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凯末尔革命

合集下载

凯末尔革命的历史背景

凯末尔革命的历史背景

凯末尔革命的历史背景
推荐文章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热度:古印度的历史发展热度:近现代历史知识点热度:法国贝洛森林战役热度:第二次印巴战争的结果热度:
凯末尔革命的历史背景非常复杂,这就是土耳其一个效果在各个大国的夹缝中求生存的一个过程。

一战的大背景就是凯末尔革命的历史背景,当时的世界形势相当混乱,各个国家都在寻找同盟,保证自己在当前混乱的局势之下可以生存。

在一战爆发之前,土耳其自知实力不够必须要依附一个国家,所以他选择和德国建立秘密的协约。

在一战期间,土耳其一直追随德奥作战。

但是战争中土耳其丧失了300多万人,整个国家几乎全军覆没,由此引发了深重的民族危机。

而此时奥斯曼已经彻底瓦解,被意,英法等几个强国给瓜分了。

此时的土耳其面对强敌,协约国逼迫土耳其签下出卖自己国家的合约。

此时的土耳其经济政治全部濒临奔溃的边缘,再加上国内的民族危机和协约国的虎视眈眈。

目前最终的任务就是阻止协约国瓜分土耳其的计划。

这就是当时凯末尔革命的历史背景。

凯末尔是当时土耳其革命的主要领导人,面对国家灭亡的情形,他果断的组织国内所有的力量集合起来,一起战斗,以此来组织协约国的计划。

凯末尔的祖先是早期迁居奥斯曼帝国的犹太人。

凯末尔年轻的时候参加过青年土耳其革命,也在一战中带领军队打败过英法联军,所以凯末尔的能力被人民所肯定。

凯末尔在这种历史背景之下,首先处理国内混乱的局势,统一全国政治组织。

他在这一时期坚持强调民族独立和领土完整的原则。

之后,开始建立国家军队,进行训练。

在作战中打败希腊军队,最后是跟其他国家谈判,夺回主权。

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革命和改革

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革命和改革

六项原则首先表现了凯末尔主义的反对帝国主 义、坚持民族独立、建立和巩固一体化的土耳 其民族国家的思想。其次,它表现了反对封建 专制主义和封建神权主义、坚持共和制的资产 阶级民主主义的突出特点。六项原则中,共和 主义、平民主义和世俗主义,都属于民主主义 的内容。最后,它坚持发展民族经济、世俗化 和现代化改革,洋溢着改变国家落后面貌的进 取精神。
改革过程

第一阶段:政治组织时期(1919.5—1920.4)成立代表委
员会 通过《国民公约》 成立国民议会政府 萨卡里亚战役 革命的意义
第二阶段:民族独立战争阶段(1920.4—1922.9)建立
土耳其国民军,伊涅纽战役(转折)
第三阶段 :外交谈判和共和国建国时期
(1922.9—1924.4)《洛桑条约》 《海峡公约》
改革的内容
领域 政治
措施
影响
制度:消灭素丹 废除哈里发 土耳其的封建君权和神权政体变 为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特点:以“世俗化”为核心的资产阶级现代化改革 制度 宣布共和 法制:废除宗教法及其法院; 打破宗教对法律的束缚,建立起 《民法》 《刑法》等 一套资本主义法律体系。
社会 习俗
文化 教育 经济 外交
破除迷信,废除陈规陋习, 变革旧称谓,公元纪年,提 倡科学的现代化精神。
改变传统观念,有利于社会向世 俗化、现代化迈进。
(1)文字改革:字母拉丁化。培养现代的民族精神 (2)教育改革:关闭教会所 属学校;教育机构隶属国家 以俄为师,国有化政策,发 展工商业。 奉行和平主义 成效显著,为经济现代化奠定基 础,有利于巩固国家政权; 赢得很多国家尊敬
返回
凯末尔主义
共和主义(民主共和主义):反对君主专制,坚持资 产阶级共和国 民族主义:保卫土耳其的领土完整、民族独立和国际上应 有的地位

2-2-1土耳其凯末尔革命

2-2-1土耳其凯末尔革命

成果: 1923年10月29日,建立土耳其共和国
背景: 独立后,国敝民穷,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比战前还低
凯 末 尔 改 革
经济:颁布发展工商业法令, 发展民族经济,鼓励私人经济
措施
政治:教会和国家分离,颁布宪法, 制定了一系列律法
文字:用新的拉丁字母代替阿拉伯字母 社会生活:服饰改革;采用公元历法; 提倡妇女接受教育
凯末尔改革
意义:
①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社会改 革运动。 ②促使土耳其走上民族国家复兴 和现代化的道路,各方面都取得 了很大成就。
③提高了国民素质,使土耳其成 为令人尊敬的现代文明国家。
身着西装,在女儿婚礼 上跳舞的凯末尔
评价凯末尔?
1、领导土耳其独立战争,反抗外国侵略, 使土耳其摆脱民族危机,赢得独立; 2、建立共和国,推行一系列改革,使土 耳其走上民族国家复兴和现代化的道路。 3、是同时代亚非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 唯一取得成功的一次改革,它鼓舞了其他地区 的民族独立运动和反帝斗争。 凯末尔是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杰出的 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是亚洲觉醒的杰出 代表人物,无愧于“国父”称号。
材料一:
• 在奥斯曼帝国时,
禁止妇女进行任何户
外活动,妇女要绝对 忠诚于丈夫,而丈夫 却可以任意休妻,可 以拥有4个妻子。
材料二: • 1932年初,土耳其一位美 女被选为欧洲小姐。 • 1933年,土耳其有13名妇 女当上了法官。 • 1934年,在土耳其大城市 中的电车上,为妇女专设 的两排座椅不见了。 • 1935年,有17名妇女当选 为议员。
反对奥斯曼帝国 苏丹统治的集会
凯末尔革命
1、背景:
• 一战土耳其战败,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 为挽救民族危机,土耳其各阶层人民奋起抗争。

世界历史082土耳其凯末尔革命

世界历史082土耳其凯末尔革命

世界历史082土耳其凯末尔革命1919年,土耳其爆发了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瓜分、捍卫民族独立主权和建立民族国家为目的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这场革命因其主要领导人为凯末尔·阿塔图尔克,又被称为凯末尔革命。

十九世纪以后,奥斯曼帝国虽在南欧、西亚和北非拥有广大的属地,实际上已是外强中干的泥足巨人。

克里米亚战争后,外国资本势力逐渐向帝国内部渗透。

七十年代末起,列强开始掠夺帝国的边远领地,奥斯曼帝国成为列强角逐争夺的对象。

帝国境内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的兴起也使帝国占有的疆域不断缩小。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奥斯曼帝国已名存实亡,全部领土仅为土耳其人聚居的安纳托利亚和欧洲的东色雷斯。

注释①:克里米亚战争(英文:Crimean War,又名“克里木战争”,东方战争、第九次俄土战争),在1853年10月20日因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而在欧洲大陆爆发的一场战争,是拿破仑帝国崩溃以后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战争,奥斯曼帝国、英国、法国、撒丁王国等先后向俄罗斯帝国宣战,战争一直持续到1856年才结束,以俄国的失败而告终,从而引发了国内的革命斗争。

克里米亚战争是兵力与兵器、军事学术与海军学术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阶段。

它对火炮枪械和水雷武器的进一步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英国女护士南丁格尔(1820—1910年)在战争中赴前线护理伤员,使伤病员死亡率下降,由此导致战场医疗的改善和南丁格尔护理制度的诞生。

一战前的中东版图(列强势力范围)1914年8月2日,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第二天,奥斯曼帝国与德国秘密缔结同盟条约,承担了对协约国作战的义务。

1918年10月,奥斯曼帝国战败投降。

30日与协约国签订《摩德洛斯停战协定》。

此时的土耳其正面临着亡国的民族危机,英、法、意等国利用战胜国地位占领色雷斯、伊斯坦布尔和海峡地区、安纳托利亚东南部等地,开始实施大战期间缔结的瓜分奥斯曼帝国的密约。

1919年5月15日,希腊人在英法支持下占领安纳托利亚西部港口,伊兹密尔及其邻近地区。

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革命和改革

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革命和改革

三、评价凯末尔
1、功 领导土耳其独立战争,反抗外国侵略, 领导土耳其独立战争,反抗外国侵略,使土耳其摆脱民族 危机,赢得独立。 危机,赢得独立。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推行一系列现代化改革,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推行一系列现代化改革,使土耳其 走上民族国家复兴和现代化的道路。 走上民族国家复兴和现代化的道路。 是同时代亚非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唯一取得成功的一次 改革,它鼓舞了其他地区的民族独立运动和反帝斗争。 改革,它鼓舞了其他地区的民族独立运动和反帝斗争。 2、过 在改革中长期忽视农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在改革中长期忽视农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 有明显资产阶级局限性。 有明显资产阶级局限性。 3、总评 是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军事家、 是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 是亚洲觉醒的杰出代表人物,无愧于“国父”称号。 家,是亚洲觉醒的杰出代表人物,无愧于“国父”称号。
社会 习俗 文化 教育 经济 外交
废除陈规陋习;变革旧称谓, 改变传统观念,有利于社会向世 废除陈规陋习;变革旧称谓, 改变传统观念, 公元纪年,规定妇女权利。 俗化、现代化迈进; 公元纪年,规定妇女权利。 俗化、现代化迈进;提高妇女地 位 (1)文字改革:字母拉丁化。培养现代的民族精神 文字改革:字母拉丁化。 教育改革: (2)教育改革:关闭教会所 属学校; 属学校;教育机构隶属国家 以俄为师,国有化政策, 以俄为师,国有化政策,发 展工商业。 展工商业。 奉行和平主义 成效显著,为经济现代化奠定基 成效显著, 有利于巩固国家政权; 础,有利于巩固国家政权; 赢得很多国家尊敬
二、凯末尔的改革 1、目的:建立世俗国家,迈向现代文明 目的:建立世俗国家, 2、措施及作用
领域 政治

土耳其凯末尔革命

土耳其凯末尔革命
•关键词:
•革命
•改革
• 甘地引导下的印度“非暴
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 击了英国殖民者
土耳其凯末尔革命
• 20世纪初,土耳其已经远远
落后于西方列强,沦为半殖
民地,被视为“

•西亚病夫
•曾被称为“西亚病夫” 的是 。
•土耳其
•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土
耳其追随同盟国参战,战败
后成为西方列强瓜分的对象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第1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除普遍抵制英货外,人们 有的放弃英国人授予的官 衔、爵位和荣誉,有的抵 制英国人开办的学校,有 的拒绝在英国机构工作…
自制土布、抵制洋布的游行
第2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为抵制英国殖民当局实行 食盐专卖法,征收高额盐 税,甘地率领信徒,徒步 24天到达海边,自取海水 制盐,沿途的民众纷纷加 入甘地的队伍。
2.2
每日格言
我们不能左右天气,但我们可以改变心情 我们不能改变容貌,但我们可以展现笑容 我们不能控制他人,但我们可以掌握自己 我们不能预知明天,但我们可以利用今天 我们不能样样胜利,但我们可以事事尽力 我们不能改变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提高
生命的质量。
• 凯末尔领导的革命,使土耳其 获得了独立,并通过改革发 展成现代文明国家。
• 文字改革方面
• 土耳其用新的拉丁字母代
替阿拉伯字母。
•凯末尔改革的意义:
• 土耳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 化,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 就,是当时世界上工业增长 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一度 濒临灭亡的“西亚病夫”成 为令人尊敬的现代文明国家
•被誉为英国王冠上最耀眼
的宝石的是

• 印度
•印度为什么被誉为英国王 冠上最耀眼的宝石?

第一课时 土耳其凯末尔革命

第一课时 土耳其凯末尔革命

在20世纪前期,作为“西亚病夫”的土 耳其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地走上了独立发 展的道路;而“东亚病夫”的中国也爆发了 资产阶级革命----辛亥革命,其结果面貌依 旧。 原因何在?
材料三:在中国。改革最快的是 材料一:凯末尔是一位出 火和剑。孙中山奔波一世,而中 色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 国还是如此者,最大的原因在于 他参加过一战,不但积累了 他没有党军,故只能迁就于有武 丰富的经验,而且掌握一支 力的别人 强有力的武装。 ——鲁迅 材料二:凯末尔在《告全国 人民书》中明确提出:祖国 材料四:中国同盟会对外宣言: 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反对外 一、所有中国此前与各国缔结之 国的占领与干涉;拒绝接受 条约继续有效。二、偿还外款照 旧担认。三、所有外人之既得利 美国委托统治的建议。 权一体保护。 材料五:在对付农民问题上,凯末尔多方面采取措施保护农业,使 革命、改革得到了广大国民的支持;而中国的革命党人却在孤军奋 战,也没有很好地解决农民问题。
思考:《色佛尔条约》对土耳其意味着什么?
土耳其人民抗议战胜国对土耳其的侵略
看课本,从组织、军事、外交等方面指出凯末尔领 导土耳其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进行了哪些斗争?
1.组织斗争:1920年,召开议会,通过《国民公约》, “防线是没有的,有的 并成立临时政府。 是阵地,整个祖国就是
一个阵地,在浸透同胞 2. 军事”
1881年的奥斯曼帝国
萨洛尼卡
穆斯塔法· 凯末尔· 阿塔图尔克
土耳其的版图收缩示意图
被列强瓜分的土耳其
土耳其在欧洲的大部分 领土主要由希腊和意大利瓜 分;黑海海峡由国际共管; 土耳其武装力量被限制在5万 人以内,其财政经济接受战 胜国的监督。 ——节选《色佛尔条约》
签订《色佛尔条约》(1920)

土耳其凯末尔革命(课件)

土耳其凯末尔革命(课件)

阅读教材内容,完成思考:
1)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特 点分别是什么?
①1920年,以不合作 的态度普遍抵制英货。 ②1930年,以不服从 的态度抵制英国食盐 专卖法 ③1940年,要求英国 “退出印度”
2)从甘地提出“非暴力”到“非暴力不合作”思想 的变化,对推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有着怎样的意义?
原因?
பைடு நூலகம்19世纪中期 完全沦为 市场 人口 物产
英国最重要的海外殖民地之一
英国殖民统治的影响 积极? 消极?
你是如何看待工业文明之利与殖民统治之弊的?
二、印度国大党的成立
结合图文资料,说说印度 国大党成立的背景与初衷
三、非暴力运动
1、时代背景 19世纪中期的印度,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一战 期间,英国加紧对印度的侵略,给印度经济和社会 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一战后,英国制定了新的治安 法,加强对印度民族运动的镇压。
“ 圣

雄 地 ” 简介:生于1869年,是印度
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印度国大党 的领导人。他三次领导“非暴力不 合作运动”,以争取民族独立。他 一生中曾5次遇刺,17次绝食,18 次进监狱。1948年1月30日,甘地 被刺杀身亡,时年79岁。
一、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
印度是英国王冠上最耀眼的宝石 ——维多利亚女王
你知道西方列强曾经称哪 中国 个国家为“东亚病夫”吗? 那么被称作“西亚病夫”的又是哪一个 国家呢? 土耳其
中国通过一百多年不屈不挠的斗争,摆 脱了帝国主义的压迫,又通过50多年的 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东方睡狮” 再次崛起,那么,土耳其又是如何崛起 的呢?谁又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呢?
土耳其概况
1.背景: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土耳 其追随同盟国参战,在战 败后成为西方列强瓜分的 对象,被迫与协约国签订 了不平等条约,民族危机 愈加深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和主义
凯末尔主义的共和主义(土耳其语:Cumhuriyetçilik)取代了 君主政体的专制主义,以人民主权和公民道德建设作为重点,实行自 由公民。凯末尔主义认为,所有的法律应该要基于地球上国民生活所 需而定。凯末尔主义相信只有共和体制才可以代表人民的希望。在众 多的共和体制里,凯末尔式的共和政体是代议民主制,选举产生的国 家领导人及政府首领任期有限。总统没有行政权,但有否决权,并有 权在公民投票中角逐。总理及各部长负责营运政府。政府由国会以三 分之二的多数票通过产生。行政、立法及司法权分别由不同的部门行 使,没有任何个人及团体有绝对的权力。
土耳其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土耳 其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资产阶级民主改革
国家制度
1922年11月到1923年3月,土耳其政府宣布废除以苏丹制和伊斯兰教的哈里发制 相结合为特征的、政教合一的奥斯曼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起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的土耳其共和国。
法律变革
将宗教与法律分离。

• • • • •
1919年7月成立了以凯末尔为首的代表委员会,9月成立了安纳托里亚和 鲁米利亚护权协会,通过了坚持民族独立和领土完整的内容广泛的政治纲领。 1920年1月28日通过了《国民公约》。 4月23日,凯末尔在安卡拉召开国民议会,,组成了以代表委员会为中 心、对议会负责的国民议会政府。
第二阶段:民族独立战争时期(1920.4—1922.9)
• 国内经济危机严重 农业、工业、交通运输、财政金融陷入破 产境地。 • 民族危机严重 1919年5月15日,希腊军队占领了土耳其重 要城市伊兹密尔,苏丹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 并对首都城内反侵略抗议活动进行镇压。
奥斯曼帝国版图变迁
• 主要形式:民族革命战争 • 过程
第一阶段:政治组织形式(1919.5—1920.4)
1921年建立土耳其国民军,1月伊涅纽战役打败希腊军队,扭转了战 局。 大国民会议颁布新法律,宣布新国家正式命名为“土耳其” 8月23日至9月13日萨卡里亚战役土军大败希军,法国承认大国民议 会政府,意大利停止武装干涉。 1922年8月,决战多卢佩纳尔,俘获希军总司令,9月18日肃清了安 托利亚的希腊侵略军。
教育改革 教育与宗教分离是核心问题。 • 1924年3月,大国民会议通过了《教育统一 法》,设立教育部统管全国教育。停办了 宗教授课;取消了伊斯坦布尔大学神学系; 按西方模式改造学校。规范外国人和基督 教会的教学;实行五年制小学义务教学; 发展工业、农业、矿业、示范等各类职业 技术学校和成人夜校;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凯末尔的资产阶级民主改革是凯末尔主义的全面实践。 它终结了奥斯曼政教合一的封建专制体制,成功地建立了 现代土耳其国家,病开展了以世俗化为中心的现代化、民 族化、民主化改革,是土耳其在阿拉伯世界之前率先走上 了民族复兴之路。 但是另一方面,凯末尔的民族化、现代化政策也存在着 一些问题,如忽视库尔德人少数民族权益,脱离民族情感, 权利过于集中等,相关的改革也主要局限在制度层面和城 市,对构成人口主体的乡村民众的影响微乎其微。
经济改革 • 方式:国家干预经济 • 强调政府在经济领域的作用,由国家制定经济计划,指 导和管理经济,并直接投资发展工业、交通运输、金融 等经济部门。 • 不否定私人经济的发展,鼓励两者并存。 • 1927年在伊斯坦布尔设立自由贸易区,并颁布了鼓励私 人企业发展的《奖励工业法》 • 1933—1937年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世界现代史作业
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 2012级1班 胡涛 1203040125
土耳其凯末尔革命
—— 凯末尔
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
时间:1918年-1923年 背景:1914年奥斯曼帝国与德国签订秘密条约,参 与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奥斯曼帝国战败。 1918年10月与协约国签订《莫德罗斯停战协 定》,被迫割让除伊斯坦布尔外所以的欧洲领土。和 约签署后英法意占领了伊斯坦布尔,进驻安纳托里亚 高原及色雷斯。1920年被迫签订《色佛尔条约》,土 耳其海峡成为国际共管的特别区,奥斯曼帝国下的领 土只剩安卡拉和黑海之之间的一小块地方。
民粹主义
民粹主义被定义为一种社会变革,由某些精英代表人民的普遍共 识来引导变革。凯末尔主义使土耳其采用了西方式的法律,特别 是瑞士民法典,改变了妇女的地位。1934年,妇女有权投票。阿 塔土克在各种不同的场合声明人民是土耳其的真正统治者,事实 上,这不能完全反映事实,是一个目的。 凯末尔主义代表土耳其 人民的最高利益。有自尊心的人民需要心灵上的鼓励,使他们更 努力工作,以达到统一意识及对国家的认同
• 第三阶段:外交谈判时期(1922.9—1923.10)
1922年10月11日,协约国与土耳其签订停战协定。 1923年7月24日,与英、法、意、日、希、罗、南签订《洛桑和约》 1923年7月24日,与上述七国、保加利亚签订《海峡条约》。 10月24日,大国民会议确定安卡拉为首都,29日,宣布土耳其为共和国, 凯末尔当选第一任总统。
文化改革 • 特点:世俗化 • 过程:实行文字改革,1928年11月,大国民议 会决定自1929年元月开始用拉丁字母代替土耳 其传统的阿拉伯字母。改革后两年内有150万 民众学习了新字母。1931年政府成立了历史学 会,进行校勘历史文献、讨论历史问题、编写 教材等一系列工作。
社会生活方面的改革 • 规定所有男子必须戴欧式礼帽,并鼓励妇女废 弃面纱。 • 1925年12月,废除旧历,采用国际通用的公历, 规定星期日为休息日。 • 1934年6月通过了公民采取姓氏的决定,同时 取消了旧的等级称号和头衔。
民族主义
凯末尔民族主义是凯末尔西洋化运动的延续,以对抗 酋长、部落领袖及伊斯兰教的政治控制。最初,共和 国的宣言理解为“回到先哈里发时代”。不过,凯末 尔民族主义想将政治正统由独裁(鄂图曼帝国)、神 权政治(回教国王)及封建制度(部落领袖)转移至 公民的主动参与。“人民的意愿”得以在共和国政府 及土耳其国民上体现,而不是以往的任何形式。
世俗主义
凯末尔主义所说的世俗主义,目的是要建立一个不 受宗教力量影响的政治环境,整固公众教育、政府 补贴及法律事务。世俗主义并没有引伸到不可知论 或虚无主义,即从宗教思想及宗教体制独立出来。 凯末尔主义的世俗主义并没有鼓吹无神论。这是理 性、反教权主义的世俗主义。凯末尔主义变革亦即 是世俗主义变革
革命社会主义
阿塔土克曾经就革命社会主义作出解释,意思是指国家应该以现代的体 制和意识取缔传统的体制和意识。这原则主张社会变化需要革命来达致 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在凯末尔主义的角度上,革命的核心是一个既成事 实。从这个角度来说,被认为是落后的古旧制度是不可能再次出现的。 在阿塔土克的在世时期,革命社会主义比起改革更受到欢迎。阿塔土克 不认为革命的实施会有停顿的机会。在现代,这理论可以被解释作主动 修正。根据凯末尔主义,土耳其社会仿效西方的体制必须加入土耳其特 色,使之融入土耳其文化。土耳其特色的变革是经历过多个世代的社会 及文化经验累积(由土耳其国民的集体记忆所得)
国家社会主义
阿塔土克提到,土耳其的完全现代化要取决于 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凯末尔国家社会主义理论解 释,国家会调节经济活动,会从事一些私人企业 不愿意进行的活动,或认为私人企业不适合从事, 又或国家利益所需。国家社会主义的应用不仅限 于经济活动,还适用于国家主要行业的拥有者
凯末尔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意义
废除宗教法和宗教法院,设立了“宗教事务局管理宗教事务,确定了国民议会的立法 权。 1924年4月颁布共和国宪法。 1928年删除“伊斯兰教为土耳其国教”的条款,确保了国家的世俗性。 1934年12月修宪,规定年满22岁的妇女和男子拥有同等的选举权。 1926年大国民议会颁布以瑞士民法为蓝本的《民法》,废除了宗教法律中的不平等关 系,确立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规定了妇女的权利法》、《民事诉讼法》等。
凯末尔主义
• 凯末尔主义,形成于1919—1931年,土耳其民 族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理论体系,由土耳其共 和人民党和土耳其共和国的创建者凯末尔所倡 导。1919凯末尔主义可于阿塔土克改革运动里 找到其意义,即寻求缔造一个现代、民主及世 俗的国度。凯末尔主义是基于实证主义、理性 主义及启蒙时代的科学及教育进程所引导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