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语文热点专题记叙文阅读之人物形象分析(知识点梳理-练习)

合集下载

第08讲:人物形象分析(讲解)-2021年中考记叙文阅读黄金技巧十讲

第08讲:人物形象分析(讲解)-2021年中考记叙文阅读黄金技巧十讲

第08讲:人物形象分析【技法说明】人物形象分析的在于揭示文章反映的主题思想。

每一个形象的塑造都是有其目的的,如果我们准确地把握了人物形象,就能顺利分析出主题思想,从而帮助我们提高阅读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所以,人物形象分析题一直是近年来中考题不断强化的一个重要考点和考查方向。

【常考题型】1.概括某人形象2.XXX是一个怎样的人?3.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技巧点拨】人物形象分析方法:1.描写凸形象人物的性格总是通过描写手段表现出来的。

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神态和心理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所以,分析人物形象时一定要抓住这些具体的描写语句去揣摩、领悟。

2.环境多衬托环境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它们对人物性格的补充作用有时候会体现得相当重要。

自然环境描写除了推动情节发展这一作用之外,其他作用都是围绕人物展开的,具体包括:烘托人物心理,烘托气氛,烘托人物性格。

社会环境的作用也不容忽视,人物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分析人物就应该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去理解。

3.情节造人物作者的情感态度全在对具体事件的叙述和人物的描写中表现出来,我们要从人物所做的事件中提炼人物性格。

需要我们从整体上去把握,通过事件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例文分析:爱,踩着云朵而来丁立梅父亲说,你妈现在不中用了,在家门口都迷路。

母亲小声争辩,是夜里黑,看不见嘛。

母亲去亲戚家做客,当夜搭了顺路车回来,车子停在离家半里路的河对岸,过了新修的桥,就到家了。

可她却找不着回家的路,稀里糊涂踏上了相反的路,越走离家越远,幸好遇到晚归的村里人,把她送回家。

母亲老了,这是不争的事实,她再也没有从前的利索和能干了。

我看着母亲,百感交集,想起了多年前与她相关的一件事,我一直觉得它是奇迹。

那年,我在外地上大学,第一次离家上百里,想家想得厉害,便写了一封家书。

字里行间都是浓稠的想念。

母亲不识字,让父亲念给她听,她竟一刻也坐不住了,决定坐车去学校看我。

2021年中考语文热点专题记叙文阅读之人物形象分析(知识点梳理练习)

2021年中考语文热点专题记叙文阅读之人物形象分析(知识点梳理练习)

中考记叙文阅读之人物形象分析专题导入这两幅图是电影《悲惨世界》主角冉·阿让前后两种不同的形象,你从上面可看人物有何不同?(此处借最近热点,让学生明白人物在不同时期的形象是不一样的,不同之处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表现出来?可进行适当名著补充。

)知识详解形象是指文学作品中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能激发人们思想感情的生活图景;它可以是指具体的人,也可以是具体的物,也可以是一处景致、一个片段、一个画面、一种意境等。

今天,我们重点来学习人物形象。

其为叙事类文本中常见的考点,在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主要为三种,具体如下: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人物特点、内在品质等)概括2.分析作品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作者写这个人物的用意是什么?(对表现文章主旨有什么作用?)具体需结合文章的主旨来看,作者通过人物形象描写揭示主旨。

知识回顾:人物描写方法侧面烘托:景、他人、他物、作者倾向与评价。

详写:工笔细描、白描、细节(重点为细节描写,提醒学生在分析描写方法时不要忘记;白描,可联系中国水墨画进行讲解,如齐白石《虾》。

)略写:粗笔勾勒具体分析:一篇文章若要刻画鲜明的人物形象,不仅仅是人物本身的描写、还有人物所处的环境、所经历的事件、相关联的其他人物,这些都是在分析人物形象时需注意的地方。

(可联系电影主角、配角进行解释。

)1.品析人物描写,感知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要通过品析作家笔下的最能体现人物个性特征的外貌、语言、行动和心理等各方面的描写,并深入细致地加以分析,从而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例1.他走向手术台,眼中浮起严肃郑重的神色。

我注意到他双脚踏上了一个约20厘米高的木台。

陪我的人附耳轻声告诉我:他身高只有1.62米,那木台是为他特制的。

站在手术台前的他和在换衣间的他有了明显的区别:老态一扫而光,一副昂然冷峻之状。

随着他的眼神改变,手术室里的气氛也骤然一变:一股紧张弥漫开来。

(选自周大新《大医仁心》)【真题回放】吴孟超进手术室后作者有两次描写到他的神态,请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作用是什么?【解题思路】这道题是考查考生对人物性格特点的把握,也是考查考生的理解概括能力。

记叙文阅读技巧之人物形象分析

记叙文阅读技巧之人物形象分析

记叙文阅读技巧之人物形象分析(一)、答题公式:(至少答三点,而且要从不同的角度)方法:(1)把人物放在具体的故事情节中,了解人物在各个情节中的表现。

(2)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特别是那些富有特征的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3)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二)、牛刀小试:母亲活了102岁,没有想到她离开我们以后,她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母亲30岁不到,鱼尾纹却过早的爬上了她的眼角,头上的白发也依稀可见。

母亲没有受过学堂教育,但她对文化有一种天然的膜拜。

她要我喜爱书,不许我们浪费纸张,只要她看到带字的东西,她总是要收起来。

母亲不识字,更不识外文,可是她总愿意陪我做功课。

母亲发现我“翘尾巴”时马上敲打我。

她让我写出“人贵有自知之明”几个字,然后自己一笔一画地用毛笔照样写在宣纸上,说:“给你留着!”那一年我50岁。

我还记得她当时对我说:“人要有自知之明。

记住,天外有天,山外有山。

切不可骄傲自满……记住:永远有比能干的人更能干的人。

”母亲做任何事情都精益求精,有始有终。

她说:“答应人的事一定要完成,而且要尽量力争完成好。

不能马马虎虎,更不能半途而废。

”我想起她90岁时我为她缝制衣裤的教训。

为了庆祝她的寿辰,我亲自裁剪,并用缝纫机为她老人家做了一套便服。

那天,母亲接过我缝制的衣服说:“一辈子都是我给你做衣服,没有想到,我90岁能穿上儿子给我做的衣服……”她满意地微笑。

那天,我满怀幸福地睡了。

半夜醒来,我发现有灯光从母亲的门缝里泻出来。

是母亲没有睡?是母亲忘记了熄灯?我下床,从门缝往她的屋里观望。

她正坐在床上,围着被,戴着老花镜,手中拿着我缝制的衣裤,在细细地观看。

她慢慢地摸来一把小剪刀。

她要干什么?我屏住呼吸。

天哪!原来……原来她用颤抖的手开始拆我为她特意缝制的新衣服。

我的心顿时凉了!母亲,这是您60岁的儿子亲手给您缝制的新衣服呀!为什么不穿,反而拆成片呢?过了几天,我实在憋不住了,便问母亲。

专题08 “人物形象”答题模式-2021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答题模式指导

专题08  “人物形象”答题模式-2021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答题模式指导

“人物形象”答题模式记叙文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这一概念的内涵大于人物性格的内涵,人物形象特点的核心是人物的性格(或品质)特点,但还包括人物的外在形象(肖像)、身份、职业、地位、技能(能力)、行为习惯等。

可从以下方面来分析解答:第一步:从性格、品质、技能、身份(或职业)思考人物形象。

第二步:先理解人物形象核心——性格,可从:(1)对人、事和自己的态度、(2)意志、(3)情绪、(4)理智,这四个方向思考概括人物性格。

同学们可以分类识记些人物性格、品质、技能等,以便提取。

下面归纳了一些常用词,同学们可以熟记。

一、性格(1)对人、事和自己的态度:如诚实或虚伪、谦逊或骄傲、自强、自立、知错能改、胆小怕事、欺软怕硬。

(2)意志:如坚韧、果断、坚强。

(3)情绪:如热情、冲动、冷漠。

(4)理智:如聪明、灵巧、愚蠢。

二、品质(1)勤劳俭朴:如节俭、朴素、朴实、吃苦耐劳、艰苦奋斗。

(2)公正清廉:如廉洁、清廉、铁面无私、公正无私。

(3)忠于职守:如尽职尽责、舍己为公、求真务实、爱岗敬业、率先垂范。

(4)科学精神:如勇于探索、为科学献身、敢于怀疑、严谨、执着。

(5)其他品德:如忧国忧民、敬老爱幼、见义勇为、爱憎分明、拾金不昧、宽厚仁慈、无私奉献、孝顺。

三、技能如善于教育、有教育智慧、医术精湛、技艺高超、武艺高强、本领高强。

历年中考试卷中人物形象题的答案寡言少语、平凡、朴实、纯真、善良、可爱、沉着、冷静、乐观、稳重、害羞、幽默、谨慎、正直、郁郁寡欢、洒脱、循规蹈矩、狡猾、豪放、泼辣、热心、胆小、老实、圆滑、暴躁、勇敢、从容、耐心、踏实、谦虚、勤俭、敬业、诚实、执著、势利……尽量结合文本,用到三个以上,从不同角度表达,全面、客观、公正。

老师的优秀品质(1)慈爱,有爱心,爱生如子。

(2)工作认真有责任感(3)善于运用机智的教育方式,充满教育智慧。

(4)善于钻研,课堂语言风趣生动,吸引学生。

父母的优秀品质:(1)坚强,不轻易向命运屈服。

2021年贵州省中考语文记叙文复习:分析人物形象及作用

2021年贵州省中考语文记叙文复习:分析人物形象及作用

1
【中考常见设问】
2014黔西南16题:依照示例,概括绅士的优良品质。(3分)
示例:农夫:心地善良 乐于助人
绅士:__________________

2014黔南22题第二问:从强所说的“良心”中可以看出强是一个什么样
向 2
的人?(1分)
2019湖南岳阳21题:瓜脸女子是个怎样的人?结合选文中的具体描写谈

亲具有怎样的品格?
向 2
【解题思路】首先通读全文,找到“勤劳”的母亲做的具体事件,然后分
点罗列出来。第二问需要根据所列事例,从抓关键词入手概括出母亲的品
格,注意语言要简洁,概括要准确。
考点六 分析人物形象及作用
返回目录
【参考答案】母亲含辛茹苦地养育子女、支撑家庭;母亲每日辛勤地劳动;

“我”帮助母亲劳作,母亲教我生产知识;母亲用自己的聪明勤劳,维系着
取笑的对象,专以揭开他的心灵伤疤为乐。孔乙己唯一被人记起的理由,就是
他还拖欠了酒店老板的十九个铜钱。当时社会的冷酷无情由此可见一斑。
考点六 分析人物形象及作用
返回目录
中考链接及方法总结
考向1 人物形象分析(8年4考:黔西南2014.16,2013.19;黔东南

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13.12;黔南2014.22第二问)
做,又迂腐可笑,只能挣扎在社会底层。但打心眼里他又不认同短衣帮,不肯
与他们为伍。不管孔乙己本人是否意识到,他实际上连加入“短衣帮”的本钱
与资格都已丧失,成了人人轻视与耻笑的对象。而他越是在现实生活中屡次碰

壁,越是受到人们的取笑和嘲弄,就越是渴望在“高人一等”的幻想中得到心

2021年各地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四) --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2021年各地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四) --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2021年各地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四)--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2021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小说(记叙文)(四)阅读(含答案解析)一、(17分)(2021年湖南娄底市)叙事类。

老周尚书华①家中洗漱间的水管突然漏了,水“哗哗”地淌了一地。

情况严重,必须马上找人修理。

②来到零工市场,没待我张口,手持维修项目牌子的师傅们立刻拥上推介自己。

倒是有一个人,坐在那一直没起身,看上去六十岁左右,面无表情地瞅着我。

那神情给我的感觉是:自信,用不着跟别人争抢。

我冲他一招手,师傅点下头跟我走了。

③到家后,师傅看了看漏水的地方说:“有点麻烦,管子折在墙里了。

”④我说:“可不是嘛,若不是折在墙里我自己就修了。

没工具。

”⑤师傅蹲在地上,仰脸瞅我一眼:“怎么,这活儿你会干?”⑥“我哪会?就是瞎鼓捣。

过日子总不能事事都求人吧。

”⑦“哎,这话我爱听。

不管哪一行,能学就学点,手艺多了不压人,学在身上谁也抢不走。

”⑧师傅边聊边从工具兜里翻出工具,凿墙、掐管没用多长时间,就修理好了。

⑨我问:“多少钱?”师傅张开巴掌:“五十。

”⑩我一愣,是不是要得少了点?去年下水道堵了,找人来疏通,收了两百元。

.师傅见我没吭声,以为要多了。

问我:“那你想给多少?”.我说:“八十。

”.这回轮到师傅发愣了,瞪大眼睛反问一句:“多少?八十?”.我点点头,掏出一张百元钞票递给他。

他疑惑地打量我一眼,把钱接过去,不声不响又给我找回一张五十元,说:“谢谢你的好意。

我只收五十。

我是个手艺人,靠手艺吃饭。

今天这点活儿就值五十,不能多收你的钱。

”临出门时送我一张名片,告诉我他姓周,让我以后有事直接打电话找他,用不着再跑市场。

.我家楼房住得久了,设施难免老化。

没过多久,厨房棚顶粘的树脂板开始一块块掉落。

我自己鼓捣半天,修不了,只好打电话找老周。

.不多时,老周来了,气喘吁吁。

进屋水也没喝一口,操起家什就开始干活。

我夸他真行,啥活儿都会干。

他嘿嘿笑着说:“这都是后来学的一些小手艺。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分析人物形象 答题模板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分析人物形象   答题模板

记叙文阅读(含小说、散文)考点八分析人物形象答题模板1.刻画人物的方法。

小说中人物描写一般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种方式,其中正面描写的基本方法有六种: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

①外貌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②语言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③动作描写,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还推动情节的发展。

④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⑤神态描写,反映人物喜、怒、哀、乐的神态变化,揭示人物的……心理状况和……性格特征。

⑥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的情态,突出人物的……性格,展示故事情节,创造典型环境,渲染人物……心情。

⑦正面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直接具体地描绘出来。

⑧侧面描写,衬托出人物某种思想、心情、性格等。

2.分析人物形象。

①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情节来分析人物形象。

(1).情节的安排以人物为轴心。

(2).从情节的发展中表现人物性格。

②通过对人物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来分析来把握人物的性格。

还要分析人物的直接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③抓住作者对人物的态度(往往暗藏在对人物的描写之中)。

④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言行都往往决定人物的性格。

⑤通过环境补充人物性格。

自然环境描写:推动情节发展,烘托人物的心理活动,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性格;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时代特征、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渲染环境气氛,衬托人物心情,反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⑥借助表达方式反映人物性格。

议论: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性格,突出中心,升华主题。

记叙文之人物形象分析【知识梳理+对点训练】-2022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黄金考点20讲(解析版)

记叙文之人物形象分析【知识梳理+对点训练】-2022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黄金考点20讲(解析版)

第09讲记叙文之人物形象分析【学习目标】1.掌握次要人物的作用。

2、灵活运用知识点去规范答题。

【互动探究】【知识精讲】把握人物形象我们在阅读小说时,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计试题,题型主要有:(1)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2)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具体的评价(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解题思路:把握人物形象要从刻画人物的方法入手。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对比描写;环境烘托等等。

第一:分析环境描写,把握人物性格。

第二:分析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性格。

第三:分析塑造人物的方法,把握人物性格。

①抓肖像;②抓语言;③抓动作(所做的事);④抓神情;⑤抓心理;⑥抓人物之间的关系。

(3)人物形象表述的方法:“是一个怎样的人+ 性格、品质特征+形象的意义”如:《睡美人》:女主人公是一个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她有丰富的经验、精湛的演技,能善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通人物过形象的塑造,告诉人们要去发现、使用生活中的睡美人。

(4)人物形象描写的方法。

①直接表现:外貌、语言(对话/独白)、动作、心理、细节。

②间接表现(侧面描写):如正衬、反衬等。

(以人衬人、以景衬人、以场面衬人)常见命题方式:① 小说的主人公是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小说的具体内容分析。

②某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分析其性格特点。

③ 试析某某人物的形象。

解题思路:首先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

然后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

接着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

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概括人物形象词语参考】褒义:☆外表:美丽、善良、优雅、纯洁、大方、典雅、高雅、贤惠、腼腆害羞、温柔体贴、精神饱满、精神抖擞、高大、魁梧、平凡☆待人:热情、热心助人、诚实、诚恳、真诚、忠诚、友好、宽宏大量、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平易近人、为人着想、关爱他人、宽厚、有爱心、善解人意、知恩图报☆品质:淳朴、质朴、朴素、踏实、勤劳、和蔼可亲、慈爱、诚实坦白、吃苦耐劳、老实、低调、谦逊、淡泊名利、不慕荣利、不求富贵、不攀权贵、不卑不亢、安贫乐道、与世无争☆修养:有教养、有礼貌、彬彬有礼、才貌双全、知书识礼、有品味、有内涵、有魅力、有激情、有感染力、志趣高洁☆个性:幼稚调皮、活泼可爱、好奇心强、聪明伶俐、风趣幽默、聪明好学、年轻有为、有个性、直率、率真、纯真、爽朗、表里如一、不做作、不虚夸☆处事:成熟稳重、安分守己、爱憎分明、执着、光明磊落、能屈能伸、正直、刚正不阿、临危不惧、从容、镇定、乐观豁达、小心谨慎、平和、处事洒脱、独立、雷厉风行、言行一致、能干、英明、果断、知错能改、睿智、英勇☆治学:认真、谦虚、严谨、有耐性、有恒心、见多识广、循循善诱、坚强、自强不息、乐观开朗、坚韧不拔☆才干:有毅力、考虑周全、足智多谋、有勇有谋、忠义、守信、信守承诺、有组织能力、有领导能力、处事周密、知人善任、老练、有策略、经验丰富、坚持不懈☆性情:有才华、有抱负、有雄心壮志、豪爽、不拘小节、灵敏、机警、有志气、大胆、富创造力、有拼搏精神、勇于冒险、自信、正义☆作风:无私奉献、默默奉献、有奉献精神、忘我工作、心系人民、尽职尽责、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克己奉公、坚守岗位、深得民心、深受爱戴、有魄力、有领导才能、有主见、德高望重、善于分析、积极进取、公正、清正廉洁、经得起诱惑、以身作则、忠心耿耿、舍己为人、有原则、不屈不挠、实事求是、负责、可靠、爱国爱民、忧国忧民贬义:☆缺陷:固执己见、愚昧无知、盲目、患得患失、异想天开、疑神疑鬼、愚蠢、安于现状、慵懒、才疏学浅、无能☆意图:斤斤计较、唯利是图、好高骛远、野心勃勃、自私自利、见利忘义、追名逐利、爱面子、虚荣心强☆行径:殷勤、谄媚、见风使舵、狡猾多变、见异思迁、背信弃义、卑鄙、卑鄙无耻、龌龊、阴险、耍花招、耍小聪明、不择手段、贪小便宜、虚情假意、口蜜腹剑、吹毛求疵、挑剔、欺软怕硬、不守信用、言而无信、厚颜无耻、处心积虑、表里不一☆作风:损人利己、虚伪、阳奉阴违、欺压百姓、欺下媚上、蛮横、霸道、势力小人、以公谋私、假公济私、盲目跟风、贪污腐化、腐败、不得民心☆性情:多愁善感、悲观失意、郁郁寡欢、情绪多变、喜怒无常、脾气暴躁、心直口快、快言快语、沉默寡言、不苟言笑、不善言辞、婆婆妈妈、自大、高傲、圆滑老练、软弱、任性☆外表:饱经风霜、苍老、落魄、衣衫褴褛、穷困潦倒、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飞扬跋扈、不可一世、气焰嚣张、卑微穷苦、盛气凌人☆恶习:凶恶、心狠手辣、诡计多端、好吃懒做、毒辣、狡猾、狡诈、无情、口是心非、世俗、市侩、邪恶、心胸狭窄、冷漠、苛刻、忘恩负义、傲慢无礼、贪婪☆做事:冒失、粗心大意、优柔寡断、循规蹈矩、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爱管闲事、胆小怕事、冲动【例题精讲】例 1.父亲的长笛①小时候,每天晚饭后,父亲总喜欢拿出心爱的长笛吹奏一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记叙文阅读之人物形象分析这两幅图是电影《悲惨世界》主角冉·阿让前后两种不同的形象,你从上面可看人物有何不同?(此处借最近热点,让学生明白人物在不同时期的形象是不一样的,不同之处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表现出来?可进行适当名著补充。

)形象是指文学作品中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能激发人们思想感情的生活图景;它可以是指具体的人,也可以是具体的物,也可以是一处景致、一个片段、一个画面、一种意境等。

今天,我们重点来学习人物形象。

其为叙事类文本中常见的考点,在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主要为三种,具体如下:知识回顾:人物描写方法专题导入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人物特点、内在品质等) 概括2.分析作品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作者写这个人物的用意是什么?(对表现文章主旨有什么作用?) 具体需结合文章的主旨来看,作者通过人物形象描写揭示主旨。

知识详解侧面烘托:景、他人、他物、作者倾向与评价。

详写:工笔细描、白描、细节(重点为细节描写,提醒学生在分析描写方法时不要忘记;白描,可联系中国水墨画进行讲解,如齐白石《虾》。

)略写:粗笔勾勒具体分析:一篇文章若要刻画鲜明的人物形象,不仅仅是人物本身的描写、还有人物所处的环境、所经历的事件、相关联的其他人物,这些都是在分析人物形象时需注意的地方。

(可联系电影主角、配角进行解释。

)1.品析人物描写,感知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要通过品析作家笔下的最能体现人物个性特征的外貌、语言、行动和心理等各方面的描写,并深入细致地加以分析,从而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例1.他走向手术台,眼中浮起严肃郑重的神色。

我注意到他双脚踏上了一个约20厘米高的木台。

陪我的人附耳轻声告诉我:他身高只有1.62米,那木台是为他特制的。

站在手术台前的他和在换衣间的他有了明显的区别:老态一扫而光,一副昂然冷峻之状。

随着他的眼神改变,手术室里的气氛也骤然一变:一股紧张弥漫开来。

(选自周大新《大医仁心》)【真题回放】吴孟超进手术室后作者有两次描写到他的神态,请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作用是什么?【解题思路】这道题是考查考生对人物性格特点的把握,也是考查考生的理解概括能力。

解答这道题要整体感知全文,应在读懂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语境辨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眼中浮起严肃郑重的神色。

”“老态一扫而光,一副昂然冷峻之状。

”这里运用神态描写,准确地反映了吴孟超对工作严肃认真、投入工作时精神抖擞、自信沉着、全神贯注和忘我工作的状态。

【参考答案】神态描写:“眼中浮起严肃郑重的神色。

”“老态一扫而光,一副昂然冷峻之状。

”作用:准确地反映了吴孟超对工作严肃认真、投入工作时精神抖擞、自信沉着、全神贯注和忘我工作的状态。

2.赏读环境描写,明晰人物思想。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下活动的。

这里说的环境,既是指自然环境,更多的是指社会环境。

前者或渲染气氛,或点明背景,或烘托人物的内心,对人物起强化作用;后者是人物命运、性格及最终结局的外因。

结合具体的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分析人物性格,是鉴赏人物形象的重要一环。

(重点讲解环境的分类以及作用,可以联系已学课文讲解。

)例2.吃过面,峰子便去村小学找校长。

说是学校,其实不过一层四间的茅草土坯屋,屋旁竖着一根四五米高的木杆,上头飘着一面早已发白的旗。

学校长年驻校的,也就校长一人。

峰子在学校的自留地上找到了校长,校长正戴着那副掉了一条腿的老花眼镜,在地里侍弄自己种的蔬菜。

峰子轻轻地唤了一声:“校长。

”校长回过头,眼镜差点儿就掉到了地上。

他见了峰子,脸上的笑便浮了上来,说:“峰子回来了。

”“我是来向您报到的,我也来学校教书,以后我就是您的部下了。

”(选自秦俑《榜样》)【真题回放】划线句子属于环境描写,这里既反映了乡村的特点,又衬托了峰子的品质。

【解题思路】解答此类题,可先从环境描写渲染了什么氛围、营造了什么意境、提供了什么背景等角度,总结出环境描写的作用;然后再从环境描写可以烘托人物性格、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这一点,总结出环境描写烘托出的形象特征。

划线句子的环境描写,既反映了乡村的贫穷落后,又衬托了人物形象峰子立志乡村教育的高尚品质。

【参考答案】贫穷落后立志乡村教育高尚(言之有理均可)3.分析情节发展,概括人物性格。

情节本来就是人物行为和活动的过程,每一个人物在每一个事件中所表现出来的形象是不一样的。

作家在展开情节的过程中,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

因此,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情节入手,据情论人。

例3.阅读刘克升《弱种子也要发芽》,回答问题。

弱种子也要发芽刘克升开阔、坦荡的田野里,一位农民正在种高粱。

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

这时,一位到乡下游玩的城里人,带着儿子路过这里。

城里人的儿子第一次看到有人种庄稼,感到非常新鲜,拽着父亲停了下来,目不转睛地盯着农民的一举一动。

农民宽厚地望了他们一眼,报之友好一笑,继续挑他的种子、种他的地。

城里人的儿子把嘴巴附在城里人耳边,父子俩嘀嘀咕咕了半天,不知在说些啥。

不一会儿,他们停止了嘀咕。

城里人靠近农民身边,小心翼翼地恳求说:“那些瘪种子,你把它们也种到地里好吗?”城里人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农民很奇怪。

他摇了摇头,果断地说:“不可以!我指望着庄稼吃饭呢,瘪种子长出的庄稼怎么能保证产量?”城里人回头望了儿子一眼,沉默了起来。

半晌,他以极其隐蔽的动作,掏出一张百元钞票,悄悄塞到农民手中,压低声音说:“因为一场医疗事故,我儿子的两个耳朵听力严重受损,非要附耳说话才能听清。

在同龄的小朋友面前,他总是感到自卑。

今天,他看到了那些被你抛弃在一边的瘪种子,感到很难过,就问我它们为什么受冷落,难道是它们不能发芽吗?……所以,我希望你把那些瘪种子也种到地里,给我儿子一次鼓励、一个希望。

这一百元钱,就算是对你播种瘪种子,造成减产的补偿吧。

”农民听了,心中一热,忙把百元钞票推了回去,毫不犹豫地说:“这钱我不能收!我这就把那些瘪种子种到地里去!你去告诉你儿子,我要把它们种在最肥沃的地段,因为它们发芽的欲望最强烈,我对它们的期望也最高。

”城里人感激地望了农民一眼,快步回到儿子身边,把农民的话告诉了儿子。

儿子的眼睛像雨后的两片绿叶,立刻鲜亮了起来。

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

瞬间,其貌不扬的它们,纷纷从农民手中撒落,妥妥帖帖地躺在了新鲜、肥沃的土壤里。

城里人和儿子开心地笑了。

等他们一离开,农民马上收拾家什,急匆匆向家里赶去。

农民家中,有一个因车祸失去双腿的儿子。

以前,他一直认为残疾儿子是一个废物,就老是把他关在家中,不许他出门。

现在,农民改变了想法。

“再弱的种子,也要发芽;再嫩的幼苗,也渴望长大!”作为一名种地的老把势,这个道理,他懂!农民决心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去最好的医院,为儿子安最好的假肢!他要让儿子开开心心地走出家门,大大方方地发芽、开花,直至结出属于他自己的、或大或小的果实。

【真题回放】文中的农民是一个怎样的父亲形象?【解题思路】解答这类试题,考生要把人物放在具体的故事情节中进行分析,随着故事情节的开展,学会用发展的眼光进行多层面的分析,注意人物形象思想个性的多重性,从相关情节中把人物的某些特征抽象出来,不能毫无根据地给人物乱贴标签。

这个故事的情节是:挑种种地→议种瘪种→种下瘪种→给儿新生。

具体来说,就是农民不要城里人的钱,而按照城里人的要求把瘪种子种到地里,足见其宽厚友善;农民在种下瘪种的同时,深受启发,改变了对残疾儿子的态度,准备给儿子治疗,让儿子拥有自己的生活,说明他知错就改、有责任心。

【参考答案】农民是一个宽厚友善、知错就改、有责任心的父亲。

附录:其它题目1.用简洁的语言在横线上写出主要故事情节。

(2分)(1)___________ (2)议种瘪种(3)______________ (4)给儿新生2. 阅读下面句子,联系上下文,探究括号中的问题。

(4分)⑴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

(“一一”、“只”可以看出农民对瘪种子怎样的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⑵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

(农民为什么要做出“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3.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称莎莉文老师为“再塑生命”的人。

你觉得文中谁是农民儿子“再塑生命”的人呢?并说明理由。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选文的标题“弱种子也要发芽”有什么深刻含义?(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⑴挑种种地⑵种下瘪种冷落(“漠视”或“抛弃”)让城里人的儿子看到他对瘪种子有着很高期望,也是农民被触动后的行为表现示例一:我觉得是农民,因为是农民花去了所有的积蓄为他安最好的假肢,让他发芽、开花、结果,给了他成长的力量。

示例二:我觉得是城里人父子,因为是他们促使农民改变了想法,才让他有了发芽、开花、结果的希望。

用“弱种子”喻指存在某种缺陷的生命,小说以“弱种子也要发芽”为题告诉读者即使有缺陷的生命也有成长的权利,不能被剥夺;也喻劝人们要呵护“弱种子”,使其发芽、开花、结果。

【解题思路】人物的心理活动是通过人物的神态、语言、行动等表现出来的,所以解题时要以人物的外在表现为依据,由表及里,披沙拣金,把人物的心理发掘出来。

具体来说,此题给出了具体段落中的相关语句,要求概括孩子的心情。

考生可以依据孩子的神态、语言、行动等进行概括。

第②段中孩子的动作是“从作业簿中抬起头来”,神情是“睁大眼睛倾听一会”,语言是“小鸡!小鸡!”叫了起来。

这些描写刻画了一个被弄里传来的声音所吸引而欢呼雀跃的孩子形象,其心情可用“惊喜”“喜悦”“高兴”等来概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