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下,全文解释
(word完整版)《声律启蒙》注解与译文(整理打印版,适合孩子自己阅读理解记忆)

上:一东“东”指“东韵",是宋金时期的“平水韵”(也叫“诗韵”)中的一个韵部.“东”叫韵目,即这个韵部的代表字。
东韵中包含有许多字,它们的共同点便是韵母相同(当然是指隋唐五代两宋时期的读音),像下面的三段文字中,每个句号之前的那个字,即风、空、虫、弓、东、宫、红、翁、同、童、穷、铜、通、融、虹等 15字,尽管在现代汉语中的韵母并不完全相同,但都同属于东韵,如果是作格律诗,这些字就可以互相押韵。
“一”,是指东韵在平水韵中的次序.平水韵按照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分为 106个韵部,其中因为平声的字较多,故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东韵是上平声中的第一个韵部;“二冬"、“三江”等情况相同。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①。
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②。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③。
【注释】这一联是两个典故。
①上联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汉朝的开国君主刘邦曾经说:我以普通百姓的身份提着三尺长的宝剑而夺取了天下。
下联出自《左传》,鲁国有个勇士叫颜高,他使用的弓为六钧(钧为古代重量单位,一钧30斤),要用180斤的力气才能拉开。
【原文】云对雨,雪对风。
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译文】云和雨相对,雪和风相对,晚上的夕阳和晴朗的天空相对。
飞来的大雁和离去的燕子相对,回巢的鸟儿和低鸣的虫子相对.三尺长的剑,六钩重的弓,岭北和江东相对.②清暑殿:洛阳的一座宫殿。
广寒宫:《明皇杂录》说,唐明皇于中秋之夜游月宫,看见大门上悬挂着“广寒清虚之府"的匾额,后代便以广寒宫代指月宫。
【原文】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译文】人间有消夏的清暑殿,天上有凄冷的广寒宫。
两岸晨雾弥漫,杨柳翠绿,一园春雨霏霏,杏花艳红。
③次:军队临时驻扎,引申为一般的短暂停留。
《声律启蒙》全文注释(下卷),孩子的助手,诗词爱好者的助手

《声律启蒙》全文注释(下卷),孩子的助手,诗词爱好者的助手唐风宋韵赏诗词2019-11-23 10:46:29作者简介车万育(1632~1705年),字双亭,号鹤田,湖南邵阳人。
康熙甲辰进士,官至兵科给事中。
康熙二年(一六六三),与兄万备同举湖广乡试,1664年成进士,选庶吉士。
性刚直,直声震天下,至性纯笃,学问赅博。
善书法,所藏明代墨迹最富,有萤照堂明代法书石刻十卷。
《宝庆府志》序言蒋允焄序自骈偶之体兴,而著述家多捃摭故实,俪白妃黄,以为能事,若《编珠》、《岁华丽记》之类,洵为征引宏博,穷讨四库矣!邵陵车万育先生,尝取对偶,自一二字以至十余字,叶以上下平三十韵,所用故实,多取习见,且细为评注,分为二卷,名曰《声律启蒙撮要》。
余偶得写本,见其切近,易于记诵,思付剞劂,遍授童蒙。
且今功令,凡大小试以及考课馆阁,莫不以声律为殿最。
是书也,匪仅为幼学切要之功,且可俾操觚之士,就是书所习见故实,进而求之。
因以穷讨四库,备极宏博,用谐声律,以鸣当代之盛,岂不休哉!则即以是书为《编珠》、《岁华丽记》之羽翼,殆无不可。
书刻成,用题数语,以弁其端。
------乾隆三十三年戊子季春赐进士出身知福建福州府事前翰林院检讨金竹蒋允焄题于郡署存朴斋《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
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
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
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
这类读物,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并得以广泛流传。
《声律启蒙》下卷:一先1晴对雨,地对天,天地对山川。
山川对草木,赤壁对青田2。
郏鄏鼎,武城弦3,木笔对苔钱4。
金城三月柳,玉井九秋莲5。
何处春朝风景好,谁家秋夜月华圆。
珠缀花梢,千点蔷薇香露;练横树杪,几丝杨柳残烟6。
————————注释————————1一先:平声字因为数量较多,所以分为上下两部分。
声律启蒙全文逐句解释

声律启蒙全文逐句解释《声律启蒙》是清代诗人顾炎武所著的一部散文诗集,全文共分为十二章,主要讨论了诗歌的创作技巧、修辞手法以及文学理论等内容。
以下是对《声律启蒙》全文逐句解释:1.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诗中描绘了一个黄昏时分的情景,东篱边有人拿着酒,在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淡淡的香气。
这里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营造出一种宁静、闲适的氛围。
2.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突然回头发现身边的人还在原地,灯光昏暗,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这里通过对人物和环境的描写,表现了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
3.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和景色的感慨,认为美好的时光和景色都受制于天意,赏心乐事也不一定发生在自己的院子里。
这里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表现了对命运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4.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这句话描绘了中庭的景象,地面上的树上停着乌鸦,冷露打湿了桂花,给人一种寂静的感觉。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一种宁静、凄凉的氛围。
5.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这句话通过描写将军和都护的形象,表现了他们的无奈和坚韧。
将军的角弓无法控制,都护的铁衣冷冽而坚硬,给人一种英勇无畏的形象。
6.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这句话通过对大自然的描写,表现了一种苍凉和凄凉的气氛。
瀚海上的冰冻,愁云笼罩,给人一种孤寂和苍凉的感觉。
7.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这句话描绘了军营中的景象,将士们置酒款待归来的客人,有人弹奏胡琴、琵琶和羌笛,给人一种豪迈和热闹的感觉。
8. 威声动地四方来,儿女忠诚父母恶。
这句话表达了对儿女忠诚和父母的恶行的批判。
作者认为儿女要忠诚,而父母则要遵守道德规范,这里展现了作者对家庭伦理的思考和态度。
9. 马融腹疾,死于郡中;田续嗜酒,放逐江右。
这句话提到了马融和田续的故事,马融因腹疾在郡中去世,田续因嗜酒被放逐到江右。
这里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命运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声律启蒙》原文及译文

《声律启蒙》原文及译文《声律启蒙·注释本<1>》一东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1、三尺剑:《汉书》高祖为黥布流矢所中,医曰:可治。
高祖曰:吾提三尺剑取天下,非命乎?命在天,虽扁鹊何益。
2、六钧弓:《左》定公侵齐,士皆坐列,曰:颜高之弓六钧。
皆取而传观之。
清暑殿:《洛阳宫殿簿》内有清暑殿。
3、广寒宫:《明皇杂录》明皇与申天师中秋夜游月宫,见榜曰广寒清虚之府。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黄童白叟:《韩》黄童白叟,踊跃欢呼。
颜巷陋:见《论语》。
阮途穷:《晋书》阮籍率意独驾,车迹所穷,恸哭而返。
冀北:《韩》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
冀北,古幽都地。
辽东:《广舆记》辽东,契丹东胡旧地,后号盛京,又曰辽东。
濯足:《孺子歌》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打头风:《韵府群玉》石尤风,打头逆风也。
同泰寺:《梁武帝传》帝常与高僧讲佛经于同泰寺,时天雨宝花而下。
未央宫:《汉书》高祖天下已定,置酒宴群臣于未央宫,见群臣礼数甚严,高祖乃叹曰:吾今日始知天子之尊也。
绿绮:卓文君琴名。
青铜:镜也。
欧:素丝悲青铜。
曾巩:水面磨青铜。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
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
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
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
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皤:白也。
芰:音忌。
水果两角为菱,四角为芰。
眉月:《鲍照玩月诗》始见东南楼,纤纤如玉钩。
未映西北墀,娟娟似娥眉。
长虹:雨气也。
《记》气如白虹。
二冬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
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声律启蒙 全文译文

《声律启蒙》的全文译文如下: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大抵功名意,功名两字轻。
窗前懒读五车书,腹内全无一点墨,偷负先生归去也,掩门。
此为上平声中的东韵。
《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
书中涉及的资料非常丰富,多数为作者的亲身经历与感受。
其文笔流畅,音韵谐和,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译文仅供您参考,由于翻译存在一定的难度,可能存在不尽准确的地方。
同时,由于《声律启蒙》的原文较长,译文可能无法涵盖原文的所有内容,建议您参考原文和相关资料以获得更全面的信息。
完整《声律启蒙》详解全文,下卷:一先至五歌,必学经典收藏!

完整《声律启蒙》详解全文,下卷:一先至五歌,必学经典收藏!《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
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
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
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
这类读物,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
明清以来,如《训蒙骈句》、《笠翁对韵》等书,都是采用这种方式编写,并得以广泛流传。
诗词和对联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形式,两千多年来一直薪火相传,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在古代,自私塾的幼童起,就开始这种文学修养的训练,对声调、音律、格律等都有严格的要求。
因此,一些声律方面的著作也应运而生,而其中清朝康熙年间车万育所作的《声律启蒙》,则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
如今我们使用的,是清代光绪癸未年间约公元1883年成都魏朝俊“墨耕堂”私藏的版本,其封面题名为《声律启蒙》,内页所载名为《声律启蒙撮要》,作者题名为“衡山聂铣敏蓉峰重订、邵陵车万育双亭著、湘潭夏大观枫江笺”。
此书既名为“撮要”,自然只会节录撮取《声律启蒙》中他们认为最为重要的部分,它分为上、下两卷,只有平声30个韵部(即绝大部分格律诗所用的韵部),很明显,这是撮取了祝明撰写的前两卷,并以它为基础,进行了一些作者认为是必要的删改和修订而成的。
下卷:一先至五歌一先晴对雨地对天天地对山川山川对草木赤壁对青田注:赤壁:传为中国古代著名的赤壁之战遗址,位于湖北省蒲圻县西北。
青田:地名,今浙江省青田县。
(1)借指鹤。
因青田产鹤著名,故代称。
唐王勃《上武侍极启》:“驰魂雾谷,忻逢紫岫之英;驛思霞丘,佇接青田之响。
”宋文同《李生画鹤》诗:“昂昂青田姿,杳杳在轻素。
一身万里意,双目九霄顾。
”明何景明《画鹤篇》:“昔闻少保写青田,古墨千年人不传。
”(2)山名。
在浙江省青田县西北境。
《声律启蒙》全文及注释(下卷)

《声律启蒙》全⽂及注释(下卷)《声律启蒙》是清朝⼈车万育编写的,是⼀本专门训练⼉童作诗对对联、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
全⽂⾳韵铿锵,琅琅上⼝,直到今天,还散发出迷⼈的光彩。
《声律启蒙》节奏响亮、声调和谐、⽤语简练易懂,按照韵脚编写,内容包罗万象,有⼈物、鸟兽、天地、花⽊、器物等的虚实应对,对仗⼯整。
同时,此书还引⽤了⼤量的典故,涉及历史、神话传说以及许多⼈们熟知的俗语。
熟读此书,⾃然能掌握平仄对仗,锻炼出强烈的语感,对写诗对句作⽂⼤有裨益。
作者:车万育,字与三,号鹤⽥,邵阳⼈。
康熙甲⾠进⼠,改庶吉⼠,官兵科掌印给事中。
车万育所撰《声律启蒙》⼀书,为清代家喻户晓之启蒙读物,⾄今仍在流⾏。
⼀先晴对⾬,地对天。
天地对⼭川。
⼭川对草⽊,⾚壁对青⽥。
郏鄏⿍,武城弦。
⽊笔对苔钱。
⾦城三⽉柳,⽟井九秋莲。
何处春朝风景好,谁家秋夜⽉华圆。
珠缀花梢,千点蔷薇⾹露;练横树杪,⼏丝杨柳残烟。
【注释】⾚壁:即苏⼦泛⾈处。
青⽥:地名,位于浙江。
唐司空曙诗:“青⽥红树起乡愁。
” 郏鄏:《左传·宣公三年》:“成王定⿍于郏鄏。
” 武城:孔⼦弟⼦⼦游为武城宰,曾以弦歌教化民众。
⽊笔:《群芳谱》:“⾟夷⽈⽊笔花。
” 苔钱:苔藓散地如钱。
⾦城:关中⾦城千⾥皆植柳。
⽟井:韩愈《古意》诗:“太华峰头⽟井莲,花开⼗丈藕如船。
”前对后,后对先。
众丑对孤妍。
莺簧对蝶板,虎⽳对龙渊。
击⽯磬,观韦编。
⿏⽬对鸢肩。
春园花柳地,秋沼芰荷天。
⽩⽻频挥闲客坐,乌纱半坠醉翁眠。
野店⼏家,⽺⾓风摇沽酒旆;长川⼀带,鸭头波泛卖鱼船。
【注释】莺簧:谓莺啭如笙簧。
蝶板:谓蝶两翅如拍板。
虎⽳:《三国志·吕蒙传》:“不⼊虎⽳,焉得虎⼦。
” 龙渊:古⼈谓藏龙之渊,实即深潭。
《淮南⼦·地形》:“清⽔有黄⾦,龙渊有⽟英。
”⼀说剑名。
击磬:孔⼦曾击磬于卫。
韦编:孔⼦读《易》,由于翻阅过多,致使“韦编三绝”。
⿏⽬:《新唐书·李揆传》载,李揆谓元载⽈:獐头⿏⽬⼦乃求官耶!鸢肩:《新唐书·马周传》载,岑⽂本谓马周⽈:⽕⾊鸢肩必速贵。
完整《声律启蒙》详解全文,下卷:十一尤至十五咸,必学经典收藏!

完整《声律启蒙》详解全文,下卷:十一尤至十五咸,必学经典收藏!下卷:十一尤至十五咸十一、尤荣对辱,喜对忧,夜宴对春游。
注:夜宴:晚上的宴会。
春游:春天到郊外游玩。
燕关对楚水,蜀犬对吴牛。
注:燕(音雁)关:指山海关。
元周伯琦《野狐岭》诗:“其阴控朔部,其阳接燕关。
”清姚鼐《题梦楼集诗》:“燕关秋气联吟袂,江寺潮声接卧幃。
”李木庵《延安雅集》诗:“一自辽阳弃甌脱,燕关不固胡尘越。
”楚水:(1).水名。
一名乳水。
即今陕西省商县西乳河。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丹水》:“楚水注之,水源出上洛县西南楚山。
昔四皓隐於楚山,即此山也。
其水两源合舍於四皓庙东,又东逕高车岭南,翼带众流,北转入丹水。
”(2).泛指古楚地的江河湖泽。
北周庾信《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横弧於楚水之蛟,飞鏃於吴亭之虎。
”唐刘长卿《明月湾寻贺九不遇》诗:“楚水日夜绿,傍江春草滋。
”宋苏轼《忆江南寄纯如》诗之一:“楚水别来十载,蜀山望断千重。
”元赵善庆《寨儿令?泊潭州》曲:“暮靄西收,楚水东流,烟草替人愁。
”蜀犬:庸蜀之南,此地经常下雨很少日出,因此,日出则犬吠。
吴牛:吴地的牛在太阳下辛勤耕作,所以看见月亮也喘气。
茶敌睡,酒消愁,青眼对白头。
注:青眼:黑色的眼珠在眼眶中间,青眼看人则是表示对人的喜爱或重视、尊重。
阮籍(210~263),三国魏诗人。
字嗣宗。
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
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
阮籍秉性极孝,母亲去世时,他正在和别人下围棋,对方(听说阮籍的母亲去世)要求终止这盘棋,阮籍却要留着这盘棋一赌输赢。
接着饮酒两斗,大声一号,吐血几升。
等到母亲快要下葬时,吃了一只蒸熟的小猪,喝了两斗酒,然后与母亲作最后的诀别,一直到说不出话,大声一号,于是又吐血几升,过度哀伤,形体消瘦,几乎到了没命的地步。
阮籍又能够用青眼和白眼看人,见到拘于俗礼的人,就用白眼对待他。
等到嵇喜来安慰他时,阮籍用白眼对待,嵇喜十分不高兴的回去了。
嵇喜的弟弟嵇康听说后,就带着酒夹着琴去拜访他,阮籍高兴,就用青眼对待嵇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先晴对雨,地对天,天地对山川。
山川对草木,赤壁对青田。
郏鄏鼎,武城弦,木笔对苔钱。
金城三月柳,玉井九秋莲。
何处春朝风景好,谁家秋夜月华圆。
珠缀花梢,千点蔷薇香露;练横树杪,几丝杨柳残烟。
青田:山名,林泉优美,道教称为青田大鹤天,为二十六洞天之一。
武城弦:武城,地名。
弦:用音乐教化百姓。
木笔:花名。
因花苞形状像毛笔笔尖而得名。
苔钱:苔藓的别名。
同其形状呈圆形像铜钱,故有此名。
金城:地名。
玉井:井的美称。
九秋:秋季共三个月九十天,故称九秋。
练:一种白色的熟绢,此处指白色的雾气。
树杪(音秒):树梢。
杀鸡焉用牛刀————成语,出自《论语·阳货》,春秋末期,孔子的学生子游在鲁国武城县做县官。
有一次,孔丘来到武城,听见弹琴唱歌的声音,他微笑了一下,对子游说:“治理武城这个小地方,根本用不着礼乐。
比如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大刀!”子游引用孔丘以前讲过的话来反驳他:“以前我听老师讲过,君子学了礼乐就能相亲相爱,小人学了礼乐就易于驱使。
我照你的话去做,为什么又取笑我?”孔丘听了子游的辩驳,连忙改口说:“子游这话讲得对,我刚才说的那句话,不过是开个玩笑罢了!”后来,人们引用“杀鸡焉用牛刀”这个成语,来比喻办小事情,何必花费大力气,也就是不要小题大做。
前对后,后对先,众丑对孤妍。
莺簧对蝶板,虎穴对龙渊。
击石磬,观韦编,鼠目对鸢肩。
春园花柳地,秋沼芰荷天。
白羽频挥闲客坐,乌纱半坠醉翁眠。
野店几家,羊角风摇沽酒旆;长川一带,鸭头波泛卖鱼船。
妍:美好、漂亮。
莺簧:簧,乐器中的薄片。
可指黄莺的鸣叫声,簧用来形容其声婉转美妙。
蝶板:板,乐队演奏中击打出声以控制节拍的一种乐器。
龙渊:龙潜藏的深潭。
击石磬:《论语·宪问》记载,孔子在卫国击磬,有个隐者从磬声中听出了孔子的心事。
石磬,一种美石制成的形状有点像曲尺的敲击乐器。
观韦编:韦编,代指书籍,特指《易经》。
古人将文字写在“简”上,然后将数目众多的简按照文字的先后次序用细绳编连起来,编连好以后就叫“册”;韦即指编简成册用的细牛皮绳。
鼠目:形容人的眼睛像老鼠的眼,有神而狡猾。
鸢肩:形容人的肩头上耸,像老鹰停歇时的体态一样,古人认为这是阴险凶狠的骨相。
鸢,老鹰一类的鸟。
白羽频挥闲客坐:出自晋朝陆机《羽扇赋》。
楚襄王在章台上召会各诸侯,宋玉、唐勒等文学之士“皆操白鹤之羽以为扇”。
白羽,代指用白色羽毛做成的扇子。
乌纱半坠醉翁眠:宋欧阳修《醉翁亭记》,文中说,欧阳修为滁州太守,与客游琅邪山饮酒,自己稍微喝一点就醉,容颜哀茬,白发苍苍,摇摇晃晃地坐在中间,年龄最大,所以自称为醉翁。
乌纱,代指官帽。
羊角:旋风的别称,因其盘旋而上形状像羊的角,出自《庄子·逍遥游》。
旆:旗帜的通称。
古代酒店经常悬挂酒旗作为卖酒的标志。
一带:此处是说河流长长的,像一条腰带。
鸭头:绿色。
公鸭头部的羽毛多为深绿色。
孔子击磬孔子在卫国的时候,多番游说卫灵公也无效。
有一天,孔子百无聊赖,在独自击磬,有挑着草的老汉在门前走过,听到孔子的击磬声音,有所感触地说:“从这些磬音听来,这个击磬的人是个有心人哩!他颇有远大理想,伟大抱负。
”孔子听闻有人如是说,还以为觅得知音人,谁料再听下去,这个老汉说,“水深则和衣渡水,水浅就撩起衣裳涉水而行。
,你自己应该知道自己,没有人能理解你就算了吧,这样坚持,这是自寻烦恼,不知变通啊!”孔子对于这个知音人的嘲讽,却也不生气,只是说,若真如此,还有什么难为的呢?孔子大半生都经历各种的恶劣环境,但他不屈不挠,仍坚持努力游说诸侯,教育身边学生。
到晚年,更是全面投身教育,岁岁年年都这样。
孔子终其一生,孜孜不倦推动教育,发扬儒家学说,艰苦经营多年,在身后终于得到广泛认同,被尊为万世师表。
韦编三绝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复复把《周易》全部读了许多遍,又附注了许多内容,不知翻开来又卷回去地阅读了多少遍,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
即使读书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周易》的文与质了。
韦编三绝:比喻读书勤奋用功。
离对坎,震对乾,一日对千年,尧天对舜日,蜀水对秦川。
苏武节,郑虔毡,涧壑对林泉。
挥戈能退日,持管莫窥天。
寒食芳辰花烂熳,中秋佳节月婵娟。
梦里荣华,飘忽枕中之客,壶中日月,安闲市上之仙。
离、坎、震、乾:均为八卦名,分别象征火、水、雷、天。
秦川:秦地的河流,川,河流。
苏武节:据《汉书·苏武传》记载,西汉的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流放到北海牧羊十九年,无论睡觉还是劳作,总是拿着象征他外交使臣身份的节,等到他回汉朝的时候,节上的牛毛饰物都掉落光了。
后代便以“苏武节”作为爱国、有民族气节的代称。
郑虔毡:郑虔,唐荥阳人,才学出众,当时读书人都佩服他善于为文,称之为“郑广文”,其诗、书、画被唐玄宗誉为“郑虔三绝”。
他名声极大,为官却极为节俭清贫。
后来便以“郑虔毡”作为文名很高却生活清贫的典故。
挥戈能退日:出自《淮南子》,鲁阳与人作战,打得正激烈时,太阳却快要落山了,鲁阳斗得兴起,便拿起戈向太阳舞动,太阳被震惊了,吓得倒退了九十里,又退回到半空中。
持管莫窥天:《庄子·秋水》,是魏牟嘲笑名家学派公孙龙子的话,说以名家的思想来讨论庄子的玄学,便如同从小小的竹管中去窥视广阔的天空,根本就不可能探测出其中的奥秘。
寒食:节令名,在农历清明前一二日。
按习俗,这个节令要禁火三天,吃冷的食物。
民间传说这是纪念春秋时期晋国介之推的节日,因介之推死于山火,故这天不能生火。
芳辰:美好的时辰。
婵娟:美好的样子。
梦里荣华,飘忽枕中之客:出自唐人沈既济《枕中记》。
壶中日月,安闲市上之仙:出自《后汉书·费长房传》悬壶东汉时有个叫费长房的人。
一日,他在酒楼喝酒解闷,偶见街上有一卖药的老翁,悬挂着一个药葫芦兜售膏药。
卖了一阵,街上行人渐渐散去,老翁就悄悄钻入了葫芦之中。
费长房看得真切,断定这位老翁绝非等闲之辈。
他买了酒肉,恭恭敬敬地拜见老翁。
老翁知他来意,领他一同钻入葫芦中。
他睁眼一看,只见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奇花异草,宛若仙山琼阁,别有洞天。
后来,费长房随老翁十余日学得方术,临行前老翁送他一根竹杖,骑上如飞。
返回故里时家人都以为他死了,原来已过了十余年。
从此,费长房能医百病,驱瘟疫,令人起死回生。
壶公与费长房的故事,一直流传下来,“悬壶”这一医药标志,如今虽已少见,但中医把行医称作悬壶的说法,至今仍被沿用。
黄粱一梦唐代传奇《枕中记》的故事大意是:唐开元七年,卢生郁郁不得志,进京赶考,结果功名不就,垂头丧气。
一天,旅途中经过邯郸,在客店里遇见了得神仙术的道士吕翁,卢生说出自己的遭遇,道士吕翁便拿出一个瓷枕头让他枕上。
卢生枕在瓷枕上,一入梦乡便娶了美丽温柔出身高贵的妻子,中了进士,一路升官,最后被封为燕国公。
他的5个孩子也高官厚禄,嫁娶高门。
卢生儿孙满堂,享尽荣华富贵。
80岁时,生病久治不愈,终于死亡。
断气时,卢生一惊而醒,转身坐起,左右一看,一切如故,吕翁仍坐在旁边,店主人蒸的黄粱饭还没熟哩!即黄粱一梦的由来也是来于此了。
二萧恭对慢,吝对骄,水远对山遥。
松轩对竹槛2,雪赋对风谣。
乘五马,贯双雕,烛灭对香消。
明蟾常彻夜,骤雨不终朝。
楼阁天凉风飒飒,关河地隔雨潇潇。
几点鹭鸶,日暮常飞红蓼岸;一双鸂鶒,春朝频泛绿杨桥。
恭:恭敬。
慢:轻慢、轻忽、看不起对方。
轩:此处指长廊上的窗户,也可统称房屋中较大的对外的窗户。
谣:歌谣。
这里指古代一种文体。
乘五马:太守的代称。
宋人彭乘《墨客挥犀》卷四说,古代一辆车配四匹马,称一乘,按照《汉官仪》的规定,太守出行可增加一马,故以“五马”代指太守(省长)。
贯双雕:一箭射中两只老鹰,形容箭法高超。
烛灭对香消:两者都指人死去之意。
“香消”专指女人去世,“烛灭”则男女通用。
明蟾:古代神话称月中有蟾蜍,后因以“明蟾”为月亮的代称。
彻夜:通宵、一整夜。
骤雨:急雨、猛雨。
终朝:整一个早晨。
关河:后引申泛指一般山河。
飒飒:形容风吹动树木枝叶等的声音。
鸂鶒:水鸟名。
体形略大于鸳鸯,羽毛多呈紫色,雌雄相随,故又名紫鸳鸯。
开对落,暗对昭,赵瑟对虞韶。
轺车对驿骑,锦绣对琼瑶。
羞攘臂,懒折腰,范甑对颜瓢。
寒天鸳帐酒,夜月凤台箫。
舞女腰肢杨柳软,佳人颜貌海棠娇。
豪客寻春,南陌草青香阵阵;闲人避暑,东堂蕉绿影摇摇。
昭:明亮。
赵瑟:瑟为一种弹奏类的弦乐器,赵地有鼓瑟的传统,故称赵瑟。
虞韶:即韶乐。
远古的贤明帝王舜为有虞氏的后代,故称虞舜,据说韶乐是他创作的,所以称虞韶。
轺车:一匹马驾驶的轻便军车,多供使者乘坐。
驿骑:驿站设置的单匹马。
琼瑶:美玉名。
羞攘臂:出自《庄子·人间世》,说国君征集武士,而一个形体丑陋的残疾人也卷起衣袖,露出手臂掺杂于应征者之中。
攘,卷起衣袖。
懒折腰:《晋书·陶潜传》。
范甑:指代贫困而有操守的贤士。
“轻尘生范甑”颜瓢:颜回用来喝凉水的水瓢,代指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
“颜巷陋”鸳帐:绣有鸳鸯的帐幕,也指夫妻共居其中的帐幕。
凤台萧:见“萧史弄玉”陌:田间小道。
渑池之会秦王派使臣告诉赵王,打算与赵王和好,在西河外渑池相会。
赵王害怕秦王,想不去。
廉颇、蔺相如商量说:“大王不去,显得赵国既软弱又怯懦。
”赵王只好前去。
廉颇送到边境,跟赵王辞别时说:“大王这次出行,估计不会超过三十天。
如果大王三十天没有回来,就请允许我立太子为王,以便断绝秦国要挟赵国的念头。
”赵王同意廉颇的建议,就和秦王在渑池会见。
秦王喝酒喝得高兴时说:“我私下听说赵王喜好音乐,请赵王弹弹瑟吧!”赵王就弹起瑟来。
秦国的史官走上前来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会盟饮酒,命令赵王弹瑟。
”蔺相如走向前去说:“赵王私下听说秦王善于演奏秦地的乐曲,请允许我献盆缶给秦王,请秦王敲一敲,借此互相娱乐吧!”秦王发怒,不肯敲缶。
在这时蔺相如走上前去献上一个瓦缶,趁势跪下请求秦王敲击。
秦王不肯敲击瓦缶。
蔺相如说:“如大王不肯敲缶,在五步距离内,我能够把自己颈项里的血溅在大王身上!”秦王身边的侍从上前,蔺相如怒斥他们,把他们吓退了。
于是秦王很不高兴,为赵王敲了一下瓦缶。
蔺相如回头召唤赵国史官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缶。
”秦国的众大臣说:“请赵王用赵国的十五座城为秦王祝寿。
”蔺相如也说:“请把秦国的都城咸阳送给赵王祝寿。
”直到酒宴结束,秦王始终未能占赵国的上风。
赵国又大量陈兵边境以防备秦国入侵,秦军也不敢轻举妄动。
不为五斗米折腰公元405年秋,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
这年冬天,陶渊明到任八十一天,碰到督邮来检查公务,督邮刘云,以凶狠贪婪闻名远近,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每次都是满载而归,否则栽赃陷害。
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