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12讲 名言名句默写教案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名句名篇默写教案(配套)

10.名句名篇默写一、教学目标1.了解高考默写类题目的考查范围和题目特点。
2. 掌握识记中外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国别和代表作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掌握识记中外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国别和代表作的方法。
三、课时: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考点透视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能识记文学常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A (识记)。
识记文学常识包括:“识记中外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国别和代表作”、“识记文学体裁常识”。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一般以要求背诵的篇目为范围。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是指对中国优秀诗文作品及其重要语句进行考查,意在引导考生重视诵读,培养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和表现力,提高人文素养。
纵观近三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试题考查的内容,归纳起来主要有下面四种情况:1.含蓄蕴籍,富有哲理。
如江西卷有志矣,不随以止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2.爱国情怀,坚强意志。
如全国卷《过零丁洋》一诗中,表现文天祥民族气节以及舍生取义生死观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意境优美,体物入微。
如湖北卷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______,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4.意旨高远,辉映千秋。
如江苏卷(1)__________________,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庄子·逍遥游》)(2)日月忽其不淹兮,__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二)题目分类1.续写型默写题高考试题多采用直接写出与所给诗、文、曲相对应的上句或下句的题型。
对于命题人来说,这种样式显得十分呆板,它的弊端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只考查识记能力,能力层级低。
②不能引导考生真正树立起“名句”和“名篇”的意识,“句”和“篇”往往结合不紧密,考生实际上只要识记“句”就行了。
不过,这些不足之处正在不断改进之中。
中学语文名句背诵与默写课件教案

中学语文名句背诵与默写课件教案一、引言语文学习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名句背诵与默写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审美情趣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课件教案旨在帮助中学语文教师更好地组织名句背诵与默写课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名句背诵与默写的意义1.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背诵与默写经典名句,学生能够感受到语言之美,培养对文学艺术的欣赏能力。
2. 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名句背诵与默写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他们在日常交流中能够运用到优美的语言表达方式。
3.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名句背诵与默写要求学生理解诗句的深意,培养学生的思维敏感性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名句背诵与默写的教学策略1. 理解为基础:在进行名句背诵与默写之前,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名句的意义,帮助他们从字面上和意义上理解诗句。
2. 分层次进行: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可以将名句背诵与默写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3. 多种形式结合:除了传统的默写方式,教师还可以引入口头默写、填空默写、联想默写等多种形式,增加趣味性和多样性。
4. 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讲解名句的背景故事、名家的创作心得等,激发学生对名句背诵与默写的兴趣,使其主动参与其中。
四、名句背诵与默写的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播放名句的音频或展示名句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名句的好奇心。
2. 理解与解读:教师对名句进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名句的意义和背后的文化内涵。
3. 背诵与默写:学生跟读名句,然后进行默写。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默写形式和难度。
4. 纠错与讲解:教师批改学生的默写作业,指出错误并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名句的意义和用法。
5. 拓展与应用:通过让学生运用名句进行写作、口语表达等活动,巩固所学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五、名句背诵与默写的评价方式1. 综合评价:综合考虑学生的背诵情况、默写准确性以及对名句意义的理解程度等方面,给予综合评价。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第12讲 文言虚词的理解和翻译(讲义)(解析版)

第12讲文言虚词的理解和翻译目录01 考情分析.备考策略 (1)02 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1)03 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3)04 热考题型·解题策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05 真题感悟.命题洞见 (15)复习任务 1.梳理并总结五类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重点掌握高频虚词的意义。
考情微观 1.2021~2023年新高考卷文言文翻译题涉及的虚词详见学案51“考情微观”。
2.高考考查虚词的特点:全部放在翻译中考查;不考用法,只考意义;考查重点放在高频虚词及副词上。
关键能力与方法虚词可以根据语境推敲,利用句式特点、语法知识、句子意思等来研究分析,从而确定虚词意义与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1.介词介词是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面,合起来表示时间、处所、原因、方式、对象等意义的词。
对介词的考查,通常是结合对文句的理解进行的。
引出行动的工具、方法、凭借;例如:“以、因”,意思为“拿、凭借、依据”,①以勇气闻于诸侯。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因以讽谏。
(《张衡传》)引出动作的对象;例如:“于、与、因、为、乎”,意思为“同、跟、给、替、对、对于、向、通过”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师说》)②欲呼张良与俱去。
(《鸿门宴》)引出动作的原因;例如:“于、以、为”,意思为“由于、因为”①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进学解》)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引出动作的时间、处所:例如:“于、乎、自、从、缘”,意思为“在、从、到、沿着”①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阿房宫赋》)②生乎吾前。
(《师说》)③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桃花源记》)2.代词代词是代替别的词或词组、句子,以表示人或事物以及动作、状态、数量等的词。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高考语文名句名篇默写复习教案

6.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
,毁于随。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畯良”(韩愈《进学
解》)பைடு நூலகம்
7.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殡殓不得凭其棺,窆不得临其
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韩愈《寄十二朗文》)
8.,;,。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刘禹锡《陋室铭》)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高考语文名句名篇默写复习教案
【摘要】高三语文教案栏目为您发布了大量的教案素材,供您参考以方
便您的教学,小编在此发布此文:“高三语文复习教案:高考语文名句名篇默
写复习教案”希望可以给您带来帮助
本文题目:高三语文复习教案:高考语文名句名篇默写复习教案
名句名篇默写
上一讲引用了国家考试中心张伟民先生这样的话:“名句名篇默写首先要能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5.去年元夜时,。月上柳梢头,。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
6.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
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7.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默写课文要求背诵的篇目,在些基础上能够背诵一些课外的但常见常用的名
句则更好。”2003年的高考试题果真有课外的一小题。这就是《论语•雍
也》中的“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能默写
出来的极少。本讲专门选编课外(含初中学过的)名句名篇。
还要说明的一点是,备考不仅要注重背诵,还要注重“默写”,把句序写
高考名句复习默写模拟题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最新高考名句复习默写模拟题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高考名句的重点字词,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名句。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高考名句的重点字词和古文阅读能力。
2. 教学难点:理解名句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名句的出处、作者、背景等。
2.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3. 案例分析法:分析高考真题,让学生熟悉考试题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有趣的故事或问题引起学生对名句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名句的出处、作者、背景等,引导学生理解名句的意义。
3. 分析与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互相学习。
4. 高考真题分析:分析高考真题,让学生熟悉考试题型,提高应试能力。
5. 课堂练习: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3. 模拟考试:组织模拟考试,检验学生的应试能力。
4.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内容。
六、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制作包含名句、作者、背景等信息的课件,以便于课堂展示。
2. 教学资源:准备相关名句的资料,如原文、注释、译文等。
3. 考试题库:整理近年高考名句默写真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巩固。
七、教学内容:1. 名句复习:回顾上节课讲解的名句,巩固记忆。
2. 模拟题训练:针对高考名句默写题型,设计具有代表性的模拟题,让学生实战演练。
3. 解析与讲解:对模拟题的答案进行解析和讲解,分析考试要点,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技巧。
八、教学步骤:1. 课堂导入:通过提问或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名篇名句默写考点详解核心突破教学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名篇名句默写:核心突破“名篇名句默写”是历年来高考的必考点。
近几年高考对“名篇名句默写”题的考查难度加大,考查形式由依据上下句填充式默写,变成了近几年一直采用的情境式默写。
情境式默写题无疑已成为高考考查名篇名句默写的主流题型,考生一定要高度重视。
突破一准确把握“4信息”信息1:题干直接体现所填名句的关键意象这类信息往往就是所填写名句中的关键意象词语,默写时要紧扣此类信息联想相关的诗句。
李白《蜀道难》中“,”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紧扣“黄鹤”“猿猴”(猿猱),即可明确所填名句: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信息2:题干直接表述所填名句的意思这类信息有时就是对名句的翻译,因此,我们在默写时只要把“现代文”还原到“古文”即可。
《陈情表》中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的两句是“,”。
题干已直接提示所填名句的意思,故应填写:“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信息3:题干提示所填名句的位置这类信息中往往有表明所填名句位置的词语,比如“开头”“最后”“收束”等,默写时检索定位,找寻答案。
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收束”一词已提示了所填写名句的位置,再结合“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很明显空缺部分应该填写:“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信息4:题干提示所填名句运用的手法这类信息往往明示应填写名句所运用的手法和效果,比如“夸张”“侧面描写”“对偶”等等,默写时学会联想,确定答案。
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了客人吹洞箫的场景,开始是正面描写,写洞箫的声音呜咽、不绝如缕,接着用侧面描写“,”来表现洞箫声音的悲凉。
情境中“侧面描写”已明示所用手法,“洞箫声音的悲凉”已明示表达效果。
根据手法和效果,及前面的提示,可联想到应该填写的名句是“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其实,以上4种方法在实际操作中需要综合运用,从多个角度的信息中圈定名句,确保所填名句准确恰当,符合情境要求。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名句名篇默写复习教案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名句名篇默写复习教案名句名篇默写上一讲引用了国家考试中心张伟民先生这样的话:“名句名篇默写首先要能默写课文要求背诵的篇目,在些基础上能够背诵一些课外的但常见常用的名句则更好。
”_年的高考试题果真有课外的一小题。
这就是《论语雍也》中的“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能默写出来的极少。
本讲专门选编课外(含初中学过的)名句名篇。
还要说明的一点是,备考不仅要注重背诵,还要注重“默写”,把句序写对,把字写正确。
从这两年高考情况看,有的考生虽然会背诵,但默写时常常写错字,尤其是《陈情表》中的那两句出现了几个莫名其妙的错字,因而不能得分,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历代散文中的名句名篇补出下列文中空缺的部分。
1.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
是故,。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
故曰:。
(《礼记学记》)2.独学而无友, ;燕朋逆其师; 。
(同上)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4.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
是以,故能成其大;故能成其深; ,故能明其德。
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李斯《谏逐客书》)5.暮春三月,,,。
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忄良 !(丘迟《与陈伯之书》)6.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 ,,,毁于随。
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畯良……”(韩愈《进学解》)7.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 ,,殡殓不得凭其棺,窆不得临其穴。
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
(韩愈《寄十二朗文》)8. , ; ,。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刘禹锡《陋室铭》)9.自登朝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事务;每读史书,多求理道,始知。
(白居易《与元九书》)_.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 ,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202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12》课堂教学设计

《202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12》课堂教学设计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202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12》课堂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不仅需要具备教材知识的丰富度和深度,更要具备出色的教学设计能力。
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到亲近、愉悦?如何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让他们成为积极学习、自信笔耕的学子?这就需要我们通过设计多元化、生动有趣、深入浅出的课堂教学。
在教学前必须认真了解教材,将知识点整理成课件,具有逻辑性,体现重点难点,并合理分时。
本次教学是教学《文言小学》第十五课《明计远虑》。
在教学前,笔者查找了相关资料,调查了学生的学习基础。
在上课前15分钟,教师将细节准备齐全,包括PPT或辅助文本;预习作业和简单测试工具(可以作为课堂互动等方式);学生分组小组件等道具,以助于教学过程中更加生动有趣。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开放性、互动性是为学生创造自由和激情的条件。
在本次课上,笔者采用课堂小结、讨论、互动、合作等多种方式教学。
具体可分如下几步:a. 课堂小结:本节课采用先引进热身的方式。
从我们家乡中出名的“井冈山小学”开始引入到达文言小学明计远虑一英国小哥Steven 的故事中,环环相扣,先为学生增加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故事中人物思想和策略。
通过引导,激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或引导学生思考相关问题等花式,既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高教学质量,又让教学呈现出多样的姿态,为学习增添不少活力。
b. 竞技互动:以小组竞赛,闯关等方式进行启蒙。
教师统一下发问题,要求学生小组内讨论,写在板子上。
准备随机询问,错题讲解等形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c. 学生合作式阅读与思考: 由于文言文具有的艰涩晦涩导致学生在阅读中有时会觉得困难重重。
因此我们在这里把教学重点放在了如何帮助学生快速学习和掌握文言文。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加文化知识储备,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自主阅读,理解后在小组内分享,以小组间形强化自我的学习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邗江区瓜洲中学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2讲名言名句默写教案 "一、考纲阐释最新《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A级。
所谓“常见”,一是指知名度高的,二是指常被引用的,三是指教材规定要背诵的,四是指考纲规定要背诵的占诗文篇目中的。
所谓“名”是指“著名”,具体地讲,就是写景生动、议理深刻、抒情真切、情景交融、理景交融,引用较多、值得品味、富于启迪的诗句和文句。
近年来高考命题特别注重名篇的全篇(诗词)或完整段落的默写。
二、考点透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是指对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极其重要的语句进行考查,意在引导考生涌读,培养语感,强调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感悟及熏陶,提高人文素质。
这些名句名篇,或揭示了人生的哲理,或反映了生活的真谛,或描摹了人物的情貌,或表现了事物的真相,具有思想性、哲理性、审美性。
评议简练,含意深刻,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而且常渎常新,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
对“名句名篇”的考查,所选用的句篇讲求的足思想性、哲理性和审美性。
1.思想性能体现高远的人生境界或高尚的道德情操。
例如:(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滕王阁序》) 2.哲理性能概括生活的一般道理或为人处世的方法等。
例如:(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3.审美性写人状物凝练传神,意象生动,意境深远。
例如:(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三、命题规律纵观近几年的高考题,名句名篇的考查呈现以下规律特点:1.开放和限制相结合。
有的要求全部填写,有的有“两题(组)任选一题(组)”“任选×题(空)”“第×题必做”等限制,既有考查方向,又兼顾考查范围。
2.赋分4~8分。
3.新题型不断出现。
除常用的直接填空即补写上句或下句外,还出现了理解型默写,如2011年的湖北卷、情境型默写如2010年湖北卷以及开放型默写甚至问答题、选择题。
如2010年重庆卷、2011年湖北卷与文学常识组合考查,2010年湖南卷还出现了选择题。
4.所选名句名篇以诗词为主,兼考散文;课内为主,特别是《考试大纲》规定的初高中古诗文背诵篇目;内容范围在朝代上侧重于先秦和唐宋。
从文体上看,2011年新课标地区诗歌和散文几乎平分天下;从朝代上看,2011年涉及先秦作品的有13个省份,涉及唐宋诗词的有16个省份几乎每个省份都在同一份试卷中照顾到了从先秦到唐宋时代代表作品的作品的分布的均衡。
5.思想内容上侧重于思想性、哲理性和审美性。
即选句内容一般隶属于下面四种情况:(1)提示人类社会及事物发展规律的句子(即富有哲理性的句子);(2)抒发爱国情怀、崇高理想、坚强意志、阔大胸怀的句子;(3)描写优美意境的名句;(4)反映以德治国、传统美德、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名句。
6.今后高考考查的综合性应该会逐步加强,题型创新是趋势所在。
四、技法点拨对于“默写名句名篇”这一考点的复习应考,要从以下几方面人手:1.整合名句名篇。
千古流传的名句名篇很多,是不是都有可能考查?这就要求我们去研究高考试卷,明确试题选材的价值取向。
一般地说,以其积极的思想教育人、以其深刻的哲理启发人、以其优美的语言陶冶人的句子是考查的对象,是我们归纳整合的重点。
2.确认需突破的重点。
高考复习的时间毕竟有限,而复习的内容又如此庞杂,我们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应该研究高考,抓住重点,各个击破。
综观近几年高考,课本上的名句名篇是我们复习的目标和重点。
对于课本上需要背诵的内容,我们要选取其中的对仗句、议论深刻句、运用修辞手法明显的句子、语言锤炼特别好的句子,多背背、多写写。
3.理解强记,不写错别字。
对于名句中的关键字词或易混字、易错字,应结合有关语言知识,联系前后文,发挥联想,深入理解和领会;还可用笔圈点出来,以引起注意,重点把握,强化记忆。
4.规范书写,做到“三清”“三不”。
须知,既然是默写题,卷面书写就显得特别重要。
“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写潦字,不写非规范字,不添减笔画。
五、高考典型例题1.(2011·湖北卷T15)填空(1)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是鲁迅的《》。
(2)日本作家曾因《雪国》《古都》等作品获诺贝尔文学奖。
(3)《过秦论》中“①,吞二周而亡诸侯”,气势恢宏;《屈原列传》中“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②”,评断公允:《滕王阁序》中“潦水尽而寒潭清,③”,意境澄净:《琵琶行》中“醉不成欢惨将别,④”,情景交融。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及名句名篇的识记能力,意在让学生加强诵读,培养学生语感。
湖北卷今年继续采用文学常识与名句名篇组合考查的形式。
名句则采用了理解性的填空形式,加强了试题的难度。
答案:(1)狂人日记(2)川端康成(3)①振长策而御宇内②举类迩而见义远③烟光凝而暮山紫(4)别时茫茫江浸月2.(2011·江西卷T15)古诗文填空。
(5题限选4题)(1)明明如月,___________?越陌度阡,___________。
(曹操《短歌行》)(2)___________,终鲜兄弟,___________,晚有儿息。
(李密《陈情表》)(3)我欲因之梦吴越,___________。
湖月照我影,___________。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4)___________,巫山巫峡气萧森。
寒衣处处催刀尺,___________。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5)佳节又重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醉花阴》)解析:名句名篇的补写,重要的是平时的积累。
在积累时,对重点句子重点字词要做好落实。
江西卷采用了5题选4题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了选择的空间。
答案:(1)何时可掇枉用相存(2)少无伯叔门衰祚薄(3)一夜飞度镜湖月送我至剡溪(4)露凋伤枫树林白帝城高急暮砧(5)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3.(2011·安徽卷T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意做五小题)(1)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离骚》)(2)为天下笑者,何也?。
(贾谊《过秦论》)(3),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诸葛亮《出师表》)(4)仰观宇宙之大,,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5)渔舟唱晚,;雁阵惊寒,生断衡阳之浦。
(王勃《滕王阁序》)(6),忽到庞公栖隐处。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7)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8),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苏幕遮》)解析:安徽卷依然采用八选五的形式。
任选形式让学生有了更大的空间。
2011年新增加的篇目大都涉及,尤其是选修教材里的篇目。
答案:(1)虽九死其犹未悔(2)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3)不宜妄自菲簿(4)俯察品类之盛(5)响穷彭蠡之滨(6)鹿门月照开烟树(7)一蓑烟雨任平生(8)叶上初阳干宿雨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古文字是一种以象形为主的字体。
②今文字系统隶书——草书——行书——楷书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隶书另一层意思是平民使用,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草写的章草(独草),这时笔墨纸都已出现,对书法的独立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狂草在魏晋出现,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峰;行书出现于晋,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字体;楷书也是魏晋出现,唐朝达到顶峰,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请学生谈一下对今文字是怎样理解的?),教师进行归纳: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已经摆脱了象形走向抽象化。
B主要书体的形式特征①古文字:甲骨文,由于它处于文明的萌芽时期,故字形错落有致辞,纯古可爱,目前发现的总共有3000多字,可认识的约1800字。
金文,处在文明的发展初期,线条朴实质感饱满而丰腴,因它多附在金属器皿上,所以保存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