心里还有一线希望,以为它偶然跑到远处去,也许会认得归途的。

午饭时,张婶诉说道:“刚才遇到隔壁周家的丫头,她说,早上看见我家的小猫在门外,被一个过路的人捉去了。”

于是这个亡失证实了。三妹很不高兴的,咕噜着道:“他们看见了,为什么不出来阻止?他们明晓得它是我家的!”

我也怅然的,愤恨的,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婶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那样喜欢顽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的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没有对于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的伏着,吃得胖胖的。

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婶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妻道:“张婶,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张婶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婶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8

妻听见了,也匆匆的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婶要小心了。“张婶!你为什么不小心,”

张婶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我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了。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的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不够快意。

隔了几天,李嫂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的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的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选自《郑振铎文集》(一))

《猫》练习

一根据短文判断正误

1、我家一共养过三次猫。 (?)

2、第一只猫是向隔壁邻居要来的,后来冻死了。(×)

3、第二只猫是从亲戚家带回来的,后来被人偷走了。 (?)

4、第三只猫是在家门口拾到的,后来被我打死了。(×)

5、第一只猫和第二只猫的毛色都是花白的。(×)

6、咬死小鸟的是第三只猫。(×)

7、会捉老鼠的是第二只猫。(?)

8、家里人最不喜欢第三只猫。 (?)

二根据短文选择正确答案

1、“花白的毛”形容

A 猫的毛色像白色的花

B 猫的毛色纹路很乱

C 猫的毛色不纯

D 猫的毛很好看

9

2、“毫无生意”形容

A 一点也不值钱

B 不活泼

C 安静

D 高兴

3、“怂恿”意思是

A 鼓励

B 不怀好意地鼓励

C 积极鼓励

D 鼓励干坏事

4、“你这小猫呀,要被乞丐捉去后才不会乱跑呢!”“乞丐”意思是

A 穷人

B 残疾人

C 小偷

D 靠向别人要饭要钱生活的人

5、家里人不太喜欢第三只猫,因为

A 它不活泼

B 毛色不好看

C 咬死了小鸟

D 它是拾来的

6、“诅骂”意思是

A 当面骂人

B 不当面骂人

C 吵架

D 不当面说希望人不顺利的话

7、“我对它(第三只猫)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因为

A 我打了它

B 我错怪了它

C 它一直很忧郁

D 它的毛被炉火烧脱过

8、“自此,我家永不养猫。”因为

A 第一只猫死了,我们很难过

B 第二只猫被人偷走了,我们很生气

C 家里的鸟被猫咬死了

D 我错怪了猫,我的良心受伤了

三下面哪一项短文中没有提到

1、关于第一只猫

A 从邻居家要来的的新生的猫

B 毛色黄白混杂

C 刚来时很活泼

D 饿死的

2、关于第二只猫

A 从亲戚家要来的

B 非常活泼

C 会捉老鼠

D 自己逃跑了

3、关于第三只猫

A 在家门口捡来的

B 毛色不纯

C 不活泼

D 咬死了家里的鸟注:涂黑者为标准答案。

四解释有下画线词语的意思

10

1、有一次,从隔壁( )要了一只新生的猫来。

2、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 )。

3、后来这只猫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终日( )躺在厅上的椅下,

不肯出来。

4、礼拜天( ),母亲回来了。

5、大家都不高兴,好像亡失了一个亲爱的同伴,连向来( )不大喜

欢它的张婶也说……

闲谈( )时。 6、大家在廊前晒太阳

五选择词语的正确读音

1、“为”有两个读音:wéi、wèi,短文中的句子“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

为冬寒与饥饿所杀。”中“为”的正确读音是哪个,为什么, (

正确读音是wéi。“为”读wéi,意思是“被”;读“wèi”,意思是为了。

句中从“为”意思是“被”,所以“为”正确读音是wéi。

2、“似”有两个读音:sì、shì,短文中的句子“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那

样喜欢顽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中“似”的正确读音是哪个, ( 为什么,

正确读音是“shì”。“似”读shì,表示比况,常用“在,似的”格式里。

句中的“似”正是用在表示比况的“在,似的”格式,所以正确读音是shì。

3、“得”有三个读音:dé、de、děi,短文中的句子“当时只得安慰着三妹道” (

中“得”的正确读音是哪个,为什么,

正确读音是“děi”。在助词“只得”中读“děi”,意思是不得不。句中的“只得”意思是不得不,所以“得”的正确读音是děi。

六简答题

1、“姓,婶”、“姓,嫂”是过去对女佣的称呼。如,“张婶”、“李嫂”。一般年纪

大一点儿的叫“,婶“,年轻的称”,嫂“。如果一个四十多岁的姓王的女佣,怎么称呼她,

2、按照第一题的提示,在称呼一个中年女佣时,除了“,婶”、“,嫂”以外,还可以怎么称呼,请写出你用的称呼。

3、在你们的国家怎么称呼女佣,请举例说明。

4、作者的家是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请从短文中找出可以说明作者家比较富裕

的句子,并写下来。

(选自马燕华编写《高级汉语阅读?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

11

(完整版)发展汉语中级阅读1第一课《山谷的起点》

中级阅读1 第一课教案 一、教学重点: (一)篇章内容理解 (二)认识人生哲理小文章的写法,抓住重点关键句子。 二、教学难点 本课涉及文化知识点:人生的哲理,亲情等: 1,山的最低点正是山的起点,失败是成功的开始。 2,人生的伤痛就是活的珍珠,能适应,就能发出美丽的光;不能适应,就加快了死亡的脚步。 3,母亲和儿子之间的亲情,永远是不变的。 4,自行车文化的含义。 阅读技能训练 一、细读文章一《山谷的起点》理解文章内容,积累几个重点词语。 二、通读文章二《活珍珠》掌握文章基本内容及作者观点 三、通读文章三《换了一个位置》掌握文章基本内容及作者观点 四、略读文章四《自行车文化》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五、查读文章五实用阅读《怎么去八达岭长城》使用、查找信息。 授课目标: 阅读课的基本任务:强调理解能力,运用不同的阅读方式和技巧. 课程要求: 能够针对不同的阅读内容和要求,运用不同的阅读方式,知道阅读并不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而是有选择性地看,并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 有些文章需要逐字逐句地仔细阅读(细读),有些文章需要从头到位快速阅读(通读),有些文章只需要快速看懂大意(略读),还有些文章只要查到需要的信息即可(查读)。 考核方法: 百分制,平时成绩(20%)、期中考试(30%)、期末考试(50%) 三、导入新课 文章一《《山谷的起点》 教学步骤: 一. 组织教学提问导入:对学生逐个提问 你爬过山吗?山谷和山顶你更喜欢哪里?当你站在山谷,而别人都站在山顶

的时候,你会怎么样? 这篇课文的题目是《山谷的起点》,这是什么意思? 二. 通读课文 1.给学生大约10分钟,读课文,之后,梳理文章结构: 人生哲理性的文章,通常会在开头用故事带入,使用比喻的手法提出文章主题,最后一段通常都是阐述深刻道理。引导其注意抓文章结构,也就基本了解了文章的整体大概。 2.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提出问题 第二部分讲述问题 第三部分阐述哲理 3.回答练习一的问题 (二)阅读课文,根据课文回答问题,用提问方式引出重点难点词语,解释词语意思:学生自主造句增强理解 烦恼:(fán nǎo) Worry心情不高兴,不愉快。 蹲:(dūn ) squat 退步:(fall behind)落后。 鼓励:( encourage) 激发;勉励。也指指振作精神。 起点( starting point) 开始的地点或时间。 向……表示感谢/歉意/祝贺 之所以……,是因为…… 三. 细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 作者为什么把孩子考试比喻成爬山? 作者给了母亲什么建议? 结合课文中的故事解释这句话: “山的最低点正是山的起点,许多走进山里的人之所以走不出来,正是因为他们停住双脚,蹲在山谷烦恼哭泣的缘故。” 完成练习二 (四)小结: 这篇短文讲了一个人生的哲理——道理,即:山的最低点正是山的起点,失败是成功的开始。生活中这样的哲理很多很多。同学们可以思考。 (五)学生课堂任务与活动: 分组讨论,如何从山谷的起点开始从失败走向成功?(大约10分钟) 文章二《活珍珠》通读

初级汉语精读课教案

初级汉语精读课教案 ——《今天冷还是昨天冷?》 一、教学对象 本教案的教学对象大约学习了140小时的汉语,掌握的汉语词汇在400个左 右。 二、教学内容 “汉语精读课”是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技能课中的主干课,也叫核心课、综合课。 “汉语精读课”以讲解教授汉语语言知识为主要教学任务。本课共用三课时。 1.教学重点:比较句“A比B+形容词”以及三种变式;比较句“A比B+形容词,的疑问式、否定式。 2.副词“刚”的用法。 3.温度的读法。 4.陈述感冒的感觉:头疼.嗓子疼,浑身没劲儿,很不舒服,觉得很渴,不想吃饭,很想喝水,还不断地打喷嚏,流鼻涕。 5.北京的天气特点:空气很干燥,春天常常刮大风,夏天经常下大雨,温差很大,早晨和夜晚比中午凉。有时候早、晚的温度比中午的低l0。C,早上 比中午凉多了。 三、教学目标 1.掌握比较句“A比B+形容词”的句法特点,能根据具体条件用这一句型表达比较。 2.能根据自己的感冒体会,陈述感冒的感觉。 3.了解北京的天气特点,并能用所学词语介绍自己国家的天气特点。四、教学方法 结合课文内容讲解语法点。抓住课文中的语法点范句,并精选学习对象容易理解的例句,讲解语法点。每一个语言点讲解结束后,立即进行语言点练习。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有充分的预习和准备时间。 与其他同类教案相比,本教案的特点在于精选与留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例句,是他们熟悉的场景、真实的环境。另外,同一语法项目根据讲解的不同层次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

五、教学过程(三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词语表、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北京天气特点、陈述感冒的感觉。 1.通过提问导入新课: 今天冷吗? 大家习惯了北京的天气吗? 北京的天气特点是什么? 你在北京感冒过吗? 边提问边板书本课关键词语: 天气干燥刮风下雨疼嗓子舒服感冒早晨夜晚2.学生轮流试读本课词语表中的新词语。 3.教师带读本课词语表中的新词语。 4.辨析容易读错的字音。如: 刮风下雨舒服流好好儿 5.辨析容易写错的汉字。如: 喝渴感冒请假油腻 6.教师范读两遍课文,学生边看课文边听教师朗读,聆听后回答问题。 (参见本课?练习?第一题?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7.教师带读课文,介绍朗读中语音停顿的基础知识。 8.学生轮流朗读课文。 9.由课文中的“北京的天气”引出“词语替换练习”。 (参见本课?练习’’第二题?词语替换练习?) 10.由课文中的“我让同屋替我请假”引出“句型替换练习”。 (参见本课?练习?第三题?句型替换练习?) 11.口语练习:用本课学过的词语说说自己感冒的感觉。 12.作业: (1)抄写本课词语; (2)朗读课文; (3)“练习”中的第十、十一、十二题。

汉语阅读佳作欣赏

汉语阅读佳作欣赏 我靠写作为生。有人对我说:像你这样写是不行的啊,你没有 生活!起初,我以为他想说我是个死人,感到很气愤。忽而想到,“生活”两字还有另一种用法。有些作家常到边远艰苦的地方去住上一段,这种出行被叫做“体验生活”一—从字面上看,好像是死人在诈尸,实际上不是的。这是为了对艰苦的生活有点了解,写出更好的作品,这是很好的做法。人家说的生活,是后面一种用法,不是说我要死,想到了这一点,我又回嗔作喜。我虽在贫困地区插过队,但不认为体验得够了。我还差得很远,还需要进一步的体验。但我总觉得,这叫做“体验艰苦生活”比较好。省略了中间两个字,就隐含着这样的意思:生活就是要经常吃点苦头有专门从负面理解生活的嫌疑。和我同龄的人都有过忆苦思甜的经历:听忆苦报告、吃忆苦饭,等等。这件事和体验生活不是一回事,但意思有点相近。众所周知,旧社会穷人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吃糠咽菜菜不是蔬菜,而是 野菜。所谓忆苦饭,就是旧社会穷人饭食的模仿品。 我要说的忆苦饭是在云南插队时吃到的一一为了配合 某种形势,各队起码要吃一顿忆苦饭,上面就是这样布置的我当

时是个病号,不下大田,在后勤做事,归司务长领导,参加了做这 顿饭。当然,我只是下手。真正的大厨是我们的司务长。这位大叔朴实木讷,自从他当司务长,我们队里的伙食就变得糟得很,每顿都吃烂菜叶一一因为他说,这些菜太老,不吃就要坏了。菜园子总有点垂垂老矣的菜,吃掉旧的,新的又老了,所以永远也吃不到嫩菜。我以为他炮制忆苦饭肯定很在行,但他还去征求了一下群众意见,问大家在旧社会吃过些啥。有人说,吃过芭蕉树心,有人说,吃过芋头花、南瓜花。总的来说,都不是什么太难吃的东西,尤其是芋头花,那是一种极好的蔬菜,煮了以后香气扑鼻。我想有人可能吃过些更难吃的东西,但不敢告诉他。说实在的,把饭弄好吃的本领他没有,弄难吃的本领却是有的。再教教就更坏了。就说芭蕉树心吧,本该剥出中间白色细细一段,但他叫我砍了一棵芭蕉树 来,斩碎了整个煮进了锅里。那锅 水马上变得黄里透绿,冒起泡来,像锅肥皂水,散发着令人 恶心的苦味…… 我说过,这顿饭里该有点芋头花。但芋头不大爱开花,所以

(外国人学汉语)中级汉语听说 第一课演示教学

中级汉语听说 第一课 他是什么样子? 一、《新朋友》 这位戴眼镜、穿西服的叫王强,在人民大学中文系念二年级。他呀,整天就知道看书,不爱护眼睛,成了个大近视。 我是王强的妹妹,名字叫王兰,今年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我喜欢当老师,整天跟学生们在一起,多有意思啊! 那个浓眉大眼,背着旅行包的小伙子叫刘志坚,是王强的高中同学。他们俩学习都不错。可是,高中毕业的时候,刘志坚没去考大学,成了个待业青年,因为他的理想是当一个旅行家,眼下,他正准备骑车去全国旅游呢。 我是志坚的姐姐,叫刘佳,是个医务工作者,在北京的一所大医院里当护士。我的主要工作是给病人打针、吃药。我也是高中文化程度,但我希望通过自学成为一名内科医生。 1、王强在哪里读书? 2、“他就知道看书”的意思是: 。 A 他知道怎么看书。 B 他不知道怎么看书。 C 他只看书,不干别的。 3、刘志坚为什么没去上大学?他有什么打算? 4、他们四人是什么关系? 5、刘佳在医院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二、介绍某人的简单情况。 例:我有一个外国朋友,她叫安娜,二十岁左右。长得很漂亮,瓜gu ā子z ǐ 脸,大眼睛,头发是金黄色的,身材也很苗mi áo 条ti áo 。她喜欢穿红色的连衣裙,白色的皮凉鞋。她以前是个中学老师,现在是北京语y ǔ言y án 文化大学的留学生。她是刚从美国来的,我们是在食堂吃饭时认识的。

阅读以下表格。 1、请介绍一下你自己或者你的朋友,包括外表特征和工作。 三、《启事》(1)三月十五号下午,在天安门广场,走丢了一个叫毛毛的小男孩。毛毛今年六岁,身高一米左右,圆脸,大眼睛,左耳下边有一颗小黑痣。不会说普通话,只会说上海话。穿一身咖啡色衣服,白色的童鞋。有知道小孩下落的,请跟长城饭店521房间的王新联系。必有重谢。 1、这个启事是商品广告、征婚启事、寻人启事、人物介绍中的哪一种? 2、人物有什么特征(长相、口音、衣服等)? 3、联系人叫什么名字?在什么地方?

高级新闻汉语阅读及练习

美退休基金Calpers披露私募股权绩效费高达34亿美元 美国规模最大的退休基金称,1990年以来已向私募股权管理公司支付了34亿美元的业绩表现费,仅过去一年就支付了7亿美元。 加州公共雇员退休系统(California Public Employees' Retirement System,缩写为Calpers)周二首次披露了与业绩表现相关的费用。Calpers称,这些绩效费是根据1990年以来获得的242亿美元回报以及截至6月30日财年的41亿美元回报而得出的。 Calpers首席投资长埃利奥普洛斯(Ted Eliopoulos)在与记者举行的电话会议上表示,Calpers从私募股权项目上承担的风险及产生的成本中获得了回报。 多年来,美国的退休基金没有询问或披露私募股权公司的绩效费信息,而绩效费是外部资金管理公司最大的利润来源。最近几个月,从纽约到加州的政府雇员退休基金监管人员开始核算相关数字。新墨西哥州、南卡罗来纳州、肯塔基州和新泽西州新披露的总费用最高能比其最初公布的数字多出一倍。 最新的信息披露可能使退休基金的私募股权投资面临更加严格的审视,使此类基金的管理者面临更大压力,需要减少私募股权投资或谈判更低的费用。 Calpers的投资组合规模为2,950亿美元,其中有287亿美元(约占10%)投资私募股权公司。Calpers在逾700只私募股权基金有投资,与私募行业内一些大公司合作,包括黑石集团(Blackstone Group LP)和凯雷投资集团(Carlyle Group LP)。 跟踪私募股权投资的公司Preqin的数据显示,美国公共退休基金作为一个整体已成为私募股权行业最大的投资者,在全球投资了逾3,500亿美元。 Calpers称,私募股权是其表现最好的资产,过去10年回报率为11.9%。 不过,Calpers正在寻求减少与私募股权公司的关系,向更少的合作伙伴进行更大规模的投资。Calpers今年6月曾表示,希望2020年前将合作的私募股权公司从约100家减少至约30家。 Timothy W. Martin

中级汉语听力教案

中级汉语听力教案 茶 一、教学对象 本课为具有中级汉语水平的外国学习者编写,他们学习汉语的时间在800学时左右,掌握的汉语词汇量为2000个左右,已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和用汉语进行日常生活交际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对课文的听力理解,使学生较好的掌握中国“茶”文化以及茶的妙用。 2. 培养学生的预测技能和发散性思维以及判断与推理,想象与联想的能力。 3. 通过唤醒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培养学生自上而下的宏观听力理解认知能力。 4.在提高听力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三、教学及训练方法 笔记法、情境法、听说法。 四、教学时数 2课时,80分钟 五、教学条件 多媒体教室 六、教学过程(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听前导入阶段 1引出主题 ⑴老师提问:同学们,我们每天除了吃饭之外必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其他答案)、喝水······ 老师:很好,我们喝下去的东西有什么区别吗? 学生:品种不一样,有人喜欢喝纯净水,有人喜欢喝果汁,有人喜欢喝碳酸饮料,还有人喜欢喝茶······ 老师:很好,每个国家对“喝”的文化都有不同的喜好和讲究,在中国呢,人们喜欢喝茶,那么今天的听力课我们就来走进中国传统的多姿多彩的茶文化。 (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现“茶”的图片,并把标题“茶”书写于黑板上,从而引出主题) (2)生词领读 1、款待——kuǎn dài

2、独特——dú tè 3、来源——lái yuán 4、名副其实——míng fù qí shí 5、积累——jī lěi 6、保健——bǎojiàn 7、种植——zhòng zhí 8、功能——gōng néng 9、举世闻名——jǔ shì wén míng 10、制作——zhì zuò 发现学生有误读的情况要及时纠正。 第二阶段:听中整体认知及听后讨论总结阶段 1.让学生听一遍录音。 点学生回答自己所听到的内容(包括单独的词、句子)。 2.再放一遍录音。 点学生充实所听到的课文内容。 3.根据学生复述情况考虑是否再听,但最多三次。 4.听完录音后教师组织学生集体讨论,修正各自听到的关于“茶”的内容,讨论“茶文化”。 5.教师提问(显示在多媒体上) (1)茶最初被人们当做什么使用( C ) A饮料B食品C药物D植物 (2)在多少年前,中国人就发现了茶这种植物?(C) A两千年前B三千年前C四千年前D五千年前 (3)《茶经》的作者陆羽是什么朝代的人?(D) A秦朝B汉朝C清朝D唐朝 (4)什么叫做敬茶? (5)茶有哪些功能? (6)中国茶可以分为几类,分别是什么? 6.听两遍并做课后练习(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边做笔记边听课文并完成以上练习)。 7.核对练习答案并总结文中的新词汇和新句型并要求学生用新词汇新句型造句。 (1)以······最为著名 (2)数······ (3)对······来说/来讲

初级汉语教案大全

初级汉语(一) 使用教材:汉语教程(第一册上、下,第二册上)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第一课你好 一、教学目的 通过课堂讲练,学生能够认读所学的声母和韵母,能够进行拼合,会唱四声,懂得三声+三声时,第一个三声要读作第二声的变调规则,能比较准确地说出“你好”,并能用于交际。会写并能记住汉字表中的汉字。 二、教学重点 1、韵母:a o e i u ü ai ei ao ou 和声母 b p m f d t n l g k h 及其拼合。 2、汉语的四个声调。 3、三声连读时第一个三声要变成第二声。 4、课文 三、使用教具 汉语拼音表、汉语普通话发音部位图 四、教学学时:2学时 五、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 认识新学生 (二)展示教学内容 (三)单音教学 示范(每个音至少示范3遍)——领读——学生齐读——学生单读——老师纠正发音。 (四)声调教学 示范(唱四声)——领读——学生齐读——学生单读——纠正声调错误。 (五)处理生词 要边读边写或边写边读。

(六)处理课文 领说——演示——组织学生操练——学生朗读或背说、表演。 (七)三声变调 板书: (八)做课后练习 (九)布置作业 读拼音表,唱四声,写汉字,练会话。 第二课汉语不太难 一、教学目的 通过课堂讲练,要求学生掌握所学韵母的发音,会拼合,会发轻声并能正确读出生词表中的轻声词,会说课文。 二、教学重点 1、韵母:an en ang eng ong。 2、带轻声的词:爸爸、妈妈、哥哥、弟弟、妹妹。 3、半三声。 4、课文与生词 三、使用教具:拼音卡片 四、教学学时:2学时 五、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 跟学生打招呼:你们好! 要求学生说:老师好! (二)复习 用20—30分钟的时间分别请4个学生到黑板前来听写,一个学生做一项即可。 1、听写第一课所学的声母。 2、听写第一课所学的韵母。 3、听写音节(要求标声调) 4、听写汉字:一、五、八、不、口、白、马、大、女、好、你。 5、听写以后学生认读一遍。

(马燕华)高级汉语阅读课教案

(马燕华)高级汉语阅读课教案 高级汉语阅读课教案马燕华撰写 《人与动物》 一教学对象 学习此课时,学习对象已经学习了2000学时左右的汉语,掌握的汉语词汇量在3500以上。在不借助工具书的条件下,能比较准确、流畅地阅读非专业性汉语书面材料,能理解汉语一般隐喻现象,了解汉语与自己母语的常见隐喻手法的差异。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为泛读课程,主要训练学生在限定时间内不借助工具书,比较准确地阅读汉语书面材料的能力。 本课由两篇阅读材料组成:《藏羚羊跪拜》、《猫》。 教学内容是: 1 把握阅读材料主旨:老猎人不再狩猎的真正原因(《藏羚羊跪拜》) “我”家养的三只猫的特点; “我”家后来不再养猫的原因(《猫》) 2 准确理解阅读材料读中的关键性语句(详见“阅读练习”); 3 理解书面词语的意义(详见“阅读练习”); 4 领会阅读材料中某些隐喻现象:“软”隐喻怜悯(见《藏羚羊跪拜》); 5 学会汉语书面语表示某省某一部分的格式(见《藏羚羊跪拜》); 6 学会汉语称呼女佣的表达法(见《猫》);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在限定时间内不借助工具书做完阅读练习,大部分学生的正确率

达到60,70,; 教学重点:阅读材料的主旨; 某些汉文化含量较高的语句含义。如, 眼睛一亮、心头一软、云游四方、朝别藏北雪,夜宿江河源,饿 时大火煮黄羊肉,渴时一碗冰雪水(见《藏羚羊跪拜》); 花白的毛、怂恿、毫无生意、诅咒(见《猫》) 汉语书面语表示某省某一部分的格式(见《藏羚羊跪拜》): 省的简称,方向词 汉语称呼女佣的表达法(见《猫》): 姓氏,嫂/婶/妈 四教学方法 先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不借助工具书阅读材料,完成阅读练习。要求每题必做。然后让学生们按座位顺序依次回答练习答案,边对练习答案边讲解教学重点。 1 五教学过程 本课共用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步骤(因课间不休息,第一课时实际上课时间70分钟) 1 简要介绍本课主题,指导学生先仔细阅读教材中“阅读提示”。因为每篇阅读材料标题之上的“阅读提示”都是针对文章的主旨、脉络来设计提 问的。仔细阅读“阅读提示”便于激活阅读者知识结构中的相关知识。 2 学生在阅读和做阅读练习时,要求做到三条: 1独力思考 ? 2每题必做 ? 3限时完成 ?

中级汉语阅读课教案1

中级汉语阅读课教案1 对外汉语中级阅读课教案 专业:11级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姓名:罗文娟 学号:11050102020 教学对象:二年级留学生 课程名称:中级汉语阅读课中国“茶”文化课时:2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1.要求学生掌握中国的“茶”文化。 2.要求学生了解中国的“茶”文化对西方国家产生的影响。 3.练习阅读技巧技能,即:通过前边或后边的句子推测生词的意思。 教学内容及重点: 1.课文 2.生词 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阅读了解中国的“茶”文化和“茶”文化对西方国家产生的影响。锻炼学生的猜词能力教学环节 一、组织教学:师生互问,导入跟课文有关的相关内容。

二、带读生词三、课文 1.给出阅读提示。 2.根据提示限时阅读课文3.根据课文提问4.讲解词汇5.逐段细读 四、限时阅读,完成练习五、课文小结六、布置作业 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 1.提问导入: (1)来中国后喝过什么样的茶 (2)你知道的中国茶有哪些 (3)你认为喝茶对身体有益吗? 说明:刚开始上课,先用导入语引起学生的感兴趣的话题,激发学生再现相关的经历,并能较好地预测文章的相关内容。用简单的阅读任务进行过度。 二、带读生词 先将生词按顺序带读,然后顺次抽学生选读。 三、阅读 1.阅读提示: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中国人都在什么时候喝茶?中国有哪些名茶? 中国的“茶”文化对西方国家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2.限时阅读课文:

之后,在老师带领下梳理文章结构,作为一篇介绍性的文章,有其相对稳定的结构模式,如起源、发展、特征、分类、价值、地位等等,因此学生掌握这些结构图式,也就基本了解了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内容。 如第一段第一句“中国是茶叶的故乡”,就表明了茶的起源地;第二段中,最后一句“到目前为止,饮茶习惯已经流传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茶国家和地区也已达近50个”表明了中国茶在世界的影响;第三段介绍了茶叶的分类,第四段对此作了详细介绍;第五段、第六段的第一句则分别说明了茶的价值和茶具。了解此结构图式,对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根据课文回答问题可采用以下两个步骤: 第一、要求学生分组完成, 第二、请各组说出答案,评价他们的答案是否正确,最后大家评议哪个小组完成得最好。 问题及答案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中国人都在什么时候喝茶?答案:,在家中喝茶,上茶馆也要喝茶;开会时喝茶,朋友一起 谈话时要喝茶,甚至打架讲理时也要喝茶;早饭前喝茶,午饭后也要喝茶。 .中国茶叶有哪些品种?答案:,习惯上可分为五类: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紧

发展汉语高级阅读练习题

《发展汉语高级阅读》练习题 一、每个句子中都有一个划线的词语,A、B、C、D四个答案是对这一划线的词语的不同解释,请选择最接近该词语的一种解释。(每题2 分,共40 分) 1.保护臭氧层是一向艰巨而重要的任务。 A可是B而且C 而是D反而 2.皮肤癌多发生在西方国家,其原因有三点。A 其他B 那个C它的D 其实 3.考生应持准考证和带身份证入场。 A拿着B 支持C保持D有 4.汉语有其自身的特点。 A 自己 B 自己的身体C自然D从身体 5.草书写起来很快,也很简便。 A简单方便B 简单随便C简单顺便D简单便宜 6.他写的字清楚,好认,好看。 A很久B 不坏C很多D容易 7.他是一位知名华人学者。 A 知道名字 B 著名C有中国名字D有知识的 8.街道这样窄,这样脏,两边的人家大都关着门。 A 狭小B喧闹C陈旧D灰暗 9.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 A不方便B不容易C 复杂D不合适 10.妈妈再三叮嘱我要好好照顾自己。 A 三次 B 再次C一次又一次D一共三次 11.心里觉得这个人好面熟啊。 A 面熟了 B 面做好了C脸孔熟悉D熟人面前 12.就是一时没遇上合适的。 A一次B 有时C多次D(在)一段时间(内) 13.谁知,他根本没听我的话。 A谁知道B没想到C有什么人知道D 有人知道吗 14.来,给你介绍下,这是我那口子,这是,,

A 家里的人B丈夫、妻子C嘴D孩子 15.我家住的这一层楼只有两户人家。 A别人B 我C住户D他们 16.他没有因为父亲的即将离去而伤心。 A就要B 很久C慢慢D刚刚 17.他总是对我有敌意。 A敌人B 讨厌C厌烦D仇恨 18.等到最后一帮人走过了她们的面前,她们都跳下石蹬来。 A 家 B 个C车D群 19.在饭店吃饭时,父亲点了很多菜。 A 做B卖C要D吃 20.他一气之下就叫人把这棵树砍了。 A伐B浇C 栽D烧 二、阅读理解(每题3 分,共60分) (一) “钱”这个东西,有时候会在人与人之间引起一些矛盾。有人说“钱是魔鬼的化身。”钱到底是好东西还是坏东西呢?它的作用到底是什么呢?世界上所有的问题是不是用钱就可以解决呢?中国有一句俗话:“有钱能使鬼推磨。”可也有人说:“千金难买真情”。那么我们该怎么去评价这个东西呢? 有人说有了钱就有了快乐,因为钱可以买很多东西,真是这样吗?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很有钱的女人自杀了,原因是丈夫不爱她,而她觉得再活下去没有什么意思。所以有钱人不一定快乐,有的人可以一生过着贫穷的日子,但却也觉得快乐。 有人说钱可以买到友谊,不错,有时候是这样。但是,当你没有钱的时候,你会发现你所有的钱买来的朋友都没有了,而留在你身边的才是你真正的朋友。所以,友谊是不能用钱买来的。 但是,没有钱行吗?我们生活中每一件东西都有一个可以用钱来计算的价值。我们吃的、用的、住的都需要钱。没有钱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呢?我们可能会饿死,冬天的时候可能会被冻死。所以我们必须

(马燕华)初级汉语精读课教案

初级汉语精读课教案马燕华撰写 《今天冷还是昨天冷?》 一教学对象 学习此课时,教学对象大约学习了140小时左右的汉语,掌握的汉语词汇在400个左右。 二教学内容 “汉语精读课”是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技能课中的主干课,也叫核心课、综合课。“汉语精读课”以讲解教授汉语语言知识为主要教学任务。 本课《今天冷还是昨天冷?》的教学内容是: 1比较句:A比B+形容词 A比B+形容词+一点儿/多了/数量补语 A没有B+形容词 2副词“刚”的用法 3温度的读法 4陈述感冒的感觉:头疼、嗓子疼、浑身没劲儿,很不舒服,觉得很渴, 不想吃饭,很想喝水,还不断地打喷嚏,流鼻涕。 5北京的天气特点:空气很干燥,春天常常刮大风,夏天经常下大雨,温 差很大,早晨和夜晚比中午凉。有时候早、晚的温度 比中午的低10°C,早上比中午凉多了。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掌握比较句“A比B+形容词”的句法特点,能根据具体条件用这一句型表达比较; 能根据自己的感冒体会,陈述感冒的感觉; 了解北京的天气特点,并能用所学词语介绍自己国家的天气特点 教学重点:比较句“A比B+形容词”以及三种变式; 比较句“A比B+形容词”的疑问式、否定式 四教学方法 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抓住课文语法点范句并精选学习对象容易理解的例句讲解语法点。每一个语言点讲解结束后,立即进行语言点练习。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有充分的预习准备时间。 五教学过程 本课共用三个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词语表、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北京天气特点、 陈述感冒的感觉 第一课时教学步骤:

1通过提问导入新课。 今天冷吗? 大家习惯了北京的天气吗? 北京的天气特点是什么? 你在北京感冒过吗? 边提问边板书本课关键词语: 天气干燥刮风下雨疼嗓子舒服感冒早晨夜晚 2学生轮流试读本课词语表中的新词语。 3教师带读本课词语表中的新词语 4辨析容易读错的字音。如, 刮风下雨舒服流好好儿 5辨析容易写错的汉字。如, 喝渴感冒.请假.油腻. 6 教师范读两遍课文,学生边看课文边听教师朗读,聆听后回答问题。 (参见本课“练习”第一题“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7 教师带读课文,介绍朗读的语音停顿基础知识。 8 学生轮流朗读课文。 9 由课文中的“北京的天气”引出“词语替换练习”。 (参见本课“练习”第二题“词语替换练习”) 10由课文中的“我让同屋替我请假。”引出“句型替换练习”。 (参见本课“练习”第三题“句型替换练习”) 11 口语练习:用本课学习的词语说说自己感冒的感觉。 12 作业: ○1抄写本课词语 ○2朗读课文 ○3“练习”中的第十、十一、十二题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比较句基本句型:A比B+形容词 比较句的变式:A比B+形容词+点儿/多了/数量补语 比较句“A比B+形容词”的否定式: A没有B+形容词 比较句“A比B+形容词”的疑问式: A+形容词+还是B+形容词? 副词“刚”的用法 第二课时教学步骤: 1通过提问“北京的天气特点是什么?”引出课文中的比较句基本句型:早晨比中午凉。(板书)

(完整)《高级商务汉语课》习题样张.doc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高级商务汉语课》习题样张 第一部分听力 一.每一题你将听到简短的对话或讲话,请你选出最恰当的答案。 1.女的想干什么?()A.做公务员B.开个网店 C.结婚D.考研究生 2.男的公司是经营什么产品的?()A.丝绸面料B.棉布 C.衬衫D.裙子 3.男的认为目前最大的困难是什么?()A.缺乏资金B.没有市场 C.缺乏经验D.人手不够 4. 创业所具备的自身素质中没提到哪一项?() A.创新能力B.心理素质 C.创业知识D.创业胆量 5. 创业者最先考虑的是什么?() A.决定做什么B.寻找货源 C.如何销售D.售后服务 二. 你将听到一段短文,请你选出最恰当的答案。 6. 海尔集团从创立到现在有多长时间?() A. 十多年 B. 二十多年 C. 三十多年 D. 四十多年 7. 1984年,海尔集团的前身为什么面临破产?() A. 产品不够新颖 B. 生产设施跟不上

C. 市场不欢迎 D. 领导无方 8. 下面哪一项不是海尔集团制胜的法宝?() A. 效益至上 B. 集团经营 C. 产品创新 D. 科学管理 9. 海尔人的价值观的核心是什么?() A. 服务 B. 乐观 C. 创新 D. 竞争 10. 海尔集团营销管理策略不包括哪一个?() A. 日清日毕 B. 赛马与相马 C. 激活休克鱼 D. 楚人施粥 三.根据听到的内容填空。 技术创新是娃哈哈发展的“助推器”。娃哈哈11. 组建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级实验室,参与了16项国家与行业标准的12. ,荣获国家、省、市、行业科技进步奖24项,并连续三次被评为全国食品工业科技进步先进单位。近年来,娃哈哈在引进先进生产线的同时,还自主13. 各种生产设备,已基本实现了生产自动化,大大地降低了企业成本。娃哈哈连续十年14. 中国饮料行业,成为中国15. 最好、最具发展潜力的饮料企业。 第二部分阅读 四.选词填空。 遵守脱节在于严格看似 描述统统判断确实提升 16. 海尔公司准确市场动向,及时调整生产策略。

发展汉语中级阅读1第三课 教案

第3课教案 教学任务教学重点难点 一、语言知识列出重点生词短语等 (一)字词: 1)感染,跪下,保重,磕头,称赞 2)赞美亲密,善于,真诚。 3) 迅速博客,社区,维客,平台。 4) 喜气洋洋鲜艳,著名,娃娃,活泼,惹,门画,捉,鲤鱼。 5) 自然界,云彩,雨云,大气层,水汽,无影无踪,预报。(二)复杂句式等(列出长句子,难句子,有用的句子等): 1一滴水可以看见大海,许多河流可以形成大湖。人间的大爱,也是一样啊。 2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 3 语言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 中国汉语网的目的是学习的互动和自觉。 二、文化知识(难点)(结合文章内容总结几点) (一)理解文章中什么样的人是懂得大爱的人。 (二)应该如何赞美别人。 (三)互联网怎么会帮助我们学习汉语。 (四)杨柳青年画的现象和内容。 (五)五彩的霞云是怎么产生的。

三、技能训练 细读文章一理解文章内容,积累几个重点词语。 通读文章二掌握文章基本内容及作者观点 通读文章三掌握文章基本内容及作者观点 略读文章四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严格限时) 实用阅读使用、查找信息。(严格限时) 时间安排:本课课时:4课时180分钟 二、时间分配: 文章一(55分钟), 文章二(30分钟), 小结及布置作业(5分钟) 文章三(40分钟), 文章四(25分钟), 实用阅读(15分钟)。 课文小结布置作业(10分钟) 教学实施 基本教学环节 一、组织教学:师生互问,导入跟课文有关的相关内容。 二、细读和通读课文: (一)给出阅读提示 (二)根据提示限时阅读课文

(三)根据课文提问 (四)讲解词汇 (五)逐段细读(只限文章一) 三、限时阅读,完成练习(略读、查读。教学时间短,节奏速度快) 四、课文小结 五、布置作业 具体实施: 一、组织教学点名、上课 二、检查作业 三、导入新课 四、学习新课

高级汉语新闻阅读及练习

农行爆出票据案员工套取38亿元炒股 据中国国内媒体报道,中国警方和监管机构正对中国第三大银行中国农业银行(ABC)两名低级别员工展开调查,这两人涉嫌套取38亿元人民币(合5.78亿美元)投资一度颇为繁荣的中国股市。 据财经新闻网站“财新网” 报道,农行董事长刘士余对这一内控疏忽感到“震怒”。据称,这一疏忽使得农行北京分行的员工得以非法通过银行承兑汇票获取现金。 据报道,上述两名员工打算在完成股票交易后归还现金,但中国股市的暴跌造成了亏损。 此案突显出中国大银行的运营风险,在这些银行,承兑汇票仍在以纸质方式签发和兑付。据新网周五称,本应存放在农行北京分行保险柜中的票据被换成了报纸。 由于涉及金额巨大,中国公安部和中国银监会已将该案件上报中国国务院。 银行承兑汇票在中国被广为用作一种付款方式。银行客户可获取承兑汇票,然后交给供应商,作为一种未来付款的承诺。但如果汇票持有人亟需资金,可在银行将其贴现——往往会使用回购协议。 原则上说,银行签发的承兑汇票应与具体商业交易挂钩,确保在汇票到期时客户账户上有资金。但银行人士表示,在去年6月底的股灾之前,利用汇票套取现金炒股的可疑操作相当普遍。 在这个最新的案件中,农行据称与某银行进行了银行承兑汇票转贴现业务,在回购到期前,农行本应持有该汇票。但重庆一家票据中介却得以从农行北京分行保险柜里取出了汇票,与另外一家银行进行了回购贴现交易,使得农行在这第二项回购到期时背上了38亿元人民币债务。财新网报道称,由于资金在股市里发生了亏损,这笔钱“无法”兑付。 在中国,与银行承兑汇票有关的欺诈活动不是什么新鲜事。去年,银监会在对银行展开现场检查、并发现不审慎行为和管控松懈后,下发了新的指引。

发展汉语中级口语教案(第9、10课)

第九课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孩子》 教学目标:1.生词读音的纠正、生词解释,生词运用 2.课文重点句型的掌握与运用 3.模仿课文对话 重点难点:1.词语、重点句型的掌握及运用 2. 生字、生词、语言点、课文阅读及复述 3.学生汉语发音的纠正 教学方法:讲解法、启发法 课时分配:生词、课文讲解1课时 语言点与练习讲解:1课时 副课文讲解及练习:2课时 教学步骤: 一、生词讲解: 1.矛盾 (名) máo dùn 比喻言行相互抵触,互不相容:自相矛盾|矛盾百出。 2.震动 (动) zhan . d?ng震惊﹐惊动。 3.及时 (形) jí shí ①正赶上时候,适合需要:~雨ㄧ~播种。 ②不拖延;马上;立刻:有问题就~解决。 4.名次 (名) míng cì 根据一定标准排列的姓名或名称的次序。 5.具体 (形) jùtǐ ①细节方面很明确的;不抽象的;不笼统的:~化ㄧ~计划ㄧ深入群众,~地 了解情况ㄧ事件的经过,他谈得非常~。②特定的:~的人ㄧ你担任什么~工 作? 6.伤害 (动) shāng hài 使受到损害:伤害自身|伤害他人|伤害了孩子的心灵|伤害自尊心。 7.想方设法想种种办法 8.关键 (形) guān jiàn ①比喻事物最关紧要的部分;对情况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摸清情况是解决问题的~

丨办好学校~在于提高教学质量。 ②最关紧要的:~问题丨~时刻。 9.极端 (形) jí duān ①事物顺着某个发展方向达到的顶点:看问题要全面,不要走~。 ②达到极点的:~兴奋ㄧ~困难。 lO.承担 (动) ch?ng dān 担负;担当。 11.强调 (动) qiáng diào 特别着重或着重提出。 12.羡慕 (动) xiàn mù 因喜爱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优越条件等而希望自己也有:我羡慕别人的童年 幸福甜美。 13.体现 (动) tǐ xiàn 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各方捐款体现了对孤儿的关怀。 14.负担 (名、动) fù dān ①承当(责任、工作、费用等)。 ②承受的压力或担当的责任、费用等:思想~ㄧ家庭~ㄧ减轻~。 二、课文讲解 1、放录音朗诵课文 2、教师领读课文,学生跟读 3、要求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教师纠正发音 4、叫学生个别起来朗读课文,教师纠正发音 三、语言点 P82 四、练习讲解 (一) 用指定词语完成句子和对话。(学生发挥) (二)用指定的词语说出句子的意思(学生发挥) (四)综合练习 P84-86 (六) 根据提供的情景对话/说一段话(学生发挥) (七) 说一说(学生发挥) 朗读训练(学生发挥) 布置作业:复述,用重点句型造句,预习副课文

初级汉语阅读教案

课文《姓万》教案 一、课型 初级汉语阅读课 二、使用教材 《初级汉语阅读》第一册 三、教学对象 来自以英语为主的8个国家的外国留学生。 四、教学内容 生(字)词:12个。 重点词语和结构: adj+得很,谁知道…… 课文:姓万 五、教学目标 1、认知领域 通过学习词语,能够准确掌握生词中的各种词的意义和用法。 2、技能领域 听:能够听懂每分钟120个音节以上语速的叙述题课文。 说:能够复述和表演课文内容,话语自然流畅。 读:听完课问后,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语音、语调基本准确,自然流畅。 写:能够以每分钟12—15个字的速度书写本课生词。 3、情感领域 学生有使用本课重点语汇叙事的愿望。 4、学习策略 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体会合作学习的长处。 六、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并运用重点词语和结构。 2、掌握课文。 七、教学方法 1、课堂教学按照“生词——课文——重点语汇——拓展练习”的顺序,循序渐进。 2、运用直观手段,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3、课堂互动,讲练结合,精讲多练,听说领先,同时加强汉字的读写训练,充分展示学生的主体性。 八、教具 媒体类:图片,动画

九、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约2分钟) 多媒体图片,道出引言。 2、进入新课 让学生先看一遍课文,对课文有初步了解,教师朗读、学生跟读一遍,接下来进入生词讲解部分。 ⑴生字词认读(约2分钟) 自己独自朗读,再请学生认读。 ⑵生字词讲解(约11分钟) 富翁:具有大量钱财的人。 文化:广义上指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本文中的意思是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 识字:认识文字。 扔:抛,投掷:~球;丢弃,舍弃:~弃。~掉。 简单:不复杂;头绪少。 辞退:停止雇用;解雇。 聪明:天资高,记忆和理解力强。 请柬:以书面形式表示的请人出席或参加的卡或帖。 大半天:白天的大部分时间——强调时间很长。 着急:急躁;心中不安。 催:使赶快行动:~促。~办。~讨。 偏偏: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或事情的发生,跟愿望、预料或常理相反,有时也表示故意跟某种情况相反,含有“凑巧”、“恰恰”的意思。 ⑶课文讲练(约25分钟)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课文。 ①请几个学生分别朗读各段落。 ②教师提问: “富翁为什么要请老师教他的儿子识字?” “老师教到‘三’字时,富翁的儿子是怎么做的?” “富翁认为儿子很聪明,就让儿子给朋友写请柬,富翁的朋友姓什么?” ③做练习 ◆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共5小题,每小题请一位同学来回答,并纠正学生的错误。 ◆根据课文内容用以上词语选择填空,共3小题,每小题请一位同学来回答,并纠正学生 的错误。 ◆根据课文内容,用指定的词语或句式完成句子,共2小题 每小题先阐释说明语法及意义,再对照课文使学生理解,并自己造句子,然后请学生填空并让学生自己造一个句子。 Ⅰ、adj.+得很 形容词后面加“得很”,表示加深程度,如课文中“富翁着急得很”,表示富翁着急的程度深,不是一般的着急。因此,我们要是想表达更深的程度可用这个句式,如“高兴得很”“难过得很”“生气得很”。问“本题中儿子觉得汉字什么的很?”然后请学生回答并展示答案,再请该同学自己造一个句子。

高级经贸汉语精读期末复习资料

高级经贸汉语精读期末复习资料 一、需重点掌握的生词(搭配) 第一课: 遗产蕴含创业承载内涵上乘信誉理念恪守弘扬信守 承诺赢得见证淡薄定位赋予借鉴挑剔流失调整舒适 第二课: 周到带动关注行情飙升动荡分红遍及便捷履行获准给与弥补 第三课: 逆转误区运作咨询配送落伍共识实时整合环节重组优化切实 第四课: 说服导致途径动机典型论证分散魅力 第五课: 迸发升级转移普及延续掀起龙头涌现激增流动路径抑制扩张 适中保障构建开拓调控 第六课: 积累突破限制枯竭约束和谐掠夺冷落遏制暴发盲目发掘 第七课: 承包营养企图风险秉公虐待配备激励实施引导力图煽动 考核盲目剽窃代价 二、需掌握的成语(用成语改写句子) 第一课:自然而然、显而易见、背道而驰、得天独厚 第二课:翻天覆地、推陈出新、前所未有、凤毛麟角、鲜为人知、举世瞩目、任重道远第三课:大势所趋、必由之路、循序渐进 第四课:杞人忧天、毋庸置疑、难能可贵、可见一斑、循循善诱、长篇累牍、现身说法第五课:供不应求 第六课:有目共睹、岌岌可危、不容小觑 第七课:人满为患、缘木求鱼、乘风破浪、弃恶从善、至关重要、想方设法、立竿见影、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十全十美、缘木求鱼

三、需掌握的语言点(造句) 第一课: (1)“据……”格式 (2)介词“随着” (3)“之所以……是因为” (4)代词“其” (5)动词“赢得” (6)连词“以” (7)从而、进而 第二课: (1)“在……下”格式 (2)介词“由” (3)介词、动词“为” (4)动词“从事” (5)动词“给与” 第三课: (1)“以……为……”格式 (2)助词“而已” (3)“只有……才”与“只要……是”(4)连词“免得” (5)插入语“一般来讲” 第四课: (1)“毫无”用法 (2)或多或少(或A或B) (3)副词“甚至” (4)连词“以至于(以至)” (5)动词“取决(取决于)” 第五课: (1)动词“有赖于(有赖)” (2)动词“有待于(有待)” (3)“对于……而言” 第六课: (1)所+动词(造句) (2)不容+怀疑、否定+小句 (3)甚、甚微、甚为 (4)“对…而言”

第课初级汉语听说课教案

第15课我试试这条裙子,可以吗?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熟练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 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运用课文的重要句型交流(这件衣服不长不短,很合适;我试试这条裙子,可以吗;这条有点儿小,有没有大一点儿的;你要黄色的还是要红色的)。 3、重点学习课文中的重要用法:……,不过……;有点+Adj.,Adj.+一点儿;还是 教学重点 1、生字词的读音教学。 2、课文理解,朗读与对话。 3、重点句型、词语的用法。 教学难点 重点句型和词语的理解,课文的理解。 教学方法 1、跟读法 2、图片法 所需课时:4课时 课前准备:PPT,一件大一点儿的衣服,一件小一点儿的衣服,一张信用卡,一些现金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询问学生“昨天睡得好不好?”复习“助词得”。 展示世界杯图片,询问学生“他们正在干什么?”动作展示“踢”,问学生“你们国家踢得怎么样?”“巴西踢得好不好?”“你们想去巴西看足球比赛吗?”“我们班谁会踢足球?”“你会踢足球吗?”“我想学习踢足球。”复习“助词得”“副词正在/在”“要/会/想”的用法。 (二)新课预热 师:好的,我们开始学习第15课—我试试这条裙子,可以吗? 指着15课题目,请学生读,然后领读2遍“我试试这条裙子,可以吗”在PPT上展示这句话。 师:老师今天的衣服怎么样?长吗? 生:不长。 师:短吗? 生:不短。 师:对,不长不短,很合适。 领读2遍“我的衣服不长不短,很合适”,在PPT上展示这句话。 师拿出一件大一点儿的红色衣服,问:这件衣服我穿怎么样? 生:有点儿大。 师:对,有点儿大,有没有小一点儿的?

老师领读2遍“这件有点儿大,有没有小一点儿的。”在PPT上展示这句话。拿出小一点儿的一件衣服,有黄色和红色,问:这件小一点儿,有两种颜色, 你要黄的还是要红的? 生:黄色/红色。 领读2遍“你要黄的还是要红的?”在PPT 上展示这句话。 拿出一张信用卡,再拿出现金,问:一楼的商店用“信用卡”还是“现金”? 生:现金。 师:那儿可以刷信用卡吗? 生:不可以。 领读2遍那儿可以刷信用卡吗?在PPT上展示这五句话。 看PPT,师:什么时候说这些话?生:买衣服。 (三)新课教学: 1、生字词教学: (1)认读 老师领读生词,一个3遍。之后,请学生依次认读,纠正发音。重复多次请学生读。 (2)讲解 a.件、条:一件衣服。两件衣服。一条裙子/裤子。 衬衫、裙子、裤子、衣服、镜子:看图片。 颜色、白色、黄色、红色:看图片,看班里学生的衣服颜色。白衬衫,黄裙子,红裤子。 不过:拿出一件有点儿大的衣服,说,这件衣服很漂亮,不过有点儿大。 汉语有点儿难,不过________。 有点儿:有点儿+adj. 长、短、大、小:用手势。 合适、价格:衣服不大不小很合适。这件衣服不贵,价格合适。 可以:上课可以睡觉吗?“不可以。”“下面的商店可以刷信用卡吗?”“不可以”。 穿:今天他穿了什么颜色的衣服? 打折:100块钱。打八折。 刷:动作展示。 顾客:我去买东西,就是顾客。 不用:不用谢。 b.请学生朗读第219页的第一题和第二题,并且纠正发音。 c.完成P216页的第一、二、三、四题听力练习。 2、扩展练习 1.这件衣服不长不短。 天气冷热 这条裤子大小 这儿的顾客多少 图书馆离这儿远近 2.我试试这条裙子,可以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