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床病人的护理
卧床病人的护理要点

卧床病人的护理要点
卧床病人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护理要点,可以帮助提供适当的照顾和关怀:
体位调整:定期帮助病人改变体位,避免长时间固定在同一姿势。
这有助于减少压力溃疡和肌肉萎缩的风险。
褥疮预防:定期检查病人体表压力点,如脊椎、骨髓突出部位、大腿、脚踝等,并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和润滑。
必要时使用特殊褥疮预防装置。
皮肤护理:保持病人身体清洁,定期给予洗澡或擦拭,并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湿疹、皮肤发炎等问题。
饮食与营养:根据病人的状况和医嘱提供适宜的饮食。
确保提供充足的水分和营养,避免脱水和营养不良。
定期转动:卧床病人应定期转身,以避免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根据医嘱或护理计划,帮助病人进行定期转身。
呼吸护理:监测病人的呼吸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帮助病人进行深呼吸和翻身。
尿液与排便管理:定期检查病人的排尿和排便情况,保持清洁和干燥,避免尿液或粪便滞留,预防尿路感染和便秘。
预防血栓形成:采取措施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如使用抗凝剂、穿着弹性袜等。
同时,鼓励病人做一些适当的运动活动,如活动肢体、踝关节运动等。
心理支持:卧床病人可能会感到沮丧和孤独,提供心理
上的支持和陪伴,鼓励他们参与适当的活动,保持积极的心态。
定期观察和记录:记录病人的生命体征、食物摄入、排便排尿情况、疼痛情况和其他相关信息。
定期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卧床病人护理要点

卧床病人护理要点
卧床病人的护理要注意日常,饮食和康复等三个方面帮助病人恢复。
1、日常
病人由于身体原因长期卧床,为了防止长褥疮,需要经常帮助病人翻身,还要给病人拍背,防止痰液聚积出现窒息等。
还要保持个人卫生,被褥和衣物等勤洗勤换,保证皮肤干燥和清洁,可以预防细菌和病毒。
2、饮食
长期卧床不运动的病人应该食用一些清淡、营养均衡、容易消化且不刺激的食物,但是要注意少吃,避免消化不良,平时多喝水,维持正常代谢,否则容易便秘。
而且吃少盐的食物,不然容易出现高血压等病症。
3、康复
经常给不能活动的病人进行肌肉按摩,防止长期不运动导致肌肉萎缩。
也可以给病人读书读报,锻炼听力和记忆力,防止病人记忆力下降和语言功能退化。
除上述以外,还要注意多给病人进行心理疏导,让病人在住院期间感觉像在家里一样,给病人一个更温馨的环境,对病人的病情预后会起到非常有利的帮助。
卧床病人护理措施

卧床病人护理措施1.体位翻身:卧床病人因长时间保持同一体位,容易造成压疮或者肌肉萎缩等问题。
护理人员需要定期帮助病人进行体位翻身,一般每两小时翻身一次。
翻身时要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刺激到病人。
2.皮肤护理:卧床病人皮肤容易受到摩擦、压迫和潮湿等刺激,引起皮肤损伤。
护理人员应定期给病人进行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每天进行皮肤检查,若发现皮肤损伤,应及时处理。
3.营养饮食:卧床病人由于活动能力下降,排便和代谢能力变差,容易导致便秘和营养不良。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病人的需求合理安排饮食,并关注病人的摄食情况和体重变化。
同时,给予适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补充。
4.口腔护理:卧床病人由于咀嚼和吞咽功能下降,口腔卫生容易受到影响,导致口腔溃疡和口臭。
护理人员应每日给病人进行口腔护理,包括刷牙、清洁舌面、漱口等措施。
5.深静脉血栓预防:卧床病人长时间保持不动,血液循环差,容易引发深静脉血栓。
护理人员需定期帮助病人进行肢体活动,按摩下肢,同时给予药物预防,如低分子肝素。
6.心理护理:卧床病人由于长时间的疾病状态和限制,易产生焦虑、抑郁或情绪波动。
护理人员应与病人多沟通交流,给予关心和支持,并提供适当的心理干预措施。
7.尿液排泄护理:卧床病人尿液排泄功能减弱,易出现尿垫湿、泌尿感染等问题。
护理人员需要定期帮助病人排尿,留意尿液的量、颜色和异常情况。
8.床上活动:卧床病人容易出现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问题。
护理人员可以进行床上肢体运动活动,帮助病人保持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
9.床上换洗:卧床病人因无法独立行动,容易出现局部污染和皮肤感染。
护理人员需协助病人进行床上换洗,包括更换内衣、清洁皮肤、更换床单等措施。
10.床上封闭:卧床病人因疾病或手术后容易出现翻身摔坠等意外伤害。
护理人员可根据病人的情况进行床边封闭,确保病人的安全。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卧床病人护理措施,针对不同的病情和病人需求,还需综合考虑相应的护理措施和方法。
护理卧床病人护理措施

护理卧床病人护理措施介绍卧床是指病人因疾病、手术或其他原因而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
卧床病人在长时间的卧床期间,容易出现一系列的身体和心理问题,因此,对卧床病人进行科学的护理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护理卧床病人的常见措施,以便提供一个基本指南。
调整体位卧床病人需要定期调整体位,以避免长时间压迫同一部位而导致褥疮的发生。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调整体位的方法:•侧卧位:将病人的身体侧放,使一个侧面承受压力,然后定期翻转病人的体位,以避免压迫同一部位。
•仰卧位:将病人的背部平放在床上,然后垫上枕头或垫子以支撑头部和颈部,避免颈椎过度弯曲。
•俯卧位:适用于背部有小面积创伤或手术切口的卧床病人,可以减少创伤部位的压力。
•半坐位:病人呼吸困难或需要进食时,可以将床的背部升起,使病人处于半坐位,以减轻症状。
促进循环卧床病人容易导致循环系统问题,如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心血管功能下降。
以下措施可以帮助促进卧床病人的循环:•活动肢体:帮助病人进行主动和被动的肢体活动,如屈伸、转动、抬高等,以改善血液循环和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按摩:轻柔地按摩病人的肢体,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舒缓疼痛。
•空气垫:对于长期卧床的病人,可以使用专门的空气垫来减少压力和摩擦,以改善血液循环。
食物和液体摄入卧床病人可能出现进食和饮水困难的问题,因此,需要采取措施确保他们的充分营养和水分摄入。
•饮食:根据病人的病情和需求,提供易消化和富含营养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高脂肪食物。
•水分摄入:注意病人的口渴程度,鼓励病人饮水,并在需要时使用吸管或其他辅助工具。
监测生命体征对卧床病人进行生命体征监测是必要的,以及时发现任何不适和改变。
以下是常规的生命体征监测项目:•体温:定期测量病人的体温,看是否有体温升高或下降的情况。
•脉搏:观察病人的脉搏情况,检查是否有异常心率或节律。
•呼吸:记录病人的呼吸频率和深浅,观察是否有呼吸困难的情况。
•血压:定期测量病人的血压,观察是否有高血压或低血压的情况。
护理工作中的病人卧床护理要点

护理工作中的病人卧床护理要点在护理工作中,卧床病人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正确的护理方法不仅可以帮助病人恢复健康,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效果。
下面我将从十二个方面介绍护理工作中病人卧床护理的要点。
首先,要保持病人的卧床姿势正确。
病人卧床时,应该保持头部稍微高于身体的角度,这样有利于呼吸道通畅,减少呼吸困难。
同时,还要注意避免长时间一个姿势不动,定时帮助病人翻身,避免压疮的发生。
其次,要注意病人的饮食营养。
病人卧床期间消耗的能量相对较低,但营养需求并没有减少,护士要根据病人的身体状况和疾病情况,合理安排饮食,保证病人的营养摄入,并及时观察病人的饮食情况,注意饮食的安全和卫生。
另外,要保持病人的皮肤清洁和干燥。
病人长期卧床容易导致皮肤潮湿,容易滋生细菌并引发皮肤病,护士要经常帮助病人擦拭身体,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干燥,预防皮肤病的发生。
此外,要注意病人的精神状态。
长期卧床容易导致病人情绪低落,护士要及时和病人进行沟通,关心照顾病人的心理需求,提供心理支持,帮助病人保持乐观的心态,促进康复。
同时,要保持病人的环境整洁。
病人所处的环境应保持干净整洁,要经常清洁病人所用的床单被褥,保持空气清新。
护士还要注意室内通风,保持室温适宜,让病人感到舒适。
在进行护理工作时,要及时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
护士要定时测量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保障病人的安全。
另外,要注意病人的疼痛管理。
病人卧床后常常会出现疼痛不适,护士要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说,了解疼痛的程度和位置,及时给予止痛药物或采取其他疼痛缓解措施,帮助病人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要做好卧床病人的卫生护理。
护士要及时帮助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洗脸洗手、梳理头发等个人卫生,保持病人的清洁和整洁,避免细菌感染和交叉感染。
在护理工作中,卧床病人的营养补充也非常重要。
护士要根据病人的病情和身体需求,合理安排病人的饮食,确保病人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提高免疫力,促进康复。
卧床病人的护理方法

卧床病人的护理方法
卧床病人的护理是医院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卧床病人因为长时间不能进行身体活动,身体会逐渐变得虚弱,容易导致并发症。
以下是一些卧床病人护理方法的具体介绍。
1.保持卧床病人的卧位舒适:床垫和枕头要选择适当的硬度和高
度,使得病人躺着感觉舒适。
同时,要定时帮病人翻身,避免长时间压迫同一部位,防止压疮的发生。
2.定时更换卧位:卧床病人的护理要定时更换卧位,促进血液循
环,避免压迫引起的并发症。
通常每隔2-3小时就需要帮助病人翻身一次。
3.注意卫生清洁:卧床病人因为长时间不能活动,容易导致皮肤
感染和泌尿道感染等问题,所以要注意定时帮病人擦洗身体,包括面部、口腔和外生殖器等部位,保持清洁干燥。
4.饮食营养:卧床病人由于长时间不能进行身体活动,身体消耗
较少,容易导致身体营养不良,所以要给予足够的饮食营养,如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可以配合口服或静脉输液的方式给予营养支持。
5.心理疏导:卧床病人长期处于单调的生活状态中,容易导致精
神抑郁,护理人员需要给予病人充分的心理疏导,如与病人交流、提供音乐、阅读等形式的娱乐活动。
6.预防血栓形成:长期卧床容易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增加血栓的
风险,需要采取预防措施,如给予抗凝治疗、进行足部按摩、穿戴弹力袜等。
7.定期检查生命体征:卧床病人需要定期检查生命体征,包括体
温、脉搏、呼吸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卧床病人护理措施

卧床病人护理措施引言卧床是指病人因各种原因无法独立起床活动,需长时间保持卧床状态。
卧床病人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能够有效地预防低血压、肌肉萎缩、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针对卧床病人的护理措施,包括翻身、皮肤护理、营养摄入等方面。
1. 翻身翻身是卧床病人护理中的重要环节,可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肌肉和关节僵硬,避免压力溃疡的发生。
具体翻身措施如下:•定时翻身: 将病人的身体从一侧翻转至另一侧,每2个小时进行一次翻身。
在翻身的过程中,要确保病人的身体保持平稳,避免剧烈晃动。
•使用辅助工具: 可以利用床单、护理垫等辅助工具协助翻身,减轻护理者的劳动负担,并提高病人的舒适度。
•观察病人反应: 在翻身的过程中,要时刻观察病人的反应,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翻身动作并向医生报告。
2. 皮肤护理长期卧床容易导致皮肤问题,如压疮、皮肤干燥等。
为了预防和处理这些问题,需要进行适当的皮肤护理措施:•保持皮肤清洁: 每天使用温水和无刺激性的皂液或清洁液清洗病人的皮肤,特别是易受压的部位。
洗完后要轻轻拍干,避免搓揉皮肤。
•保持皮肤湿润: 使用润肤霜或护肤油等保湿产品,帮助保持皮肤的水分和弹性。
对于特定部位容易干燥的病人,可以使用特殊的防护霜。
•定期按摩: 可以使用温和的按摩手法,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皮肤压力,并减少肌肉僵硬的发生。
3. 营养摄入卧床病人的能量消耗相对较低,但仍需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以促进康复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合理饮食搭配: 确保提供均衡的饮食,包括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以及维生素和矿物质。
应避免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以免导致肥胖或血糖波动。
•增加蛋白质摄入: 蛋白质是维持肌肉和皮肤健康的重要成分,卧床病人应适量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如鱼类、肉类、豆类等。
•定时进食: 尽量按照固定的饮食时间和量进行进食,避免大量进食或过度暴饮暴食。
4. 精神护理卧床病人容易感到孤独、焦虑和无聊,这对康复进程会产生负面影响。
卧床病人护理常识

卧床病人护理常识在医疗过程中,卧床病人的护理至关重要。
卧床病人包括因手术、疾病或其他原因而需要长期卧床的患者。
正确的护理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下面将介绍一些卧床病人护理的常识和方法。
卧床病人护理的重要性卧床病人由于长时间处于卧床状态,易造成身体功能下降、血液循环不畅、肌肉萎缩等问题。
若不及时进行正确的护理,可能会引发压疮、肺炎、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康复,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卧床病人护理至关重要。
卧床病人护理的要点定期翻身卧床病人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易导致身体局部压力过大,造成压疮。
因此,护理人员应定期帮助病人翻身,保持皮肤的血液循环和呼吸机能。
注意饮食卧床病人常常胃口不佳,容易出现营养不良。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提供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保证患者的营养需求。
保持清洁卧床病人容易出现排泄问题,护理人员应及时更换尿布、清洁身体,预防感染发生。
此外,也应保持环境清洁,避免细菌滋生。
预防血栓卧床病人长期不活动,易引发下肢静脉血栓。
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进行被褥的活动,预防血栓的形成。
注意精神护理长期卧床容易导致病人情绪低落、孤独感增加。
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心理支持,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卧床病人护理的注意事项1.不要使用过软或过硬的床垫,以免造成姿势不良或者皮肤受压。
2.睡前可以适度活动患者关节,促进血液循环。
3.避免给患者做剧烈的体位改变,应缓慢、柔和地进行。
4.定时帮助患者排便,避免便秘的发生。
5.患者长时间卧床时应给予适量的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结语卧床病人护理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护理人员有耐心、细心和爱心。
只有正确护理好卧床病人,患者才能更快康复,重返健康的生活。
希望本文介绍的卧床病人护理常识对大家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卧床病人的护理
对一些患慢性疾病或瘫痪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常需长期卧床,对这些病卧床病人的护理除一般护理外,还有其特殊的要求,其护理要点如下:
建立舒适的家庭养护环境
1、长期臣卧床病人的居室一定要清洁,整齐,并适当装饰得淡雅,可摆设一些花卉盆景,增中生机,给患者经生命和活力的启迪,以增强其与疾病斗争的信心和勇气。
2,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宜阳光充足。
3,室温应保持在18~20℃之间,湿度以50%~60%为宜。
4,居室应保持安静,避免噪音。
长时间处于90分贝以上噪音环境中会使患者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失眠等症状,不利身体的康复。
可适当给患者听一些悦耳动听的轻音乐,有助于治疗。
做好卧床病人的日常护理
一、保持床铺平整、清洁、衣服干净舒适
1、病人的被褥要常晒,床单、被套枕套等床上用具经常更换、清洗。
2、大小便失禁者宜在身下横铺一块4.5X2尺大小的塑料布或橡皮单,上面再铺一层床单或薄棉垫,以免沤湿皮肤。
3、床铺每日清整2~3次,保持平整、干净、无皱褶;尿湿的床单随时更换。
4、患者衣着要宽大柔软,贴身内衣经纯棉织口最佳,领扣、腰带要宽松易解、不影响呼吸。
二、搞好患者的个人卫生
1、每天早晚帮助患者做好洗脸、洗手、刷牙、梳头、洗脚及清洗外阴等事情。
2、保持口腔清洁。
协助患者饭后漱口,早晚刷牙或用漱口液漱口;有假牙的患者,饭后或睡前应将假牙取出,清洁干净后浸泡于清水中。
3、每1~2周为病人洗头1次,保持皮肤清洁,冬季7~10天为病人擦浴1次,夏季则视邮汗情况每日至少1次。
洗头或擦浴时要调节好室温,一般在21~24℃之间为宜,以防患者受凉。
三、做好床上喂饭和饮水护理
1对卧床不能自理者做好床上喂饭工作,护理者喂饭前要洗净双手,病人最好取坐
位或半坐位,对俯卧或平卧者应使其头部转向一侧。
以免食物呛入气管。
喂饭宜慢,喂汤时忌从嘴正中直倒,宜从唇边缓倒入。
2协助病人饮水。
可用汤匙喂水,还可用一次性使用的塑料饮水管。
加强心理护理
1长期卧床的病人,由于疾病的折磨,会产生各种不良情绪,心理压力大,甚至沮丧厌世,家属应多体贴、多理解,劝慰和开导病人,使其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培养稳定、乐观的情绪。
2通过听音乐、戏曲,看电视,读报纸,陪患者聊天等方式分散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注意力,以调整患者的情绪。
预防并发症
长期卧床病人易并发坠积性肺炎、褥疮和泌尿系感染,护理上应注意:1应经常协助病人变换体位,避免局部受压,每1~2小时翻身按摩1次,翻身时动作要轻柔,切忌拖拉。
翻身后可用50%酒精对骨突处或经常受压处涂抹按摩,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和床铺平整、洁净以防止褥疮的发生。
2勤翻身并于翻身时轻拍病人背部以利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对呕吐物或痰多患者,应将其头侧向一边,并及时将呕吐物或分泌特清除干净,以防阻塞气道,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3经常帮助患者清洗会阴部,保持清洁,并鼓励病人多饮水,多排尿以防止尿路感染。
注意饮食护理
长期卧床的患者身体抵抗务差,应在饮食方面加强劳营养,宜给予营养价值高,易消化的高蛋白饮食,如牛奶、鸡蛋、瘦肉、鱼类等,多食含钾丰富的蔬菜和水果,如香蕉、桔子、绿叶蔬菜等。
保持大便通畅
长期卧床的患者极易出现便秘,要多食富含粗纤维的蔬菜和水果;每日早饭前半小时空腹喝一杯温开水,蜂蜜水或淡盐水;每日可做腹部按摩,轻揉下腹部;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两天以上不排便时,应酌用润肠通便药促其排便。
加强肢体功能锻炼
长期卧床病人要防止肌肉废用性萎缩,家属应帮助其进行功能锻炼,每日对全身肢
体进行按摩,手法要轻柔。
有些患有慢性疾病的病人,骨折后的病人,以及因脑中风、脑外伤而造成偏瘫的病人,在经过医院的一段时间治疗回到家后只能卧床休息,因此使身体的重量长期压迫某处组织,使该处的皮肤,皮下组织长期得不到动脉血液的供给,而导致组织缺血,肿胀,破溃,坏死等一系列变化,医学上就称为褥疮。
所以,对久病卧床不起的病人,特别是老人,就应该特别注意一些几点。
首先,病人要经常翻身,以减轻局部组织的受压;对于不能自己翻身的病人,家人要协助其定时翻身,以预防褥疮的发生。
由于卧床时间太长,会引起排痰不畅,以及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所以,病人要经常不断地变换体位。
这里,附带给大家讲一讲病人经常采用的体位有哪一些,主要有仰卧位,侧卧位,半坐位,端坐位,俯卧位,头低脚高位,头高脚低位,膝胸卧位等等八种。
不同的体位有不同的作用。
像发生了坠积性肺炎的病人,可以采取头低脚高位,以利于肺内分泌物的引流;如出现了臀部的褥疮,可以采取俯卧位或者侧卧位。
另外,要保持床铺的平整、松软,床单的干燥,皮肤的清洁,最好能够每天用温水擦浴局部组织,使局部皮肤血液运输能得到改善。
室内要定期开窗换气,以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
床上的温度也应该注意不要太冷或者太热,特别要预防热水袋的烫伤。
在帮助病人翻身、按摩、床上使用便器时,要注意不要推、拖、拉,以免损伤局部的皮肤,因为皮肤损伤后不容易愈合,容易诱发褥疮。
最后,还要保证病人全身营养的供给。
由于这种长期卧床的病人,需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等营养的食物,尤其是蛋白质的补充更为重要,因为它是组织生长,修复所必需的营养。
要注意一点的是,由于病人长期卧床,活动量小,肠蠕动减少,很容易引起便秘,所以,在补充营养的同时,要注意粗纤维食物的补充。
如果病人不慎患了褥疮,就要上医院换药治疗,或者遵照换药原则,在家里应用无菌技术以及各种药物进行换药,以促进褥疮的早日康复。
怎样做好病人的日常护理长期卧床的病人应该注意个人的清洁卫生,这其中包括有口腔、皮肤、头发等方面的清洁护理,下面详细介绍一下。
在经过医院的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有些患有慢性疾病的病人,如糖尿病、血液病、肿瘤等,骨折后的病人,以及因脑中风、脑外伤而造成偏瘫的病人,就可以回到家中进行康复期治疗了。
这些病人由于大部分都不能起床活动,而只能卧床休息,因此使身体的重量长期压迫某处组织,使该处的皮肤,皮下组织长期得不到动脉血液的供给,而导致组织缺血,肿胀,破溃,坏死等一系列变化,医学上就称为褥疮。
所以,对久病卧床不起的病人,特别是老人,就应该特别注意一些几点。
首先,病人要经常翻身,以减轻局部组织的受压;对于不能自己翻身的病人,家人要协助其定时翻身,以预防褥疮的发生。
由于卧床时间太长,会引起排痰不畅,以及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所以,病人要经常不断地变换体位。
这里,附带给大家讲一讲病人经常采用的体位有哪一些,主要有仰卧位,侧卧位,半坐位,端坐位,俯卧位,头低脚高位,头高脚低位,膝胸卧位等等八种。
不同的体位有不同的作用。
像发生了坠积性肺炎的病人,可以采取头低脚高位,以利于肺内分泌物的引流;如出现了臀部的褥疮,可以采取俯卧位或者侧卧位。
另外,要保持床铺的平整、松软,床单的干燥,皮肤的清洁,最好能够每天用温水擦浴局部组织,使局部皮肤血液运输能得到改善。
室内要定期开窗换气,以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
床上的温度也应该注意不要太冷或者太热,特别要预防热水袋的烫伤。
在帮助病人翻身、按摩、床上使用便器时,要注意不要推、拖、拉,以免损伤局部的皮肤,因为皮肤损伤后不容易愈合,容易诱发褥疮。
最后,还要保证病人全身营养的供给。
由于这种长期卧床的病人,需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等营养的食物,尤其是蛋白质的补充更为重要,因为它是组织生长,修复所必需的营养。
要注意一点的是,由于病人长期卧床,活动量小,肠蠕动减少,很容易引起便秘,所以,在补充营养的同时,要注意粗纤维食物的补充。
如果病人不慎患了褥疮,就要上医院换药治疗,或者遵照换药原则,在家里应用无菌技术以及各种药物进行换药,以促进褥疮的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