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过速标准
室性心动过速

五、心电图
1、频率:100次/分以上,100-250次/
分,但很少超过300次/分。接近300 次/分,QRS波往往呈正玄波形,称为 室扑;超过350次/分的,往往无明确 的QRS波形,其振幅不规则,起伏不 一,称为室颤。 2、节律:基本整齐,可略有不齐。
五、心电图
3、QRS波形:形态宽大畸形,QRS时限一般>0.12s,有2/3
第三步:QS 波起始部位有顿挫
aVR 单导联新流程的4 步诊断
第三步:QS 波起始部位有顿挫 临床评价
பைடு நூலகம்
敏感性19.9% 特异性95% 准确诊断率为86.5%
aVR 单导联新流程的4 步诊断
第四步: Vi/Vt 值≤1 心电图诊断标准:第四步流程需先计 算Vi和Vt 值后再进行两者结果的比较。
七、治疗
1、急诊治疗:
(3)无脉性VT:属于血流动力学不稳 定,应按心肺复苏处理。
七、治疗
2、稳定期的治疗:
(1)控制VT的基础病因及诱发因素 (2)药物治疗:β受体阻滞剂、胺碘酮。 (3)ICD:是减少SCD的有效方法。 适用于反复发作伴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持续性VT药物 治疗难以控制者,可显著降低猝死及心脏病总死亡 率,其疗效明显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及其他治疗方 法,目前已成为危及生命及猝死高危的VT的首选 治疗手段。植入后应同时应用胺碘酮以减少VT或 室颤发作及ICD放电次数。 (4)导管消融(RFCA) (5)外科治疗
Wellens 流程(1978 年)
①QRS 波时限>140ms
②电轴左偏
③V1导联:QRS 波呈RS 或RSr(兔耳
征)型,V6 导联:QRS波呈rS 或QS 型 ④房室分离及心室夺获
室性心动过速临床诊疗指南

室性心动过速临床诊疗指南【概述】1.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tachycardia,VT),指起源于希氏束以下水平的心脏传导系统或心室、至少连续3个或以上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或电生理检查中诱发出6个和(或)以上的心室搏动。
非持续性VT临床表现、预后意义及处理原则相当于复杂的室性期前收缩,通常临床上VT是指持续性VT,即持续超过30秒,或伴有血流动力不稳定者。
2.临床上常用的分类方法包括:持续和非持续VT;单形和多形VT;器质性和正常心脏结构VT。
常见的可逆因素包括:心肌缺血、药物(尤其是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电解质(尤其是低钾、低镁)。
【临床表现】VT的临床表现取决于有无基础心脏疾病及其严重程度、发作的频率及持续时间、对心脏收缩功能的影响,故症状多种多样。
通常表现为心悸伴有心排出量减少和低血压的症状,包括头晕、眩晕、意识改变(如焦虑)、视觉障碍、出汗、先兆晕厥和晕厥,或者血流动力学衰竭、休克甚至猝死。
少数较慢频率的VT患者,尤其无器质心脏疾病者无明显症状,于体检或常规心电图检查时发现。
无休止性VT长期发作导致原先正常的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称为心动过速介导性心肌病。
【诊断要点】1.体表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体表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是VT诊断的主要依据,多数VT频率在100~250次/分之间,持续性VT多数在180次/分,小于100次/分者通常称为加速性室性自主节律。
单形性VT的RR间期相对规则,多形性VT则可以极不规则。
多数VT的QRS波群时限大于120毫秒,起源于高位室间隔或束支的VT也可小于120毫秒。
仔细阅读记录图有时可见室性夺获和室性融合波。
常用采用Brugada标准鉴别宽QRS心动过速的方法为:所有胸前导联均无RS 形,诊断VT(否则进行下一步,以下同);心前区导联QRS有RS型,且RS大于100毫秒,诊断VT;存在房室分离,诊断VT;胸前导联V1和V6形态符合VT诊断标准,即V1呈RS型,RS大于70毫秒,V6起始为正向波,R/S大于1即诊断VT。
心动过速血液检验标准

心动过速血液检验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心动过速是指人体心率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症状,通常被定义为静止状态下心率超过100次/分。
心动过速可能是一种短暂的生理现象,也可能是一种慢性的疾病表现。
对于心动过速患者,血液检验是非常重要的辅助诊断方法之一。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关于心动过速血液检验的标准。
一、心血管健康指标1. 血压:血压是评估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的成人静息血压范围为收缩压120 mmHg和舒张压80 mmHg。
如果心动过速患者的血压超出正常范围,可能提示存在心血管疾病。
2. 心肌标志物:心肌标志物是检测心脏损伤的生物标志物,如肌红蛋白(myoglobin)、肌酸激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cTnI)。
当心肌损伤时,这些标志物会释放到血液中,并且浓度升高。
对于心动过速患者,检测心肌标志物可以帮助诊断是否存在心肌损伤。
3. 心血管炎症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广泛用于评估炎症程度的标志物。
对于心动过速患者,检测CRP可以帮助评估心血管炎症的程度,进而指导治疗。
二、电解质和血糖水平1. 钠和钾:血清钠和钾是电解质中最常见的两种离子,对维持神经和心脏功能至关重要。
当心动过速患者的血清钠和钾水平异常时,可能会导致心脏异常活动。
检测血清钠和钾水平可以帮助评估心动过速的原因。
2. 血糖:血糖是人体内重要的能量来源,对心脏功能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当血糖水平异常时,可能导致心动过速等心脏问题。
对于患有心动过速的患者来说,定期检测血糖水平是很有必要的。
三、肝肾功能检测1. 肝功能指标:肝功能检测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和总胆红素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评估肝脏的功能是否正常。
对于心动过速患者来说,肝功能异常可能是由于心血管疾病或心脏药物引起的。
检测肝功能可以帮助诊断心动过速的原因。
2. 肾功能指标:肾功能检测包括肌酐、尿素氮和尿酸等指标。
窦性心动过缓心律不齐

窦性心动过缓心律不齐
窦性心律不齐不属于病态,很多正常健康人都是窦性心律不齐。
心电图界定的标准是:两个心博之间的距离差异超过0.12-0.16秒,就叫做窦性心律不齐。
没有什么临床意义。
不会导致什么。
窦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率失常是指激动仍然起源于窦房结,但其速率及节律有所变异的一类心律失常.有如下几种:
(1)窦性心动过速:窦房结自律除极的频率增加,超过正常窦性心律的上限,即成人超过100次/分,儿童则高于相应年龄的正常范围,即称为窦性心动过速.
(2)窦性心动过缓:当窦性心律频率低于60次/分时,称为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常伴有窦性心律不齐.
(3)窦房结暂停:窦房结在一个或多个心动周期中不能产生冲动,以致未能激动心房或整个心脏时,称为窦房结暂停.
(4)窦性心律不齐:指窦房结不规则地发出激动所引起的心房及心室的节律改变,称之为窦性心律不齐.
(5)窦房传导阻滞:窦房结发出的激动,不能通过窦房结与心房肌组织的连接区,便称为窦房传导阻滞.
窦性心律不齐说明你的心脏没什么器质性问题.“窦性”指的是你的心跳频率是受窦房结控制的,这是正常的.“心律不齐”指的是你的心跳或快或慢,超过了一般范围.窦性心律不齐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是窦性心动过速,常常由于神经衰弱引起的.2是窦性心动过缓,原因不清楚,但是一些专业运动员会有这种现象.不必担心.如果没有其他症状,也不需要治疗.。
心律失常诊疗规范

心律失常诊疗规范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发生和/或传导异常所致的非正常心脏电活动,主要表现为心房率和/或心室率的过速、过缓、不规则。
第一节窦性心动过速【诊断标准】正常成人窦性心律的频率为60~100次/分,若窦性频率﹥100次/分,称为窦性心动过速。
常为交感神经张力增加的结果,见于多种情况。
生理因素见于体力活动及情绪激动等,健康人在吸烟、饮茶、咖啡、酒等时均可发生。
病理因素有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休克、心力衰竭等。
应用某些药物如肾上腺素、阿托品等也常引起窦性心动过速。
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原发疾病,可有心悸等症状。
心电图表现为窦性P波,P-P﹤600ms。
【治疗原则】一般无需特殊治疗。
主要针对病因,纠正和祛除诱因及病因。
有心悸症状者可适当应用β-阻滞剂、维拉帕米或地尔硫卓。
第二节窦性心动过缓【诊断标准】窦性心律的频率低于60次/分。
【治疗原则】1.无状者,不需治疗。
2.有症状者,纠正可逆性病因或诱因,服用提高心率的药物;严重慢性窦性心动过缓,伴有明显症状,有条件者植人心脏起搏器。
第三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包括窦房结的起搏功能和传导功能障碍,可产生多种心律失常及症状。
发病缓慢,多数病人早期无症状,心率﹤35次/分患者可有头晕、乏力、甚至出现黑蒙、晕厥。
有些患者伴有发作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称为慢快综合征。
根据病史,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阿托品试验及电生理检查,可判定窦房结功能状态。
心电图表现为持续性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阻滞。
阿托品试验阳性,即用药后窦性心率不能上升至90次/分,或出现其他替代心律(如加速性交界性自主心律)。
慢快综合征有阵发性心房颤动等快速心律失常。
【治疗原则】1.早期病人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可观察或对症治疗。
2.若出现有症状的心动过缓,或虽症状轻微,但心率长期慢于30次/分,有条件者应安装埋藏式永久性起搏器。
慢快综合征患者安装起搏器后,可选用相应药物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
甲亢危象的评分标准

甲亢危象的评分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一种甲状腺功能亢进性的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心悸、体重减轻、焦虑不安、手颤、多汗等。
甲亢在临床上有时会出现严重的危象,加重患者症状,危及生命。
准确评估甲亢患者的危象状态至关重要。
下面将从不同方面制定甲亢危象的评分标准。
1. 临床表现评分:(1)心动过速:根据患者心率来评估,心率在100-120次/分得1分,心率在120-140次/分得2分,心率大于140次/分得3分。
(2)高热:体温超过38.5℃得1分,超过39℃得2分,超过40℃得3分。
(3)神志模糊或意识障碍:出现神志模糊得1分,意识障碍得2分。
(4)躁动不安、不可控:躁动不安得1分,不可控得2分。
(5)腹泻或呕吐:出现腹泻或呕吐各得1分。
(6)高代谢症状:包括多汗、体重减轻、手指震颤等,每个症状得1分。
2. 实验室指标评分:(1)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T3、T4浓度升高,TSH浓度降低,分别得1分。
(2)甲状腺素敏感蛋白浓度:增高加1分。
(3)血糖水平:低血糖加1分。
(4)电解质紊乱:低钠、高钾、高钙等加分。
3. 医学影像评分:(1)颈部B超:显示甲亢患者甲状腺增大,得1分。
(2)甲状腺闪烁显像:显示强烈闪烁,得1分。
4. 危象程度评分:(1)可控程度:按照患者病情的发展速度、危害程度,给予1-3分。
(2)影响生活质量:根据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受限程度,给予1-3分。
通过对甲亢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医学影像及危象程度等多方面进行评分,可以更全面地评估患者的危象状态。
明确的评分标准可以帮助医生更快速地制定治疗方案,及时干预,降低患者的病情危险性,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希望本评分标准对于甲亢危象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第二篇示例:甲亢危象是指由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一种急性并发症,常常发生在未被诊治或治疗不当的甲亢患者身上。
甲亢危象是一种威胁生命的病情,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最新心律失常心电图诊断标准

急诊心电图诊断标准1、窦性心动过速心电图判断要点1. P波在I、II、aVF导联直立,在aVR导联倒臵2. PR 间期0.12 〜0.20s ;3. P 波频率大于100次/分。
2、窦性心动过缓心电图判断要点1. P波在I、II、aVF导联直立,在aVR导联倒臵;2. PR 间期0.12 〜0.20s ;3. P 波频率小于60次/分。
3、窦性心律不齐诊断要点1、P波为窦性,在I、II、aVF导联直立,在aVR导联倒臵;2、P P间期互差>0.12秒,也有人以互差>0.16秒作为诊断标准。
(1)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P间期的改变与呼吸有关,吸气时PP间期逐渐缩短,呼气时PP 间期逐渐延长,屏住呼吸时,PP间期变为匀齐。
⑵非时相性窦性心律不齐P间期的改变与呼吸无关,PP间期逐渐缩短与PP间期逐渐延长也是交替出现,但其变化的周期较长。
(3)心室时相性窦性心律不齐:见于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包含QRSfe群的PP间期短于不包QRSfe群的PP间期,PP间期的互差一般<0.12秒。
4. 窦性停搏诊断要点1. 窦性心律中出现较长的间歇,其间无P波;2. 长间歇不是基本心律PP间期的整数倍。
3. 间歇过长时可能出现交界性逸搏、室性逸搏,但很少出现房性逸搏,因为心房与窦房结可以同时受到同一种病变的抑制。
5. 房性早搏诊断要点1. 提早出现的P '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偶可呈逆行型;2. P ‘ R间期一般正常,也可延长(房室干扰现象),偶可短于0.12秒;3. 早期的P '波有时下传受阻,P'波后无QRS波群,称为受阻型的房性早搏;4. 早期的P '波后继的QRS波群时间、形态正常,或呈室内差异性传导;5. 代偿期多不完全性。
6、房室交界区性早搏诊断要点1、提前出现的P波与QRS波分别为交界区早搏向上及向下传导引起,故P波与QRS波之间无传导与被传导的关系,P波可在QRS波之前、之后或埋藏在QRS波之中;2、交界区性早搏向心房或心室均可发生隐匿性传导;3、P波为逆行性,即aVF导联P波倒臵,PR间期< 120ms ;4、QR皺形态可为正常或增宽,后者是发生心室内差异性传导所致7、室性早搏诊断要点1. 提早出现的QRS波群呈宽大畸形,时限成人>0.12秒,小儿>0.10秒,T波与QR皺群的方向相反2. 早搏之前无与其相关的P 波;3. 逆行性P '波可能位于QR皺群之后,RP >0.20秒;4. 早搏的QRS波群形态在同一导联相同,且配对时间相等,为单源性室性早搏;如早搏的QRS波群形态为固定的2〜3种类型,且配对时间不等,则属于多源性室性早搏,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各个年龄心动过速标准

各个年龄心动过速标准
各个年龄段心动过速的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以下是一般的参考标准:
1. 新生儿:心率超过160次/分。
2. 婴儿(0-1岁):心率超过150次/分。
3. 学龄前儿童(3-6岁):心率超过120次/分。
4. 学龄儿童(7-13岁):心率超过100次/分。
5. 成年人:心率超过100次/分。
6. 老年人:由于生理性的心脏功能衰退,心率通常较低,但如果静息心率突然增加,超过100次/分,可能需要关注。
请注意,以上标准只是一般情况,具体还需要根据个体的健康状况、身体条件等进行评估。
如果发现心动过速,建议及时就医,进行专业的检查和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动过速标准
心动过速是指心率超过正常范围,一般成年人的正常心率为每分钟60-100次,如果超过100次/分钟就被称为心动过速。
心动过速的标准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分类。
1.窦性心动过速:指心率超过100次/分钟,但是心律规则,即心跳的间隔时间相等,这种情况下一般不需要治疗。
2.房性心动过速:指心率超过100次/分钟,心律不规则,即心跳的间隔时间不相等,这种情况下需要进行治疗。
3.室性心动过速:指心率超过100次/分钟,心律不规则,且起源于心室,这种情况下需要立即进行治疗,因为室性心动过速可能导致心脏骤停。
4.阵发性心动过速:指心率突然加快,一般在每分钟140-250次,持续时间一般在几秒钟到几分钟之间,这种情况下需要进行治疗。
总之,心动过速的标准是根据心率和心律来判断的,如果心率超过100次/分钟,且心律不规则,就需要进行治疗。
如果心率超过100次/分钟,但是心律规则,一般不需要治疗。
如果出现室性心动过速,需要立即进行治疗,因为它可能导致心脏骤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