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汉语听力教案
对外汉语中级听力教案

开始:教师:“同学们,下午好,同学们有没有认真对上节课的听力进行总结复习啊,有没有完成布置的课后作业呢,——有(预想答案)好,那么我们开始新的听力旅程。
”面听:1、“京欣一号”西瓜皮薄,口感好,在北京市场畅销多年。
“海七”西瓜的特点是个儿大,成熟期晚。
今年的新品种“农科一号”也很受消费者欢迎,其销售量仅次于“京欣一号”用PPT展示问题:在北京市场上销售量最大的西瓜是哪个品种?教师听前准备:下面一段话我们将听到几个西瓜的品种,用汉字或拼音记下来,第一遍念完,问下学生写了什么,紧接念第二遍,在听第二遍前处理语言点“仅次于”。
这样听完第二遍后检查学生的答案,并公布答案“京欣一号”2、商场广播:顾客王先生请注意!顾客王先生请注意!您的孩子正在服务台等你,请您马上过来!请您马上过来。
)用PPT展示问题:请你听后说一说:发生了什么事?教师听后准备:该段材料教师念完之后,学生可能回答不好,教师则用递进追询来提问学生:孩子在哪儿?为什么在那儿?孩子怎么了——丢了(预想答案),公布答案:王先生粗心把孩子弄丢了,3、遗憾的是中国队自己也没有抓住进一步扩大比分的机会,尤其是第33分钟时,队长将一个宝贵的点球踢飞,使中国最终和本次比赛的冠军无缘用PPT展示问题:最后中国队得了冠军吗?教师念第一遍是在“踢飞”这边停顿,并提问:“第33分钟,队长怎么了?学生可能会模仿重复句子,此时教师可以板书“踢飞”并用动作演示,紧接继续念完后提问:最后中国队得了冠军吗?教师板书“和··无缘”略作讲解并让一个学生试着造句,公布答案:中国队没有得了冠军。
机听:1、美国人最近把闹钟评为他们最讨厌的发明之一,实际上,闹钟并不只是把我们从美梦中吵醒,它还会损害健康。
一项研究发现,被闹钟突然吵醒的人比睡到自然醒的人血压更高,心跳更快,闹钟的铃声也会增加压力,压力会带来高血压,睡眠问题和精神忧郁。
专家建议睡觉时保持和闹钟之间至少1米远,如果你必须上闹钟,请用柔和一些的音乐,或者用手机里好听的音乐。
发展汉语中级听力I教案教学文案

发展汉语中级听力I
教案
附小组任务
造句:
怎么:疑问
反问长:比……还
参加
结果
听文章写句子
造句:
越来越
V+得+结果
任何
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听文章写句子
一、填空
最幸福的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幸福的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幸福的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幸福的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听文章写句子
听文章写句子
听文章写句子
听文章写句子
第八课小组任务
一、
二、听文章写句子
第十课小组任务
听文章写句子
第11课请把试卷认真读完
小组任务一:用自己的话解释以下职位秘书
经理
公务员
编辑
护士
售货员
技术工人
小组任务二听文章写短句。
中级汉语听力课教案(范本)

中级汉语听力课教案中级汉语听力课教案中级汉语听力课教案部分内容:一、今天对小王来说是个不平常的日子“对……来说”有时也说“对……说来”,表示从某人、某事的角度来看,中级汉语听力课教案。
例如:1.这种价格对一个学生来说是太贵了。
2.对他来说,目前最大的困难是语言不通。
3.对他来说,目前最急需的是钱。
4.对小王来说,参加不参加这次活动没多大意义。
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什么需要变动的地方“到……为止”表示截止到某一时间,一般是比较明确、具体的时间。
例如: 1.到记者发稿前为止,那里的情况还没有好转。
2.到今天为止,报名的人已超过了一千。
3.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反对。
4.到上个月底为止,我们已经收到了170封群众来信。
三、转眼就到了分别的时刻“转眼”形容极短的时间。
例如: 1.早上出门时还记得,转眼就忘了。
2.刚刚教过的字转眼就不认识了。
3.满满一桌酒席,转眼就吃得干干净净。
4.刚才还在,怎么转眼就不见了?今天对小王来说是个不平常的工作日,作为一名导游,他要接待第一批客人了,小王的心里有些紧张,他举着牌子站在机场大厅里,目不转睛地盯着走出的人流。
牌子上写着:香港爱讯旅游团。
终于,有一队人向他走来……团长:你是中华旅行社的?小王:对,我姓王,你是高团长吧?团长:我就是。
小王:欢迎,欢迎,一路辛苦了!这里人多,我们先上车好吗?我们的车在外面等着呢。
团长:好的。
中级汉语听力教案

中级汉语听力教案茶一、教学对象本课为具有中级汉语水平的外国学习者编写,他们学习汉语的时间在800学时左右,掌握的汉语词汇量为2000个左右,已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和用汉语进行日常生活交际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通过对课文的听力理解,使学生较好的掌握中国“茶”文化以及茶的妙用。
2. 培养学生的预测技能和发散性思维以及判断与推理,想象与联想的能力。
3. 通过唤醒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培养学生自上而下的宏观听力理解认知能力。
4.在提高听力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三、教学及训练方法笔记法、情境法、听说法。
四、教学时数2课时,80分钟五、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六、教学过程(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听前导入阶段1引出主题⑴老师提问:同学们,我们每天除了吃饭之外必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呢?学生回答:(其他答案)、喝水······老师:很好,我们喝下去的东西有什么区别吗?学生:品种不一样,有人喜欢喝纯净水,有人喜欢喝果汁,有人喜欢喝碳酸饮料,还有人喜欢喝茶······老师:很好,每个国家对“喝”的文化都有不同的喜好和讲究,在中国呢,人们喜欢喝茶,那么今天的听力课我们就来走进中国传统的多姿多彩的茶文化。
(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现“茶”的图片,并把标题“茶”书写于黑板上,从而引出主题)(2)生词领读1、款待——kuǎn dài2、独特——dú tè3、来源——lái yuán4、名副其实——míng fù qí shí5、积累——jī lěi6、保健——bǎojiàn7、种植——zhòng zhí8、功能——gōng néng9、举世闻名——jǔ shì wén míng10、制作——zhì zuò发现学生有误读的情况要及时纠正。
中级汉语听力教程 教案:第七课

中级一班听力课教案第七课一.课型中级汉语听力教材二.使用教材《发展汉语中级听力(上)》第一课(傅由、杨一虹编著,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三.教学对象掌握2500词左右的汉语进修生,共34人,来自美国、英国、越南、韩国、哈萨克斯坦等国家。
四.教学内容1.生词:23个,包括名词9个,动词4个,形容词5个,副词1个,连词1个,介词3个。
2.课文:约260字的一篇关于年龄并不重要内容的文章。
3.习题:课后练习一、二、三。
五.教学目标1.认知领域:(1)通过词语的学习,能够准备掌握生词的意思和用法,并与心里词典中的相关词语的建立关联,正确率达到90%以上。
(2)通过对课文的听力训练,能够掌握课文的大致内容和信息,正确率达90%以上。
(3)通过对课后的练习的训练,能够基本完成课后练习,正确率达90%以上,并且能运用相关的词语基本完整地复述课文内容及描述自己的某种经历,新语言点和词语的的正确使用率在90%以上。
2.技能领域:(1)听:能够听懂每分钟200个音节以上语速的课文。
(2)说:能够以叙述体复述课文,话语自然流畅。
(3)读:听完课文后,能够以每分钟200个字左右的速度朗读课文,语音、语调基本准确流畅。
(4)写:能够书写本课生词。
3.情感领域:(1)学生有了解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愿望。
(2)学生有描写自己某种经历的愿望。
4.学习策略:帮助学生继续自觉运用学习策略,通过个别化学习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通过小组学习体会合作学习的长处。
六.教学重点和难点1.词汇掌握重点生词评价、富有、欣赏等的词义和用法。
2.课文掌握此篇课文的大致内容。
七.教学方法1.课堂按照“生词—看题—听题—做题—核对”顺序,循序渐进。
2.运用直观手段,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3.讲练结合,精讲多练,听说领先。
八.教学时间全课共一课,约两节课时,约90分钟完成九.教具媒体类:图片、动画、视频十.教学步骤1.组织教学:点名(1分钟)2.复习:(1分钟)3.导入:(1分钟)4.生词(10分钟)(1)领读(2)解释词义,有的例句加以辅助(见ppt)(3)齐读5.听课文,完成课文练习(60分钟)(1)介绍课文,.用2、3个问题引入(2)听第一遍,了解文章大意(3)听第二遍,完成判断正误和单项选择(4)同学回答问题,并核对答案(5)听第三遍,复述课文,浏览ppt文本(6)总结本课内容6.布置作业(2分钟)(1)完成补充练习(2)预习第八课7.板书设计。
中级汉语听力课教案

中级汉语听力课教案第一章:听力技巧的培养1.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听力技巧,如预测、关键词寻找、信息筛选等。
提高学生对中级汉语听力材料的理解能力。
1.2 教学内容听力技巧的讲解与实践听力练习:短对话、新闻报道、故事等1.3 教学方法讲解听力技巧,并通过实际练习让学生加以运用。
分组讨论,学生互相分享听力心得和方法。
1.4 教学评估课后布置相关听力练习,以检测学生对听力技巧的掌握程度。
第二章:日常生活中的听力练习2.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听懂并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对话和场景。
提高学生对中级汉语听力材料的反应速度。
2.2 教学内容日常生活场景的听力材料,如购物、问路、就餐等。
针对不同场景进行听力技巧的讲解与实践。
2.3 教学方法通过模拟日常生活场景,让学生进行听力练习。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对话,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2.4 教学评估课后布置相关听力练习,以检测学生对日常生活场景的理解能力。
第三章:新闻听力练习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听懂并理解中文新闻报道。
提高学生对中级汉语听力材料的分析能力。
3.2 教学内容中文新闻报道的听力材料,涉及不同主题和背景。
针对新闻报道进行听力技巧的讲解与实践。
3.3 教学方法讲解新闻报道的特点和听力技巧,并进行实际练习。
引导学生关注新闻报道中的关键信息和逻辑关系。
3.4 教学评估课后布置相关听力练习,以检测学生对新闻报道的理解能力。
第四章:听力与文化理解4.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听力材料了解中国文化和社会现象。
提高学生对中级汉语听力材料的文化敏感度。
4.2 教学内容涉及中国文化和社会现象的听力材料,如传统节日、风俗习惯等。
针对听力材料进行文化背景介绍和讨论。
4.3 教学方法通过听力材料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和社会现象。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听力材料的理解和文化感悟。
4.4 教学评估课后布置相关听力练习,以检测学生对中国文化和社会现象的理解能力。
第五章:听力策略的运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运用有效的听力策略,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中级汉语听力课教案

中级汉语听力课教案——《您还是老眼光》一、教学对象本课为具有中级汉语水平的外国学习者编写。
他们学习汉语的时间在800学时左右,掌握的汉语词汇量为2000个左右,已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和用汉语进行日常生活交际的能力。
具体为浙江师范大学国际学院中等二级班语言进修生。
二、教学目标1.通过对课文的听力理解,使学生较好的掌握角色图示及类别。
2.培养学生的预测技能和发散性思维以及判断与推理,想象与联想的能力。
3.通过唤醒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培养学生自上而下的宏观听力理解认知能力。
4.在提高听力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三、教学及训练方法笔记法、情境法、听说法。
四、教学时数第一单元第一课时,40分钟五、教具多媒体教室六、教学过程(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听前导入阶段(12-15m)1.引出主题:(9-10m)⑴教师提问:“学校刚刚开学。
如果你在校园里碰到自己上学期的汉语老师,你会和他说些什么?”学生回答:……教师邀请两位同学现场表演这样的情景,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现一个校园场景为背景,并把标题“您还是老眼光”书写于黑板上,从而引出主题⑵教师鼓励学生说出与主题相关的词汇和句型结构2.构建角色图示(3-5m)教师选学生口头陈述相关词汇和句型结构,如发现学生还不具备相关背景知识,教师就做适当的补充。
第二阶段:听中整体认知及听后讨论总结阶段(修正角色图示)(14-17m)1.引导图示图完成,让学生听录音一遍。
(2-3m)2.听完录音后教师组织学生集体讨论,修正各自心中的角色图示。
(3-4m)3.听两遍并做课后练习(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边做笔记边听课文并完成练习)。
(7-8m)4.核对练习答案并总结文中的新词汇和新句型。
(3-4m)第三阶段:能力发展阶段(8-10m)再听课文一遍,然后请学生根据已有信息复述课文大致内容,锻炼学生听说结合能力。
七、课堂小结(2-3m)教师简单总结这次课的听力练习方法。
中级汉语听力课教案

中级汉语听力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中文听力水平,使他们能够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对话和熟悉的故事。
2. 通过听力练习,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对中文语音、语调的敏感度。
3. 培养学生的中文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二、教学内容1. 听力材料:选取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场景中的对话和故事。
2. 语音、语调:学习中文的特殊语音、语调现象,如变调、儿化等。
3. 词汇、语法:学习常用的词汇和基本语法结构。
三、教学方法1.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完成听力任务,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增强课堂氛围。
3. 视听结合法: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音准确性等。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听力练习,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听力测试:定期进行听力测试,评估学生的进步情况。
五、教学计划1. 第1-2周:介绍中文语音、语调基本知识,进行基础听力训练。
2. 第3-4周:学习常用词汇和基本语法结构,进行日常生活场景的听力练习。
3. 第5-6周:学习工作、学习场景中的对话,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4. 第7-8周:学习故事类听力材料,培养学生的综合听力素养。
5. 第9-10周:进行综合听力训练,准备听力测试。
六、教学活动1. 听力游戏:设计一些有趣的听力游戏,如听力接龙、听力猜谜等,让学生在游戏中提高听力水平。
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真实场景进行对话,提高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听力材料中的相关话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
七、教学资源1. 听力材料:收集各种类型的听力材料,如音频、视频、录音等,丰富教学资源。
2. 教学工具:使用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等教学工具,提高教学效果。
3. 学习资料:提供相关中文学习书籍、网站、APP等资源,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级汉语听力教案
茶
一、教学对象
本课为具有中级汉语水平的外国学习者编写,他们学习汉语的时间在800学时左右,掌握的汉语词汇量为2000个左右,已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和用汉语进行日常生活交际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对课文的听力理解,使学生较好的掌握中国“茶”文化以及茶的妙用。
2. 培养学生的预测技能和发散性思维以及判断与推理,想象与联想的能力。
3. 通过唤醒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培养学生自上而下的宏观听力理解认知能力。
4.在提高听力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三、教学及训练方法
笔记法、情境法、听说法。
四、教学时数
2课时,80分钟
五、教学条件
多媒体教室
六、教学过程(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听前导入阶段
1引出主题
⑴老师提问:同学们,我们每天除了吃饭之外必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其他答案)、喝水······
老师:很好,我们喝下去的东西有什么区别吗?
学生:品种不一样,有人喜欢喝纯净水,有人喜欢喝果汁,有人喜欢喝碳酸饮料,还有人喜欢喝茶······
老师:很好,每个国家对“喝”的文化都有不同的喜好和讲究,在中国呢,人们喜欢喝茶,那么今天的听力课我们就来走进中国传统的多姿多彩的茶文化。
(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现“茶”的图片,并把标题“茶”书写于黑板上,从而引出主题)
(2)生词领读
1、款待——kuǎn dài
2、独特——dú tè
3、来源——lái yuán
4、名副其实——míng fù qí shí
5、积累——jī lěi
6、保健——bǎojiàn
7、种植——zhòng zhí
8、功能——gōng néng
9、举世闻名——jǔ shì wén míng
10、制作——zhì zuò
发现学生有误读的情况要及时纠正。
第二阶段:听中整体认知及听后讨论总结阶段
1.让学生听一遍录音。
点学生回答自己所听到的内容(包括单独的词、句子)。
2.再放一遍录音。
点学生充实所听到的课文内容。
3.根据学生复述情况考虑是否再听,但最多三次。
4.听完录音后教师组织学生集体讨论,修正各自听到的关于“茶”的内容,讨论“茶文化”。
5.教师提问(显示在多媒体上)
(1)茶最初被人们当做什么使用( C )
A饮料B食品C药物D植物
(2)在多少年前,中国人就发现了茶这种植物?(C)
A两千年前B三千年前C四千年前D五千年前
(3)《茶经》的作者陆羽是什么朝代的人?(D)
A秦朝B汉朝C清朝D唐朝
(4)什么叫做敬茶?
(5)茶有哪些功能?
(6)中国茶可以分为几类,分别是什么?
6.听两遍并做课后练习(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边做笔记边听课文并完成以上练习)。
7.核对练习答案并总结文中的新词汇和新句型并要求学生用新词汇新句型造句。
(1)以······最为著名
(2)数······
(3)对······来说/来讲
(4)(在······中)占有······地位
(5)称得上
第三阶段:能力发展阶段
再听课文一遍,然后请学生根据已有信息完整复述课文大致内容锻炼学生听说结合能力。
请学生总结课堂收获。
七、课堂小结
大家在这节听力课中表现非常好,我们通过反复听录音,复述录音内容,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了中国的丰富多彩的茶文化,同学们也带着极大的兴趣积极的配合了老师的教学,在此非常感谢。
我们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下节听力课我们要学习《残茶的妙用》,这篇课文是泛听内容,课程要求相对简单一些,请同学们做好课下预习。
另外请同学们认真完成这堂课的家庭作业。
下课!
八、布置作业:(ppt展示)
1复习课文中的新词汇和新句型,下节课听写。
2.请同学们自选一篇类似的听力材料,用同样的方法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