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腹部外科手术的麻醉

合集下载

外科手术技术的局部麻醉方法

外科手术技术的局部麻醉方法

外科手术技术的局部麻醉方法局部麻醉是一种常见的麻醉方法,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中。

它通过局部麻醉药物的应用,使手术部位的神经传导功能暂时中断,从而减轻患者的疼痛感觉,同时避免全身麻醉所带来的风险。

本文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外科手术技术局部麻醉方法。

1. 局部麻醉药物局部麻醉药物是外科手术中实施局部麻醉的关键。

常见的局部麻醉药物包括局部麻醉剂和辅助麻醉剂。

局部麻醉剂有酯类和酰胺类两种,酯类药物作用快,但作用时间短暂;酰胺类药物作用持久,适用于长时间手术。

辅助麻醉剂用于增强局部麻醉效果和提供血管收缩作用。

不同手术部位和手术类型需要选择不同的局部麻醉药物。

2. 局部浸润麻醉局部浸润麻醉是一种简单常用的局部麻醉方法,适用于切除肿瘤、包皮环切手术等手术。

这种方法将局部麻醉剂直接注射到手术部位的组织中,通过麻醉剂的浓度梯度扩散到周围组织,达到麻醉的效果。

由于这种方法相对简单、安全,且手术部位麻醉效果好,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

3. 神经阻滞麻醉神经阻滞麻醉是一种通过阻断患者感觉神经传导来实现局部麻醉的方法。

这种方法包括单神经阻滞和多神经阻滞两种类型。

单神经阻滞常用于手术部位神经的较少浅层部位,如肢体等,通过针刺神经附近进行麻醉。

而多神经阻滞则广泛应用于手术部位神经较深的位置,如胸部、腹部等。

这种方法需要医生准确确定神经位置,精确注射局部麻醉剂。

4. 顶浸润麻醉顶浸润麻醉常用于头部、颈部等部位的外科手术。

这种方法通过注射局部麻醉药物到头皮组织中,使手术部位达到麻醉效果。

手术时,医生通常在头皮上画出一个特定的图案,根据这个图案将麻醉药物注射到头皮的特定区域。

该方法不仅麻醉效果好,而且操作简便,风险低。

总之,外科手术技术的局部麻醉方法多种多样,医生和患者可以根据手术类型、手术部位和个人需求选择最适合的局部麻醉方法。

局部麻醉能够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疼痛感觉,同时降低了全身麻醉所带来的风险。

通过不断的技术革新和研究,局部麻醉方法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将会更加普及,并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外科常见手术的操作过程和方法

外科常见手术的操作过程和方法

23.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术前及术后诊断: chronic appendicitis手术方式: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麻醉方式:general anesthesia术中所见:阑尾无明显肿胀,周围未见脓性积液,回盲部结构解剖清楚,无水肿,阑尾腔内可及多枚粪石。

手术经过;1. 平卧,气插全麻,置下肢气压带,消毒铺巾。

2. 于脐上作弧行小切口,以气腹针穿刺入腹腔,充入二氧化碳气体成15 mmHg气腹。

3. 拔出气腹针,以套管针穿刺腹腔,拔出内芯,插入腹腔镜,检查腹腔表面为见异常。

4. 腹腔镜明视下再作二个套管针穿刺,右侧置抓钳,左侧置各种操作器械。

5. 改头高脚低左侧卧位,用抓钳提起阑尾,钝性解剖阑尾系膜,流离阑尾动脉后上三个钛夹后切断阑尾动脉。

6. 流离阑尾至跟部,距回盲部0.5cm处用loop双道套扎阑尾,切断阑尾。

7. 取出阑尾后腹腔冲洗,检查腹腔内无出血,缝合切口。

8. 手术经过顺利,出血量约5ml,术中血压稳定,麻醉效果满意,病人安返PACU,标本送病检。

24. 结肠癌 Colon cancer术前及术后诊断:结肠癌 Colon cancer手术方式:结肠根治切除术 Radical resection of colonal cancer 麻醉方式:插管全麻术中所见:术中见盆腔、肠系膜、肝脏、胃、腹壁等无转移性结节。

肿块位于结肠肝曲,直径约5cm,质中,已浸润至结肠浆膜层和横结肠系膜,横系膜根部淋巴结肿大。

手术经过:1.平卧位,气插全麻,常规消毒铺巾。

2.取腹部正中切口,长约20cm,逐层进腹。

3.探查腹腔,如术中所见。

拟行右半结肠大部和横结肠大部切除术。

4.在升结肠和盲肠外侧缘剪开后腹膜直达肝曲,剪断肝结肠韧带,再沿横结肠上缘切断右侧的部分大网膜。

5.在横结肠左段中部和升结肠距回盲瓣约10cm处,用止血钳穿过横结肠和小肠系膜的无血管区,各带一纱布条分别结扎,闭锁病变肠段的近远端。

常见的麻醉方式及注意事项

常见的麻醉方式及注意事项
时,往往止痛不够完善,肌肉松弛 欠佳
定义:将局麻药注入手术区域 的组织内,阻滞神经末梢 而达到麻醉作用
给药方法:“一针技术”,即先行皮内注药形成皮丘,再从 皮丘边缘进针注药形成第二个皮丘,沿手术切口形成皮丘带. "分层注药",即浸润一层起开一层,以达到完善麻醉的目的. 每次注药前应回吸或边注药边进针,以免血管内注药.
10%葡萄糖 布比卡因
4.穿刺步骤
(1)普鲁卡因局部浸润麻醉
(2)粗针头破皮
(3)腰麻针刺入硬膜外腔
(4)腰麻针刺破硬脊膜,见脑脊液流出
(5)蛛网膜下腔注入腰麻药物 (10%葡萄糖、0.75%布比卡因)
(6)硬脊膜外腔内插入导管(置管)
(7)导管的固定
术中,硬膜外导管中追加麻药(利多卡因)
(四)直视下插管并调整深度
1.直视下插入气管导管——右手以握毛笔手式持气管导管, 斜口端朝左对准声门裂,沿着喉镜的镜片凹槽在明视下送 入导管;轻柔旋转导管,使其顺利地一次通过声门裂进入 气管内。 2.拨出管芯后再前进到位——待导管通过声门裂1cm后,拨 出管芯再前进。准确的插管深度为:成人再送入5cm(小 孩2~3cm),即声门裂下6cm。
1.多数要通过有创方式给药
2.对呼吸影响要比吸入麻醉
药物强,易导致呼吸抑制; 3.某些药物,如氯胺酮,可 导致术后谵妄; 4.目前多数静脉药物血药浓 度无法检测,某些作用时间 长的药物如使用不合理可以 导致苏醒延迟。
搭配使用;
5.对循环影响相对较小,镇 痛镇静效果明确; 6.可用于术后镇静镇痛的治 疗。
原理:蛛网膜下腔阻滞和硬膜外阻滞的联合,
取长补短。
椎管内麻醉解剖(由外到内)
皮肤 皮下 韧带 硬膜外腔 硬脊膜 蛛网膜下腔

剖宫产麻醉须知

剖宫产麻醉须知

剖宫产麻醉须知剖腹产是人类手术发展过程中最早的手术类型之一。

而医学上的麻醉是指医生使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病人暂时失去全身或局部的感觉,以实现无痛的手术治疗。

因此,要想在剖宫产术中减轻疼痛,就不能没有麻醉的帮助,充分说明了剖宫产术与麻醉是密切相关的。

大部分手术对麻醉的要求不是太高,但是剖腹产对麻醉的要求很高,这是由准妈妈的怀孕生理决定的。

如果麻醉方法选择不当或麻醉药量不当,整个手术过程都会受到影响,甚至会危及婴儿和母体的生命。

剖宫产又称为剖腹产,属于外科手术的一种,剖宫产术主要是用手术刀切开产妇腹部,从而帮助产妇顺利分娩胎儿。

剖腹产通常是为了减少产妇经阴道分娩,危及产妇生命安全的一种医学手段,但是现在很多产妇都选择剖腹产来代替传统的经阴道自然分娩。

剖宫产手术需要对孕妇进行麻醉后进行,但由于产妇的特殊性,需要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麻醉计划。

一、剖宫产手术麻醉方式产科手术的麻醉方式有以下特点:(1)产妇的生理变化显著。

(2)产妇生产时容易发生并发症,危及产妇及新生儿的人身安全,难以实施适当的麻醉管理。

(3)手术麻醉需要对胎儿和产妇进行综合分析,寻找简便、安全的手术方法。

(4)在手术过程中,产妇的呕吐和误吸是主要死因之一。

产妇选择麻醉的原则应根据产妇和新生儿的情况、麻醉医生的熟练程度、相关设施而定,以保护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减少各种术后并发症为目的。

1.连续硬膜外麻醉这种类型的麻醉是许多健康妇女的首选方法,但对于有脊椎结合、穿刺部位畸形或感染、严重产前出血、未纠正休克和精神疾病的妇女是禁止使用的。

连续硬膜外麻醉对孕妇的血压没有太大影响,可减少仰卧位综合征(低血压)的发生率。

另外,局麻药对孕妇胎儿的影响很小,不会影响孕妇的子宫收缩。

医务人员需提前准备麻醉急救所需物品。

在前半小时,孕妇需要迅速扩容。

产妇收缩压不小于100mmHg,产妇心率不小于60次/分钟,医生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选择血管活性药物。

1.腰硬联合麻醉腰硬麻醉适用于母胎情况还好的时候,给产妇使用这种麻醉时,需要注意产妇的血压状况,以免产妇出现低血压。

常见腹部外科手术的麻醉

常见腹部外科手术的麻醉

常见腹部外科手术的麻醉
麻醉方法:下腹部短小手术可采用椎管内麻醉(骶麻、硬膜外神经阻滞或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麻醉,中上腹部手术采用气管
插管全身麻醉
术前用药:长托宁0。

01-0.02mg/kg,氯胺酮1mg/kg(小儿哭闹)入室时静注
麻醉诱导:异丙酚2 mg/kg,舒芬太尼0.2~0。

5ug/kg(芬太尼5 ug/kg,新生儿2-3ug/kg), 顺式阿曲库铵0。

1—0。

2mg/kg(或爱
可松0。

6—0.9mg/kg)
术中监测:常规监测ECG,HR,SPO2,BP,P ET CO2。

若患儿年龄小,术中可能存在电解质酸碱失衡,手术过程
需要进行控制性降压,或估计手术出血量较多建议术中动
脉穿刺置管做动脉压及血气监测。

注:腹腔镜手术常规行动脉测压。

麻醉维持:异丙酚持续静脉推注,吸入七氟醚,根据手术情况及病人的心率血压调节静脉推注速度和吸入气体的浓度。

必要时
追加肌松剂。

术中液体管理:1术前禁食量及术中生理维持量,计算遵循4-2-1原
则,一般10ml/kg/h。

2开腹手术不显性液体丢失5-7ml/kg
3补充术中失血量及尿液丢失
辅助用药: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高,常规用止呕药:格拉司琼0。

05mg/kg或者合用地塞米松0。

2 mg/kg,苏灵1u减少术
中及术后出血,凯纷1mg/kg(术毕前30min)术后镇痛
术后拔管:婴幼儿多选用浅麻醉拔管或清醒拔管,拔管后注意反流误吸。

科普三种最常见的临床麻醉方法

科普三种最常见的临床麻醉方法

科普三种最常见的临床麻醉方法在医疗领域中,麻醉是一项重要的技术,用于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处于无痛或者昏迷状态。

为了更好地了解麻醉的相关知识,本文将科普三种最常见的临床麻醉方法,并介绍其适应症和注意事项。

一、全身麻醉全身麻醉是一种通过药物使患者完全失去意识的麻醉方法。

它广泛应用于需进行复杂或有创的手术,包括心脏手术、神经外科手术等。

全身麻醉的药物包括镇静剂、镇痛剂和肌松剂,这些药物通过静脉注射或者吸入途径给予患者。

全身麻醉的优点是作用迅速且可调节,但它也带来了一些风险,如术后恶心呕吐、过敏反应、心脏和呼吸系统并发症等。

全身麻醉有一些常见的适应症,如手术时间长且复杂、对外界刺激较敏感的患者、有心血管疾病或呼吸道疾病的患者等。

同时,患者在接受全身麻醉前需要进行严格的术前评估,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二、局部麻醉局部麻醉是一种使特定部位的神经传导功能暂时丧失的麻醉方法。

它主要通过局部药物注射或者局部阻滞技术实现。

局部麻醉常用于外科手术、产科手术以及疼痛治疗等领域。

局部麻醉有很多优点,比如患者意识清醒、恢复快、并发症少等。

然而,它也有一些限制,如不能用于手术范围较大的情况、对药物过敏的患者、有严重心脏疾病或者出血倾向的患者等。

在实施局部麻醉前,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充分的评估,并确保合适的剂量和注射方式。

三、脊麻脊麻是一种通过药物作用于脊髓膜外腔,使下体感觉和运动完全丧失的麻醉方法。

脊麻常用于腹部、盆腔等手术,也用于疼痛治疗和分娩镇痛等。

脊麻的优点是作用迅速、恢复快、术后镇痛效果好。

然而,它也有一些潜在的风险,如低血压、头痛、神经损伤等。

因此,在进行脊麻前,医生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和进行相关检查,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总结麻醉在现代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患者的手术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保障。

全身麻醉适用于复杂手术,局部麻醉适用于有限范围的手术,而脊麻适用于腹部和盆腔手术等。

在选择麻醉方法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并进行充分的术前评估。

各种常见麻醉方式的区别及适用范围,这些你都知道吗

各种常见麻醉方式的区别及适用范围,这些你都知道吗

各种常见麻醉方式的区别及适用范围,这些你都知道吗随着时间的进步,使得科学信息技术也有了相应的发展,并且也正是因为改背景条件下为各行各业均的发展均带了极大的便捷,特别针对于医疗行业来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临床上进行的各类型手术治疗中都需要使用剂量较大的麻醉药物,而临床上所存在的麻醉方式又有着较多的种类,不同的麻醉方式有着不同的作用与效果,在实际的临床治疗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麻醉方法进行选择,从而保证患者能够获得更加接近理想状态的治疗效果。

而每种麻醉方式也有着相应的使用范围,本文就针对于临床所存在的麻醉方式及其麻醉使用的具体范围进行描述。

一麻醉方式临床上常见的集中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局部麻醉、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以及硬膜外麻醉。

1全身麻醉全身麻醉是让麻醉药品通过人体的呼吸道进入到体内,或者是通过肌肉、静脉注射的方式将麻醉药品注入体内,从而使得药品能够进入到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让该系统暂时处于休眠的状态,并使得全身肌肉组织呈现出放松状态,在此状态下患者不会感受到表强烈的疼痛感受。

而对于全身麻醉来说还包括以下几个类别,分别为吸入麻醉、静脉麻醉以及复合麻醉。

吸入麻醉是通过具有挥发性的麻醉药物,让患者以呼吸的方式将药物吸入体内,从而实现麻醉;而静脉麻醉是通过患者的静脉血管将药物注入血液之中,从而让患者产生麻醉效果。

2局部麻醉局部麻醉也称之为部位麻醉,主要是当患者处于清醒的状态下,使用麻醉药品注射到患者身体的某一个部分之中,从而使得该部位丧失了神经传输的功能,让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不会感受到疼痛。

其中分为了表面麻醉和局部浸润麻醉两种方式。

3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该麻醉方式是通过将麻醉药物注入到患者的蛛网膜下腔这一部位,从而使得患者的脊神经产生阻滞作用,暂时缺失了感觉运动功能,从而实现了最终的麻醉效果,在临床上夜间该麻醉方式称之为颈椎麻醉法。

4硬膜外麻醉硬膜外麻醉是将麻醉药物注入到患者的硬膜外腔之中,对患者的中枢神经产生相应的麻醉效果,让其暂时性缺失了感受功能。

贵州麻醉科模拟题2021年(55)_真题-无答案

贵州麻醉科模拟题2021年(55)_真题-无答案

贵州麻醉科模拟题2021年(55)(总分89.XX02,考试时间120分钟)A1/A2题型1. 就显效和维持时间而言,拮抗肌松药的最佳组合是( )A. 依酚氯铵和胃长宁B. 依酚氯铵和阿托品C. 新斯的明和阿托品D. 吡啶斯的明和阿托品E. 以上均否2. 停用肌松药后,哪一肌肉最早恢复( )A. 腹肌B. 肋间肌C. 膈肌D. 肢体肌E. 颈部肌3. 有关全麻中外周性呼吸抑制的处理,错误的是( )A. 辅助或控制呼吸B. 应用呼吸兴奋剂C. 停止肌松药应用D. 查血气E. 使用肌松药拮抗剂4. 肌松药可与下列哪种抗生素有协同作用( )A. 多粘菌素B. 链霉素C. 新霉素D. 卡那霉素E. 以上均是5. 门静脉高压及肝部分切除手术,病人能否耐受手术及麻醉,目前评判肝功能标准基本上是按照( )A. 高桥成辅所分的界限B. 血浆白蛋白指数C. Child分级标准D. 凝血酶原时间E. 肝脏酶学的改变6. 有胆绞痛的病人,术前药禁用( )A. 哌替啶C. 吗啡D. 苯巴比妥E. 地西泮7. 人工气腹对心血管影响为( )A. 血压升高B. 心排量下降C. 血压下降D. 外周阻力增加E. 以上都是8. 关于门脉高压症手术麻醉前用药哪项正确( )A. 大剂量阿托品B. 大剂量东莨菪碱C. 一般剂量阿托品D. 一般剂量镇静镇痛药E. 大剂量镇静镇痛药9. 无症状的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 )A. 空腹血糖6.7mmol/LB. 空腹血糖2次≥6.7mmol/LC. 空腹血糖≥7.8mmol/LD. 空腹血糖2次≥7.8mmol/LE. 空腹血糖≥6.7mmol/L和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10. 能促进机体产热的最重要的激素是( )A. 肾上腺素B. 肾上腺皮质激素C. 甲状腺激素D. 生长素E. 胰岛素11. 患者女性,28岁。

患甲状腺功能亢进。

经抗甲状腺药治疗后症状得到控制,决定外科手术,但唯有心率不下降(105次/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腹部外科手术的麻醉
麻醉方法:下腹部短小手术可采用椎管内麻醉(骶麻、硬膜外神经阻滞或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麻醉,中上腹部手术采用气
管插管全身麻醉
术前用药:长托宁0.01-0.02mg/kg,氯胺酮1mg/kg(小儿哭闹) 入室时静注
麻醉诱导:异丙酚2 mg/kg,舒芬太尼0.2~0.5ug/kg(芬太尼5 ug/kg,新生儿2-3ug/kg), 顺式阿曲库铵0.1-0.2mg/kg(或爱可松
0.6-0.9mg/kg)
术中监测:常规监测ECG,HR,SPO2,BP,P ET CO2。

若患儿年龄小,术中可能存在电解质酸碱失衡,手术过程
需要进行控制性降压,或估计手术出血量较多建议术中动
脉穿刺置管做动脉压及血气监测。

注:腹腔镜手术常规行动脉测压。

麻醉维持:异丙酚持续静脉推注,吸入七氟醚,根据手术情况及病人的心率血压调节静脉推注速度和吸入气体的浓度。

必要时
追加肌松剂。

术中液体管理:1术前禁食量及术中生理维持量,计算遵循4-2-1
原则,一般10ml/kg/h。

2开腹手术不显性液体丢失5-7ml/kg
3补充术中失血量及尿液丢失
辅助用药: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高,常规用止呕药:格拉司琼
0.05mg/kg或者合用地塞米松0.2 mg/kg,苏灵1u减少术
中及术后出血,凯纷1mg/kg(术毕前30min)术后镇痛术后拔管:婴幼儿多选用浅麻醉拔管或清醒拔管,拔管后注意反流误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