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课题2 化学肥料——重点难点解析
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下册教案:第11单元 课题2 化学肥料

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下册教案:第11单元课题2 化学肥料课题2化学肥料【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常用化肥的种类、作用、保存及施用时注意事项。
通过实验探究,初步学会区分氮、磷、钾肥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化肥实物的搜集、化肥知识的调查和课堂讨论交流,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化肥及农药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环境意识,培养学生重视农业、关心农业、确保农业持续发展的真实情感。
【学习重点】初步学会区分氮、磷、钾肥的方法。
【学习难点】知道常用化肥的种类、作用。
【学习准备】1.学生各自搜集常见化肥的样品。
2.了解铵盐、硝酸盐、磷酸盐、钾盐的溶解性。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1.导入: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增大,提供优良的种子和增施化肥逐渐成为农作物增产的最有力措施,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有关化学肥料的相关知识。
投影:播放养分充足或缺某种养分的植物生长图片。
指出:“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说明肥料与农业生产、人们吃饭有着密切的关系。
2.出示学习目标,由学生对学习目标进行解读。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化肥对人类的贡献1.阅读教科书P79,思考:什么叫化肥?化肥有什么作用?2.展示学生各自搜集的常见化肥的样品,由各组代表上讲台展示样品,作简要介绍。
知识模块二化肥的简单介绍1.阅读教科书P80~81“化肥简介”部分,小组交流完成并展示。
2.植物需求量大、土壤中又缺乏的三种元素是什么?N、P、K。
3.填写下表:常用化肥的名称、化学式、作用和性质硫酸钾K2SO4、氯化钾KCl7.复合肥料——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
磷酸二氢铵NH4H2PO4、磷酸氢二铵(NH4)2HPO4、磷酸二氢钾KH2PO4、硝酸钾KNO3微量元素肥料——硼肥、锰肥、铜肥、锌肥、钼肥等知识模块三化肥的简易鉴别阅读教科书P82~83,了解“探究”实验的步骤和方法,学习“常用氮肥、磷肥、钾肥的简易鉴别”。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11.2化学肥料

叶尖及叶缘发黄, 甚至叶肉坏死。
常见的钾肥:
硫酸钾(K2SO4)、氯化钾(KCl)
4.复合肥料
复合化肥:含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 如:磷酸铵(磷酸二氢铵(NH4H2PO4)和磷酸铵 氢(NH4)2HPO4)混合物硝酸钾(KNO3)
课堂教学展示 教学板书 一、化肥简介 1.
钙镁磷肥、过磷酸钙: 和酶等多种化合物的组成元
Ca(H2PO4)2和CaSO4的混合 素,磷可以促进作物生长,
物
还可增强作物抗寒抗旱能力。
钾肥 硫酸钾:K2SO4
氯化钾:KCl
复合 磷酸二氢铵: NH4H2PO4 肥料 磷酸氢二铵:(NH4)2HPO4
硝酸钾:KNO
钾在植物代谢活跃的器官和组织中分布量 较高。钾具有保证各种代谢过程顺利进行、 促进作物生长健壮,茎杆粗硬、增强抗病 虫害和抗倒伏能力等功能。
有白色沉淀
无白色沉淀
NH4Cl
NH4NO3
3. 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步骤和方 法:
(1)观察样品的颜色和气味: 颜色为灰白色粉末且不易溶于水的为磷肥;
有明显氨臭味的是碳酸氢铵。
(2)加熟石灰研磨: 能放出有刺激性气体的为铵态氮肥(铵
盐)。
课堂教学展示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
A. 氯化钾 B. 硝酸钾 C. 过磷酸钙 D. 尿素
讨论: 化肥的使用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化学产品(如化肥、农药)的使用, 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不当使用也对人类健康和生态 环境产生危害。
二、化肥与环境
1. 有利:提高农作物产量 2. 不利: (1)一些重金属元素、有毒有机物和放射
(5)有机肥(主要成分是人畜粪便及植物 体的天然肥料)和化肥混合使用(如磷 肥),减少剧毒农药的使用开发高效、低 毒的农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十一单元-课题2化学肥料 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十一单元-课题2化学肥料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肥料的定义和种类。
2.掌握化肥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
3.了解化肥的使用注意事项。
4.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化学肥料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化学肥料的种类和成分。
•难点:掌握化肥的作用和正确使用方法。
三、教学过程1. 热身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化学肥料的概念和作用。
例如:•请问大家知道什么是化学肥料吗?•化学肥料对于植物生长有什么作用?2. 知识讲解(10分钟)通过PPT或黑板板书的形式,向学生讲解化学肥料的种类、主要成分和作用。
要注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
例如:2.1 化学肥料的种类•无机化肥:包括氮肥、磷肥、钾肥等。
•有机化肥:包括农家肥、堆肥等。
2.2 化肥的主要成分及作用•氮肥:主要成分为氮,促进植物生长,增加茎叶的生长和绿色部分的发育。
•磷肥:主要成分为磷,促进植物的根系发育,增加植物的吸收能力。
•钾肥:主要成分为钾,增强植物的抗寒抗旱能力,提高植物的产量和品质。
3. 案例分析(15分钟)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真实情境的案例,让他们思考如何正确使用化学肥料。
例如:案例:小明的父亲在家里种了一些蔬菜,但一段时间后发现蔬菜长得不太好。
请问这可能是由于使用化学肥料不当导致的吗?应该如何正确使用化学肥料呢?引导学生讨论可能的原因和解决办法,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化学肥料的使用注意事项。
4. 小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化学肥料进行进一步研究。
要求他们整理出如下信息:•化学肥料的主要成分和作用;•使用该化学肥料的注意事项;•该化学肥料的优缺点。
5. 小结归纳(5分钟)让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并对其他同学的报告进行评价和补充,最后进行小结归纳。
同时,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小结的关键词,让他们填写到自己的笔记中,便于复习。
6. 拓展延伸(5分钟)提问学生关于化学肥料的拓展问题,鼓励他们主动思考和进一步学习。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课题2化学肥料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2 化学肥料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2)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1)学会如何成功地、有效地完成探究实验和探究报告;(2)学习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有关信息进行加工;(3)学习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知道化肥、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懂得“科学种田”的道理;(2)通过分析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利弊,树立关注环境、热爱自然、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2)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策略:主要采用实验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自主体验式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几种常见的化肥。
板书设计:课题2 化学肥料⒈三种化肥的比较 ⒉氮的固定⒊施用化肥的利弊课题2 化 学 肥 料(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根据物理和化学性质初步签别几种常见化肥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几种常见化肥签别的探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几种常见化肥签别的探究,体会化学与农业的密切关系,理解化学的学习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强学生进一步学好化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重难点:对几种常见化肥的签别。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pH试纸、玻璃棒、烧杯、试管、酒精灯、红色石蕊试纸、三角架、铁片、熟石灰、氢氧化钠溶液、碳酸氢铵、硫酸铵、氯化铵、磷矿粉、过磷酸钙、硫酸钾、氯化钾。
[教学过程]五、实验探究,学会鉴别教学反思: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十一单元课题2 化学肥料 教案

学习目标1、知道常用化肥的种类、作用、保存及施用时注意事项。
2、初步学会区分氮、磷、钾肥的方法。
3、认识化肥及农药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环境意识,培养学生重视农业、关心农村、确保农业持续发展的真实情感。
重点和难点重点:区分氮、磷、钾肥的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新课导入“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说明肥料与农业生产、人们吃饭有着密切的关系。
点明学习主题,引入新课阅读课文:第81页第二、三两段。
2.讨论交流:为了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在化肥使用方面,你应当给父母做哪些宣传?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三、学生展示教师小结我们知道了化肥的作用及给环境带来的危害,希望大家在生活中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为保护我们的家园而努力,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教师精讲提出问题如何区分常用的氮、磷、钾肥呢?教师演示82页实验学生观察,记录现象的方法学生归纳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的方法,教师指导先看看:的是磷肥。
再加熟石灰,研磨,的是铵盐氮肥,的是钾肥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四、巩固训练,提升能力布置作业课后活动1.整理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同学互相交流,查漏补缺。
2.调查你的父母在贮存、使用化肥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给他们提出合理的建议。
3.社会调查:化肥使用的利弊与对策。
五、板书设计2、化学肥料一、常见的化肥类别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名称化学式主要作用植物缺少时的症状二、化肥的危害三、化肥的区分。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课题2 化学肥料(教案与反思)

课题2 化学肥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江缘学校陈思梅本课题分为两部分,一是化肥的简介,简要介绍化肥的种类和作用,这部分内容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讲化肥有利的一面。
以常用的氮、磷、钾肥为例,进一步介绍氮、磷、钾元素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所起的主要作用,展现化学价值。
另一方面讲使用化肥所带来的问题——化肥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从环境角度简要提及了农药的使用。
第二部分以活动与探究和资料的形成分别探索和介绍了氮、磷、钾肥的区分及不同氮肥的鉴别。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2. 过程和方法(1)学会自学,提高自己语言表达能力。
(2)学会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有关信息进行加工。
(3)学会如何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为大力发展农业,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维护人体健康而好好学习化学的决心。
(2)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能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
【教学难点】归纳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步骤和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熟石灰、搜集常见化肥样品等。
【导入新课】人的成长离不开营养,植物的生长也是一样。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9~P80第一、二段并思考、讨论下列问题:1. 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哪些?2. 农民或你家经常使用的化肥有哪些?【学生活动】1. 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等。
2. 常使用的化肥有氮肥、磷肥和钾肥。
【讲解】虽然植物需要的营养元素种类很多,但氮、磷、钾的需求量较大,因此我们常见的化肥有氮肥、磷肥、钾肥,合理施肥已成为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化学肥料的知识。
【阅读回答】组织学生阅读教材P80~P82的有关内容,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表格,并进行看图抢答。
【课件展示】【抢答】利用课件展示不同植物的图片,让学生以抢答的形式回答:该物是否营养不良,如果是,你准备给它施何种肥料?【提出问题】我们知道,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气,植物能不能吸收并转化成氮肥呢?【学生活动】交流讨论【教师归纳讲解】大部分植物不能把氮气转化成可吸收的氮肥,但豆科植物利用根部的根瘤菌却能将氮气转化成可吸收的氮肥,这类植物无需或只需少量施氮肥。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十一单元 课题2 化学肥料(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课题2 化学肥料(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化学肥料的种类和作用,并掌握常见化学肥料的成分。
2.能力目标: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化学肥料,并了解其适用场景。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强调合理使用化学肥料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理解不同化学肥料的成分和作用。
2.掌握化学肥料的正确使用方法。
三、教学难点1.分辨和辨别不同类型化学肥料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2.强调合理使用化学肥料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材2.教学课件3.实验用化学肥料样品和实验器材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中的图片或描述,引入化学肥料的概念。
•向学生提问:你们了解什么是化学肥料吗?它的作用是什么?2. 介绍化学肥料(15分钟)•分组讨论:请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共享自己对化学肥料的了解。
每个小组从自身的观察和经验出发,讨论化学肥料的种类和作用。
•汇报讨论结果:请各小组派代表进行简要汇报,教师进行点评并引导学生对汇报内容进行补充和修正。
3. 化学肥料的种类和成分(20分钟)•使用课件的动画展示不同种类的化学肥料的成分和特点,包括氮肥、磷肥、钾肥等。
分析它们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通过比较,让学生了解适用于不同作物和土壤的化学肥料类型。
4. 化学肥料的正确使用方法(20分钟)•介绍化学肥料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使用量、使用时机和喷洒方法等。
•强调合理使用化学肥料的重要性,以避免过度施肥和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
5. 实验活动(30分钟)•进行小组实验:将不同种类的化学肥料样品与植物进行组合种植,观察不同化学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并记录。
•学生讨论:学生们根据实验观察结果,讨论不同化学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差异。
•教师总结:教师以实验结果为基础,总结和强调不同化学肥料的使用方法和适用场景。
6. 小结与作业布置(10分钟)•与学生总结本节课的要点和重点,确保学生掌握了化学肥料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一单元 盐、化肥 课题2 化学肥料 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课题2 化学肥料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肥料的概念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2.掌握常见的化学肥料种类及其化学成分;3.理解化学肥料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作用;4.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化学肥料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化学肥料的种类;2.化学肥料的作用原理。
三、教学难点1.理解化学肥料的作用机制;2.掌握化学肥料的正确使用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出示一张农田施肥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为什么农民要给农田施肥?•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以激发学生对农业生产中施肥的重要性的认识。
2. 知识讲解(10分钟)•给学生简要讲解化学肥料的概念,并与有机肥料进行比较,引导学生认识到化学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介绍常见的化学肥料种类及其主要化学成分,如氮肥、磷肥、钾肥等。
•解释每种化学肥料的作用原理,如氮肥促进植物生长、磷肥促进根系生长等。
3. 化学肥料与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关系(1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农民在种植农作物时需要选择不同种类的化学肥料?•解释不同农作物对氮肥、磷肥、钾肥等的需求量不同,以及不同阶段对化学肥料的需求变化。
•让学生了解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的养分,以及化学肥料如何满足这些需求。
4. 化学肥料的正确使用方法(15分钟)•讲解使用化学肥料的注意事项,如正确计量、适时施肥、避免过量等。
•强调使用化学肥料时要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避免对环境和自身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提醒学生化学肥料不能替代有机肥料,应进行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的合理配合使用。
5. 拓展应用(10分钟)•设计一个小组活动或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化学肥料的使用方法和效果。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小结和总结,并就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解决。
6. 归纳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关键词和要点,以查漏补缺,并巩固学生对化学肥料的理解和使用方法的记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九下《11.2 化学肥料》同步辅导1
1、我国化学家侯德榜于20世纪40年代就成功研制出联合制碱法,其生产过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1)H2O+NH3+ CO2=== NH4HCO3
(2)NH4HCO3+ NaCl===NaHCO3+NH4Cl
(3)2NaHCO3Na2CO3+H2O+ CO2↑
该制碱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关键点拨:化学方程式(1)是化合反应,化学方程式(2)是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3)是分解反应。
明确各种基本反应类型的特征。
答案:C
小强同学帮父亲去一家生产资料公司购买化肥,该公司化肥售价表如下:
肥料
尿素
CO(NH2)
磷矿粉
Ca3(PO4)2
硝胺
NH4NO3
碳铵
NH4HCO3
重过磷酸钙
Ca(H2PO4)2
硫酸钾
K2SO4
氯化钾
KCl
价格
(元/t)
1 200 150 1 000 350 250 800 650
他知道自己家的庄稼生长不茂盛,叶色淡绿,茎叶细小,也出现了倒伏情况。
能供买化肥的钱只有300元,该同学稍作思考便选择购买了两个品种的化肥,而且花钱最少,购得所需的营养元素总的含量最多,试问:
(1)该同学家的庄稼缺两种营养元素,它们是_____________(填写“N”、“P”、“K”或“微量元素”)。
(2)该同学家买了碳铵化肥,则他买的另一种化肥是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确定该同学家的庄稼缺两种营养元素是氮和磷之后,就将磷矿粉、过磷酸钙这两种化肥排除了。
而花同样的钱买尿素、碳铵、硝胺中的三种氮肥时,只有碳铵含氮元素最多;计算过程如下:
同样的道理,他也选择了氯化钾。
答案:(1)N、K (2)KCl,因为价格较低。
随堂反馈
1、农村有句谚语:“雷雨发庄稼”,这是由于在放电条件下,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化合生成了氮氧化物,氮氧化物再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最后生成了容易被农作物吸收的硝酸盐。
雷雨给庄稼施加了()
A.钾肥
B.磷肥
C.氮肥
D.复合肥
2. 被誉为“春果第一枝”的大樱桃已经成为烟台农业经济的一个亮点。
为了预防大樱桃在成熟期发生裂果现象,果农常施用一种钾肥。
这种钾肥的水溶液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
该钾肥是()
A.硝酸钾
B.碳酸钾
C.硫酸钾
D.氯化钾
3.某农场种植的棉花,枝叶生长不茂盛,需施用的化肥是()
A.K2SO4
B.CO(NH2)2
C.Ca(H2PO4)2
D.KCl
4.月季花适宜在酸性土壤中生长。
某同学给月季花施肥前,对下列氮肥溶液的pH进行了测定,结果如下:
化肥名称尿素碳酸氢铵硫酸铵氨水
溶液的pH 7 8 5 11 该同学最好选用()
A.尿素
B.碳酸氢铵
C.硫酸铵
D.氨水
5.某蔬菜种植基地原计划每亩菜田施用氮肥碳酸氢铵7.9 kg,因缺货现改施尿素,若要达到同样的施肥效果,则每亩菜田所需尿素的质量是()
A.3 kg
B.3.95 kg
C.6 kg
D.7.9 kg
课后沟通
慧眼识珠
1.配置番茄的无土栽培营养液要用到硝酸钾作肥料,化肥硝酸钾是一种()
A.复合肥料
B.氮肥
C.磷肥
D.钾肥
2.尿素是种高效氮肥,其分子式为CO(NH2)2,,下列有关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尿素是由四种元素构成的混合物
B.尿素由CO(NH2)2分子构成
C.尿素中氧元素与氮元素的个数比为1:2
D.尿素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
3.下表是小江同学用多种方法来鉴别物质的情况,其中完全正确的是()
画龙点睛
1.要是刚插下去的水稻尽快发苗,应该使用一些肥,要防止水稻发生倒伏现象,应该使用适量肥。
要保证水稻的谷粒壮实、应该施用适量肥。
2、汽车安全气囊,内部藏有硝酸铵,当汽车高速行驶中受到猛烈撞击时,硝酸铵迅速分解,产生大量的一氧化二氮气体和另一种氧化物,充满气囊,填补在乘坐人员与挡风玻璃、方向盘之间,防止乘坐人员受伤。
(1)硝酸铵(NH4NO3)受到撞击后能够迅速分解,其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此反应中氮元素没有出现的化合价是()
A.-3
B.+1
C.+3
D.+5
3、某碳酸氢铵化肥的外包装袋上部分说明如图所示,请仔细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
(1)保存该化肥是应注意。
(2)这袋化肥中氮元素的质量为kg。
4、在电闪雷鸣的雨天,空气中有如下化学反应发生:
① N2+O22NO ②2NO+O2 = 2NO2③3NO2+H2O = 2X+NO
请回答:
(1)反应①②③都属于反应。
(2)反应③中X的化学式为。
(3)由N2→NO→NO2的变化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逐步(填“升高”或“降低”)。
(4)X随雨水淋洒到土壤中,生成含硝酸根的盐。
试判断:“雷雨发庄稼”的说法(填“对”或“错”)。
知识迁移
通常情况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是氨水。
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消石灰的固体混合物拉制取氨气。
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
请回答:
(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可选用(填装置编号)。
(2)收集氨气时,应采用的装置为(填装置编号)。
(3)实验室制取氨气时,为防止多余的氨气逸散到空气中,可用吸收。
设计实验
草木灰是一种农家肥料,它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一种钾盐,它可能是碳酸钾,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确定到底草木灰中有没有碳酸根离子。
社会调查
农村常用的氮肥有硫酸铵、硝酸铵、碳酸氢铵、氯化铵、尿素等多种,它们的性价比各不相同。
氮肥的性价比越大,氮肥的肥效越高。
请你以“不同氮肥的性价比”作为研究课题,并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列出你进行该课题研究的实验步骤:
(2)该课题最终的成果形式是。
计算小擂台
(NH4)2SO4是一种氮肥,(1)(NH4)2SO4中的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g(NH4)2SO4与42.4 g尿素所含的氮元素质量相等。
课外拓展
如何科学安全使用好化学农药?
1.掌握农药性能,做到对症用药。
农药的种类很多,各有一定的防治范围和具体防治对象。
如有的是杀虫剂、有的是杀菌剂、有的是除草剂、有的是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等。
就是同一类型的农药,不同的品种,防治对象也不相同。
所以在使用农药之前,一定要弄清楚所用的农药是不是适用于需要防治的虫害或者病害,做到对症用药。
2.掌握病虫发生发展阶段,做到适时用药。
农作物各种病虫害的发生时期,随气候环境的不同而不同,而且在它们的各个发育阶段,对药剂的敏感程度和抗药力的大小也各不相同。
一般说来,使用化学农药防治,要在病虫发生初期,做到不失时机地把病虫消灭在为害之初。
对有些害虫,还要掌握它的活动规律,然后施药。
比如,棉铃虫喜欢夜间出来活动,选择黄昏之后用药,效果最好。
3.掌握施药技术,保证施药质量。
这是充分发挥药效,巧、准、狠地消灭病虫害的关键。
各种病虫害的发生和为害方式不同,要求用药时讲究防治策略。
如对水稻螟虫,为了防治枯心苗,要先在田间灌水3厘米左右深的水,再用撒毒土的方法防治。
为了防治白穗,就要用喷雾或泼浇的办法,效果就好些。
防治棉花红蜘蛛和蚜虫,因为它们是在棉叶背面为害,就要将药喷在叶背面。
4.严格掌握用药剂量,保证防治效果。
这主要是指准确地控制药剂浓度、用药数量和用药次数。
如果用量过高,势必造成药害,所以绝不能为了一下子消灭病虫害而任意加大用量。
当然,浓度低了或用量少了也不好,同样达不到防
治效果,也会造成浪费。
对于用药次数,要从病虫害发生程度的轻重来决定,病虫害没有达到防治标准,就不要用药。
5.注意安全用药,谨防人畜中毒。
一般讲,农药都是有毒的,有的还是剧毒。
所以,在使用时要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 g服麻痹思想。
施药人员必须身体健康,年老体弱或未成年人不要施药。
妇女月经期、怀孕期、哺乳期间不要施药。
施药时发现有头昏、恶心等不适现象,要迅速离开现场,严重时要及时送医院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