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三年级下册科学教育教养目的
三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学大纲

三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学大纲一、教学内容简介本学期的科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植物的生长和生活、动物的生长和生活、生物的多样性、物质的变化和运动、声、光、电、热等内容。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初步了解生物和物质的基本特性,形成对自然界的基本认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植物和动物的基本生长规律,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并且能够初步认识物质的基本特性和各种能源的基本特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勇于提问、主动思考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对生命和自然环境的尊重与热爱,培养探究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教学内容1.植物的生长和生活(1)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植物的营养和光合作用-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长顺序(2)植物的繁殖-植物的有性和无性繁殖-植物的传粉与结果2.动物的生长和生活(1)动物的营养和呼吸-动物的食物链和食物关系-动物的呼吸作用(2)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动物的运动方式和特点-动物的行为习性和社会行为3.生物的多样性(1)生物的分类-动植物的分类和特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2)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生物体的适应特点4.物质的变化和运动(1)物质的分子构造-物质的基本构造与性质-物质的分子间的作用(2)物质的状态变化-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规律-物质的溶解和酸碱中和5.声、光、电、热(1)声的传播-声的产生和传播规律-声的反射和吸收(2)光的传播-光的产生和传播规律-光的反射和折射(3)电的产生和传导-电的产生和传导原理-电路的基本组成(4)热能的传导-热的传导和热的传播规律-热的膨胀和冷缩机理四、教学方法1.启发教学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讨论交流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促进学生思想交流、知识共享。
五、教学资源1.教学资料:包括教材、教学课件、实验器材、多媒体教学资源等。
三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学大纲

三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三年级下册的科学课程,帮助学生建立对自然界的基本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思考能力,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科学知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内容1.万有引力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物体受力的情况,引导学生了解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引导学生思考万有引力的概念,初步认识地球引力对物体的影响。
2.植物的光合作用观察实验种植绿色植物,引导学生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和作用,学习植物对人类及环境的重要性。
3.水的三态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水的三态变化规律,引导学生学习水的三态变化条件和应用,了解水的特性和重要性。
4.声音的传播通过实验展示声音在不同媒质中的传播情况,引导学生学习声音传播的原理和规律,初步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方式。
5.太阳能利用通过实验了解太阳能的基本概念和利用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太阳能对社会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对可再生能源的认识和重视。
6.空气的压强通过实验展示气压的影响,引导学生学习空气的压强变化原理和规律,初步认识空气对物体和人类的重要影响。
7.地球的自转和公转通过实验和观察,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规律,学习地球运动对季节和气候的影响,认识地球的特殊地位和重要性。
8.科学实践通过实验和观察,引导学生实践科学的基本方法和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思考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在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探究,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2.实践教学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3.讨论交流在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调查评价通过调查问卷和学生观察实验情况,评价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情况,了解学生科学知识的接受程度和问题点。
三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学大纲

三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积极参与科学活动和实验,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和方法,能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界的规律,初步了解科学知识,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物体-认识物体的质地、形状、大小和颜色。
-了解物体是由什么制成的,认识一些日常物品的材料。
-通过实验和观察,初步认识物体的浮沉性和磁性。
2.第二单元:天气变化-认识四季及其特点,探究天气的变化规律。
-了解天气对生活的影响,学习防范自然灾害的方法。
-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天气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3.第三单元:植物的生活-认识植物的部分和功能,初步了解植物的呼吸和生长。
-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和生长环境的影响。
-培养学生爱护和保护植物的意识,学会种植和照料小植物。
4.第四单元:动物的生活-认识动物的多样性和分类,了解一些家禽、野生动物的特点。
-通过实验和观察,初步了解动物的生长和繁殖。
-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意识,了解动物保护的重要性。
5.第五单元:科学实验-学习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规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进行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锻炼学生观察、思考和总结的能力。
-了解一些日常化学实验的规范和安全知识,培养学生安全意识。
三、教学方法1.启发性教学:通过提问、讨论和教师引导,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实验教学: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促进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观察教学:通过观察一些自然现象或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4.合作探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1.考察学生对基本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包括物体的特性、天气变化、植物和动物的生活等。
2.考察学生对科学实验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包括实验步骤的规范、观察能力和总结能力。
教科版三下科学教学目标

教科版三下科学教学目标
一、总体要求
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坚持品德第一,以发展学生科学思想、科学态度、科学精神为主线,培养学生科学观念,掌握基础科学知识和方法,为人才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二、具体目标
1. 培养学生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通过实验、观察等第一手经历,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2. 建立和完善学生的科学概念。
通过有针对性的科学问题,训练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科学概念。
3. 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
引导学生应用科学方法观察事物、解决问题,并反思自己的学习。
4. 激发学生科学思想的发展。
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独立分析问题,提出想法和解释。
5. 搭建良好的科学学习环境。
利用多种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科学学习体验。
6. 检测和评价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
通过测试和平时观察,了解学生科学知识和能力的掌握程度。
三、重点内容安排
重点强化动态、光、电、力学等天然科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积累科学思维能力。
通过趣味性实验活动,培养和检验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科学教育教学工作计划三篇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科学教育教学工作计划三篇《篇一》我作为一名小学三年级的科学教师,深知肩负着培养孩子们科学素养的重要责任。
在这个学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制定一份详细复杂的工作计划,以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工作内容在这个学期,我的主要工作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完成教科书的教学内容,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
2.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探究能力,让他们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组织丰富的科学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4.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让他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科学知识。
二、工作规划为了实现上述的工作内容,我制定了以下的工作规划:1.在每个教学单元开始之前,会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在教学过程中,会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实验、讨论等,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定期进行自我评估,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4.积极参与学校和教研组组织的各种培训和研讨活动,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三、工作设想我希望通过我的教学工作,让学生能够建立起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还希望他们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科学的乐趣,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工作计划为了实现上述的工作设想,我制定了以下的工作计划:1.在每个教学单元开始之前,花费一定的时间研究教科书和教学大纲,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2.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使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定期进行自我评估,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4.积极参与学校和教研组组织的各种培训和研讨活动,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五、工作要点在实施工作计划的过程中,我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
2.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在动手动脑中学习科学。
3.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让他们在讨论和合作中学习科学。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1、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2、学情分析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段的科学教学工作,班里的学生都比较活泼好动,且思维活跃,能较好的配合老师完成教学工作。
三年级儿童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习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物质特性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
通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对《科学》这门课已经有所了解,知道科学课是由一个一个的活动组成,这是令他们喜爱的。
但是他们却常常不能自觉作好课前准备。
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已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但是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有待提高,特别是动手操作能力更是比较低。
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对实验感兴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
对科学探究的认识不够,特别是制定计划的水平低。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缺乏对科学学科重要性的认识。
3、教材内容分析本册内容由“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四个单元组成。
教学内容和三年级上册一样,也属于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的内容,但在探究重点上却与上学期有着本持的区别,主要是让学生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变化的过程并探究变化的规律。
相对于整个的小学科学学习过程来说是一个质的变化。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主要是将一些值得学生观注的问题如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植物的各个器官与植物的生长和功能存在什么关系;它们对于植物本身有什么作用等以风仙花为例进行研究。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主要是以认识蚕的生命周期,进而认识其它动物的生命周期,和认识人的生命周期。
温度与水的变化主要是认识温度,学习使用温度计,观察研究水是如何从一种状态变化为另一种状态,研究水的三态之间的变化规律。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和全册教案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全册教材分析:1、全册内容情况和各单元教学目标:本册内容由“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四个单元组成。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将引领学生在种植风仙花的过程中,观察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历程,发现其生长变化的规律,知道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都要经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这样的生命周期。
同时伴随着生长过程,指导学生研究植物主要器官一根、茎、叶的功能,初步认识植物体都有维持其生存的结构、结构与功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将指导学生亲历养蚕的过程,了解蚕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生命周期,并以蚕的生命周期为例,从常见动物的生命过程中,以及从人体特点的观察中,认识动物和人的生命周期。
“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将以水为例,引导学生探究热量和物质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
通过观察水的固、液和气三态,研究水在融化、结冰、蒸发和凝结等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帮助他们初步认识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是与外界条件密切相关的。
同时,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自然界物质“循环”的概念。
“磁铁”单元将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安排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领学生认识磁铁具有磁性、磁铁两极磁力最强、磁铁能指南北、磁铁具有异极相吸和同极相斥等性质。
并通过做一个指南针和学习用指南针确定方向等方向,了解磁铁的应用。
2、主要材料清单:“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大豆、玉米、花生、莲花、风仙花等植物的种子,放大镜,花盆、土壤、铲子等种植工具,透明玻璃杯、卫生纸等;试管、带根的新鲜芫萎、植物油等;不同生长阶段的风仙花植株、风仙花朵,成熟的风仙花果实;图片或多媒体课件:刚出土的风仙花照片;植物叶的水平分布照片;植物叶的垂直分布照片;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图;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关资料及图片、几个主要生长阶段的风仙花照片等。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总结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总结科学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素养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科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创新意识。
下面我将对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进行总结。
一、教学目标本学期科学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思维,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创新意识。
同时,通过学习科学知识,使学生能够理解生活中的现象,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科学教学内容包括动植物生活、大地与太阳系、物质与能量、生活中的科学、科学实验等方面的知识。
教师在教学中通过举例、实验、观察和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形成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1. 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实物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积极参与到实践操作中去。
2. 提问引导: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3. 实验探究:在教学中,教师安排一些简单的实验活动,让学生动手实践,通过实验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
4. 分组合作学习: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组合作学习,让他们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意识。
四、教学效果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评价可以采用问答、作业、实验报告和小组讨论等形式。
通过评价,可以了解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巩固和提高。
五、教学反思和改进在教学结束后,教师需要对本学期的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进行改进。
例如,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可以增加一些生活化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知识;可以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等。
综上所述,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
通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创新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培养生的科学兴趣和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愿意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3.了解科学的探究方法和过程,让学生经历科学的探究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探究科学的兴趣。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三年级科学
总 的 教 学 目 的
教 育
教 养
1.引导学生关注生命,自己去发现自然现象和物质,并对物质现象进行观察,认识物质成分、作用、与我们生活的关系,认识常见的材料,了解简单物质的基本构成,学会简单的科学测量、思维方式。
2.充分了解学生在概念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避免客观事实现象的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