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钾与硫酸钾不同配比对菜用马铃薯产量和效益的影响试验报告
氯化钾与硫酸钾的比较

氯化钾与硫酸钾的比较氯化钾和硫酸钾是我国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两种钾肥,既可以单独施用,也可以作为生产复合肥的原料。
一直以来,由于氯化钾中含有氯离子,部分人认为氯是有毒有害物质,会对作物产生伤害。
为此,还出现了“忌氯作物”与“非忌氯作物”之分,这也造成很多种植户对氯化钾产生了忌讳,宁愿选择价格更高,养分含量更低,溶解性更差的硫酸钾作为钾肥施用。
这不仅增加了农民的生产成本,同时,很多硫酸钾都是在氯化钾的基础上采用复分解的方式生产的,生产过程耗费能源。
到底两种钾肥有什么区别,应用时如何选择,本文将两种肥料进行详细对比,看看它们的区别在哪里。
1、价格:与硫酸钾比较,氯化钾的价格更加便宜。
从成品价格考虑,氯化钾价格平均比硫酸钾价格低800~2000元/吨,而折算成单个钾(K2O)养分,氯化钾每个养分平均价格为39.6元,硫酸钾则为74.4元,接近氯化钾的2倍。
不同品牌钾肥的价格品牌批发价格(元/吨)单个钾(K20)价格(元)60%俄氯化钾2300 38.348%俄硫酸钾3930 81.860%国产氯化钾2450 40.850%国产硫酸钾3250 65.050%德国硫酸钾4300 86.051%罗布泊硫酸钾3300 64.7注:资料来源于《中国化肥信息》(2014.6)2、养分含量:与硫酸钾相比,氯化钾中钾(K2O)含量高近20%,在相同养分的情况下,施用氯化钾的费用仅为硫酸钾费用的1/2,从经济效益上考虑更为有利。
3、溶解度:与硫酸钾相比,氯化钾溶解性更佳。
无论是硫酸钾还是氯化钾,它们都会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也会逐渐提高。
但在相同温度情况下,氯化钾的溶解度要显著高于硫酸钾,以10℃为例,100g水中可以溶解31g氯化钾,硫酸钾为10g左右。
4、溶解速度:在相同条件下,氯化钾的溶解速度也要明显快于硫酸钾。
在溶解比例为90%时,氯化钾需11.2分钟,用时仅为硫酸钾的1/3,氯化钾溶解速度远超硫酸钾。
在灌溉施肥系统中,硫酸钾在小面积田块中使用,一般溶解肥料困难不大。
不同比例硫酸钾及氯化钾配施对马铃薯产量淀粉含量及商品薯率的影响

不同比例硫酸钾及氯化钾配施对马铃薯产量淀粉含量及商品薯率的影响作者:许亚坤徐宁张洪亮张荣华马云倩来源:《农业与技术》2019年第19期摘要:本试验以黑龙江省马铃薯主要种植品种“兴佳2号”为研究对象,兴佳2号属中熟马铃薯品种,由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以“Gloria”为母本,“21-36-27-31”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的方法选育而成[1],其作为黑龙江省主要的种植品种之一,具有代表性。
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在施入等量纯钾的前提下,硫酸钾及氯化钾配施对马铃薯产量、淀粉含量及商品薯率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施用不同比例的硫酸钾和氯化钾在产量和商品薯率方面的影响,处理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说明施用氯化钾对产量和商品薯率的没有影响。
而淀粉含量方面,处理D(100%氯化钾)与对照CK(0%氯化钾)和处理A(氯化钾含量25%)达到了差异显著水平,表明施用氯化钾有提高淀粉含量的作用,提高幅度随施入氯化钾比例的提高而增加。
通过以上表述可以说明,在黑龙江省的环境下,生产中可以施用氯化钾来代替硫酸钾。
关键词:硫酸钾;氯化钾;马铃薯;产量;淀粉含量;商品薯率中图分类号:S532文献标识码:ADOI:10.19754/j.nyyjs.20191015003前言随着马铃薯主粮化策略的推进,马铃薯在我国粮食安全过程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当前生产中过度依赖化学肥料的情况依然存在,不仅导致资源浪费和生产成本增加,而且引发耕地肥力下降、土壤生态退化、农田面源污染、残留超标等严重的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问题,致使马铃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限制[2]。
马铃薯是高需钾类作物,以前很多教科书和农业图书、报纸、杂志都认为马铃薯是忌氯作物,在马铃薯生产中不应该施用含氯化肥。
马铃薯对钾肥需要量大,市场上常见的含钾肥料只有硫酸钾和氯化钾2种。
施用氯化钾对硫酸钾来说有很大优势,主要集中在以下3点:氯化钾纯钾含量高,硫酸钾中纯钾(K2O)含量一般为50%,氯化钾中纯钾(K2O)含量高达60%以上;氯化钾的水溶性要好于硫酸钾,更利于作物吸收;氯化钾更加经济实惠,硫酸钾的价格是氯化钾的2倍,货源又比氯化钾紧缺。
马铃薯种植中钾肥的应用研究现状和展望

Z h o n g f e i n o n g y a o在马铃薯的种植和栽培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肥料,特别是在马铃薯的种植过程中钾肥的有效应用,对其产量和质量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直接影响。
所以,在马铃薯的种植过程中,要针对于钾肥的使用量和具体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并着重分析和探讨钾肥在马铃薯种植过程中的应用现状以及具体的研究展望等相关情况。
希望本文通过此项内容的分析和探讨,能够为相关种植户提供一定的参考,为马铃薯产量和质量的提升做出应有贡献。
一、马铃薯种植中钾肥的应用现状1、施肥量存在一定的差距。
当前,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尽管我国在马铃薯种植过程中所使用的肥料与欧美等发达国家进行相比,基本上保持同步的状态,然而,在钾肥的使用量和磷肥的使用量方面仍然存在巨大的差距。
相对来讲,我国农业机构所建议的施肥量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
在马铃薯的种植过程中,磷肥和氮肥的使用量要远远超过钾肥,这对于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都会造成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
而且这种局面并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关注,没有出现相应的改善和优化的情况,由此导致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无法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提升。
除此之外,在马铃薯的种植过程中,因为钾肥的施用量严重不足,由此导致其产量下降。
另外,在钾肥的施用水平,方式,种植条件等一系列相关方面也存在某种程度的不足,对马铃薯的产量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其中也是关键的影响因素。
2、施肥量存在差距的主要因素。
当前,农户在马铃薯的种植过程中,并没有着重关注钾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钾肥的应用过程中,往往选择价格比较高的硫酸钾,也不愿意用价格比较低的氯化钾。
从实际情况来看,氯化钾的价格比较低,含钾量也比较高,但农户更愿意通过复合肥的形式对肥料中的钾含量进行有效补充。
但是复合肥的价格相对来说比较高,很多农户无法承担起肥料的费用。
与此同时,在肥料的使用过程中不够规范,对其使用效果也会造成严重影响。
我国研究人员认为氯化钾对马铃薯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而对钾肥的研究对象通常选择硫酸钾。
不同配方施肥对马铃薯产量影响

不同配方施肥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摘要通过对马铃薯不同配方施肥进行重复对比试验,旨在探索不同配方施肥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各配方施肥处理产量从高到低依次为三元硫酸钾复合肥1 200 kg/hm2+硫酸钾450 kg/hm2、三元硫酸钾复合肥1 200 kg/hm2+硫酸钾300 kg/hm2、三元硫酸钾复合肥1 500 kg/hm2+硫酸钾300 kg/hm2、三元硫酸钾复合肥1 200 kg/hm2、三元硫酸钾复合肥900 kg/hm2、三元硫酸钾复合肥900 kg/hm2+尿素150 kg/hm2。
由此可知,配方施肥量达到一定水平时,增施硫酸钾肥料用量,可增加产量,但增加氮肥的施用量,产量不一定呈正相关。
关键词配方施肥;马铃薯;产量;影响中图分类号 s532;s14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1-0089-01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对农民增收、确保粮食安全都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桂林市根据其土地及光温条件特点,利用冬闲田及旱地,大力发展秋冬种马铃薯生产,马铃薯常年栽培面积6 700 hm2左右,在大力扩大马铃薯栽培面积的同时,对各种高产技术也在不断地探索。
为研究不同的配方施肥水平对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探索出适宜桂林市马铃薯栽培的合理配方施肥技术[1-3],为该市马铃薯更大面积的推广提供技术支撑,特进行了本试验。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概况试验田设在永福县罗锦镇林村的幼龄柑桔果园,地块平整,不积水,土壤疏松,肥力中等,有滴灌设施。
参试马铃薯品种为费乌瑞它,种薯为脱毒种薯。
供试肥料:尿素、三元硫酸钾复合肥、硫酸钾。
试验在2011年冬种进行。
1.2 试验设计1.3 试验实施1.3.1 播前种薯处理。
播种前将已过休眠期的种薯切块(少于50 g的种薯不切,直接可播种),每个切块不少于30 g。
然后用含有多菌灵(约为种薯重量的0.3%)的植物草木灰拌种。
100 kg种薯用1 kg草木灰与300 g多菌灵混合拌匀后拌种。
不同钾肥施用量对马铃薯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21 0 1年第 9期
园艺 学
不 同钾 肥施 用 量对 马铃 薯产 量及 效 益 的影 响
王晓 涛
( 州 省仁 怀 市 鲁 班 镇 农 技服 务 中心 , 州 仁 怀 5 4 0 ) 贵 贵 6 5 0
摘要 不 同钾 肥 施 用量 对 马 铃 薯产 量 及 效 益 的影 响 试验 结果 表 明 , 用 氧 化钾 6 、 2 、 8 、4 gh 产 量 分别 为 2 .8、8o 、 施 0 1 0 1 0 2 0k /m , 59 2 .5 2 . 、8 8 /m , 8 5 2 . t 与不施 钾肥 相 比, 8 9 h 净产值 分别 增加 419 6 2 、 3 、 4 1L h 其 中以施 氧化 钾 1 0 g m , 1 、 8 8 76 2 7 3 . /m , , ' 8 k , 生产 效益 最好 , h 可为 大面 积生 产提供 参考 。
单薯 质量在 一定 的水 平范 围内随 着钾 肥用量 的变化而 变化 。
钾 作对 照 ( K)3次 重 复 , C 。 随机 区 组 排 列 , 重复 间 设走 道 宽 5 每个小 区面积 2 0e m。 0m 长 5m、 4m。 , 宽
表 1 不 同钾肥 施用量 对马 铃薯 物候期 及经 济性 状的影 响
F
0. l l
38 5 .8
次 为 : 理 C 处 理 D> 理 B 处 理 A> K, 理 C 的 净 产 值 处 > 处 > C 处
理 C、 理 D和 处理 B与 C 处 K间存 在显 著 性差 异 , 他处 理 其
间 无显著差 异 。
23 效 益 分 析 .
比 处 理 D增 加 2 1元/m , 幅 为 27 比 C 0 h 增 .%, K增 加 76 2 3
硫酸钾不同施用量对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初报

维普资讯
・
l0 ・ 0
新疆农业科学
4 卷 5
14 2 单株 结薯 量 、 .. 平均 单薯重 、 单株 产 量、 亩产量
在不同处理区中随机抽取 l 株马铃薯 , O 算出个数, 计算出平均单株结薯量。在每个不同处理中, 随 机取出不同级的 5 个马铃薯 , o 称出重量 , 算出平均单薯重。不同处理中取 l 株马铃薯 , 出每株重量 , O 称 算 出平均 单株产 量 。在 每个 不 同处理 中 ( 即在 三 个 重 复 中 ) 取 3个 点 , 个 点 取 lm 面积 , 算 出 各 每 2 测
出硫酸钾最佳施肥量 , 力争提高马铃薯产量品质的同时确保质量安全。
1 材料 与 方 法
1 1 材 料 .
供试 材料 :3 3 %硫 酸钾 。
供试种薯品种 : 荷兰 1 号。
1 2 试 验地 点及 时 间 .
试验地设在喀什市色满乡 6 5 , 村 组 土质为壤土 , 中下, 肥力 排灌条件 中等 , 前茬作物为小麦 , 周围 有林带 。试验地于 2O 年 3 O7 月初施入腐熟农家肥 1 0 /6 2 0k 67 浇水造墒 , 0 g m 合墒后于 3 1 月 7日撒施磷
马铃薯是喀什市主要露地蔬菜品种之一 , 当地农民有 良好的栽培基础 。但在当地农业生产 中由于
偏施氮肥 , 钾肥施用量少, 磷、 尤其是钾肥几乎不用 , 致使土壤养分比例失调 , 出现板结现象 , 马铃薯产量 和品质受到影响。为此 , 开展马铃薯钾肥不同施量对比试验, 研究探索马铃薯对钾肥 的敏感程度 , 筛选
表 1 不 同处理 硫酸钾及 磷酸 二铵 施用量
14 调 查 内容 . 成熟期, 定期观察记录播种期 、 出苗期、 出苗率、 开花期 、 成熟期 , 以及开花前株高、 开 花盛期株高 、 植株色泽。
钾肥对脱毒马铃薯品种会-2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钾肥对脱毒马铃薯品种会-2产量及效益的影响摘要为了探索钾肥对脱毒马铃薯品种会-2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笔者特进行了不同钾肥施用量对比试验。
结果表明。
钾肥对提高马铃薯产量效果显著,其中,以施用450kg/hm2硫酸钾的效益最好,可增加纯收入19651.4元/hm2,施钾肥后的投入产出比为1:7.28。
关键词脱毒马铃薯品种会-2钾肥效益产量文献标识码 A马铃薯是松桃县的第3大粮经作物,当地特殊的土质和气候条件使生产的马铃薯品质优、口感好、价格高。
笔者为了探索马铃薯品种在松桃县的高产栽培技术,于2009年对-新引进的脱毒马铃薯品种会2进行了不同钾肥施用试验,-以期为大面积推广应用脱毒马铃薯品种会2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脱毒马铃薯品种为会2(贵州省威宁县农技站提供),一级种薯。
硫酸钾(贵州省青上化工有限公司提供),k2o含量50%。
1.2试验地点试验安排在松桃县乌罗镇丰勇村一组杨再刚家责任地中。
海拔820m,年均温14.2℃,马铃薯生长季节(1-6月)的平均温度11.83℃,沙质壤土,肥力中等,前茬作物水稻。
1.3试验设计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按钾肥的不同施用量设7个处理,即处理①150kg/hm2、处理②300kg/hm2、处理③450kg/hm2、处理④600kg/2hm2、处理⑤750kg/hm2、处理⑥900k/hm2、处理⑦不施钾肥(CK),3次重复,21个小区,小区面积20m2(4m×5m)。
密度50cm ×25cm,160窝/小区。
N、P肥用量和其他管理措施相同。
1.4试验经过试验于2009年2月8日播种。
种薯切块时,每块留2个以上芽眼,以保证不缺窝,切后用草木灰拌薯块,单厢垄作栽培。
播种时施1125k/hm2过磷酸钙+方案中硫酸钾用量的50%+1.8万kg/hm2水粪作基肥。
3月10日出苗。
4月9日齐苗,齐苗后每窝留苗3株,然后施粪水1.5万kg/hm2+尿素300kg/hm2+方案中硫酸钾用量的30%作第1次追肥,并进行中耕、除草、培土;4月25日用尿素150kg/hm2+方案中剩余部分硫酸钾作第2次追肥,再壅土。
氯化钾和硫酸钾在农作物上的应用比较

0.2 0 0 10
11.2分钟
35.3分钟
20
30
40
50
Elam et al, 1995
时间 (分钟)
在溶解比例均达到90%的时候,KCl需11.2分钟,用时仅为K2SO4的1/3, KCl的溶解速度远超K2SO4。
农用硫酸钾水不溶物含量很 低,但溶解速度很慢
田间溶解硫酸钾的场 面,内蒙乌盟商都
而籽粒水稻玉米小麦等果实各种水果种子大豆等块根胡萝卜块茎马铃薯等等器官含氯非常低几乎不受土壤溶液中氯含量的影响徐国华等的综述2000含氯肥料的应用范围盐碱土慎用对氯非常敏感的作物慎用如烟草等有充分降雨的地方如南方砂壤土西南含氯低的土壤可以应用要判断某种土壤能否施氯最好的办法就是测定土壤饱和溶液ec值和氯含量
硫酸铵、硫酸镁、过磷酸钙等提供硫,酸雨也可 以提供硫。中国大部分土壤不缺硫。
土壤硫过多可能带来的问题
土壤酸化,铝等有毒元素溶解 土壤盐化,硫酸根为盐基离子
在淹水(厌氧)条件下,硫酸根还原为硫化 氢,对根系产生毒害作用。
氯的生理作用
氯与体内淀粉、纤维素、木质素的合成有密切关 系。保持电荷平衡,调节气孔运动,参与光合作 用,抑制病害发生。 氯参与细胞渗透调节和离子 平衡调节。 大多数植物体内氯含量达0.2%-2.0%。已达中量至 大量元素水平。 作物吸收氯离子。缺氯时叶片枯萎和失绿。但田 间极少观察到缺氯症状。
烟草是不是绝对不能施含氯肥料?
• 氯是烟叶生长的必需营养元素。一亩土壤 含3kg左右的氯,相当于氯化钾6.3kg, 可提高烟叶产量与品质。超过则有负作用。 烟叶中含0.3-0.5%的氯是理想值。西南烟 区(贵州云南四川)土壤含氯很低,用部 分氯化钾代替其它钾源是可行的(曹志洪, 1991。)。 • 烟田施15-30%的氯化钾可以增加烟叶产量, 提高烟叶等级和品质。(李明德等,2007) • 对华北烟区可能存在土壤盐化,灌溉水含 氯等问题,尽量不用含氯肥。 • 烟叶中Cl>1%,K2O/Cl<4时,会严重影响其 燃烧性和品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氯化钾与硫酸钾不同配比对菜用马铃薯产量和效益的影响试验报告
作者:李严赵士花
来源:《种子科技》2020年第18期
摘要:试验通过比较常规施肥与优化施肥、不同量的优化施肥、施用氯化钾与硫酸钾的不同配比(1∶2、1∶1、2∶1)对菜用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筛选出更适合马铃薯生产的施肥配方。
试验证明,在同等施肥量情况下,采用优化配方的处理产量较常规施肥高。
在采用优化配方的前提下,采用氯化钾替代部分硫酸钾作底肥,当氯化钾与硫酸钾按1∶1配比进行施用时,马铃薯的产量和效益最高,且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和单纯施用硫酸钾的优化施肥模式。
关键词:马铃薯;氯化钾;硫酸钾;产量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18-0026-02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志码: B
马铃薯一直以来作为“忌氯”作物的典型代表,硫酸钾成了主要的钾肥来源,且肥料施用量大,成本较高,因此种植马铃薯的利润空间一直没有得到很大的提升[1]。
有研究报告表明,氯化钾和硫酸钾用量的增大会显著增加马铃薯的各种构成因素和产量,提高马铃薯的品质。
本试验根据区域的土壤类型和农民常年种植菜用马铃薯的施肥习惯,研究探讨硫酸钾和氯化钾不同配比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为下一步合理调整马铃薯的科学施肥配方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为马铃薯品种早大白。
试验地在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涧头集镇老宅子村的鑫阳家庭农场内。
该地块含有机质18.1 g/kg、全氮1.3 g/kg、水解氮156 mg/kg、有效磷116.2
mg/kg、速效钾288 mg/kg、有效硫85.25 mg/kg、氯离子0.036 g/kg,pH值为6.3。
试验田地势平整,土壤肥力均匀一致,土层较厚、土质疏松、有水源条件,土壤类型为淋溶褐土,质地黏壤[2]。
基肥与追肥:底肥每667 m2施优质农家肥750 kg。
各处理除底肥用量不同外,追肥量相同,都是結合灌溉在开花期、块茎开始萌芽期和块茎膨大期分别追施18-5-27的硫基复合肥8 kg/667 m2。
1.2 试验设计
本试验按照测土配方施肥“2+X”试验方案,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7个处理,3次重复,方案设计见表1。
小区面积30 m2,设置3行区,行距67 cm,行长15 m。
肥料按小区称重,播种时一次性施入。
2019年12月15日催芽,2020年1月7日播种,4月28日收获。
拱棚双膜种植,人工进行点播,种植密度3 921株/667 m2[3]。
1.3 试验方法
在收获时对各小区马铃薯全部人工收获,分别进行称重、计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处理对马铃薯产量性状的影响
通过对各小区分别进行称重、计产,得到的基础数据见表2。
2.2 肥料增产效应
与空白处理相比,常规处理增产了72 kg/667 m2,增幅4.8%;优化配方1增产了161
kg/667 m2,增幅10.7%;OT1处理增产了140 kg/667 m2,增幅9.3%;OT2处理增产了252
kg/667 m2,增幅16.8%;OT3处理增产了196.5 kg/667 m2,增幅13.1%。
说明产量的提升空间与肥料的施用有密切的关系,施肥处理较空白处理增产0.7%~16.8%。
2.3 在肥料施用量相同的情况下,不同配方对产量的影响
与常规处理相比,优化配方1增产了89 kg/667 m2,增幅5.7%;OT1处理增产了68 kg/667 m2,增幅4.3%;OT2处理增产了180 kg/667 m2,增幅11.5%;OT3处理增产了124.5 kg/667
m2,增幅7.9%。
说明氮磷钾配比不同以及钾素配比不同都对产量有较大影响,在当地早春马铃薯种植中常规肥料配方需要及时调整。
2.4 在肥料配方相同的情况下,不同施用量对产量的影响
通过比较优化配方1、优化配方2、OT1配方、OT2处理、OT3处理5个处理的产量,只有优化配方2的产量最低,为1 510 kg。
与优化配方2相比,优化配方1增产150 kg/667 m2,增幅9.9%;OT1处理增产129 kg/667 m2,增幅8.5%;OT2处理增产241 kg/667 m2,增幅
15.9%;OT3处理增产185.5 kg/667 m2,增幅12.3%。
说明在肥料配方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只盲目单纯减少肥料的用量会直接造成产量的降低。
2.5 氯化钾与硫酸钾的不同配比对产量的影响
通过比较发现,氯化钾与硫酸钾的不同配比对马铃薯产量有很大的影响,其中OT2处理产量最高1 751 kg/667 m2。
当氯化钾与硫酸钾配比为1∶1(OT2)时,增产效果最明显;配比为1∶2(OT1)时,增产幅度最小,产量降低;当配比为1∶1(OT2)时,增产效果最明显,产量最高,可以达到1 751 kg/667 m2;当配比达到2∶1(OT3)时,产量又出现下降的趋势[4]。
2.6 效益分析
根据试验时的价格水平,以尿素2 000元/t、二铵3 200元/t、硫酸3 600元/t、氯化钾3 200元/t,按照土豆批发价3元/kg计算,具体投入成本和产出价值计算见表3。
通过表3可以看出,和空白处理相比,肥料投入值最高的为常规施肥区的422.14元/667 m2、投入值最低为优化配方2的270.44元/667 m2,而土豆产出值最高为OT2处理区的5 253.36元/667 m2、最低为优化配方2的4 530.02元/667 m2。
根据肥料投入值和土豆产出值综合考虑,综合效益最高的是OT2处理区的4 875.75元/667 m2,每667 m2比常规施肥节约成本44.53元,纯收益增加584.53元。
3 结论
通过本试验研究发现,无论施用哪种钾肥都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在同等施肥量的情况下,采用优化配方的处理,产量较常规施肥高。
采用氯化钾替代部分硫酸钾作底肥,能够起到节约成本、增加产量的作用。
在采用优化配方的前提下,当氯化钾与硫酸钾按1:1配比进行施用时的马铃薯产量和效益最高,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和单纯施用硫酸钾的施肥模式,达到1 751 kg/667 m2,增幅达11.5%、5.5%,每667 m2比常规施肥节约成本44.53元、纯收益增加584.53元。
参考文献:
[ 1 ] 秦鱼生,涂仕华,冯文强,等.不同钾肥品种及用量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0(6):1950-1954.
[ 2 ] 谢咏梅,王小鹏,曹伟波,等.AM自然循环微生物菌对马铃薯产量及效益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 2020(12):95,107.
[ 3 ] 李燕山,肖石江,王晓瑞,等.氮肥用量对膜下滴灌冬马铃薯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J].土壤,2020(1):25-32.
[ 4 ] 朱江洪,龙风.不同密度对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耕作与栽培, 2018(5):40-41.。