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下卷二萧(详细注解及典故来历)

合集下载

《声律启蒙》全文注释(下卷),孩子的助手,诗词爱好者的助手

《声律启蒙》全文注释(下卷),孩子的助手,诗词爱好者的助手

《声律启蒙》全文注释(下卷),孩子的助手,诗词爱好者的助手唐风宋韵赏诗词2019-11-23 10:46:29作者简介车万育(1632~1705年),字双亭,号鹤田,湖南邵阳人。

康熙甲辰进士,官至兵科给事中。

康熙二年(一六六三),与兄万备同举湖广乡试,1664年成进士,选庶吉士。

性刚直,直声震天下,至性纯笃,学问赅博。

善书法,所藏明代墨迹最富,有萤照堂明代法书石刻十卷。

《宝庆府志》序言蒋允焄序自骈偶之体兴,而著述家多捃摭故实,俪白妃黄,以为能事,若《编珠》、《岁华丽记》之类,洵为征引宏博,穷讨四库矣!邵陵车万育先生,尝取对偶,自一二字以至十余字,叶以上下平三十韵,所用故实,多取习见,且细为评注,分为二卷,名曰《声律启蒙撮要》。

余偶得写本,见其切近,易于记诵,思付剞劂,遍授童蒙。

且今功令,凡大小试以及考课馆阁,莫不以声律为殿最。

是书也,匪仅为幼学切要之功,且可俾操觚之士,就是书所习见故实,进而求之。

因以穷讨四库,备极宏博,用谐声律,以鸣当代之盛,岂不休哉!则即以是书为《编珠》、《岁华丽记》之羽翼,殆无不可。

书刻成,用题数语,以弁其端。

------乾隆三十三年戊子季春赐进士出身知福建福州府事前翰林院检讨金竹蒋允焄题于郡署存朴斋《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

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

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

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

这类读物,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并得以广泛流传。

《声律启蒙》下卷:一先1晴对雨,地对天,天地对山川。

山川对草木,赤壁对青田2。

郏鄏鼎,武城弦3,木笔对苔钱4。

金城三月柳,玉井九秋莲5。

何处春朝风景好,谁家秋夜月华圆。

珠缀花梢,千点蔷薇香露;练横树杪,几丝杨柳残烟6。

————————注释————————1一先:平声字因为数量较多,所以分为上下两部分。

原文注音:《声律启蒙》下卷·二 萧

原文注音:《声律启蒙》下卷·二 萧

《声sh ēn ɡ律l ǜ启q ǐ蒙m én ɡ》下xi à卷ju àn ·二èr 萧xi āo恭ɡōn ɡ对du ì慢m àn ,吝l ìn 对du ì骄ji āo ,水shu ǐ远yu ǎn 对du ì山sh ān 遥y áo 。

松s ōn ɡ轩xu ān 对du ì竹zh ú槛ji àn ,雪xu ě赋f ù对du ì风f ēn ɡ谣y áo 。

乘ch én ɡ五w ǔ马m ǎ,贯ɡu àn 双shu ān ɡ雕di āo ,烛zh ú灭mi è对du ì香xi ān ɡ消xi āo 。

明m ín ɡ蟾ch án 常ch án ɡ彻ch è夜y è,骤zh òu 雨y ǔ不b ù终zh ōn ɡ朝zh āo 。

楼l óu 阁ɡé天ti ān 凉li án ɡ风f ēn ɡ飒s à飒s à,关ɡu ān 河h é地d ì隔ɡé雨y ǔ潇xi āo 潇xi āo 。

几j ǐ点di ǎn 鹭l ù鸶s ī,日r ì暮m ù常ch án ɡ飞f ēi 红h ón ɡ蓼li ǎo 岸àn ;一y ì双shu ān ɡ鸂x ī鶒ch ì,春ch ūn 朝zh āo 频p ín 泛f àn 绿l ǜ杨y án ɡ桥qi áo 。

开k āi 对du ì落lu ò,暗àn 对du ì昭zh āo ,赵zh ào 瑟s è对du ì虞y ú韶sh áo 。

声律启蒙十二文详细注解典故来历

声律启蒙十二文详细注解典故来历

声律启蒙•十二文之一jia dui gu6, wu dui wen 家对国,武对文si fu dui san jun四辅对三军jiu jing dui san shi九经对三史ju fu dui lan fen菊馥对兰芬ge bei bi, yong nan xun歌北鄙,咏南薰er ting dui yao wen迩听对遥闻shao gong zhou tai bao召公周太保li guang han jiang jun 李广汉将军wen hua shu mfn jie cao yan 闻化蜀民皆草偃zheng quan jin tu yi gua fen 争权晋土已瓜分wu xia ye shen巫峡夜深yuan xiao ku ai ba di yue猿啸苦哀巴地月heng feng qiu zao衡峰秋早yan fei gao tie chu tian yun 雁飞高贴楚天云【解析】家对国,武对文,四辅对三军四辅:古代皇帝身边的四大辅佐大臣。

《尚书大传》称左辅、右弼、前疑、后承为“四辅”。

三军:现代的概念是指陆、海、空三军。

而在中华文传统化中“三军”的说法起源于春秋时期骑马打仗的前、中、后三个兵种。

前军一般是先锋营负责开路(架桥、修路)、侦察、应付小规模的战斗,带部分军需物资。

中军就是统帅所处的大军,有当时作战的大部分作战兵种。

后军主要就是全军的主要军用物资、工匠、以及大量的民工等。

[唐]李白《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懦夫请缨》诗云:“三军受号令,千里肃雷霆”。

[唐]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诗云:“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九经对三史,菊馥对兰芬九经:九部儒家经典的合称。

隋炀帝以“明经”科取士,唐承隋制,规定《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连同《易》《书》《诗》,称为“九经”。

后世朝代在九经的选定上各有调整,但大同小异。

通用新版声律启蒙50 声律启蒙二萧(二)

通用新版声律启蒙50 声律启蒙二萧(二)
羞 攘 臂,懒 折 腰,范 甑 对 颜 瓢。
hán tiān yuān zhànɡ jiǔ yè yuè fènɡ tái xiāo
寒天 鸳 帐 酒,夜月 凤 台 箫。 w舞ǔ 女nǚ 腰yāo 肢zhī y杨ánɡ柳liǔ r软uǎ,n佳jiā人rén颜yán貌mào海hǎ棠i tánɡ娇jiā。o
范甑对颜瓢
译文:范丹的空锅对颜回的空瓢。
寒天鸳帐酒,夜月凤台箫
鸳帐:绣有鸳鸯图案的帐帏。
译文:冷天在绣着鸳鸯的锦帐里喝酒,月夜在凤凰停过的高台上吹箫。
舞女腰肢杨柳软,佳人颜貌海棠娇
杨柳软:形容女子的腰肢如春天的杨柳枝条一样柔软。 海棠娇:形容女子的容貌如海棠花一般娇艳。
译文:舞女的腰像柳枝一样柔软,美女的容貌如海棠花一般娇艳。
历史典故
战国时期,天下分成好多个国家,其中最强的是秦国。秦国不断攻打周 边的国家,来扩大自己的城池和人口。赵国就在秦国边上,经常被打得 落花流水。 这天,秦王的一个手下来求见,赵王一看,心想这个秦王肯定又挑事儿 来了。没想到来的人说:“赵王您好,我们秦王邀请您一起开会,开会 的地点叫做渑池。您放心,这是一次友好交往的会议,绝对不会打打杀 杀。” 赵王才不相信秦王的话呢,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所以赵王很犹 豫,不太想去。这时候,个叫蔺相如的官员出来了,对赵王说:“大王,您 还是得去。您如果不去,不是显得我们怕了秦国吗?” 是啊,他是赵国的国君啊,就算他真怕,也得壮起胆子,不能给自己的国 家丢脸啊。没办法,赵王就这样踏上了去渑池的路。蔺相如也跟着一 起去。 负责护送他们的,是大将军廉颇。廉颇带着军队,把赵王一直送到边境 上,该道别了,他很认真地说:“大王,我估计您去开会到回来,大概要三 十天时间。我带着军队在这儿等您。如果您超过三十天还没回来,我 就帮助您的太子成为新的赵王。”

《笠翁对韵》下卷.全文解释(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

《笠翁对韵》下卷.全文解释(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

《笠翁对韵》下卷.全文解释(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笠翁对韵《笠翁对韵》是从前人们学习写作近体诗、词,用来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启蒙读物。

作者李渔,号笠翁,因此叫《笠翁对韵》。

全书分为卷一和卷二。

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

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

较之其他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

《笠翁对韵》下卷一先(其一):46. 寒hán对duì暑shǔ,日rì对duì年nián。

蹴cù踘jū对duì秋千qiūqiün。

丹dün山shün对duì碧bì水shuǐ,淡dàn雨yǔ对duì覃烟tányün。

歌gy宛wǎn转zhuǎn,貌mào婵娟chánjuün。

雪xut鼓gǔ对duì云yún笺jiün。

荒huüng芦lú栖q?南nán雁yàn,疏shū柳liǔ噪zào秋qiū蝉chán。

洗xǐ耳tr 尚shàng逢f?ng高士güoshì笑xiào,折腰zh?yüo肯ktn受sh?u小儿xiǎo?r怜lián。

郭guō泰tài泛fàn舟zhōu,折zh?角jiǎo半bàn垂chuí梅m?i子zǐ雨yǔ;山shün涛tüo骑qí马mǎ,接jiy篱lí倒dǎo着zhu?杏xìng花huü天tiün。

[注]蹴鞠(cùjū促居):蹴,踢;鞠,同鞠,球。

《声律启蒙》全文及注释(下卷)

《声律启蒙》全文及注释(下卷)

《声律启蒙》全⽂及注释(下卷)《声律启蒙》是清朝⼈车万育编写的,是⼀本专门训练⼉童作诗对对联、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

全⽂⾳韵铿锵,琅琅上⼝,直到今天,还散发出迷⼈的光彩。

《声律启蒙》节奏响亮、声调和谐、⽤语简练易懂,按照韵脚编写,内容包罗万象,有⼈物、鸟兽、天地、花⽊、器物等的虚实应对,对仗⼯整。

同时,此书还引⽤了⼤量的典故,涉及历史、神话传说以及许多⼈们熟知的俗语。

熟读此书,⾃然能掌握平仄对仗,锻炼出强烈的语感,对写诗对句作⽂⼤有裨益。

作者:车万育,字与三,号鹤⽥,邵阳⼈。

康熙甲⾠进⼠,改庶吉⼠,官兵科掌印给事中。

车万育所撰《声律启蒙》⼀书,为清代家喻户晓之启蒙读物,⾄今仍在流⾏。

⼀先晴对⾬,地对天。

天地对⼭川。

⼭川对草⽊,⾚壁对青⽥。

郏鄏⿍,武城弦。

⽊笔对苔钱。

⾦城三⽉柳,⽟井九秋莲。

何处春朝风景好,谁家秋夜⽉华圆。

珠缀花梢,千点蔷薇⾹露;练横树杪,⼏丝杨柳残烟。

【注释】⾚壁:即苏⼦泛⾈处。

青⽥:地名,位于浙江。

唐司空曙诗:“青⽥红树起乡愁。

” 郏鄏:《左传·宣公三年》:“成王定⿍于郏鄏。

” 武城:孔⼦弟⼦⼦游为武城宰,曾以弦歌教化民众。

⽊笔:《群芳谱》:“⾟夷⽈⽊笔花。

” 苔钱:苔藓散地如钱。

⾦城:关中⾦城千⾥皆植柳。

⽟井:韩愈《古意》诗:“太华峰头⽟井莲,花开⼗丈藕如船。

”前对后,后对先。

众丑对孤妍。

莺簧对蝶板,虎⽳对龙渊。

击⽯磬,观韦编。

⿏⽬对鸢肩。

春园花柳地,秋沼芰荷天。

⽩⽻频挥闲客坐,乌纱半坠醉翁眠。

野店⼏家,⽺⾓风摇沽酒旆;长川⼀带,鸭头波泛卖鱼船。

【注释】莺簧:谓莺啭如笙簧。

蝶板:谓蝶两翅如拍板。

虎⽳:《三国志·吕蒙传》:“不⼊虎⽳,焉得虎⼦。

” 龙渊:古⼈谓藏龙之渊,实即深潭。

《淮南⼦·地形》:“清⽔有黄⾦,龙渊有⽟英。

”⼀说剑名。

击磬:孔⼦曾击磬于卫。

韦编:孔⼦读《易》,由于翻阅过多,致使“韦编三绝”。

⿏⽬:《新唐书·李揆传》载,李揆谓元载⽈:獐头⿏⽬⼦乃求官耶!鸢肩:《新唐书·马周传》载,岑⽂本谓马周⽈:⽕⾊鸢肩必速贵。

声律启蒙原文带详细注释版

声律启蒙原文带详细注释版

声律启蒙原文带详细注释版声律启蒙原文带详细注释版声律启蒙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篇目之一,其中的《声律启蒙诗》更是备受推崇。

本文将对《声律启蒙诗》进行详细注释,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歌中的内容和意义。

以下是对各个章节进行细化解释的内容。

第一章: 难字解读在这一章中,我们将解读《声律启蒙诗》中涉及的难字及其意义。

通过解读这些字,读者将能更好地理解整个文本的内容。

第二章: 音韵解析这一章节中,我们将对《声律启蒙诗》中的音韵进行详细解析。

通过分析每一个字的音韵特点,读者将能更好地领略作者想要表达的音乐性。

第三章: 诗意解读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对《声律启蒙诗》的诗意进行深入剖析。

通过解读每句诗的意义和隐喻,读者将能更好地理解整体的主题和情感。

第四章: 文化背景在这一章中,我们将探讨《声律启蒙诗》所蕴含的文化背景。

通过了解当时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读者将能更好地理解诗歌中的含义和象征。

第五章: 诗歌形式分析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对《声律启蒙诗》的诗歌形式进行分析。

通过了解其诗体、格律等特点,读者将能更好地理解诗歌的结构和美感。

第六章: 诗人简介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介绍《声律启蒙诗》的诗人背景和生平。

通过了解诗人的生平和背景,读者将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动机和意义。

完成《声律启蒙诗》的详细注释后,本涉及的附件如下:附件1: 难字解读表附件2: 音韵解析表附件3: 诗意解读表附件4: 文化背景资料附件5: 诗歌形式分析表附件6: 诗人简介资料法律名词及注释:1.版权法:版权法是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法律,规定了作品的版权归属和使用权的范围。

2.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指知识和创造性产出的所有权利,包括版权、专利等。

3.动机:指诗人诗歌的内在动机和目的。

4.意义和象征:诗歌可以通过隐喻和象征表达更深层的意义和思想。

5.诗体:指诗歌的文学体裁,如古体诗、近体诗等。

6.格律:指诗歌的韵律和字数规律。

中华经典名著《声律启蒙》全文解释(下卷二萧)

中华经典名著《声律启蒙》全文解释(下卷二萧)

中华经典名著《声律启蒙》全文解释(下卷二萧)车万育(1632~1705年),字双亭,号鹤田,湖南邵阳人。

康熙甲辰进士,官至兵科给事中。

康熙二年(一六六三),与兄万备同举湖广乡试,明年成进士,选庶吉士。

性刚直,直声震天下,至性纯笃,学问赅博。

诗词和对联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形式,两千多年来一直薪火相传,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在古代,自私塾的幼童起,就开始这种文学修养的训练,对声调、音律、格律等都有严格的要求。

因此,一些声律方面的著作也应运而生,而其中清朝康熙年间车万育所作的《声律启蒙》,则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

《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

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

这类读物,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

下卷二箫恭对慢吝对骄水远对山遥松轩对竹槛雪赋对风谣注:松轩:植有松树的住所。

轩:有窗的长廊或小屋。

南朝齐萧子良《游后园》诗:“萝逕转连绵,松轩方杳蔼。

”唐温庭筠《题陈处士幽居》诗:“松轩尘外客,高枕自萧疎。

”竹槛(音坎):竹栏杆。

宋周邦彦《拜星月慢?秋思》词:“夜色催更,清尘收露,小曲幽坊月暗。

竹槛灯窗,识秋娘庭院。

”雪赋:谢庄作有《雪赋》。

风谣:李密侍观省风谣。

乘五马贯双雕烛灭对香消注:乘五马:汉代制度太守车乘配驷马,加秩二千石乘五马,后来五马成为太守的代称。

贯双雕:高骈一箭贯双雕。

烛灭对香消:两者都指人死去之意。

“香消”专指女人去世,“烛灭”则男女通用。

明蟾常彻夜骤雨不终朝注:明蟾:古代神话称月中有蟾蜍,后因以“明蟾”为月亮的代称。

唐舒元舆《坊州按狱苏氏庄记室二贤自鄜州走马相访》诗:“阳乌忽西倾,明蟾挂高枝。

”明刘基《次韵和十六夜月再次韵》:“永夜凉风吹碧落,深秋白露洗明蟾。

”彻夜:整夜,一夜。

终朝:整天。

晋陆机《答张悛》诗:“终朝理文案,薄暮不遑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声律启蒙.二萧之一 (2)声律启蒙.二萧之二 (6)声律启蒙.二萧之三 (9)声律启蒙·二萧之一ɡōnɡduìmàn,lìn duìjiāo恭对慢,吝对骄shuǐyuǎn duìshān yáo水远对山遥sōnɡxuān duìzhújiàn松轩对竹槛xuěfùduìfēnɡyáo雪赋对风谣chénɡwǔmǎ,ɡuàn shuānɡdiāo 乘五马,贯双雕zhúmièduìxiānɡxiāo烛灭对香消mínɡchán chánɡchèyè明蟾常彻夜zhòu yǔbùzhōnɡzhāo骤雨不终朝lóuɡétiān liánɡfēnɡsàsà楼阁天凉风飒飒ɡuān hédìɡéyǔxiāo xiāo关河地隔雨潇潇jǐdiǎn lùsī几点鹭鸶rìmùchánɡfēi hónɡliǎo àn日暮常飞红蓼岸yìshuānɡxīchì一双鸂鶒chūn zhāo pín fàn lǜyánɡqiáo 春朝频泛绿杨桥【解析】恭对慢,吝对骄,水远对山遥。

恭,恭敬、慢,怠慢;吝,吝啬、骄,骄奢。

水远山遥,形容山川阻隔,路途遥远。

[宋]汪元量《忆秦娥》词云:“十年不见心如焦。

心如焦。

彩笺难寄,水远山遥”。

延伸阅读:客分三等恭与慢说到恭与慢,有一个关于苏轼的对联故事演绎得最是生动。

相传,苏轼在任杭州通判时,一次,在莫干山游玩,疲乏燥渴间,见到一座道观,便进去讨杯茶喝。

主事老道见来人衣着简朴,便淡淡地指了指椅子说:“坐!”然后,对道童喊道:“茶!”苏轼坐下和老道闲聊起来。

谈话间,老道发觉来客谈吐不凡,便把他引至大殿,客气地说:“请坐!”又对道童说:“敬茶!”两人接着深入交谈。

老道愈发觉得来客知识渊博,聪慧过人,不禁请教来人姓名,这才得知来人竟是名扬四海的苏大学士。

于是,连忙起身作揖,又将其请进客厅,恭恭敬敬地说:“请上坐!”并连忙吩咐道童说:“敬香茶!”苏轼告辞时,老道求他写字留念。

苏轼一笑,挥笔题了一副对联:“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

”很多人在说这个故事时,都是在笑话老道的前倨后恭,分人奉茶。

其实,细想起来,老道的态度也无可指摘。

试想,如果只是一个平庸之人,谁又会无缘无故地待之如上宾呢?有限的上座和香茶,本来就该属于出类拔萃的人物。

想要赢得别人的恭敬,还是要靠自己的实力,去改变“识货”老道待客的老道眼光!松轩对竹槛,雪赋对风谣轩:有窗的长廊或小屋。

松轩:植有松树的住所。

[唐] 温庭筠《题陈处士幽居》诗:“松轩尘外客,高枕自萧疎。

”竹槛:竹栏杆。

[宋] 周邦彦《拜星月慢·秋思》词云:“夜色催更,清尘收露,小曲幽坊月暗。

竹槛灯窗,识秋娘庭院。

”雪赋:东汉以后,大赋开始衰微,抒情咏物的小赋逐渐兴起。

南朝宋谢惠连的《雪赋》被称为六朝小赋的代表作。

这篇赋沿用了汉赋中假设主客的形式,从酝酿降雪写到雪霁天晴,展现了素净而奇丽的画面。

风谣:风谣可以有多种解释。

如“国风歌谣”或“风传谣言”,但结合上联,此处正解应该是关于风的歌谣。

而关于风的歌谣,最著名的,莫过于刘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尘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乘五马,贯双雕,烛灭对香消乘五马:古代高官乘坐四匹马拉的高篷车,谓之“驷马高车”。

汉代太守乘坐由五匹马拉的车子,故“乘五马”即为太守的代称。

汉乐府诗《陌上桑》云:“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贯双雕:贯:射穿。

即一箭双雕。

[唐] 李延寿《北史·长孙晟传》:“尝有二雕飞而争肉,因以箭两枝与晟,请射取之。

晟驰往,遇雕相攫,遂一发双贯焉。

”“一箭双雕”的成语即典出于此,后以此比喻一举两得。

现代著名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里,金庸先生也借鉴了长孙晟的一箭双雕情节,移植到主角郭靖身上,以彰显其射术精绝。

烛灭香消:人死如灯灭。

两者都引申为人死逝世之意。

但“香消”专指女人去世,“烛灭”则男女通用。

明蟾常彻夜,骤雨不终朝明月常常通宵照亮。

古代神话,月中有蟾蜍,故称月亮为‘明蟾’。

[明]刘基《次韵和十六夜月再次韵》诗云:“永夜凉风吹碧落,深秋白露洗明蟾。

”暴雨不会下一整天。

朝:白天。

《老子》二十三章云:“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楼阁天凉风飒飒,关河地隔雨潇潇飒飒:形容风吹动树木枝叶等的声音。

这一句里,有宋代大词人辛弃疾名篇《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的词意: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关河:关塞;关防。

泛指山河。

潇潇:形容毛毛雨。

[宋] 柳永《八声甘州》:“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几点鹭鸶,日暮常飞红蓼岸红蓼:一种多生在水边的植物,叶披针形,花小,呈淡红色。

这是唐代诗人齐己《鹭鸶二首》“忽从红蓼岸,飞出白鸥群”诗句的化用。

一双鸂鶒,春朝频泛绿杨桥鸂鶒(xīchì):水鸟名。

体形略大于鸳鸯,羽毛多呈紫色,雌雄相随,故又名紫鸳鸯。

宋朝诗人苏轼贬谪黄州期间,春夜行蕲水(今浠水)中,过酒家饮酒。

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休息。

此时春水上涨,“弥弥浅浪”拍打溪桥,醒来已晓,甚觉此地超越尘世。

遂在桥柱上书《西江月》一首,中有“解鞍欹枕绿杨桥”之句。

原词如下: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声律启蒙·二萧之二kāi duìluò,àn duìzhāo 开对落,暗对昭zhào sèduìyúsháo赵瑟对虞韶yáo chēduìyìjì轺车对驿骑jǐn xiùduìqiónɡyáo锦绣对琼瑶xiūrǎnɡbì,lǎn zhéyāo 羞攘臂,懒折腰fàn zènɡduìyán piáo范甑对颜瓢hán tiān yuān zhànɡjiǔ寒天鸳帐酒yèyuèfènɡtái xiāo夜月凤台箫wǔnǚyāo zhīyánɡliǔruǎn舞女腰肢杨柳软jiārén yán mào hǎi tánɡjiāo佳人颜貌海棠娇háo kèxún chūn豪客寻春nán mòcǎo qīnɡxiānɡzhèn zhèn 南陌草青香阵阵xián rén bìshǔ闲人避暑dōnɡtánɡjiāo lǜyǐnɡyáo yáo东堂蕉绿影摇摇【解析】开对落,暗对昭,赵瑟对虞韶花开对应花落,暗藏对应昭彰。

[宋] 晏几道《浪淘沙》词云:“花开花落昔年同。

惟恨花前携手处,往事成空。

”赵瑟:《史记》记载,战国时期,秦昭王约赵惠文王会于渑池。

蔺相如随赵王赴会。

饮酒间,恃强凌弱的秦王令赵王鼓瑟。

秦御史写下:“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

”蔺相如上前说:“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秦王奏盆缻(瓦罐),以相娱乐。

”秦王不肯。

蔺相如捧缻跪请道:“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秦王左右欲杀相如,相如张目呵斥,左右皆退。

秦王只好不高兴地敲了一下瓦罐。

蔺相如令赵御史写下:“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

”蔺相如以过人的胆气捍卫了赵国的外交尊严。

虞韶:指古代帝王虞舜所作之五弦琴《南风歌》。

《论语·述而》云:“[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痴迷专注到有很长时间尝不出肉的滋味,他说,“想不到《韶》乐的美达到了这样迷人的地步。

”)轺车对驿骑,锦绣对琼瑶轺(yáo)车:一匹马拉的轻便车驾,多为使者乘坐。

[唐]王昌龄《送郑判官》诗云:“东楚吴山驿树微,轺车衔命奉恩辉”。

驿骑(jì):古代骑快马传递信息的驿站使者。

[唐]白居易《奉使途中戏赠张常侍》诗云:“早风吹土满长衢,驿骑星轺尽疾驱”。

锦绣:色彩鲜艳,质地精美的丝织品,常比喻事物的美好。

琼瑶:美玉。

[明] 唐寅《观鳌山》诗云:“星振珠光铺锦绣,月分金影乱琼瑶”。

羞攘臂,懒折腰,范甑对颜瓢羞攘臂:《孟子·尽心下》里,孟子讲了一个故事:晋国有一个叫冯妇的勇士,善于打虎。

后来他改作善人,声称不再打虎。

一天,一群人追赶一只老虎,虎逃到山弯处负隅顽抗,无人敢近。

这时,冯妇驾车经过,见状又卷袖挥臂,下车与虎搏斗,围观众人纷纷称赞冯妇的勇敢,却有个别读书人讥笑他出尔反尔。

这就是成语【再作冯妇】的由来。

常用于形容尴尬地重操旧业。

懒折腰:晋代陶渊明任彭泽令时,俸禄约为五斗米。

一次郡府派督邮来巡察,要陶渊明穿好官服出迎,陶渊明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

”随后便辞去县令而隐居“五柳宅”。

躬耕田畴,清贫而洒脱地去开宗立派,当首位田园诗人去了。

【不为五斗米折腰】这一成语即来源于此,常用于赞扬有骨气,不趋炎附势,品格高尚的人。

范甑:东汉文人范冉生活清苦,有时多日断炊,炊具生尘。

颜瓢:孔子弟子颜回的饮具。

颜回生活十分俭朴,《论语·雍也》所载:“一箪(盛饭竹器)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二者都是代指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

寒天鸳帐酒,夜月凤台箫宋代学士陶谷纳了太尉党进的家姬为妾。

一天下雪,陶谷取雪水煮茶给妾吃,并问:“在党家享受过这种快乐吗?”妾曰:“党进是个粗人武夫,怎知此乐;只会在销金帐底下逍遥,浅斟低唱,饮羊羔美酒罢了。

”陶谷亦自愧无此豪华。

传说春秋时期,有个叫萧史的人,善吹箫,能吹鸾凤之音。

秦穆公之女弄玉也爱吹箫,穆公便把弄玉嫁给了萧史,并筑凤台给他们居住。

萧史遂教弄玉作凤鸣,竟引来凤凰。

数十年后,萧史乘龙,弄玉乘凤,一起随凤凰升天而去。

成语【弄玉吹箫】、【乘龙快婿】即源于此。

前者比喻男欢女悦,结成爱侣,共享幸福。

后者形容前程远大而令人快慰称心的女婿。

舞女腰肢杨柳软,佳人颜貌海棠娇上联形容舞女身段柔软。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写诗夸他善歌的樊素和善舞的小蛮两个女伎:“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