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 2005-2012年山西省中考化学试卷

合集下载

2012年山西中考化学试题

2012年山西中考化学试题

2012年山西省中考化学试题(共5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l-35.5,Ca-40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黄瓜切成段B.布料裁成衣C.葡萄酿成酒D.钢锭轧成板2.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海水 B.干冰 C.液氧 D.冰水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4.空气和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空气和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A. 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B. 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气体有CO、CO2、SO2等。

C.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D.人类可用的淡水资源十分有限,所以我们应当爱护水资源5.下列关于pH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酸溶液的pH越大酸性越强B. 碱溶液的pH大于7,盐溶液的pH等于7C.测定溶液的pH时,需先将pH试纸湿润D.测定人体内液体的pH,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6.铝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右图为铝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由此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 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铝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均为13C.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D.在化学变化中每个铝原子可失去3个电子变成Al3+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汽油、煤油都是石油加工产品B.KNO3和Ca3(PO4)2都是复合肥料,为植物生长提供N、P、K等营养元素C.生石灰与烧碱与水都有热量放出,不能用加水的方法鉴别二者D.汽油和洗涤剂除去油污都是乳化过程,与食醋除水垢的原理不同。

8.(2分)氯碱工业的反应原理是电解饱和食盐水,下列物质不可能是氯碱工业产品的是( )A.H2B.Cl2C.Na2CO3D. NaOH9. 2分)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10.(2分)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在试管中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随着反应的发生,纵坐标表示的是( )A.高锰酸钾的质量B.氧气的质量C.锰元素的质量分数D.固体物质的质量三、填空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7分)21. 6分用化学用语填空氢元素____;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______;2个氮分子_______;钙离子_____;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年山西中考化学试卷

2024年山西中考化学试卷

2024年山西省中考化学试卷注意事项:1. 本试卷由化学部分单独组成,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相应的位置。

3. 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 氧气B. 水C. 氯化钠D. 高锰酸钾2.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B. 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恒定不变C.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约占78%D. 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3.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纸张燃烧B. 酒精挥发C. 冰雪融化D. 干冰升华4.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B. 在化学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C. 在化学反应中一定加快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D. 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有广泛而重要的应用5.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 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1/3C. 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伸入试管内D. 把块状固体药品直接丢入试管底部6. 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氮肥、磷肥、钾肥都具有相同的肥效B. 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后能增大肥效C. 钾肥能增强作物的抗倒伏能力D. 过磷酸钙属于复合肥7.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B. 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C. 溶质一定是固体D. 溶液的体积等于溶质体积与溶剂体积之和8. 下列关于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B. 元素的种类由核外电子数决定C. 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D. 元素的原子序数等于其核电荷数9. 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意义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B. 化学方程式遵循质量守恒定律C. 化学方程式中的“=”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在反应前后的质量相等D. 化学方程式可以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10. 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自然界中大多数金属以单质形式存在B.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C. 铁制品生锈的主要原因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化学变化D. 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小11-20题(略,可参考其他中考化学试卷题目)二、非选择题(共60分)21. 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用化学用语填空:氢元素_______;2个氢分子_______;氢离子_______;碳酸中氢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2005年中考化学试题

2005年中考化学试题

2005年中考化学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相对原子质量:H-1 C-12O-16 Ca-40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请把它的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与该物质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 )A.金刚石做玻璃刻刀 B.用稀硫酸除铁锈C.甲烷可做燃料 D.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2.2005年5月21日南宁市南国明珠歌剧院因电器线路短路打火引燃了舞台上的可燃物酿成火灾。

下列材料属于易燃物的是 ( )A.大理石 B.棉纱 C.瓷砖 D.不锈钢3.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B.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唯一粒子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D.分子的质量一定大于原子的质量4.根据你的生活知识判断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一旦有人触电,立即用手将人拉开脱离电源B.图书馆资料着火时,立刻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厨房里液化气大量泄漏时,立刻打开排气扇排气D.可用高粱、玉米等经发酵、蒸馏制酒精5.日常生活常接触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等用品,这里的氟、钙、碘、硒、铁指的是 ( )A.单质. B.原子 C.离子 D .元素6.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铵盐不能与碱性物质混放和混用B.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应尽量多施用C.复合肥料能同时均匀地供给作物几种养分,肥效高D.长期施用硫酸铵、硫酸钾会使土壤酸化、板结7.利用家庭厨房中的常见物质,可完成的实验是 ( )①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②鉴别食盐与纯碱③检验鸡蛋壳是否含有碳酸盐④测定雨水的酸碱度A.①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8.土壤的酸碱性会影响作物的生长。

下面是几种作物生长对土壤pH要求的最佳范围:茶树4.5-5.5;西瓜6—6.8;玉米6~7;甘草7.2-8。

某地土壤显微酸性,则以上作物最不宜种植的是 ( )A.茶树 B.西瓜 C.玉米 D.甘草9.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获得成功的保证。

精品解析:2024年山西省中考化学真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2024年山西省中考化学真题(解析版)

2024年山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由化学部分和物理部分组成,分为第I卷和第II卷。

全卷共12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化学部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O-16Na-23Ca-40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

)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谷丰登”不仅代表农业生产的一种结果,更是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期许。

“五谷”分别指稻、黍、稷、麦、菽这五种粮食,小麦中含量最高的营养物质是A.糖类B.水C.油脂D.维生素【答案】A【解析】【详解】小麦中富含淀粉,含量最高的营养物质是糖类。

故选A。

2.世界万物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各不相同,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MgB.SiC.AlD.O【答案】C【解析】【详解】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前四种)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元素符号为Al;故选C。

3.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细口瓶中,常用倾倒的方法取用。

如图所示,关于实验用品的使用正确的是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B.试剂瓶标签的位置C.试剂瓶瓶塞的放置D.试管口倾斜的方向【答案】D【解析】【分析】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应倒放,试管应略倾斜,标签应向着手心,瓶口应紧挨着试管口。

【详解】A、使用试管时,不加热情况下所装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二,加热情况下不能超过三分之一,图示操作液体量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二,A错误;B、图示操作标签没有向着手心,可能导致标签被腐蚀,B错误;C、图示操作瓶塞没有倒放在桌面上,会导致瓶塞被污染,C错误;D、倾倒液体时,试管口应略倾斜,D正确。

山西初三化学溶液练习题

山西初三化学溶液练习题

山西初三化学溶液练习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物质中属于酸性溶液的是:
A. 氢氧化钠溶液
B. 强碱溶液
C. 醋酸溶液
D. 碳酸钠溶液
2. 酸碱中和反应的特征是:
A. 发生气体的放出
B. 发生温度变化
C. pH值大于7
D. pH值等于7
3. 酸性溶液中的氢离子是如何形成的?
A. H2O分解产生H+
B. OH-离子与H+离子结合而形成
C. 高温下原子碰撞产生
D. 酸性物质分解产生
4. 碱性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是如何形成的?
A. H2O分解产生OH-
B. H2O分解产生H+
C. 溶液本身中存在OH-离子
D. 酸性物质分解产生
5. 下列物质中是酸的是:
A. 氧化铜
B. 氨水
C. 氢氧化钠
D. 纯净水
二、填空题
1. 酸性溶液中pH值小于______。

2. 酸性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大于________。

3. 碱性溶液中的pH值大于_______。

4. 碱性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________。

三、应用题
1. 某酸性溶液的pH值为3,确定该溶液的氢离子浓度和酸碱性质。

2. 某碱性溶液的pH值为11,确定该溶液的氢氧根离子浓度和酸碱性质。

3. pH值为7的溶液是中性溶液吗?为什么?
四、解答题
1. 解释一下pH值的概念和意义。

2. 什么是酸碱指示剂?举例说明。

3. 解释一下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

4. 什么是溶液的稀释?怎样进行溶液稀释实验?
以上为山西初三化学溶液练习题,请根据题目内容自行选择题型并完成对应题目。

2005-12年山西省中考化学试卷 简答、实验

2005-12年山西省中考化学试卷 简答、实验

2005-12年山西省中考化学试卷 简答、探究简答 (05)(共11分)(06)(共10分) (12)(共12分)(05)28.(3关于“衣” 关于“住” 关于“行” (05)29.(4(05)30.(4渐变为浅绿色。

回答:(1(2(3(06)29.(3分)(06)30.(3分)越来越多,我国酸雨区的面积高达200多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

我省某些地区近年来也不断出现酸雨。

请就酸雨形成的原因及防范措施谈谈你的看法。

(06)31.(4分)原理各是什么?(12)24.(1) 分子分裂为氢原子和氧原子,则②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图三所示反应为:C (石墨)一定条件C(金刚石),你对该化学变化的微观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请你再写出一组反应物,其反应的微观实质与上述都不同:___________(合理即可) (12)25.同学们在学习酸碱的化学性质时构建了如右图知识11分) 14分) 2)和水,。

(1分) 。

(1分)c精盐晶体操作−−−→③操作过程中加适量稀盐酸时,可能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以上两个反应,顺序不分先后)(2)用图中所示装置进行过滤时,向过滤器内倾注液体的正确的方法是_________(1分)n 装置的作用是 。

证其产物,应将B 装置稍作改进,其方法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一天,小英发现妈妈蒸馒头时用的不是纯碱而是小苏打,她很好奇,便问妈妈为什么不用纯碱而用小苏打,妈妈告诉她因为面团没有发酵,不能用纯碱。

小英对妈妈用小苏 现。

为探究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

请根据实验完成后面各题。

(用NaCl(不考虑可溶性杂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⑴上图有标号的仪器名称分别是a ,b 。

2023年山西省中考化学真题(解析版)

2023年山西省中考化学真题(解析版)

理科综合化学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

)1. 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着一枚“国玺”,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之印”,代表着熠熠生辉的共和国符号。

她由铜胎铸字,不易变形。

选用这种材料作为印章胎体最大的优点是A. 硬度较大B. 熔点较高C. 不溶于水D. 形状美观2. 在组成化合物的常见元素中,部分元素有可变化合价。

下列纯争物中化合价标注正确的一项是A. B. C. D.3.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大类。

以下四种物质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 粮食B. 牛奶C. 豆油D. 蔬菜4. 海浩现象是在持续-15°C的超低温度下,蒸发的海水与低温冷空气中的颗粒物相结合,形成冰晶后,呈现出烟雨茫茫的自然景象。

这种由水蒸气形成冰晶的过程发生变化的是A. 分子的种类变多B. 每个水分子体积变大C. 分子的间隔变小D. 每个水分子质量变大5. 我国著名雕塑家刘开渠创作的陶艺“踢毽子”,童稚十足,形神兼备。

这种陶艺的制作用到了钾长石(主要成分KAlSi3O8)、石英砂(主要成分SiO2)、方解石(主要成分CaCO3)和萤石(主要成分CaF2)。

其中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物质是A. 钾长石B. 萤石C. 方解石D. 石英砂6. 在一定条件下,图1的微粒之间可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反应后生成图2中的新微粒用符号表示正确的一个选项是A. H2OB. OHC. H2O2D. H27. 在以下四种均含碳、氢元素的有机化合物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的是:A. 甲烷(CH4)B. 乙醇(C2H6O)C. 丙烷(C3H8)D. 醋酸(C2H4O2)8. 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观田家》中有诗句“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它描绘了绵绵春雨百草充满生机,隆隆春雷万物欣欣向荣的景象。

山西省2012年中考理综试题化学部分

山西省2012年中考理综试题化学部分

山西理科综合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化学部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l-35.5,Ca-40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每小题2分)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黄瓜切成段B.布料裁成衣C.葡萄酿成酒D.钢锭轧成板2.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海水B.干冰C.液氧D.冰水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4.空气和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空气和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A. 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B. 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气体有CO、CO2、SO2等。

C.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D.人类可用的淡水资源十分有限,所以我们应当爱护水资源5.下列关于pH的说法正确的是()A.酸溶液的pH越大酸性越强B. 碱溶液的pH大于7,盐溶液的pH等于7C.测定溶液的pH时,需先将pH试纸湿润D.测定人体内液体的pH,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6.铝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右图为铝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由此不能得到的信息是()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铝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均为13C.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D.在化学变化中每个铝原子可失去3个电子变成Al3+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汽油、煤油都是石油加工产品B.KNO3和Ca3(PO4)2都是复合肥料,为植物生长提供N、P、K等营养元素C.生石灰与烧碱与水都有热量放出,不能用加水的方法鉴别二者D.汽油和洗涤剂除去油污都是乳化过程,与食醋除水垢的原理不同。

8. (2012山西,8题2分)氯碱工业的反应原理是电解饱和食盐水,下列物质不可能是氯碱工业产品的是()A.H2B.Cl2C.Na2CO3D. NaOH9. (2012山西,9题2分)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C )A探究燃烧条件B探究铁生锈的条件C探究二氧化锰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探究溶解性的影响因素10. (2012山西,10题2分)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在试管中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随着反应的发生,纵坐标表示的是( D )A.高锰酸钾的质量B.氧气的质量C.锰元素的质量分数D.固体物质的质量第Ⅱ卷非选择题三、填空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7分)21. (2012山西,21题6分)用化学用语填空氢元素____;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______;2个氮分子_______;钙离子_____;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液 2005-2012年山西省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20分) 概念型:
(05)6.
A. 空气
B. 碘酒
C. (06)2.以下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生铁
B .清洁的空气
C .盐酸
D (06)3 A .用汽油擦洗衣服上的油污 B C .室内放一盆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 D (1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A.B.KNO 3和Ca 3(PO 4)2C.生石灰与烧碱与水都有热量放出,不能用加水的方法鉴别二者D.操作:
(05)11.
(09)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食盐水的凝固点比较低
B
C 、可以在量筒中配制NaCl 溶液
D (11)8. A. 用100ml 的量筒量取8.55ml 的水
B. C. D. 用固体氯化钠配置100g 10%的氯化钠溶液的主要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标签 溶解度:
(05)15.下图表示M 、N 描述正确的是( )
A. 20℃时,M 的溶解度大于N 的溶解度
B. M 、N 都不是易溶性物质
C. P 点表示M 、N 的溶解度相等
D. 阴影处M 、N 均为饱和溶液
(08)8.木糖醇是一种理想的蔗糖替代品,它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木糖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30℃时,木糖醇的溶解度是70g
B.木糖醇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C.50℃时,100g 水中加入80g 木糖醇,搅拌,可得到饱和溶液
D.70℃时木糖醇的饱和溶液降温到60℃不会析出木糖醇晶体
Y 对应的试
(碳酸其原理是 剂的水洗净,其原理是 。

山西省太原市2008年中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08)16.(4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溶液。

比如病了有时需要输液,渴了有时要喝饮料。

⑴医用葡萄糖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 。

(09)14(1)P (2)20方法有 (3 (4)3050℃ (选填A A (10)22.火的原理是________(10)23.(1(2
小明观察到D (11)13. (1)P (2)t 2 (填“饱和”或“不饱和” (3)若将A (4)将t 2℃(12)22.溶液,现实验室只有含少量(1)查阅KNO 3和NaCl 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从图中可得到的一条信息是_______________(合理即可)。

50℃时,将85.5g 固体药品溶于100g 水中,得到的是KNO 3的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将KNO 3提纯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用提纯后的KNO 3固体配制10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KNO 3溶液,其操作步骤是:计KNO 3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
3溶液稀释配制5%的溶液,你认为是否可行
10%NaCl 溶液 g 。

(06)35. (6分)某同学在实验室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杂质不与酸反应,也
不溶于水)。

他取了25 g样品放在锥形瓶中,加入一定量的10%的稀盐酸,通过测定,反应消
耗稀盐酸的质量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关系女E下图所示:
(精确到0.1%)
(07)四、计算题(6分)18.铜和锌的混合物l 0 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
气。

求:(1)混合物中铜的质量。

(2)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08)四、计算题(7分)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硫酸,市环保局对该厂排放的废水进行了抽样检查。

取一定量废水用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假设废水中除硫酸外其他成分不与氢氧化钠反应。

当测得溶液pH=7时,
试计算:⑴硫酸中H、S、O
(09)四、计算题(7分)18
化钠(其它杂质忽略不计)
杯中并滴入稀盐酸。

当盐酸滴加至36.5g
的气体全部逸出)
关系如下图所示。

试计算:
(1)A点产生气体的质量m=_________。

(2)试样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至
(3)B点时,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
(10)五.计算题(7分)28.
20g,加入二氧化锰0.5g
题:(1)二氧化锰在反应中的作用是
(2
(3)利用上述溶液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消毒液,需该溶液的质量为 g(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1)四、计算题(7分)18.黄铜是铜、锌合金,它可用来制造机器、电器零件及日用品。

为测定某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现取10g该样品粉碎,加入到50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测
向其中加入10%的稀盐酸并不断搅拌,
,共用去稀盐酸36.5g。

)。

10%的稀盐酸____g。

0.1%)
酸+金属
酸+金属酸+碳酸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