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辨析并修改病句》教学设计
辨析并修改病句(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辨析并修改病句(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辨析并修改病句(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1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在语句的辨析和修改中注重规范表达。
本文重点基于人教版高三语文教材,探讨辨析并修改病句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人教版高三语文教材侧重于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
在语言知识教学环节中,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语言实例,并通过篇章分析和文本背景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运用。
在这个过程中,课本中也会出现一些病句,例如:1)“出版者家乡难忘。
”(语病:修饰词应该放在正确的位置,应为“出版者难忘的家乡。
”)2)“在我的印象中这是与结局最近的一次大撤退。
”(语病:应为“在我的印象中,这是一次大撤退,而且是最近发生的一次。
)3)“肖像留给我们的不是一眼看到了这个人,而是我们透过肖像看到了这个人的一种状态。
”(语病:应为“肖像能够使我们看到该人物某一时期的一个状态,而不是他的真实面孔。
”)2. 教学评价对于教材中的这些病句,教师应牢记实践出真知。
语言技能的学习,并非只有死记硬背和机械的语言运用,更重要的是语境理解及表达。
因此,辨析并修改病句的教学过程,应更多地注重学生语言实践的能力培养。
同时,要注意到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与文化背景的关系,授之以渔、注重理解即可。
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通过对病句辨析和修改,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文化素养。
2.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对病句辨析和修改的重要性进行说明,帮助学生明确认识到正确的语言表达对于良好语言实践能力的建立至关重要。
步骤二:知识讲解(10分钟)通过PPT呈现教材中的病句,并逐一分析不正确的地方。
要求学生能够听懂讲解内容,掌握基本的修辞技巧和命题技巧,做到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步骤三:分组练习(20分钟)即兴组成小组,分小组进行病句辨析和修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改进建议。
高考一轮复习《辨析并修改病句》 教案

辨析并修改病句复习教案突破一语序不当从语法角度看,语序不当对单句来说主要是词序不当,对复句来说主要是句序不当;从语意角度看,语序不当可能引起不合事理、表意不明、主客颠倒等语病。
下面的句子都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用波浪线勾出来,分析语序不当类型并予以调整。
1.(2017·浙江高考)《朗读者》开播后,许多广电名嘴、企业职工、机关干部、退休教师、留学生吟诵社等朗诵爱好者,纷纷加入文化经典诵读的行列。
答:答案定语语序不当。
应将“许多”放到“朗诵爱好者”前,并在“等”后加“的”。
2.(2017·全国卷)为了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美德,我们学校决定组织开展义工服务活动,三个月内要求每名学生完成20个小时的义工服务。
答:答案状语次序不当。
将“三个月内”调至“每名学生”后。
3.(2015·江苏高考)一种观念只有被人们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整个社会的群体意识,才能成为人们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答:答案并列词语语序不当,“接受、理解和掌握”应改为“理解、接受和掌握”。
4.一个省的文化系统如果能肩负起继承当地文化传统的使命,那么这个省的文化底蕴就会得到保持,而不至于流失。
答:答案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前后分句的主语不一致,关联词应放在主语前,将“如果”放在“一个省的文化系统”前。
5.这里,昔日开阔的湖面大部分已被填平,变成了宅基地,剩下的小部分也在以10%的速度每年缩减着,令人痛心。
答:答案状语语序不当。
将“每年”调至“也在”前。
6.队友莱昂·奥斯曼把莱顿·巴恩斯没有选入自己的梦幻联赛阵容,莱顿·巴恩斯受到这个刺激之后,在比赛中连进两球。
答:答案副词语序不当,“把”字句中否定副词应该放在“把”之前,故应将句中“没有”移到“把”之前。
7.(2015·安徽高考)如何引导有运动天赋的青少年热爱并且投身于滑雪运动,从而培养这些青少年对滑雪运动的兴趣,是北京冬奥申委正在关注的问题。
高考复习辨析修、改病句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方法。
2. 培养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练习,提升高考语文成绩。
二、教学内容1. 病句的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
2. 辨识病句的方法:划分句子结构、逻辑分析、语感审读等。
3. 修改病句的原则:保持原意、调整结构、符合语法规则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辨识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
2. 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练习,提高修改病句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典型的病句案例,让学生初步感知病句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介绍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方法,引导学生掌握修改病句的原则。
3. 练习:布置一些病句辨识与修改的练习题,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分组让学生互相交流练习心得,分享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修改病句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收集一些生活中的病句,进行分析与修改。
2. 写一篇短文,运用所学知识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修改,提高表达效果。
注意事项:1. 教学中要注意举例生动、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在练习中不断提高。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辅导和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病句案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病句的特点,提高辨识能力。
2.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分析病句类型,互相学习修改方法。
3. 课堂互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维,巩固所学知识。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修改病句,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评价学生对病句辨识和修改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和自我提高能力。
3. 单元测试:定期进行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病句知识的掌握情况。
辨析并修改病句(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教学设计

第一板块考纲解读◆考纲要求“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D级。
◆考点解读辨析并修改病句,是近年来高考试题中最为常见的考点之一,是高考试题中对考生较高层次的能力需要。
一般来讲,病句的类型有以下几种常见形式: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
病句辨析是综合了语法、逻辑、修辞、标点符号等方面知识的一项必考内容,复习时,要认真弄清用词错误、语法错误、逻辑错误、修辞不当、歧义等方面的各种病因。
还要掌握辨认病句的基本且有效的方法,能够根据表达的需要修改病句,并在多练、形成有效语感的基础上,感悟快速且准确判断的思路、方法等,争取具有较高的解题能力。
◆考查重点: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考题类型:选择题第二板块考点精析◆病句的六种类型考点1语序不当考点精讲不同的语序可能表达不同的意义。
语序如果不当将会使表意不明等。
语序不当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句子成份顺序不当、定语状语词序不当、主客体颠倒、分句位置不当。
(1)多项定语排列顺序不当多项定语与中心语的正确次序一般是:①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②表指称或数量的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
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例】我们学校的(表领属)一位(数量)有3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词)语文(名词)女(名词)教师。
(2)多项状语排列顺序不当多项状语排列顺序一般是:①表目的或原因的介词短语;②表时间的名词或介宾短语;③表处所的名词或介宾短语;④副词(表范围或频率);⑤形容词或动词(表情态);⑥表对象的介宾短语。
【例】那位失主为表谢意(表目的)昨天(表时间)在电视台(处所)又(副词)诚挚地(表情态形容词)为他(表对象)点了一首歌。
(3)词序不当【例】这首歌是广大音乐爱好者备受欢迎的。
(4)定语状语混淆,位置不当【例】这个问题在群众中广泛引起了议论。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0 辨析并修改病句(教学案)(教师版)

【考纲解读】 从近年的高考试卷中可以看出本考点命题的主要方式有四种:(1)判断句子是否有语病;(2)让考生在原句上修改病句;(3)判断题目对病句的分析是否正确;(4)判断对病句的修改是否恰当。
多以判断式的题型出现在第一卷中有时也让考生动手修改,出现在二卷中病句种类繁多,"考试说明"对病句的类型明确界定为6种,为此我们应把握考查要点并切实领会实质,有针对性地进行考点复习。
1.题型上以辨析为主,重点考查对句子正误的判断能力。
2.内容上以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表意不明为重点。
这三种语病类型几乎各地试题都有解析涉及。
2.搭配不当。
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等。
3.成分残缺或赘余。
主语残缺或赘余;谓语残缺或赘余;宾语残缺或赘余;定语状语补语残缺或赘余;关联词语残缺或多余;结构助词“的”等残缺或多余。
4.结构混乱。
主要指杂糅,包括句式杂糅和句意杂糅两类。
5.表意不明。
主要指歧义句和指代不明两类。
6.不合逻辑。
主要有自相矛盾、主客颠倒、分类不当、强加因果、多重否定及否定与反问连用导致语意颠倒、语气过于绝对等。
【】(1)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主谓搭配不当,“月光”不会发出声响。
) (2)她拍摄完这部影片,就宣布正式退出演员生涯。
(动宾搭配不当,“生涯”不能“退出”) (3)这是一次竞争激烈的考试,非用十分的努力才能战胜其它竞争者。
(关联词搭配不当,“非”与“才能”不能配合使用。
) 3、成分残缺或赘余 (1)鲁迅先生在斗争中创造了杂文,成了文学艺术中的奇葩。
(缺主语,将“创造了”改为“创造的”) (2)他就主动参与社会灾害性事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
(缺谓语,在“参与”前加上 “承担”) (3)只要有勤奋、肯吃苦,什么样的难题都难不倒你。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辨析并修改病句教案

芯衣州星海市涌泉学校辨析并修改病句才能层级:D〔对语文知识和才能的运用〕考点分析:该知识点包括“辨析〞和“修改〞病句。
前者重在区分,考察形式为选择题;后者重在修改,考察形式为主观题。
该知识点在高考命题中属常考题型。
分值为3-6分,一般不超过6分。
题量不超过3个。
其中辨析病句试题每年至少出了一个客观题,98年、2021年全国卷出了两个选择题。
修改病句试题不常考。
其考察往往以综合考察的形式出现,即放在第六大题中,与标点、词语使用、是否得体等结合进展综合考察,试题材料主要是应用文。
主要知识点:1、理解常见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者者赘余、构造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2、掌握辨析病句的方法。
3、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
4、理解高考病句试题选肢的常见错误形式,明确辨析常见病句的一般思路。
知识点详解:一、常见病句类型考试说明规定为六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者者赘余、构造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下面详叙之。
A、语序不当。
不同的语序可能表达不同的意义,这是汉语的一大特点,语序假设不当将会使表意不明等。
语序不当主要有四种:词序不当、句子成分顺序不当、主客体颠倒、分句位置不当。
其一:词序不当例1、我们认真研究听取了大家的意见。
词语可以反映承接先后、轻重主次等语意,词语的顺序那么必须符合这一客观要求。
此例中“研究听取〞颠倒了承接的先后关系,应改为“听取研究〞。
例2、学生、指导、教师都参加了开学典礼。
应改为“指导、教师、学生〞。
有些副词和连词是可以有几个位置的,必须在每个句子里把它安排在最恰当的位置上。
如:①假设趁如今不赶快检查一下代耕工作,眼前地就锄不好。
“不〞应移到“趁如今〞前。
②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是有问题的,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即使〞应移到“文字〞前。
照原句断章取义,就变成只是文字要不得,不是作品要不得。
③他假设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他〞应移到“假设〞的后面。
2024语文高考一轮复习 学案66 辨析并修改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病句——找准病因,精准修改

学案66辨析并修改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病句——找准病因,精准修改复习任务掌握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的类型及其修改方法。
考情微观见学案64知识图要活动一辨析并修改表意不明(一)指代不明请具体分析下列病句的病因,并正确修改。
(1)我国自秦朝推行“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以来,汉语言文字都是主要交流文字,这已成为维系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年而不断流的主要载体。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他不像在银幕上那样,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注指示代词和人称代词在句子中指称或区别人、事物、情况的叫指示代词。
指示代词分近指代词(这)和远指代词(那)。
句中使用代词有使语言简洁的作用。
但由于句子结构成分复杂,往往有多个陈述对象对应一个指示代词或多个指示代词对应一个陈述对象的情况,这就容易出现指代不明的问题。
辨析时要关注句中的指示代词,如“这”“这些”“其”“此”等。
人称代词主要有我、你、他(它),这些词语在句子中应有明确的指向,不可指代不明。
高三一轮复习辨析并修改病句 教案4精品版

A.我们的乒乓球运动三十年来长盛不衰,不论是男女项目、团体项目还是各个单项,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B.蛋白质是构成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基础。近年来,生物学家在解释细胞如何制造蛋白质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但很少有人对蛋白质降解的问题感兴趣。
C.与流浪儿童的问题相比,留守儿童问题绝非家长单方能力所及,这是一个比街头流浪者收置更为复杂的系统性社会问题,政府部门也难脱干系。
C.梦在前方,路在脚下,青年要坚定信念,珍惜韶华,在追求中国梦的道路上放飞青春,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国家。
D.金秋九月,新疆如期召开第三届亚欧博览会。为了更大程度缓解会议期间交通压力,乌鲁木齐市政府实施部分路段“限行”,这种做法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A.一段时间以来,汉字书写大赛、非遗保护等文化现象引人注目,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已越来越为国人所认知。
第一模块辨析并修改语病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6种病句类型,能够辨析并修改语病。
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和把握6种病句类型,并且通过练习来加强对病句类型的辨析与修改。
授课题目
常见语病之结构混乱
拟1课时
第1课时
明确目标
1、了解结构混乱的含义以及常见的类型。
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对结构混乱的把握和解题技巧。
重点难点
(典型的句式杂糅。这是将“著作的作者是两位年轻教授”和“著作是由两位年轻教授写成的”两句杂糅而成,可删去“的作者”或“写成的”。)
Eg: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的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句式杂糅,可去掉“在作怪”。)
Eg: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办事、想问题都要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辨析并修改病句》教学设计【教学要点】1、依据教学大纲,了解《考试说明》对此项考查的要求。
2、通过分析高考试题,寻求规律,掌握考查的重点。
3、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训练。
【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把练落到实处。
特别要针对学生平时阅读量小,缺乏语言存储,语感迟钝的特点,积极培养语感,努力汲取优秀作品的语言营养,夯实语言基础。
同时指导学生掌握应试技巧:语感审读法、筋脉输理法、造句类比法、逻辑分析法和规律标志法。
【课时安排】五课时【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和步骤】一、导入: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的组织规律、不符合客观事物的事理、不符合人们的语言习惯的句子。
“辨析并修改病句”是属于纯洁语言一类的考点,一直是语文高考的必考点之一。
在语言发展极快,新词与语病都层出不穷的今天,尤其需要规范语言,使其健康发展。
高考在这一考点上,题型一般只是两种:一是辨析语病,二是修改病句。
在高考试卷中以两种形式考查,一是单项选择题,放在Ⅰ卷;一是主观性试题,放在Ⅱ卷。
辨析病句是对病句识别与能力的考查,修改则以辨析为基础。
修改病句,要在判定语病种类的基础上,明确语句的表达目的,抓住关键,不伤原意,尽量“多保留少改动”。
修改语病时,要注意:A、明确语言简明的主要内容B、要注意汉语表达的灵活性C、要注意考题的要求二、知识点概要及解题指导病句的类型主要有: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详细解说和指导如下:一、语序不当多层定语语序不当多层状语语序不当定语与中心词语序不当定语、状语位置错乱相关联的并列词语或短语语序不当主语与关联词语语序不当[例题1]1、一位优秀的有30多年教龄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多项定语语序不当)改为:北京大学中文系的一位有30多年教龄的优秀的教授。
2、为了写好老师布置的论文,在阅览室里许多同学近几天如饥似渴地阅读着。
(多项状语语序不当)改为:为了写好老师布置的论文,许多同学近几天在阅览室里如饥似渴地阅读着。
3、他跳下池塘,来到池边,很快就游过去了。
(分句间次序不当)4、我们认真研究听取了大家的意见。
(词语可能反映承接先后、轻重主次等语意。
词语的顺序则必须符合这一客观要求。
此例中“研究听取”,颠倒了承接的先后关系。
应改为“听取研究”)5、学生、领导、老师都参加了开学典礼。
(应改为“领导、老师、学生”)6、试看山花烂漫开遍了原野。
(应将“山花烂漫”改为“烂漫山花”才能与后面“开”配搭)7、故宫博物院最近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这“文物”究竟什么时候“出土的”?按原句表述,则为“两千多年前”,实际上不是,这就因语序不当前导致了表意的错误,应将“新出土的”移至“展出了”后。
)8、这个村很好执行了党的富民政策。
现在不但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公粮,而且还不吃国家救济了。
(递进关系不当,应改为“不但不吃国家救济粮了,而且还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公粮”)9、对于自己的路。
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应改为“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思考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高考经典试题分析1](语序不当)1、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94年)2、通过检查,大家讨论、发现、解决了课外活动中的一些问题。
(95年上海)[课堂巩固训练]下列病句错在哪里?1.美国联邦调查局逮捕了职业间谍埃姆,揭开了美国情报史上特大的在职情报人员为外国提供绝密情报的丑闻。
2.中国古代书画艺术中的许多传世杰作不仅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珍品,而且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97年上海)3.不但他爱下围棋,而且精于围棋发展史的研究。
4.由于纺织工人努力提高生产质量,我国棉布的出口深受各国顾客的欢迎。
5、先生侃侃而谈,他的音容笑貌虽然没什么变化,但眼角的皱纹似乎暗示着这些年的艰辛和不快。
(93年)6、微软拼音、双拼、全拼、智能ABC及郑码等输入法,是电脑用户中很受欢迎的中文输入法。
二、搭配不当的几种类别关联词搭配不当定语与中心词(主宾)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主谓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动补搭配不当状语与中心词(谓语)搭配不当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例题2]1、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改善。
(主谓搭配不当)2、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
(“精神”与“浮现”不能构成主谓关系。
可将“精神”改为“形象”)3、沙沙的浪声和银光闪闪的海面构成一幅多么好看的画面。
(“浪声”和“海面”均为主语,其中“浪声”不能与谓语“构成”形成主谓关系,应去掉“沙沙的浪声”或另构成主谓关系)4、这个县的水稻生产,由于合理密植,加强管理,一般长势良好。
(“生产”与“长势良好”不能构成主谓关系,应将“生产”删掉,使“水稻”作为主语)5、每当回忆起和他朝夕相处的一段生活,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循循善绣的教导,又重新出现在我面前。
(“教导”和“出现”构成主谓关系不当,可去掉“循循善诱的教导。
”最好可再加“又在我耳边响起”与之构成主谓关系)6、《青春之歌》这部小说出色地塑造了共产党员卢嘉川、江华、林红等人的英雄事迹。
(“塑造”与“事迹”不能构谓宾关系,可将“事迹”改为“形象”)7、战士们冒着滂沱的大雨和泥泞的小路快速前进。
(“冒着”与“小路”不能构成谓宾关系,可在“泥泞小路”其前后分别加上“在”和“上”)8、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这位老山英雄的报告。
(联合谓语中“注视”不能和宾语“报告”相搭配,可予删去)9、农民耕种的符合政策规定的自留地是一种正当的劳动。
(主宾搭配不当)10、规规矩短的两条平行线始终是两条可望而不可及的端点。
(判断句中主宾意义不属同一范畴造成了主宾意义上配搞不当。
此例中“两条平行线是端点”明显地配搭不当,可将“端点”改为“直线”等)11、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工业和农业会成为发达的国家。
(此句宾语是由一个主谓短语充当的,但这个主谓短活的主干是“工业和农业成为国家”,主宾意义明显不当、可将“国家”改为“行业”等)12、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
(这是因为语序不当而造成主宾意义不当的,应将“秋天的北京”改为“北京的秋天”)13、有没有远大的抱负和顽强的意志,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
(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14、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关键在于要加速造就一批专门人才。
(前面用“能否”是两个方面。
后面只有肯定一面,前后不一致,可将“要”改为“能否”)15、青年男女不再以财产多寡和门第高低为条件,而以能劳动、有科学文化知识的标准去选择自己的伴侣。
(前面是“多寡”“高低”关涉两面,而后面只兼涉肯定一面,前后不一致。
可将“能”改为“能否”,“有”改为“有没有”) 16、学习成绩的好坏是三好生的重要条件。
(前面是“好坏”关涉两方面,后面只有肯定一面,前后不一致,可在“三好生”前加上“能否成为”)17、汽车奔驰在辽阔的公路上。
(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介绍完英雄的事迹,同学们激烈地鼓掌。
18、早晨五六点钟,在通往机场的大街两旁便站满了数万名欢送的人群。
(“人群”是在整体性名词,前面不能再用“数万名”予以限制,可将“人群”改为“人”)19、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
(“严肃”作状语,不能修饰限制“研究”,可改为“认真”、“慎重”等)20、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干干净净”可以补充说明扫的程度。
而“整整齐齐”则不能与“打扫”配搭,可在其前加上“把桌凳安放得”,也可删去)[高考经典试题分析2----A](搭配不当)1、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
(92年)2、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地攀登到顶峰。
(93年)3、应用这种罗盘,无论在阴云密布以及早晚看不到太阳的时候,也不会迷失方向。
(92年上海)4、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97年)[高考经典试题分析2----B]4.某工厂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不断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制开发。
(95年)5.你知道每斤蜂蜜中包含蜜蜂的多少劳动吗?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要采集50万朵的花粉.(93年)[高考经典试题分析2----C]7.他马上召集常委会进行研究,统一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
(95年)8.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
(93年)9.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
(2001年)10.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96年)[高考经典试题分析2----D]11.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
(99年)12.这家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
(2000年)13.可惜,这部在他心中酝酿了很久、即将成熟的巨著未及完稿,就过早地离开了我们。
(2001年春招)[课堂巩固训练]下列病句错在哪里?1、清明前后,××部队派了800人次,参加郊区植树劳动。
(88年)2、最让人高兴的是,在全厂职工团结协作,日夜奋战下,全年的生产指标终于超额完成了。
(2000年春季)3、公园里展出的有象征中华民族腾飞的“中华巨龙”等冰雕艺术品,也有取材于《西游记》、《海的女儿》等神话和童话故事(2001年春季)4、本世纪90年代知识经济初见端倪,21世纪是知识经济飞速发展并逐步占据世界经济主导地位的年代。
5、长期的睡眠不足,会使人体生物钟功能失调,正常的生活节奏发生紊乱,从而促使人早衰和引发某些不必要的疾病。
6、省委省政府认真总结了造成这种落后状况的经验教训,确立了科教兴市的工作思路。
7、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经济体制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8、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9、桂林确实山清水秀,壮族的民俗风情,使我置身于画卷之中,心旷神怡。
10、我们要采取各种办法培养和提高我们的学习质量。
11、一些长期有争议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分析、研讨,有了不同程度的进展。
12、我们要研究经济犯罪分子的特点,以便稳、准、狠地识别和打击他们。
13、尽管你的赠礼多么微薄,但在他心上却象千斤重的法码。
14、培养新世纪的一代新人,不只是学校的事情,而是整个社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