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数据共享工程通用标准培训
材料科学数据共享工程技术标准

材料科学数据共享工程技术标准材料科学数据元目录Data Element Dictionary in Materials Science(草案大纲)(本稿完成日期:2009年10月)2009-10发布材料科学数据共享标准规范课题组材料科学数据元目录1、引言材料科学数据共享网是“物理上合理分布,逻辑上高度统一”的资源共享服务系统,其中涉及到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等多个数据数据资源共享节点的主体数据库的构建与共享。
数据元则是共享资源在共享网层面上实现数据的一致性表达、交换和共享的基础。
制定本标准目的在于确立面向材料科学数据共享活动的数据元标准化的基本原则与方法,指导材料科学数据共享网各建设单位规范数据元的定义、命名、著录、管理等各个环节,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的材料领域数据元资源库,供本领域科学数据共享的建设与实施使用。
数据元的标准化对于材料领域科学数据共享建设与运行过程中数据的交换、共享具有重要的意义。
数据元标识、描述与表达的规范化和通用性,保证了相同概念的数据元在语义上无歧义理解,将提高数据在组织、生产、交换和共享的效率和质量,并推动和促进材料科学数据的集成与共享。
本标准遵循《科学数据共享工程技术标准-数据元标准化的基本原则与方法》(SDS/T 2132—2004),在《科学数据共享工程技术标准-公共数据元目录》(SDS/T 2131—2004)的基础上,参照相关标准和规范,结合材料领域各种类型科学数据库以及数据交换对数据元标准化的需要,提出了材料科学数据共享工程中涉及到的数据元的内容及其表达。
2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材料科学数据共享工程中涉及到的数据元的内容及其表达,适用于材料科学数据共享工程中的数据采集、加工、处理、交换和共享过程,用于指导材料领域科学数据共享工程各建设单位研究和制定数据元目录使用。
3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科学数据共享fair原则

科学数据共享fair原则
科学数据共享fair原则是指在科学研究中,将数据以公平、可访问、互操作和可重复使用的方式共享给其他研究团体和个人。
这个原则被认为是现代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准则之一,因为它有助于推动科学进步并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率和可信度。
公平性指的是数据共享应该在不歧视任何人或组织的前提下进行,任何人都有权访问并使用这些数据。
这意味着数据共享应该遵循一些通用的数据规范和格式,以确保数据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
可访问性指的是数据共享应该方便易用,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或其他方式轻松访问这些数据。
这个原则实现的主要手段是创建一个可靠的数据存储和管理系统,确保数据能够及时更新和维护。
互操作性指的是数据共享应该以一种标准化的格式进行,这样它们可以与其他数据集和工具进行交互和整合。
这个原则的实现需要一些标准化的数据模式和元数据格式。
可重复性指的是数据应该是可重复使用的,任何人都能够使用相同的数据和方法来重复研究结果。
这个原则的实现需要公开数据的来源、方法和处理过程,以便其他人可以轻松地重复并验证研究结果。
科学数据共享fair原则旨在促进跨学科研究的发展和科学知识的共享,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快地发现新的知识和发现,并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
因此,在进行科学研究时,科学家们应该遵守科学数据共享fair原则,以确保研究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 1 -。
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的通用方案

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的通用方案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加强数据治理,依法依规促进数据高效共享和有序开发利用,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确保各类数据和个人信息安全。
(一)创新数据管理机制。
强化政府部门数据管理职责,明确数据归集、共享、开放、应用、安全、存储、归档等责任,形成推动数据开放共享的高效运行机制。
优化完善各类基础数据库、业务资源数据库和相关专题库,加快构建标准统一、布局合理、管理协同、安全可靠的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
加强对政务数据、公共数据和社会数据的统筹管理,全面提升数据共享服务、资源汇聚、安全保障等一体化水平。
加强数据治理和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确保政务数据真实、准确、完整。
建立健全数据质量管理机制,完善数据治理标准规范,制定数据分类分级标准,提升数据治理水平和管理能力。
(二)深化数据高效共享。
充分发挥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作用,提升数据共享统筹协调力度和服务管理水平。
建立全国标准统一、动态管理的政务数据目录,实行“一数一源一标准”,实现数据资源清单化管理。
充分发挥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的数据共享枢纽作用,持续提升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支撑保障能力,实现政府信息系统与党委、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等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和数据按需共享。
有序推进国务院部门垂直管理业务系统与地方数据平台、业务系统数据双向共享。
以应用场景为牵引,建立健全政务数据供需对接机制,推动数据精准高效共享,大力提升数据共享的实效性。
(三)促进数据有序开发利用。
编制公共数据开放目录及相关责任清单,构建统一规范、互联互通、安全可控的国家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分类分级开放公共数据,有序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提升各行业各领域运用公共数据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推进社会数据“统采共用”,实现数据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共享共用,提升数据资源使用效益。
推进公共数据、社会数据融合应用,促进数据流通利用。
附、构建智能集约的平台支撑体系强化安全可信的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充分利用现有政务信息平台,整合构建结构合理、智能集约的平台支撑体系,适度超前布局相关新型基础设施,全面夯实数字政府建设根基。
数据共享标准

数据共享标准首先,数据共享标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的规模和种类日益增多,各个行业和领域的数据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交叉和关联。
如果各个单位和组织在数据共享方面各自为政,将会导致数据孤岛现象,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资源,也阻碍了数据的流动和应用。
而数据共享标准的制定可以有效地规范数据的格式、内容、接口等要素,使得数据共享变得更加高效、便捷和安全,从而推动各行业的信息化进程。
其次,制定数据共享标准的原则应当遵循科学、公正、开放和普适的原则。
科学性意味着标准的制定应当基于科学的理论和技术,符合实际应用的需要;公正性意味着标准的制定应当充分考虑各方利益,不偏袒任何一方;开放性意味着标准的制定应当尊重多元化和多样性,充分吸纳各方的意见和建议;普适性意味着标准的制定应当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适应性,不受特定地域、行业和组织的限制。
最后,实施数据共享标准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首先,政府应当加强对数据共享标准的引导和监管,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为标准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其次,企业和组织应当积极响应,根据标准的要求进行数据整合和共享,提高数据利用效率;再次,技术人员应当加强对数据共享标准的研究和应用,不断完善数据共享的技术手段和工具;最后,用户和公众应当增强对数据共享标准的认识和支持,积极参与到数据共享的实践中来,推动数据共享标准的落地和实施。
综上所述,数据共享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推动信息化进程、促进资源整合和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数据共享标准的重要性,遵循科学、公正、开放和普适的原则,共同努力推动数据共享标准的实施,为构建开放、共享、共赢的信息化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能够对相关领域的从业者和研究者有所启发,促进数据共享标准的不断完善和提高。
建立中医药科学数据共享标准的探讨

140C hi nese J our nal of I nf or m at i on on T C M M a y2008V ol.15Suppl.建立中医药科学数据共享标准的探讨贾李蓉,刘丽红,田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100700)关键词:中医药数据库;资源共享;信息标准化中图分类号:R2-05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5-5304(2008)S05-0140-02“医药卫生科学数据管理和共享服务系统”是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科学数据共享的重大项目,由4个主管部门联合推荐,六大科研院所联合申报,2003年在科技部立项,2004年4月正式启动。
总体目标是建立一个物理上分布、逻辑上高度统一的医药卫生科学数据管理与共享服务系统,为政府卫生决策、科技创新、医疗保健、人才培养、百姓健康和企业发展提供数据共享和信息服务。
“中医药科学数据中心”是“医药科学数据管理和共享服务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中心围绕构建国家科学数据管理与共享服务体系、制定完善科学数据共享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增强中医药科学数据资源积累、促进中医药科学数据增值的整合体系的目标,坚持“统一领导,统筹规划,统一标准”的指导方针,以中医药资源的规划为出发点,将资源的组织、分析、获取、调度、整合和共享服务工作贯彻工程建设始末。
系统建设,标准先行。
信息标准化需要全社会的广泛重视,尤其是标准的使用者——信息系统开发商的支持与参与。
众所周知,信息标准是任何信息系统建设和运行的前提条件,没有信息标准化,不但软件产品的大范围推广很困难,而且会由于信息无法共享而终遭淘汰。
所以,信息标准的研发是中医药学信息共享的首要条件。
1科学数据共享标准1.1建立科学数据共享标准的必要性科学数据共享工程是一项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科学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它涉及到众多学科领域的科学工程、科研项目的数据成果,涉及到各个专业部门、地区和行业通过多年的科学调查、观测、探测和生产活动所积累的海量科学数据。
科学数据共享工程

科学数据共享工程约定数据共享元目录要点科学数据共享工程技术标准SDS/T 2131―2004公用数据元目录Common data elements directory(征求意见稿)(本稿完成日期:2005年8月)__-__-__发布__-__-__实施约定数据共享元目录要点约定数据共享元目录要点SDS/T 2131-2004目次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数据元表达格式........................................................................2 5 数据元值的表示方法....................................................................25.1 数据类型表示法.......................................................................25.2 字符长度表示法.......................................................................25.3 应用示例.............................................................................3 6 数据元分组............................................................................36.1 数据元分组...........................................................................36.2 数据元标识符的分配...................................................................47 数据元目录............................................................................47.1 机构、人员类数据元..................................................................47.2 地理位置、空间、几何图形类数据元..................................................137.3 日期、时间、期限类数据元..........................................................177.4 金额、数量、比率、计量单位类数据元................................................237.5 仪器、设备、物品类数据元..........................................................267.6 数据资源生成、管理、应用类数据元..................................................287.7 (备用)...........................................................................437.8 (备用)...........................................................................437.9 其他数据元........................................................................438数据元维护与管理....................................................................459 数据元索引..........................................................................459.1 按数据元内部标识符顺序索引.........................................................459.2 按数据元名称汉语拼音顺序索引.......................................................48I约定数据共享元目录要点SDS/T 2131-2004前言近年来,通过一系列科技计划和科研活动,我国各学科领域都积累了相当数量的科学数据。
国家科学数据共享工程技术标准

国家科学数据共享工程技术标准XXXXXX—2005国家科学数据中心建设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二〇〇五年八月前言制定本规范诣在指导国家科学数据中心的建设,以满足科学数据共享工程技术平台总体设计的要求,确保各国家科学数据中心之间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并满足面向用户提供数据服务的基本技术要求。
本规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基础研究司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规范起草工作由中国地质科学院信息中心牵头,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国家信息中心、中国测绘科学院四维公司、北京理工大学信息安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华仪公司等单位参加。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李晓波、戴爱德、徐枫、张子平、王国复、宦茂盛、徐宝龙、朱新周、胡昌振、许承东、常青、曹存根等。
I目次前言 (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缩写词 (2)5总体要求 (3)5.1总体要求 (3)5.2建设原则 (3)5.3总体结构与运行服务模式 (4)6技术平台 (4)6.1互联网接入环境 (4)6.2局域网基本环境 (5)6.3网络服务器与存储设备 (5)6.4数据库平台 (5)6.5数据服务基础平台 (5)6.6信息安全设施 (6)6.7机房及电源设备 (6)7数据资源 (6)7.1科学数据资源的调查与规划 (6)7.2科学数据的汇集与处理 (6)7.3科学数据的存储与运行维护 (7)7.4科学数据产品的加工 (7)7.5科学数据的质量保证 (8)7.6科学数据的元数据 (9)8数据共享与服务 (9)8.1数据共享的分级分类 (9)8.2目录服务 (9)8.3内容服务 (10)8.4功能服务 (10)9信息安全 (10)9.1基础设施安全 (10)9.2软件安全 (11)9.3数据安全 (11)9.4非技术防护措施 (11)1国家科学数据共享工程技术标准XXXXXX—2005国家科学数据中心建设技术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国家科学数据中心建设的原则、内容、程序、技术措施、信息安全等要求,适用于参加国家科学数据共享工程的各类国家科学数据中心建设试点。
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

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智慧工地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将传统的建设工地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实现工地现场作业的智能化、数字化和信息化管理的工地。
为了推动智慧工地的建设,制定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是必不可少的。
一、工地建设的智能化要求1.智能化设备和系统的应用:智慧工地需要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高新技术,实现工地设备和系统的智能化监控和管理。
例如,使用无人机进行工地巡检、安全监控,使用传感器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工地环境的监测与分析。
2.数据集成和共享:工地各项数据要实现信息共享,实时传输和统一管理。
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将工地各个环节的数据进行集成,方便工地管理人员实时查看和分析。
实现数据共享,可以提高工地的运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3.智慧决策支持系统:建立基于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能够根据工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
例如,通过对建筑工程进度和质量数据的分析,可以预测工程的风险和延期情况,提前采取相应措施。
二、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的制定原则1.科学性和先进性: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应基于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先进的技术发展趋势,保持与时俱进。
2.适用性和通用性: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应适用于不同类型、规模和阶段的工地建设,具有通用性和灵活性。
3.标准化和规范化: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要符合国家和行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要求,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可靠性和工程质量的可控性。
三、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的内容1.智能化设备和系统标准:包括智能监控设备、无人机、传感器等在工地中的应用要求和规范,以及设备与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集成标准。
2.数据集成和共享标准:包括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和处理的标准,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标准,以及数据共享和开放的标准。
3.智慧决策支持系统标准:包括数据分析和挖掘的算法和方法标准,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标准。
四、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的推广和应用1.加强宣传和培训:通过宣传智慧工地建设的好处和成果,提高工地管理者和从业人员的认识和参与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8/6
19
分类依据(2)
• 以科学数据共享工程的规划为依托 • 充分考虑各个数据共享中心的分类编码 • 结合学科分类标准、行业分类标准
2020/8/6
20
分类编码标准的应用
• 该标准只适用于数据集的分类,并将分类结果 组织形成数据目录。该标准不适用于数据库的 改造,数据项的改造,数据项内容的代码填写 等。
”、“省级森林资源数据”等小类,可以根据
查阅数据集的具体内容,得出应该属于哪个小
类。如,这个数据集是全国范围内的森林资源 概况,则最后的类就是“农业科学—林业科学 —森林资源数据—全国森林资源数据”,具体 编码为:AF1112。
2020/8/6
27
示例二:农业科学数据中心的“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评价数据库 ”
• 分别对每个试点的分类作 相应的Crosswalk,实现 标准之间的映射;
• 试点已有的标引结果可以 通过软件直接映射。
2020/8/6
7
一、编制背景
2020/8/6
8
背景
• 海量科学数据的共享需求
• 海量科学数据需要有序组织、管理
• 科学数据共享工程门户网站需要按照分类来组 织数据目录
• 数据用户需要从分类编码中查询数据
第1位 第2位
门类 亚门类 字母码 字母码
第3位 第4位
大类 数字码
第5位 第6位
中类 数字码
2020/8/6
17
三、标准内容要点解析
2020/8/6
18
分类依据(1)
• 遵循“数据分类与编码基本原则与方法”标准 • 数据分类的基本单元(或者说分类的对象)是
数据集
• 保证高层数据分类统一,低层数据分类由各单 位自行研制
• 通过分析该数据集的内容,应该属于“农业科 学—农业科学数据—作物科学-主要农作物种质 资源评价数据”,则具体编码为:AS1211。
2020/8/6
28
示例三:农业科学数据中心的“中 国湖泊数据库”
• 通过分析该数据集的内容,发现其既可以属于 “农业科学—农业科学数据—水产科学”(编 码为:AS2113),又可以属于“资源环境科学 —水文水资源科学—水资源—水资源调查”( 编码为:RH1211)。因此,可以采用组配的 方式,将这两个类目的代码,全部标注在这个 数据集上。
2020/8/6
9
解决的问题
• 多学科、跨行业部门科学数据的分类 • 分类编码如何应用 • 如何支持网络信息化的数据集分类和共享 • 与已有科学数据共享工程中诸多试点的分类标
准之间如何交互
2020/8/6
10
二、标准总体结构
2020/8/6
11
• 1 范围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术语和定义 • 4 分类原则 • 5 分类方法 • 6 编码规则 • 7 分类编码的使用 • 8 分类代码表
• 把用数据中心分类编码标准标引的结果集,直 接导入到以科学数据分类编码标准为依据的标 引结果集中。
2020/8/6
25
四、标准的使用
2020/8/6
26
示例一:林业科学数据中心的“森 林资源概况表”数据集
• 通过分析该数据集的内容,应该属于“农业科 学—林业科学—森林资源数据”,在“森林资 源数据”这个大类下,有“全国森林资源数据
代码
11 12 13 14 15 ……
15
中类
门类 亚门 大类 中类 类
海洋自然资源
资源 环境 科学
海洋 科学
海洋生物资源 海洋 资源 大洋矿产资源
海水化学资源
……
2020/8/6
代码
11 12 13 14 ……
总代码
RS1111 RS1112 RS1113 RS1114 ……
16
编码规则
• 门类、亚门类各为1位英文字母码,大类、中类各2位 数字码。采用线分类按门类、亚门类、大类、中类的 从属关系顺序编码。
2020/8/6
4
分类类目释义
• 6 大 门 类 、 31 亚 门 类 、 234 大 类 和 1008 中 类 , 共1279条类目的释义
2020/8/6
5
电子词典
2020/8/6
• 主要功能
– 分类类目的管理 – 分类类目的查询 – 数据集标引 – 分类映射 – ……
6
转换实例——mapping机制
2020/8/6
21
分类编码标准的维护
• 随着科学数据共享工程的不断推进,该分类编 码标准必定会不断扩展和修订。
• 这种扩展必须是在遵从“数据分类与编码基本 原则与方法”的基础上的扩充。
2020/8/6
22
数据集的分类标引
• 分类标引的对象是数据集 • 分类标引是在数据集外部进行的 • 分类标引的最终结果是标引结果集(数据库)
代码 F R A T H C
2020/8/6
13
亚门类(资源环境科学为例)
亚门类
资 气象气候 源 水文水资源 环 海洋 境 地矿与土地资源科学
……
代码 W H S L ……
2020/8/6
14
大类
门类
资源环境 科学
亚门 类
海洋 科学
大类
海洋资源 海洋经济 海洋环境 海洋生态 海洋灾害 ……
2020/8/6
标准目次
•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科学数据共享 工程分类编码标准的使用实例
•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与科学 数据共享工程中试点单位的分类标 准之间的映射
•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科学数据共享 工程数据分类编码标准XML文件
2020/8/6
12
门类
门类 基础科学 资源环境科学 农业科学 工程技术科学 医药卫生科学 区域与综合领域
科学数据共享工程通用标准培训
主要内容
一. 编制背景 二. 标准总体结构 三. 标准内容要点解析 四. 标准使用
2020/8/6
2
简介
2020/8/6
3
科学数据分类与编码方案
• 1 范围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术语和定义 • 4 分类原则 • 5 分类方法 • 6 编码规则 • 7 分类与编码的使用 • 8 分类代码表
2020/8/6
பைடு நூலகம்29
示例四:医药卫生科学数据集使用范 例
序号
数据集名称
1 病原细菌数据集 2 单基因遗传病数据集 3 脑干图像数据集 4 最新国际心血管病临床试验 5 数字人脑图片数据集 6 卫生经济学数据
2020/8/6
23
标引过程中组配方法的应用
• 在分类标引时,针对数据集的内容,从类目中 找出与数据集内容相对应的各个类目,用它们 的编码组配表达所标引的数据集内容。
2020/8/6
24
标准的映射及标引结果集的转换
• 把各个数据中心采用的分类编码标准中的类目 和科学数据分类编码标准中的类目对应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