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小说阅读专题人物形象概括题ppt(共40张)

合集下载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情节概括+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情节概括+课件

【导学案七】
小说的三要素
《江上》
冯至
8.舟行江上,子胥的思绪随着他在江上的所见所感而逐 步生发展开。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6分)
舟行江上的情节:第11-13段
小说的三要素 歌声越唱越近,渔舟在芦苇旁停住了。子胥身不由己地上了船。 多少天的风尘仆仆,一走上船,呼吸着水上清新的空气,立即感到 水的温柔。子胥无言,渔夫无语,耳边只有和谐的橹声,以及水上的 泡沫随起随灭的声音。船到江中央,水流变得急聚了,世界回到原始 一般的宁静。(第11-12段)
第二天,王超杰带着箱子去了艺园斋。进了店门,见张小武和杨成岳
已 兴经?等”在杨那成里岳。 击王 掌超 大杰笑笑:道“决:正意“是帮二此助位意摆。好”功王架超, 杰想是了否想还要,我就再说唱:上“一今段日助就
唱一段《奇冤报》吧。”胡琴响起,王超杰唱起:“未曾开言两泪汪,尊 一声太爷听端详……”
真题训练
小说的三要素
【导学案十六】【2018年全国3卷】 《微纪元(节选) 》 刘慈欣
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6分)
着陆前
心情急切
飞船继续飞向太阳系深处。先行者没再关注别的行星,径直飞回地
球。啊,我的蓝色水晶球……先行者闭起双眼默祷着,过了很长时间,
才强迫自己睁开双心眼存。一丝侥幸 他看到了一个黑白相间的地球。
明辨题型:题干中有“情节”“脉络”“思路”“梳理”“概括”“ 分析”等字样
通讯员送“我”去包扎所→开端(1-24)


“我”向新媳妇借被子→发展(25-43) 洁


小通讯员牺牲→高潮(44-57)
之 花
新媳妇献出新被子→结局(58-59)
一句话总结:什么人干了什么事

高考指导:小说专题复习 (共97张PPT).ppt

高考指导:小说专题复习 (共97张PPT).ppt
人’‘做何事’不能省)”的格式加以概括,一般一个场面可以概 括为一件事。
答题建模 模板一:主人公在……时候,……地点,做了……事情。 模板二:小说先写了……,接着写了……,又写了……,最后写了…… 模板三:小说的主要情节有:①……②……③……④…… 模板四:①主人公在……时候心情……②主人公在……时候心情……③主 人公在……时候心情……
小说整体阅读指导
解题思路
先阅读批注 一下习题
快速阅读 (批注:性 格、心理、 主题等)
大体梳理 (谁干了啥、 主要事件、 结果和动机、 大体分层、 主题等)
答题(研读 题干、理出 思路、问啥 答啥、理出 答案)
例题展示
学习任务一: 先阅读《理水(节选)》后的习题,你会在哪批注什么
内容?
例题展示
实战练习
学习任务一: 阅读《微纪元(节选)》,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
故事情节。
实战练习
学习任务二: 阅读《微纪元(节选)》,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
理变化过程。
拓展练习
学习任务一: 阅读《初心》,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小说主人公保持初
心的情节。
拓展练习
女婢刚趴进高车,就发出了震颤的尖叫,副将领兵赶紧跟来。安静地 趴在车顶的昌吉从缝隙里看向高台的王,见一柄金杖在王的手里凭空缓缓 展开。
课后练习
学习任务: 阅读P54《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并规范完成课后习
题。
揣摩人物形象
二、揣摩人物形象
1.分析概括形象特点 2.赏析人物形象(或物象)描写的作用 3.鉴赏小说塑造形象的手法
二、揣摩人物形象
1.分析概括形象特点 常见提问方式:
①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②××是一个怎样的人物?请分析。 ③文中××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高考小说阅读复习之人物形象

高考小说阅读复习之人物形象
16
第十六页,共40页。
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手法和作用
小说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刻画人物,它可以凭借各种艺 术手段,从各个角度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 写、行为描写和环境描写,既能展现人物音容笑貌、言谈举止
和衣着服饰等外在形态,也能呈现出人物心理和思想感情等
内在活动,还能完整展现人物及环境互为作用的关系,从而塑
(2)作者通过对祥林嫂形象的塑造,控诉了 封建思想和礼教对人的戕害。(主题)
29
第二十九页,共40页。
注意事项:
1. 分析人物形象时,做到客观不拔高。 2. 立足原文概括,不无中生有。 3. 全面分析评价人物,不以偏概全。 4. 答案要点要齐全,不漏答。 5. 语言表达要规范流畅,不杂乱无序。
30
行动描写:“他向主考官深深鞠了一躬”、”他流着泪向主考席鞠了一躬”、 请求更 换曲目、 吹奏悼念亡魂等
语言描写: 侧面描写:音乐大师的表情、语言
③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
12月13日 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④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答案:朱丹是一位具有出色音乐才华,而又有崇高民族
精神并且谦虚有礼的人。
12
第十二页,共40页。
,成天把她关在家里;他对待儿子毫无亲情而言,他揪住儿 子的头发,恐吓儿子,连花六十比索的钱也不肯出;他对待 巴尔塔萨同样冷酷,他无情地拦住巴尔塔萨,说“我一个子
儿也不会给你的呀”。蒙铁尔的冷酷无情让人心寒。
15
第十五页,共40页。
③蒙铁尔粗野蛮横、猥琐鄙陋。他脖子上搭条毛 巾就出门,穿着裤衩就从卧室走了出来,无不 顾忌自己肥大的浑身毛茸茸的体态,其猥琐鄙 陋的形态一览无余地展示在众人面前。他大声 冲儿子喊,揪住儿子,甚至无礼地拦住巴尔塔 萨无不体现出其粗野蛮横的心性。 ④蒙铁尔的专制、自私、虚伪的为人也同样令 人印象深刻。在家庭,他唯我独尊,他把年轻 的妻子成天关闭在家,他待亲生儿子如同囚徒 ,这些无不体现他专制、自私的品行为人。他 表面对巴尔塔萨客气,实则蛮横无礼,这暴露 出他虚伪的本质。

人物形象类答题规范ppt课件

人物形象类答题规范ppt课件
14
• 4、语言描写,包括对话描写、独白描写等, 作用是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人物的内心活 动,显示人物的身份、地位;
• 5、动作描写,作用是表现人物的性格、心 理、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等;
• 6、细节描写,如场景细节描写、服饰细节 描写、动作细节描写、心理细节描写、语 言细节描写等,作用是刻画、突出人物性 格;
10
Hale Waihona Puke • 这类题型的完整规范的答题格式一般为:结构 上的作用+内容上的作用。
• 结构上的作用主要就情节结构方面的作用来谈, 内容上的作用主要就人物塑造、主题表达两方 面的作用来谈。答题时,要围绕该人物形象在 情节结构、人物塑造、主题表达这三个方面的 作用考虑,要注意分条分点表述,分析时要做 到立足文本、点面结合、有理有据,力求答题 的条理性、规范性。当然,这三个方面的作用 不一定在每个题目里都面面俱到,答题时要结 合文章内容和题干显性隐性要求作适当调整或 取舍。
• 1、肖像描写,作用是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 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透露人物的内心活动, 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显示人物性格变化等;
• 2、神态描写,作用是表现人物在不同境遇中 的神情变化,揭示人物内心活动,反映人物的 心灵状态、性格特征及思想情感的波动和发展 过程,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充实;
• 3、心理描写,作用是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交代人物的思想基础、行动的内在依据;
9
• 具体来说,人物形象可以分为三类:主人 公、次要人物、线索人物。这三类人物形 象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 1、主人公是文章塑造的核心人物,能够揭 示、突出、深化主题;
• 2、次要人物能够对比、衬托、烘托主人公, 突出主人公的特点,使主人公形象更加鲜 明,也能够推动情节的发展或者造成情节 的陡转;

高考小说阅读复习总结ppt课件

高考小说阅读复习总结ppt课件
28
特殊情节的作用:
2、小说结尾作用
(1)出人意料的结局(欧 亨利式结尾) 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 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 ③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2)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 ①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②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 ③ 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③对主题:揭示或表达或寄托或暗示了……的主 题,深化主题,突出主题,丰富主题等。
④对读者感受: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力,引 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
26
位于开头:
结构上的作用:
(1)总领全文;(2)引出下文或引出话题;(3)为下文某一情
节作铺垫或与下文构成对比或衬托; (4)营造气氛,奠定
用。通过次要人物的活动来衬托主人公的活动和 形象,使主要人物更加鲜明清晰。
B.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次要人物的出现为主要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具体 环境,起到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的作用。 12
C.若是线索人物,自然是贯串全文的线索。 并通过次要人物的见闻,把故事相关的情节自然 地融合在一起。
D.揭示或暗示主题。次要人物的设置是为主 要人物服务的,为揭示小说的主题服务的。小说 对次要人物的刻画貌似平淡轻松,实则蕴涵着厚 重的力量,既提示了小说的主题,又增添了小说 的魅力。
这个人交代出当时的某种社会环境和背景。﹙
将军泪﹚
这个人或直接或间接体现某种主题。 这个人身上寄寓着作者的某种情感。﹙将军泪--- 10
婆孙﹚
(2)从地位角度看 ①主人公:是文章塑造的核心人物,能够揭示、突出、 深化主题。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的人物形象及其作用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的人物形象及其作用课件
另外,小说中的“我”是个特殊人物,它不同于散文中的“我”,它是小说中的人物, 却不是作者自己。因为是第一人称,也有作为见证人,增强小说真实性的作用。
(三)分析概括物象的作用题
物象虽说不是小说的中心内容,但也是小说艺术世界、艺术构思 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小说阅读的常考点之一。
1.常见的提问方式
①小说以“xx(物象)”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②小说多次写到“xx(物象)”,分别表现了什么意图?请简要分析。 ③小说“xx(物象)”对小说的艺术表现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④小说用不少笔墨写“xx(物象)”,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刻画各有什么作用?
①做事果断:………………………………(结合文本分析) ②勇敢有担当:………………………………(结合文本分析) ③善良有同情心:………………………………(结合文本分析)
2.一个性格/形象特点对应一个分析。(建议采用这种答题方式)
如:(2011全国卷)“外省郎”彭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2.从四个方面分析概括次要人物的作用:
自身作用+衬托主要人物+情节作用+主题作用
① “自身作用”:指次要人物不只是一个线索或情节上的关联人物,有的自身还具 有鲜明的性格特点,其具有的作用首先是自身的作用。 ② “衬托主要人物”:是其主要作用,衬托有正衬和反衬两种,要明确是哪种衬托, 是怎样衬托的。 ③ “情节作用”:推动情节的发展,增加故事情节的起伏性,丰富故事情节。 ④“主题作用”:是指与主要人物一起丰富、深化了主题。
五.如何把握人物形象特点
1.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和气质等。 这些直接决定人物的言行,影响人物的性格。
2.结合小说直接描写的人物语言、外貌、行动和心理以及间接描写的环境和与 他人关系等内容,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2024届高考小说复习之概括分析人物形象

2024届高考小说复习之概括分析人物形象

禹一声也不响。 “我看大人还不如‘干父之蛊’,”一位胖大官员看得禹不作声, 以为他就要折服了,便带些轻薄的大声说,不过脸上还流出着一层油 汗。“照着家法,挽回家声。大人大约未必知道人们在怎么讲说老大 人罢……” “要而言之,‘湮’是世界上已有定评的好法子,”白须发的老官 恐怕胖子闹出岔子来,就抢着说道。“别的种种,所谓‘摩登’者也, 昔者蚩尤氏就坏在这一点上。” 禹微微一笑:“我知道的。有人说我的爸爸变了黄熊,也有人说他 变了三足鳖,也有人说我在求名,图利。说就是了。我要说的是我查 了山泽的情形,征了百姓的意见,已经看透实情,打定主意,无论如 何,非‘导’不可!这些同事,也都和我同意的。”
局外面也起了一阵喧嚷。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破旧, 竟冲破了断绝交通的界线,闯到局里来了。卫兵们大喝一声,连忙左 右交叉了明晃晃的戈,挡住他们的去路。
“什么?——看明白!”当头是一条瘦长的莽汉,粗手粗脚的,怔 了一下,大声说。
卫兵们在昏黄中定睛一看,就恭恭敬敬的立正,举戈,放他们进去
了。 局里的大厅上发生了扰乱。大家一望见一群莽汉们奔来,纷纷都想
“他们以为华夏的人口太多了,”第一位大员道,“减少 一些倒也是致太平之道。况且那些不过是愚民,那喜怒哀乐, 也决没有智者所推想的那么精微的。……”
“放他妈的屁!”禹心里想,但嘴上却大声的说道:“我 经过查考,知道先前的方法:‘湮’,确是错误了。以后应该 用‘导’!不知道诸位的意见怎么样?”
静得好像坟山;大员们的脸上也显出死色,许多人还觉得 自己生了病,明天恐怕要请病假了。
“心理的变化”也就是情绪感受等的变化,如由不开心到开心到悲 喜交加,由低落到亢奋到复杂纠结,总是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而改变 。所以,概括心理感受情绪题,必须结合故事情节的变化来决定答案 。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 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 课件
2、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 2016年高考新课标Ⅱ卷 ) 答:①大方热情、机智幽默,懂得及时化解生活矛盾;②乐观向上、 热爱生活,战争和不幸都不能阻止她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追求;③ 善良真诚、理性克制,有责任感,关心母亲,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 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役使,不是太愚蠢了吗?”
董警士无法再正视这位成熟女性的眼睛了,只是哆哆嗦嗦给自己点了一颗
烟。
用大义和真情感化青年(智慧拔俗)
此后,赵一曼女士经常与董警士聊抗联的战斗和生活,聊小兴安岭的风光,
飞鸟走兽。她用通俗的、有吸引力的小说体记述日军侵略东北的罪行,写在包
药的纸上。董警士对这些纸片很有兴趣,以为这是赵一曼女士记述的一些资料,
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 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充到满了母牺爱牲又的不前忘夕大了义。(理智成熟)
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 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 来教育你。
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
并不知道是专门写给他看的。看了这些记述,董警士非常向往“山区生活”,
愿意救赵一曼女士出去,和她一道上山。
赵一曼女士对董警士的争取,共用了20天时间。
对女护士韩永义,赵一曼女士采取的则是“女人对女人”的攻心术。
半年多的相处,使韩永义对赵一曼女士十分信赖,她讲述了自己幼年丧母、
恋爱不幸、工作受欺负,等等。赵一曼女士向她讲述自己和其他女战士在抗日
概括评价人物形象常用词语
1. 性格类:善解人意、富有爱心、温柔沉静、心灵手巧、通情达理、纯真质 朴、聪明伶俐、天真可爱、顽皮淘气、富有活力、朝气蓬勃、懂事能干、 有主见、有骨气、人穷志不短、自尊自爱、倔强、沉稳果断、开朗自信、 真诚善良、友好谦恭、宽容忍让、勤劳朴实、节俭、慈爱宽厚、和蔼可亲、 平易近人、彬彬有礼、不拘小节、睿智大气、聪慧通达、幽默风趣、善于 变通、隐忍内敛、个性张扬、心直口快、耿直偏激、严厉苛刻、严慈相济 向往自由、追求平等、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珍爱自己、乐于挑战、永不 服输、富有智慧、精明强干、大智若愚、足智多谋、沉着冷静、从容镇定、 勇敢、目光敏锐、狂放不羁、特立独行 (反面:胆小怯懦、逆来顺受、妥协退让、敏感自闭、固步自封、妄自菲薄、 固执、吝啬、冷漠自私、粗鲁莽撞、粗俗不雅、饶舌多事、骄横火爆、横 行霸道、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孤傲自负、刚愎自用、奸诈多疑、老气横 秋、消极悲观、自卑、圆滑世故、尖酸刻薄、利欲熏心、唯利是图、争强 好胜、孤芳自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阿房宫赋》中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既是 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 春光融融 ;舞殿冷袖,风雨凄 作铺垫的句子是:歌台暖响 , 凄。 6.《阿房宫赋》中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 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的语句是: 明星荧荧, 开妆镜也 。 7.《阿房宫赋》中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宫的修建, 又起到了笼盖全篇、暗示主题的作用的句子是: 六王毕 蜀山兀 , 阿房出 。 , 四海一; 8.《阿房宫赋》中从最普遍的民心人性的角度,说明人心没 有区别,都追求幸福快乐、都挂念家小,对秦统治者的残 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抨击的语句是:一人之心,千万人之 心也。 秦爱纷奢 , 人亦念其家 。
一.分析人物形象:从几方面入手?
概括人物形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
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 第三、典型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如《祝福》 第四、人物间的关系(常有对比、衬托)。 第五、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肯定,否定
1、表述人物形象的语言一般都要通过自己 分析概括。 2、要根据提问角度组织语言表达,如:
梳理:2.各种描写方法的作用:
⑴肖像、神态、动作描写: 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⑵语言描写: ①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 情节的发展。②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 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⑶心理描写: 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 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 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⑷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
小说阅读专题
高中必背古诗文天天读
《阿房宫赋》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最后总结,六国和秦国的灭亡 都是由于不修自身,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的语句是: ,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 ,非天下也 。 灭六国者六国也 2.《阿房宫赋》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 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的语句是: , 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告诫后人光是感叹是没有用的, 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让历史重演,否则将重蹈覆辙的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语句是“ , ”。 4.《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 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 , 覆压三百余里 隔离天日 。
想一想 从高考试题中,你 发现,小说关于人物形 象的考点有哪些?常见 的设题形式有哪几种?
1、分析人物形象。 常见问法:(1)X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2)请概括 出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3)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4) 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分析塑造人物的具体方法和作用。 常见问法:(1)分析小说人物的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2)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 析。 3、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包括作者对人物的 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常见问法:有人认为XXX怎么样?你的看法是什么?就其 中一种观点加以探究
梳理:。《林冲见差拨》主要表现在对林冲先 骂后夸的语言描写上:如先是骂林冲为“贼配军”、 “贱骨头”,后来夸林冲为“好男子”、“久后必然 发迹”。(不同个体的对比/同一个体的前后对比) (2)衬托。是指在写人记事的过程中,为了突出主 要对象用另外的人或物来陪衬的手法。人 们 常说: “红花虽好,还需绿叶扶持”就是这个意思。衬托可 以从正面衬托,也可以从反面衬托 。 (3)烘托: “烘托”是指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 的对象鲜明突出的表现手法。侧面描写即间接描写, 即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主要对象。
答题形式:XXX是一位什么样的(一般为形容词,表示此 人性格特点的词,如勤劳、简朴等)什么人(表示人物身 份的,如农民、工人、诗人等)。一般用判断句。 特别提醒:突破的关键是回答个性特征,要分点作答。
• (4)老汪这一形象与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在性 情气质上有不少相似之处,但二人精神困境 的根源实则不同。请简要分析这种相似与不 同。(8分)(15年全国卷2《塾师老汪》) • (2)作品中的渡夫有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 分析。(6分)(14年全国卷1《古渡头》) • (3)小说中守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她有什么样的心态,请简要分析(6分) • (14年全国卷2《鞋》)
(侧面烘托、环境烘托)
高考概括小说人物形象题
年份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卷别
新课标全国卷Ⅱ 新课标全国卷Ⅲ 新课标全国卷Ⅰ 新课标全国卷Ⅱ 新课标全国卷Ⅰ 新课标全国卷Ⅱ
文本
《战争》 《玻璃》 《马兰花》 《塾师老汪》 《古渡口》 《鞋》
2014--2016年全国卷高考真题:
• (2)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 简要分析。(6分)(16年全国卷2《战争》) • (3)小说中的王有福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 要分析。(6分)(16年全国卷3《玻璃》) • (3)小说在刻画马兰花这个形象时,突出了 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15年全国卷1《马兰花》) • (2)东家老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 文简要分析,(6分)(15年全国卷2《塾师 老汪》)
XX是一个……的人。 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 样的性格(思想品质)。 文章通过什么描写(或通过什么情 节),表现了XX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答题模式】
常见问法:
(1)X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答题方法:个性特征+身份特征 (2)请概括出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 答题方法:直接写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品质)。 (3)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答题方法:个性特征+身份特征+举出实例(在原文中找)
梳理:1.小说人物描写的方法
⑴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外貌(肖像、神态、服饰)描写 、语言描写、行 动描写、心理描写等。 ⑵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侧面烘托、别人的描述、作者的议论等. (3)细节描写:对人物形象特征、语言、动作、服饰等细 致而富有表现力的细节作特写式的描写 (4)白描手法: 是指以简洁、质朴的语言,粗线条地勾画景物轮 廓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绘景,往往能取得以少胜多的 艺术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