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农村好婆婆先进事迹材料

合集下载

农村好婆婆好媳妇事迹材料

农村好婆婆好媳妇事迹材料

农村好婆婆好媳妇事迹材料农村好婆婆好媳妇事迹材料(通⽤6篇) ⽆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家都写过事迹吧,从先进对象的形成和内涵上来分,事迹可分为在⼀个较长时间内形成的先进事迹的材料和在⼀时因突发事件⽽产⽣的先进事迹的材料。

我们该怎么拟定事迹呢?下⾯是⼩编精⼼整理的农村好婆婆好媳妇事迹材料(通⽤6篇),供⼤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农村好婆婆好媳妇事迹材料1 今年45岁的邱爱是纺织东⼀条街22楼的⼀名普通妇⼥,她⼗⼏年如⼀⽇,热⼼伺候婆婆的感⼈事迹深受邻居的赞扬及好评,⼈们提起她没有⼀个不夸她是孝敬婆婆的好媳妇。

今年80岁⾼龄的婆婆原是纺织东⼀条的居委⼲部,因脑梗⾏动不便,卧床在家。

年富⼒强的邱爱在家最⼩却毅然担负起了照顾婆婆的重担。

⽣活困难,从没怨⾔。

⽤她那瘦弱的⾝体⼀刻也不停地忙碌着,全⼼全意照顾久病在床的婆婆。

天有不测风云,婆婆在今年年初检查出了⼩脑萎缩,严重贫⾎等症状,全家多次寻医给婆婆治病,但效果都不太好,⾯对病情,婆婆感到打击很⼤,对⽣活也失去了信⼼,邱爱看出了婆婆的⼼情,就天天陪在婆婆的病床前陪他聊天,开导婆婆坚强起来,⽤现实⽣活中的实际例⼦给婆婆打⽐⽅,还常对婆婆说‘你⼀定要战胜病魔,有我们和你在⼀起,我们会尽最⼤的努⼒照顾你陪伴你’邱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执着的挑起了伺候⽼⼈的重担,今年,她为了贴补家⽤,还找到了⼯作,上起了班,她⼀⾯⼯作⼀⾯操持家务,伺候⽼⼈,在忙⾥忙外的同时,他抱着治好婆婆病的希望,四处投医问药给⽼⼈治病,婆婆住院期间她亲⾃护理平时按时给婆婆服药,合理安排婆婆的⽣活,饮⾷起居精⼼照顾,⽇复⼀⽇,年复⼀年,她亲⾃扶婆婆上厕所⼤⼩便,亲⾃给婆婆换⾐服,梳头,洗脸,端茶倒⽔,她千⽅百计让婆婆吃好,住好,使婆婆开⼼,每周她定期给婆婆洗头,洗脚,剪指甲,洗⾐服,被褥,勤洗勤换。

即使遇到⼯作繁忙,她仍抽空坐在床边陪婆婆聊天,就这样他热⼼伺候⽼⼈,从没叫过⼀声苦,也没说过⼀声累。

好婆婆事迹材料文档4篇

好婆婆事迹材料文档4篇

好婆婆事迹材料文档4篇Good mother-in-law story material document好婆婆事迹材料文档4篇小泰温馨提示:事迹材料是指党政军机关为了弘扬正气,表彰先进,推动工作,对本单位具有突出事迹的集体和个人整理出的文字宣传材料,属于事务公文。

本文档根据事迹材料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好婆婆事迹材料文档2、篇章2:好婆婆事迹材料文档3、篇章3:好婆婆事迹材料文档4、篇章4:好婆婆事迹材料文档篇章1:好婆婆事迹材料文档姚水珍是南张乡范村人,今年48岁。

自儿子结婚3年来,婆媳关系相处融洽,成为村里公认的好婆婆。

好婆婆年轻的时候必然是一个好媳妇,姚水珍从南张乡孙庄村嫁到范村牛家已经27年了,这27年来她丈夫从未吵过假,没有闹过大的别扭,夫妻之间举案齐眉,远近闻名,她善待自己的公公婆婆,妯娌间也和睦融洽,同时她也是个好母亲,丈夫平时上班忙,总不在家,尤其是在1994年到1996年丈夫赴晋中师专进修的两年里,她一个人拉扯着一对儿女,劈柴,跳水,做饭,耕种,除草……忙完家里忙地里,照顾完小的照顾老的,真真正正做到了一个好媳妇,好母亲应尽的职责。

好媳妇到老了终究会是个好婆婆,女儿出嫁,儿子结婚后的三年里,家里的大事小事基本全靠姚水珍操持,大家难当,尽管她只有小学毕业,她的身上却具有家庭农妇的纯朴,她用自己的爱让这个家庭始终保持着一种祥和的气,婆婆好不好还得是亲家和儿媳妇说了算。

她的亲家袁印明也是村里有名的好人,他说嫁闺女其实是挑婆婆,婆婆好相处,闺女嫁过去就不会受委屈,就会有享不完的福。

而对儿媳妇袁国娟来说,姚水珍就是这样一个好婆婆,她说当初选择嫁过来,跟姚水珍的好媳妇名声有很大关系,事实证明他们的眼光没有错,三年多来,姚水珍一直像对待亲闺女一样对待她,甚至是比亲闺女还亲:她是个教师,平时很忙,但是不论什么时候吃饭,婆婆做好的饭菜永远是热的,无论什么时候穿衣,家里的衣服总是洗的干干净净的;尽管她和丈夫都有固定工作,但是逢年过节,她总是多多少少要给儿媳妇塞点零花钱,还总是说:你们的是你们的,这是我和你公公的一点心意,你嫁到咱家里来,婆婆和公公希望你们能百年好合,不会让你受委屈……”。

好婆婆事迹材料范文(精华15篇).doc

好婆婆事迹材料范文(精华15篇).doc

好婆婆事迹材料范文(精华15篇)好婆婆事迹材料范文1xxx是xxx镇xxx村邻里公认的好婆婆。

她有着传统妇女的纯朴和善良,她用自己全身心的爱让这个家庭始终保持着一种祥和温馨的气氛。

她平时很注重节俭,从不浪费一点粮食,也深知挣钱不容易,从不乱花一分钱,不仅自己如此,也教育自己的儿子儿媳也要这样做。

生活中,她常说:“儿媳也是她的孩子,有着割不断的亲缘,真心实意疼她们,是一个婆婆起码的做人做长辈的道德标准”。

她还说,“媳妇迈进咱家的门就是咱家的人,孩子们大了都有自己的日子要过,我趁现在自己还能自食其力,多干一天是一天,多干点是一点,只要能动弹,就不要耽误他们的日子”。

她喜欢做针线活,平时在家没事的时候就做做针线活,卖点钱补贴家用,她说孩子们也不容易,我们趁现在能干就干点,邻居都说她是个好婆婆,在儿媳的眼里婆婆也是一个好榜样。

好婆婆事迹材料范文2与千千万万个天下母亲一样,XXX县XXX镇XXX村的XXX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农村妇女,也是村上公认的好婆婆。

20xx年儿媳生育第一个孙女时,凌晨2点突然感到肚子疼痛难忍,她知道儿媳是要分娩了,情况紧急,她深夜里找车载着她们去了医院。

产后,她也一直陪同儿媳在医院,她把照顾儿媳的重任毫无怨言得承担了起来,每天扶着她坐起、躺下,擦身、端饭、倒尿,同时她还得照顾孙女。

有人问她,你有怨言吗?她说:“爱家人也就是爱自己。

”可她自己却从不愿麻烦儿女们,丈夫在村上工作,她就一个人去田地里,除除草,上上肥,把菜地管理得整整齐齐,邻居都向她学习种菜的经验。

儿媳生下孙女,刚满月,就外出务工了,临走时,婆婆笑着对儿媳说:“你在外面安心赚钱,娃儿,你放心,我会带的白白胖胖的。

”果然,春节回家时,儿媳见到自己的女儿长得胖嘟嘟,还亲口叫了妈妈。

现如今儿媳又怀孕了,XXX 更是无微不至地照顾儿媳,白天洗衣服,做家务,给儿媳加强营养,炖鸡汤,做清蒸鱼,晚上给未来的孙子缝棉袄,做鞋子,让儿媳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农村好婆婆事迹材料「新」

农村好婆婆事迹材料「新」

农村好婆婆事迹材料「新」个人事迹材料是体现个体的事迹材料。

小编整理了好婆婆事迹材料,欢迎欣赏与借鉴。

农村好婆婆事迹材料一:,女,现年36岁,中共党员,20xx年以来任**镇**村计生专职主任、妇联主任。

她不仅是公公和婆婆离不开的好儿媳,而且是让**村由乱子村向“尊老敬老”模范村转变的示范者和推动者。

20xx年以来,她每年都被评为**村的“好媳妇”,20xx年、20xx年、20xx年均被评为**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先进个人,20xx,20xx年荣获“山东省优秀计生专职主任”称号。

孝敬公婆,做“尊老敬老”的示范者她1995年结婚,当时婆家的经济条件还比较差,家庭生活不太富裕,而且还有两个正在上学的弟弟,决定婚事新办,一切从简。

对此,她受到了婆家和邻里的好评。

婚后,他们跟公婆一起住。

丈夫从事建筑行业,经常是工程忙、工期紧,顾不上家,她便担当起照顾家庭的重任。

工作之余,她总要挤时间为公婆洗衣、做饭,陪伴老人说话、娱乐,而公婆见她工作繁忙,也主动为她带孩子,做好饭菜等着她下班,大家你敬我爱,和睦相处。

逢年过节或是公婆的生日,她总要为公婆准备礼物,虽不是贵重的东西,但却是十分适用。

每次收到礼物,公公、婆婆都非常开心。

婆婆总说:“儿媳比儿子强多了”。

她对“孝顺”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儿女花钱为父母买好吃的,好喝的,好用的东西是“孝”,而不让老人生气、担心,则叫“顺”。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总让公公和婆婆吃得开开心心,穿得干干净净。

在**村以及周边的十里八村,大家都知道名字,婆媳如同母女,婆婆叫她从不叫大名,总是亲切地、甜甜地叫“小霞”。

弘扬“孝”风,做“尊老敬老”的推动者**村434户,2078人,其中妇女劳动力847人。

原来,**村还是远近闻名的乱子村,不仅计划外生育的多,而且婆媳打架闹别扭的也多。

20xx年,**市公开招聘村计生专职主任,在考试中脱颖而出被聘任为**村计生专职主任,同年群众推选她为村妇联主任。

为扭转落后局面,她结合自己的工作特点,加强宣传引导,大力推广文明和谐之风;哪家有矛盾哪里到,当起了村里的矛盾调解员;为育龄妇女提供随访服务,成为了**村妇女的公认的贴心人。

2024年好婆婆事迹材料优秀6篇

2024年好婆婆事迹材料优秀6篇

写事迹时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避免泄露他人隐私信息,记录生活中的重要事迹有助于提升个人修养水平和内在素养,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2024年好婆婆事迹材料优秀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2024年好婆婆事迹材料篇1王,今年48岁,家住邵岗乡邵岗街道,现从事婚娑摄影服务工作。

她有两个孩子,儿子已结婚,却都还住在一起。

这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里充满着祥和气氛。

王是当地出了名的好媳妇好婆婆。

问起王对于如何做个好婆婆有些什么窍门时,她说:“人和人之间哪会没有什么矛盾呢?更何况老年人和年轻人在思想观念上又有着很大差异。

因此,和睦相处主要靠彼此宽容,平时我也尽量不拿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她们年轻人。

”她儿媳妇补充说:“我婆婆不仅是好婆婆,还是好媳妇呢!我们奶奶在得病的时候,我婆婆很细心地照料她,给她洗澡,换洗衣服,倒便盆等。

”王对“孝顺”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花钱为父母、公婆买好吃的、好喝的、好用的东西是“孝”,而不让老人生气、担心则叫“顺”。

人到老年,老人不太讲究吃穿什么的,只要心气好,比啥都重要。

结婚时,由于婆家兄弟姐妹十三人,加之当时经济条件比较差,家庭生活不太富裕,王决定婚事新办,一切从简,彩礼一份不要,对此,她受到了婆家和乡亲们的好评。

婚后她们跟公婆一起住,努力的工作,为家庭增加了不小的经济收入。

生活富裕了,公婆心里也乐滋滋的。

工作之余,王包揽了家里的所有家务。

公婆不识字,王和丈夫商量,给公婆买了个大收音机,并手把手的交给他们如何使用,把他们乐得跟孩子似的。

后来,她们有了孩子,一家老小更是其乐融融。

可在儿子三岁时,公公却得了重病,经多方治疗,病情有了好转,可后遗症非常严重。

她见婆婆一个人忙前忙后的侍奉公公,怕她吃不消,便关闭了婚娑摄影店面,和婆婆一起照顾老人。

为了给公公治病,几乎花掉了全部积蓄,到过的大小医院不下二十几家,只要有一线希望,她们就不放弃,就这样,终于留住了老人。

婆婆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人,过去的苦日子,让她落下了不少的病根,有胃病、神经衰落、腰痛病、心脏也不太好,为了让婆婆身体健康,王带她四处求医,在饮食上,也是尽量调剂着吃,最近还特意为老太太买了“孟氏拔罐”,和专治腰酸腿疼得膏药。

农村好婆婆好媳妇事迹材料(5篇)

农村好婆婆好媳妇事迹材料(5篇)

农村好婆婆好媳妇事迹材料(5篇)农村好婆婆好媳妇事迹材料1前东社区居委会,人们常常谈论着一位一般妇女。

几十年如一日敬公婆的好媳妇。

她就是前东社区建材小区的申菊英,她的事迹在平罗县前东社区被大家交口赞扬。

51岁的申菊英尊纪守法,喜爱社会公益事业,扶贫济困,十六屇三中全会以来面对高科技快速进展和竞争剧烈的新时代,她有着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高尚的思想品质修养,安康的身体素养。

在事业上她兢兢业业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大胆创新,在优生优育工作中她带头打算生育“为国教子,以德育人”她教子有方,身体力行做典范,她的儿子姚亮以高校毕业,为祖国奉献力气。

申菊英在妯娌中是位勤劳能干和气可亲的好大嫂,在父母眼中,她是位通情达理,孝敬老人的好媳妇。

在邻居眼中她是位心底和蔼,乐于助人的好心人。

她的家庭和谐美好,先后被评为区级十星级文明户和全县五好家庭。

申菊英与同在农具厂工作的姚会元熟悉相爱后结为夫妻。

申菊英的公爹、婆婆后来生活在农村,依靠种田维持生活。

1983年,她考虑到两位老人年龄大了,想把二老接到县城与他们一起生活,可是老公爹心里顾虑重重,他是姚会元继父,认为自己与他毫无血缘关系,生活在一起能行吗?就算是与亲生儿子一起生活,时间长了也难免有个磕磕碰碰的,他担忧将来大家会闹得不欢而散。

申菊英看出老人的顾虑连说带劝地把两位老人接到家中,一住就是二十年。

二十多年来,申菊英与两位老人朝夕相处,连脸都没有红过一次,更没有让老人受过一回气。

婆婆身体有病,又爱干净,洗洗涮涮的事情干不了,几呼都是申菊英来做。

当时儿子年纪小,丈夫工作忙,两个妹妹都不在父母身边,照看婆婆的重担落在了申菊英的肩上。

婆婆身体有病,心里不好受看什么都不顺眼,总爱唠叨。

申菊英也无微不至的照料她,一边心平气和地安微她,讲故事逗老人快乐。

有时婆婆大小便失禁,屡尿弄到被褥上,她二话不说抓紧给婆婆擦洗干净身子,换洗被褥拆洗干净,她从没说过一句怨言。

有一年冬天,老公爹突患急性阑尾炎做了手术,躺在床上不能动弹老人想解小便却无法动身,尿憋的不行,身边只有申菊英照看他,又不好意思说出口,一脸的苦痛状。

好婆婆先进典型材料

好婆婆先进典型材料

好婆婆先进典型材料好婆婆先进典型材料事迹材料所要体现的先进对象的先进思想、精神,特定的时代特征都要通过叙事予以展现。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相关材料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哦好婆婆先进典型材料一:杜xx,女,小学文化,1951年11月出生,汉族,肥东县桥头集镇桥青社区大田埠居民组人。

与千千万万个天下母亲一样,她是一位勤劳、善良、朴实的农村妇女。

虽然她文化程度不高,但识大体,顾大局,有着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

她用“通情达理、爱护晚辈、团结邻里、家庭和睦”理念持家,在当地群众中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1997年杜xx的丈夫因车祸意外身亡,家里的顶梁柱倒了,她一度陷入了极度悲伤之中。

但她明白,现在不是伤心的时候,家里里里外外的事落到了她的身上。

她必须要坚强地挑起家里的重担,尽快让孩子们振作起来。

老人鼓励两个孩子“人这辈子,少不了沟沟坎坎,有困难咬咬牙就过去了”。

大儿子体谅母亲肩负重担,18岁那年便外出打工,和母亲一起供弟弟读书。

弟弟也很懂事,勤奋好学,1998年考上了合肥工业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石家庄市一家央企工作。

2006年、2009年杜xx又先后为两个儿子操办完婚礼。

一生操劳的她,本应该像其他的婆婆那样在家安享晚年。

可是为了给儿子媳妇减轻负担,她仍然坚持起早贪黑的种地、卖菜。

在左邻右舍的眼中,杜xx不仅是位好母亲,也是一位出了名的好婆婆。

问起她对于如何做个好婆婆有什么窍门时,她说:“人们常说世上最难相处的关系就是婆媳关系,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都是一家人了,那会有那么多矛盾呢?和睦相处主要靠彼此宽容,平日里我不会强调下辈人非要按我的标准去做,他们有他们的思想,有他们做事的方法,我多支持他们就行”。

在她看来,儿子、儿媳、孙子都是自己的孩子,同是一家人,手心手背都是肉,十个手指虽然不一样长,但咬咬哪个都会疼,婆婆和媳妇的.关系不好相处,就像锅碗瓢盆,难免有相碰撞的时候,只要真心实意对待儿媳,像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人心总是肉长的,以心换心,就没有什么相处不好的,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好婆婆先进事迹(精选多篇)

好婆婆先进事迹(精选多篇)

好婆婆先进事迹(精选多篇)第一篇:农村好婆婆先进事迹好婆婆先进事迹材料唐彩兰,女,今年53岁,是红石窑村五组一名普通家庭妇女,有一个三代同堂的9口之家,有两个儿子。

在红石窑村提起唐彩兰,男女老幼无人不交口称赞,都会不约而同的说:“唐彩兰不但是个好媳妇,更是一个好婆婆。

”多年来,她通情达理、持家有道、爱护晚辈、团结邻里,家庭和睦的事广为邻里所称道,她用家庭妇女特有的勤劳、善良、纯朴,用她全身心地爱让这个家庭始终保持着一种祥和的气氛。

人们常说:婆婆和媳妇的关系不好处,就像锅和勺,没有不叮叮当当响的,但她觉得,这个事是两好才能搁一好,只要真心实意待儿媳,像亲闺女一样,就没有处不好,娶来两个儿媳,就是自己多了两个闺女。

儿媳们都学会了婆婆勤俭持家、勤劳致富的优良作风,一个比一个能干,在致富的路上你争我赶,她没有像其他的婆婆一样,媳妇进门后就安享晚年,而是全力帮助她们,做好她们的坚强后盾,帮助出谋划策,照顾孩子,一刻也不得闲。

为了增加家庭收入,从2014年开始发展特种养殖,建立娃娃鱼繁殖场一处,养殖娃娃鱼500余尾,奶奶只有做好后盾,把子、女照顾的无微不至,最后孩子只让奶奶抱,一会儿不见奶奶就哭闹个不停,儿媳说:“儿子不见妈可以,不见奶奶不行。

”三代同堂的大家庭生活在一起……第二篇:好婆婆先进事迹材料好婆婆菅凤兰先进事迹材料菅凤兰,今年72岁,现住在胜利街15号,她有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

在她的培养下,几个孩子都是单位的骨干和领导。

一生操劳的她,自己独自生活,虽然是独自生活,却是每天为儿女们做饭等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菅凤兰是左邻右舍出了名的好婆婆。

问起她对于如何做个好婆婆有些什么窍门时,她说:“人和人之间哪会有什么矛盾呢?更何况老年人和年轻人在思想上又有着很大差异。

因此,和睦相处主要靠彼此宽容,平时我也尽量不拿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们年轻人。

”其实,她算是跟得上时代步伐的老人,儿女们的穿戴时尚啊、发型时髦啊等等,她都能接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她1950年6月生,现生活在彬县香庙镇下新庄村,是一名共产党员。

与千千万万个天下母亲一样,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农村妇女,她虽没有文化,但识大体、顾大局,有着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

与丈夫生活几十年来,操持家务,任劳任怨,有一个三代同堂之家,她的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勤劳善良、纯朴是她们一家做人的标准,是邻里们羡慕的家庭。

人们常说,世上的关系最难相处的就是婆媳关系,但在她看来却不然,因为我与媳妇之间的关系是很和谐融洽的。

我们之间与其说是婆媳关系,不如说是母女关系,因为她给予媳妇的关心与爱并不亚于一位母亲对女儿的爱,她常常对儿子说:“儿子呀,你得了个好妻子,我得了个好媳妇,你不准欺负她,要对她好一点,如果让我知道你有欺负她的地方,我一定不饶你。

”她的这番话,儿媳听到了乐在心里,喜在脸上,为她们相敬如宾的婆媳关系奠定了基础,也增强了儿媳一心一意把持好家庭的信心。

她是左邻右舍出了名的好婆婆。

问起她对于如何做个好婆婆有些什么窍门时,她说:“人和人之间哪会有什么矛盾呢?更何况老年人和年轻人在思想上又有着很大差异。

因此,和睦相处主要靠彼此宽容,平时我也尽量不拿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们年轻人。

”和儿媳相处近二十几年从未红过脸。

儿媳错了,她耐心说服,儿子错了她耐心批评。

儿子和媳妇吵架时,她从不说儿媳妇不对,总是从儿子身上找缺点。

2004年儿媳生育小孙子时,凌晨四点突然感到肚子疼痛难忍,她知道儿媳是要分娩了,情况紧急,她深夜里找车载着她们去了医院。

产后,她也一直陪同儿媳在医院,她把照顾儿媳的重任毫无怨言得承担了起来,每天扶着她坐起、躺下,擦身、端饭、倒尿,同时她还得照顾孙女。

有人问她,你有怨言吗?她说: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只要每个人都默默奉献、无私付出,相信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家庭就会变得更加和谐,我们要学会爱周围所有的人,每个人都会生病、会有困难的时候,爱家人也就是爱自己。

可她自己却从不愿麻烦儿女们,她说,孩子们大了,都有自己的事业,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干,我只要能动弹就不应耽误他们的时间,让他们把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事业中去。

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在媳妇眼里,她是一个疼爱媳妇的好婆婆。

用她自己的话说,儿子、儿媳、孙子、孙女都是自己的亲骨肉,同是一家人,十个指头不一般长但咬咬哪个都疼。

人们常说:婆婆和媳妇的关系不好处,就像锅和勺,没有不叮叮当当响的,但她觉得,这个事是两好才能搁一好,只要真心实意待儿媳,像亲闺女一样,就没有处不好,娶来儿媳,就是自己多了个闺女。

儿媳都学会了勤俭持家、勤劳致富的优良作风,她没有像其他的婆婆那样,媳妇进门后就安享晚年,而是全力帮助她,做好她的坚强后盾,帮助出谋划策,照顾孩子,一刻也不得闲。

三代同堂的大家庭生活在一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每个人都有情绪不好的时候,因此,误会和摩擦总是难免,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不计较。

碰上不顺心的事,不当场理论,等他们心平气和后,再问明原因,和儿媳谈心、解开她心中的疙瘩。

儿媳高兴的说:“是我婆婆教育的好,尊老爱幼头带的好”。

在村里谁家遇到农忙、红白喜事来请她帮忙,她都有求必应,放下自己手中的活,先去帮助别人,有的一干就是好几天,从未考虑过自己的得失。

乡亲之间,妯娌之间,朋友之间,她发现谁家有病人就主动前去看望;有的生活上遇到困难,她尽力帮助;在村里,只要她遇上要饭的人,她从来不放过对他们的帮助。

大家都说她是一个乐善好施、扶贫济困的热心人。

邻里有难她总是热心帮助,村里有什么活动她总是积极参加。

就是她不能参加,她也会让孩子们参加,她说参加集体活动不光是图个热闹和高兴,乡亲们聚在一起也是个交流的好机会。

作为一名党员,村上的组织生活以及学习活动无论是吹风下雨,她总是积极参加,没缺席过一次。

她还经常向群众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

在她担任村妇委会主任那些年,村里的妇女有困难来找她,她总是尽量的帮助和解决。

她带头参加义务劳动,关心集体,热心公益事业。

多年来,她通情达理,持家有方,爱护晚辈,团结邻里,家庭和睦的事迹广为邻里所称道。

她用家庭妇女特有的勤劳、善良、纯朴,用她全身心的爱让她的家庭始终保持着一种祥和的气氛。

她不光持家有方、教子有术,而且和邻里的关系处理得也很融洽。

村里的人们说起她一个个都赞不绝口:那可是善良的人哪!她从没和人吵过一次嘴,打过一次架,邻里谁有困难,她总是热心帮助。

几十年来,她都默默地去帮助村里有困难的人,谁的孩子生病了,她急在心里、痛在心里。

她常说:大家把关系处理好了比什么都好,人生只有这么久,大家要珍惜缘分,干嘛非得活的疙疙瘩瘩的。

村里的妇女们聚在一起常说,没有这个好婆婆,村里就没有婆媳关系这么融洽的好风气,就没有这么和谐的村庄。

在儿媳的嘴里是:没有我婆婆的一身示范和对我们的影响,就没有我们这么和睦可亲的一大家子。

她,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她,一个平凡的农家婆婆;她叫余华胜,1943年9月生,现生活在桥头集镇小韩村唐岗组。

与千千万万个天下母亲一样,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农村妇女,她虽没有文化,但识大体、顾大局,有着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

与丈夫生活几十年来,操持家务,任劳任怨,有一个三代同堂之家,她的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勤劳、善良、纯朴是她们一家做人的标准,是邻里们羡慕的家庭。

人们常说,世上的关系最难相处的就是婆媳关系,但在她看来却不然,她常说:“我与媳妇之间的关系是很和谐融洽的。

我们之间与其说是婆媳关系,不如说是母女关系。

”因为她给予媳妇的关心与爱并不亚于一位母亲对女儿的爱,她常常对儿子说:“儿子呀,你得了个好妻子,我得了个好媳妇,你不准欺负她。

余华胜,是左邻右舍出了名的好婆婆。

问起她对于如何做个好婆婆有些什么窍门时,她说:“人和人之间哪会没有什么矛盾呢?更何况老年人和年轻人在思想上又有着很大差异。

因此,和睦相处主要靠彼此宽容,平时我也尽量不拿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们年轻人。

”其实,她算是跟得上时代步伐的老人,儿女们的穿戴时尚啊、发型时髦啊等等,她都能接受。

和儿媳相处几十年从未红过脸。

儿媳错了,她耐心说服,儿子错了他耐心批评。

儿子和媳妇吵架时,她从不说儿媳妇不对,总是从儿子身上找缺点。

前几年儿女们家庭不是很富裕,她总是帮了这家帮那家,哪家需要她她就去帮忙,2008年大儿媳带着刚满周岁的孙子回娘家吃饭,在路上被车撞成了植物人,孙子也不幸的骨折了。

当时大儿子还在外地打工,一时间照顾媳妇和孙子的重担一下就落到了余华胜的肩上。

每天,不但要照顾年幼的孙子,还要给病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的媳妇端茶倒水,送吃送喝的。

起早贪黑,从没半句怨言。

她媳妇常常眼含泪花的望着年迈的婆婆,每当这时,余华胜就安慰媳妇:“孩子,别难过,一切都会过去的,你会慢慢好起来的妈妈有信心,我们都要有信心。

”她一面操持家务,一面照顾儿媳妇,在忙里忙外的同时,她抱着治好儿媳妇的希望,四外投医问药给她治病。

媳妇住院期间她亲自护理,平时按时给儿媳妇服药,合理安排儿媳妇的生活,饮食起居精心照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亲自扶儿媳妇上厕所,亲自给儿媳妇穿衣服、梳头、洗脸、端荼送水,她千方百计让儿媳妇吃好、住好、使儿媳妇生活的开心,每周她定期给儿媳妇洗头、洗脚、剪指甲、洗衣服、被褥、勤洗勤换、即使遇到农忙时,她仍抽空推着儿媳妇出门散步谈心,就这样,她热心照顾儿媳妇,从没叫过一声苦,也没说过一声累。

为了能让儿媳妇早日康复,余华胜咨询了很多医务人员,掌握了不少护理知识,通过多年来的精心护理,目前儿媳妇的病情和精神状态大有好转。

来探视儿媳妇的亲属都说:多亏了你婆婆的细心照顾,余华胜每次都腼腆的笑着说:“照顾她是我该做的事”,媳妇也时常激动地说:“很幸运有这样一个好婆婆照顾我、鼓励我、陪伴我、我感到生活得很幸福”。

生活中这样的细节还很多,不少人问她:“你为什么这样照顾儿媳妇”?余华胜回答说:“她是我儿媳妇,就是我的女儿,我的孩子.我们长辈谁不想孩子们好啊?他们过得好了,我们做长辈的心里才觉得踏实些,好受些”,这就是质朴、善良的余华胜。

人们常说找个好媳妇难,其实找个好婆婆更难,找一个既善良又能干的婆婆难上加难,余华胜认为做一个好婆婆并不难。

用她自己的话说,儿子、儿媳、孙子、孙女都是自己的亲骨肉,同是一家人,十个指头不一般长但咬咬哪个都疼。

婆婆和媳妇的关系不好处,就象锅和勺,没有不叮叮当当响的,但她觉得这种事只有两好才能搁一好,只要真心实意待儿媳,像亲闺女一样,人心都是肉长的,以心换心就没有处不好的。

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余华胜不光持家有方,和邻里的关系也处得十分融洽。

邻里的老人们说起余华胜一个劲的竖大拇指: “那可是个好人!”邻里有难她总是热心帮助。

多年来,她通情达理,持家有方,爱护晚辈,团结邻里,家庭和睦的事迹广为邻里所称道。

她用家庭妇女特有的勤劳、善良、纯朴,用她全身心的爱让她的家庭始终保持着一种祥和的气氛。

唐彩兰,女,今年53岁,是红石窑村五组一名普通家庭妇女,有一个三代同堂的9口之家,有两个儿子。

在红石窑村提起唐彩兰,男女老幼无人不交口称赞,都会不约而同的说:“唐彩兰不但是个好媳妇,更是一个好婆婆。

”多年来,她通情达理、持家有道、爱护晚辈、团结邻里,家庭和睦的事广为邻里所称道,她用家庭妇女特有的勤劳、善良、纯朴,用她全身心地爱让这个家庭始终保持着一种祥和的气氛。

人们常说:婆婆和媳妇的关系不好处,就像锅和勺,没有不叮叮当当响的,但她觉得,这个事是两好才能搁一好,只要真心实意待儿媳,像亲闺女一样,就没有处不好,娶来两个儿媳,就是自己多了两个闺女。

儿媳们都学会了婆婆勤俭持家、勤劳致富的优良作风,一个比一个能干,在致富的路上你争我赶,她没有像其他的婆婆一样,媳妇进门后就安享晚年,而是全力帮助她们,做好她们的坚强后盾,帮助出谋划策,照顾孩子,一刻也不得闲。

为了增加家庭收入,从2014年开始发展特种养殖,建立娃娃鱼繁殖场一处,养殖娃娃鱼500余尾,奶奶只有做好后盾,把孙子、孙女照顾的无微不至,最后孩子只让奶奶抱,一会儿不见奶奶就哭闹个不停,儿媳说:“儿子不见妈可以,不见奶奶不行。

”三代同堂的大家庭生活在一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