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中国与加拿大合作前景研究(3版)
近十年(1998-2008)中国的加拿大文学研究

近十年(1998-2008)中国的加拿大文学研究
韩静
【期刊名称】《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8(000)002
【摘要】本文对1998年至2008年以来中国加拿大文学研究的现状(主要从博士论文、硕士论文、期刊论文、著作、课题等)进行多维角度的调查和分析.通过分析现状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并对加拿大文学研究在中国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总页数】4页(P85-88)
【作者】韩静
【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外语系,加拿大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3/7074
【相关文献】
1.加拿大汉学:从亚洲系、东亚图书馆的建设以及研究生论文看中国文学研究的蜕变 [J], 梁丽芳
2.加拿大少数族裔英语文学研究在中国:1980~2010 [J], 綦亮
3.近十年中国旅游文学研究综述 [J], 韦国兆
4.近十年(2008-2018)中国古代扬州流寓文学研究综述 [J], 丁彦文
5.近十年来中国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观察 [J], 朱立立;刘小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加拿大的政治体制和社会制度研究

加拿大的政治体制和社会制度研究加拿大是一个民主、自治、联邦制的国家,其政治体制和社会制度因为其多元文化的特点而显得复杂和多样化,令人不得不加以研究。
政治体制加拿大采用的是议会制度,由联邦政府和10个省政府组成。
联邦政府(Canada government)分为三个分支:行政、立法和司法。
行政机构由总理和内阁组成。
总理是由国会议员选举产生的,由党派议会支持和建议选任内阁,内阁是总理选择的部长组成的。
这三个分支之间有权力的互相制约和平衡,实现了政治体制的稳定运行。
加拿大采用的是联邦制度,联邦政府和省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保持着一定的自治权。
联邦政府的事务涉及国家总体性问题,如国防、外交、移民等。
而省政府则承担地方性问题,如教育、医疗、社会福利等。
由于每个省的历史、文化、经济和人口等因素不同,因此各省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差异也非常明显。
社会制度加拿大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其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也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
加拿大是个福利国家,对病故、失业、老人、贫困和残疾人等方面都提供着社会保障。
而且,加拿大的医疗系统也是出了名的好,每个公民都可以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加拿大是一个民主国家,尊重言论自由和个人隐私,法律也保障公民的基本人权和自由。
此外,加拿大的教育也是著名的,经常在国际排名大赛中名列前茅。
加拿大有极高的教育水平,尤其是在艺术、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
同时,加拿大的社会各个阶层的关系也非常和谐,因为加拿大的历史和地理的原因产生的多民族、多文化的大熔炉,所以民族关系非常重要,这也使得加拿大的社会价值观强调多元化、包容性,人们习惯尊重多元文化。
结论加拿大的政治体制和社会制度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加拿大作为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需要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不断进行改革,以适应国内外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同时也需要在不断吸取国外发达民主国家的有益经验的前提下,建设一个更加繁荣、和谐和富有活力的社会和政治体制。
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专题突破练十三近代民族独立运动社会主义运动与国际法的发展

专题突破练十三近代民族独立运动、社会主义运动与国际法的发展一、选择题1.(2023·福建厦门二模)下表内容为17—18世纪亚非拉地区较大规模的反殖民斗争,这些斗争( )时间国家斗争17世纪中叶中国郑成功收复台湾18世纪下半叶印度迈索尔战争18世纪末南非卡弗尔战争18世纪末秘鲁图帕克·阿马鲁起义A.凸显了民主意识B.体现了传统社会的凝聚力C.形成了相互呼应D.改变了沦为殖民地的命运2.下面是罗得斯巨人漫画。
这幅漫画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殖民者罗得斯建立从埃及开罗到南非开普敦的殖民帝国的设想。
该漫画( )A.表明非洲沦为英国的殖民地B.说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C.反映出英国殖民帝国的崛起D.是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缩影3.下面是1914年欧洲部分列强占有殖民地情况统计表。
下列对此情况理解正确的是( )国家占有的殖民地数(个) 殖民地人口(人)英国55 3.9亿法国29 6 235万德国10 1 307万比利时 1 1 500万葡萄牙8 968万荷兰8 3 741万意大利 4 139万A.顺应了自由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B.导致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C.说明世界殖民体系已经初步形成D.表明世界已经成为密切联系的整体4.西属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给西班牙殖民者以毁灭性的打击。
西班牙殖民帝国的瓦解,正是中古时期与近代之交的一个封建堡垒的彻底崩溃。
这说明西属拉丁美洲独立战争 ( )A.奠定了拉丁美洲各国的政治格局B.促进了拉丁美洲资本主义的发展C.加速了欧洲封建主义的崩溃D.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5.(2023·江苏南通3月联考)“一是它首次为印度各地的人们提供了一种共同的语言和一种共同的文化背景;二是不可避免地使印度产生政治上的自觉性和自治要求,一批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利用欧洲的思想意识攻击英国的统治,并组织了一个民族主义运动。
”材料论述的主题是,英国殖民侵略( )A.客观上促进文化重构B.建设性远大于破坏性C.有利于民族独立运动D.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6.1840年7月,英国全国宪章派协会宣告成立,协会追求下院的彻底改革,同时认为只宜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
在政治制度方面,加拿大和中国有哪些相似之处?

在政治制度方面,加拿大和中国有哪些相似之处?加拿大和中国都是国际上的重要国家,两国都拥有独特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体系。
在政治制度方面,有哪些相似之处呢?接下来,本文将就此展开详细叙述。
一、两国都实行联邦制加拿大和中国都是联邦制国家,拥有联邦政府和省级政府之间的分权和合作关系。
在加拿大,联邦政府拥有特定的权力,而省级政府也有一定的自治权。
在中国,中央政府则具有国家意志表达、全局性规划制定和战略指导等职能,而地方政府则负责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建设和维护社会治安等工作。
二、两国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拿大和中国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两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加拿大的联邦制度下,国会由众议院和参议院组成,而省级地方也都有自己的省议会。
在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事务的立法、监督、决策等工作。
三、两国都注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拿大和中国都注重市场经济发展,但两国的市场经济体系和实践方式略有不同。
加拿大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与福利国家建设相结合的政策,强调政府的调控作用,注重保障社会民生福祉。
而中国注重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结合,强调政府引导和市场规范,注重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四、两国都重视对外交往与合作加拿大和中国都是开放型的国家,重视对外交往和合作。
加拿大是世界上最早认可中国的西方国家之一,两国在不同领域的经济、文化和政治等方面有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中国则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国际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五、两国都倡导多元文化与国家认同加拿大和中国都主张保护和传承多元文化,并强调民族、宗教、语言等方面的多元性。
加拿大是一个由多个民族、文化、语言等元素组成的国家,鼓励和支持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中国则重视民族和谐、文化多样性和共同的国家认同,注重各族群众的合作共建和文化交流,推广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传承。
2024年牛津译林版选择性必修3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361

2024年牛津译林版选择性必修3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361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在浩如烟海的史学著作中,有两部史书堪称“史学双壁”,其中编撰于宋代的是A. 《史记》B. 《史通》C. 《资治通鉴》D. 《文史通议》2、新航路的开辟带来新旧大陆间人群和物种的大交流,改变了世界历史的面貌。
下列选项与该论断相符的是()A. 美洲的人口结构被改变出现了新的族群B. 原产欧洲的玉米传入美洲并得到广泛种植C. 大量非洲精壮人口被贩卖到欧洲各国为奴D. 美洲原有的各种疾病传播到欧洲和大洋洲3、在希腊化世界中,被征服地区的原有上层人士接受希腊文化,说希腊语,模仿希腊人的生活方式,说明了()A. 在希腊化世界中地域文化的变化B. 被征服地区居民完全希腊化C. 希腊人的生活方式具有吸引力D. 亚历山大帝国实行专制统治4、1970-2000年,美国跨族婚姻从30万宗发展到310万宗,主要分布在移民集中地区,产生了700 万“多种族人”。
1990年的人口普查时,有130万的美国白人理不清他们的族裔,干脆就填“美利坚族裔”。
这表明人口迁移()A. 消除了种族歧视B. 改变了移民结构C. 颠覆了婚姻观念D. 加速了族群融合5、晚清以来,不少人对西方及其事物持拒绝、排斥甚至敌视之态度。
19世纪末活跃在政治舞台的官员刘思溥公开表示自己生平最恶“洋”字,但是他家中却有一个帽架是由欧洲进口的马口铁所制。
这说明()A. 列强入侵主要采用隐蔽手段B. 士大夫崇洋慕洋的思想显现C. 清朝官僚队伍亟待加强整治D. “欧风美雨”的浸染日趋深入二、判断题(共1题,共2分)6、史实:荷马史诗反映了前11—前9世纪希腊的社会面貌;人物形象生动,语言简练朴实。
推论:荷马史诗是欧洲第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
A. 正确B. 错误三、材料分析题(共5题,共10分)7、(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平遥古城遗产是由诸多文化要素构成的。
一带一路 中国与北美国家的合作机遇

一带一路中国与北美国家的合作机遇一带一路:中国与北美国家的合作机遇近年来,“一带一路”倡议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引发了国际社会广泛的讨论和探索。
作为中国发起的重大战略,该倡议旨在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交流与合作,并为各国带来更多机遇。
本文将探讨“一带一路”对中国与北美国家合作的机遇,并重点关注中美、中加两国的合作前景。
一、中美合作机遇作为全球两个最大的经济体,中国和美国的合作备受关注。
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美合作可以迎来更多机遇。
首先,基础设施建设是双方合作的重要领域。
中国在高铁、移动通信、核电等领域具有丰富经验,而美国在环保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具备优势。
两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将为相互学习提供机会,共同推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提升。
第二,金融与投资合作是中美合作的重要方向。
中国与美国既是最大的投资国也是最大的吸引投资国之一。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将为美国公司提供更多商机,同时也为中国企业扩大在美投资提供平台。
两国之间的金融合作势必会促进贸易的顺利进行,提升市场的活力。
第三,科技创新合作是中美合作的重要领域之一。
中美两国在科技领域拥有雄厚的实力和创新能力。
可以通过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加强科技人才交流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方式推动创新合作。
中美合作将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并为全球创新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中加合作机遇中加关系自建交以来就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两国在贸易、能源、教育、文化等领域合作紧密。
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加合作有望迎来新的机遇。
首先,能源合作是双方合作的重要领域。
中国是加拿大最大的能源出口市场,中加合作的潜力巨大。
通过深化能源合作,双方不仅可以实现互利共赢,同时也可以推动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共同应对全球能源挑战。
第二,教育合作是中加合作的重要方向。
加拿大拥有世界一流的教育资源,中国人民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
通过在教育领域的合作,可以促进人文交流,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与友谊。
中国和加拿大对比英语作文

China vs. Canada: A Comparative Analysis As two diverse countries with rich histories and cultures, China and Canada offer unique perspectives on global affairs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While they share similarities in some aspects, such as their status as major economic powers and their commitment to multiculturalism, they also differ significantly in terms of their political systems, economic models, and cultural values. This comparative analysis aims to explore thes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highlighting the unique strengths and challenges of both nations.**Political Systems**China is a one-party socialist state, led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This political system ensures stability and continuity in policy implementation, allowing for rapid decision-making and execution. By contrast, Canada is a constitutional monarchy with a parliamentary system. It boasts a diverse political landscape, with multiple parties representing a range of ideologies and interests. This system promotes debate andconsensus-building, ensuring that policies are well-vetted and inclusive.**Economic Models**China's economic model is known as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t combines state planning and market mechanisms, emphasizing exports,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This model has propelled China to become the world's second-largest economy. Canada, on the other hand, follows a mixed economy model, with a strong focus on privatization, free trade, and social welfare. Canada's economic strengths lie in its resource sector, financial services, and technology industries.**Cultural Values**Chinese culture is deeply rooted in Confucianism, emphasizing collectivism, hierarchy, and respect for authority. This culture promotes harmony and stability, with a strong focus on family and community values. By contrast, Canadian culture is influenced by its British and French colonial past, as well as its diverse immigrant population. It values individualism, equality, and freedomof expression. Canadians pride themselves on beinginclusive and multicultural, welcoming people from all backgrounds.**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China faces challenges such as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social inequality, and political transparency. However, it also presents opportunities for growth and innovation, particularly in areas like renewable energy and high-tech manufacturing. Canada, on the other hand, must grapple with issues such as climate change, resource depletion, and population aging. Nevertheless, it also boasts strengths 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ducation, and health care systems that position it well for future growth.**Conclusion**China and Canada, while distinct in many ways, share a commitment to progress and prosperity. Each country offers unique insights into global affairs, and both play critical roles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By understandingtheir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we can gain a deeper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and the challenges we face together.**中国与加拿大:对比分析**中国和加拿大,两个拥有丰富历史和文化的国家,在全球事务和国际社会中展现了独特的视角。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中国与加拿大的合作关系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中国与加拿大的合作关系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段艰难却充满荣光的岁月,也是中国人民与国际社会合作抗击侵略的典范。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与加拿大之间形成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本文将探讨中国抗日战争中中国与加拿大的合作关系,从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政治合作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政府积极与各国建立外交关系,争取国际支持。
中国与加拿大之间的政治合作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1937年,中国国民政府派遣外交代表团赴加拿大,就抗日战争紧急情况向加方寻求支持。
加拿大政府对中国的抗日努力给予了重视,表态支持中国抗日事业,并提供相应的援助。
此外,中国政府还积极邀请加拿大政府及其代表参加了多次国际间的抗日会议,加强了两国之间的政治联系。
二、经济合作在经济方面,中国与加拿大的合作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加拿大成为中国重要的援助国之一,向中国提供了大量物资和资金支持。
特别是中国需要大量的军需物资,而加拿大作为资源丰富的国家,可以提供中国所需的物资,比如大米、棉花、飞机、汽车等等。
双方还在贸易方面有所合作,加拿大向中国出口了大量的原材料和军需品,为中国的抗战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三、军事合作中国抗日战争中,军事合作是中国与加拿大合作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拿大派遣了一些军事顾问团队来到中国,协助中国的军事建设和训练。
他们向中国军队传授先进的军事技术和战术知识,提高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
此外,加拿大还向中国提供了一些军事装备和武器,加强了中国的军备实力。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军队在加拿大军事援助的支持下,展现了强大的抵抗力,对抗了日本侵略者。
总结:中国与加拿大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在政治上,两国加强了外交联系,互相支持对抗侵略。
在经济方面,加拿大向中国提供了大量的物资和资金支持。
在军事方面,加拿大派遣军事顾问团协助中国军事建设,并提供了军事装备。
这种合作关系对中国的抗日战争产生了积极影响,增强了中国抗战的力量,也为日本战败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中国与加拿大合作前景研究赵蜀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四川成都 610054)摘要:中加建交33年来,双边关系取得了重要进展。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同加拿大的友好合作关系。
中加两国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而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
在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促进两国经济增长与繁荣以及在应对恐怖主义、国际犯罪和环境恶化的挑战等方面,都有着广阔的合作基础。
中国主张在政治上相互尊重,安全上相互信任,经济上相互促进,文化上相互借鉴,实现共同发展,理应成为中加合作最重要的基础。
中加关系应该成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水平国家长期友好合作的典范。
关键词:中国;加拿大;合作;原则中图分类号:D 82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26(2005)01)0263)03收稿日期:2004-09-12基金项目:该文得到电子科技大学青年科技基金资助(项目编号:J X04649)。
作者简介:赵蜀蓉(1966-),女,硕士,电子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副教授。
一、中加全面合作的政治及经济原则随着中国入世,中国必然与其合作伙伴取得双赢局面,在世界经济贸易舞台上争取了一个完全平等的权利。
温家宝总理就加强中加全面合作关系提出了四点建议:第一、继续加强两国高层及各个级别的交往,建立就两国政治经济关系等战略问题进行磋商的部级协调机制;第二、加强双方在能源、环保、电讯和金融等领域的合作,以资源换市场、以技术促投资,建立长期稳定、互利互惠的经济合作模式;第三、大力促进两国科技、教育、人才和文化等方面的交流;第四、加强两国在维和、安理会改革等重大国际与地区问题上的沟通与协调,在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东盟地区论坛等国际和地区组织中保持密切的磋商与合作,共同致力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这四点建议实际上就是中加合作的基本策略,它代表了中国政府重视发展中加关系,愿与加方共同努力,推动两国友好合作关系进一步向前发展。
它将促进加拿大全面加强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包括与中国西部地区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也将积极加强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磋商与协调。
在经济上,由于中国承诺遵守规则,进一步开放市场,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中国的对外开放不仅为中国赢得了发展空间,也向世界提供了十三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同时更为世界知名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提供了许多商机。
中国仍将加强全球区域经济合作,认真遵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和履行入世承诺。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将成为推动亚太地区和全球经济发展的积极力量。
中加经济的合作应该不断把双方现有的优势变成双边经贸往来新的增长点,使两国及其企业从中得益。
中加经贸交往应以双方主要互补产业为切入点,充分利用中国加入WTO 带来的良好机遇,使我国企业通过实现市场多元化和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巩固扩大我在加拿大当地的出口市场,同时积极支持加方企业努力增加中国急需的资源性商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对中国的出口,只有中加企业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得以不断深化,才能使中加政府、企业和人民从中受益。
二、中加全面合作的文化基础从文化传统上看,中国和加拿大共同倡导的是一个各种文明和各种文化兼容并蓄,相互借鉴的社会;中国和加拿大主张的是一个所有国家平等相待,互相尊重,互相宽容的大家庭;在此相似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和加拿大共同维护的是一个绚丽多姿的地球村。
中国自古就形成了热爱和平、善邻容恕的传统文化。
儒家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根深蒂固,源远流长。
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和为贵0,即天下太平、和睦相处最为重要。
中国素来就是一个爱好和263平、与邻为善的国度。
这一点与加拿大极其相似。
同中国人民一样,加拿大独立以来就形成了热爱和平、善邻容恕的传统文化,并且加拿大人对自己的民族饱含深情,这种感情的根源来自于加拿大不同于美国的历史和传统。
美国独立战争的枪声曾震撼了世界,而加拿人的独立却与革命和战争无缘,它是通过和平进化的方式获得独立的国家。
和平、秩序和良好管理使加拿大政治上统一,造就了具有两种语言,多种民族、宗教、文化,崇尚和平的国家。
加拿大人崇尚和平、秩序和良好管理,不相信暴力和斗争会带来幸福和自由。
加拿大人的历史造就了加拿大人,他们和平谨慎,遵守秩序,信奉管理。
即使是与美国人相似的好争论,加拿大人也有自己独特的韵味,他们争论起来带有和平的气息,嗓门不高,不轻易动感情。
加拿大到处给人以井井有条,平静安宁的感觉,即使在繁华的大城和众人前往的旅游胜地,也能享受到良好管理的结果。
中加两国在此相似的崇尚和平的背景下,两国间的合作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
众所周知,加拿大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移民国家,移民占全国人口的99%。
各地移民为加拿大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气息,形成了多元文化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各民族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和特征相互影响,带来了加拿大文化事业的兴旺蓬勃。
与美利坚文化不同,加拿大政府奉行各民族的独特文化并存互行、"百花齐放",共同发展繁荣。
加拿大民族、种族成份的多样化带来了文化的丰富多样性,不同民族、种族、文化和睦共处的多元化特色成为加拿大与其他移民国家最显著的区别性标志。
而这一点与中国政府国家主席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世界是丰富多彩0的观点不谋而合。
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因此,应该承认世界多样性的现实,世界各种文明和社会制度应该长期共存,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
中国的腾飞是一种经济现象,同时也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一个拥有悠久和宽容文化传统的国家只会不断地完善自我,而不会去损人利已。
从经济领域看,中国实行改革开放20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政局稳定、社会安宁、经济高速增长,中国解决了近13亿人口的衣食住行,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进而迈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三、中加全面合作的经济基础中加两国都是经济大国,在经贸领域互补性很强。
加强和扩大两国的经济贸易合作不仅不会损害双方各自产业的经济利益,反而为两国企业界创造了巨大的机会。
建交初期,两国贸易额只有1.5亿美元,2002年达到近80亿美元,增长了50多倍。
中国已成为加拿大第三大贸易伙伴,加拿大则是中国第十大贸易伙伴。
越来越多的加拿大公司在中国安家落户。
目前,加拿大在华投资项目达6740个,实际投资38亿美元。
加拿大的良好投资环境也吸引着中国企业到加拿大投资兴业。
事实充分证明,中加经贸合作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中加经贸合作具有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前景。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势头强劲。
加拿大是一个发达国家,自然资源丰富,科技发达,管理水平高。
两国经济互补性很强,经贸合作可以互利共赢。
更重要的是,中加政治关系良好,两国政府和人民都有加强经贸合作的强烈愿望和热情。
1997年,两国领导人达成了建立中加面向21世纪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的共识,为双边关系的长远发展确立了框架。
近几年来,两国领导人为此进行了不懈努力。
加拿大国土面积为9971614万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为92211万平方公里,内河面积为761517万平方公里。
在陆地上农业耕地、森林、居民用地和荒地面积分别为7130%、35136%、2188%和54145%,并有原油、铜、镍、锌、铁、天然气、金、银等丰富矿藏资源。
不过由于气候寒冷,多冻地而无法开发。
冬季气温常在0摄氏度以下、夏季短暂酷热气温可达30摄氏度以上。
全国行政上分魁北克、安大略、不列颠哥伦比亚等10个省及Yukon领地和西北领地。
1965-1989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4%,其发展速度仅低于瑞士、日本,居发达国前列。
加拿大的国土面积比中国的面积还大,但其人口只有2700多万人,仅占中国人口的2125%。
所以,加拿大吸收移民每年都呈增加之势。
在每年前往加拿大的各国移民中,中国移民始终位居第一,而且从目前趋势看,这种情况还会继续下去。
随着华人移民的大量涌入,中国文化渗透到加拿大的社会中。
中国经济腾飞所形成的冲击波正犹如涌动的春潮,从大洋彼岸迎面扑来,在这枫叶之国的广袤大地上形成了持续升温的/中国热0。
加拿大积极的商业气候和低通胀、低利率加上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使两国在更为有利的经济气候下,在经贸领域合作层面上前景更为广阔。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加拿大是西方工业七强之一,两国的经济互补性很强,为发展双边贸易奠定了基础。
1999年中加双边贸易额为47.67亿美元,比1998年增长9.2%,创历史最高记录。
加264拿大国际贸易部首次证实,中国2003年已超越日本,成为加拿大的第三大贸易伙伴,而加拿大则升为中国第十大贸易伙伴。
虽然加拿大人口稀少,市场容量狭小,但加拿大却是人均进口量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消费品极大丰富的国家之一。
由于经济收入、气候条件、消费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加拿大消费品进口市场基本定位于中低档位,这给我国出口中低档消费品提供了有利条件。
加拿大几乎所有的工业制品和日用消费品都依赖进口,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市场加拿大以贸易立国,对外贸易占其GDP的60%以上。
加拿大人均生活水平较高,对商品品种的要求多、范围广,从普通的纺织品、服装、轻工商品、日用商品、家电产品到大型的机电产品等都有需要。
这给中国商人提供了巨大的商业契机,从而使中国人与加拿大人做生意的前景十分广阔。
加拿大地处寒带,冬季较长,因此对冬季商品需求量较大,冬季服装,如羽绒服、滑雪服及与冰雪运动有关的器械,如冰鞋、滑雪板等在加都有很好的销路。
良好的市场环境为中国商人提供了巨大的商业契机,为中国商品进入加拿大市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四、中加合作的前景展望中国与加拿大同为亚太地区的大国,一个是西方工业七强之一,一个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由于中加两国具有全面合作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和文化基础背景,为两国的合作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中国具有廉价的劳动力,而加拿大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中加两国经济互补性强,经贸发展空间广阔,潜力很大,加上中加两国在政治上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中加贸易发展一直很平稳顺利,贸易摩擦少。
两国在能源、交通、通讯、电力、石化、环保、农业和原材料工业等领域加强平等互惠的合作,谋求共同发展。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意味着中国参与世界经济的进程加快。
入世后的中国将为世界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中国可持续健康发展将为更多的加拿大产品和服务进入中国市场提供机会。
随着中国进入WTO,中国企业寻求国际化发展的意识日益强烈。
中加两国长期稳定友好的发展关系,为中国与加拿大企业交流创造了最佳环境。
同样,加拿大对中国加入W TO 后两国间加强经贸合作与联系,拓宽合作领域寄予了厚望,加拿大政府也制订了各种政策帮助其国内企业进人中国市场。
2003年中国新一届领导温家宝对加拿大的访问,双方领导就许多问交换了意见并达成了共识,其中加拿大政府表示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中国与加拿大在新形势下双边贸易与合作必将取得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