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安电路

合集下载

本安电路

本安电路

对于塑料等非金属外壳要求其表面绝缘电阻不大 于109Ω,或在结构上采取措施避免因产生静电引 起的点燃危险,例如限制外露面积。对于轻合金 外壳要求其外壳材料,I类设备铝钛和镁含量< 15%,并且钛和镁<6%,II类电气设备镁含量< 6%。对于便携式本质安全设备,如果采用的塑 料等非金属材料外壳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用加 皮套保护罩方法来防止静电危险。
(6)在空气中的爬电距离
爬电距离应符合GB3836.4表4第5行规定;其绝缘 材料最小相比漏电起痕指数(CTI)测定按GB4027 标准进行,应符合表4第7行规定。
(7)涂层下的爬电距离
导体采用绝缘漆等涂覆密封层可使之免受潮气灰 尘浸入,该密封层保证不易脱落损坏。涂层下的 爬电距离应满足GB3836.4表4第6行规定。
二、导线和小元件温度
1.设备上的粉尘层 以I类(150℃)和II类T4(135℃)作为温度基础, 要求I类电气设备内部所要考虑的位置和元件上不 能形成粉尘层,如有粉尘层将提高温升,故应严 格考核其危险性。
2.设备内导线 通常,对于铜导线其最高导线自身发热温度的最 大允许电流可从GB3836.4标准表1查得。
(12)继电器
标准对电流、电压及功率的限制值的确定主要是考虑 到,在一个封闭继电器外壳内,即使电气间隙和爬电 距离满足GB3836.4表4规定要求,但在非本质安全电 路中触头接点间的电离作用,可能会产生对本质安全 电路的击穿。
5A、250V、100VA数据表示一个限制值,在该限
制内不利的电传导认为不会发生的。对于高于该
熔断器电压额定值不小于Um(一般为250V),在 本质安全设备和电路不小于Ui。
用于保护设备的熔断器应能分断电路中的最大预期 电流。对于250V/AC电网,通常最大预期电流为 1500A。

本安电路设计技巧

本安电路设计技巧

本安电路设计技巧以下是 7 条关于“本安电路设计技巧”的内容:1. 嘿,你知道吗,选对元件可是本安电路设计的关键呀!就好比搭积木,得选好每一块合适的积木,不然整个城堡可就不稳啦!比如在设计中,选用低功耗的元件,像那些省电的小宝贝,就能大大提升安全性呢!你想想,要是用了个吃电厉害的家伙,得多让人头疼呀!2. 布线啊,那可是个精细活儿!就跟绣花似的,得小心翼翼。

你可别小看这布线,它就像血管一样重要呢。

如果乱七八糟地布线,那不就跟血管堵塞了一样危险嘛!所以啊,得好好规划,让电流能顺畅地跑起来呀,这一点可千万不能马虎哟!3. 接地!接地!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它就如同给电路穿上了一双安稳的鞋子。

你想想,要是电路没了这双“鞋”,还不得摇摇晃晃呀!比如说,良好的接地能有效消除静电干扰,这多重要呀,咱可不能掉以轻心,对吧?4. 隔离也是超级重要的哦!它就像给电路建了一道防火墙。

比如把危险的部分和安全的部分隔离开来,危险就没法轻易地跑到另一边去捣乱啦!这样就能保证整个电路系统的安全啦,是不是很神奇呀?5. 本安电路的防护措施,那简直就是电路的保镖呀!就像你出门得带把伞以防下雨一样,有了这些防护,心里才踏实呀。

像加个过流保护装置之类的,一旦电流乱来,它就立马出手,太靠谱啦,你说到底是不是这么回事儿呀?6. 调试环节可不能小瞧呀!这就像是给电路做体检。

不仔细检查检查,怎么能知道有没有毛病呢?你瞧瞧,要是没好好调试,等到出问题了,那可就麻烦大啦!所以呀,得认真对待调试,把那些潜在的问题都揪出来,可别偷懒哦!7. 伙伴们,别忘了要整体考虑呀!本安电路设计可不是孤立的,它就像一个团队,每个部分都得相互配合好。

不能这里强那里弱的,要全面兼顾。

就好像一个球队,每个队员都得发挥好才行呢!所以呀,一定要有整体思维,这样才能设计出优秀的本安电路呀!我觉得呀,本安电路设计就得用心对待每一个细节,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安全可靠的电路呀!。

本安电路设计原理

本安电路设计原理

本安电路设计原理本安电路设计是一种针对危险环境中使用的电子设备进行的安全性设计。

本安电路设计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在潜在的爆炸性环境中,电子设备不会成为点燃源,从而保障人身安全和设备自身的完好。

以下是本安电路设计的几个主要方面:1.电路分析在进行本安电路设计时,首先需要对电路进行详细的分析。

这包括确定电路的拓扑结构、元件参数、功耗等。

在选择电路元件时,应优先考虑具有本安认证的元件,以确保电路的安全性。

2.元件选择与布置在进行元件选择和布置时,需要考虑潜在的爆炸性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压力等参数,以及元件之间的相互影响。

应选择符合本安认证的元件,并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布局,以降低电路的风险。

3.隔离与耦合技术隔离和耦合技术是本安电路设计的关键。

隔离是为了将电路中的不同部分进行物理上的隔离,以防止电位传递和潜在的点火源的产生。

耦合则是在保证电路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电路之间的相互影响。

4.防爆与防护措施防爆和防护措施是本安电路设计的重点之一。

防爆措施包括选择适合的元件、降低工作温度、避免过载等。

防护措施则包括对电路进行屏蔽、加装保护罩等,以减少外部环境对电路的影响。

5.接地与屏蔽技术接地和屏蔽技术是本安电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接地是为了将电路中的不同部分连接在一起,以形成一个统一的电位参考点。

屏蔽则是为了减少电磁干扰对电路的影响,保证电路的稳定性。

6.电路测试与验证在进行本安电路设计时,需要对电路进行严格的测试和验证。

这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环境适应性测试等。

在测试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确保电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7.设计文档与标注为了方便后续的维护和使用,需要对本安电路设计进行详细的文档编写和标注。

这包括电路原理图、PCB布局图、元件清单等。

在设计文档中,应详细说明电路的设计思路、元件选择、测试结果等。

8.可靠性评估与优化在完成本安电路设计后,需要对电路进行可靠性评估和优化。

这包括对电路进行寿命预测、环境适应性评估、可靠性试验等。

本安电路

本安电路

内部资料
注意保密
7
目录
一、 本质安全相关术语 二、 本质安全电路评定的基本准则 三、 本质安全电路评定的基本方法 四、 本质安全电路分析实例
内部资料
注意保密
8
二、 本质安全电路评定的基本准则
在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中本质安全电路与其他的电路应该有适当的隔离。 在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中本质安全电路与其他的电路应该有适当的隔离。
在确定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中各个元器件的表面发热温度时, 人们可以通过已知 元件的热特性和在故障状态下可能承受的最大功率来计算求得, 当然也可以通过试验 , 测定求得。
不同防爆级别( 的本质安全电路在规定的保护水平( 级 不同防爆级别 I, IIA, IIB, IIC) 的本质安全电路在规定的保护水平 ia级, ib 级或ic级 下进行火花点燃试验时不应该引起试验气体混合物的点燃。 级或 级) 下进行火花点燃试验时不应该引起试验气体混合物的点燃。
内部资料
注意保密
10
本质安全电路评定的基本准则-与隔离相关部分 二、 本质安全电路评定的基本准则 与隔离相关部分
设备的结构
外壳 外部电路连接装置 端子 本质安全电路端子与非本质安全电路端子之间,应采用下列a)和b)给出的一种或多种方 法进行隔离。 a) 当采用间距实现隔离时,接线端子裸露导电部件之间的电气间隙应不小于50mm; b) 当本质安全电路和非本质安全电路的端子安装在不同的外壳内进行隔离, 或 在 同 一个保 护罩内用端子间绝缘隔板或接地金属隔板进行隔离时,应满足下列规定: 1) 用于隔离接线端子的隔板应延伸到距外壳壁1. 5 mm以内处,或 者 确 保 在 隔 板 周 围 任一方向测量时,接线端子裸露导电部件之间的最短距离应不小于50mm; 2) 金属隔板应接地,并且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保证在现场布线时隔板 不被损坏。隔 板厚度应不小于0. 45 mm。另外,金属隔板还应有足够的载流能力,防止在故障条件下,接 地金属被烧穿或接地连线脱落、损坏; 3) 非金属绝缘隔板应有合适的CTI、足够的厚度和支撑能力,使之不易变形 失去作用 。 这种隔板厚度应至少为0. 9 mm,如果隔板厚度小于0. 9 mm,应符合10. 6. 3的规定。 不同本质安全电路接线端子的裸露导电部件之间,及其到接地或者到零电位的导电部件 之 间 的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等于或大于表5给出的值。 对于不同的本质安全电路,外部连接装置的裸露导电部件之间的电气间隙应符合下列规 定: — 不同本质安全电路之间至少6mm; — 如果安全分析时没有考虑接地连接,距接地部件至少3 mm。

本安电路与本安关联电路的技术要求

本安电路与本安关联电路的技术要求

现如今,由于危险场所发生的爆炸事件已有数起,那么,在爆炸危险场所下,如何对本安电路与本安关联的电路配线进行要求?就绪做到以下几点:(1)本安电路的配线必须做到与其他电路的配线不发生混触、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应符合下列要求:①本安电路与关联电路不得共用同一电缆或钢管;②本安电路与关联电路严禁与其他电路共用同一电缆或钢管;③两个及以上单元的本安电路(或关联电路)不应共用同一电缆或钢管;④电缆的屏蔽层仅许一处接地,并须在非爆炸危险场所内进行,严禁两端同时接地;⑤本安电路原则上不得接地,但有特殊要求的场合,应按产品说明书的要求接地。

(2)本安电路和关联电路的配线,应按钢管配线或电缆配线来单独敷设。

可选用增安型、隔爆型接线及管件设备。

(3)电缆或绝缘导线必须采用线芯最小截面不小于0.5mm2的铜绞线,严禁使用铝线。

一般情况下,应优先选用带屏蔽层的电缆,如采用无铠装层或屏蔽层的电缆时,应用镀锌管加以保护。

导线绝缘耐压强度必须大于500V。

(4)本安电路的外部配线应符合下列要求:①本安电路的外部配线直接和本安设备或本安关联设备连接时,应有专用的端子板,连接应牢固可靠,并应有防松和自锁装置,接线端子外露导电部分应穿绝缘护套。

如环境条件较差时,应同时采取密封、防水、防尘措施;②本安电路的外部配线,原则上不得在爆炸危险场所相互连接或分路;③在特殊情况下,本安电路的外部配线必须在1级或2级场所进行连接或分路时,应按规定选用相应的防爆接线盒。

(5)本安关联设备应安装在非爆炸危险场所,本安关联设备出来的本安电路在非爆炸危险场所的配线,必须按在爆炸危险场所的配线要求进行,且有防雷措施。

在特殊情况下,本安关联设备安装在爆炸危险场所时,其本安关联设备本身及非本安电路一端的进出线口和配线必须按防爆要求进行。

(6)本安电路及本安关联电路配线中的电缆、钢管、端子板应有天蓝色标志(或天蓝色带标志),两个本安电路在一起时还应标明回路号,以便识别。

本安电路电源滤波电容

本安电路电源滤波电容

本安电路电源滤波电容1.引言1.1 概述本安电路是一种常用于工业领域的电气传输系统,其设计旨在确保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安电路通过限制电流和电压的值,以避免火花、电弧和高温等危险情况的发生。

而电源滤波电容则是本安电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源滤波电容主要用于去除电源信号中的杂散噪声,并提供稳定的电压和电流输出。

在本安电路中,电源滤波电容通过吸收和储存电源中的电荷,然后在负载之间平稳地释放出来,以实现对电源信号的平滑补偿。

通过使用电源滤波电容,可以有效地减少电源线上的电压涟漪和电流噪声,使电路工作更加稳定可靠。

同时,滤波电容还能够提供瞬态响应能力,即在电路需求突然发生变化时,能够快速地响应并提供所需的电流。

总之,本安电路电源滤波电容在保证电路安全性的同时,也能提供稳定的电源信号。

它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并且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电源滤波电容的技术,以提高其稳定性和效率,满足更高的工业需求。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对本安电路电源滤波电容的概述进行介绍,包括其基本原理和作用。

在概述中将会解释本安电路电源滤波电容在电路中的重要性,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

正文部分将详细讨论本安电路的原理和电源滤波电容的作用。

首先,会对本安电路的原理进行解析,包括安全性和可靠性等方面的说明。

然后,会详细探讨电源滤波电容在本安电路中的作用,包括对电源噪声和杂散信号的滤波作用,以及对电路稳定性和性能的提升等方面的影响。

结论部分将对本安电路电源滤波电容的重要性进行总结,强调其在电路设计和应用中的不可或缺性。

同时,会展望本安电路电源滤波电容的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技术改进和应用拓展等方面的展望。

通过以上结构的安排,本文将全面系统地介绍本安电路电源滤波电容的相关知识,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其原理和作用,同时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思路。

1.3 目的目的是为了探讨本安电路电源滤波电容的重要性和其在电路中的作用。

本安电路设计方法

本安电路设计方法

本安电路设计方法我国防爆电气产品以本质安全型产品最多,本安型电气设备是一种内装本质安全电路的设备,它包括设备和电路,还可以包括关联设备以及连接电缆,是石油、化工、煤炭等存在可燃性气体场合中广泛应用的设备。

本安型电气设备由于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安全可靠等优点,因而倍受用户欢迎。

本安电路设计基本原则本安型电气设备是指该设备的全部电路,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产生的电火花或热效应均不得点燃规定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电气设备。

在该定义中:①规定的试验条件指用代表性气体、加安全系数采用标准试验装置并考虑正常工作和规定的故障条件等;②电火花指电容性电路的放电、电感性电路的开路放电、电阻性电路的导通和断开放电及炽热导线的熔断;③热效应指导线束的发热、灼热发光的灯丝和元件表面高温。

根据本安型电气设备的定义,在本安电路设计时可遵循下面几个原则:⑴本安电路与其他电路适当隔离我们知道,本安型电气设备主要靠自身的电路参数来保证它的防爆安全性能的,因此本安型电气设备和关联设备的本质安全部分原则上不需要外壳进行保护,但实际使用中为了防止可能遭受外部侵害,则需要采取外壳保护措施。

采取的外壳保护措施有机械隔离和电气隔离。

①机械隔离通常采用的是电缆(或电线)直接连接在它的接线端子上,或者用插头- 插座方式插接连接。

接线端子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a.接线端子应采用导电性能好、机械性能好的材料制成,如黄铜。

且端子的结构要保证导线连接可靠,不发生松动。

b.本安电路接线端子之间、本安电路接线端子与非本安电路接线端子之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该符合表1中规定要求。

另外,在电路设计时要求外部导线连接后,导线裸露的带电部分之间的电气间隙不应该小于6mm,导线裸露的带电部分与接地金属导体之间的电气间隙不应该小于3mm。

表1 爬电距离、电气间隙和间距注:①除间隔距离以外,目前没有提出高于1575V的规定值。

②在电压低于10V时,绝缘材料的相比漏电起痕指数不需要规定。

浅谈本安电路的设计

浅谈本安电路的设计
E L E C T R ONI C S W OR L D・ 技 术 交流
浅 谈 本 安 电 路 的 设 计
中煤 科 工集 团重庆 研 究院有 限公 司 冉 刚
【 摘要 】 本质安全电路 ( 下文简称本安 电路 )指在标准G B 3 8 3 6 . 4 — 2 0 1 o 规定条件下 ( 包括正常工作和规定的故障条件下 )产生的任何电火花 或 任 何 热效 应 均 不能 点燃 规 定 的爆 炸性 气体 环 境 的 电路 。本 安 电路 的设 计要 考 虑 两个 方 面的 内容 一 个是 可靠 隔 离 ,一 个是 能量 限制 , 本 文 主
根据 GB 3 8 3 6 . 4 — 2 0 1 0 附录 图A. 1 ,对 于 电阻 电路 的 电压 和 电流 我 们 要 限制 在G B 3 8 3 6 . 4 — 2 0 1 0 附录 图A. 1 相 应设 备 防爆 等级 的 曲线 以 下 , 当然 还 得 考虑 1 . 5 倍 的 安全 系 数 ,例 如 ,我 们 要 设计 工 作 电压 2 0 V的I 类 的本 安 电路 ,根 据 查G B 3 8 3 6 . 4 . 2 0 1 0 附录 图A. 1 的 曲线 ,I 类 设 备在 2 0 V的 时候 允许 的最大 电流 是2 . 2 A左右 ,考虑 1 . 5 倍系 数 , 我 们 设 计2 0 V的 电阻 电路 的 电流就 应 该 小于 2 . 2 A / 1 . 5 = 1 . 4 6 A。因此 在 工 作 电压确 定 的情 况 下 ,为 了满 足本 安 电路 设计 的要 求 ,我 们 只 能 降低 电流 ,将 电路 的最 大 电流 降低 到 曲线允 许 的电流 以下。
2 . 2 2 半导 体 器件 的热点 燃 半 导体 器件 的热 点燃 ,就是 限 制半 导体 器件 的表 面 温度 ,对 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用于隔离接线端子的隔板应延伸到距外壳壁1. 5 mm以内处,或 者 确 保 在 隔 板 周 围 任一方向测量时,接线端子裸露导电部件之间的最短距离应不小于50mm;
2) 金属隔板应接地,并且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保证在现场布线时隔板 不被损坏。隔 板厚度应不小于0. 45 mm。另外,金属隔板还应有足够的载流能力,防止在故障条件下,接 地金属被烧穿或接地连线脱落、损坏;
本质安全电路和电气 设 备 机 架或可能接地的部件之间的绝缘通常应能符合10. 3规定的 试验,试验电压应为两倍本质安全电路电压或500 V交流有效值,两者取较大值。
本质安全电路和非本质安全电路之间的绝缘应能承受2 U+ l 000 V交流有效值试验电压, 但不小于1 500 V. U指本质安全电路和非本质安全电路的电压有效值之和。
内部资料 注意保密
6
一、 本质安全相关术语
❖ 简单设备
下列设备应认为是简单设备: a) 无源的元件,例如,开关、 接线 盒 、 电阻和简单半导体器件。 b) 参数符合规定、由简单电路的单个元件组成的贮能元件, 例 如 ,电 容或电感, 其值在确定系统整体安全性能时应加以考虑。 c) 可产生能量的元件,例如,热 电 偶 和 光电池,它们产生的电压不超过1. 5 V、电 流不超过100 mA和功率不超过25 mW, 下列要点应始终予以考虑:(摘取比较重要的几点) 1) 简单设备不应是用限压 和 / 或限 流和/或抑制器件达到本质安全。 2) 简单设备不应装有任何增大电压或电流的器件,例如,DC-DC转换器 。 3) 当需要保持本质安全电路对地隔离的完整性时,简单设备应承受规定的对地试验 电压。其端子也应符合相应的规定。
内部资料 注意保密
12
二、 本质安全电路评定的基本准则-与隔离相关部分
内部资料 注意保密
13
二、 本质安全电路评定的基本准则-与隔离相关部分
❖ 继电器 继电器的线圈连接到本质安全电路时,正常工作时的触头应
不超过它的制造商规定值,并且开闭不超过5A或250 V标称有效 值或100 VA标称值。在触头开闭值大于这些值但又不超过10 A或 500 VA时,相关电压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值应加倍。
内部资料 注意保密
4
一、 本质安全相关术语
❖ 计数故障
符合本标准结构要求的电气设备的部件上出现的故障。
❖ 故障
本部分未定义为可靠的、但影响电路本质安全性能的任何元件、元件之间的 间距、绝缘或连接的任何失效。
❖ 非计数故障
不符合本标准结构要求的电气设备 的 部 件 上出现的故障。
❖ 可 靠元 件 或 可靠组件
❖ 在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中各部分的温度即使在相应的故障状态下也不应该超 过相应温度组别的温度值。
在确定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中各个元器件的表面发热温度时, 人们可以通过已知 元件的热特性和在故障状态下可能承受的最大功率来计算求得, 当然也可以通过试验 测定求得。
❖ 不同防爆级别( I, IIA, IIB, IIC) 的本质安全电路在规定的保护水平( ia级, ib 级或ic级) 下进行火花点燃试验时不应该引起试验气体混合物的点燃。
在超过10 A或500 VA时,如果本质安全电路和非本质 安 全 电 路用符合6.3.1规定的接地金属隔板或绝缘隔板隔离,则本质安 全电路和非本质安全电路才能连接到同一个继电器上。该绝缘隔 板的结构尺寸应考虑到继电器工作时产生的触头电离作用,通常 要求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大于表5规定值。
当一个继电器的一些触头用于本质安全电路,另一些触头用 于非本质安全电路时,本质安全与非本质安全触头应用符合6. 3. 1 和表5规定的绝缘隔板或接地金属隔板隔离。继电器的设计应能使 损坏的触头不会脱落,并且也不能损害本质安全电路和非本质安 全电路之间隔离的可靠性。
在使用火花点燃试验来进行评价时, 电路中相应的电压、电流和其他参数, 尤其是 在点燃边界的电容值和电感值等数据, 是十分重要的, 直接影响着火花的点燃性能。
内部资料 注意保密
9
二、 本质安全电路评定的基本准则-与隔离相关部分
❖ 二极管安全栅
接在本质全电路和非本质安全电路之间。将供给本质安全电路 的电压或电流限制在一定安全范围内的装置。接在本质全电路和非 本质安全电路之间。将供给本质安全电路的电压或电流限制在一定 安全范围内的装置。
❖ 简单设备
电气参数严格定义且符合所用 电 路 本 质安全性能的电气元件或结构简单的 元件组合。
❖ 最 高 电 压 (交流有效值或直流值) Um
可施加到关联设备的非限能连接装置上,不会使防爆型式失效的最高电压。
❖ 二 极 管安 全栅diode safety barrier
由熔断器、电阻或其组合保护的分流 二 极 管 或二极管电路(包括齐纳二极管 )构成的组件,作为独立装置,而不是作为较大设备的部件。
在本质安全设备或关联设备为外部连接配备有一个以上擂头和插座时,并且它们之间互 换会对防爆型式产生不利影响时,则应这样设置:即插头、插座不能互换,例如,锁住或者配 对的插头、插座应能鉴别,例如,用标志或色标,使得在错配时易于发现。
❖ 导电部件的间距 ❖ 电气间隙 ❖ 通过浇封化合物的间距 ❖ 通过固体绝缘的间距 ❖ 复合间距 ❖ 爬电距离 ❖ 涂层下的爬电距离 ❖ 组装印制电路板的要求 ❖ 接地屏蔽隔离 ❖ 内部导线 ❖ 介电强度要求
内部资料 注意保密
17
二、 本质安全电路评定的基本准则-与温度组别相关部分
例如,对于厚度至少为0. 5 mm的单面或双面印制电 路 板 ,在 印制线厚度至少为33 5m时,如果其最小宽度为0. 3 mm,流过的持 续电流不大于0. 444 A,则利用上表中注3、注4、注8、注9给出的系 数,可确定其温度组别满足T4或I类要求。
在“ ic" 保 护 等级的安全栅内,最低要求有单只齐纳二极管和 一个限流电阻器。这些元件的额定值应基于Um确定。
内部资料 注意保密
10
二、 本质安全电路评定的基本准则-与隔离相关部分
❖ 设备的结构
外壳 外部电路连接装置 端子
本质安全电路端子与非本质安全电路端子之间,应采用下列a)和b)给出的一种或多种方 法进行隔离。 a) 当采用间距实现隔离时,接线端子裸露导电部件之间的电气间隙应不小于50mm; b) 当本质安全电路和非本质安全电路的端子安装在不同的外壳内进行隔离, 或 在 同 一个保 护罩内用端子间绝缘隔板或接地金属隔板进行隔离时,应满足下列规定:
内部资料 注意保密
7
目录
一、 本质安全相关术语 二、 本质安全电路评定的基本准则 三、 本质安全电路评定的基本方法 四、 本质安全电路分析实例
内部资料 注意保密
8
二、 本质安全电路评定的基本准则
❖ 在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中本质安全电路与其他的电路应该有适当的隔离。
这里所说的“隔离”可以认为是符合要求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 浇封的和固态的 间距, 接地的金属隔板或绝缘隔板, 以及电气组件隔离, 例如:变压器、继电器、耦合器 、安全栅、甚至可靠限流电阻器等。
❖ 设备分类
爆炸性环境用电气设备分为Ⅰ类、Ⅱ类、 Ⅲ类。 Ⅰ类
Ⅰ类电气设备用于煤矿瓦斯气体环境 Ⅱ类
Ⅱ类电气设备用于除煤矿瓦斯气体之外的其他爆炸性气体环境。 Ⅱ类电气设备按照其拟使用的爆炸性环境的种类可进一步再分类。 Ⅱ类电气设备的再分类:
ⅡA类:代表性气体是丙烷; ⅡB类:代表性气体是乙烯; ⅡC类:代表性气体是氢气。 Ⅲ类 Ⅲ类电气设备用于除煤矿以外的爆炸性粉尘环境。 Ⅲ类电气设备按照其拟使用的爆炸性环境的种类可进一步再分类。 Ⅲ类电气设备的再分类: ⅢA类:可燃性废墟; Ⅲ B类:非导电性粉尘; ⅢC类:导电性粉尘。
对于不同的本质安全电路,外部连接装置的裸露导电部件之间的电气间隙应符合下列规 定:
— 不同本质安全电路之间至少6mm; — 如果安全分析时没有考虑接地连接,距接地部件至少3 mm。
内部资料 注意保密
11
二、 本质安全电路评定的基本准则-与隔离相关部分
❖ 插头和插座
用于连接外部本质 安 全 电 路的插头和插座,应与连接非本质安全电路的插头和插座分 开,并且不能互换。
北京和利时自动化驱动技术有限公司
本质安全电路的分析与评价
2012年1月 HOLLYSYS Confidential
内部资料 注意保密
内部资料 注意保密
1
目录
一、 本质安全相关术语 二、 本质安全电路评定的基本准则 三、 本质安全电路评定的基本方法 四、 本质安全电路分析实例
内部资料 注意保密
2
一、 本质安全相关术语
认为不会发生本部分规定的某个故障状态的元件或元件组件。使用或贮存中 上述故障状态出现的概率很低,可不予考虑。
❖ 可靠连接
根据本部分的要求,在使用和贮存中认为不会形成开路的连接,包括接头、 连接线和印制电路板上的印制线。使用或贮存中上述故障状态出现的概率很低, 可不予考虑。
❖ 可 靠 隔 离 或 可靠绝缘
施加Um或Ui后,在下列每一种情况下,"ib”等级电气设备中的本质安全电路应不能引起 点燃: a) 正常工作和施加最不利条件下的非计数故障; b) 正常工作和施加一个计数故障加上最不利条件下的非计数故障。 3 “ic”保护等级
施加Um或Ui后,在 正 常工作情况下,“ic”等级电气设备中的本质安全电路应不能引起 点燃,当间距影响安全时,间距应满足一定的要求。
3) 非金属绝缘隔板应有合适的CTI、足够的厚度和支撑能力,使之不易变形 失去作用 。 这种隔板厚度应至少为0. 9 mm,如果隔板厚度小于0. 9 mm,应符合10. 6. 3的规定。
不同本质安全电路接线端子的裸露导电部件之间,及其到接地或者到零电位的导电部件 之 间 的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等于或大于表5给出的值。
❖ 设备内部配线 对于铜导线,导线 自身 发 热 的最高温度对应的最大允许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