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钡和硫酸钾的离子方程式

合集下载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预习案31班级:姓名:高一化学组2010/10/27一、【学习目标】1. 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掌握离子反应的条件(复分解类型)2. 掌握简单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二、【课前预习】(一)上节知识回顾1、电解质定义:2、常见比较重要的电解质等3、电离的条件:4、溶液的导电能力主要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大小(填“物质的量”或“浓度”)(二)本节知识预习1. 离子反应的概念:叫做离子反应。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或,只要具备上述条件之一,反应就能发生。

2. 离子方程式:用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反应方程式。

3. 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意义: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的化学反应,而且还可以表示的离子反应。

4.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45页,方法导引-----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间接书写法:例如:碳酸钙与盐酸反应①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②拆:把强酸、强碱、易溶于水的盐............写成离子形式,其它所有物质....都用化学式...表示。

碳酸钙与盐酸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拆写为:。

③删:删除反应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④查:检查写出的离子方程式是否符合要求,并检查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

【注意】查:①质量守恒: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个数是否守恒 ②电荷守恒:离子方程式前后电荷相等。

练习:请用以上方法练习写出以下几个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NaCl 溶液和AgNO 3溶液:①写 ②拆 ③删 ④查 (2)Na 2CO 3溶液与H 2SO 4溶液的反应:①写 ②拆 ③删 ④查 (3)HNO 3溶液和Ba(OH)2溶液的反应:①写 ②拆 ③删 ④查 (4)Fe 与CuSO 4溶液反应:①写 ②拆 ③删 ④查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探究案322010—10— 27高一化学组【探究一】:电解质在水溶液反应的实质1、离子反应【观察思考】先向稀硫酸中加入石蕊溶液,接着按P43图2-2-8所示装置连接,然后向稀【点评】做好实验记录,有助于学生全面而准确地观察实验,为问题探究做好前提准备。

8离子方程式

8离子方程式

第八讲离子反应方程式一、教学目标1.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和原理。

2.了解电解质在溶液里所起离子反应的本质;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3.获得有关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

4.学会一般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二、教学重难点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三、知识点:1.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许多化学反应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而参加反应的物质主要是酸、碱、盐。

所以我们有必要对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反应的特点和规律进行研究。

【探究活动】指出下列物质的类别,它们能否导电?请填写下表。

石墨、Cu、硫酸溶液、NaCl固体、NaCl溶液、无水酒精、酒精溶液、蔗糖固体、KOH固体、KOH溶液。

【小结】①铜是金属单质,能导电;石墨是非金属单质,也能导电。

②硫酸是酸、KOH是碱、NaCl是盐。

它们的水溶液能导电。

是因为它们的水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存在。

③NaCl固体、KOH固体不导电,是因为没有____________。

但它们_________能导电。

④蔗糖、酒精是_____,在水溶液中_______。

【分析】像硫酸、氢氧化钠、氯化钠等物质这样,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非电解质。

如蔗糖、酒精等。

电解质的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铜片、石墨能导电,它们是电解质吗? SO3的水溶液能导电,它是电解质吗?【分析】铜片、石墨是单质,既不是_______,也不是_________。

SO3的水溶液_________,但不是SO3自身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____。

SO3+ H2O=H2SO4【小结】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研究的对象是_________,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______,也不是___________。

离子方程式习题带答案

离子方程式习题带答案

1 . 下 列 离 子 方 程 式 错 误 的 是 ( )A .钠和水的反应:2Na + 2H 2O = 2Na ++ 20H 一 + H 2 匸 B .铁和稀硫酸反应:2Fe + 6H += 3Fe 3+ + 3H 2f C .锌和硫酸铜反应:Zn + Cu 2+= Zn 2++ Cu D .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Ca 2+ + CO 32「= CaCO s J2.下列各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 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 .氢氧化铜和盐酸;氢氧化铜和醋酸B .氯化钡和硫酸钾;氢氧化钡和硫酸C .碳酸氢钠和硫酸;碳酸钠和盐酸D .氢氧化钙和碳酸钠;氯化钙和碳酸钾 3.加入氢氧化钾溶液之后,溶液中下列离子数目明显减少的是()A .硝酸根离子 B. 镁离子 C. 钡离子 D. 碳酸根离子4.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CO 32一+2H +=CO 2 f +H0B .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 Ba 2++SO 42一=BaSO 4jC .氧化钙和水反应CaO+H 2O=Ca 2++2OH —D .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Fe+3Cu 2+=2Fe 3++3Cu5. 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 .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Cu + Ag += Cu 2++ AgB .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 Ca (OH )2 + 2H += Ca 2++ 2H 2OC .氢氧化钡溶液与盐酸的反应 OH + H += H 2OD .碳酸钙溶于稀盐酸中CaCO 3 + 2H += Ca 2+ +出0 + CO 26. 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 .铁跟稀盐酸反应:2Fe + 6H + ===2Fe 3+ + 3H 2?B .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盐酸: Ca (HCO 3)2+ 2HCI===CaCI 2+ 2H 2O + 2CO 2 f C. CO 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O 2+ Ca 2+ + 2OH 一===CaCO 3j+ H 2O D.NaHCO 3溶液中加入盐酸: HCO 3一 +『===H 2CO 37•某溶液中可能含有 SO 4「、CO 3「、C 「。

高一化学离子反应2(1)

高一化学离子反应2(1)

练习:完成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⑴ 少量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O2 + Ca2+ + 2OH- = CaCO3 + H2O ⑵ 过量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2CO2 + Ca(OH)2 = Ca(HCO3)2 CO2 + OH - = HCO3⑶ 氯气通入石灰乳中 2Cl2 + 2Ca(OH)2 = CaCl2+ Ca(ClO)2 +2H2O
⑷ 查:检查方程式两边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和电荷守 恒
4、书写离子方程式注意事项
⒈ 弱酸(HF、HClO、H2CO3、H2S、H2SO3 、 CH3COOH) 弱碱(NH3 ·H2O), 难溶物,气体 ,单质,氧化物 均写化学 式 ⒉ 固体间的反应,浓硫酸与固体的反应 不写离子方程式 ⒊ 反应物中的微溶物,处于溶液时写离子符号,处于浊液 或固体时写化学式。生成物中的微溶物均写化学式。 ⒋ 同一反应物,因条件不同或相对用量不同,离子方程式 可能不同。
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ZnSO4 + BaCl2 = BaSO4 + ZnCl2
Na2SO4 + Ba(NO3)2 = BaSO4 + 2NaNO3
K2SO4 + Ba(NO3)2 = BaSO4 + 2KNO3 MgSO4 + Ba(NO3)2 = BaSO4 + Mg(NO3)2 上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均是: Ba2+ + SO42- = BaSO4 这一离子方程式可表示 可溶性钡盐与硫酸 或可溶性硫酸盐的反应。
⑷ 向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稀硫酸 Ca2+ + 2OH- + 2H+ + SO42- = CaSO4 + 2H2O

常用物质的化学名称及化学式

常用物质的化学名称及化学式

精心整理常用物质的化学名称、化学式及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一、 单质:1、常有气体:氧气: O 2 氢气: H 2 氯气: Cl 2 氮气: N 22、罕有气体:氦气: He 氖气: Ne 氩气: Ar3、金属和非金属单质 (1)金属单质:锂: Li 铍: Be 钠: Na 镁: Mg 铝: Al 钾: K 钙: Ca 铜: Cu 铁: Fe 锌: Zn 钡:Ba 银: Ag 汞: Hg(2)非金属单质:碳: C 硅: Si 磷: P 硫: S二、化合物1、氧化物一氧化碳: CO 氧化铜: CuO 二氧化硅: SiO 2二氧化碳: CO 2 氧化铁: Fe 2O 3 二氧化锰: MnO 2二氧化硫: SO 2 氧化钠: Na 2O 氧化亚铁: FeO三氧化硫 SO 3 氧化镁: MgO 三氧化二铝: Al 2O 3 一氧化氮: NO 氧化钙: CaO 四氧化三铁: Fe 3O 4二氧化氮: NO 2 过氧化钠: Na 2O 2 五氧化二磷: P 2O 52、酸(强酸)硫酸: H 2SO 4(中强酸)亚硫酸: H 2SO 3 (弱酸)碳酸: H 2CO 3盐酸: HCl 磷酸: H 3PO 4 醋酸: CH 3COOH硝酸: HNO 3 硅酸: H 2SiO 3氢氟酸: HF 3、碱(强碱)氢氧化钠: NaOH (弱碱)氢氧化镁: Mg(OH) 2氢氧化钙: Ca(OH)2 氢氧化铝: Al(OH) 3 氢氧化钾: KOH 氢氧化亚铁: Fe(OH)2氢氧化钡: Ba(OH)2 氢氧化铁: Fe(OH)3氢氧化铜: Cu(OH)24、盐氯酸钾: KClO 3 高锰酸钾: KMnO 4 锰酸钾: K 2MnO 4 氯化铵: NH 4Cl 硫酸铵: (NH 4 2 4 碳酸氢铵: NH 4 3 硝酸铵: NH 4 3) SOHCONO离子名称离子符号所带电荷数氢氧根离子 OH --1硫酸根离子 2--2 SO 4硝酸根离子 NO 3 - -1 碳酸根离子 CO 3 2- -2 碳酸氢根离子HCO 3 - -1铵根离子 NH 4 ++1亚硫酸根离子 2--2 SO 3磷酸根离子 3--3 PO 4氯酸根离子 ClO 3- -1高锰酸根离子MnO 4 --1钾钠钙镁氢氧化钾: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氢 氧 化 镁 :精心整理KOH NaOHCa(OH)2Mg(OH) 2 硝酸钾: 硝酸钠: NaNO 3 硝酸钙:Ca(NO 3)2 硝酸镁: Mg(NO 3)2 KNO 3 氯化钠: NaCl 氯化钙: CaCl 2 氯化镁: MgCl 2 氯化钾: KCl 硫酸钠:Na 2SO 4硫酸钙: CaSO 4 硫酸镁: MgSO 4 硫酸钾:亚硫酸钠:亚硫酸钙:CaSO 3 亚硫酸镁: MgSO 3 2423碳酸钙: CaCO 3碳酸镁: MgCO 3K SONa SO碳酸钾: 碳酸钠:Na 2CO 3 氧化钙: CaO氧化镁: MgO23碳酸氢钠: 过氧化钙: CaO 2K CO 氧化钾: K 2O NaHCO 3 氧化钠: Na 2O过氧化钠:Na 2O 2铝铁铜钡氢氧化铝:氢氧化铁:氢氧化铜:氢氧化钡:Al(OH) 3 Fe(OH)3Cu(OH)2 Ba(OH) 2 硝酸铝:Al(NO 3)3 氢氧化亚铁:硝 酸 2 铜 : 硝 酸 钡 :氯化铝: AlCl 3Fe(OH) 233 ) 2Cu(NO ) Ba(NO 硫 酸 铝 : 硝酸铁:Fe(NO 3)3氯化铜: CuCl 2 氯化钡: BaCl 2 Al 2 4 3硝酸亚铁:硫酸铜: CuSO 4 硫酸钡: BaSO 4(SO )氧化铝: Al 233 2氧化铜: CuO 碳酸钡: BaCO 3OFe(NO )硫酸铁: 碱式碳酸铜:Fe (SO )Cu (OH)2CO324 32亚硫酸铁:FeSO 4氧化铁: Fe 2O 3 氧化亚铁: FeO 氯化铁: FeCl 3 氯化亚铁: FeCl 2三氧化二铁:Fe O32 四氧化三铁:Fe 3O 4锌 银硝酸锌: Zn(NO 3 2硝酸银: AgNO 3)氯化锌: ZnCl 2氯化银: AgCl硫酸锌: ZnSO 42-氯离子( Cl —)-))-氢氧根( OH 硫酸根( SO 4 硝酸根( NO 3 ) 盐酸: HCl 氢氧化钾: KOH 硫酸: H 2 4 硝酸: HNO 3SO氯化钠: NaCl 氢氧化钠: NaOH 硫酸钾: K 24硝酸钾: KNO 3SO氯化钾: KCl氢氧化钙: Ca(OH)2硫酸钠: Na 24硝酸钠: NaNO 3SO氯化钙: CaCl 2 氢氧化镁: Mg(OH) 2硫酸钙: CaSO 4 硝 酸 钙 :氯化镁: MgCl 2 氢氧化铝: Al(OH) 3硫酸镁: MgSO 43 2氯化铝: AlCl 3 氢氧化铜: Cu(OH)2Ca(NO )硫 酸 铝 : 硝 酸 镁氯化铁: FeCl 3氢氧化铁: Fe(OH)3Al 2 4 3 3 2(SO )Mg(NO )氯化亚铁: 氢氧化亚铁: Fe(OH)2 硫酸铜: CuSO 4 硝 酸 铝 :FeCl 2氢氧化钡: Ba(OH)2硫 酸 铁 : Al(NO 3)3精心整理硝 酸 铜 :氯化钡: BaCl 224 3Fe (SO )氯化铜: CuCl 2 硫酸亚铁: FeSO 43 2氯化锌: ZnCl 2 硫酸锌: ZnSO 4 Cu(NO )硝 酸 铁 : 氯化银: AgCl 硫酸钡: BaSO 4 Fe(NO 3)3 氯化铵: NH 4Cl硫 酸 铵 : 硝酸亚铁:(NH ) SO Fe(NO )4 24 3 2硝 酸 锌 :Zn(NO 3)2硝 酸 钡 :碳酸根(CO 32-) 铵根( NH 4+)碳酸: H 2CO 3氯化铵: NH 4Cl 碳酸钾: K 2CO 3硝酸铵: NH 4NO 3 碳酸钠: 碳酸铵:Na 2CO 3(NH 4)2CO 3碳酸钙: CaCO 3 碳 酸 氢 铵 : 碳酸镁:MgCO 3 NH 4HCO 3 碳酸钡: BaCO 3 硫 酸铵: 碳 酸 铵 :(NH 4)2SO 4(NH 4)2CO 3Ba(NO 3)2硝酸银:AgNO 3 硝 酸 铵 :NH 4NO 3-碳酸氢根( HCO 3 ) 碳酸氢钠: NaHCO 3 碳酸氢钙: CaHCO 3常用的化学反响方程式:一、单质在空气中焚烧:点燃1、硫在空气中焚烧: S+O 2=====SO 2点燃2、碳在空气中焚烧: C+O 2=====CO 2(完整焚烧)点燃2C+O 2 =====2CO (不完整焚烧)点燃3、氢气在空气中焚烧: 2H 2+O 2=====2H 2O点燃4、磷在空气中焚烧: 4P+5O 2 =====2P 2O 5点燃5、铝在空气中焚烧: 4Al+3O 2=====2Al 2O 3点燃6、镁在空气中焚烧: 2Mg+O 2=====2MgO点燃7、铁在空气中焚烧: 3Fe+2O 2=====Fe 3O 4点燃8、铜在空气中加热: 2Cu+O 2 =====2CuO二、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1、制取氧气的四个化学反响方程式:MnO 2(1)2KClO 3======2KCl+3O 2↑△△(2)2KMnO 4======K 2MnO 4+MnO 2+O 2↑MnO 2(3)2H 2O 2=====2H 2O+O 2↑电解精心整理(4)2H2O======2H 2↑ +O2↑2、对于碳的四个化学反响方程式:点燃( 1) C+O2=====CO2(完整焚烧)点燃( 2) 2C+O2=====2CO(不完整焚烧)点燃点燃( 3) 2CO+O22=====2CO高温(4) C+CO2 =====2CO3、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1)镁、铝、铁、锌与稀盐酸反响制取H2:Mg+ 2HCl =MgCl 2+ H2↑2Al + 6HCl =2AlCl 3+3H2↑Fe+2HCl =FeCl2+H2↑Zn+2HCl =ZnCl 2+H2↑(2)镁、铝、铁、锌与稀硫酸反响制取H2:Mg+ H2SO4= MgSO4+H2↑ 2Al + 3H2 SO4=2Al 2(SO4)3+3H2↑Fe+H2SO4= FeSO4+H2↑Zn+H2SO4= ZnSO4+H2↑4、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用石灰石( CaCO3)和稀盐酸( HCl )制取 CO2气体。

硫酸及硫酸根离子检验知识清单

硫酸及硫酸根离子检验知识清单

硫酸及硫酸根离子的检验知识清单班级姓名1.工业制硫酸的原理示意图上述流程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2..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1)电离方程式为(2)硫酸具有酸的通性,可与酸碱指示剂作用,也可与活泼金属、碱、碱性氧化物及某些盐反应。

①稀硫酸可与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②稀硫酸与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稀硫酸与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②稀硫酸与氧化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③稀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④稀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浓硫酸酸的特性(1)性:浓硫酸能够吸收气体、液体中的水分子及固体的结晶水,故常用作剂,但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也不能干燥还原性气体如等。

(2)脱水性:浓硫酸能把有机物中的元素按水的组成比脱去,留下黑色的炭。

如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时,蔗糖逐渐变色,体积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固体,并放出有气味的气体。

(3)强氧化性。

与金属的反应:除Au、Pt以外的绝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浓硫酸作用,请写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铜与浓硫酸反,②木炭与浓硫酸反应。

,③常温下可以用或制的容器来盛装浓硫酸或浓硝酸。

这因为、表面被浓硫酸或浓硝酸氧化,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了酸与内层金属进一步反应,当加热时(填“会”或“不会”)与浓硫酸或浓硝酸发生生反应。

4.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固体样品时,取待测固体少于于试管中,加水溶解,配成溶液,先加入,无明显现象,再加入,若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含有硫酸根离子。

5.硫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组成生命体的中就含有硫。

游离态的硫存在于或。

黄铁矿(FeS2)中S化合价为价,Fe的化合价为价;黄铜矿(FeCuS2)中S化合价为价,Fe的化合价为价,Cu的化合价为价。

6.重晶石的主要成分是在医疗上可被用作消化系统X射线检查的内服剂,俗称“钡餐”7.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除去注意:为了将杂质离子除尽,所加试剂需要稍微,后加入的试剂要能将前面过量的试剂除去,因此,粗盐除杂的过程中加入试剂的顺序可以为或或(填序号),即保证溶液在溶液之后加入。

元素化学式方程式记忆

元素化学式方程式记忆

初中阶段需要记忆的化学知识元素银铝氩金铍硼钡碳氯钙铜氟氢氦汞碘钾锂镁锰氮钠氖氧磷铅硫硅锌化学式一、单质钾钠银钙镁钡铜铁铝锰锌硅红磷白磷硫黄木炭氢气氟气氯气溴气氧气氮气臭氧二、化合物1、酸:盐酸硫酸硝酸2、碱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镁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氢氧化铜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锌氢氧化铁氢氧化铝3、氧化物氧化钾氧化钠氧化银氧化亚铜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铜氧化锌氧化亚铁氧化铁四氧化三铁氧化铝二氧化锰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硅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五氧化二磷水4、氯化物氯化钾氯化钠氯化银氯化氢氯化氨氯化钙氯化镁氯化钡氯化铜氯化亚铁氯化锌氯化铁氯化铝5、硝酸盐硝酸钾硝酸钠硝酸氨硝酸钙硝酸镁硝酸钡硝酸铜硝酸锌硝酸亚铁硝酸铁硝酸铝6、硫酸盐硫酸钾硫酸钠硫酸钙硫酸镁硫酸钡硫酸铜硫酸亚铁硫酸铁硫酸铝硫酸锌硫酸氨7、碳酸盐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钙碳酸镁碳酸钡8、其余氨水 NH3· H2O甲烷CH4沼气CH4乙醇C2H5OH葡萄糖C6H12O6化学方程式一、物质与氧气的反应(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点燃 2 M g O1、镁在空气中燃烧: 2 M g + O 22、铁在氧气中燃烧: 3 F e + 2 O 2点燃 F e 3O 43、铜在空气中受热: 2 C u + O 2 加热 2 C u O4、铝在空气中燃烧: 4 A l + 3 O 2 点燃 2 A l 2 O 3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O2点燃2H 2O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点燃2P2O5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O2点燃S O 2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O2 点燃 C O 2点燃2CO 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 2(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点燃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 2 2CO 21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点燃CH4+2O2 CO2 + 2H 2O12、酒精在空气中燃烧: 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二、几个分解反应:13、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 2H2O 通电2H2↑+ O2↑14、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加热 2CuO + H2O + CO2↑↑15、加热氯酸钾(有少许的二氧化锰2KClO):3==== 2KCl+23O16、加热高锰酸钾: 2KMnO4 加热 K 2MnO4 + MnO2 + O2↑17、碳酸不稳固而分解:H2CO3 === H 2O + CO 2↑18、高温煅烧石灰石: CaCO 3 高温 CaO + CO 2↑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19、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加热Cu + H 2O20、木炭还原氧化铜: C+ 2CuO 高温 2Cu + CO 2↑21、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 2O3 高温 4Fe + 3CO 2↑22、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 高温 3Fe + 2CO2↑2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 22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25、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 高温 3Fe + 4CO2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互相关系(1)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置换反应)26、锌和稀硫酸反应: Zn + H 2SO4 === ZnSO 4 + H 2↑27、铁和稀硫酸反应:Fe + H 2SO4 === FeSO 4 + H 2↑28、镁和稀硫酸反应:Mg + H 2SO4 === MgSO4 + H2↑29、铝和稀硫酸反应:2Al + 3H2SO4 === Al2(SO4)3 + 3H2↑30、锌和稀盐酸反应:Zn + 2HCl=== ZnCl 2+H2↑31、铁和稀盐酸反应:Fe + 2HCl=== FeCl 2+H2↑↑32、镁和稀盐酸反应:Mg+ 2HCl=== MgCl 2 + H 2↑33、铝和稀盐酸反应: 2Al + 6HCl === 2AlCl 3+3H 2(2)金属单质+ 盐(溶液)------- 另一种金属+ 另一种盐34、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Fe + CuSO === FeSO + Cu4 435、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Zn + CuSO4 === ZnSO4 + Cu36、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 === Cu(NO) + Hg3232(3)碱性氧化物+酸 -------- 盐 +水37、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 O + 6HCl === 2FeCl+ 3HO2 33 238、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39、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 H2O40、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H2O41、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 + HSO ==== MgSO+ HO244 242、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 + 2HCl ==== CaCl+ H O2 2(4)酸性氧化物+碱 -------- 盐 + 水43、苛性钠裸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Na2CO3 + H244、苛性钠汲取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Na2SO3 + H2O45、苛性钠汲取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 NaSO + HO324 2 、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 H46 Ca(OH)2+ CO2 ==== CaCO3 2O47、消石灰汲取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H2O (5)酸 + 碱 -------- 盐 + 水48、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49、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KCl +H2O50、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OH)2==== CuCl2+ 2HO51、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CaCl2+ 2HO52、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 + Fe(OH)==== FeCl+ 3HO33 253、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3HCl过多:+Al(OH)==== AlCl+ 3HO33 254、硫酸和烧碱反应H:SO + 2NaOH ==== NaSO + 2HO242455、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SO + 2KOH ====SOK + 2HO242456、硫酸和氢氧化铜反H应2SO:4 + Cu(OH)2==== CuSO4+2HO57、硫酸和氢氧化铁反3H应2SO:4+ 2Fe(OH)3==== Fe2(SO4)3 + 6H2O58、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 NaOH ==== NaNO3+H2O (6)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5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CaCO应:3+ 2HCl === CaCl2+H2O + CO2↑60、碳酸钠与稀盐酸:Na反2应CO3 + 2HCl === 2NaClO++HCO2↑61、碳酸镁与稀盐酸:MgCO反应+ 2HCl === MgCl+HO + CO↑322 262、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HCl应:+ AgNO=== AgCl↓ + HNO3 3↑63、硫酸和碳酸钠反Na应2CO:3 + HSO24 === NaSO24 + HO2 +CO2、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 2HCl64 H2SO4 + BaCl2==== BaSO4 (7)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氢氧化钠与硫酸铜:↓ + Na65 2NaOH + CuSO4==== Cu(OH)2 2SO466、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 + FeCl3==== Fe(OH)3↓+ 3NaCl67、氢氧化钠与氯化2NaOH镁: + MgCl2==== Mg(OH)2↓+ 2NaCl、氢氧化钠与氯化铜:↓ + 2NaCl 68 2NaOH + CuCl2==== Cu(OH)269、氢氧化钙与碳酸钠:2 2 3 3↓+ 2NaOHCa(OH)+ NaCO === CaCO(8)盐 + 盐 ----- 两种新盐70、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NaCl溶液:+ AgNO==== AgCl↓+ NaNO3 3、硫酸钠和氯化钡:↓ + 2NaCl71 Na2SO4 + BaCl2==== BaSO4五、其余反应:72、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 + H 2O === H 2CO373 、生石灰溶于水:CaO + H 2O === Ca(OH) 274 、氧化钠溶于水: Na2 O + H 2O ==== 2NaOH75 、三氧化硫溶于水:SO3 + H 2O ==== H 2 SO4、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5H加热CuSO4+ 5HO2 76 CuSO4 2O、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5H77 CuSO4+ 5HO2 ==== CuSO4 2O。

高一离子方程式汇总

高一离子方程式汇总

高一离子方程式书写汇总1、硝酸银与盐酸及可溶性盐酸盐溶液:Ag++Cl- =AgCl↓2、碳酸氢盐溶液与强酸溶液混合:HCO3-+H+=CO2↑+H2O3、碳酸氢盐溶液与醋酸溶液混合:HCO3-+CH3COOH=CO2↑+H2O+CH3COO-4、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响:CO32–+H+=HCO3- 或CO32–+2H+=CO2↑+H2O5、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2OH–+CO2=CO32–+H2O6、过量的CO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CO2+OH–=HCO3-7、碳酸氢铵溶液中参加过量氢氧化钠溶液:NH4++HCO3-+2OH–=NH3.H2O+CO32–+H2O8、碳酸钙与盐酸反响:CaCO3+2H+=Ca2++CO2↑+H2O9、碳酸钙与醋酸反响: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10、澄清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响:H++OH–=H2O11、碳酸镁溶于强酸:MgCO3+2H+=Mg2++CO2↑+H2O12、硫酸镁溶液跟氢氧化钡溶液反响:Ba2++2OH–+Mg2++SO42–=BaSO4↓+Mg(OH)2↓13、硫酸溶液跟氢氧化钡溶液反响:Ba2++2OH–+2H++SO42–=BaSO4↓+2H2O14、氢氧化镁与稀硫酸反响:Mg(OH)2+2H+=Mg2++2H2O15、氢氧化铝与盐酸溶液反响:Al(OH)3+3H+=Al3++3H2O16、金属铁溶于盐酸中:Fe+2H+=Fe2++H2↑17、氯化铁溶液跟过量锌粉反响:2Fe3++3Zn=2Fe+3Zn2+18、锌与稀硫酸:Zn+2H+=Zn2++H2↑19、锌与醋酸:Zn+2CH3COOH=2CH3COO–+Zn2++H2↑20、四氧化三铁溶于浓盐酸:Fe3O4+8H+=2Fe3++Fe2++4H2O21、氧化铁溶于盐酸:Fe2O3+6H+=2Fe3++3H2O22、用氯化铁与沸水反响制氢氧化铁胶体:Fe3++3H23〔胶体〕+3H+23、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2Ag++Cu=2Ag+Cu2+24、氯化铵与氢氧化钠两种浓溶液混合加热:NH4++OH-== NH3↑+H2O25、氯化钡溶液与硫酸反响:Ba2++SO42-=BaSO4↓26、醋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响:CH3COOH+OH-=CH3COO-+H2O27、醋酸与氨水反响:CH3COOH+NH3·H2O=CH3COO-+NH4++2H2O28、硫酸铜溶液中参加氢氧化钠溶液:Cu2++2OH-=Cu(OH)2↓29、硫酸铜溶液中参加少量氨水:Cu2++2 NH3·H2O =Cu(OH)2↓+2 NH4+30、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氢镁反响:2Ca2++4OH-+2HCO3-+Mg2+=Mg(OH)2↓+2CaCO3↓+2H2O 31、磷酸溶液与少量澄清石灰水:H3PO4+OH–=H2O+H2PO432、硫酸氢钠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响至中性:H++SO42–+OH–+Ba2+=BaSO4↓+H2O33、磷酸溶液与过量澄清石灰水:2H3PO4+3Ca2++6OH–=Ca3(PO4)2↓+6H2O34、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参加过量的氢氧化钠:2HCO3-+Ca2++2OH–=CaCO3↓+2H2O+CO32–35、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参加少量的氢氧化钠:Ca2++HCO3-+OH–=CaCO3↓+H2O36、澄清石灰水通入少量CO2:Ca2++2OH–+CO2=CaCO3↓+H2O37、澄清石灰水通入过量CO2:OH–+CO2=HCO3-38、碳酸氢钠溶液与少量石灰水反响:Ca2++2OH–+2HCO3- =CaCO3↓+CO32–+2H2O39、碳酸氢钠溶液与过量石灰水反响:HCO3-+OH–+Ca2+=CaCO3↓+H2O40、等物质的量氢氧化钡溶液与碳酸氢铵溶液混合:Ba2++2OH–+NH4++HCO3-=BaCO3↓+H2O+NH3·H2O高一化学方程式: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3、碳酸钠与盐酸反响: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4、木炭复原氧化铜: 2CuO + C 2↑5、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响: Fe + CuSO4 = FeSO4 + Cu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响CaCl2 + Na2CO3 = CaCO3↓+2NaCl7、铁与水蒸气反响:3Fe + 4H2O(g) = Fe3O4 + 4H2↑8、氧化钙与水反响:CaO + H2O = Ca(OH)29、氧化铁与盐酸反响: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10、氧化铝与盐酸反响: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11、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响:FeCl3 + 3NaOH = Fe(OH)3↓+ 3NaCl12、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响:FeSO4 + 2NaOH = Fe(OH)2↓+ Na2SO413、氢氧化铁加热分解:2Fe(OH)2O3 + 3H2O↑14、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响:Al(OH)3 + 3HCl = AlCl3 + 3H2O15、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响:HCl + AgNO3 = AgCl↓ +HNO316、氨水受热分解:NH3·H2O NH3↑ + H2O 17、氨气与氯化氢反响:NH3 + HCl = NH4Cl18、碳酸氢氨受热分解:NH4HCO NH3↑ + H2O↑ +CO2↑化合反响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2MgO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Fe3O43、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2O34、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 + O22H2O5、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2P2O56、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 + O2SO27、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CO28、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2CO9、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C + CO2CO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2CO211、二氧化碳和水反响〔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 + H2O === H2CO312、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分解反响15、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H2O+ O2↑16、加热高锰酸钾:2KMnO2MnO4 + MnO2 + O2↑17、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2H2↑+ O2↑18、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19、高温煅烧石灰石〔二氧化碳工业制法〕:CaCO CaO + CO2↑置换反响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响:Fe + CuSO4 == FeSO4 + Cu21、锌和稀硫酸反响〔实验室制氢气〕:Zn + H2SO4 == ZnSO4 + H2↑22、镁和稀盐酸反响:Mg+ 2HCl === MgCl2 + H2↑23、氢气复原氧化铜:H2 + CuO Cu + H2O24、木炭复原氧化铜:C+ 2CuO 2Cu + CO2↑25、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 CO2 + 2H2O26、水蒸气通过灼热碳层:H2O + C H2 + CO27、焦炭复原氧化铁:3C+ 2Fe2O4Fe + 3CO2↑其他28、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响: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29、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 CO2 + 2H2O30、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 3H2O31、一氧化碳复原氧化铜:CO+ CuO Cu + CO232、一氧化碳复原氧化铁:3CO+ Fe2O233、二氧化碳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Ca(OH)2 + CO2 ==== CaCO3↓+ H2O34、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响〔除去二氧化碳〕:2NaOH + CO2 ==== Na2CO3 + H2O35、石灰石〔或XX石〕与稀盐酸反响〔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36、碳酸钠与浓盐酸反响〔泡沫灭火器的原理〕: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一.物质与氧气的反响:〔1〕单质与氧气的反响: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MgO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3O4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CuO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Al2O3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H2O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P2O5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 + O SO2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CO〔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响: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CO2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2O CO2 + 2H2O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CO2 + 3H2O 二.几个分解反响:13.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2H2↑+ O2↑14. 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2CuO + H2O + CO2↑15.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2KCl + 3O2↑16. 加热高锰酸钾:2KMnO K2MnO4 + MnO2 + O2↑17.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18.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 CaO + CO2↑三.几个氧化复原反响:19. 氢气复原氧化铜:H2 + CuO Cu + H2O20. 木炭复原氧化铜:C+ 2CuO 2Cu + CO2↑21. 焦炭复原氧化铁:3C+ 2Fe2O4Fe + 3CO2↑22. 焦炭复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3Fe + 2CO2↑23. 一氧化碳复原氧化铜:CO+ CuO 224. 一氧化碳复原氧化铁:3CO+ Fe2O225. 一氧化碳复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2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1〕金属单质+ 酸--------盐+ 氢气〔置换反响〕26.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27.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28.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29.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30.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31.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32.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33. 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2〕金属单质+ 盐〔溶液〕------- 另一种金属+ 种盐3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响:Fe + CuSO4 === FeSO4 + Cu35.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响:Zn + CuSO4 === ZnSO4 + Cu36.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响:Cu + Hg(NO3)2 === Cu(NO3)2 + Hg〔3〕碱性氧化物+酸-------- 盐+ 水37.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响: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38.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响: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39.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响:CuO + 2HCl ==== CuCl2 + H2O40.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响:CuO + H2SO4 ==== CuSO4 +H2O41. 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响:MgO + H2SO4 ==== MgSO4 + H2O42. 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响:CaO + 2HCl ==== CaCl2 + H2O 〔4〕酸性氧化物+碱-------- 盐+ 水43.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H2O44.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46.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H2O〔5〕酸+ 碱-------- 盐+ 水48.盐酸和烧碱起反响:HCl + NaOH ==== NaCl +H2O 49. 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响:HCl + KOH ==== KCl +H2O 50.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响:2HCl + Cu(OH)2 ==== CuCl2 + 2H2O5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响:2HCl + Ca(OH)2 ==== CaCl2 + 2H2O52. 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响:3HCl + Fe(OH)3 ==== FeCl3 + 3H2O53.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54.硫酸和烧碱反响:H+SO+ + 2NaOH ==== Na2SO4 +2H2O55.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响:H2SO4 + 2KOH ==== K2SO4 +2H2O56.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响: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57. 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响:3H2SO4 + 2Fe(OH)3==== Fe2(SO4)3 + 6H2O58. 硝酸和烧碱反响:HNO3+ NaOH ==== NaNO3 +H2O 〔6〕酸+ 盐-------- 另一种酸+ 另一种盐59.XX石与稀盐酸反响: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60.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响: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61.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响: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62.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响:HCl + AgNO3 === AgCl↓ + HNO363.硫酸和碳酸钠反响: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64.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响:H2SO4 + BaCl2 ==== BaSO4↓+ 2HCl〔7〕碱+ 盐-------- 另一种碱+ 另一种盐65.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66.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67.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68. 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 + CuCl2 ==== Cu(OH)2↓ + 2NaCl69.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8〕盐+ 盐----- 两种新盐70.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71.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2NaCl五.其它反响:72.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 + H2O === H2CO373.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74.氧化钠溶于水:Na2O + H2O ==== 2NaOH76.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CuSO4.5H2O CuSO4 + 5H2O 77.无水硫酸铜作枯燥剂:CuSO4 + 5H2O ====CuSO4.5H2O化学方程式反响现象应用1.2Mg+O2点燃或Δ2MgO 剧烈燃烧.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放热.产生大量白烟白色信号弹2.2Hg+O2点燃或Δ2HgO 银白液体、生成红色固体拉瓦锡验3.2Cu+O2点燃或Δ2CuO 红色金属变为黑色固体4.4Al+3O2点燃或Δ2Al2O3银白金属变为白色固体5.3Fe+2O3O4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4Fe + 3O2O36.C+O2 CO白光、放热、使石灰水变浑浊7.S+O2剧烈燃烧、放热、刺激味气体、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蓝紫色火焰8.2H2+O2O 淡蓝火焰、放热、生成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高能燃料9.4P+5O2O5剧烈燃烧、大量白烟、放热、生成白色固体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10.CH4+2O2O+CO2蓝色火焰、放热、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和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甲烷和天然气的燃烧11.2KClO2↑生成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实验室制备氧气12.2KMnO K2MnO4+MnO2+O2↑紫色变为黑色、生成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实验室制备氧气2↑红色变为银白、生成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拉瓦锡实验14.2H22↑+O2↑水通电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电解水15.Cu2(OH)2CO2O+CO2↑绿色变黑色、试管壁有液体、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铜绿加热16.NH4HCO3↑+ H2O +CO2↑白色固体消失、管壁有液体、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碳酸氢铵长期暴露空气中会消失17.Zn+H2SO4=ZnSO4+H2↑有大量气泡产生、锌粒逐渐溶解实验室制备氢气18.Fe+H2SO4=FeSO4+H2↑有大量气泡产生、金属颗粒逐渐溶解19.Mg+H2SO4 =MgSO4+H2↑有大量气泡产生、金属颗粒逐渐溶解20.2Al+3H2SO4=Al2(SO4)3+3H2↑有大量气泡产生、金属颗粒逐渐溶解21.Fe2O3+3H2Fe+3H2O 红色逐渐变为银白色、试管壁有液体冶炼金属、利用氢气的复原性22.Fe3O4+4H2O 黑色逐渐变为银白色、试管壁有液体CuSO4+2NaOH=Cu(OH)2↓+Na2SO4蓝色沉淀生成、上部为澄清溶液质量守恒定律实验23.2C +O煤炉中常见反响、空气污染物之一、煤气中毒原因24.2C O+O蓝色火焰煤气燃烧25.C + CuO 2↑黑色逐渐变为红色、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冶炼金属26.2Fe2O3+3C 2↑冶炼金属27.Fe3O42↑冶炼金属28.C + CO29.CO2 + H2O = H2CO3碳酸使石蕊变红证明碳酸的酸性30.H2CO2↑+ H2O 石蕊红色褪去31.Ca(OH)2+CO2= CaCO3↓+ H2O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应用CO2检验和石灰浆粉刷墙壁32.CaCO3+H2O+CO2 = Ca(HCO3)2白色沉淀逐渐溶解溶洞的形成,石头的风化33.Ca(HCO3)CaCO3↓+H2O+CO2↑白色沉淀、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水垢形成.钟乳石的形成34.CaCO CaO+ CO2↑工业制备二氧化碳和生石灰35.CaCO3+2HCl=CaCl2+ H2O+CO2↑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除水垢36.Na2CO3+H2SO4=Na2SO4+H2O+CO2↑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泡沫灭火器原理37.Na2CO3+2HCl=2NaCl+ H2O+CO2↑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泡沫灭火器原理38.MgCO3+2HCl=MgCl2+H2O+CO2↑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u + CO2黑色逐渐变红色,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冶炼金属40.Fe2O32Fe+3CO2冶炼金属原理41.Fe3O43Fe+4CO2冶炼金属原理42.CH3COOH+NaOH=CH3COONa+H2O43.2CH3OH+3O2+4H2O44.C2H5OH+3O2+3H2O 蓝色火焰、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热酒精的燃烧45.Fe+CuSO4=Cu+FeSO4银白色金属外表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湿法炼铜、镀铜46.Mg+FeSO4= Fe+ MgSO4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47.Cu+Hg(NO3)2=Hg+ Cu (NO3)248.Cu+2AgNO3=2Ag+ Cu(NO3)2红色金属外表覆盖一层银白色物质镀银49.Zn+CuSO4= Cu+ZnSO4青白色金属外表覆盖一层红色物质镀铜50.Fe2O3+6HCl=2FeCl3+3H2O 铁锈溶解、溶液呈黄色铁器除锈51.Al2O3+6HCl=2AlCl3+3H2O 白色固体溶解52.Na2O+2HCl=2NaCl+H2O 白色固体溶解53.CuO+2HCl=CuCl2+H2O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54.ZnO+2HCl=ZnCl2+ H2O 白色固体溶解55.MgO+2HCl=MgCl2+ H2O 白色固体溶解56.CaO+2HCl=CaCl2+ H2O 白色固体溶解57.NaOH+HCl=NaCl+ H2O 白色固体溶解58.Cu(OH)2+2HCl=CuCl2+2H2O 蓝色固体溶解59.Mg(OH)2+2HCl=MgCl2+2H2O 白色固体溶解60.Al(OH)3+3HCl=AlCl3+3H2O 白色固体溶解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61.Fe(OH)3+3HCl=FeCl3+3H2O 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62.Ca(OH)2+2HCl=CaCl2+2H2O63.HCl+AgNO3= AgCl↓+HNO3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检验Cl-的原理64.Fe2O3+3H2SO4= Fe2(SO4)3+3H2O 铁锈溶解、溶液呈黄色铁器除锈65.Al2O3+3H2SO4= Al2(SO4)3+3H2O 白色固体溶解67.CuO+H2SO4=CuSO4+H2O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68.MgO+H2SO4=MgSO4+H2O 白色固体溶解69.2NaOH+H2SO4=Na2SO4+2H2O70.Cu(OH)2+H2SO4=CuSO4+2H2O 蓝色固体溶解71.Ca(OH)2+H2SO4=CaSO4+2H2O72.Mg(OH)2+H2SO4=MgSO4+2H2O 白色固体溶解73.2Al(OH)3+3H2SO4=Al2(SO4)3+3H2O 白色固体溶解74.2Fe(OH)3+3H2SO4=Fe2(SO4)3+3H2O 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75.Ba(OH)2+ H2SO4=BaSO4↓+2H2O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检验SO42–的原理76.BaCl2+ H2SO4=BaSO4↓+2HCl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检验SO42–的原理77.Ba(NO3)2+H2SO4=BaSO4↓+2HNO3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检验SO42–的原理78.Na2O+2HNO3=2NaNO3+H2O 白色固体溶解79.CuO+2HNO3=Cu(NO3)2+H2O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80.ZnO+2HNO3=Zn(NO3)2+ H2O 白色固体溶解81.MgO+2HNO3=Mg(NO3)2+ H2O 白色固体溶解82.CaO+2HNO3=Ca(NO3)2+ H2O 白色固体溶解83.NaOH+HNO3=NaNO3+ H2O84.Cu(OH)2+2HNO3=Cu(NO3)2+2H2O 蓝色固体溶解85.Mg(OH)2+2HNO3=Mg(NO3)2+2H2O 白色固体溶解86.Al(OH)3+3HNO3=Al(NO3)3+3H2O 白色固体溶解87.Ca(OH)2+2HNO3=Ca(NO3)2+2H2O88.Fe(OH)3+3HNO3=Fe(NO3)3+3H2O 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89.3NaOH + H3PO4=3H2O +Na3PO490.2NaOH+CO2=Na2CO3+ H2O 吸收CO、O2、H2中的CO2、91.FeCl3+3NaOH=Fe(OH)3↓+3NaCl 溶液黄色褪去、有红褐色沉淀生成92.AlCl3+3NaOH=Al(OH)3↓+3NaCl 有白色沉淀生成93.MgCl2+2NaOH = Mg(OH)2↓+2NaCl94.CuCl2+2NaOH = Cu(OH)2↓+2NaCl 溶液蓝色褪去、有蓝色沉淀生成95.CaO+ H2O = Ca(OH)2白色块状固体变为粉末、生石灰制备石灰浆96.Ca(OH)2+Na2CO3=CaCO3↓+2NaOH 有白色沉淀生成工业制烧碱、实验室制少量烧碱97.Ba(OH)2+Na2CO3=BaCO3↓+2NaOH 有白色沉淀生成98.Ca(OH)2+K2CO3=CaCO3↓ +2KOH 有白色沉淀生成99.CuSO4+5H2O= CuSO4.5H2O 蓝色晶体变为白色粉末100.CuSO4.5H2OΔ CuSO4+5H2O 白色粉末变为蓝色检验物质中是否含有水101.AgNO3+NaCl = AgCl↓+Na NO3白色不溶解于稀硝酸的沉淀〔其他氯化物类似反响〕应用于检验溶液中的氯离子102.BaCl2 + Na2SO4 = BaSO4↓+2NaCl 白色不溶解于稀硝酸的沉淀〔其他硫酸盐类似反响〕应用于检验硫酸根离子103.CaCl2+Na2CO3= CaCO3↓+2NaCl 有白色沉淀生成104.MgCl2+Ba(OH)2=BaCl2+Mg(OH)2↓有白色沉淀生成105.CaCO3+2HCl=CaCl2+H2O+CO2↑106.MgCO3+2HCl= MgCl2+H2O+ CO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氯化钡和硫酸钾的离子方程式
来自植物、动物体和自然水源中,钡是人类身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需的重要元素。

在工业中也有广泛应用,主要用作添加剂。

离子方程式是有关一种物质之间相互作用反应时形成或释放的离子的格式表达式。

因此,讨论钡和硫酸钾的离子方程式将有助于理解这些物质的相互作用。

钡和硫酸钾的离子方程式如下:
氯化钾 + 硫酸钾⇌硫酸钾正离子K+ + 氯酸化K-
式中右侧的离子是从原来的物质结合而来的,即K+(正离子钾)和K-(氯酸钾)。

该反应的钡的化学结构发生变化,从非金属元素变成了金属元素K+(正离子钾)和K-(氯酸钾)。

讨论了氯化钡和硫酸钾的离子方程式后,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氯化钾和硫酸钾结合,释放K+(正离子钾)和K-(氯酸钾)。

这些离子提供了有用的特性,使其在医学和工业上的应用变得更加广泛。

总而言之,氯化钡和硫酸钾的离子方程式是氯化钡和硫酸钾发生化学反应时所产生的形式表达式,同时也提供了一系列有用的特性,为人类在工业和医学上的应用提供了大量方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