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化学平衡专题
2023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多重平衡体系问题精选全文

催化剂和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鲁科版选择性必修1 p73
鲁科版选择性必修1 p70
结论: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远远大于温度对反应速率的 影响(催化剂高效性),工业上提高生产效率首先“催化剂”
类型2:合作共赢
例3(2021顺义高三一模)在有氧条件下,新型催化剂M能催化 NH3与NOx反应生成N2。 ②将一定比例的O2、NH3和NOx的混合气体,匀速通入装有催化剂M 的反应器中反应(装置见题20图−1)。
3.影响反应速率往往催化剂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类型3:竞争优先
例4:CO2的资源化利用能有效减少CO2排放,充分利用碳资源。 (3)CO2催化加氢合成二甲醚是一种CO2转化方法,其过程中主要发生下列反应: 反应Ⅰ:CO2(g)+H2(g) = CO(g)+H2O(g) ΔH =+41.2 kJ·mol−1 反应Ⅱ:2CO2(g)+6H2(g) =CH3OCH3(g)+3H2O(g) ΔH =﹣122.5 kJ·mol−1 在恒压、CO2和H2的起始量一定的条件下,CO2平衡转化率和平衡时CH3OCH3的 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如图。其中:
②温度高于300 ℃,CO2平衡转化率 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的原因是_____。
反应I和反应II对CO2的转化率贡献存在竞 争关系。温度升高,反应I正移,CO2的转 化率增大;反应II逆移,使CO2转化率降低。
类型3:竞争优先
例4:CO2的资源化利用能有效减少CO2排放,充分利用碳资源。 (3)CO2催化加氢合成二甲醚是一种CO2转化方法,其过程中主要发生下列反应: 反应Ⅰ:CO2(g)+H2(g) = CO(g)+H2O(g) ΔH =+41.2 kJ·mol−1 反应Ⅱ:2CO2(g)+6H2(g) =CH3OCH3(g)+3H2O(g) ΔH =﹣122.5 kJ·mol−1 在恒压、CO2和H2的起始量一定的条件下,CO2平衡转化率和平衡时CH3OCH3的 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如图。其中:
2024届全国高考(新高考)化学复习历年真题好题专项(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计算)练习(附答案)

2024届全国高考(新高考)化学复习历年真题好题专项(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计算)练习1.[2022ꞏ广东卷]恒容密闭容器中,BaSO 4(s )+4H 2(g )⇌BaS (s )+4H 2O (g )在不同温度下达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n )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ΔH <0B.a 为n (H 2O )随温度的变化曲线C.向平衡体系中充入惰性气体,平衡不移动D.向平衡体系中加入BaSO 4,H 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2.[2022ꞏ海南卷]某温度下,反应CH 2===CH 2(g )+H 2O (g )⇌CH 3CH 2OH (g )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压强,v 正>v 逆,平衡常数增大B.加入催化剂,平衡时CH 3CH 2OH (g )的浓度增大C.恒容下,充入一定量的H 2O (g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恒容下,充入一定量的CH 2===CH 2(g ), CH 2===CH 2(g )的平衡转化率增大3.[2023ꞏ专题模块测试]K 、K a 、K w 分别表示化学平衡常数、电离常数和水的离子积常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500 ℃、20 MPa 条件下,在5 L 密闭容器中进行合成氨的反应,使用催化剂后K 增大B.室温下K (HCN )<K (CH 3COOH ),说明CH 3COOH 的电离程度一定比HCN 的大 C.25 ℃时,pH 均为4的盐酸和NH 4I 溶液中K w 不相等D.2SO 2+O 2 催化剂△2SO 3达平衡后,改变某一条件时K 不变,SO 2的转化率可能增大、减小或不变4.[2023ꞏ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N 2O 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2N 2O 5(g )⇌4NO 2(g )+O 2(g ) ΔH >0,T 1温度下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t /s 0 500 1 000 1 500c (N 2O 5)/(molꞏL -1) 5.00 3.52 2.50 2.5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均能自发进行B .T 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 1=125,1 000 s 时N 2O 5(g )转化率为50%C .其他条件不变时,T 2温度下反应到1 000 s 时测得N 2O 5(g )浓度为2.98 molꞏL -1,则T 1<T 2D .T 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 1,T 2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 2,若T 1>T 2,则K 1<K 25.[2023ꞏ福建福州质检]在1 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N 2和7 mol H 2,发生反应N 2+3H 2⇌2NH 3,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相同时间内测得NH 3的浓度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高三化学复习专题训练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 练习一1、A 、B 、C 为三种的气体,把amolA 和bmolB 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若它们的物质的量满足n(A)+ n(B)= n(C),则A 的转化率为A 、 ×100%B 、 ×100%C 、 ×100%D 、 ×100%2、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mM(气) nN(气)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M 的浓度为原来的80%,则A 、平衡逆向移动;B 、物质M 的转化率增大;C 、n > mD 、物质N 的质量分数减少 3、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 B(g) + C(g),且达到平衡。
当升高温度时其内气体的密度增大,则A 、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则A 为非气态;B 、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则A 为气态;C 、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则A 为气态;D 、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则A 为非气态。
4、在3L 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O 2和一定量O 2,反应生成SO 3气体,当进行到6min 时,测得n(SO 2)=0.4mol ,若反应只进行到3min 时,容器内n(SO 2)为:A 、小于1.2molB 、0.8molC 、大于0.8molD 、小于0.8mol 5、向一容积为5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5molA 与8molB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2A(g) + 3B(g) x C(g) + y D(g) (x 、y 为正整数)反应进行2min 后达到平衡,这2min 内平均反应速率v (C)=0.3mol./L ·min,D 的平衡浓度为0.3mol./L ,又知v(B) : v (C)=3 : 2,则下列说法中一定不正确的是:A 、x : y =2 : 1B 、v(A) : v (C)=2 : 1C 、A 的平衡浓度为0.4mol/LD 、A 与B 的平衡浓度之比为3 : 26、在一个V 升的密闭容器中放入2L A 气体和1L B 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A(g) + B(g) nC(g) + 2D(g),达到平衡后,A 的浓度减小,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增大,则该反应方程式中n 值是A 、1B 、2C 、3D 、47、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mA(g) + nC(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容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 和C 的浓度均是原来的1.8倍,则 A 、平衡逆向移动了; B 、物质A 的转化率增加了; C 、物质C 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D 、m < 2n8、温度相同,向甲、乙两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各通入2molSO 2和1molO 2合成SO 3气体,当反应达到平衡时,甲容器中SO 2的转化率大于乙容器中SO 2的转化率,下列判断正确是: A 、甲保持压强不变,乙保持体积不变; B 、甲保持体积不变,乙保持压强不变; C 、甲加入了催化剂,乙没有加催化剂; D 、甲没加入催化剂,乙加入了催化剂;2(a+b)5ba +b 5 2(a+b) 5 (a+b) 5a9、在可逆反应2C(g) ;⊿H<0中,为了有利于原料A 的利用,应采取的反应条件是A 、高温、高压B 、高温、低压C 、低温、低压D 、适当温度、高压 10、对于可逆反应:2C(g) + Q 的平衡体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增大压强,V 正、V 逆都增大,V 正增大的倍数大于V 逆增大的倍数; B 、降低温度,V 正、V 逆都减小,V 正减小的倍数大于V 逆减小的倍数; C 、使用催化剂,V 正、V 逆都改变,变化的倍数相同D 、升高温度,V 正、V 逆都增大,V 正增大的倍数小于V 逆增大的倍数; 11、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g) + 3B(g) 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 、C 的生成速率与C 的分解速率相等;B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A,同时生成3n molB ;C 、A 、B 、C 的浓度不再变化;D 、A 、B 、C 的浓度之比为1:3:212、在一密闭容器中通入A 、B 两种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反应:2A (气)+B (气) 2C (气);⊿H<0,当达到平衡后,改变一个条件(x ),下列量(y )一定符合图中曲线的是: ( ) 13、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 X(g) 达到平衡时,测得Y 的转化率为37.5%,X 的转化率为25%,则反应开始时充入容器中的X 和Y 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 、1:3 B 、3:1 C 、3:2 D 、1:214、金属卤化物与卤素化合可生成多卤化物,如KI + KI 3,有关KI 3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I 2在KI 溶液中溶解度增大是由于生成了I 3-;B 、I 3-在溶液中存在平衡:I 3- I 2 + I -;C 、KI 3溶液遇淀粉不呈蓝色;D 、将氯气通入KI 3溶液中,I 3-浓度减小。
高三一轮复习-化学平衡ppt课件.ppt

行到t1时刻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bd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判断:
(1)当条件改变时,平衡一定会发生移动
(2)当速率发生变化时,平衡一定发生移动
√ (3)当平衡发生移动时,速率一定发生变化
(4)当平衡正向移动时,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 增大
(二)化学平衡的移动: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破坏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且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生理过程
增大N2或H2的浓度
升高温度
减小压强
使用催化剂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பைடு நூலகம்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2.2HI(g) H2(g)+I2(g),平衡后再充入HI, HI转化率_不__变_
3.A(s)+ B(g)
C(g)+D(g)平衡后再充入B,
B的转化率__减__小
例1:向密闭容器中加入NO2,一段时间后形成平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破坏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且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生理过程
衡2NO2
N2O4; △H<0.
(1)恒温恒容充入少量Ne,气体颜色_不__变__
(2)恒温恒压充入少量Ne ,气体颜色先__变__浅__后__变_深_
(3) 恒温恒压充入少量NO2,在新的平衡状态混合 气体的颜色_不__变_,NO2的平衡转化率_不_变__ , NO2的体积分数__不__变___。 (4)恒温恒容再充入少量NO2,新的平衡状态混合气 体的颜色_加_深__,NO2的平衡转化率_增__大_ NO2的体积分数___减__小_____.
高三化学平衡专题复习习题

化学平衡:1. 反应:4NH 3+5O 2 ===4NO+6H 2O ,在5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O 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 ,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表示正确的是( )A. v (O 2)=0.01mol ・L -1・s -1B.v (NO )=0.008mol ・L -1・s -1C.v (H 2O )=0.003mol ・L -1・s -1D.v (NH 3)=0.004mol ・L -1・s -12、当增大压强时,下列化学反应速率不会变大的是( )A .碘蒸气和氢气化合生成碘化氢B .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C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D .氨的催化氧化反应3.下列表格中的各种情况,可以用下面对应选项中的曲线表示的是( ) 选项 反应 纵坐标 甲 乙 A 外形、大小相近的金属和水反应反应 速率 K Na B 4 mL 0.01 mol/L 的KMnO 4溶液,分别和不同浓度的H 2C 2O 4(草酸)溶液各2 mL 反应0.1 mol/L 的H 2C 2O 4溶液 0.2 mol/L 的H 2C 2O 4溶液 C 5 mL 0.1 mol/L Na 2S 2O 3溶液和5mL 0.1 mol/L H 2SO 4溶液反应热水 冷水 D5 mL 4%的过氧化氢溶液分解放出O 2 无MnO 2粉末 加MnO 2粉末A .B .C . D.4.(09全国卷Ⅰ13)下图表示反应()X g 4()()Y g Z g +,0H ∆<,在某温度时X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A.第6min 后,反应就终止了B.X 的平衡转化率为85%C.若升高温度,X 的平衡转化率将大于85%D.若降低温度,v 正和v 逆将以同样倍数减少5: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 C 的生成速率与C 分解的速率相等B. 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 ,同时生成3nmolBC. A 、B 、C 的浓度不再变化D. A 、B 、C 的分子数比为1:3:26:下列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①棕红色NO 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②Fe(SCN)3溶液中加入固体KSCN 后颜色变深③氯水宜保存在低温、避光条件下④SO 2催化氧化成SO 3的反应,往往加入过量的空气⑤打开易拉罐有大量气泡冒出⑥加催化剂,使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氨气7:N 2+3H 2 2NH 3的K 1值与1/2N 2+3/2H 2 NH 3的K 2值关系?8. 人体血液内的血红蛋白(Hb)易与O 2结合生成HbO 2,因此具有输氧能力,CO 吸入肺中发生反应:CO+HbO 2O 2+HbCO ,37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0 。
高三化学平衡必考知识点

高三化学平衡必考知识点在高三化学学习中,平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和知识点。
平衡是指反应物和生成物在化学反应中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稳定,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下面,将详细介绍高三化学平衡的必考知识点。
一、化学平衡的条件化学平衡的条件主要有两个:动力学条件和热力学条件。
动力学条件要求反应物质的摩尔数比为化学方程式中的比例关系,而热力学条件则要求在平衡状态下反应的自由能变化为零。
二、平衡常数和平衡常量平衡常数是化学反应在平衡状态下,由反应物浓度与生成物浓度之比所确定的一个常数,用K表示。
平衡常数与温度有关,只有在一定的温度下才能确定。
平衡常数K越大,说明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趋势越强,反之,K越小,说明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趋势越弱。
三、平衡常数的计算在学习化学平衡时,计算反应物浓度与生成物浓度的比例是非常重要的。
平衡常数的计算需要根据给定的反应物浓度或生成物浓度来确定相应的比例关系。
通常使用化学平衡式和给定数值进行计算,得到平衡常数K的数值。
四、浓度与平衡常数的关系浓度与平衡常数的关系是化学平衡的一个重要内容。
当给定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发生变化时,平衡常数K的数值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增加反应物浓度或减少生成物浓度,会导致平衡常数K 的数值减小;相反,减少反应物浓度或增加生成物浓度,会导致平衡常数K的数值增大。
五、平衡的移动在化学反应中,平衡的移动是一个重要的现象。
当改变反应条件时,反应物质的浓度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平衡位置的移动。
常见的改变反应条件的方法有:改变系统的温度、压力、反应物质浓度和引入催化剂。
六、速率与平衡的关系在化学反应中,速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与平衡状态有一定的关系。
在平衡状态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稳定,速率为零。
只有在不断改变反应条件下,才能导致速率不为零,从而使平衡位置发生变化。
七、平衡的移动方向和反应焓变平衡移动的方向与反应焓变也有关系。
当反应焓变为正值时,平衡位置向右移动;反之,当反应焓变为负值时,平衡位置向左移动。
2025届高三化学一轮专题复习讲义(12)-专题三第五讲 化学平衡(二)

2025届高三化学一轮专题复习讲义(12)专题三基本理论3-5 化学平衡(二)(1课时,共2课时)【复习目标】1.了解化学平衡常数(K)的含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
2.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能用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
3.了解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重点突破】1.能运用平衡移动原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讨论化学反应条件的选择和优化。
综合考虑化学反应速率、原料利用率、设备要求、催化剂的活性等,控制合适的反应条件。
2.联想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根据图像中表现的关系与所学规律相对比,做出符合题目要求的判断。
能充分考查学生读图、提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真题再现】例1.(2023·江苏卷)二氧化碳加氢制甲烷过程中的主要反应为CO2(g)+4H2(g)===CH4(g)+2H2O(g) △H=-164.7kJ·mol-1CO2(g)+H2(g) ===CO(g)+H2O(g) △H=41.2kJ·mol-l在密闭容器中,1.01×10-5Pa、n起始(CO2)︰n起始(H2)=1︰4时,CO2平衡转化率、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相同时间所测得的CO2实际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题13图所示。
CH4的选择性可表示为n生成(CH4)n反应(CO2)×10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2CO(g)+2H2(g)===CO2(g)+CH4(g)的熔变△H=-205.9kJ·mol-1B.CH4的平衡选择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C.用该催化剂催化二氧化碳反应的最佳温度范围约为480~530℃D.450℃时,提高n起始(H2)n起始(CO2)的值或增大压强,均能使CO2平衡转化率达到X点的值解析:A项,由盖斯定律可知反应2CO(g)+2H2(g)===CO2(g)+CH4(g)的焓变△H=-2×41.2 kJ·mol-1-164.7 kJ·mol-1=-247.1 kJ·mol-1,错误;B项,CO2(g)+4H2(g)===CH4(g)+2H2O(g)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H4的含量降低,故CH4的平衡选择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错误;C项,由图可知,已知条件之下,该催化剂催化二氧化碳反应温度范围约为380℃时二氧化碳转化率最大,此时为最适温度,温度继续增加,催化剂活性下降,错误;D项,450℃时,提高n起始(H2)n起始(CO2)的值可提高二氧化碳的平衡转化率,增大压强反应I平衡正向移动,可提高二氧化碳的平衡转化率,均能使CO2平衡转化率达到X点的值,D正确。
高三专题复习 化学平衡图像(带答案)

化学平衡图像一、选择题1.在A(g)+B(g)=C(g)+D(g)的反应体系中,C的百分含量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若反应分别在400℃和100℃下进行,所得曲线分别为Q与P,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的图为()2.如图所示,反应2SO2(g)+O2(g)2SO3(g);△H<0,在不同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中SO3的体积φ(SO3)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应为()3.用来表示可逆反应:2A(g)+B(g)2C(g)(正反应放热)的正确图象是下图中的()4.对于可逆反应:A2(g)+3B2(g)2AB3(g)(正反应放热),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5.T℃时,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
反应过程中A、B、C浓度变化如图(Ⅰ)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B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Ⅱ)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在(t1+10)min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t1+10)min时,保持容器总压强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T℃时,在相同容器中,若由0.3mol·L—1 A 0.1 mol·L—1 B和0.4 mol·L—1 C反应,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0.4 mol·L—1 D.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A的转化率增大6.已知可逆反应aA+bB cC中,物质的含量A%和C%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在T1、T3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B.该反应在T2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C.该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D.升高温度,平衡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7.右图表示反应N2(g)+3H2(g)2NH3(g);ΔH=-92.2kJ/mol。
在某段时间t0~t6中反应速率与反应过程的曲线图,则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A.t0~t1B.t2~t3C.t3~t4D.t5~t68.在一定条件下,将X和Y两种物质按不同的比例放入密闭容器中反应,平衡后测得X,Y的转化率与起始时两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n x/n y的关系如图所示,则X,Y的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A.2X+Y3Z B.3X+2Y2ZC.X+3Y Z D.3X+Y Z9.可逆反应aX(g)+bY(g)cZ(g)在一定温度下的一密闭容器内达到平衡后,t0时改变某一外界条件,化学反应速率(v)-时间(t)图象如右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平衡一、考纲要求1.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能够正确计算化学反应转化率。
(2)了解反应活化能的概念,了解催化剂的重要作用。
(3)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及化学平衡的建立。
(4)掌握化学平衡的特征。
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的计算。
(5)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能用相关理论解释一般规律。
(6)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二、近年考情1.【2017新课标1卷28题】近期发现,H 2S 是继NO 、CO 之后的第三个生命体系气体信号分子,它具有参与调节神经信号传递、舒张血管减轻高血压的功能。
回答下列问题:(2)下图是通过热化学循环在较低温度下由水或硫化氢分解制备氢气的反应系统原理。
(3)H 2S 与CO 2在高温下发生反应:H 2S(g)+CO 2(g)COS(g)+H 2O(g)。
在610K 时,将与充入的空钢瓶中,反应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①H 2S 的平衡转化率1α=_______%,反应平衡常数K =________。
②在620K 重复试验,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H 2S 的转化率2α_____1α,该反应的∆H _____0。
(填“>”“<”或“=”)③向反应器中再分别充入下列气体,能使H 2S 转化率增大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 .H 2SB .CO 2C .COSD .N 2【答案】(3)① ×10–3 ②>> ③B【解析】由于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相等的反应,所以在该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化学平衡常数3222222(COS)(H O)(COS)(H O)0.010.012.810(H S)c(CO )(H S)(CO )(0.400.01)(0.100.01)c c n n K c n n -⋅⋅⨯====⨯⋅⋅--;②根据题目提供的数据可知温度由610K 升高到620K 时,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水的物质的量分数由变为,所以H 2S 的转化率增大。
α2>α1;根据题意可知: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所以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H>0;③A.增大H2S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但加入量远远大于平衡移动转化消耗量,所以H2S转化率降低,A错误;B.增大CO2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使更多的H2S反应,所以H2S转化率增大,B正确;C.COS是生成物,增大生成物的浓度,平衡逆向移动,H2S转化率降低,C错误;D.N2是与反应体系无关的气体,充入N2,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所以对H2S转化率无影响,D错误。
答案选B。
【名师点睛】本题是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考查,易错点是压强对平衡状态的影响,尤其是惰性气体的影响,“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①恒温、恒容条件:原平衡体系−−−−→−充入惰性气体体系总压强增大→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
②恒温、恒压条件:原平衡体系−−−−→−充入惰性气体容器容积增大,各反应气体的分压减小→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同倍数减小(等效于减压),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2.【2017新课标2卷27题】丁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由丁烷催化脱氢制备。
回答下列问题:(1)正丁烷(C4H10)脱氢制1-丁烯(C4H8)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①C4H10(g)=C4H8(g)+H2(g)ΔH1已知:②C4H10(g)+12O2(g)=C4H8(g)+H2O(g)ΔH2=?119kJ·mol?1③H2(g)+12O2(g)=H2O(g)ΔH3=?242kJ·mol?1反应①的ΔH1为________kJ·mol?1。
图(a)是反应①平衡转化率与反应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图,(填“大于”或“小于”);欲使丁烯的平衡产率提高,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填标号)。
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C.增大压强D.降低压强(2)丁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以一定流速通过填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氢气的作用是活化催化剂),出口气中含有丁烯、丁烷、氢气等。
图(b)为丁烯产率与进料气中n(氢气)/n(丁烷)的关系。
图中曲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图(c)为反应产率和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副产物主要是高温裂解生成的短碳链烃类化合物。
丁烯产率在590℃之前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590℃之后,丁烯产率快速降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答案】(1)+123小于AD(2)氢气是产物之一,随着n (氢气)/n (丁烷)增大,逆反应速率增大 (3)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向吸热方向进行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丁烯高温裂解生成短链烃类【解析】(1)由图(a )可以看出,温度相同时,由变化到x MPa ,丁烷的转化率增大,即平衡正向移动,根据反应前后气体系数之和增大,减小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x <。
提高丁烯的产率,要求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 、因为反应①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丁烯转化率增大,故A 正确;B 、降低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丁烯的转化率降低,故B 错误;C 、反应前气体系数之和小于反应后气体系数之和,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丁烯的转化率降低,故C 错误;D 、根据C 选项分析,降低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丁烯转化率提高,故D 正确。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运用,此类题目往往涉及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化学平衡的计算、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等等,综合性较强,本题难点是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这部分知识往往以图像的形式给出,运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进行考虑,需要平时复习时,多注意分析,强化训练,就可以解决,本题难度较大。
3.【2017新课标3卷28题】砷(As )是第四周期ⅤA 族元素,可以形成As 2S 3、As 2O 5、H 3AsO 3、H 3AsO 4等化合物,有着广泛的用途。
回答下列问题:(2)工业上常将含砷废渣(主要成分为As 2S 3)制成浆状,通入O 2氧化,生成H 3AsO 4和单质硫。
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该反应需要在加压下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98K 时,将20mL3x mol·L ?1Na 3AsO 3、20mL3x mol·L ?1I 2和20mLNaOH 溶液混合,发生反应:33AsO -(aq)+I 2(aq)+2OH ?(aq)34AsO -(aq)+2I ?(aq)+H 2O(l)。
溶液中c (34AsO -)与反应时间(t )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下列可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
a .溶液的pH 不再变化b .v (I ?)=2v (33AsO -)c .c (34AsO -)/c (33AsO -)不再变化d .c (I ?)=y mol·L ?1②t m 时,v 正_____v 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③t m 时v 逆_____t n 时v 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理由是_____________。
④若平衡时溶液的pH=14,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为___________。
【答案】(2)2As 2S 3+5O 2+6H 2O=4H 3AsO 4+6S增加反应物O 2的浓度,提高As 2S 3的转化速率 (4)①ac②大于③小于 t m 时生成物浓度较低④31124(mol L )()y x y --⋅- 【名师点睛】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及平衡状态的判断等,当反应到达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
反应前后不改变的量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如本反应中随反应的进行AsO 43?和I ?的物质的量在变化,但二者浓度比始终是1:2,不能作用为判断平衡状态的依据。
4.【2016新课标1卷27题】元素铬(Cr)在溶液中主要以Cr 3+(蓝紫色)、Cr(OH)4?(绿色)、Cr 2O 72?(橙红色)、CrO 42?(黄色)等形式存在,Cr(OH)3为难溶于水的灰蓝色固体,回答下列问题:(2)CrO 42?和Cr 2O 72?在溶液中可相互转化。
室温下,初始浓度为?1的Na 2CrO 4溶液中c(Cr 2O 72?)随c(H +)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a 2CrO 4溶液中的转化反应____________。
②由图可知,溶液酸性增大,CrO 42?的平衡转化率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根据A 点数据,计算出该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
③升高温度,溶液中CrO 42?的平衡转化率减小,则该反应的ΔH______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2)①2CrO 42-+2H+Cr 2O 72-+H 2O ;②增大;×1014;③小于;【名师点睛】本题涉及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影响因素(pH ,反应条件等)及应用,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掌握和应用,也考查学生对图像的辨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5.【2016新课标2卷27题】丙烯腈(CH 2=CHCN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用“丙烯氨氧化法”生产,主要副产物有丙烯醛(CH 2=CHCHO )和乙腈(CH 3CN )等,回答下列问题:(1)以丙烯、氨、氧气为原料,在催化剂存在下生成丙烯腈(C 3H 3N )和副产物丙烯醛(C 3H 4O )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①C 3H 6(g)+NH 3(g)+3/2O 2(g)=C 3H 3N(g)+3H 2O(g)ΔH=-515kJ/mol ①C 3H 6(g)+O 2(g)=C 3H 4O(g)+H 2O(g)ΔH=-353kJ/mol有利于提高丙烯腈平衡产率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提高丙烯腈反应选择性的关键因素是________。
(2)图(a)为丙烯腈产率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最高产率对应温度为460℃。
低于460℃时,丙烯腈的产率________(填“是”或者“不是”)对应温度下的平衡产率,判断理由是________;高于460℃时,丙烯腈产率降低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双选,填标号)A.催化剂活性降低B.平衡常数变大C.副反应增多D.反应活化能增大(3)丙烯腈和丙烯醛的产率与n(氨)/n(丙烯)的关系如图(b)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