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抄表设备技术规范-说明

合集下载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集团公司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集中器技术规范标准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集团公司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集中器技术规范标准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集中器技术规范前言按照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实现电能计量“标准化、电子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战略目标要求,参考国家和行业标准,结合公司目前和未来的应用需求,对2008年颁布的《营销自动化系列标准》进行了修订,形成计量自动化终端系列标准。

本系列标准包括《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负荷管理终端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负荷管理终端检验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配变监测计量终端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配变监测计量终端检验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集中器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集中器检验技术规范》、《中国南网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采集器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采集器检验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检验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公司计量自动化终端外形结构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计量自动化终端上行通信规约》等12个标准。

本标准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集中器检验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公司计量自动化终端外形结构规范》,对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集中器外形结构、技术要求和检验验收等规则做出了规定,是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集中器招标采购、检验验收及质量监督等工作的技术依据。

自本标准生效之日起,2008年颁布的《营销自动化系统低压集抄集中器技术条件》即行废止。

本标准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市场营销部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市场营销部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肖勇、郑龙、石少青、党三磊、陈锐民、危阜胜、陈蔚文。

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采集器技术规范(条文解释)

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采集器技术规范(条文解释)
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 采集器技术规范 条文解释 (广东电网公司)

1 2 3

范围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术语和定义 ..............................................................................................................................................1 3.1 集中器 ..................................................................................................................................................1 3.2 采集器 ..................................................................................................................................................1 3.3 手持设备 ..............................................................................................................................................1 4 技术要求 ..................................................................................................................................................2 4.1 环境条件 ...........................................................................................................................................2 4.2 机械影响 ...........................................................................................................................................2 4.3 工作电源 ...........................................................................................................................................2 4.4 外观结构 ...........................................................................................................................................3 4.5 绝缘性能要求 ...................................................................................................................................3 4.6 数据传输信道 ...................................................................................................................................3 4.7 功能要求 ...........................................................................................................................................6 4.8 电磁兼容性要求 ...............................................................................................................................7 4.9 可靠性指标 .......................................................................................................................................8 4.10 包装要求 ...........................................................................................................................................8 5 检验规则 ..................................................................................................................................................8 5.1 检验分类 ...........................................................................................................................................8 5.2 全性能试验 .......................................................................................................................................8 5.3 到货抽检 ...........................................................................................................................................8 5.4 到货验收 ...........................................................................................................................................9 5.5 结果处理 ...........................................................................................................................................9 5.4 检验项目 ...........................................................................................................................................9

集中抄表终端(集中器、采集器)装拆及验收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修订)

集中抄表终端(集中器、采集器)装拆及验收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修订)

ICS Q/GDW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GDW/ZY 1020—2013集中抄表终端(集中器、采集器)装拆标准化作业指导书2013 - 05 - 31发布2013 - 06 - 01实施目次前言 (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作业前准备 (2)4.1 劳动组织及人员要求 (2)4.2 准备工作安排 (3)4.3 材料和备品、备件 (3)4.4 工器具和仪器仪表 (4)4.5 技术资料 (5)4.6 危险点分析及预防控制措施 (5)4.7 接线图 (6)5 工作流程图 (6)6 工作程序与作业规范 (7)7 报告和记录 (18)附录A (资料性附录) (19)附录B (资料性附录) (21)前言本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是规范集中抄表终端(集中器、采集器)装拆标准化作业而制定。

制定本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提高集中抄表终端(集中器、采集器)安装、更换、拆除工作质量,降低作业风险。

本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由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参加起草单位:浙江省电力公司、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本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主要起草人:李国平、王华文、杜蜀薇、杜新纲、葛得辉、彭楚宁、黄吉涛、徐淦荣、李熊、张鹏。

集中抄表终端(集中器、采集器)装拆标准化作业指导书1 范围本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规定了集中抄表终端(集中器、采集器)装拆的作业前准备工作、工作流程图、工作程序与作业规范、报告和记录等。

本标准化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集中抄表终端(集中器、采集器)的现场安装、拆除、更换作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169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CECS 89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L/T 825 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接线规则DL/T 645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Q/GDW 373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功能规范Q/GDW 374.2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技术规范第二部分:集中抄表终端技术规范Q/GDW 380.3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管理规范第三部分:采集终端建设管理规范Q/GDW 380.6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管理规范第六部分:采集终端运行管理规范Q/GDW 380.7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管理规范第七部分:采集终端验收管理规范国家电网安监[2009]664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国家电网安监﹝2009﹞664 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国家电网营销〔2011〕237 号关于印发《营销业扩报装工作全过程人身事故十二条措施(试行)》、《营销业扩报装工作全过程安全危险点辨识与预控手册(试行)》的通知3 术语和定义3.1集中抄表终端集中抄表终端(以下简称“终端”)是对低压用户用电信息进行采集的设备,包括集中器、采集器。

QGDW 1373—2013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功能规范

QGDW 1373—2013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功能规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宣、章欣、杜蜀薇、周宗发、杜新纲、葛得辉、郑安刚、祝恩国、徐英辉、杨凤海、李亦非、袁瑞铭、李熊、肖坚红、李云峰、李建新、李新家、黄建军、解岩、杨晓源、张勇红
Q/GDW 373于2009年12月7日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1
本标准规定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基本功能和性能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及相关设备的制造、检验、使用和验收。
e)居民用户(E类)
用电性质为居民的用户。
f)公用配变考核计量点(F类)
即公用配变上的用于内部考核的计量点。
其它关口计量点的采集数据项、采集间隔、采集方式可参照执行。
采集任务执行质量统计分析
检查采集任务的执行情况,分析采集数据,发现采集任务失败和采集数据异常,记录详细信息。统计数据采集成功率、采集数据完整率。
表1系统功能配置表
序号
项 目
备 注
1
数据采集
实时和当前数据
必备功能
历史日数据
必备功能
历史月数据
必备功能
事件记录
必备功能
2
数据管理
数据合理性检查
必备功能
数据计算、分析
必备功能
数据存储管理
必备功能
3
控制
功率定值控制
必备功能
电量定值控制
必备功能
费率定值控制
必备功能
远方控制
必备功能
4
综合应用
自动抄表管理
配合其它业务应用系统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国家电网公司发布


Q/GDW1373—2012《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功能规范》是根据国家电网公司2012年度企业标准制修订计划任务(国家电网科[2012]66号)的安排,对Q/GDW 373—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功能规范》的修订。

Q/GDW 379.3-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检验技术规范:集中抄表终端检验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

Q/GDW 379.3-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检验技术规范:集中抄表终端检验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

Q / GDW212—2008 ICS 29.020Q/GDW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 / GDW379.3 — 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检验技术规范第三部分:集中抄表终端检验技术规范power user electric energy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test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Part 3:concentrate meter reading terminal2009-12-07发布2009-12-07实施国家电网公司发布Q / GDW 379.3 — 2009目次前言................................................................................................................................................................I I 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实验室检验 (2)编制说明 (11)IQ / GDW 379.3 — 2009II前言按照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总体要求,保证智能电网建设规范有序推进,实现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全覆盖、全采集、全预付费”的总体目标,规范统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及主站、采集终端、通信单元的功能配置、型式结构、性能指标、通信协议、安全认证、检验方法、建设及运行管理等。

在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研究”项目研究成果基础上,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组织对国内外采集系统建设应用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并充分结合通信技术、微处理器技术、制造工艺等技术的发展,全面梳理国内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相关技术标准,制定了《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系列标准。

本部分是《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系列标准之一,本部分规定了集中抄表终端的实验室检验规范。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集中器技术规范QCSG-11109003-2013综述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集中器技术规范QCSG-11109003-2013综述

南方电网市场〔2013〕3号附件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发 布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集中器技术规范Q/CSG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目录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3.1采集器 (1)3.2集中器 (1)3.3手持设备 (1)3.4计量自动化主站 (1)3.5测量点 (2)4技术要求 (2)4.1环境条件 (2)4.2机械影响 (2)4.3工作电源 (2)4.4外观结构 (3)4.5绝缘性能要求 (3)4.6温升 (4)4.7数据传输信道 (4)4.8功能要求 (6)4.9电磁兼容性要求 (14)4.10可靠性指标 (15)5检验规则 (15)5.1检验分类 (15)5.2全性能试验 (16)5.3到货抽检 (16)5.4到货验收 (16)5.5结果处理 (16)5.6检验项目 (16)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集中器技术规范Q/CSG XXXXX-XXXX前言按照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实现电能计量“标准化、电子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战略目标要求,参考国家和行业标准,结合公司目前和未来的应用需求,对2008年颁布的《营销自动化系列标准》进行了修订,形成计量自动化终端系列标准。

本系列标准包括《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负荷管理终端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负荷管理终端检验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配变监测计量终端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配变监测计量终端检验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集中器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集中器检验技术规范》、《中国南网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采集器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采集器检验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检验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公司计量自动化终端外形结构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计量自动化终端上行通信规约》等12个标准。

电能计量表箱(柜)技术规范

电能计量表箱(柜)技术规范

2012年05月
2012年07月
时间
2012年07月2012年10月 2012年11月 2012年12月 2013年1月 2013年4月
工作内容
讨论稿征集意见,征集各单位意见并再次进行修改,并形成报审稿。 报审稿评审,网公司在广州组织专家对报审稿进行评审,并形成报
批稿。
报批稿提交南网公司市场营销部
电能计量表箱(柜)技术规范
云南电网公司技术分公司 云南电力研究院 2015年11月
内容提要
一、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1、规范编制背景 2、规范编制过程 3、规范编制依据 4、系列规范介绍
3
南方电网公司用户侧的电能计量柜、金属表箱和 非金属表箱技术规范未形成统一的标准体系,各 子公司和地区供电局订货技术要求存在较大差异, 适用性不够强;为满足公司一体化管理需求,特 编制计量表箱(柜)系列技术规范。 根据南方电网公司《一体化管理推进总体工作方 案》和《营销一体化管理工作方案》的安排,由 海南电网公司负责起草电能计量柜、金属表箱和 非金属表箱技术规范。
技术要求-表箱分类
计量表箱分类
产品类别 单相1表位表箱 单相多表位表箱 三相直入式1表位表箱 三相直入式多表位表箱 三相经互感器式表箱 三相2表位表箱(通用型) 表示代码 FZD1X FZD(4-18)X FZS1X FZS(2-8)X FZS(1-2)H FFS2H 规格 1表位 4表位及以上 1表位 2表位及以上 1-2表位 2表位 一体式(箱内安装互感器) 经互感器分体式 4、6表箱分标准配置与简易配置两种 备 注
温度:+75℃~-30℃。 湿度:≤95%。 污秽等级:≤Ⅲ类污秽 区。 光照强度:≤0.1W/cm2。 风速:≤40m/s。 耐受地震能力、烈度: 8度,水平加速度0.15g。 海拔高度:≤4000m。 安装地点:户外或户内。 倾斜度: ≤3°。 安装方式:壁挂式、嵌 入式、杆上安装。

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II型采集器技术要求(2016版)

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II型采集器技术要求(2016版)

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 II 型采集器技术要求(2016 版)


1 范围..........................................................................................................................................- 0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0 3 术语和定义..............................................................................................................................- 0 3.1 集中器 .............................................................................................................................. - 0 3.2 采集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手持设备 .......................................................................................................................... - 0 4 技术要求..................................................................................................................................- 1 4.1 环境条件 .......................................................................................................................... - 1 4.2 机械影响 .......................................................................................................................... - 1 4.3 工作电源 .......................................................................................................................... - 1 4.4 外观结构 .......................................................................................................................... - 1 4.5 材料及工艺要求 .............................................................................................................. - 2 4.6 标志与标识 ...................................................................................................................... - 2 4.7 绝缘性能要求 .................................................................................................................. - 3 4.8 数据传输信道 .................................................................................................................. - 3 4.9 功能要求 .......................................................................................................................... - 6 4.10 电磁兼容性要求 ............................................................................................................ - 7 4.11 气候影响试验 ................................................................................................................ - 8 4.12 可靠性指标 .................................................................................................................... - 9 4.13 包装要求 ........................................................................................................................ - 9 5 检验规则..................................................................................................................................- 9 5.1 检验分类 .......................................................................................................................... - 9 5.2 全性能试验 ...................................................................................................................... - 9 5.3 到货抽检 .......................................................................................................................... - 9 5.4 到货验收 ........................................................................................................................ - 10 5.5 结果处理 ........................................................................................................................ - 10 5.6 检验项目 ........................................................................................................................ - 10 附录 A II 型采集器外观型式要求 ...........................................................................................- 12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抄表机技术规范文件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手持式抄表器技术规范文件总则本规范适用于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行业现场抄表所使用的抄表机招标。

本规范适用于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正在实施《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统一化计划,制定统一的手持抄表器技术指标及其技术要求。

使抄表机在电力行业的抄表工作中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

本规范的参照了营销信息管理系统的要求,结合抄表机在本地区使用中的实际情况及以后发展的需要,本规范提出的技术要求以现有市场上已在销售产品为最低限度。

在签定合同时,需方有权因标准、规范等发生变化单方面提出补充要求。

投标人提供所投标产品的可靠性验证试验报告,应包括原始报告中所有的试验数据及分项内容。

一、适用范围本条件适用于福建电力公司手持式多功能抄表器的技术性能、功能要求及验收规范。

二、引用标准DL/T 645-1997 多功能电能表通讯规约DL/T 614-1997 多功能电能表GB/T 3435-94 数据通讯基本控件规程GB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示GB4943 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GB9813 微机数字计算机通用技术条件GB/T3453-94 数据通讯基本型控制规程GB/T9387-95 信息处理系统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GB/T15127-1994 信息处理系统数据通讯双扭线多点互连IEC1107-1996 读表、费率和负荷控制的数据交换---直接本地数据交换ITU-TV.24-1993 非平衡双流接口电路的电特性ITU-TV.28-1993 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之间的接口电路定义表DL/T698-1999 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技术条件IP65 国际防护标准三、术语3.1多功能抄表终端用于抄表并可以与多功能电表进行参数设置的仪器,具有标准红外、RS232通讯接口、USB通讯口,485通讯口、红外吸附式电缆接口以及ZIGBEE无线接口,可进行的操作包括:抄录电表数据、时段设置、时间同步等。

也可通过键入数字或汉字的方式与电能表进行通讯。

3.2红外通讯接口指带有载波频率38kHz±1kHz标准红外通讯口,能与多功能电表红外电路进行通讯的接口。

3.3 ZIGBEE通讯接口指带有ZIGBEE通讯口,能与带有ZIGBEE通讯口的采集器通讯,通过采集器抄收电能表电能信息。

3.4专用设置工具指专用于进行多功能电表参数设置的工具。

四、结构4.1手持抄表器带有液晶显示屏和键盘输入。

4.2手持抄表器电源采用大容量锂电池。

4.3手持抄表器同时配置标准红外、USB、RS232和RS485通讯接口,红外通讯口置于顶端。

4.4手持抄表器手柄、电池盖具有防滑设计,电池盖卡口牢固耐用,可防止松懈和脱落。

4.5手持抄表器外形尺寸适中,重量轻便,易握持。

4.6手持抄表器铭牌标志清晰,铭牌上应有出厂编号、出厂日期、生产厂家等信息。

4.7手持抄表器的生产材料选用工业级产品。

4.8标准红外发射管与接收管结构应符合《DL/T 645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要求。

五、技术要求5.1专用性要求多功能手持抄表器应采用工业级生产标准,所进行的设置工作应为多功能电表设置专用,每种类型多功能电表使用专用设置程序,不能作为其它用途或交叉使用。

5.2安全性要求设置程序设有二级密码验证机制,系统管理员、供电公司系统操作员二级密码,二级密码同时满足才能进行设置操作。

5.3专用操作系统自主版权的嵌入式操作系统,负责管理抄表终端的开机、关机、电池、键盘扫描、显示、自动光标、蜂音、通讯和时钟等。

操作系统应支持高级语言的开发,具有与各种PC机操作系统进行通讯的软件。

5.4处理器应采用的32位CPU, 主频大于66MHz。

.5.5空间要求RAM/ROM ≥256Kbytes/2Mbytes,存储用户数据不少于5000户,数据空间应不小于32M。

5.6供电方式(1)使用锂电池、充电电池或碱性干电池等,要求更换容易、不泄漏和足够的容量。

2)无论选用何种容量、形式的电池,必须保证安装新电池后能够正常工作60小时以上。

采用电池供电方式,采用AA或锂电池,待机时间≥150小时。

5.7通讯方式抄表终端可以通过电缆与微机进行通讯,交换数据。

通过USB进行文件互传,上传不低于95kBytes/s,下载不低于70KBytes/s通过RS232进行文件互传,波特率为115200bps,上传不低于7kBytes/s,下载不低于8kBytes/s内置远距离、高可靠的红外通讯装置,符合电力行业标准《多功能电能表通讯规约DL/T645》,抄表方通过红外通讯装置可以读写电表厂商生产的各种符合上述规约的电能表数据。

5.8时钟配备实时时钟,记录年月日周时分秒,可设置自动关机时间。

具有时钟,常温下每天误差小于2秒,在机器关闭和没有安装电池的情况下,系统实时时钟能够正确运行.5.9标准红外接口内置远距离、高可靠的红外通讯装置,符合电力行业标准《多功能电能表通讯规约DL/T645》,抄表方通过红外通讯装置可以读写电表厂商生产的各种符合上述规约的电能表数据。

5.10液晶显示160×160以上16级灰度点阵液晶屏,整屏可显示20×20以上字符或10×10以上汉字。

具有可调控对比度功能。

中文操作菜单。

5.11抗摔设计满足1.5米抗摔,有防滑手柄设计。

无包装时进行1.0m自由落体冲击,经过试验后,保证抄表器不出现损坏和信息改变或丢失,开机后能正常工作无损害。

5.12环境要求工作温度-20℃-50℃;贮存温度-30℃~60℃;湿度5%~95%;电磁兼容FCC A级。

5.13可靠性要求平均使用寿命>5年,年运行故障率≤0.5%。

本标准规定抄表终端硬件系统的m1值(MTBF的不可接受值)不得低于4000h5.14耐冲击性按照GB/T2423.5中规定,并在下列条件下进行试验:—抄表器在非工作状态下,无包装;—试验程序A;—频率范围;10Hz----150Hz;—f>60Hz恒定的加速度9.8m/s2(lg);—交流频率:60 Hz;—单点控制;—每一轴向扫描周期数:10;注:10个扫描周期75min。

经过试验后,抄表器不出现损坏和信息改变或丢失,开机后能各项功能正常。

5.15电器兼容性(1)在30Hz~30kHz磁场敏感度,应符合GB6833.2第1.2条的要求;(2)电源频率磁场敏感度,应符合GB6833.2第1.1条的要求;(3)静电放电敏感度,应符合GB6833.3第1条的要求;(4)辐射敏感度,应符合GB6833.5第1条的要求;(5)辐射干扰,应符合GB9254-88中辐射干扰场强极限值A级要求;5.16数据传输距离红外通讯:左右角度<30度,上下角度<30度条件下,可靠抄表距离4米。

左右角度<20度,上下角度<10度条件下,可靠抄表距离8米。

现场抄表时应不受计量箱玻璃隔离的影响。

ZIGBEE通讯:无障碍可靠抄表距离:300米,内置螺旋弹簧天线,无线频率为2.4G ISM 免费频段,采用16信道可指定或自动选择最佳信道,串口速率:1200-115200,工作电压:DC-5V,工作电流:<60mA。

5.17字库及输入固化国家二级16点阵汉字库,同时具有拼音汉字、标点符号及字母输入方法。

六、功能要求6.1设置功能(1)能按预设抄表项目,完成抄表不同生产厂家的多功能电能表、低压集抄系统采集器的电量数据、电能表或采集器所设置的参数等功能;(2)利用红外通讯口抄表时应能满足4米以上的抄表距离和角度(上、下角度和左、右角度至少为30°)。

(3)必须具备防震和防水、防尘措施(IP65级)。

(4)显示屏和键盘有背光功能。

工作时电流小于50mA,待机(液晶屏幕关闭状态)时电流小于1mA。

(5)具有可升级的条码扫描、RFID等扩展功能。

(6)利用ZIGBEE通讯接口与带有ZIGBEE通讯口的采集器通讯,实现一键抄收片区范围内的所有电能表。

6.2通讯功能提供动态连接库(DLL)的接口程序完成抄表终端和PC机的数据交换,可以适应PC机上使用的各种Windows平台。

红外通讯模式,协议实现要求满足GB645-97协议、ABB通讯协议、IEC1107通讯协议。

6.3设置日志记录对所有设置操作进行日志记录,并能通讯上装至电力营销系统。

6.5系统安全(1)系统密码保护系统软件具有二级密码保护功能;(2)数据可靠性正常关机、定时关机、主电源工作电压下降情况引发关机等情况下,都能够保证手持终端中的程序不乱、数据不丢失。

恢复开机后,功能正常。

在开机失败、通讯口故障等情况下,应可以恢复所存储的全部数据。

6.6提示功能对于设置操作过程中成功与否应具有提示功能。

6.7设置选择功能对于同一厂家各类型多功能电表设置操作时应具有型号选择功能,自动生成通讯协议。

6.8操作简单快捷抄表终端现场操作应简单、可靠,采用非接触方式,避免现场进行接线操作。

6.9具有短距离级联功能,使用用户的管理更方便,抄表数据传递更快捷.七、接口程序编制要求1.抄表终端必须能与电力营销系统的数据库进行数据交换。

2.抄表终端厂家必须提供经过测试,在Windows环境下能稳定运行的DLL库形式的接口程序库,并提供各个函数的原型(包括C语言格式或Delphi、Pascal语言格式)。

3.DLL库内的函数与调用程序传递信息都通过参数和函数返回值。

不应采用直接访问默认位置的文件的方式。

DLL库应该使用C++等高级开发语言开发,形成的DLL库可以独立调用(不依赖于其它文件)八、抄表机主要技术指标九、其他要求(1)可选配的RS485通讯接口以读写各种集抄器。

(2)抄表器可具备支持热敏打印功能,抄表器可具备手电照明功能。

(3)配置充电接口,充电可在整机(电池不必取出)状态下进行,手持抄表终端应内置充电保护电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