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五章牛顿定律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完整)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全集

(完整)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全集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1:运动的描述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2:相互作用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3:重力基本相互作用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4:力的合成与分解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5:牛顿第一、三定律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6:牛顿运动定律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7:摩擦力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8:圆周运动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9: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等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10:弹力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11:万有引力与航天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12: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应用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13:曲线运动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14:静电场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15: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16:电势能电势电势差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17: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18:宇宙航行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19:机械能守恒定律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20:功功率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21:势能动能及动能定理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22:电场电场强度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23:静电场中的导体电容器电容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24:气体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25:磁场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26:交变电流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27:电磁感应现象楞次定律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28: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及其应用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29: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30:磁场磁感应强度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31:电磁感应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32:电磁感应与现代生活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33:恒定电流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34:焦耳定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35:欧姆定律电阻定律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36:安培力洛伦兹力等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37:分子动理论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38:力与机械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39:动量守恒定律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40:热力学定律。

高一物理必修一必背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一必背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一必背知识点总结导读:本文高一物理必修一必背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高一物理必修一牛顿运动三定律知识点总结1、牛顿第一定律:(1) 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 理解:①它说明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惯性与物体的速度大小、受力大小、运动状态无关).②它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而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③它是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的,它不能由实际的实验来验证.2、牛顿第二定律:内容:物体的加速度 a 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 F 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m 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公式:理解:①瞬时性:力和加速度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②矢量性: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③同体性:合外力、质量和加速度是针对同一物体(同一研究对象)④同一性:合外力、质量和加速度的单位统一用SI 制主单位⑤ 相对性:加速度是相对于惯性参照系的。

3、牛顿第三定律:(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2)理解: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同时性.它们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不是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质相同.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属同种性质的力.③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相互依赖性:它们是相互依存,互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不可叠加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各产生其效果,不可求它们的合力,两力的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4、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对于宏观物体低速的运动(运动速度远小于光速的运动),牛顿运动定律是成立的,但对于物体的高速运动(运动速度接近光速)和微观粒子的运动,牛顿运动定律就不适用了,要用相对论观点、量子力学理论处理.易错现象:(1) 错误地认为惯性与物体的速度有关,速度越大惯性越大,速度越小惯性越小;另外一种错误是认为惯性和力是同一个概念。

图解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思维导图+微试题)4.3牛顿第二定律

图解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思维导图+微试题)4.3牛顿第二定律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人教新课标)第3节牛顿第二定律【思维导图】【微试题】1. 如图所示,自由下落的小球,从它接触竖直放置的弹簧的开始,到弹簧压缩到最大限度的过程中,小球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情况是()A. 加速度变大,速度变小B. 加速度变小,速度变大C. 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速度先变大后变小D. 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速度先变小后变大【答案】C2. 下列对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及其变形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A. 由F =ma 可知,物体所受的合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加速度成反比B. 由m =Fa 可知,物体的质量与其所受合力成正比,与其运动的加速度成反比C. 由a =Fm 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合力成正比,与其质量成反比D. 由m =Fa 可知,物体的质量可以通过测量它的加速度和它所受的合力而求出【答案】CD3. 关于牛顿第二定律F=ma 和变形公式m=aF,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受到的任一个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B.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C.物体的质量与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加速度成反比 D.物体的质量与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及物体的加速度无关【答案】BD4. 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运动员手拉绳索向上攀登,最终点燃了主火炬,体现了残疾运动员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为了探究上升过程中运动员与绳索和吊椅间的作用,可将过程简化。

一根不可伸缩的轻绳跨过轻质的定滑轮,一端挂一吊椅,另一端被坐在吊椅上的运动员拉住,如图所示。

设运动员的质量为65kg ,吊椅的质量为15kg ,不计定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

重力加速度取210m/s g 。

当运动员与吊椅一起正以加速度21m/s a =上升时,试求(1)运动员竖直向下拉绳的力; (2)运动员对吊椅的压力。

【答案】440N ,275N 【解析】:解析:解法一:(1)设运动员受到绳向上的拉力为F ,由于跨过定滑轮的两段绳子拉力相等,吊椅受到绳的拉力也是F 。

高一物理必修一思维导图

高一物理必修一思维导图

只供学习与交流运动的描述参考系:用来参考的物体时刻和时间间隔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的物理量来表示物体的位置变化速度矢量,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公式:v=△x/△t 单位:m/s 平均速度:物体在时间间隔△t 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瞬时速度:物体在时刻的速度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加速度矢量,速度的变化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公式a=△v/△t单位:米每二次方秒在直线运动中,如果速度增加,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如果速度减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反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V=v 0+at 图像:一条倾斜的直线位移与时间X=v 0+at 2图像:抛物线速度与位移V 2-v 02=2ax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以及其推论都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a 取g相互作用力,矢量,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 重力G=mg重力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方向:竖直向下重心: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均匀物体重心的位置只跟物体的形状有关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除了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外,还跟物体内质量的分布有关四种相互作用力: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弹力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弹性形变:有些物体在形变后撤去作用力时能恢复原状如果形变过大,超过一定限度,撤去作用力和物体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胡克定律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F 跟弹簧伸长的长度x 成正比F=kx k 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牛顿每米摩擦力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只要受推力物体与地面间没有产生相对运动,静摩擦力的大小,就随着推移增大而增大,并且推力保持大小相等 0<F ≤F max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F=μF N μ是比例常数,叫做动摩擦因素力的合成,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这个法则叫做平行四边形定则力的分解,把两个矢量首尾相接,从而求出和矢量的方法,叫做三角形定则合力范围:︱F1-F2︱≤F≤F1+F2牛顿运动定律一切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也叫惯性定律描述物体惯性的物理量是他们的质量牛顿第一定律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跟他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F=ma a向上时,F>G超重超重与失重状态 a向下时,F<G失重a=g时,F=0完全失重牛顿第二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是重力弹力摩擦力,这三种力中的同一种类的力,而一对相互平衡的力,则不一定是同一种类的力牛顿第三定律只供学习与交流。

牛顿第三定律思维导图

牛顿第三定律思维导图

牛顿第三定律思维导图
一、牛顿第三定律概述
牛顿第三定律,又称为“作用与反作用定律”,是经典力学
中的基本定律之一。

该定律表明,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即物体A对物体B施加一个力,
物体B也将对物体A施加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

二、牛顿第三定律的含义
•互相作用原理:物体之间的互相作用构成了自然界力的基本现象,相互作用是物理现象的基础。

•动量守恒: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系统内外合力为零,系统动量守恒。

•平衡状态:牛顿第三定律是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基础,物体的运动取决于外力的作用以及相互作用力的平衡
状态。

三、示例分析
1. 行车示例
假设有一辆汽车在水平道路上行驶,汽车轮胎对地面施加
一个向后的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则地面会对轮胎施加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向前的作用力,使得汽车得以行驶。

2. 桌子支撑物体
当一个物体放在桌子上时,物体对桌子施加一个向下的重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桌子将对物体施加一个向上的支撑力,以平衡物体的重力,使物体保持在桌面上。

四、应用领域
牛顿第三定律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如:
•航天工程:宇宙飞船的推进原理
•机械工程:机器运行的原理
•体育竞技:各种运动中力的平衡和作用
五、总结
牛顿第三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本定律之一,通过理解和应用这一定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体之间互相作用的规律,进而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愿每位学子在探索自然规律的道路上,都能运用牛顿第三定律这一强大武器,探索更广阔的宇宙奥秘。

以上为牛顿第三定律思维导图的基础概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牛顿运动定律思维导图模板分享--迅捷思维导图

牛顿运动定律思维导图模板分享--迅捷思维导图

牛顿运动定律思维导图模板分享牛顿定律在物理这门学科中都是了解的,牛顿是被从树上掉下的苹果砸中之后发现了牛顿运动第一定律,在随后的时间里不断尝试发现了第二第三定律,这些在生活中都是经常遇到的,下面分享总结的牛顿运动定律思维导图模板,以及利用在线工具编辑思维导图的操作方法,需要使用的朋友可以参考上述步骤进行操作。

牛顿运动定律思维导图模板点击链接在线编辑使用/#R3f98fd6e3c9065c1a0c2c3af327132 a4模板简介:这是分享的牛顿运动定律思维导图模板,主要是从三大定律超重失重,平衡力,以及单位制三点进行说明的,颜色搭配和谐,制作思路清楚一目了然,可以参考使用。

操作方法介绍:1.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将模板打开使用,复制上面我分享的链接或者是搜索迅捷思维导图里面的精品模板之后下载模板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实现,打开模板之后展现在面板中间。

2.我分享的思维导图里面的知识是个人简介,需要二次编辑思维导图的朋友可以点击左上角插入同级主题或者是下级主题。

3.新添加的节点首先要做的就是将里面的内容进行修改,双击文本框就可以编辑里面的内容。

4.接下来我们就要丰富思维导图了,就是在里面添加链接,图片以及备注等这些操作都可以丰富思维导图内容。

5.在上面的三个栏目里面有外观选项,这是对思维导图的整体颜色进行更改的操作,里面有很多颜色可以根据喜好进行选择。

6.在视图选项中的展开栏目中,可以对每一级节点进行分类检查,这样可以让思维导图的错误率降低到最底。

7.这时就可以将制作完成的思维导图导出使用了,点击迅捷思维导图后面的标识就可以选择导出选项,之后选择导出格式就可以导出使用啦。

上面就是分享的牛顿运动定律思维导图模板,以及利用在线工具编辑思维导图的操作方法,需要使用的朋友可以参考上述步骤进行参考。

高一物理必修一必背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一必背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一必背知识点总结高一物理必修一牛顿运动三定律知识点总结1、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理解:①它说明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惯性与物体的速度大小、受力大小、运动状态无关).②它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而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③它是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的,它不能由实际的实验来验证.2、牛顿第二定律:内容:物体的加速度a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m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公式:理解:①瞬时性:力和加速度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②矢量性: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③同体性:合外力、质量和加速度是针对同一物体(同一研究对象)④同一性:合外力、质量和加速度的单位统一用SI制主单位⑤相对性:加速度是相对于惯性参照系的。

3、牛顿第三定律:(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2)理解: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同时性.它们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不是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质相同.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属同种性质的力.③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相互依赖性:它们是相互依存,互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不可叠加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各产生其效果,不可求它们的合力,两力的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4、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对于宏观物体低速的运动(运动速度远小于光速的运动),牛顿运动定律是成立的,但对于物体的高速运动(运动速度接近光速)和微观粒子的运动,牛顿运动定律就不适用了,要用相对论观点、量子力学理论处理.易错现象:(1)错误地认为惯性与物体的速度有关,速度越大惯性越大,速度越小惯性越小;另外一种错误是认为惯性和力是同一个概念。

理综知识思维导图

理综知识思维导图

物理知识思维导图
高中物化生想取得好成绩,首先要对知识结构烂熟于心,今天,就给大家总结了高中物化生最全知识体系,记住后,再也不用怕物化生。

物理
第一章力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力的图示:用一条带箭头的的线段形象地表示力的三要素








产生原因:由于地球吸引
大小:G=mg
方向:竖直向下
重心:重力的等效作用点,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产生条件:1物体间直接接触,2接触面发生弹性形变
方向:与物体所受外力方向、物体形变方向相反胡克定律:F=kx



滑动摩擦力
产生条件:1接触面粗糙2接触处
有挤压3相对滑动
方向:与接触面相切,跟物体的
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大小:F=uFx
静摩擦力
产生条件:1接触面粗糙2接触处
有挤压3相对静止
方向:沿接触面,与物体相对运
动趋势方向相反,与物体所受其
他力的合力相反
大小:0∠F≤Fmax







合力与分力:等效代替关系
运算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正交分解法
合力范围:∣F
1
-F2∣≤F≤∣F1+F2∣




隔离法
整体法
第二章直线运动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
第四章物体的平衡
第六章万有引力定律
第十一、十二章分子热运动能量守恒固体、液体合气体
第二十章量子论初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