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考核指标
人力资源部档案管理员绩效考核指标KPI

人力资源部档案管理员绩效考核指标KPI1.档案管理准确性:这是评估档案管理员工作表现的关键指标。
该指标衡量档案管理员处理和维护档案时的准确性和精确度。
主要考核的内容包括档案文件的正确归档、档案记录的准确更新和整理档案的有效性等。
2.档案保管安全性:这是评估档案管理员保护和维护档案安全的关键指标。
该指标衡量档案管理员对敏感信息和保密文件的安全保管和处理。
主要考核的内容包括记录访问档案的人员、制定访问权限和确保档案的保密性等。
3.档案文化建设:这是评估档案管理员文化意识和专业知识的关键指标。
该指标衡量档案管理员在档案文化建设、档案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员工培训方面的能力和贡献。
主要考核的内容包括维护档案管理制度、培训员工的能力和参与相关项目的贡献等。
4.客户满意度:这是评估档案管理员服务质量和客户关系管理能力的关键指标。
该指标衡量档案管理员对内部员工和其他部门的服务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与客户的良好合作关系。
主要考核的内容包括对问题的解决速度、对反馈建议的跟进和与客户的合作效果等。
5.工作效率:这是评估档案管理员工作效率和时间管理能力的关键指标。
该指标衡量档案管理员在给予文件或信息时的反应速度和任务完成的时效性。
主要考核的内容包括对需求的响应速度、处理工作的时间管理和任务完成的效率等。
6.团队合作精神:这是评估档案管理员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的关键指标。
该指标衡量档案管理员与其他团队成员的合作程度和在团队中的责任分工和协调能力。
主要考核的内容包括有效与其他成员进行沟通、协调工作和共同完成团队目标等。
7.个人发展和学习能力:这是评估档案管理员个人发展和学习能力的关键指标。
该指标衡量档案管理员持续学习和提升自身能力的积极性和能力。
主要考核的内容包括参加培训和学习活动、掌握新技能和参与专业组织的积极性等。
以上是人力资源部档案管理员的绩效考核指标KPI的一些例子,用于评估档案管理员的工作质量、能力和贡献。
根据不同公司的具体情况和要求,可以根据以上指标进行量化和综合评估,以评估档案管理员的工作表现。
办公室档案管理考核指标

文书档案管理考核方法文书档案管理考核方法1.行政部考核分值表行政部考核分值表考核对象:行政部 考核时间: 指标指标 类别类别 指标指标分值 实际得分得分 备注备注 (1)文件收发管理情况5 (2)文印审批情况 5 (3)文印成本控制情况 5 (4)文档保密控制情况 5 (5)职权范围内文件下发情况 5 (6)公司内部文件核稿情况 2.5 (7)文件传阅控制情况5 (8)档案立卷检查与保管控制情况 5 定性 指标(9)文件督办与检查情况2.5 (1)文件遗失率 20 (2)文件传阅错误率 20 (3)文件督办成功率 20 定量 指标合计100参考评分方法参考评分方法 (1)定性指标。
1、“文件收发管理情况”:优秀5分,良好3分,一般1分,差0分。
2、“文印审批情况”:优秀5分,良好3分,一般1分,差0分。
3、“文印成本控制情况”:优秀5分,良好3分,一般1分,差0分。
4、“文档保密控制情况”:优秀5分,良好3分,一般1分,差0分。
5、“职权范围内文件下发情况”:优秀5分,良好3分,一般1分,差0分。
6、“公司内部文件核稿情况”:优秀2.5分,良好1.7分,一般0.9分,差0分。
7、“文件传阅控制情况”:优秀5分,良好3分,一般1分,差0分。
8、“档案立卷检查与保管控制情况”:优秀5分,良好3分,一般1分,差0分。
9、“文件督办与检查情况”:优秀2.5分,良好1.7分,一般0.9分,差0分。
(2)定量指标。
1、“文件遗失率”:以历史最低水平为基数,达到历史最低水平给15分;每低于历史最低水平1%则在15分基础上加1分,20分为上限;每高于历史最低水平1%则扣1分,扣完为止。
2、“文件传阅错误率”:以历史最低水平为基数,达到历史最低水平给15分;每低于历史最低水平1%则在15分基础上加1分,20分为上限;每高于历史最低水平1%则扣1分,扣完为止。
3、“文件督办成功率”:以历史最低水平为基数,达到历史最低水平给15分;每低于历史最低水平1%则在15分基础上加1分,20分为上限;每高于历史最低水平1%则扣1分,扣完为止。
档案管理岗考核指标

仓库的安全性
%
仓库不发生安全事故
物资保管的规范性
%பைடு நூலகம்
各种物资是否合理分类存放
每年因保管不善而损失的物资金额不高于元
受损设备申请维修和送修
%
在时间内完成受损设备的送修
文书处理情况
%
文件传递是否及时,无延误现象
文件归档是否及时,无延误现象
文件、资料、档案的完整性
%
文件、资料、档案无丢失、破损现象,无泄密现象
某高速公路发展公司
考核维度:任务绩效考核人:交通机电运营维护中心主任
关键指标项
考核权重
考核关键点/标准
物资出入库的规范性
%
每季度出库物资数量、规格、种类的差错不多于次
每季度入库物资数量、规格、种类的差错不多于次
每季度出入库物资的上下账的差错不多于次
库房盘存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
是否按时进行库房盘存,并上报盘存表
内部勤务工作
%
办公用品请领是否及时准确,无延误现象,出错次数不多于 次
印鉴管理情况
%
印鉴使用和保管是否按制度执行,无错误发生
档案管理考核细则模板(三篇)

档案管理考核细则模板第一部分:综合能力考核1. 档案管理知识掌握程度(30分)- 熟悉档案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的内容,能正确运用于实际工作中(10分)。
- 掌握档案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够解决常见问题(10分)。
- 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流程、要求以及标准有全面的了解(10分)。
2. 档案工作计划制定及执行情况(30分)- 能够制定合理的档案工作计划,考虑到实际情况和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10分)。
- 在制定的计划执行过程中,能够按时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10分)。
- 能够及时调整计划,应对突发情况,并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10分)。
3. 档案材料整理和归档能力(20分)- 能够正确、规范地整理档案材料,包括文件分类、文件编号和文件装订等(10分)。
- 能够正确、规范地进行档案归档,确保档案的有序性和完整性(10分)。
第二部分:工作协作能力考核1. 团队合作能力(30分)- 能够积极参与团队工作,与同事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10分)。
- 能够倾听他人意见,与团队成员合理分工,并达成共识(10分)。
- 在工作中能够与他人合作,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10分)。
2. 沟通协调能力(30分)- 能够准确、明确地向上级汇报工作进展和问题,及时协调解决(10分)。
- 主动与相关部门或个人沟通,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10分)。
- 能够与他人有效沟通,理解对方需求,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安排(10分)。
3. 岗位责任心(20分)- 能够对工作有高度的责任心,保证工作质量和效率(10分)。
- 能够积极主动,主动承担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10分)。
第三部分:业务能力考核1. 档案收集整理能力(30分)- 能够准确收集和整理相关的档案材料,包括各类文件、资料和证明材料等(10分)。
- 能够根据档案管理规定,编制文件目录,确保档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10分)。
- 能够分类整理档案材料,建立档案目录和文件夹,方便查询和检索(10分)。
档案绩效考核制度

档案绩效考核制度一、考核指标1.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考核档案管理人员是否按时、按质完成工作任务,如档案整理、上传、编目等工作。
2.工作质量:考核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是否符合公司的要求,如档案整理后的排版是否规范、完整性是否达标等。
3.工作效率:考核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如整理、归档等工作是否高效、迅速地完成。
4.服务质量:考核档案管理人员对内外部的服务是否及时、准确、满意度等。
5.个人能力与发展:考核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学习进取精神,如是否参加培训、是否阅读相关专业著作等。
二、考核方法1.自我评估:档案管理人员可以对自己的工作情况进行评估,将自评结果与公司规定的要求进行对比,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2.定期考核:公司可以采用定期考核的方式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评估,例如每个季度进行一次综合评估,根据考核结果对员工进行绩效评级。
3.360度评估:通过向同事、上级以及服务对象收集评估意见,全面了解档案管理人员的绩效表现,真实反映员工的工作能力和行为表现。
三、考核标准1.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按时完成工作任务的得分高于未按时完成的,按质完成工作任务的得分高于质量不达标的。
2.工作质量:工作质量符合公司规定标准的得分高于不符合的,完整性达到要求的得分高于不完整的。
3.工作效率:工作效率高的得分高于效率低的,工作完成时间短的得分高于时间长的。
4.服务质量:服务满意度高的得分高于服务不满意的,服务反馈正面的得分高于反馈负面的。
5.个人能力与发展:具备较高专业技能和经验的得分高于缺乏的,积极参加培训和更新相关知识的得分高于不积极的。
四、考核结果基于综合考评结果,公司可以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绩效评级,如A级、B级、C级等。
评级结果可以作为员工的晋升、晋级、职称评定的依据。
同时,公司还可以结合考评结果对员工进行激励和奖励。
总之,档案绩效考核制度是提高档案管理人员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对于公司的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档案管理考核指标

b)<目标值,每降低1%,加2分,最高值为120分
c)>目标值每增加1%,减1分,超过目标值30%不得分
信息中心相关记录
科研、生产用图样与技术文件的发放、回收服务质量
加强服务职能
相关主管直接评分,分值为0-120
重大泄密事故
一票否决
确保本职工作不发生重大泄密事故
部门发生一起考核结果为0
档案管理考核指标
指标类别考核指标权重说明记分规则数据来源
工作任务
指标
档案资料管理的规范性
加强档案资料的规范管理
相关主管直接评分,分值为0-120
信息中心相关记录
档案资料的完整性
防止档案资料的缺失
相关主管直接评分,分值为0-120
信息中心相关记录
档案资料收集的及时性
及时收集各类档案资料
延迟收集档案资料次数/收集档案资料总次数,记分规则:
相关记录
档案管理考核细则范本(三篇)

档案管理考核细则范本一、背景分析档案管理是组织内部的重要工作之一,对于保证组织的信息安全、便于查找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需要制定相应的考核细则。
二、考核目标1. 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符合相关规定和制度,达到合规要求。
2. 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3. 保障档案信息的安全和完整性。
4. 促进档案信息的共享和利用。
三、考核内容和指标1. 档案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指标:- 档案管理制度是否完善,是否与组织实际相匹配。
- 员工是否熟悉并遵守档案管理制度。
- 是否进行定期的档案管理制度宣传和培训。
2. 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合规性指标:- 是否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档案管理。
- 档案资料是否齐全、准确并存放在规定的位置。
- 档案是否按照规定的期限进行归档和销毁。
- 档案是否有违规操作的情况,如篡改、遗失等。
3. 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指标:- 档案的整理和归档是否及时完成。
- 档案的分类和编目是否合理,并易于查找和利用。
- 档案的借阅和归还是否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
4. 档案信息的安全和完整性指标:- 档案存储设施的安全措施是否到位。
- 档案的存储环境是否符合要求。
- 档案的备份和恢复措施是否有效。
5. 档案信息的共享和利用指标:- 档案信息是否能够提供给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查询和利用。
- 档案信息是否可以进行合法的转移和共享。
四、考核方法1. 定期检查定期抽查档案管理工作,对各项指标进行评估。
2. 定期考核设立档案管理考核小组,制定相关考核计划,组织专门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考核。
3. 问题整改对于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跟踪并督促问题的整改。
五、考核结果的应用1. 奖励机制对于档案管理工作优秀的单位或个人,给予奖励和表彰。
2. 调整和完善制度根据考核结果,及时调整和完善档案管理制度,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3. 监督和督促对考核结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跟踪监督和督促整改。
档案管理考核细则范本(三篇)

档案管理考核细则范本一、档案管理岗位责任和职责:1. 负责组织制定和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2. 负责全面管理和维护档案资源,确保档案的安全、完整和可靠性;3. 负责档案的登记、整理、分类、归档和借阅等工作;4. 负责编制档案管理报告和统计分析,提供相关数据支持;5. 负责档案的保管和销毁,并确保档案保密工作;6. 负责档案的数字化建设和信息化管理。
二、档案管理岗位考核指标:1. 档案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是否健全和有效;2. 档案资源是否得到科学合理利用;3. 档案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是否得到保障;4. 档案管理工作是否规范和高效;5. 档案管理报告和统计分析是否准确和及时;6. 档案保密工作是否符合相关规定;7. 档案的数字化建设和信息化管理工作是否有进展。
三、档案管理岗位考核方法:1. 文件查阅和抽查:根据档案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抽取一定比例的档案进行查阅,对档案的管理情况进行评估;2. 考核报告和统计分析:对档案管理报告和统计分析进行评估,检查其准确性和及时性;3. 是否落实档案保密措施:通过对档案保密工作的检查,评估是否符合相关规定;4. 档案数字化建设和信息化管理工作的评估:对档案数字化建设和信息化管理工作进行评估,检查其进展情况。
四、档案管理岗位考核结果:根据档案管理岗位的责任和职责,以及考核指标和考核方法的评估结果,对档案管理岗位进行综合评估,得出考核结果。
根据考核结果,对档案管理岗位进行任职能力的评估和绩效的评估,以便对岗位的调整和培训提供参考。
同时,对优秀的档案管理人员予以奖励和表彰,提升岗位的认同感和工作积极性。
档案管理考核细则范本(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完善档案管理工作,提高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制定本档案管理考核细则。
第二章考核内容第二条档案管理考核内容包括文件管理、档案整理、档案查询、档案保管等方面。
第三章考核要求第三条按考核内容划分,每个方面的考核要求如下:一、文件管理:1. 文件管理要求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不能出现随意更改、丢失、遗漏等情况;2. 文件编号要清晰明了,归档准确;3. 文件归档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且能够及时找到;4. 文件装订、背标签、封面齐全,不得出现破损、污损的情况;5. 文件的传递、流转要记录,准确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