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日月潭》优秀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0日月潭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0日月潭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0日月潭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台湾省的日月潭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宝岛——台湾。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意思。
3.学习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台湾省的日月潭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宝岛——台湾。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意思。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日月潭是一个地方的名字。
它在哪里,是怎样一个地方?自由读课文,标上小节号,然后用一句话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答:日月潭是一个大湖。
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的一个大湖。
日月潭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提示: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的一个大湖。
读句训练。
注意停顿,注意强调“台湾省”、“大湖”。
投影:“日月潭”的简笔画。
教学字词:潭。
结合投影,重点理解字义。
潭,原来指深水池,深水坑,这里指的是湖。
教学字词:台湾省。
二、讲读课文,学习字词,理解句义1.讲读第二节。
①学习第一句话。
为什么人们把这个大湖叫作“日月潭”?指名读第二节,把有关的句子找出来。
投影:在“日月潭”的简笔画下,出示句子:日月潭里有个小岛,把潭分成两半,一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一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教学字词:岛。
先指名找出图中的“小岛”;再联系字形理解词义:岛是水中的高起的部分,像山,所以“岛”字里有个“山”;然后回到课文,结合投影,继续理解:日月潭中高起的部分,是岛;台湾是大海中高起的部分,也是岛。
观察图像,朗读句子,然后指图说出哪儿像圆圆的太阳,哪儿像弯弯的月亮,理解句子的意思。
读句训练。
注意强调“圆圆”、“弯弯”、“太阳”、“月亮”、“日潭”、“月潭”等词。
②学习第二句话。
读读课文,看看图像,说说日月潭又像什么小岛又像什么?教学字词:玉盘。
第10课《日月潭》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10课《日月潭》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一、教学内容《日月潭》选自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文章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我国宝岛台湾的著名景点——日月潭的美丽风光。
详细内容涉及了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重点描述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得名由来以及清晨和中午的景色。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想象画面的能力,通过课文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日月潭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的情感。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朗读录音、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生字卡片、彩色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台湾地图,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日月潭》。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日月潭的基本情况。
3. 学习生字词: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的生字词,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巩固生字。
4. 精讲课文:分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边读书边想象画面,感受日月潭的美丽风光。
(1)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得名由来。
(2)学习第二、三自然段,体会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景色特点。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画出自己心中的日月潭。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日月潭2. 板书内容:(1)台湾省日月潭(2)位置:台中附近的高山上(3)得名由来: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4)景色特点:清晨:薄雾、晨星、灯光、隐约、仙境;中午:阳光、湖水、清晰、展现、美丽。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抄写生字词。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日月潭教案模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日月潭教案模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日月潭教案模板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台湾省的日月潭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宝岛——中国台湾。
同时渗透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意思。
3.学习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理解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想象、体会那里的美丽。
教学方法:新授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等。
一、揭题导入,古筝曲引入。
1.我们的国家有许多风景优美的地方,神奇的九寨沟,四季如春的西双版纳,令人向往的丽江,芳草凄凄,野花芬芳,遍地牛羊的大草原,美丽如画的西湖…你去过哪些地方?今天我们一起去领略的是一个特别而又美丽的湖,它的名字叫“日月潭:(板书课题)2.观察课文插图(课件),看了,预习了课文,它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能否用一个词语告诉同学们。
3.你想对日月潭了解的更多吗?[出示课件,范读课文],边听边到书本里找一找。
二、自学生字词语1.读准生字,想个办法记住它。
2.读课文,遇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多读几遍。
3.哪些词语句子是你觉得最美的,请你用“————“划出来。
4.检查生字。
指导写法。
出示课件5.分小节朗读课文。
三、品读课文1.中国台湾是我们祖国一衣带水不可分割的领土,日月潭的风光是我国珍贵的旅游资源,老师在这里给你们出几道问题:出示课件2.①日月潭在中国台湾什么地方?周围有什么?②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在哪几个小节能找到?先来读一读再回答。
你能说准确吗?1.日月潭是我国——省最大的——。
那里——,——,周围有——。
(板书:湖大,水深)2.用“因为……所以……”来说一说名字得来的原因。
你们说的真具体,如果我们把“圆圆的”,“弯弯的”这些词去掉,改成“北边像太阳”,“南边像月亮”好不好?为什么?(出课件)看!光华岛把这个大湖分成两个部分。
左边——(生接),右边——(生接)板书: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南边像弯弯的月亮)。
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日月潭》教案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日月潭》教案设计一、课程背景本课是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中的一篇阅读课文,题目为《日月潭》。
本课主要通过学生阅读课文,扩充学生的阅读素材,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学生能够理解日月潭的风景特点和文化历史背景;2.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在自信、自然的环境下说出正确的中文;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帮助学生理解日月潭的风景特点和文化历史背景;2.帮助学生学习新的单词和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日月潭的中文描述,并给出相应的英文翻译;2.提升学生的中文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准备一份完整的课文,配有中文和英文翻译,保证学生理解课文内容;2.准备白板、笔,以及课件素材;3.预备安排学生的分组情况,每个小组6人左右。
五、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课的内容,打开学生的口语表达,建立课程情境;2.利用图片展示日月潭美景,引发学生对日月潭的兴趣。
步骤二:阅读课文1.教师朗读课文,提醒学生关注课文的描述方式、特点及文化背景;2.学生模仿朗读课文,让学生熟悉词汇和句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3.学生找出文章中的生词,学习相关单词,理解生词含义。
步骤三:小组讨论1.将学生以小组形式分配,每个小组6人左右,组员之间相互讨论课文中的个人感受和理解;2.要求每组派出一名代表对课文进行简单介绍;3.整合各个小组的表现,逐一点评,并引导学生学习表达方式和交流技巧。
步骤四:个人表达1.要求学生用听、说、读的形式,进行个人表达并理解文章中的词汇和语言表达;2.要求学生使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表达对日月潭文化历史和美景的感受;3.教师及同学们进行互动交流,引导学生学习中文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技巧。
步骤五:拓展1.利用课上拓展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更多有关日月潭的文化、地理、历史背景;2.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阅读,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和阅读素材;3.小组汇报拓展结果,交流和分享个人发现及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体验。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日月潭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日月潭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日月潭教案第【1】篇〗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潭、湾”等15个生字,会写“湾、名、胜、迹”4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3个词语的意思。
4.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重点】1.理解“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3个词语的意思。
2.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难点】1.理解“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3个词语的意思。
2.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出示日月潭。
引导体会:里的景色美不美?你想知道这是哪里吗?这里就是日月潭,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学习的课文。
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引导认识“潭”字:提问:日月潭是一个湖的名字,在这个题目中有一个字代表湖,猜猜是哪个字?预设:潭。
提问:对。
“潭”的意思是深的水池。
李白曾经在《赠汪伦》中提到了“潭”,是哪一句呢?预设:桃花潭水深千尺。
3.导入新课:你们想知道课文是怎样描写日月潭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读读课文,去欣赏她的美丽吧。
设计意图:利用景色优美的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拉近学生与自然的距离。
结合古诗句理解课题中关键字的含义,有助于加深学生的印象,也有助于他们理解课文内容。
二、整体感知1.听读任务出示听读要求:认真听读课文,把自己读不准的字标注出来。
2.随文识字tán wān hú rào mào shèng wéi sh èng日月潭台湾省湖环绕茂盛周围名胜古迹yāng dǎo shā tóng jìng yǐn kè中央小岛轻纱童话仙境吸引游客点拨:(1)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
①强调“绕”的读音,不要读成rǎo。
②强调“胜”是后鼻音。
(2)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二年级上册语文《日月潭》教案

2024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日月潭》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名称由来以及美丽风光。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观察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日月潭的美丽景色。
•培养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共同探讨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日月潭美丽风光的喜爱之情,培养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珍惜自然资源。
二、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日月潭的美丽风光和名称由来。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感受日月潭的美丽景色,体会文中的优美词句。
•激发学生对祖国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资源•中国地图,突出显示台湾省及日月潭的位置。
•日月潭的风光图片或视频资料。
•生字卡片、课文录音等辅助教学资源。
五、第一课时教学结构设计5.1 复习创设情境引入课题•通过复习之前学过的与风景相关的课文,引出新课。
•展示中国地图,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并简单介绍台湾。
•创设情境,展示日月潭的风光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引入课题。
5.2 初读课文识记生字•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标出不认识的生字。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导学生正确认读生字,并讲解其意义。
•学生跟读课文录音,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和流畅。
5.3 整体感知理清层次•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思考日月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教师引导学生分段并概括段意,理清课文层次。
•小组讨论,交流对日月潭美丽风光的初步感受。
5.4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对生字新词的掌握和对课文内容的初步理解。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搜集更多关于日月潭的资料,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日月潭》第一课时课题:《日月潭》生字新词:[列出本课生字新词]课文内容:•日月潭的位置与由来•清晨与中午的美景情感体会:美丽的日月潭,祖国的宝岛台湾七、课后反思(此部分需要在课后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和课堂效果进行填写)•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对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朗读能力的提升等。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0日月潭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0日月潭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0日月潭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学会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弄懂课后思考、练习。
3、了解日月潭名称的来历和那里的秀丽风光。
4、感悟文中的优美词句,边品句子边想象那里的美丽景色。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6、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理解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想象、体会那里的美丽。
教学用具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咱们祖国山川秀丽,景色迷人。
有甲天下的桂林山水;有世界八大奇观之一的万里长城;有象征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龙门石窟;有以奇松、怪石著称的黄山;还有雄伟壮观的泰山。
我们的祖国可真美呀!你们不为生长在这样的国家里而感到自豪,感到骄傲吗?2、这些景点都在我国大陆地区,我还听说岛上有一处景色特别美,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这个地方就叫日月潭。
今天,我们一块去欣赏那儿的美景吧!(板题,读题)(二)情境体验,整体感知1、各位小旅客们请大家观看大屏幕,听我为大家介绍日月潭的美丽风光。
(多媒体画面及音乐,师朗读)2、同学们,刚才听了老师的介绍,有什么感受吗?你们想亲眼去看看吗?请小朋友自由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感受日月潭的美。
注意把字音读准。
3、生字词反馈。
(多媒体出示生字词)(三)细细品读,理解课文品读第一段1、小声自由读,想想你看到了什么美丽的景色?2、指名交流:(1)体会1、2句。
(板书:大湖高山)(2)体会第3句。
联系画面理解“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
用动作演示理解“群山环绕”(多媒体辅助)3、指导朗读。
品读第二段1、自由小声读,想想你又看到了什么美?2、点击课件示空拍日月潭图片:把你看到的美景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全班交流,并指导朗读。
(利用多媒体和模具演示的方式体会日月潭形状的美。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日月潭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日月潭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日月潭优秀教案第【1】篇〗第2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央、丽、展、现”4个生字。
2.学习第2-5自然段,通过对“点点灯光、隐隐约约、蒙蒙细雨、仙境、风光秀丽”等词语的理解,感受日月潭的美。
3.学会利用关键词背诵课文的方法,指导背诵第二至四自然段。
4.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1.学习第二—五自然段,通过对“点点灯光、隐隐约约、蒙蒙细雨、仙境、风光秀丽”等词语的理解,感受日月潭的美。
2.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复习字词: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很多新的生字朋友,一起来认读一下词语吧。
日月潭湖水碧绿群山环绕茂盛周围名胜古迹中央光华岛轻纱童话仙境吸引游客2.复习文意:回想课文第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预设:介绍了日月潭是台湾最大的湖,它的位置以及周围的景色。
(板书:日月潭)3.导入新知: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美。
设计意图:通过认读词语游戏,以学生喜欢的方式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通过对第一自然段内容的回顾,对本课继续学习的内容进行铺垫。
二、问题探究合作探究1.探究任务学习第2—5自然段,结合关键词语,说说你从哪里感受到了日月潭的美。
2.探究过程(1)学习第2自然段。
(2)小组合作:学习第3、4自然段。
(3)学习第5自然段。
3.探究活动(1)学习第2自然段。
①指名朗读第2自然段,数一数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写了什么,提取关键词。
预设1:这个自然段共有2句话。
预设2:第一句:湖水碧绿。
(出示日月潭的,理解“湖水碧绿”的意思)。
(板书:湖水碧绿)第二句:日潭、月潭。
(板书:日潭、月潭)②思考:为什么一边叫日潭?一边叫月潭?预设: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一面像圆圆的太阳,所以叫“日潭”,一面像弯弯的月亮,所以叫“月潭”。
③选出每一句的关键词,填写下面的表格:名字的来历第一句湖水碧绿第二句日潭、月潭引导:看表格中的关键词,回想这个自然段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日月潭》优秀教
案
1、认识“潭、湖”等15个生字,会写“名、胜”等9个字,会写“群山、树木”等9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4自然段。
3、理解“群山环绕”“隐隐约约”“披上轻纱”等词语的意思,感受日月潭的优美景色,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由衷赞美。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日月潭的优美景色。
难点积累优美的词句,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由衷赞美。
1、识写生字本课要求会认“潭、湖”等15个生字,会写“名、胜”等9个字。
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边读课文边识字,把识字与认识事物、朗读感悟有机地结合起来。
看图读词认生字:出示相关词语的同时出现相应的图片,通过多种形式读“日月潭、湖水、群山环绕、周围、树木茂盛、名胜古迹、中央、轻纱、童话、仙境、吸引、游客”等含有生字的词语,巩固生字。
利用形声字的特点来识记: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当中,“潭、湖、绕、盛、围、胜、境”均为形声字,可以引导学生用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识记字形,如:“加一加”的方法记住“湖、胜、围”;用“换一换”的方法学习“纱浇”“境—“风光秀丽”,再说说“日月潭美在哪里?”在
这一环节中,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想象画面,看课文插图理解“群山环绕”的意思;欣赏日月潭美丽的风景图片理解“树木茂盛”“名胜古迹”等词语的意思,再赏读课文,读出日月潭不同时间、不同天气情况的美,这一系列的“读、悟、赏、再读”,指导学生读出韵味,读出对日月潭由衷的赞叹,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
3、拓展,写日月潭之美。
“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是本单元的另一个语文要素。
在课堂的结尾处,我启发学生进行仿写训练:“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还有什么时候日月潭也会很美呢?”教师提供“傍晚、春天、秋天、下雪时……”等词语,仿照文中“蒙蒙细雨中日月潭”这一部分来写,降低了难度,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了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